第一篇:香港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及启示
香港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及启示
陈斌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材料工程系江苏常州213011)
摘要:香港职业教育界通过创新思路,在创立新的专业培训、品牌建设、培训市场拓展、实训室建设、专业教师队伍选聘、工学结合等方面
寻求和探索办学的新途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职业教育要加强政
府的统筹指导;紧贴市场,加强校企结合;科学安排办学层次和教
学内容;以能力为本开发教材套;规范资格认证体系等。
关键词:香港职教;办学特色;启示;校企结合;教材套
一、香港职业教育的办学新路
1.明确方向,不断创新
香港职业训练局见证了香港的时代风云,历经了本地经济的潮起潮落,始终把服务当地经济放在首位,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在不断变换的政治经济形势下,不但能从容面对,更能将挑战化为机遇,发展所长,把成为亚太区卓越的专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实行“思考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针,让学员学到专业技术和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出对学习的热忱,引领他们踏上成功之路。基于首套8年策略计划的成功,已制订了第2套计划,进一步改善VTC课程及服务,以“创新价值、建构实力”为主题,通过学员及业界共同推行“终身发展伙伴计划”的贯彻落实。
2.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创立新的专业培训。如为配合创意工业发展,培育世界级设计人才,成立了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学院的使命是要成为业内翘楚,提供具国际水平的基础设计教育及持续进修课程。提供的学科包括产品设计、室内设计、视觉传达、时装及纺织设计、印刷及数码媒体、电影、电脑游戏、玩具设计、首饰设计、钟表设计、眼镜及配饰设计等。
3.树立品牌,维持优势。建立全日制和资格培训相结合的资历架构,清晰地制定行业内每个级别需要的技能、资历。让年轻人以及在职人士清楚地看到自己进修及晋升的阶梯,实现终身学习。配合资历架构,职业训练局委托香港学术评审局进行院校办学质量评审和学科优势评审,通过评审,以检查和证明开设的课程是否符合当前市场的需要,并通过评审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从而确立品牌优势。
4.加强海内外交流,扩大培训市场。为配合国家重点发展职业教育的“十一·五规划”,职业训练局计划跟内地市场合作,为在内地设厂的本港企业提供优秀人才。在全球化的今天,香港职业训练局很早便与海外相关的政府部门、培训机构、大专院校进行交流和合作,建立纵横的海外网络,为高级文凭毕业生提供学院衔接课程,为学生打开大学和留学生之门。
5.加大投入,建设高标准实训室。香港职业训练局本着实习、实训设备与行业对接的原则,高标准建设实训室,大量实习培训设备与企业生产实现了设备接轨,其中有些性能甚至优于企业。如塑胶与模具科学发展中心,印刷训练发展中心等,都采用了当前市场上最先进的机器设备,实现了学生实训设备与企业对接,培训目标与企业岗位群对接,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这些设备的投资,除每年的政府拨款外,就是各学院、中心自行融资,以命名学习楼的方式,对业界各成功人士竟拍,标价高者得以命名,且有冠名年限,如5年竟拍一次。
6.从业界精英中统一选聘专业教师队伍。香港职业训练局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业教师都是来自于企业,至少在本行业干三年以上,具有专业学会会员资格(工程师以上的资格),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历及经验,对专业及行业有着具体深刻的认识,从而保证了专业技能教学的高水平。学系或部门招聘的老师须通过技能测试才考虑录用,而且训练局鼓励每位老师进修,参与企业活动,并通过实习及考取专业资格以增强竞争力。近年还鼓励老师考取具有国际及国内的技能专业证书。由于社会需要及教育改革,有些老师需要接受再培训。
7.强调工学结合,即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没有一定的模式,各学系均有自主权,但具体做法大同小异。主要是以学生学习利益为中心、以课程内容为依据、以企业及社会效益为价值、以学校行政管理有效控制为原则。学生学习的内容,从专业可行性分析、课程设计、审批、实行、验证、检讨、更新,再回到分析,每一环节都要有企业人员参与,由他们提出意见,使教学成效提升。也就是说教有所长、学有所成;企业得到需要的人才,社会得以发展,资源得到尽用。
二、香港职业教育的办学给我们的启示
这次培训、考察、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虽然香港与内地处于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但香港职业教育的建设和管理,不仅符合香港的实际,对内地也有深刻而有益的启示。
1.政府的统筹指导作用。
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香港政府虽然不介入办学活动,但它通过法律规范和财政资助两大手段从宏观方面规范和引导教育活动,对职业训练局的经费拨款、审批和批领后的跟踪、监督都有十分严格的程序。至于训练局发展方向、办学规模、专业的建设、课程的开设、教师人员的配备等,完全由需要而进行配置,政府只起指导、服务和监管作用。这与内地有明显的不同,内地政府主要起决策、领导和管理作用,使职业教育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就业政策服务,政府的影响渗透至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对管理体制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等诸多方面一统到底,使办学机构失去了按市场规律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借鉴香港的经验,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确定政府在职业教育方面的角色定位。
2.紧贴市场,确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香港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行业输送合适的劳动力。职业教育机构的招生、计划、课程开设,是按照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制定的。通过市场调查,为职业教育品牌定位。为此在职业训练局设立市场推广委员会,分析研究市场,深入讨论和分析发展的规划和目标,从而设计新标志以更新职业训练局的品牌,即不断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市场的抢手货。而在内地,一个专业的开设,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是不行的。在此情况下,导致有些专业因曾经的热门,各学校竟相开设,到后来毕业生的就业成了问题。因此,职业教育如果不紧贴市场的需求,是很难成功的。
3.校企结合,构建庞大业界网络,为职业教育提供明确的办学方向和就业渠道。行业人员隶属于VTC的各训练委员会,每年度均会对本行业的人力状况进行统计与调研,并提出人力调查报告,其中包括行业内各级技术岗位预测的人员需求量和培训需求量,使VTC培养的学生和培训的学员专业对口、供需接轨。依行业需要设计课程,即广纳雇主、雇员、培训机构、专家学者的意见设计课程,并订定课程批审制度。业界参与课程策划和设计活动,参与教材的编写活动,为此提供顾问意见,使学校师生能了解行业和专业发展动态。业界为学生参观、访问、工作实习及就业提供机会。业界为职业教育教学提供赞助、捐赠设施及为学生提供奖学金。中央业界网络组为业界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行业专业和技术水平。也就是说政府和企业只服务于职业教育,而不是领导、指挥职业教育。
4.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香港职业教育含就业前教育和短期培训。就业前的教育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即预备职业教育,初级职业教育,中级职业教育和高级职业教育。就业前教育直接和工作的层次相对应,比如有操作工课程、技工课程、技术员课程和技师课程等,层次非常明确。学习哪种课程,一般与学习者谋求相应的职业职位相联系。学习者同时拿到相对应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求职就业直接联系,简单明确。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模拟教学和环境教学,力求实习场所与实际工作环境相统一,实现了真正的零距离上岗。课程结构为文化知识课、社工课和专业课,专业课的课时超过60%,而文化知识和社工课的课时一般不到30%,所占的比例比重比较少。
5.以能力为本的教材套开发。
以能力为本培训课程的特性是学习者受训后能够做到某职能范畴内的工作,其评核是以标准参照为本的,确保学习者能达到所有要求的学习成果。整个培训以学生为本,学习进度不受时间限制。教材套的内容由指导老师按照行业咨询委员会制订的“能力标准”编制,把相关知识的要点、学习时间汇编成教学总计划表,再逐一分开编制活动建议表,每个活动针对一个知识点的内容,这样学生在自已动手、查阅资料过程中掌握知识,并要完成相应的“学生笔记”和课堂工作纸,即课堂作业。还有延生活动,即课后作业。全套材料没有固定的书本,只有指导老师编写的教学计划。学习灵活,自主学习,知识够用,能力为本。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6.规范的资格认证体系。
香港的资格考证不是由政府机构组织,而是由行业协会来组织,行业协会具有权威性。在行业工作,除有文凭外,还必须通过相关的资格考试,申请成为会员方可,(比如要想取得工程师资格,必须参加考试并成为工程师协会会员方可承认其为工程师)政府不干预,保证了考试的公正和专业性。
第二篇:职业教育培训办学特色
职业教育培训办学特色
周子仪2008-04-24
摘自给学校写的一个材料
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在三十年的职业教育培训中,逐步形成既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又符合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职业学校办学实际的特色,使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职业学校成长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特色
一、职业技能教学培训与推荐就业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特色。无论是创办时的为安江纱厂等办棉纺班等,还是现在的与欧姆龙等企业签定校企合作用工合约,以及与三一重工等开展定向班的合作,将企业订单提前一步落实到校园,使学校的职业教育培训有了清晰的思路与方向。学生在校通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毕业受到企业的欢迎,学校先后培训轮训各类实用技术、基层管理人员10000多人次,各类专业岗位技能人才23000多人,毕业生成为本地企业和沿海公司的骨干、甚至企业老板,并已连续三年从工业学校出国高薪就业,他们每年为家乡汇回成千上亿的资金,帮助85%以上学生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有力地支援了家乡建设。
特色
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技能教学培训特色。学生在校内设立的生产性校办产业顶岗实习,或到学校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或者到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时间一周、一期、或1个月、3个月、4个月等,使学生有效地在真实的职业环境里体会和掌握技能操作的要点,技能鉴定合格率达到100%,学生毕业就业就能上岗,并能在职业生涯中向临近岗位转移,真正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
特色
三、过程监控与持续改进的ISO9001-2000国际质量标准管理特色。学校在不断完善和健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于2005年初引进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制定了“严谨治校,质量为本;优质服务,突出技能;面向市场,开拓创新”的质量方针,2006年通过认证,为学校的持续改进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是怀化大、中专院校第一家引进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管理体系,也是目前为止第一家通过认证学校,已运行2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
特色
四、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并重的学生教育培训质量特色。职业学校学生技能提高后,根据木桶理论,职业素养中岗位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知识等目前是他们的短板,急需继续提高,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养成教育,开展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知识教育,重视做事先做人的教育,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为学生走向企业、走向社会大下较坚实的基础。
特色
五、自我发展与融汇社会资源的办学基础能力建设特色。学校实训条件建设方面,尤其是工科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何况是经济比较困难的西部地区学校,创新办学基础能力能力建设思路是被逼出来的没有路的路。怀化工校除了自己投入建设了20多个实训车间、实训室外,还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企业捐赠车床、磨床等一批设备,建设了一个产教结合的机加实习工厂,该实习工厂现每年产值达100万元;特别是2003年与民间资本合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起了数控线切割实习车间、数控编程室;2005年由学校工会发起组织教职工集资,再建一个数控实习车间;2007年又与社会资金联合建立了大型的服装制作车间,并与建南机器厂、华峰电子厂等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解决了办学投入压力和部分学生实习训练的难题,为学生技能培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建设学校,促进了学校在困难的条件下向前大步发展。
第三篇:办学特色
一、文化特色
诵读经典已经成为了当今的一种时尚,不妨在学生之间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可以利用早自习等时间让学生诵读“四书五经”或海外名篇。并不定期组织诵读比赛!
二、艺术特色
开展多种兴趣班,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艺术活动学习。组织“课本画”“课本诗”“课本剧”等表演,通过多种形式,既体现了学生的特长,又巩固了学习的知识。
三、体育特色:
大城市的孩子锻炼时间越来越少,不妨多开展一些体育活动的项目,但这些,得循序渐进,注意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满意答案
好评率:50%
校 训:博学求新
办学思想:博爱做人、博学成才、求真务实、求新力行、办学理念:追求和谐、享受快乐
办学特色:数字化、精细化、人文化
办学宗旨: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
办学策略:质量立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强师兴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博爱之心、博学之才的未来人才 治校方略:有序、激活、创新
实施原则:全员发展、全面发展、优势发展、可持续发展。答案补充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要发展学生的独创性和超前性的应变能力。
理论指导
1、选择一种模式暨“三步导学”模式。课标为标 课本为本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整体规划 模块设计 问题引领任务驱动 自主学习合作质疑 充分展示激励评价 适时点拨 及时提炼 精选精练多思多考 总结提高 巩固记忆 反思明辨提升能力 培养情伤 完善人格
2、用好两个工具暨 学习卡和导学案
3、增加更多的学生展示空间:教室可以变为三面黑板(写字板)
4、改变学生座次格局:坐成四人小组或其它小组形式
一、特色办学思考
任何事物之所以能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是因为它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别之处,即特色、特点;事物因其特色而独立、闻名于世。作为一所学校,因其人、财、物、境等具体办学因素的不同,自然决定其会显现出不同的办学特色。
教育是教化人、培养人的工作,其工作对象本身自然决定教育要“以人为本”。既是“以人为本”,我们就应该实施人文教育,实施以学生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基于这种思考,我们提炼、确立了“美化校园”、“人文校园”的办学特色。
教育又不仅仅是育人,教育工作更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学生还得在社会上生存、生活、学习、工作。因此,教育还必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教育、和谐校园自然成为我们的一个办学追求,“和谐校园”建设因此成为我们的办学特色。
基于以上思考,形成了小杏花小学“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体系。
二、特色办学实践
(一)美丽校园建设
小杏花小学今年进行了加强了校园美化,设计立足点是:紧凑合理的总平面功能布局、简洁、活泼的建筑形象和丰富的绿化设计。认真搞好绿化,使配置的树木与花草构成一副优美的风景画。使学校的主建筑及各种场所、各类设施,尽量体现自然美与传统美的结合,清新优美。让人一进校园就能产生清爽、亲切和无限愉悦、恬美的感受。
突出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育人的功能,创设校园文化环境。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是会说话的老师,学生随时随地都会受到感染与熏陶。”因此,学校构建了动人的多元的与教育计划紧密结合的教育走廊,精心设计了校风、校训、标语等,如校训镶嵌在学校醒目的位置上,便于师生警示和铭记。校园宣传栏内陈列新闻
时事、安全教育、手抄报、优秀活动成果展等栏目,开阔学生视野,发展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教育功能。言简意深教育标语布置在墙壁上,点缀于绿荫间,既烘托育人环境的气氛,又改观校园整体布局。同时注重师生学习、办公室环境的创设。学习环境与办公环境要求做到“静、敬、净”,“专、思、主”。通过多层次、多方位布置设计,创设出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二)人文校园建设
1、德育工作始终贯穿“以人为本”思想。
以“学会做人”为核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志向高远、品德高尚、个性鲜明、创新尚美的现代文明小公民。学校的德育工作、教育教学活动、文化艺术熏陶、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尤其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和《杏苑周刊》,无不渗透“以人为本”思想。
2、因材施教,“人本教育”的特色。
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让学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根据学生特长和自愿,开设各类兴趣小组:美术、合唱、舞蹈、体育„„一年一度的“春芽杯艺术节”文艺汇演,学生特色作业展让学生大显身手。学校开展校本课程“杏小”更是一大特色,丰富多彩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发展个性特长的平台。
3、建立为学生服务的群团体系,关爱学生。
公平教育,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体现。行为困难生,经济困难生,心理、生理缺陷学生,在我校都得到更多 的帮助和关爱。学校成立“关心青少年成长工作委员会”,对各类学生排查、摸底,定期和不定期对这些学生谈心、学习、组织活动、心理咨询。设立校长热线电话及谈心工作箱,及时听取学生、家长、社会和教师心声,为他们排忧解难,调整工作情绪。
学校党员、骨干教师,对学困生长期实行“一帮一”或“一帮二”的结对子活动。
(三)和谐校园建设
“和谐”是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点。和谐校园,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是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的基础。
1、和谐的干部队伍,是和谐校园的核心。
学校干部团结协作、依法治校、以德治教、以诚管校、以爱助人、处事公平,遇事不缩头、不因人论事,在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上阳光作业、校务公开,突出管理的教育性、民主性、开放性。听取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起到了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2、和谐的教师队伍,是和谐校园的基础
师德高尚、素质优秀、结构合理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工作的目标考核,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学校重视感情激励,尊重和信任教师;主动关心、真诚理解教师在工作、生活学习方面的正当合理需求;设身处地的为教师着想,审时度势把握宽严尺度;激发其主人翁意识,促“他律”为“自律”;以制度和奖励形式促进教师成长、提高;努力为教师创造和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和谐的师生群体是和谐校园的目的。德育是和谐师生群体的重要方法。为达到这一目的,我校富有特色的开展“赏识”教育。同时,教师做到“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改作、认真辅导、认真考核);引导学生做到“三个善于”(善于学习、善于守纪、善于珍重)。从自信心、责任感、意志力的培养入手,关爱、激励学生,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
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建设和谐班集体。学生干部竞选产生,任期轮换。设立文明值日岗,教育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宽容、谦和待人、待自然,让诚信、爱心充满校园。
3、和谐的校园,环境是保障。
学校千方百计使学校环境美化、亮化、现代化。从校园布局设施到周边环境的融合,既渗透人文理念,又体现和谐情趣。
安全健康环境,保障了学校的和谐发展。牢固树立“以生为本,安全第一”思想。建立健全并贯彻各项安全措施和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自救教育,清除安全隐患,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问题学生开设心理辅导和咨询,给予心理疏导,让学生以平和心态对待生活,对待社会。要求教师优化自己情感,以健康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杜绝师与师、师与生矛盾,任何时候有义务和责任化解任何方面的矛盾。
净化周边环境,加强安全保卫,杜绝校园暴力。坚持行政值日,节假日巡查周边环境,对网吧、游戏厅巡查,严禁黄、赌、毒、迷信侵害师生身心健康。拒绝校外无关人员进校,环境和谐有力保证了校园和谐。
4、营造和谐校园文化
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语录牌、座右铭、名言警句、宣传栏、校报《杏苑周刊》、小记者站、广播站、艺术节、各种知识竞赛、师生才艺展示各得其所,构成了文化立体环境,营造了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5、和谐的融入社会,走进家庭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合作的教育体系,利用家庭教育独具的优势,指导帮助家庭营造育人第一环境。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开好家长会。
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积极参与公益劳动和文明建设活动,做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学校倡导师生的和谐关系。强化服务意识,强调诚实守信。教师是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引路人、帮助者、可信赖的良师益友。
三、特色办学成果
山东省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单位 临沂市市级规范化学校 兰山区区级先进单位 《沂蒙晚报》小记者站 南坊街道办事处先进小学
打造书香校园,塑造智慧人生“书香校园”特色教育简介
我校自开办以来,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素质至上、特色见长”的办学理念,狠抓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声誉日渐高涨。为进一步打造学校特色品牌,于2006年9月提出“文化立校,书香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创建“书香校园”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凭借浓郁的书香陶冶人,以书香促养成,以书香长知识,以书香增智慧,以书香树理想,以书香育人格,为师生的健康人生打下亮丽的精神底色。
一、营造“书香满校园”的活动氛围:在校园的走廊、宣传橱窗、班内专栏等阵地张贴宣传标语、名人名言、专题教育,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利用“红领巾”小广播、国旗下讲话、晨会、班会,积极宣传“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倡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建立班级图书角,组织学生捐献图书,进行“好书传你我”的交换阅读活动。
二、开展丰富多彩“书香满校园”活动:坚持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进行“好书伴我行”的朗诵活动;开展“一诵三读”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学生人手一册“小读者手记”,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把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心得体会等记录下来,以此提高学生的词语积累及写作能力。开展以“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小书签、读书卡、读书手抄报等比赛活动,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
三、每学期举办一次“书香满校园”特色教育成果评比展示会:(1)优秀作品展示。定期举办学生的读书小书签、读书卡、读书手抄报、学生书画等优秀作品展览,组织老师、学生、家长参观学习,推动“书香校园”活动。(2)成立书香校园“文学诗社”,开展现代诗歌写作培训活动;全校举行现场作为比赛。激发学生读书和写作的兴趣。(3)评比“阅读小博士”和“书香班级”活动。(4)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举办“向你推荐一本好书”演讲会、“读书辩论会”、“古诗文诵读”比赛、故事会等主题活动,通过这样的展示活动,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在建设书香校园的道路上,我们希望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是坚实的,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以恒,一个书香浓郁、生机盎然的书香校园就会不断成长、壮大。
童的梦小学办学十七年积淀下来最深厚的东西是什么?
是爱!是教师对学生深深的爱!是母爱和师爱交织在一起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寄宿学生最渴望得到的爱。
这种爱形成了我校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教师全身心的付出:
培养良好习惯:
名言: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我校运用寄宿制的优势,24小时由教师进行科学的教育管理,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为养成良好的性格打基础。
培养良好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的标志,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学习的压力、困难的挫折、交往的障碍、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以及教育的失当都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我校通过六条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这六条渠道是: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小屋、校长信箱、心理日记、释放身心的少先队活动、“家校之桥”校报心理辅导专版。
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是我们工作追求的目标。学生晚上8:30睡觉,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让学生白天学习有充沛精力。这是检验我们减负增效一把尺。童的梦小学历年来语、数、外主课成绩名列闸北区前茅,学校用减负增效的教学实践证明学校的教学质量,显示学校教师的实力。
生活即教育:
这是我校的一大教育特色。我校生活教师的工作以服务为主,但是他们时刻牢记自己是育人者。教师们遵循“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在生活辅导的任何时间抓住时机进行“做人”的教育,疏导学生心理,培养生活习惯和能力,指导高雅生活情趣。
学校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心理与人格培养。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自立、会合作,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
学校教学质量稳定,语数外各门主课成绩在闸北区名列前茅,学校开设钢琴、美术两项选修课程,并在英语、电脑、钢琴、书画、科技等方面形成教学特色。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第四篇:办学特色
准提法网络佛学院的办学思想
高七师
一、系统学习佛教知识和各宗派理论,提倡”行持任在一门深入,信解则应圆通无碍“的思想方法。
改变原来零散无序的修学方法,这样比单经单论的自学要节约时间,不然大小乘混淆、唯识净土不分的学习,可能造成思想的混乱。现在有些人学佛就像赶时髦一样,流行什么就学什么,不能纵观的了解佛教的体系。我们虽然提倡以准提咒为核心,但是要全面了解佛教的显密基础才能更好的一门深入,即信解的广泛圆通。学院的初级班三个月,中级班两年,整个教学虽然全看似时间长,实际上效率和效果是优化的。
二、可以由浅入深的学习《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是三藏的精华,学准提法的必读书,讲解和学习心要,是我们办学的主要内容,所以初中高级班的所有学习和修行都是围绕《心要》进行的。
三、建立专业化,提高修行的精深度和修行进度、重视学以至用。
居士学佛,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集中自己的精力,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事业师、咒师、教授师三个专业的划分合理而符合道大师小五台山金河寺历史原貌。
四、具有段位考核制度
学员可以明确的知道自己当前的修学状态,了解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激励自己修学的兴趣。防止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的传统居士学佛的弊端,把过去模糊的修学进步估测,变成可以明确评定的段位制。各个科目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
五、建立师长制
高段位的学员,要承担起低段位学员的学习、成长,形成教学相长,相互要帮助和督促。
六、各个专业之间形成团队
比如,家庭参加的情况,可以夫妻两个很好的分工,丈夫报事业师,妻子报咒师,这样可以形成咒师和事业师的自然团体。作为事业师要鼓励家里人来学习准提咒为自己回向,这样也是在度化他们。
非家庭成员,学员的四段以上的咒师专业学员都可以给事业师和教授师回向,咒师和教授师的度人和自修同样得到事业师的帮助,准提法的光大还是要依靠事业师的显现的,因此事业师要努力学好新五明,创业度人。
专业之间有分工有合作。当然你可以同时报两个以上大专业,如果你的精力和时间足够的化。因为在初级班,专业的内容区别还不是很大。
七、建立依照《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为标准的评价体系
提倡准提法修学的系统化、标准化。依照道大师的思想来规范准提法中出现的流变问题,和自宗和他宗的不同点,减少没有判断标准的无意义的辩论。
八、以准提咒修学为核心、具有居士佛学院的真正含意
九、教材经过科学筛选
可以减少学员网络查找时间,避免二手资料造成的影响,依靠北大、和人大的佛教图书馆还可以为大家提高原本和孤本佛学资料。全部经过网络化方式,减少学习成本。
十、教学和研究一体化
从事辽代佛教的研究工作,在北京大学高校成立《显密圆通读书会》,积极领导和参与居士佛教和佛教发展的理论论证科研项目。
十一、师资力量高层次
各科目都要聘请高层次的教授和专家来指导。即有多名准提法修持几十年的佛教行者和各宗派的大德,也有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和博士,事业师的课程还有企事业的董事长参与教学。达到教内与学界的合理搭配。
十二、佛教的新气象
不仅学习佛教内容,还要学习新五明,涉及心里学、管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的实用精华理论方法;并可为事业师量身打造个人发展人生事业设计规划。还要每年组织一次道大师准提法的发源地小五台金河寺旅游闭关一次。
第五篇:香港住房政策及启示
香港地少人多,目前有600多万人口,如同世界上其他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一样,面临着人口稠密而引起的住房问题。然而,经过近40年的努力;香港的住房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香港住房政策细分为住房政策、住房消费政策、住房分配政策和住房金融政策。它们在作用上相互配合、相互弥补,目标一致,构成了一个完整、协调、高效的政 策体系,为解决香港住房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共住房建设政策。战后在社会各界强烈要求下,港府开始直接建房出租以解燃眉之急。1954年“徒置事务所”成立,开始修建“涉置屋”供难民、灾民及拆迁户使用:1958年成立“屋宇委员会”兴建“廉租屋”出租给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之后港府又陆续推出了“十年建屋计划”、“新型屋村计划”、“居屋计划”和“长远发展策略”等方案,大规模营建廉租屋和“居者有其屋”出租和出售给符合收入条件的居民。目前住在公屋和居屋的居民总数约占全港人数的一半。香港发展公屋、“居屋”的住房政策,除由房屋委员会(执行者房屋署)为主之外,港府还注重发挥民间团体和私人机构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发展。香港“房屋协会”就是其中一个积极参与公屋、“居屋”计划的社团。对“私人机构参与居屋计划”也给予鼓励。但私人机构建成的“居屋”要按政府规定的价格售给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这项计划既可节约政府开支,又可发挥社团和私人发展商的积极性和资金、技术优势,加快解决居住问题。
住房消费政策。通过经济手续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并保障绝大多数家庭的最低住房消费
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租务管制。1947年港府制订了《业主与租客条例》规定租金水平,业主不得随意终止租约和逼迁租客。这对平抑租金和物价以及保障许多居民的居住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1970年6月又推出了该条例的第二部分,对租金的年增幅
额度加以限制,租客的权益仍然被明确保护。尽管租金随着物价上升有变动和提高,但能控制租金上升过快,保障中低收入家庭有房可租和租金不占家庭支出的过高比例,使租务管制强烈反映出社会保障色彩。
二是住房补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所得转移,一是种房租补贴。所得转移指政府对低收入家庭给予定额的经济补贴,以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总支付能力,间接增加其住房需求;房租补贴是直接用于增加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的财政补贴,以减轻其住房消费负担。两种方式同时使用,交叉进行。其受惠对象主要是低收入家庭和公务员,其中又以对公务员的优惠更有代表性。近年来,政府还推行“居所资助计划”,允许中、低级公务员用房租津贴购楼,这也是香港近年来住宅需求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两者之中,港府较多地采用房租补贴方式。港府在房贴的同时又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住房自置自住,既保证房贴政策的针对性,使多数低收入家庭从中受益,又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完成对住房资源的合理分配。
三是税收政策。自用住房的所得税减免是政策的核心。有关住房的税项主要是差饷、物业税和印花税三种,其综合税率比西方国家低。港府还对自用住房免收物业税,以期提高物业自住率和自有率。但这项措施在整个政策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
住房自用政策。主要是通过扩大供给,降低租房率,提高自用率,完善住房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中低收入家庭数目多、支付能力低,所以住房自用政策重点是提高这类家庭的住房自用率。在供给方面,主要由政府负责建屋并低价出售以扩大供给。售价只相当于市价的一半左右。政府还把部分公屋折价出售,并对中低收入购房家庭给予贷款优惠,大力提倡自购住房。1988年4月,改组后的房委会成立,宣布了一项跨越到2001年的“长远房屋策略”。其特点是:(1)房屋的供应以私人楼宇为主;(2)从兴建租房为主转向鼓励居民自置居所。充分反映了政策重点是提高住房自有化率,并且通过各方面力量共同建房业增加供给,鼓励居民购买公房或私人楼宇。为了配合该计划,又推出了“自置居所贷款计划”,规定凡有资格购买居屋或私宅的人大都可以借取免息贷款来买房。
住房金融政策。提供多种金融产品以满足需求,并使金融服务手段先进、方式灵活。香港的金融机构都程度不同地涉足地产业,地产业的波动必然会给金融业带来风险。为了减少这种风险,金融机构对住房贷款进行规模控制。虽然总量有限制,但由于购买和兴建住宅贷款的比重不断增加,绝对值持续上升,这种金融信贷格局有力地配合了住宅市场的发展。70年代后期,对住宅金融的支持方式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金融机构在抵押贷款的设计上采取非常灵活的手法,对贷款条件和内容进行不同的组合,较多地满足了市场要求,扩展了住宅金融的作用空间,使住宅业与金融业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二、内地住房市场发育的主要问题
内地住房制度因初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住房分配形式单一,福利性强,并由于福利性分配所导致的住房需求的无限膨胀引发了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进行了住房制度改革,推出了不少房改方案。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1.房地产业结构失衡,房改与住房建设徘徊不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行为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但作为政府则应引导房地产业良性发展。众所周知,房地产业有多种功能,发展中国家开发房地产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提高全民族的居住水平。加快现代化城市进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人均住房面积是衡量城市现代化国际水平的一项重要硬性指标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指标之一。因此,房地产开发的重点是普通住房。然而,国家对房地产业开发的最终目的缺乏宏观引导,致使房地产业的内部结构呈畸形状态。一方面。商业写字楼、高档次公寓和豪华别墅建设量大,供过于求,很少有人问津;另一方面,广大居民,特别是特困户、无房户“望房兴叹”,形成“房等人”与“人等房”的怪圈。以住房商品化为取向的房改,依旧使住房问题严重困扰着大中城市的整体经济的发展。
2.低收入与高房价反差强烈,买方市场难于形成。
在房地产市场中,房价与收入是存在一定比例关系的。当前,房价与一般家庭年收入之比在3:1—6:1之间,已成为推行住房商品化的国际公认的标准。而我国内地,长期以来实行低工资制。改革开放以来。城镇职工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总体上讲仍处于低水平。相反,我国商品房价格却奇高,价格构成中包含了许多不合理的摊入。
三、香港公共住房制度的启示
(一)住房制度建设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公共住房制度建设是绝大多数国家在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根据香港的经验,公共住房制度建设要随着社会人口结构、收入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阶段性的调整,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持协调。
我国住房制度经历了福利分房体系向市场化住房体系的转变。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过分强调了住房制度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而忽视了其社会保障的功能。地方政府往往受到逐利动机的驱使,放任开发商多建高档商品化住宅,而对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弃而不建或少建,对房价求高弃低,导致住房市场高房价和高空置率并存,而低收入群体却无力购房的结构性矛盾。
住房市场化不等于把所有人的住房需求都推向市场,而应根据市场状况调整住房保障的覆盖面,使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结合起来。地方政府在通过土地批租获得财政收入来源的同时,也要承担保障低收入家庭居住权利的责任。香港一直实行低税收的“避税港”政策,批租土地的收入是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因而造成高地价、高房价的局面,但依靠公共住房制度还能勉强维持高房价与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之间的平衡。我国内地实行土地公有制,土地批租政策与香港如出一辙。近年的房价上涨使商品化的住房越来越脱离社会低收入群体的支付能力,如果政府不在社会收入分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建立并完善合理的公共住房制度,必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住房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并增加今后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
(二)政府要在解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上发挥关键作用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主要表现在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缺乏应有的财政预算,而是试图依靠带有赢利目的的开发商从事经济适用房建设。国外的经验和国内的现实表明,在商品房市场中推行经济廉价房的住房保障体系,其结果必然导致住房供应体系和政策目标的背离。
反观香港的经验,政府应明确在市场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中的不同定位。对于市场住房供应体系,政府应尽量减少直接干预,除了企业准入、建筑标准、房屋质量、配套设施、销售程序、企业纳税、住房金融等方面做出相关规定、通过监管完善市场秩序外,商品房定价、房屋开发量和开发规格等方面决策应由开发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自主做出,政府不应干预。而对于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政府应首先明确对特定人群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通过制定总体目标和规划,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低价或无偿划拨土地和有预算保证的公共开支来落实政府的责任。
(三)公共住房政策的实施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保障
我国内地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从1998年开始起步,但其发展始终受到管理体系不健全的困扰。到目前为止,在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数量、建筑标准及分配的方式和价格等方面,还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制定全国统一的执行办法;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超标准建设和不能严格按照收入标准进行分配的问题,已经分配到经济适用房的居民,无论其今后收入如何变化,得到的政府补贴都将固定化和永久化。因此,尽管经济适用房本身的意义重大,但监管不严、管理不善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公众对其效率和公平性的置疑。与经济适用房相比,廉租房政策落实得更加缓慢,不少城市还没有建立廉租房体系,已经启动了廉租房建设的城市中,绝大部分还没有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运行机制和分配程序。
从香港的经验可以看出,公共住房从选址规划、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到社会分配都要求实现高效率并达到高度的透明化,否则很难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客观上看,我国内地要想在短时间内建立完善的公共住房管理体系确实有一定困难。而且,我国尚未建立个人或家庭收入的统计信息系统,缺乏家庭收入方面的信息将很难建立起完善的公共住房分配体系。但是,香港的经验恰恰说明了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建设公共住房制度的必要条件,香港公共住房的管理体系并不是在公共住房制度起步之初就建立完备的,而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的。因此,建立我国公共住房制度的关键在于政府首先要有决心解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其次是选择什么样的公共住房供给体系,最后才是着手建立公共住房的管理体制和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