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于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结果的理论综述_经济学理论
对于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结果的理论综述_经济
学理论
来源: 作者:华斌 时间:2008-10-29 Tag:()()()()()()()()()()()()()点击:
内容文章正文-摘;-;自主创新能力是关系 个国家和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对国内学者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定义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发展路径、体系指标、政策建议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同时指出可能对自主创新能力进 步研究的方向。
搜索词汇;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理论综述
目前,中国经济建设正处于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资本、土地、劳动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呈递减趋势,而体制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的资源禀赋也决定不可能再走以往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换取工业化发展的道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当让自主创新成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经济整体效益、有效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尤其入世以后,我们只有努力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国外学者 般研究创新的相关问题,对自主创新涉及很少,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是中国等后来国家在追赶中提出的相对概念,更加强调自主性、原创性,也更加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但创新和自主创新在本质上具有相关性和内在统 性。本文立足于国内学者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定义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发展路径、体系指标、政策建议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同时指出关于自主创新能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首先、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和意义
早在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首先提出了以'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为特征的创新概念,关于创新的研究也就成为管理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对创新能形成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达成共识。在经济全球化的方式下,尤其进入WTO,中国理论界和实业界越来越重视创新、尤其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从学术界研究的现状来看,对自主创新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1.在理解自主创新能力时,不仅在外延上做了明确的界定,而且对其内涵也做了更为广义的解释。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元(2005)从自主创新和市场的关系分析入手,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看作是 个经济过程,以为它不单纯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是 个经济过程和市场实现的过程,并指出如果创新中的新产品、新工艺不能被市场接受,则该创新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实验室的样品和展品,自主创新的本质特点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过程。谢燮正(1995)进 步从外延上指出,自主创新不同于技术创新。过去的技术创新省略了许多由发明到应用的中间环节,失败风险很小,所以进行的主要是学习消化,至多做 点适应性修改,自主创新则不然,必须包括选择发明和科技成果,使逐
步成熟到适合于生产应用,以至于市场成功,还必须包括根据市场和生产需要去开发技术的各种努力。2.通过对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关系的比较上,界定自主创新的内涵。毛蕴诗(2006)等以为自主创新就是先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到自主创新,是 个积累和学习的过程,在模仿和积累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自创新能力。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是 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自主创新的含义是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来完成技术创新全过程,关键技术上的突破由本企业实现。模仿创新则是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思路,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 步开发。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模仿创新是在率先创新者具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基础上的'模仿',是在别人工作基础上的进 步努力,被称为'二次创新'。自主创新模式就其本意来讲是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特别是对核心技术的突破是靠自己的力量。3.从整体的概念出发,定义自主创新能力是 个系统、持续和动态的过程。宋河发(2006)以为自主创新能力是指创新主体通过主动努力获得主导性创新产权,并获得主要创新收益而进行的能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创新活动的能力。创新主体包括个人、企业、区域、产业和国家,创新产权主要指专利等技术类知识产权,创新收益包括创新获得的利润和技术进步,创新要求长期性和积累性。郭咸纲(2005)在其著<企业创新驱动模式>提出;作为创新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是 个体系推进过程,包括理念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并指出理念和战略是先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管理创新是基石,组织创新是载体,技术创新是关键,市场创新是目的。4.对企业是否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界定其内涵。长期以来,中国习惯更多地关注科研机构和大学,但企业最了解市场,最注重效益,真正起作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企业,(黄立昕,2004)。因此,应该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真正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家、企业科技人员在内的职工群众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专业研究人员只有和他们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有些学者从中国的现实出发,以为把企业看作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具有 定局限性。路风(2006)指出没有政府的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是不行,他以为对于成熟的、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企业必须也 定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对于中国这样 个二元结构显著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的说法就值得商榷。在他们看来,企业当然应该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创新,但如果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而应该是整个行业 起来做,不应局限于某 个或几个企业,国家也应当进行大力支持。从以上中国学者对自主创新的内涵界定可知自主创新应该是 个系统和整体的概念,它包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各种创新,自主创新应该突出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对于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是以掌握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自主知识产权、参加国际标准制定为标志,以集成创新和引进基础上的再创新为主要实现方
式,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主品牌为目的的创新活动。
第2、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对其特征和影响因素的把握有助于理论界和实业界更好理解其内在关系,为指导企业发展提供根据。尹洪斌(2006)指出基于对自
主创新的本质认识,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目的性。这种目的性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贯彻于自主创新过程的始终。如经济技术的创新的目的就是产生新产品、新工艺,促进产品产量的提高和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效益、创造财富。2.变革性。自主创新是对已有事物的改革和革新,是 种深刻的变革。3.新颖性。自主创新显示了和传统的不合时宜的陈旧事物的决裂,是对现有的不合理事物的扬弃,创新不是走历史的循环之路,而是革除过时的事物,确立先进的事物。4.超前性。这种超前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超前。5.自主性。创新要有自己特色,并且为市场接受,服务于顾客,创造并保持超额利润。候先荣(2003)在其所著<企业创新理论和实践>中提出自主创新有以下五个特征:1.高风险性。因为创新活动涉及许多相关环节和众多影响因素,从而使创新的结果呈现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创新带有较大的风险性。2.高回报率。在经济活动中,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尽管创新的成功率较低,但成功后可赚取的利润却是相当可观的。3.创造性。创新的成果常常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和个性表现的结晶,带有很强的创新性。4.综合性。创新活动常常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或是创建在许多人的成果基础上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可以以为自主创新的综合性和时效性贯穿整个过程的始终,表现 定的新颖和超前意识。自主创新是失败和成功、自主和集成的统 体。
对于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王 鸣(2004)以为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包括产业发展阶段、市场环境、技术链和创新链、国家创新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外部因素,盈利水平和投入能力,创新收益,创新人才,企业家精神等内部因素。徐大可、陈劲(2006)以实证的方法论证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有;知识积累、技术学习、研究和开发(R&D)活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是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力量,认真研究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对规划企业战略、寻求内外环境支持、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效的利用各种
因素水平可以实现企业各种资源良性互动,提高和完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
第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路径和体系指标构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 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企业在进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 种综合能力,要想提高综合创新能力,就必须平衡和协调各方面的创新力,由此形成 个完整的企业创新体系,并且探索出 条适应中国企业发展的自主创新道路,因此构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路径和指标体系具有 定的现实意义。王小产(2006)以为在'十 五'期间重点是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路径分两步;首先重点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形成 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综合技术)和优势品牌的企业,同时全面提升中小创新型企业的模仿创新能力。然后在集成创新特别是优势品牌形成的基础上,在原始创新能力上形成战略突破。即自主技术创新要激进式发展,由中间突破逐步升级,形成最终的大突破,还要加强形成和消费偏好相适应的技术偏好路径的建设。宋河发(2006)以为特有的国情决定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演进不能等同于韩国和日本,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应当是;确立自主创新目的-自主创新设计-存量技术扫描-创新-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必要的知识产权引进-自主实施的模式演进。从国际经验来看, 任何 个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赶超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在总体技术水平已达到世
界先进水平, 经济实力已经十分强大以后才真正转向自主创新为主。而中国虽然经过2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但经济水平总体上仍较为落后,是 个发展中国家,多数行业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15年到20年。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模仿的空间还很大,模仿是 个理性选择。但要合理处理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引进要强调选择性和有效吸收性,更要提高企业自主
创新意识,避免在企业竞争过程中受制于人而处于不利地位。
第二篇: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与中国高等教育创新
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与中国高等教育创新
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与中国高等教育创新范文
潘懋元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他开创了高等教育学这个新的学科领域,还在于他丰富的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可以更全面系统地理解和领会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理论及其思想体系,避免因片面理解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同时对促进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科学的多学科研究是非常有益的。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高等教育经济学是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经济学所必须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潘懋元先生的大量著作中,我们可以充分地领会到这一点。在他创造性地提出教育的两条规律(即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和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中,他将正确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作为教育的外部规律的重要成分之一详加论述,并以此贯穿于他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中。
他提出,“教育必须与社会相适应:一方面,教育要受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对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起作用,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在这里,他将经济置于政治、文化之前,表明了他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新认识。就高等教育发展而言,“最基本的制约因素是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因素。……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的设置与课程的选择、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无不直接受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所制约。”而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要求教育为其服务。事实上,教育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劳动力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有觉悟、有文化素养的特殊的劳动力,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通过对二战后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和经济关系的比较研究,潘懋元先生认为,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的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起直接作用。这些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起飞和加速发展,得力于这类高等教育所提供的人才资源。他对“文革”期间教育的极其浓厚的政治化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当时的教育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批评所谓„白专道路‟,忽视教育要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这就违反了教育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律,以致教学质量下降,不但不能很好地培养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也不利于巩固无产阶级政权。”他非常赞赏“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教育发展方针,强调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的形式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这些人才将直接走向经济部门担任专门工作,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因此,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应持积极态度,而不应囿于将教育看作是纯粹消费事业的传统观念。
但另一方面,他反对将教育的经济功能扩大化,反对“教育商品化”。他认为,“教育商品化”是只看到商品经济对教育的积极作用,而忽视其消极影响,整个教育实践偏重于经济效益(姑且不论经济效益如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既有产品性的一面,但又有社会性的一面,而“教育的商品化”是将教育的社会性的一面也商品化了,这是应该反对的。不应该将“教育商品化”等同于“教育产业化”。无论是“教育政治化”还是“教育商品化”,由于未能把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因此都必然会影响教育的综合效益,不利于教育多种功能的发挥。如何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呢?根据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潘懋元先生富有创见性地提出了两条基本的原则:(1)要全面适应不要片面适应;(2)要主动适应不要被动适应。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中心工作,但是教育与社会适应不能局限于教育适应于经济的发展而忽视适应其它方面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适应是全面的适应,任何只强调某一方面的适应而不顾其它方面是否适应,这种片面性的所谓„适应‟,必将走向全面的不适应。”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适应不是盲目的“紧跟”形势,不是不加批判适应一切,尤其是那些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消极的、落后的、有偏差的、错误的东西,而是“对积极面的适应,抓住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凡符合教育自身规律,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的,一般说是积极的、正确的;否则,可能是消极的、错误的。”他提醒人们:“教育的失误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纠正过来,不但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必将危及经济及社会的进步。”
分析潘懋元先生有关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到他在这个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创造性。其一,他认为研究和处理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不能脱离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用纯经济学的观点难以全面、科学地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其二,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他强调,在探讨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时要将高等教育与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关系联系起来考虑,将科学技术融入经济中共同与高等教育发生关系。这一点是以往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所普遍忽视的问题。高等教育所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如果现代经济发展中科技含量不足,势必影响经济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吸收能力,既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又影响经济的繁荣。
知识经济的兴起进一步佐证了他有关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点,同时更激发了他深入探讨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关系的热情。他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成为生产力内在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积累与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知识的高等教育(大学),也就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进经济以至整个社会的中心。”“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从经济社会边缘走进社会中心,体现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点,也体现了知识经济与大学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经济的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的最核心要素……知识驱动经济,知识创造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沿着两大方面展开:一方面是经济的知识化趋势,另一方面是知识的经济趋势……在某种意义上,大学所从事的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经济行为。以知识为中心的经济和以知识为中心的大学教育,发生了许多重合。二者统一于知识这个共同的基础之上”,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两者可能融为一体。“从理论上讲,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知识优势的大学,应当是一方首富。”我们坚信他的这一宏伟构想能在不久成为现实。
二、高等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
自本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如何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与经济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对此,潘懋元先生作了系统而又科学、精辟的阐述。他认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挑战,主要作用于教育体制,通过体制改革以促进教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与保证,体制不改革,教学改革很难展开……一切体制改革工作,必须围绕着(教学)这个核心”,而其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受到的冲击最大。针对理论界有关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的种种议论,潘懋元先生明确指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具有客观必然性,是由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所决定的。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决定了他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的关系比基础教育更为直接、更为密切,因此,高等教育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就更为尖锐,更为深刻,高等教育要想独立于市场经济之外是绝不可能的。他认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作用,具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两重性,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使高等教育领域引进竞争机制和效益原则,能够激励高等教育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但是,在价值观方面,市场经济所遵循的是价值规律,而其驱动力是逐利思想,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施。“在运行机制方面,市场经济是按价值规律和供求变化来进行市场调节的,这种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发的、盲目的,市场行为的短期性、速效性、波动性非常突出,与教育的周期长、稳定性、滞后性、长效性等特点相冲突。”为了克服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潘懋元先生提出,高等教育必须全面、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参见第一部分),扬长避短,促进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共同发展。
由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引入和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非公有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对原来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潘懋元先生敏锐地抓住这一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强大因素和动力,率先提出了在我国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富有战略性和超前意识的观点。早在80年代末,潘懋元先生就指出,“30多年来,我国不复存在私立高等教育体制,乃是经济体制决定的”。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更由于这些经济成分在生产水平上的提高,民办高等学校的出现与发展就有其必然性。”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体制,“有利于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办学,广开财路,增办高校”;“有利于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引进竞争机制,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征聘所需师资”,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降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运作成本。所以,尽管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质量问题、盈利问题等,但是只要政府在目标质量上严格管理,在人事、财务上不要干涉过多,允许其自主经营,确认其社会地位,将民办高校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并给予适当的资助,那么,民办高校一定会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迄今,民办高校已逾千所,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他的倡议、参与和指导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也蓬勃展开。鉴于潘懋元先生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巨大贡献,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授予他“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创业奖(理论奖)”的崇高荣誉。
三、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
按照传统的教育经济学的理解,经济的技术结构决定教育的层次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决定教育的专业结构。潘懋元先生突破了这种传统的思想,另辟蹊径,根据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各种状况,将经济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析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从层次结构看,中国的产业结构大量的还是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专科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趋向低重心”。所以,他非常赞赏高等专科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培养专科层次人才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他认为,在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高等专科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他反对将专科划入低于本科的一个层次中去,“高等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或称第三级教育)系统中的同一个层次的两个并列的子系统。它们基本区别在于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在于年限与水平。”
在经济发展中,职业的种类日趋多样化,与产业结构、部门行业结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职业结构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影响引起了潘懋元先生的高度关注。一方面,对于依据社会的热门职业而设置的热门专业,如经济信息、文秘、广告、证券交易、房地产经营等,他给予了充分肯定:“由于市场经济起调节作用,专业课程、教材往应用方面倾斜,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高等教育脱离社会需要的弊端。”另一方面,对其中出现的某些偏颇,如自然科学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的削弱、师范院校的不被重视,表现了一定的忧虑,并希望在发展中加以克服。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启示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规模。这就决定了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不能搞一刀切,而要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制约高等教育各种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各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经济将要走的是发展区域经济与地方经济的道路,“如果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教育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对于具有明显经济功能的高等教育来说,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就更为重要。”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之一是发展区域与地方经济,因此,必须实行高等教育地方化,使高等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成为地方的文化科学中心;使高等教育管理的权限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在他和邬大光教授看来,“高等教育地方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能够作出较为敏感的反应,可以部分地满足地方经济的需求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集资办学”,“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内部改革”,使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保持最密切联系,促进高等学校潜力的充分发挥。
就农村而言,随着农村经济、特别是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需求,潘懋元先生及时、敏锐地预见了这种需求,率先倡导并开展高等教育如何通向农村问题的研究。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能忘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科教兴国‟战略不能不包括„科教兴农‟战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也不能不包括广大的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并在农村创造就业机会。”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乡镇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存在着对高等教育的极大需求。……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需求,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问题,是一个带战略性的问题。”在他的指导下,一名博士研究生完成了以“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为题的博士论文。他们认为,“以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并不是主张把大学办到农村,而是在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考虑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高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也要面向农村经济;要建立和健全促使大学毕业生乐于到农村工作的机制。同时,要探索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制度化教育形式。”可以预见,这些思想和建议,对我国高等教育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
四、高等教育投资与经济效益
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反映了国家、个人、社会等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一个国家的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如何,与其看他那庄严的誓言,不如看它的教育经费预算;教育事业计划能否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拨款。潘懋元先生认为,国家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因为教育的经济效益,虽然不能直接、立即体现在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中,却存在于社会之中;教育不仅有经济效益,而且是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承担是合理的。但是,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承
担并不等于只能由政府承担。实践证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高等教育经费,全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这种单一的投资体制,大大限制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此情形下,“如果高等教育发展过快,势必挤占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经费,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面对上述困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种种矛盾问题,潘懋元先生提出,“改革教育投资体制,多渠道筹集资金以充实教育经费。在中国当前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这是必然的选择,也是人们所能理解的。”他认为,高等教育是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投资体制应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种渠道集资为辅,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不断提高的学费额标准和奖学金受益面低、款额低的状况,潘懋元先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他强调,“向大学生收学费,要充分调查研究一般家庭的承受力,不应只着眼于少数富裕家庭的收入。否则,许多有才能的优秀青年,将被排斥在大学门之外。”当然,民办高等学校的学费可以略高一些。
鉴于民办高等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潘懋元先生呼吁政府从财力上扶持民办高校。他指出,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办学者的捐赠、学生的学费以及学校自身的收入。但在办学过程、尤其在发展过程中,似乎不应理解为政府不给予必要的资助。因为在中国,“当前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公有制以外的社会财力,远不如资本主义国家财团资财雄厚,个人的财力更为有限;收学生学费,则必须考虑一般工资收入者的承受力。所以,政府有一定的资助是必要的。”对于民办高校的营利性问题,他是这样看的:中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得以营利为办学宗旨”,这是符合教育事业的社会性质的。但是,教育又有产品性的一面。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私人及私营企业投资办高等教育,可否以营利为目的,尚值得研究,不宜过早下结论。在另一方面,“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等于学校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公立高等学校,尚且可以通过营利活动筹集经费,何况私立高等学校。
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投入了一定的教育经费,是否就一定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呢?潘懋元先生不以为然。他回顾本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在西方流行时,许多国家受其影响,大量投资发展高等教育。但大规模的投入并未能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由于高等教育规模膨胀过快,一方面国家财力不胜负担,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尚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严重。”也就是忽视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其它社会条件,忽视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非经济功用。在他看来,单纯追求教育的经济效益,也许在某一历史时期或某种特定条件下,有暂时的效果,但是最终将影响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与经济效益相比,教育的其它效益,往往表现为隐性的。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种隐性的非经济效益将逐步发展为显性的联系,并将起着更为深远的作用。在他的倡导下产生了“高等教育的综合效益观”之新思想:“教育的效益不只是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政治上、道德上、文化上以及社会的其它诸多方面。……社会进步,是社会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因而教育的效益也是综合的”。
他认为,高等学校自身的经济效益要讲,但更要着眼于社会效益,要讲国家的经济效益,以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准绳。他强烈呼吁,“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整体功能与综合效益,建立可以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使教育决策与教育实践有所遵循,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五、高等教育供求关系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反映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需求和个人需求的适应状况。实现高等教育的供求平衡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客观要求。潘懋元先生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必然要求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的高等教育在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教材上都趋向应用人才的培养,这是任何高校所无法回避的。在学习他的有关著作时,我们可以发现,下述思想显得尤为突出。第一,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科技等意义上的需求,因而要求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多种功能,满足上述多种需求。第二,应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出发,保持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平衡。急功近利的发展观只会加剧高等教育供求的不平衡,阻碍高等教育(供方)和社会、个人(需方)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全面适应”和“主动适应”观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潘懋元先生有关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指导思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日趋强烈。为此,潘懋元先生呼吁,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注意满足个体的高等教育需求。
他寄希望于即将到来的21世纪,通过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既持高等教育与个体之间的供求平衡。他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必然的趋势,而不是“要不要”的问题。就现实来讲,“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既不应该徘徊不前,也不应该操之过急。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适度超前发展。”针对在我国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潘懋元先生置之坦然:其一,“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岗位,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变数。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高等教育水平的职业岗位必将增加;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那就不是只占据一个岗位,而可能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二,大学毕业生多了,可能出现“高才低就”,“从短期看,可能是一种浪费。但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看,未必不是好事。”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种不同于精英教育模式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式或新思路,因此,潘懋元先生强调指出,一方面,“不能用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方向与标准……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等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大众化高等教育并不排斥而应包括精英教育作为它的组成部分”,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出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潘懋元先生提出了颇具创意的“节支”与“增收”的方法。“节支,就是采取非精英教育的消费水平以扩大高等教育”,在保证一定比例的精英教育条件下,发展类似国外的社区学院、成人高等学校、开放大学、远距离高等教育,以减轻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资金负担。“增收,就是发展私立(民办)高等教育,以吸收法人或私人投资和学生较高的学费。”他坚信,“在21世纪,教育消费将成为国民消费强有力的增长点,投资者也看好这一教育产业。”“如果按照教育作为一种产业的性质,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投入,允许给予适当的回报,并加强立法管理,将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资金投入开辟一条重要的增收途径”,使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过程中顺利通过征途中的关隘。
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高等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从一开始就受到潘懋元先生的极大关注。他认为,高等教育经济学起步较早,曾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近年来进展不大。他提出,研究高等教育的理论问题要从多学科角度进行,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学科领域。否则,难以得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结论。他希望有更多的有
第三篇:学习心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习心得
认真学习《广东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干部培训系列读本》后,发现‚自主创新‛一词时刻贯穿在党和政府的战略部署中。温家宝总理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将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是我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又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提高经济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各项事业持久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坚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将广东经济推进到‘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是发展的要求,正确的选择。
一、自主创新是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现行区,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多年来,我省许多产业领域的技术进步主要是通过引进实现的。但是实践证明,技术引进并不必然导致创新能力的提升。技术能力必须是内生的,必须来自技术学习与消化吸收,来自技术创新的实践。自主创新是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也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和先导力量,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间科技竞争成败的一个
1重要标志,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一个基础条件。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证明,自主创新是走出危机的必由之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失去自主创新支撑的扩大内需,将有可能加剧我省经济已有的结构性矛盾,使得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难度更大、成本更高。危机过后的世界经济特别是产业格局将会改变,而主导这场变革的力量仍将是自主创新。能否把当前扩大内需中所形成的庞大市场,转化为激励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机会,打造我省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决定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只有在扩大内需中注重自主创新,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能使危机之后的我省经济与科技发展形成良好互动,以此推动我省企业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攀升。
二、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包括法律、制度、政策等环境,政府要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搞好服务,形成自主创新的环境。大力开展对中央关于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政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自主创新意识,还要大力宣传各项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措施,发挥政策支持、鼓励作用,调动人们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要求我们摆脱对国外技术依赖,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创新,它不同于模仿创新和技术引进,是一种从无
到有的创造过程,是高级的脑力劳动。人们要获得自主创新的成功,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因此就需要行之有效的制度进行激励、引导、帮助和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来维护自主创新的经济利益。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智力劳动成果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是促进自主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增强经济、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激励机制之一。它以法律和经济手段支撑和激励创造者的精神生产活动,通过授予创造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其自主创新成果专用权,对创造者进行保护,为权利人提供最经济、有效和持久的创新激励动力,保证自主创新活动在新的高度上不断向前发展,促进创新成果所蕴藏的先进生产力快速增长。知识产权制度与自主创新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知识产权制度伴随自主创新而产生,又随着自主创新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一种激励、保护机制又促使自主创新蓬勃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对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创造、占有和运用,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成为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鼓励自主创新,尊重知识产权,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从而持续有力地推动知识和智力资源实现从创造到应用的良性循环,正在成为各国、各地区追求的重要目标。因此,尽快完善我省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的地区知识产权战略,增加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改善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推进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效应用,加速其产业化、市场化,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些都将为培养和提高我省的核心竞争力,保证我省经济、社会快速、持久、平稳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三、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知识创新的中坚力量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在人才。高素质创新人才缺乏,是当前我省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和知识优势,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使之成为我省产业技术的源泉、自主创新的依托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深化高校科研改革,推动重点建设的高校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结合型转变。大力引导高校科研人员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前沿技术的研发能力。深化科研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开发类科研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公益类科研机构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通过政策引导,壮大一批基础好、实力强的科研机构,突出加强与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密切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推动有条件的科研机构成为面向行业的技术创新中心。我省实施了各类人才培养工程,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积极引进拥有创新成果、通晓国际先进管理、善于运作科技资源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人才。另外,广东高校还应该发挥科技人员集聚,创新能力强的优势,积极主动为地区域经济服务,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提高区域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广东高校成为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建立健全的科技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科技管理制度,切实把政府管理科技的职能转变到规划引导、政策调控、综合协调、公共服务上来,逐步实现自主创新工作由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向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转变。加强科技及其产业化统计工作。加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衔接,建立和完善重大科技事项统筹协调和重大专项生成机制,进一步明确科技计划、项目生成、过程管理、咨询服务等各类主体的权利与责任,规范科技计划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加强评估机构和专家队伍建设,逐步建立科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规范科学技术评价活动。
总之,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此,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进一步提高我省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山东沾化二中政治组 郭艳丽
邮编:256800 邮箱:guoyanli930@126.com 适用于人教版 【背景材料】国防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团队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于2011年8月3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会见报告团全体成员,代表胡锦涛总书记向他们表示亲切慰问。李长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宣传国防科大自主创新团队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环境,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以及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激情竞相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使创新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考点链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经济生活:
⑴、自主创新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贫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瓶颈。
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⑸、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政治生活:
⑴、这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和职能及工作原则决定的。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要履行经济、文化和公共服务职能,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因此,只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造福于人民。
⑵、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站在时代前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发展才是硬道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文化生活:
⑴、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然要求建设相应的文化,反过来创新型文化必然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⑵、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在全社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文化氛围,将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让提高自主创新意识深入人心,在实践活动中真正做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哲学生活:
⑴、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新形势和我国现状提出来解决当前发展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迫切要求。
⑵、建立创新型国家体现了内外因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主要抓事物发展的内因。要求我们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以维护国家安全。
⑶、主次矛盾的关系。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坚持重点论。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抓住了主要矛盾。⑷、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⑸、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⑹、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结底都与创新有关。
【创新试题】 1、2011年4月苹果平板电脑销售火爆,很多地方出现断货现象。苹果公司的产品一直站在潮流的尖端,从最初的超大容量MP3播放器ipod,到划时代的触屏手机iphone,再到先声夺人的平板电脑ipad,苹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人带来惊喜。苹果品牌以其时尚、创新、精致吸引着全球无数粉丝。苹果公司的成功说明 ①建立品牌声誉是公司经营的首要目标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提高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③公司的成功经营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④企业成功经营就要不断推出新产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十二五”重大专项的发展思路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国家之所以强调自主创新是因为()①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②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障
③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④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新一代企业家必须树立企业文化创新的观念,树立经营与文化并重的新发展观,使文化创新建设作为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支撑和牵引。这句话体现了()A.一定经济反映了一定的文化 B.一定的文化反映了一定的经济 C.一定的文化对一定的经济有反作用 D.一定经济决定了一定的文化
4、党和政府多次强调要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环境是因为()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 D.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5、我国自主研发、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测绘、渔业、交通运输、电信、水利、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这说明(A.人们只要认识到事物的规律性就能改变规律的存在形式 B.客观世界的变化要依赖于人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D.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据统计,我国能源消耗占世界总量的1/4,我国单位能耗创造的GDP仅为0.7美元,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2美元。我国CO2排放占世界总量的1/3,预计到201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
材料二
目前,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40%,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 70%。中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9年12月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
(1)上述材料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针对上述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 答案:
1、B
2、C
3、C
4、A
5、D
6、(1)我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资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科技贡献率低,企业缺少核心技术。总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过于依赖靠物资消耗推动经济增长。
(2)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为此,我国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能源结构,抑制二氧化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
第五篇:自主创新能力(范文)
自主创新能力
领导干部核心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提高领导者核心能力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实现科学发展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利益、制度、能力的变革,关键在党委,责任在领导班子,重点在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率先完成自身核心能力的锻炼、培养、提高,才能适应领导科学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展示领导的才能、水平、素质,不辜负党的期望和人民的重托。当前,领导干部需要从五个方面努力提高核心能力。
一、与时俱进的学习力
增强学习力,实质上就是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全面准确地去“解读”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它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在学习中思考和解决好“为什么要发展”、“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基本问题,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时代共识,从而把科学理论层面的东西内化为党的执政能力的理念,转化为行动的准则,指导于工作的实践之中,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统筹兼顾的思维力
实现科学发展观,首先要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思维方式。增强思维力,不能只关注表面现象的一般性问题 ,更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把握整体方向性的重大问题 ,以睿智的眼光看待深层次的关键问题。一方面 ,要培养多种思维方法。领导者在一般情况下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按照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来处理问题。但在处理复杂情况和问题时 ,还需要培养其它思维方法 ,要从单向思维走向多向思维;既要有经验思维 ,又要有理论思维;既要有正向思维 ,又要有逆向思维;既要有点线思维 ,又要有立体思维;既要有聚合思维 ,又要有发散思维;既要有求同思维 ,又要有求异思维;既要有形象思维 ,又要有抽象思维;既要有逻辑思维 ,又要有灵感思维;既要有静态思维 ,又要有动态思维。另一方面 ,要养成战略思考的习惯。要尽量增大信息量 ,更多关注国际热点问题和国家大政方针。同时 ,把关注的问题放到更高、更宽、更远的三维坐标空间去思考 ,尽可能地从国际背景和国内形势、以往经验和未来需要、上级意图和下级实际、主流和分歧等方面多方位与多角度地看问题 ,这样才能做到科学定位。领导者应通过经常的自觉训练 ,能够充当国际热点问题发言人 ,剖析和透视事件的发生原因、发展趋势 ,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 ,形成并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只有注重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地用战略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才能不断提高领导者自身的战略思维能力。
三、科学民主的决策力
科学精神和民主作风是领导干部决策力的重要标志。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学会思考,把握规律;发扬民主作风,关键是在处理问题和重大决策中要充分尊重民意、听取民情,发扬民主,特别是规范和完善重大决策中的议事规则与程序,把决策机制和民主参与纳入法制轨道,并运用多种手段拓展民意表达渠道,不搞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在坚持分工负责的同时,始终坚持党委集体研究决定重大问题。
四、敢为人先的创新力
领导者的创新力,集中体现为领导者能推出新思想,提出新认识,发明新方法,制定新的切合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它不仅强调其思维成果的独创性,而且还特别重视其思维成果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影响性。例如,领袖人物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做出驱散迷雾、拨正历史航向的英明预见,这种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巨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思维活动,就属于此类。而对于更多的领导者的创新力而言,则是能想别人所未想,见别人所未见,做别人所未做。勇于除旧立新的战略思维活动,均属领导者创造性战略思维的范畴。这种创新力活动,既存在于较高层次的领导者思维活动中,也存在于一般的领导者思维活动中。它强调的是能解决常人、前人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在领导活动中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能提出具有科学性的发展战略决策。
五、攻坚克难的执行力
顽强的执行力,是共产党人党性原则的重要体现。领导干部必须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充满激情的开展工作,锤炼不怕失利的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攻坚,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运用多种手段及时解决问题,搞好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履行职责。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个性服从党性,以个性展现党性,以党性升华个性,以党性塑造个性,以党性管住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