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升中国民营企业自身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我们既要鼓励国有大型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和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努力形成一批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也要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支持其做大做强并参与国际竞争。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改革开放中迅速成长壮大的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的动力。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许多民营企业还处于“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增长的状态,不仅加大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使民营企业自身在缺乏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制约下竞争力不足。为此,民营企业必须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机遇,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首先,民营企业要建立良好的互信机制、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基础。民营企业有一些是家族企业。当前,制约这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内在制度障碍,主要来自于封闭的家族化治理制度。家族式治理使企业外部的创新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等难以融入到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体系中,成为自主创新的障碍。为此,这类民营企业应通过进一步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促使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由封闭走向开放。在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逐步规范的过程中,有效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民营企业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转变“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在当前的资源环境约束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我国民营企业要积极转变增长方式,走“低物质消耗、高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的集约型增长道路,提高民营经济技术含量,提升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民营企业要走上品牌运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轨道,努力在价值链的高端寻求高利润。自主创新与自主品牌紧密相连,当今社会已进入全方位竞争的时代,价值链中创新活动(研发)和品牌(营销)两个高端分配了产业利润的绝大部分,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环节。但我国民营企业大多处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附加价值比较低的制造环节,产品与服务过于同质化,企业间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因此,广大民营企业应当逐步走上品牌运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轨道,把自主品牌作为企业重要的资产来经营,在品牌经营中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创造和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逐步占据主动地位。
第四,民营企业要走出经营盲目多元化的误区,主动回归主业并积极进行主业重构。目前,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在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的情况下,经营上盲目多元化,导致发展精力分散。许多企业在盲目多元化过程中遭到挫败,这是值得认真汲取的教训。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民营企业在企业战略方面必须进一步突出主业,走出经营盲目多元化误区,特别是要大力整合价值链,收缩过长的产业链,回归主业和进行主业重构,从而保持基业常青。
第五,民营企业要由“企业数量集聚”模式向“产业关联集群”模式转变,充分重视产业集群对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背景下,集群的崛起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经济活动主体空间组织形式。目前,我国民营企业集聚往往是侧重于企业在地理上的“扎堆”,而企业之间产业关联度不高。为了有效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尽快走向产业关联的集群的发展模式。
着力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除了民营企业自身努力外,也离不开良好的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支持。目前,有关部门已提出要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措施,同时还要大力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这些都为民营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广大民营企业一定要不失时机地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步伐,在不断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壮大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08-2012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自主创新路子。但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存在着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科技物质基础条件薄弱,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战略,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新一届政府要组织实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并把“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作为第一项计划。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党代会和省人代会精神,加快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要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为目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注重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突出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进一步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制造大省向创造大省跨越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二)总体目标。
今后5年,努力实现“一个突破”、“三个改变”、“五个翻番”,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使我省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为在国内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打下坚实基础。
“一个突破”,就是要在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
“三个改变”,就是要改变创新人才不足、改变科技物质基础条件薄弱和改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五个翻番”:
一是科技投入翻番。全社会科技投入由2007年的50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000亿元以上,增长一倍;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左右,居全国前列。
二是科技活动人员翻番。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由2007年的34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68万人以上,增长一倍。其中R&D人员实现翻番,达到25万人年左右,居全国前列。
三是发明专利翻番。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由2007年的9500件和2200件分别提高到2012年的2万件和5000件以上,分别增长110%和120%以上,居全国前列。
四是新产品销售收入翻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由2007年的514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万亿元以上,增长一倍,居全国前列。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0%左右。
五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翻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07年的774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5500亿元以上,增长一倍;高技术产业产值超6000亿元,居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争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大幅提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在通信设备、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和新能源等6个重点产业产值均突破1000亿元。组织实施网络和通讯技术及装备、新型电子元器件、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等重大科技专项,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面向国家大工程、连续化大生产和我省区域块状经济发展的关键制造装备及自动生产线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工业生产水平。到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6%。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省科技厅会同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牵头,省信息产业厅、省外经贸厅、省统计局等参与)
2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重大工业项目计划、“958”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技术赶超计划和万亿技改促进升级计划,推进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明显提高传统产业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使我省纺织服装、皮革塑料、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通用设备制造、建筑材料、船舶修造等6个重点行业的规模、效益和技术水平均居全国前列。到2012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左右。(省经贸委会同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外经贸厅、省统计局等参与)
3着力增强各类开发区(园区)和基地的创新能力。围绕三大产业带建设和发展,努力办好杭州、宁波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软件、信息、生物3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1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60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开展创新型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园区发展方式创新。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建设集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于一体的产业创新基地。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成一批具有明显特色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与国家级产业基地。到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和基地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5%。(省发改委会同省科技厅牵头,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等参与)
4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创新型企业示范试点工作,加快孵化器建设,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500强和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到2012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增长一倍以上。(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工商局、省中小企业局、省统计局等参与)
(二)大幅提升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能力。
1加快培育农业创新主体,建立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农业科技企业600家以上。建立健全以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为创新源头,农业科技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为创新主体,责任农技员和科技特派员为纽带的农业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省科技厅牵头,省农办、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2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农业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加快发展种子种苗、农业生物、设施农业、精准农业、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做强主要动植物种子种苗、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工厂化设施农业、远洋渔业、林化产品制造等10个农业高科技产业,做优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竹木、茶叶、桑蚕茧、菌类药材、园林花卉、饲料等10个传统农业产业。(省科技厅牵头,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3加快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促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科技富民强县、欠发达县(市、区)结对帮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促进行动,增强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全省主要动植物良种和配套技术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省科技厅牵头,省农办、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三)大幅提升服务业创新能力。
1组织实施服务业创新工程和若干重大科技专项,建立基于网络增值业务的技术支撑平台、标准和规范,大力发展软件、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现代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大力推进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电子商务、动漫游戏、应用软件等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水平居国内领先。(省发改委会同省科技厅、省信息产业厅牵头,省经贸委、省工商局、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外经贸厅等参与)
2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组织实施服务业信息化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难题,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实施一批示范工程,重点推进商贸、金融、运输、教育、卫生、房地产、城市管理、旅游等服务产业的信息化。大力推进智能交通、远程教育、数字卫生、数字社区。争取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由2007年的404%增加到2012年的45%左右。(省发改委会同省信息产业厅、省科技厅牵头,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省工商局、省交通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建设厅、省旅游局、省民政厅等参与)
3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服务。继续办好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与科技信箱,强化增值服务,推进市场运作。大力发展和规范科技评估、技术经纪、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专利代理和科技信息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鼓励市县与企业积极举办和参与国内外各类科技会展,促进技术成果引进和转化。(省科技厅牵头,省民政厅、省工商局、省科协、省统计局等参与)
(四)大幅提升节能减排、资源环境和健康安全领域的创新能力。
1组织实施高效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重大专项,攻克和推广一批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工艺及产品,抓好一批节能技术示范工程。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节煤、节材、节地和废弃物资源化的关键共性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省科技厅牵头,省经贸委、省发改委、省环保局、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气象局等参与)
2组织实施生态省和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工程,攻克一批“三废”排放削减、废弃物循环利用和环境污染整治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广一批成熟的减排和“零排放”技术,实施一批示范工程。建成3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6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科技厅牵头,省环保局、省经贸委、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3.组织实施科技兴海创新工程,提高海洋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建立和完善海洋船舶与装备制造、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源、海洋生物、海洋渔业和重大海洋灾害预警及应急处置重大科技攻关研究基地,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培育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海洋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打造港航大省提供科技支撑。(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4组织实施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等重大科技专项,加强中医药技术开发,攻克一批重大疾病防治、新型药物开发、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预警、预报和快速处置、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增强中医药原始创新能力,推广100项以上先进、适用的卫生技术,提高人口健康和公共安全水平。(省科技厅牵头,省卫生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公安厅、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等参与)
(五)大幅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1加强基础研究和竞争前技术研究,增强源头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强化收入分配激励,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自由探索、潜心研究,争取承担更多国家重点科学研究项目,着力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进一步提高对自然科学基金的投入,到2012年,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省R&D比重达到2%以上,获国家科技奖励数和国际论文被引用数居全国前列。(省科技厅牵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参与)
2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优化结构,培育优势,提高、新建一批重点学科。到2012年,争取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达到15个,二级重点学科达到60个,省级重点学科达到250个,重中之重学科达到4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达到21个。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支持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浙江工业大学等若干省属高校按照国家“211工程”目标建设,跻身全国高校先进行列,支持中国水稻所、国家海洋二所和省农科院、省医科院等科研院所发展成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省教育厅会同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卫生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3加强集成创新。鼓励产学研合作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单项和分散技术,加强综合集成,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实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重点支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在制造业和农业及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广泛应用。大力推进光机电一体化、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业电子化及嵌入式软件、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提高科技项目的集成度和关联度。(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省信息产业厅、省建设厅、省农业厅等参与)
4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引进规模,提高引进水平,专有技术和专利许可合同额占技术引进合同总额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鼓励企业与跨国公司及同行业高端企业的合资合作。鼓励和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联盟,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一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大重点项目,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等参与)
5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组织实施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大重点项目,建立和完善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标准推动成果产业化的机制,加快建设孵化器、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强化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激励机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奖,奖励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省科技厅会同省发改委牵头,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省教育厅、省质量技监局等参与)
(六)大幅提升知识产权、标准和品牌创造能力。
1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充分发挥《我省应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的导向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大力开发、购买和应用发明专利、商标和版权。到2012年,培育各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000家以上,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台州等市争取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内专利申请及授权量分别达到10万件和6万件以上,PCT国际专利申请达到500件以上;注册商标总数达到36万件,法人企业商标拥有率达到70%以上。(省知识产权局牵头,省科技厅、省经贸委、省工商局、省版权局等参与)
2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提高标准化水平。鼓励企业和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制订和实施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构建标准研制体系和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培育一支标准化专家队伍和一批标准化创新型企业。到2012年,争取为主制修订国家标准200项左右;国家和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达到100个左右,国际标准化专家50名,国内标准化专家1000名;培育500家标准创新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产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达到90%以上。(省质量技监局牵头,省科技厅、省经贸委、省建设厅等参与)
3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建设品牌强省。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知名品牌。到2012年,全省拥有中国世界名牌产品5个,中国名牌产品500个,省出口名牌300个,浙江名牌产品2500个,浙江区域名牌50个;驰名商标300件,证明商标区域品牌50个;省著名商标2600件,专业商标品牌基地60个;省级以上工业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以上。(省经贸委会同省质量技监局、省工商局、省外经贸厅牵头,省农业厅等参与)
(七)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支撑能力。
1加快“六个一批”创新载体建设。到2012年,争取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工程)中心达到40家以上、省级企业研发(技术)中心1500家以上;国家实验室1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20家左右、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150家以上;集中扶持40家左右重点科研院所,建立科研机构创新基地;办好浙江大学和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省级以上孵化器达到70家以上,孵化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省级以上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达到120家以上;扶持100家左右技术转移等重点科技中介机构。各级政府和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都要高度重视和不断增加科研仪器设备投入,明显改善我省科研物质条件。(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参与)
2加快重大公共创新平台建设。采取股份制、理事会、会员制等多种形式跨地区、跨单位整合科技资源,强化公共服务,建设三类重大公共创新平台。围绕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建设好大型科研仪器协作共用等8个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围绕主要行业和重点区域技术创新,建设好50个左右行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省科技厅牵头,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教育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八)大幅提升科技人才规模和创新能力。
1加快实施“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和“钱江高级人才引进计划”,造就一支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到2012年,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500人左右,每万人从事R&D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35人左右,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R&D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超过60%。
研究制定有效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研发能力,并能实施重要产业化项目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大力培养、引进创新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鼓励创新团队潜心研究、凝聚人才。(省人事厅会同省科技厅牵头,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经贸委等参与)
2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新素质培养工程。深入实施5511培训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对重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轮训,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开拓创新意识、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企业家。到2012年,全省15%以上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参加过EMBA研修。(省经贸委牵头,省工商局、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外经贸厅等参与)
3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和企业职工、广大农民的技能培训,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高技能的生产一线创新人才。到2012年,全省高技能人才超过150万人。(省劳动保障厅牵头,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农业厅等参与)
4充分发挥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中小学每个学期必须开设一定时段的科学课程,高校要与企业、农村密切配合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到2012年,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达到250人左右。(省教育厅牵头,省经贸委、省农办等参与)
5.加强科技宣传与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加强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类科普设施建设和科普创作,经常开展全省性大型科普宣传、科技下乡等活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主流媒体应开设专栏、专版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精神,着力提高全省公民尤其是农民、未成年人、企业职工、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科学素质。(省科技厅会同省科协牵头,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等参与)
三、主要保障措施
(一)完善落实科技政策法规,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抓好国家科技法律法规、地方法规规章和国家扶持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与督促检查,加快推进《浙江省科技进步条例》、《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条例》等地方法规和规章的修订与制订,努力把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纳入法制化轨道。重点落实好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府优先采购等一系列财税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加强市县知识产权执法机构建设,推进专利委托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展创新文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
(省科技厅牵头,省法制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人事厅、省知识产权局、杭州海关等参与)
(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
强化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引导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主体、风险承担和创新受益的主体。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和完善动力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产权结构,鼓励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出资和参与收入分配政策,探索推行期权期股,推进知识资本化。深化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产权和劳动制度改革,推进公益类科研院所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完善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评价和考核机制。进一步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广大科技人员创业创新的积极性。
强化和完善市场导向的倒逼机制。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引导和促进企业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强化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联合高校院所,以股份制、理事会等多种形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各类创新平台和载体,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组织实施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省知识产权局、省国资委、省工商局等参与)
(三)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坚持环境、人才、平台、项目“四位一体”,推进科技管理“五个转变”,加强科技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探索建立省部、厅市和部门会商制度,形成科技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省市县集成联动、专家咨询与行政决策相结合的科技管理新体制。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建立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机构,开展对重大科技问题的战略研究。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加强重大、重点项目的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提高项目集成度和关联度,合理确定竞争性项目比重。全面推行常年申报和受理,实行网上申报、受理和评审,建立完善统一的项目库和专家库。坚持和完善“三审一决策”制度,提高科技项目立项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逐步建立和推广科技项目监理制,加强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科技信用制度,加强科技信用管理。
(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等参与)
(四)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提高经费使用绩效。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增加科技投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引导全社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集中资金,加大科技环境、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引进、农业、节能减排、防灾减灾等公益性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经费拨款方式,加强经费预算管理,提高经费使用绩效。
(省财政厅牵头,省科技厅等参与)
(五)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引导各类银行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科技型企业开展股权质押登记试点,拓宽融资渠道。支持金融产品创新,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高新科技研发保险险种;鼓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省金融办牵头,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等参与)
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省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有条件的市县也要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引进国内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创业风险投资。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特别是创业板,积极争取到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或收购重组上市公司。(省科技厅会同省发改委牵头,省财政厅、省金融办等参与)
(六)扩大国内外科技合作,集聚优质创新资源。
深入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两院十校”为重点的全面科技合作。支持军转民与军民两用技术的联合开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加强与俄罗斯、乌克兰、欧美、日韩等科技强国的交流与合作。(省科技厅牵头,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省教育厅、省国防工办、省外办、省台办、省侨办等参与)
(七)加强领导,强化考核。
坚持一把手对本地区和部门的科技进步与创新负总责,坚持完善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各级科教领导小组要加强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中的重大问题。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自主创新。
加强科技统计监测。及时、准确地反映全省及各地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动态。巩固提高杭州在全省科技创新中的主中心地位,加快宁波、嘉兴副中心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县,鼓励发达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
第三篇: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深入探讨研究材料
创新是一个社会经济过程,除了受技术因素的制约外,制度环境也是决定创新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创新过程中,无论是创新资源的获取、整合和创新动力的提供,还是创新机制的运转和创新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制度环境体系的支撑。影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创新动力、创新风险、创新能力、创新融资,它们影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决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行为。制度设计能否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欲望,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行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一、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动力机制不完善,企业不想创新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创新需要大量投入,而投人又不能很快得到相应回报,创新必然影响企业的即期利润,因此,创新的投入产出方式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其次,资本实力、技术实力雄厚和创新能力很强的民营企业很少,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优势仍停留在劳动力和资源使用的低成本上,在创新中存在规模、技术、资金管理方面的制约,企业自主创新较高的机会成本也弱化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第三,民营企业靠机会、靠公关、靠利用廉价劳动力可以获得较高利润,企业投机心理较强,对自主创新的必要性认识不够。
(二)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企业不敢创新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面临很大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流失风险,民营企业缺乏创新管理的基本经验,无力应对创新的巨大风险,普遍存在“创新恐惧症”。另外,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过于集中也不利于分散创新风险。合伙制和承担无限责任的民营企业,一旦创新失败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有时甚至倾家荡产。此外,我国支持创新的相关政策与制度仍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佳,与自主创新相比,模仿反而成本低、效益好。
(三)创新人才缺乏,研发能力有限,企业不会创新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仅靠自身的力量太过薄弱,而企业间及产学研的经常性合作机制尚未建立或完善,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能通过在“干中学”的学习机制和产学研合作机制得到提升。民营企业创新人才缺乏,研发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企业创新的连续性。创新人员缺乏的直接后果就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有心无力”,技术研发能力差和技术成果产业化乏力。因此,人才是制约民企自主创新的首要因素。
(四)金融体制不配套,融资困难,企业不能创新
民营企业创新的两个最重要环节就是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而这两个环节都需要资金的高投入,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创新中都会遭遇融资瓶颈。当前,政府科技投入体制还倾向于将资金投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很少投入企业,而投人民营企业的则更少。我国民营高技术企业也很难通过外源融资渠道获得融资,由于民营企业资信差、寻保难、抵押难,从银行获取贷款相当困难。因此,民营企业创新只能严重依赖内源融资。此外,我国高技术企业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机会很小,阻碍了企业的创新。
二、推进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构想
实施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战略,必须依靠制度创新。要通过利益补偿机制,解决民营企业的创新动力问题;通过风险分担机制,分担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降低创新成本;通过建立合作机制,提升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重构金融体制,解决民营企业创新融资难问题。
(一)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使民企愿意创新
民企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需要政府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科技开发及政府采购政策,注重其可操作性和有效实施,对企业自主创新进行利益补偿,让其有利可图。
首先,加大各级财政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支持强度;其次,研究现行税制中阻碍技术创新的问题,改革不利于创新的税收制度;第三,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开发准备金对中小企业创新予以扶持;第四,完善政府采购配套措施和强化政府采购政策的执行力,引导政府采购向民营企业高技术产品倾斜。
(二)完善风险分担机制,让企业敢于创新
首先,建立风险投资的母基金,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大发展;其次,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创业扶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第三,切实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使创新者的利益不受侵害;第四,营造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支持冒险、鼓励冒险。
(三)健全创新合作机制,让企业善于创新
合作创新是当前企业基于降低风险和缩减成本的重要战略,也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合作创新,广泛建立企业间及产学研紧密的合作创新机制。在企业间建立大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问的创新联动机制;在产学研合作上,建立由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负责研究开发,由企业来负责生产和市场销售的创新模式。
首先,推进中
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战略技术联盟,让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创新合作中优势互补;其次,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使企业获得扶持的创新能力;第三,完善为合作创新服务的专业化服务体系。
(四)重构金融体制,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
科技型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过程,会经历不同阶段,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企业的规模、赢利能
力、发展目标、技术创新活跃程度、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都不相同,因此企业的资金强度、资金筹措能力等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适用不同的融资策略,需要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提供融资策略,需要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提供融资支持。因此,应当以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解决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融资的远期目标,推进创业板的开设,为风险投资提供退资通道,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同时,加大金融政策的扶持,推动民营企业在间接融资和政策性融资上有所突破。
首先,将中小企业板逐步改造为创业板,拓宽高技术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其次,继续推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和完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构建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五)设立中小企业银行,解决融资难题
许多市场经济国家都有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它们运行模式各不相同,在融资的运营机制、业务的开展等方面都值得借鉴。另外,要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制度,让无形资产也能作为财产抵押,建立高效的贷款抵押管理体制,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总之,要让民企愿意创新、敢于创新、有人力创新、有财力创新,必须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加强扶持和引导,通过利益补偿、风险分担、研发联盟、融资担保,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高技术产业集群建设,积极营造民企区域创新的良好环境,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行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互动.全方位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篇:自主创新与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
自主创新与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
工业化、市场化、民营化,是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经济发展进程中并行交错的三条主线。制造业民营企业就是这三条主线交错的汇合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中国企业间的竞争已经由初期单一的“价格战”发展为以品牌竞争为核心的全方位竞争。
目前中国的民营企业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也很突出。50强企业中,除了华为、飞跃等少部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技术创新体系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依靠的还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通过低附加值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以中国的纺织和家电企业最为典型)来实现企业增值,没有掌握或很少核心技术。而就专利而言,中国民营企业申请的专利大多是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发明类专利所占比重比较低。即使是发明类专利,也往往是消化吸收、局部改进型专利,真正属于原创型发明创造还很少。因此,缺少核心技术的中国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规模越做越大、利润越做越薄、成本越来越高、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的困境。即使是被我们选入品牌竞争力50强的企业,其中也有很多企业没有挣脱上述困扰。
突破上述困境的出路可以有很多条,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综上所述,我们对于民营企业如何有效提升品牌竞争力,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一定要把自主技术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一个企业只有拥有技术领先优势,才能够拥有持久的品牌竞争力优势。这里所说的技术也包括设计等因素在内。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设计因素在产品营销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需要引起更多注意。
第二,重视自主品牌出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必将进一步融合。在国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如果不能有效开拓国际市场,企业发展的空间就会受到限制,这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开拓国际市场。但是,这里需要特别强调,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重点是扩大自主品牌出口,而不是贴牌出口。单纯靠贴牌是无法形成企业的持久品牌竞争力的。
第三,为保持企业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企业必须尽可能专注于某一行业,注重做特、做精、做好、做细、做透。在企业具有足够经营资源之前,一般不宜实施行业选择的多元化,否则就会对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产生负面影响。
第四,政府也要为民营企业开展自主技术和知识产权创新提供尽可能多的政策支持、法律支持和资金与信贷支持。特别是对于中小民族企业来说,这一点更显重要。
第五篇:加速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速科技进步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刘传铁
2011年第11期 ——经济建设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今年9月15日召开的“做大做实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工作会”上,省委李鸿忠书记强调:“我们既要靠科教资源支撑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会巩固壮大我们的科教优势。发挥科技优势与经济发展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将“坚持创新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宏观导向之一,将“增强自主创新示范功能”作为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内容。加速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的切实行动,是湖北发挥科教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是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必将成为带动湖北全局性跨越式发展的前奏和先驱。
一、“十一五”期间湖北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成绩显著
湖北是科教资源大省,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数量较多,科技创新实力较强,在光纤通信、激光、空间地理信息、病原微生物、植物功能基因等若干领域居全国领先地位。
(一)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0年底,全省有高等院校122所,各类科研机构1500多个,国家实验室1个(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19个(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6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7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70多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8家),基本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科技成果产业化,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比较完善的研究开发体系,以及集信息集散、技术评估、技术咨询、市场预测、项目孵化及投融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技术转移支撑服务体系,聚集了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较高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装备了一批现代化的、先进的科研设备,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取得系列突破。面向产业发展需求,攻克了一大批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有力地支撑了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在光电子设计与制造、光纤制造、下一代光通信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武汉成为全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在农业科技领域,通过推进农业技术源头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红莲型杂交稻等一大批优质专用农林渔动植物新品种、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新技术、农业生产资料新成果,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在社会发展领域,组织突破了中药现代化、新药创制、疾病防治、污染防治、循环经济等一批关键技术,为医药、环保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改善环境、服务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幅达到25.7%,至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十五”末期的3.5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10%,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了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以东湖、襄阳、宜昌等3个国家高新区为重点,以12个省级高新区、5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2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和9家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为支撑,沿长江、汉江两线串珠布局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高新支柱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群;认定了893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以不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6%的数量,实现了全省20%的工业经济指标)。
(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修订出台了《湖北省科技进步条例》,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建立科技创新长效机制等方面的激励和保障政策。同时,各地、各部门也相应制定了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创业的一系列配套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撑。省、市、县科技工作联动进一步加强,推动了全省市、县各具特色的科技工作开展和产业发展,基层科技工作显示度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湖北省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科技部、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湖北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居全国第10位,虽然比“十五”末提升了3个位次,居中部之首,但比2009年的第9位下降了一个位次,其中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全国只排在第15位,湖北科技优势地位与经济发展位次不匹配,反映出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还存在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湖北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部属高校和中央在鄂科研院所,高水平创新成果主要产生在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领域,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能力不足,产学研结合不紧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鄂转化率不高。据最新统计数据,全省只有31.95%的大中型企业设有科技开发机构,只有36.8%的大中型企业有科技活动。同时,在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中,企业投入占63.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1个百分点。
(二)自主创新成果没有实现效益最大化。总体上看,湖北科技成果产出结构呈现 “一高一低”特征,科技论文、获奖成果、承担国家科研计划等纯科研型产出高,专利、新产品等商业化应用成果产出低。湖北的论文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均居全国前5位,但专利申请量在全国仅排名第10位。近两年,全省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仅占13.3%,明显低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虽然通过原创性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如地球空间信息、数控装备、动物疫苗等领域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实力在全国具有明显领先优势,但是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形成量大面广的终端产品,企业没有做强、产业没有做大。如果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终端产品不够,长此以往,将造成湖北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在市场上落后于人的被动局面,进而影响后续技术创新。
(三)科技资源分布失衡,基层、企业科技资源匮乏。一是大城市科技资源高度密集,武汉、襄阳是全省科技资源聚集中心,集中了全省近60%的科技人员、70%的科技经费和60%的科技信息资源,而中小城市及县域科技力量薄弱,尤其是农村科技资源相当匮乏。二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高度密集,全省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了约78%的研发机构、35%的科技活动人员和36%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科技资源明显不足。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地区发展不均衡,56%的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在武汉市,其产值、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均超过50%,其他地区则明显滞后。
(四)财政科技投入及全社会R&D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相比严重不足。近年来,全省科技投入虽然有了较快增长,但与全国相比、与湖北自身经济实力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从全社会R&D投入来看,《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数据显示,2009年,湖北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国的3.3%,低于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0.5个百分点;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5%,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财政科技投入来看,在2010年对全省17个市(州)科技进步考评中,仍有7个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达不到科技进步考核基本要求,占比高达41%。
三、创新体制机制,加速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时明确指出,湖北“应该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大作为”。“十二五”时期,是湖北推进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入贯彻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立足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一)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引导科技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聚集。在继续保持基础研究领域优势地位和知识创新水平的同时,重点引导科技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聚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是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突出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原则,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主要由企业承担,或由产学研结合共同承担;项目申报指南主要从企业获得需求信息,立项评审由技术专家、企业家和行业管理专家共同参与,重大项目实行开放式招标。将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作为省级科技计划立项评审的重要指标。二是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评价、登记、发布、奖励、服务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和覆盖省、市、县三级、连接“大院大所大企”(三大)的科技成果“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为智方资方双向选择、各取所需提供便捷高效的“直通车”。三是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深入实施“产学研结合专项行动”,在物联网等领域积极培植和建设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有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探索财政科技资金支持联盟建设的长效机制。四是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创新。深入实施“科技投融资专项行动”,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效应。
(二)创新体制机制,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一是大力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根据科学技术人员的成长规律和不同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通过科技计划、科技奖励引导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二是建立完善高校、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探索实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和分红权激励等措施,以事业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充分调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在鄂转化和应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完善选派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实施“科技人才向经济发展一线聚集工程”,通过向基层选派科技特派员、在创新型企业设立“自主创新岗位”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成果转化、股权激励、技术入股、人才租赁等多种灵活方式,组织动员科技人员承担企业自主创新任务。四是建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学技术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创办科技型企业的保障机制。
(三)坚持“抓大促小”,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骨干龙头企业。实施大公司科技发展战略,面向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使地球空间信息、数控装备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企业,从过去单一核心技术产品生产向量大面广的终端产品、装备制造、工程总包转变,形成一批拥有终端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着力推进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过千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二是着力培育具备快速扩张能力的龙头企业。深入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专项行动,综合应用科技计划立项、投融资服务、创新后补助、创设自主创新岗位等多种方式,全力服务20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和100家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三是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积极构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全过程的孵化抚育体系、投融资服务体系、产学研合作促进体系和成长辅导服务体系,力促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快生快长”。四是推进科技招商,快速增加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综合运用科技计划引导、创投、创新基金跟投等手段,优先配置科技资源,引导和服务全省科技招商工作。
(四)增强创新驱动力,实现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科技领域全面进步。按照“创新驱动、重点跨越、产业聚集、规模发展”的要求,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以延伸产业链、构建产业群为主线,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做大做强的瓶颈技术,研发突破500项以上产业关键技术,推进100项重点成熟技术(产品)的规模化、市场化应用。一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依托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及工业发展基础与优势,按照产业链与创新链结合的思路,大力加强产业创新主体培育,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湖北优势特色高技术产业突破性发展,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支柱产业调整振兴,不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向全省优势、特色农业板块经济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统筹农业品种选育、农产品加工、疾病防控、农机装备、农产品安全、农业信息化、农业生态环境等重点环节,攻克一批现代农业关键技术,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农业科技体制和机制,建立完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优势向现代农业发展优势转变。三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惠及民生,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在人口健康与疾病防治、特色矿产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清洁生产、城乡可持续发展、公共安全保障等五个重大技术方向,实施四大民生科技示范工程,加快突破一批公益性应用关键技术,建设一批民生科技示范工程,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百姓生活。
(五)建设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体系,不断优化自主创新环境。重点围绕光电国家实验室、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湖北光电子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创新高地。统筹建设四类科技创新平台,即:一批以工程技术中心为主体的企业技术研发平台,一批以公共检测中心为主体的产业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一批以科技资源共享为主体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一批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优势产业、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区域特色产业基地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00家,重点实验室达到150个,新增60个具有较强原始创新能力的知识创新团队,实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覆盖全省80%以上科技型企业的目标。
(六)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推进自主创新的开放与融合。加大对外科技合作投入,结合湖北实际,突出重点,积极参与双边或多边及区域国际科技合作,提高湖北对国际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组织实施重大(点)对外科技合作项目,大力引进高端技术、国际一流科技人才和科研团队,推进重大关键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依托有优势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筹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创新示范园区。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企业参加高水平的境外科技展览和洽谈活动,并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到海外以独资或合资、技术合作的形式建立研究开发、产业化基地,拓展海外市场和发展空间。大力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落户湖北,鼓励外资研发机构与本地创新资源组成国际产业战略联盟,着力培育国际联合研发机构,提高自主创新的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