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历很重要
国人这几年一直在争论学历能力孰重孰轻的问题,近两年,唯能力论仿佛占了上风,一边大骂企业招聘限制学历,一边又悄悄哀叹大学生学术涵养一代不如一代。那么,我就说些大实话。大实话的目的有两点,一是点醒某些盲从唯能力思潮的人,二是批判因此荒废自身的80后人群。先说什么是学历。很多唯能力论的人都会说:那不就是一张纸吗?没错,是张纸没错,可全球领域从古到今仍然以此张纸为主流是为什么?是因为只有你的思想前卫?是因为只有你看透了明天?企业主、政府领导人、学院机构的负责人都是传统的老古董?
万事不可拿个例当现象来误导大众!从概率上说,大多数人的学历不但是你曾受教育的凭证,也证明了你的学习与再学习的能力,为什么要取得硕士学位首先要有学士学位?或者至少N年的工作经验证明你在工作领域表现了再学习能力?
人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人可以预知一个人的未来,所以,选拔可用之人、可造之人只能依靠一个游戏规则,这个游戏规则不可能保证是绝对的,但能保证对多数是有效的,那就是古代的科举,今天的学历。当你从高中考大学时,这个游戏规则的残酷性就表现出来,你不遵守,只有被淘汰——注意,这时淘汰你的是学历的游戏规则,而不是社会。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学习好的人证明了他在社会上的学习能力至少不会太差,所以,他进入名额有限的大学深造无可非议,因为他成为人才的可能性比学习成绩差的人更高。这就是学历游戏规则,和所有任何规则一样,你若反抗,你必然失去很多。
这个时候常有人会举两个代表性例子。一个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一个是毛泽东。前者大学休学创业成为了富可敌国的传奇人物,后者再无所谓学历的情况下,却建立了新中国,战术战略无不精通。这时,我们要辨认两个词,一个是人才,一个是天才。天才总是极少数,你若认为你是其中之一,后文不必再看。
我想从这两个例子再提几个问题。盖茨的视窗系统假如当年卖给了IBM,他今天是什么样子?是没有学历成就了这个天才,还是时代的机遇?毛主席当初打江山的时代与今天一样吗?你认为他在守国上的能力是否超越今天的领导人?西点军校出的将才多还是如毛主席这样自己成才的多?
顺便再问一下,朱榕基、温家宝假如从来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你对我们的政府放心吗?有兴趣者可查查他们的教育水平。
话题说的大了,现在拉回来。
大学生,尤其是80后的大学生,几乎所有人都在唯能力论,专心攻读专业知识的越来越少,一边培养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一边失去了作为大学生最应该做的事情——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学毕业后,几番跳槽,终于在不是自己专业的领域取得小小的成绩,然后向晚辈说:还是能力重要。
说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假如自己专业知识学的透彻、精通,会是何种情况的发展?招聘职员我经历过很多次,尤其是学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面试的时候,他们侃侃而谈的不是生产流程、不是战略,不是营销管理,不是客户管理,而是办公室权术,聪明做人的学问。——
企业招聘毕业生,要的是你的成长性,是你明天可以带给企业的价值。而不是诸如此类的能力。此类的能力会决定你人生的方向,但不是在你刚进入社会时来决定。
再就能力说能力。
企业内实际工作能力与个人性格、沟通技巧、心态都有关系,但关系最大的是学习能力,是社会工作实践中能否快速学习与适应的能力。这个实践,只有结合你的专业素养才会产生巨大的价值。如果只是靠头脑聪明,那么,5年之后,会看到自己成长的局限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实践工作已经有所成就的“人才”再去充电的道理。
能力,永远与你所能掌控的知识有关。换句话说,真正的能力就是学问。学问包含专业素养与实践领悟,缺一不可。假如你已经背离了大学专业,那么你必然在现在工作的专业领域多下功夫来弥补,这是对唯能力论最好的批判。这种隐性“学历”不是那张纸,而是上司心中的那张纸,总之,要有人来认可。
好了,现在已经联系到为什么企业招聘人的时候总是限制学历。
当一个招聘经理面对一大堆求职信的时候,面试一个陌生的“人才”的时候,他用什么硬性标准来判断?只有两个标准,一是你曾受到专业教育的那个认可,就是文凭、学历;二是你曾受到社会实践的认可,就是工作经验,也就是过去工作的那个认可。
现实点,企业招聘是有风险的,他们没有花时间去检查一个人真的是有能力的义务,除了极大规模的企业,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这个成本也很庞大,所以,只有依靠硬性标准来判断。你能怪谁?怪人家看重学历?那你为什么没有上名校?如果是贫穷的理由,那有骨气的贫穷出身的人才数不胜数。这个世界每人的起跑线都不相同,落后了只有埋怨吗?
学历高不代表有出息,不代表必定成功,这种例子太多太多,但是,你终究要获得某种认可。发牢骚绝对不是获得认可的方式,因为,首先你没有遵守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在这个游戏规则下,哈佛的精英们就是会比常人成功的几率更高,北大的学子就是能比普通学校的学生视野更开阔,本科生普遍会比中专生知识面更广……,这就是普遍性,用概率来说明问题的时候,用个例来反驳显然是奋青的做法。
学历我们必须要正视,但需要客观来看。能力很重要,但不可因此否认学历。二者结合起来的学问,才是我们这代国家的顶梁柱需要拥有的。如果你已经失去了学历的增长,那就承认自己起跑线上落后了,依靠社会实践的再学习奋起直追,如果社会实践已经成功了,为了以后更大的成功,潜心再学习理论、专业知识也是必需的。
空求学历不可取,空谈能力更是害人害己。面对社会如此巨大的人才竞争群体,游戏规则永远只会用概率来制定。
最后说一个小故事。
一个哈佛毕业的高才生去微软应聘产品经理,他刚毕业,成绩一直是第一名,自认学识丰富。但盖茨问:亚玛逊河有多长?
高才生傻眼了,盖茨说:请你再读些书再来。
真正的人才,自己的价值不在于过去的学历,不在于目前所表现的能力,在于你展现给上司或工作时的学问。其实,招聘者无论是对学历或工作经验如何要求,他们根本不会拿此当绝对的门槛,这只是在做概率的筛选,真正有才之人,别人自会看的见。
拿此发牢骚的,你肯定缺了什么,与其抱怨个例的失败或羡慕个例的成功,不如积极弥补短板。极少数的天才可以游离在游戏规则之外,只要你不是天才,请正视,请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P.S:劝告家园仍在校园的学子,珍惜学业,敬重文凭,不要以几年的成败论英雄。学业只有几年,工作的实践学习是一辈子,80%的精力用到学业,20%适当接触社会实践。反过来,工作后,80%用到工作实践,20%仍需继续提高学问。我本人学业毫无成就,只得后起直追,今日后悔曾失去的象牙时光。与所有以一生论英雄的人士共勉。
第二篇:大学生学历重要
首先,我希望大家可以真正明白学历和能力的意思!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学习经
历或者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能力 ,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总是和人完
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学历不是文凭,学历和学力等同是偷换概念!什么是学历?学习的经历,而人的能力除了天生的本能
以外,其他的能力都是在学习中学到的,没有相应的学历,人的能力是如何学到培养起来的呢?
就就业形势而言,学历的高低影响择业的选择范围。学历高的选择余地要比学历低的大。学历是块敲
门砖,可你没有就是不行,对大多数人而言,没有这个敲门砖,别人连门都不让你进,怎么能给人家一个
相信你,给你展现能力的理由和机会呢?!而且能力是可以慢慢提升的,没有人踏入社会就有当领导的能
力。
第一才经网首席职业顾问姜永杰认为,从职业角度上看,学历肯定是不能跟能力划等号,但是学历却
代表着一个人的教育经历和经验。无学历的人成功机会会越来越少。高学历的人更善于学习,掌握到行业
外延新知识。
然后,学历高还会产生学历优越感,在竞争岗位的时候表现出来那就是自信。无论多好的专业,多高的学历,都是与职业规划挂钩的,在工作实践中获得的提升,远远大于书本上的理论。在你用学历获得职
业后几经磨合你的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对于唐骏学历造假的“学历门”事件让我们开始思考学历与能力孰重。在当今社会,没有能力是不能的,没有学历是万万不能的。刚刚踏入社会,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的我们,可以衡量我们能力的就是学历!
看看周围,看看白领们的学历,看看蓝领们的学历,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方认为大学生学历比能力重要。如果没有学历,工作时间久了,你升职慢,单位也不好看。
如果你没有学历又没有关系,能力又一般,那只能处于社会底层。
如果你没有学历,而现在管理层都用本科考研或者出国,你就无法考研或者出国
如果你当老板,学历是人层次的象征,毕竟学信网上有你的档案,标明学历层次信息。为什么很多人都学
MBA呢!没有学历没有学习的概念,谁能将你送入MBA课堂呢!以后企业怎么轻松上市呢!如果你没有
学历,只是踏实的工作,拼命的赚钱,那你兜可能会涨了,但身上的一层金只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日渐
消退,被社会上的其他经验及新时代的本科及研究生所压倒!
答案是学历很容易量化,而能力不容易量化。如果不是熟人,我们很难说甲的能力比乙强,但是可以很容易地说,甲的学历比乙高。所以,虽然学历证明
不了能力,但它往往会成为判断能力的一个指标。
越是大型化的组织,越不容易判断一个人的能力。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大型组织里,个人表现出来的作用有限;另一个是大型组织里层级众多,即使你有出色表现,了解这一点的人也不会很多。
所以,在大型组织里,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往往会考虑学位。组织越大,学位的作用越重要。相反的,在小型组织中,学位的作用就不太重要,因为大家彼此都很清楚每个人的能力。组织越小,学位越不重要。因此,如果你想去大公司或者政府部门工作,学位肯定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在小公司里工作,有没有学位是无所谓的。推论是,高学历的人找工作,首选大公司;低学历的人找工作,首选小公司。文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文化水平、素质的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文化水平的需求不断提升,学历、文凭也就成为了衡量人才的标准,也是体现个人地位及身份的一种标志。拥有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是在企事业单位就职、提升、调干的一个门槛。哪怕你拥有高超的技能、一流的资历及管理水平,没有学历、文凭进行渡金也是无法发展进步的。学历文凭在现实社会越来越重要。首先:在找工作方面。先别说你有能力。能力是进门之后才能体现的。在应聘的第一关,首先就问你是什么学历。如果不是大专或以上的学历,对不起,大门不会向你敞开。这时候,呵呵,只有仰天长叹、空悲切的份了。其次:在单位内部的评职称、长工资。就算是单位的老职工,很多部分人都有这样找工作的经历,有学历的但学历很低的找不到很好的工作,没学历的只能慢慢的通过自己一步一步努力来证明自己,那样步子太慢了哦,当然机遇也是很重要的!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工作。到评职称、长工资的时候,对不起,拿出学历证明来。否则靠后。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真的是欲悲无语泪两行啊。太多太多了!学历啊学历!可是现实呢?有许多有能力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学历、文凭,被埋没、被忽视。干的一点不比别人少、不比别人差,可就是一到关键时刻……没办法。
第三篇:交通安全很重要
交通安全很重要
八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北京路延长线地段看到一起非常严重的交通事故。
一辆公交大巴在路口的斑马线地带撞倒了一位骑摩托手的人,伤者倒在马路上,生命垂危,120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正在抢救。由于公交大巴的紧急制动,导致后面的另两辆公交车追尾形成连环相撞,整个北京路延长线严重堵塞。
通过这一交通事故,使我认识到遵守交通安全法的重要性。只要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的安
全意识,交能状况就会好得多了,交通事故就会逐步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就更有保障了。相反,如无视交通法规,不遵守交通规则,人或车都争先恐后,造成交通混乱,就容易酿成意外,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我们从小就要遵守交通法规,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才会利已利人,防患于未然,使自己能健康成长,将来报效国家。
第四篇:《我很重要》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学会合作。▲活动步骤:
(一)导入:
▲创设情景: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请同学们至少说出自己的三个优点。
▲提问导入:既然每个同学都有这么多优点,那么你们会看重自己吗?在生活中,你们认为自己重要吗?
(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爱因斯坦)(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二)阅读鉴赏课文《我很重要》,根据一下提纲完成学习。自学
完成练习(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并掌握字形的书写)战栗lì菽shū粟sù濡rú养掉以轻心回溯sù嵌qiàn合雾霭ǎì鬼斧神工瞳tóng孔混淆xiáo生死攸yōu关微蹙cù一沓dá沓独出心裁驰chí骋寰huán宇肋骨lâi万劫不复独出心裁生死攸关 探究
(1)文章题目为“我很重要”,为什么开篇写“我不重要”?(2)作者认为“我很重要”的依据是什么?请列点概述。(3)“我很重要”能不能改成“我最重要”?为什么? 明确:
(1)开头说不重要是同后文形成对比,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产生更强烈的震撼力,更突出自己的观点(2)文章从以下角度来讨论“我很重要”: 1)因为我是自然界的精华汇聚而成的 2)因为我们不可以推卸历史神圣的承诺 3)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机遇的产物 4)因为我们面对着无法承载的亲情。5)因为我们面对着无法承载的爱情 6)因为我们面对着无法承载的友情。
7)因为我对于我的工作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3)“我很重要”不可改为“我最重要”,因为后者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我们对于别人很重要,别人对于我们也很重要。别人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别人。这种需要便是我们彼此生命的价值。所以,我们既应珍惜自己,重视个人价值,也要珍惜他人,尊重他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分子,都有自己的价值,既不应自视过高、漠视他人,也不应该妄自菲薄、看轻自己,而应该学会彼此尊重、合作和奉献,这样才能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反思:结合课本P2-3中的漫画《不合作》,学生思考讨论:“我很重要”是否意味着“惟我独尊”?该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个性和关系?
(四)课外活动:比较阅读
将《我和重要》与《看轻你自己》(作者:易水寒,摘自《财智文摘》2004年8月)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思考:两文的观点是否对立?为什么?你从这两篇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将思考所得写在活动记录本。
第五篇:沟通交流很重要
沟通交流很重要
著名的教育家韩风曾说过:难以教育好的学生,是没有了自尊心的学生;能教育好的学生是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学生。我也认为,要想真正教育好学生,就要充满爱,保护好孩子们最珍贵的东西——自尊。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清楚,任何学生有进步的可能和机会,老师都要善于抓住时机,循循善诱地去促进学生进步,这是每一个老师应该尽的责任。而在这一过程中,沟通交流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用我们成人的眼光去看问题,不从成人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教育应该是换位思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学会聆听,在聆听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连几节课,X班的程一铭同学一直都无动于衷,要么忘了带课本,要么翻开的页码与我们当堂的内容不相符,要么目光呆滞,沉沉欲睡。课下我悄悄的和他在走廊里闲扯,方知道他对这门学科兴趣索然,他认为书本的很多观点与现实相距甚远。我明白,这是现实生活中某些消极现象在他头脑中占上风的结果。长此以往,这门科目成绩势必会成为他的绊脚石,让人惋惜让人忧。因此,我常常早来到教室前,与他和其他同学一起交流现实生活中阳光的一面,用更积极的思维,从另一角度来看待这些现象,多念叨交流一些时政热点,帮他们发现这些问题的核心、精髓,结合文本中的知识点,让他有了多次分析成功的成就感,逐渐增大兴趣。沟通交流让他们有了更多自信,而自信又换起来他们更大更多的兴趣,从而喜欢上这门有些枯燥的科目。
我释然,我终于无愧于自己的承诺——多给学生一些微笑,多给他们一片爱的阳光。我愿用我的微笑化解 他们对学习的冷漠,用爱的阳光扣动他们共鸣的心灵,使他们拥有更多的理想和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