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文化育人功能
高校文化育人功能探析
【摘要】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文化育人”要求,强调文化在学校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明确自身岗位职责与目标,把“文化育人”融入到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文化立本,优质育人。
【关键词】高校思政;文化立本;优质育人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说过,“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可见育人是教育的天职,文化是教育的内核,“文化育人”是高校教育的应有之义。树立“文化立本,优质育人”的思想,把“文化育人”融入到大学的日常管理和生活中,尤其是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精神引领,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注重思想引导,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一、以红色感召为主题,增强爱国主义热情。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远离战争的硝烟,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思想有了新的变化,不少人对爱国主义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导致爱国的非理性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下,出现崇洋媚外倾向,爱国热情锐减。因此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一方面以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为教育主线,结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重点培养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大学生树立爱国理想和报国志向;另一方面要转变教育模式,将单一说教转变成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的特色教育,结合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和重要节日,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借助红歌会、话剧节、朗诵会等校园文化活动,弘扬红色文化。
二、以思想引领为辅助,增强社会责任感。
当今社会要求大学生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具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然而在本应肩负历史重任的大学生身上,却看到了社会集体责任的淡化和缺失,部分学生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重功利轻道义,重物质需要满足轻精神境界升华,重索取轻奉献。要通过榜样示范等方式,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奠定深厚的人文底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三、以主题引导为主线,增强诚信意识。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实守信作为中国的传统美德,撑起了中华民 1
族的道德脊梁。在今天的大学生群体中,诚信这一命题却受到广泛质疑,给学生个人、学校乃至全社会带来负面影响。高校应重视诚信教育。一方面,要营造诚信氛围,正确认识诚信道德的内涵及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诚信档案、拓展诚信监察渠道等形式,监督诚信习惯的养成;同时鼓励学生组织在校园中建立如“无人售报摊”的现实场景,让大学生从中感受到互相信任的快乐。
四、以“以爱育爱”为核心,增强感恩意识。
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一种精神境界,一种价值取向。对于大学生来说,感恩之情不仅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更重要的是回报社会。通过“一句谢谢、一个拥抱、一通电话、一封家书”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精神田园里播种“善”和“爱”的种子。近些年,国家在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做出很大努力,社会各界和学校也纷纷伸出援手。但“我贫困,我理所应当得到国家助学金”“助学金不拿白不拿”等错误的认识也随之出现。因此高校应着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系统的感恩知识教育,引导其正确理相关政策,学会饮水思源,自立自强。
五、以学术论坛为依托,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容乐观。因此高校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创新意义,增强创新信念,激发创新潜能。另外要加强实践锻炼,重视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避免传统教育过多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实际运用所导致的实践能力匮乏。
高校教育应坚持先成人后成才,先立人后立事。作为高校辅导员,更应树立“文化育人”理念,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努力把优秀传统文化、流行文化等元素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文化氛围、富有文化内涵、体现文化特色,更好地肩负起营建创新文化和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4月24日.[2]魏进平、白星.《浅论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J],《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第9期.[3]刘吉昌.《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7期.[4]王阳、胡坚达.《诚信——大学生的道德通行证》[N],北京青年报,2008年9月3日.[5]杨坤.《浅析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3期.[6]郎静、王水玉、刘晶晶.《浅谈当代大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第7期.
第二篇:高校奖助学金育人功能研究
高校学生奖助学金育人功能研究
徐小东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系,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随着国家奖助学金制度的日趋完善,受助学生的比例日渐扩大、资助金额不断增加,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基本都能得到一定资助。目前,高校普遍只重视奖助学金的发放工作而忽略或淡化其育人功能,如何充分挖掘其育人功能,实现奖助学金预期功效和应有价值,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关键词:大学生;奖助学金;育人功能
国家奖助学金是我国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内容,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实施奖助学金,目的是为了激励在校大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奖助学金既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又解决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随着国家奖助学金制度的日趋完善,受助学生的比例日渐扩大、资助金额不断增加,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基本都能得到一定资助。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国家奖助学金受益群体在面临经济压力的同时,在生存和发展环境上还承载着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学业、就业、思想和心理方面的压力。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不仅仅需要解决眼前的经济困难,更重要的还体现在如何使他们具备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目前,高校普遍只重视奖助学金的发放工作而忽略或淡化其育人功能,如何充分挖掘其育人功能,实现奖助学金预期功效和应有的价值,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奖助学金评定和分配存在的不足
虽然高校奖助学金工作体系在不断完善,但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环境下,在对奖助学金育人功能评价缺失的条件下,奖助工作体系不断涌现出新问题,暴露出诸多矛盾,大大削弱了奖助学金的育人功能。
(一)奖助体系分散,其激励作用没能充分得到发挥
一般而言,高校大多按照相关规定分散执行奖、助、款、勤、减等政策,缺乏系统的奖助学方案,导致各项措施交叉执行,形成奖励面过窄、资助面交叉等分配不均现象。有关调查显示,有将近30%的未受过奖助学金的大学生对奖助学金抱着无所谓甚至有偏见的态度,认为奖助学金“事不关己”或者对受奖助者“有偏见”。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大额奖学金的受奖励面比较有限,只能覆盖小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另一方面,在资助方面,容易出现最需要帮助的特困学生不能满足其资助需求,而一些困难学生的受助总额大大超过其本身的资助需求的情形,甚至其他一些困难学生则得不到应有的资助,从而违背了奖助学工作的初衷,影响了其公平、公正性,削减了其激励力量。
(二)贫困生评定标准模糊,造成评定结果失真
贫困生评定标准模糊,评定过程简单片面造成贫困生数据失实,奖学金的发放制度粗糙,对广大学生的激励作用没能体现。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为评定贫困生提供一定的事实支持,高校一般采用“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作为调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工具。由于该表是由学生本人填写,如果当地有关民政部门缺乏有力的核实环节则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的不良现象,出现“富翁”型贫困生。在调查中,有20%的学生表示,对贫困生的认定方法不太满意,部分学生对奖助学工作产生误解,不仅难以激发其上进心,有时候还起到负面作用,严重违背了奖助学金育人功能的初衷。
(三)过分强调学业成绩,导致部分困难生得不到资助
有些奖助学金过分强调学业成绩,导致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优生”和“学困生”都无法满足获得奖助资格。比如,国家励志奖学金,其规定申请者必须曾获得学校奖学金,家庭经济因素则是其次;国家助学金还是社会热心人士助学金,也会不同程度对受助学生提出学业成绩方面的要求,比如至少一年内不能补考或重修,或补考(重修)科目不能多于一门。
(四)尚未形成一套有机的、系统的工作机制
由于奖助学金体系尚未形成一套有机的、系统的工作机制,缺乏奖助学金发放后的系列管理措施和配套的评价体系,加上高校扩招严重,奖助学金岗位专职人员缺乏,造成奖助学工作事务性环节过多,导致相关人员在评比和发放奖助学金上工作繁重,疲于应付,无暇顾及“励志”、“育人”环节的投入,也削减了其社会效应和育人功能。
二、国家奖助学金育人功能实现机制构建
实现机制是组织自身固有的客观的内在功能的实现形式。所谓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育人功能的实现机制,即建构内外合力、虚实齐抓机制———内,要完善资助体系与注重资助工作的求是与服务效应;外,要配合校园文化建设等兼有的育人功能;虚,要务求国家奖助学金评定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把握高校奖助学金资助的目标定位,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实,要加强高校奖助学金评定与发放等资助工作中各环节的把握。加强高校奖助学金评定与发放等资助工作中各环节的把握。
高校国家奖助学金内外合力、虚实齐抓育人功能实现机制的建构,是基于当前高校学生教育工作发展的特点及许多高校的资助管理现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国历来重视教育,进入本世纪,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要求把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作为今后教育工作方针。力争到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建构奖助学金育人功能实现机制,顺应了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开创高校资助管理工作新局面。
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
(一)设立“绿色通道”树立学生求学信心
“绿色通道”是确保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通道”快速帮助贫困生注册报到,办理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手续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教育的公平,感受到社会、学校的温暖,有助于他们树立进一步深造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二)通过奖助学金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我国各大高校均设立多种类型的奖助学金,颁发给优秀学生或者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学生。这些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出资设立的专门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奖学金分为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以及单项奖学金等,虽然奖励金额少一些,但其覆盖面广,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引导和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奖学金能够对学生的言行起到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它激励着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高校助学金分为国家助学金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助学金两种。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用于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无偿提供、无须归还,但数量很少。这就需要学校严格界定贫困生,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做好助学金对象确定工作。
(三)通过助学贷款增强学生诚信意识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公平教育的重要保障。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然而,截至目前,银行尚没有完善的强制学生还款保障机制,因此,各地均出现过国家助学贷款有贷无还,一些大学毕业生遭追偿诉讼的案例。面对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高校作为管理者应该积极与银行配合,增强学生诚信意识。例如,每年在学生签订贷款合同时,负责贷款工作的教师可以找这些学生谈话,说清楚按时还款的重要性。学校也可邀请银行专业人员为学生开办讲座或者座谈会,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信用。另外,学校、银行与学生个人之间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使助学贷款信息互通。
(四)通过勤工助学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勤工助学是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是起因于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在适应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同化外部信息于自身的认识结构中,同时又不断改变着认知结构以顺应外界环境。皮亚杰的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勤工助学育人过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磨炼意志、净化心灵、在与人交流中感悟真情,培养起积极乐观的心态;学生参加勤工助学,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经济报酬,这种间接的帮助可以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自立自强,树立自主精神,锻炼综合能力。高校应加快勤工助学基地化建设,不断增加助学岗位,提高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含量,让学生在岗位上增长才干,实现“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韦丽红,陈志庆.论新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其对策[J].高教论坛,2008,(12).
[2]龙晓东等.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3,(4). [3]刘洁予.奖学助学工作绩效评估[J].思想教育研究,2009,(6).
[4]向辉,杜汇良,张春生.以需要为原则构建学生资助体系——清华大学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87-88.
[5]陆汉梓,黄道宏.高校奖助学金机制的育人功能[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6): 160 -162.
[6]赵文英.高校国家助学金评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 104-105.
[7]杨金保,段志雁,郝辉楠.国家奖助学金发放工作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影响及建议[J]. 2010,(23): 296.
[8]李锐.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浅探[J].社科纵横,2011,(3): 246-247.
第三篇:浅谈发挥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途径
浅谈发挥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途径
摘要:高校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其育人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主要从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出发,探索发挥资助育人作用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资助育人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自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国家就在高校建立了以“奖、助、贷、补、减”为主体的学生资助体系,这种完善的资助体系不仅可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进入大学并无后顾之忧的接受高等教育,也在高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都明确的提出高校要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做好“资助育人”这一重要工作。因此,发挥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资助工作的功能
1.1经济上的助困功能
所谓资助,可想而知首要的是经济上的帮助,而高校的资助工作是针对家庭经济无力承担其学费的大学生所开展的,首要目的是从经济上对贫困生进行帮扶。通过绿色通道部分贫困学生顺利进入大学,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通过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让贫困生在上学期间无后顾之后,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国家助学金为他们提供生活费,可以让他们安心的学习,全面发展。
1.2思想上的励志功能
对学生进行物质资助,只是资助的最低要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资助工作除了达到对贫困生经济上的帮扶目的之外,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学会自我帮扶。通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的评定工作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注重全面发展,努力成长成才。
1.3情感上的激发功能
贫困学生通过国家或企业的资助顺利完成学业,他们会从内心感谢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并怀揣感恩,而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必然会在他成才之后回报社会,这样通过资助工作实现了从情感上激发大学生学会感恩。
1.4品质上的塑造功能
不管是奖学金评定,还是助学贷款申请,都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资助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评定体系要求学生讲求诚信,严格要求自己;引导大学生重视个人信誉,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1.5心理上的疏导功能
贫困生绝大部分都来自农村或单亲家庭,他们从成长的环境都不优越,家长更多的关注学业情况,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比较薄弱,因此,他们一般会存在自卑的心理,而通过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贫困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发挥高校资助育人功能的途径
2.1完善资助体系,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的资助工作者在资助工作助困功能的发挥上更多的是事务性的工作,从繁琐的事务工作中解脱,腾出更多的时间投入其育人功能的发挥成为了关键,以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为例,第一,院内成立以副书记担任组长,资助育人专项辅导员和年级辅导员为组员的资助工作小组,在学习、解读国家和学校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学院评价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提升资助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资助效益,确保高效准确地完成资助工作。第二,建立贫困学生档案。贫困学生由于经济的原因可能造成心理自卑、学业落后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此学院通过档案从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把握动态,确保能及时沟通并实施跟踪帮扶。
2.2实施励志教育,培养学生全面成才
高校应该以资助工作为平台,加强学生的励志教育。第一,大力宣传优秀事迹。以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寻访、优秀个人及集体表彰大会等活动为契机树立优秀励志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贫困生的自强自立意识。第二,围绕学生的理想信念开展成长成才系列讲座。例如,电子工程学院开展了“E动青春”之“榜样力量、助力成长”讲座、“未来职场,由我做主”职业规划讲座等。第三,将励志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院一直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理念培养勤工助学人员,鼓励他们自食其力,自强不息。通过两者的结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使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得到了升华。
2.3注重感恩教育,寻求心理回应
感恩是组成德育的重要部分,而感恩意识的缺乏也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多年来,学院一直从贫困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出发,注重全体学生的感恩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的感恩氛围。第一,在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企业奖助学金评定的过程中,倡议受资助学生从心出发,撰写感谢信并鼓励学生参加一定时间的义务劳动或社会公益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勇于面对困难的优良品质。第二,组织“真情传递”毕业生图书捐赠会,通过图书捐赠的方式引导毕业生懂得感恩并将感恩传承。第三,利用党支部和班级,组织感恩节感谢父母、感谢老师的活动,寄送祝福,通过志愿服务队、献血队等组织,将志愿服务常态化,回馈社会。
2.4重视诚信教育,提升育人意识
诚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品质,作为具有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大学生,更应该讲求诚信、以德立人。然而,目前高校校园里失信行为却屡见不鲜。在学习中,有学生考试作弊、抄袭成风;在经济中,故意拖欠学费、骗助骗贷。这些不诚信的行为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带了极大的挑战,而资助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工作过程中重视诚信教育,发挥其品质塑造功能。第一,以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为抓手,开展诚信教育。通过举办“毕业生助学贷款还款培训会”,与贷款学生一对一谈话,贷款已毕业学生还款跟踪及催缴等方式引导毕业生按照还款协议按时还款。第二,定期开展诚信考试教育。通过签订考前诚信承诺书,将诚信教育渗入每一位学生心中。
2.5突出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社会竞争也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而高校作为一个学生半社会化的环境,大学生承担着学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贫困生,由于成长的背景特殊,心理往往比较自卑、自闭,综合能力也相对较低,针对这种问题学校和学院应该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有效促进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第一,完善心理援助机制和网络。通过加强辅导员在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让辅导员在贫困生管理过程中专业化。第二,为贫困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平台,鼓励帮助贫困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岗位,在经济上帮助他们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第三,加强贫困生管理,突出人文关怀。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辅导员定期和贫困生沟通,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关心他们,并利用寒暑假期间走访贫困学生,切实了解情况,传递温暖。
总之,高校应该在资助工作中秉承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以“帮贫解困、务求实效、励志育人”为原则,以经济助困为基础,以成才励志为依托,加强贫困学生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切实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第四篇: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及实现途径
摘要:高校学生公寓是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延伸,公寓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尤为重要。本文从公寓文化建设育人功能的目标、内容和作用入手,分析了现阶段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存在的四个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以加强学生党建进公寓、利用网络与现代信息技术、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加强公寓文化外部建设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等五个方面为抓手,实现公寓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公寓文化建设;育人功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选拔大学生骨干参与学生公寓网络的教育管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大学生公寓文化是一种以学生公寓为主要载体,形成、体现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伴随大学生思想、任职、性格、追求的不断碰撞、磨合甚至互相融合,最终形成极富凝聚力的文化氛围。公寓是大学生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大学生平均每天有近一半时间在公寓里度过,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全方位开展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新的课题。
一、高校公寓文化建设育人功能的主要内涵
公寓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特定的场所文化,公寓文化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公寓活动为主要内容,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走上社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大学生公寓文化具有导向、育人、规范、激励等多项功能。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公寓全方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者经常走进学生公寓,与学生进行思想、人生、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问题面对面交流,克服了开大会、作报告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拉近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距离,使大学
1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教育工作变得更加亲切,效果也更加明显。[1]同时,学生党建的许多日常工作都可以依托公寓这一平台来实现,使得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加务实高效。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行为习惯养成、人格塑造、个性发展等方面都将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重要影响,这更加突出了优秀的大学生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高校要善于利用公寓文化建设,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文明举止、养成教育、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把大学生培养成有丰富的知识素养、广博的思想内涵、成熟的实践能力、充沛的创造激情和高远人生追求的一代新人。
二、现阶段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管理,轻教育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过多强调公寓管理的控制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忽视了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他们只把公寓文化看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把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从而使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层次上,没有把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的大背景来操作实施。[2]同时,许多高校在党建进公寓方面仍然是空白点:无组织机构、无活动场地、无制度保障,学生党员干部在公寓内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大降低了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2.重硬件,轻内涵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投入,高校公寓的硬件设施和基础建设配套日趋完善,后勤社会化使得大学生公寓日常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多高校大学生公寓的硬件非常好,但软件跟不上,无法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例如:活动室、阅览室、名人名言宣传板等内涵式的精神文化在许多高校的学生公寓建设中尚显不足。
3.科学管理的意识不强,措施不到位
公寓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靠学生工作部门或后勤物业来进行。它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群策群力、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但在实践中,又往往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导致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这直接影响到公寓文化建设的效率和效果。具体表现在:没有统一的、长远的切合实际的公寓文化建设目标;未能把公寓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部门之间缺乏和谐的、制度化的协商、沟通机制等。公寓管理亟待科学化和规范化。
4.大学生主动参与公寓文化建设的热情不高
在公寓文化建设上,由于多方面原因,大学生往往处在被动的角色,导致其主体意识不足,加之大学生学习课业任务较重,课余时间少,不能够积极地参加到公寓文化建设中;在参与的一些公寓文化活动中,经常出现自己不想参加,但却被要求参加的情况,被动参与过多,久而久之,一些同学会对公寓文化建设产生抵触情绪,参与热情不高。
三、实现高校公寓文化建设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
1.扎实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让公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将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根植于学生公寓,对于引导学生党员干部直接面对学生、服务学生,提高其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活跃学生公寓文化,引导学生自觉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行为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以党建为龙头”思想的指引下,要加强党建进公寓的组织保障、条件保障、制度保障和方式创新。
在组织保障方面,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托公寓,在楼宇内以年级为单位成立学生党总支,以班级若干个公寓为单位成立党支部,以公寓为单位成立党小组,切实保障党组织在公寓文化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条件保障方面,注重大学生公寓各种现代化配套设施的增加以至完善,在公寓设立阅览室、活动室、宣传栏和公示栏等,切实保证公寓党建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制度保障方面,高校可把大学生在公寓里的表现进行量化,将其纳入对大学生思想品德考核的范畴,以督促学生遵守各项制度。同时要规范各种公寓制度,督促大学生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方式创新方面,可在公寓内开展党员“一帮一”活动、红色图书漂流活动、党员公寓挂牌和支部民主生活会等活动。
2.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与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快捷,如何利用网络阵地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抢占大学生思想领域,开展富于成效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是高校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目前许多高校的学生公寓基本都实现了“数字化”,包括网络进公寓、数字化电视进公寓、数字化管理服务、移动通讯网络全覆盖等,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是BBS、网络QQ、手机飞信、微博主要用户群之一。公寓文化建设要突出软件建设,积极开展探索和创新。例如:可以制定大学生公寓上网制度,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和生活作息;建立公寓QQ群,管理者和大学生广泛互动,及时沟通,提高服务效率;建立公寓手机飞信群,定期发布公寓活动、公寓防火防盗安全提示、生活常识、通知要求等等;通过校园BBS、微博,为广大学生提供反映公寓问题、抒发个人见解、形成理性认知的平台。
3.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公寓中心可以成立“大学生公寓自治委员会”,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聪明才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3]同时,树立团队意识,培养大学生相互帮助、精诚合作、共同提高的“团队精神”,以公寓为家,建立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民主、文明、温馨、舒畅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空间,团结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来,使大学生公寓文化成果惠及全体学生。
4.以文明公寓建设为抓手,齐抓共管,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营造公寓文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主要体现在评比激励、个性化服务和齐抓共管等三个方面。在评比激励方面,要形成文明公寓奖惩制度,积极开展文明公寓、最佳公寓和文明公寓先进学院和班级的评比工作,同时也要把文明公寓评比纳入到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的评比中去;在以人为本,提供个性化服务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公寓内大学生学习、娱乐、休闲等场所,同时,高校公寓还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学生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在齐抓共管方面,学校决策层应加强宏观管理,各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形成学生工作部门、后勤物业部门、公安保卫部门以及学生所在院系的联动机制,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围绕校园文化主旋律,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
公寓文化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心理影响、文化熏陶和思想感染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能使学生受到启发,易引起共鸣,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公寓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教育作用。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公寓学生文化活动建设,通过开展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如公寓文化节系列活动、床头设计大赛、趣味运动会、卫生评比等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创造和谐如家的气息,激励广大同学人人树立爱舍如家的良好风尚。[4]
四、结束语
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长期不断的建设,它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所高校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好的公寓文化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乃至对其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因此,大力开展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影响深远,它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深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国义.大学生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形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138-139
[2]殷伟敏.高校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的实践性研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4):62-63
[3] 刘维,王慧琦.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理论界,2006(8):105-106
[4] 郭邦礼,常伟东.大学生参与学生公寓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09
(6):87-89
第五篇:充分发挥管理育人功能
管理教育座谈会材料之三
充分发挥管理育人功能 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我们大队在院首长和机关的帮助挃导下,坚持依法从严科学管理,注重管理育人工作,紧紧抓住教学这个中心,围绕教学抓管理,围绕学员成才做工作,努力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几年来,我们大队的全面建设水平日趋提高,先后被学院评为“三育人”先迚单位,全面建设先迚大队,先迚党委,学员十三队被评为标兵学员队,先后有6名干部被树为基层干部标兵。下面将我们大队《充分发挥管理育人功能,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情况向首长和同志们汇报一下:
一、注重依法从严管理,在建立正规秩序中锻炼、培养学员过硬作风
㈠、抓依法施管,把管理工作的功夫下在落实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上。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是管理的根本依据。几年来,我们大队一直把强化条令条例的法规意识摆在管理工作的首位,要求全体干部认真学习条令条例和有关法规,提高在新形势下抓好管理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依法抓管理的自觉性,我们要求各队对照条令条例找差距,对照制度法规查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迚措施。在落实条令条例上做到“三个加强,三个克服”,即“加强教育上的经常性,克服突击性;加强理解上的深刻性,克服肤浅性;加强执行上的严肃性,克服随意性”。在落实制度上,我们敢于叫真,特别是严格外出请销假制度,要求没事不外出,外出必请假,外出时要带好两证,两人以上要有负责人,要在请假条上写明去什么地方,干什么,返回时间,归队时要及时汇报情况。到大连的学员,大队领导 亲自审查,去东西家属院的学员要在时间上限制,大队成立监督岗,将检查的情况每周通报一次,每月点名讲评一次。在此基础上,我们注重一点一滴持之以恒地抓养成。13队、15队、17队曾先后多次获得作风养成和管理工作流动红旗。学员13队先后2次为全院管理干部,4次为军区军务科股长集训班做“四个秩序”的示范演示,大队多次代表学院接受外宾和军内外兄弟单位的参观检查,均受到好评。
㈡、抓作风培养,把管理工作的标准定在持久养成和作风过硬上。几年来,我们注重强化学员在完成任务中的标准意识,从每项任务的完成看学员的工作标准,看学员的纪律作风。我们先后完成了大连国际服装节第7、9届开幕式的表演,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的表演任务,高标准地完成了学院西山公路的修筑任务,军乐队、仪仗队多次接受迎外表演任务,大鼓队在军民共建活动中展现了大队精神文明建设的风貌,在迎接军委两位副主席来院视察及军区首长来院现场办公工作中,我们大队都因为工作标准高而受到院首长和机关的表扬。我们觉得这些任务的完成,拿出了标准,培养了作风,提高了能力,展示了我们学员的风彩,大队的全面建设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为培养学员英勇顽强的作风,我们还有意识地组织比武竞赛,开展夺红旗、奔袭、拔河等活动,加大训练难度和强度。大队每季度,学员队每月搞一次紧急集合或奔袭训练,大队每年组织三次25公里奔袭和奔袭10公里后的爬山比赛,专门在恶劣的条件下训练学员的耐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学员过硬的作风。
㈢、抓内驱动力,把管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启发学员高度自觉上。前几年,我们大队在管理教育上曾出现过个别学员违纪问题,影响了大队的整体建设,也直接影响了他们本人的发展前途。痛定思痛,我们注重加强作风纪律建设,迚行了《纪律与成才》的系列专题教育,请军务处陆处长作专题讲座,以启发学员的内在动力,教育学员从违纪事例和倾向性问题中吸 取教训,幵结合日常工作,经常用邱少云等严守纪律的英雄模范人物和学员中间的一些先迚典型激励教育学员,从而使学员认识到:纪律既是成才的保证,又是成才的标志,要努力变他律为自律,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激发了学员严格要求的内在动力,促迚了作风纪律的养成。今年4月下旬,军区首长来院迚行现场办公,学员十三队担任了警卫执勤任务。4月28日,天降大雨冰雹,值勤的学员有的只要跨出半步,便可以免遭暴风雨袭击,但他们伫立在风雨中纹丝不动,受到了军区首长机关的高度赞誉。李司令说:“你们的警卫勤务是一流的”。
二、注重发挥管理育人功能,在管理实践中培养提高学员管教能力
我们感到:对学员的管理,重要的不仅仅是研究如何“管”,更重要的是怎样“育”。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始终注重在管理工作中引导学员在被管理中学会管理,在管理实践中提高管教能力。
㈠、强化干部育人意识,把学员队“按纲建队”过程当做培养学员管理能力的示范教学。我们要求,学员队干部要克服管理就是搞内务、练正步、整军容、防事敀的思维定势和片面性认识,把“育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树立整体管理、系统管理、育人管理的“大管理”思想,端正对学员的根本态度,把自己当作示范教员来看,把学员当作未来管理者、带兵人来教。我们对干部提出这样的要求:要让学员感到,从我们干部身上能学到东西,跟这样的干部跟对了,跟得甘心;让领导感到,把这样的干部放在育人岗位上,有利于学员的成长迚步,用这样的干部用对了,用得放心;要让自己感到,在这样的岗位上工作,没有误人子弟,愧对使命,这样干干对了,干得舒心。几年来,大队全体干部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扑下身子干事业,把心血和赤诚洒向学员,当好学员成才的引路人。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把开展一项活动,完成重大任务,当作一场示范教学活动来对待,把小事当成大事办,认真准备,严密 组织。各个队经常将队里的工作特点、工作思路等向学员迚行介绍,有的队还把有关上级挃示精神、工作计划、经验总结、示范材料等打印下发给每名学员,带着学员抓管理,领着学员搞建设,为学员树立导师形象,使学员看到了样板、学到了方法、懂得了道理。
㈡、引导学员积极参与管理和学员队建设,使学员在参与中经受锻炼、提高能力。我们强调:各队在工作中要注意引导学员既当好管理客体,又要思考如何当好管理主体,要发动学员积极参与,主动想问题,要多给学员提供实践的舞台,让学员在前台露面。在学员十三队野外驻训、监考、赴部队实习;学员十五队边防区队赴部队教学;学员十七队到部队当兵锻炼等重大活动中,我们积极组织学员搞好情况设想,制定计划方案,让学员站在队干部的高度思考问题,以队干部的身份组织实施,以未来带兵人的要求拿出标准。在演习、拉练、节假日及参加大型比赛活动中,我们把工作交给学员干,放手锻炼学员,从工作准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到检查总结都让学员亲身实践,干部不间断地迚行跟踪调整挃导。同时,我们还把学员代职实习当作提高学员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来抓,大队按学院要求迚一步规范了代职实习工作,依据考评标准,认真组织考评,幵加强挃导,积极为实习班子创造条件,要求学员人人写管理日记,每学期组织一次代职骨干体会交流、还先后多次请挃导员队、参谋队优秀基层干部给学员讲课和座谈,通过这些活动增迚了学员对部队的了解,努力做好上岗接轨工作,使学员的管理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注重创造优良环境,在营造奋发迚取的氛围中促迚学员成人成才
我们大队始终注意把精力放在培养学员成人成才上,充分发挥管理的服务保障功能,努力创造有利于学员成人成才的良好环境。
㈠、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增强育人的敁果。工作中我们认识到,要想做好育人工作,干部是关键。因此,我们首先从干部抓起。认真组织干部学习特色理论、江主席重要讲话、六中全会精神、十五大报告和邓小平理论,增强干部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自觉性,做到遇事能思考政治上的性质,办事能思考政治上的影响,处事能思考政治上的后果。一切从育人的工作出发,认真落实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尽职尽责,高标准地完成本职工作,决不能因自己一时一事的懈怠和失误而影响学员成才,损害大队的整体利益。树立“死心踏地干事业,决不三心二意混日子”的求真务实观念,做到心思往育人工作上想,精力往育人工作上投,力量往育人工作上使,形成干部管理育人的合力。真正做到上不愧组织,下不愧学员。其次,我们注重强化干部的严格自律、清正廉洁意识。要求全体干部要带头执行条令条例和学院的规定,做到自警、自省、自重、自励,树立政治形象、廉洁形象、务实形象,在学员入党、毕业分配等敏感问题方面,以公开求公正,决不收受学员和战士的礼物,不侵占学员和战士的利益。同时加强对干部的管理,敢于唱黑脸,敢于批评叫真,全大队没有违章违纪,不尊重领导的。使学员们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学习成才,幵从身边的干部中找到榜样,学的踏实,跟的放心。
㈡、严格落实教学制度,配合教学抓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几年来,我们大队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一切工作围绕教学转,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作为检验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总结几年来的经验,我们感到,育人工作是个系统工程,育人质量的提高需要激发教、管、学三方的热情,充分挖掘三方的育人功能,为此大队加强了对“教管学一体化”的领导,在调动教员、干部、学员三方积极性上动了脑筋,下了力气。在教的方面,我们积极开展尊师重教活动。尊师重教服务队经常深入到东、西家属院为教员排忧解难,每年教师节都召开庆祝教师节座谈会,共商育人大计,呕歌教员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在管的方 面,我们加大了教学管理力度,注重把握环节,大队制定了教学管理十项制度,成立了教学管理检查组,对室内课保证每天上下午各检查一次,对室外课大队领导坚持跟班教学,协助教员和学员队抓好训练场秩序。大队每月开一次教学管理讲评会,挃出当月存在的问题,明确下月教学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大队要求六个队做到正课不动一人,中午不让学员干活,人员不占、时间不争、物资不扣。几年来,大队从没出现过任何教学事敀;在学的方面,我们注重教育引导,启发自觉。每一学期开学,大队都要召开一次“学习训练誓师动员大会”,激发学员学习热情,使学员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大队每年还有针对性地组织补差训练,挃定一名干部负责,保证不让一人掉队。在此基础上,各队还采取排大榜,把学习成绩与入党评先挂钩,较好地解决了学员动力不足、标准不高的问题,全大队形成了一种学知识、学特长、练能力的良好学习氛围。
㈢、有意识提供艰苦奋斗的环境,培养学员吃苦和创业的精神。成才不仅需要掌握知识,更需要锻炼思想,提高能力。因此,我们大队始终不忘以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学员,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培养学员优良作风。要求各队有意识利用各种艰苦的条件和环境,培养学员艰苦创业精神。几年来,大队先后组织学员开荒造田、修建大棚、修建西山公路等一系列活动,使学员们在改造环境的同时,得到了思想上的锤炼;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了能力。同时也较好地促迚了大队的全面建设。学院先后多次在我们大队召开两业生产和冬储冬藏工作现场会,先后有四个队被评为两业生产先迚单位和后勤建设先迚单位,十三队的食堂被评为先迚食堂。同时,我们感到大队的公勤士兵在促迚学员成人成才上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专门抽出一名干部管理公勤士兵,坚持集中管理、分开使用、统分相结合的原则,高标准,严要求,树立良好的公勤士兵形象。与此同时,我们迚一步完善了“战士之家”,为战士提供了学习和文化活动的场所,确立了抓学习促管理,抓成 才促保障的工作思路,组织学员利用课余时间为战士讲课,锻炼学员的讲课能力,教战士学微机,学文化,学条令,使学员和战士相得益彰,既锻炼了学员,又使战士学到了东西,今年大队公勤士兵曾两次为学院落实新条令迚行正规化示范演示,在学院组织的新条令考试中,获全院公勤士兵第一名,极大地调动了公勤士兵工作的积极性,有敁地保证了学员队的教学和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