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论文如何设置注释[大全5篇]

时间:2019-05-15 01:3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毕业论文如何设置注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毕业论文如何设置注释》。

第一篇:大学生毕业论文如何设置注释

又是写论文的季节了,作为一个过来人有必要在这里传授一些写论文的技术。今天我们来看看论文注释怎么弄。注意以下方法适合大部分毕业论文,但是有些学校的要求会略有不同,不要生搬硬套。

论文注释按照注释放置的位置可以分为当页页下注和参考文献。当页页下注就是在论文的当页下面对文中提到的资料进行注释,而参考文献就是放在论文的最后,单独作为一个板块。我们分两部分来介绍这两种注释怎么弄。

当页页下注怎么弄

1.知道你需要在哪里写注释:你的论文中用到了某一个资料中的某一个观点;你的论文中出现了一个术语来自某个文献;某个并不太熟悉但是很重要人物等等。这些情况都需要你进行注释。

2.在需要注释的位置输入一个脚注,方法是点击“引用”,然后找到插入脚注。我们选择插入脚注。

3.这时候我们的光标自动跳转到了页脚,这里就是我们插入脚注的地方。我们看到在正文和页脚都多了一个小“1”这是脚注的序号。

4.如果你觉得脚注序号的格式不对,你需要点击这个位置,展开脚注对话框。然后选择编号格式。

5.点击右边的小三角可以展开看到有很多格式可以选择,根据论文的格式要求进行选择。

6.知道了怎样添加脚注还要知道脚注的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怎么弄。参考文献需要在论文的最后独立一个版面,列出引用过的文献资料。

1.首先在论文的末尾插入一个分页。把光标放到参考文献的前面,然后点击插入——分页。注意,有的论文并不要求分页,你注意自己学校的要求。

2.按照论文引用的顺序列出参考文献,注意文献的顺序一定不能错了。最好的方法就是你一边写论文一边写参考文献,这样参考文献与论文引用的顺序就是一致的。另外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是和脚注的书写方式一样的,我们参考上面步骤⑥的例子写。

3.编排参考文献的格式:每一篇文献都是一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用序号开始,格式为

[1][2][3]„„

4.调整各自然段的字体,一般字体为宋体,大小为小五。

注意事项:word2007,如果你的word是2003或者更低版本,同样适合此经验,但是有些功能不太容易找到。

希望以上写论文网(http:///)的分享对大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有所帮助和借鉴。

第二篇:毕业论文的注释方法

毕业论文的注释方法

在论文写作中的注释是为了便于读者对引文的查找和核实。注释的方法有行中注(夹注)、页末注(脚注)和篇尾注(尾注)三种。

1.行中注

行中注,即在引文之后,用括号的形式注明引文的作者、著作或文章的名称、出版处、页码等。基本顺序是:作者、篇名、书名(或书刊或文章名称)出版单位、版本、页数。作者姓名后用冒号;书刊或文章名称用书名号;出版单位、版本、页数之间用逗号断开,最后可不点句号。

整个夹注用括号与行文区分开。例如:邓小平一直强调,一定要把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摆在首要地位。“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卷第 63页)

文章的行中注若过多,会影响外容的美观,读者阅读时也费力。

2.页末注

页末注,即在一页稿纸的下端注明引文的出处。一页中只有一段引文的,在引文末端的右上角注上※图样;引文在两段以上,要标明序号,在引文末端右上角标出①、②、②、④、„„。须注意。标引文序号,要以页为单位。页末注的写法格式行与行中注相同。

3.篇尾注

篇尾注,即在全文后面集中标明引文的出处,与页末注不同的是它将全文的引文从前至后按顺序统一编号。其他要求也与行中注相同。

采用何种方法加注,要视全文的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全文引文不多,使用行中注可以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如果引文较多,则最好用页末注或篇尾注的形式。

第三篇:毕业论文注释书写要求

毕业论文注释书写要求

求黑体三号、位于第一行、居中参考写法1苏惠祥《中国当代合同法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第231页。

2、3同上第300页。

4郑玉波《民法实用》中国法制出版社1969年3月第1版第109-111页。下略宋体五号、从第三行具体要求正文中注释用阿拉伯数字标注标注为上标用中括号显示按ctrl.shift.键即可。注释原则上不得少于15个。1中文独立文献注释格式首次引用注明著者姓名、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再次引用同一文献来源的资料时只需注出作者姓名、著作名和资料所在页码如在同一页并且紧接同一资料来源的上一注释可以用“同上”代替作者姓名、著作名仅标明页码转引按上述要求标明原始资料出处用句号结束。用“转引自”表明转引标明载有转引文献的资料出处。2中文标出文献注释格式引证标注内容及顺序为作者写出文献名文集编者文集题名卷册出版者与出版时间版本页码。具体标示分为以下几类①专著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年.②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③论文集:作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④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⑤专利文献:专利所有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⑥电子文献: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网址.年-月-日.文献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c”3引用在网络媒体首次发表研究成果的必须注明网址对于非首次发表的网络资料必须注明其首次发表的媒体名称。4其它来源文献注释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有关学术刊物标注。

注释统一使用尾注。尾注按文中各注释出现的先后编写注释号并按顺序排列于文章末尾。

第四篇:毕业论文注释、参考文献规范

毕业论文注释、参考文献规范

一、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 GB 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编排。

二、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 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三、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 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与文献类型标识

专著:M(monograph)

论文集:C(collection/corpus?)

报纸文章:N(newspaper)

期刊文章:J(journal)

学位论文:D(dissertation)

报告:R(report)

标准;S(standard)

专利:(patent)

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与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数据库:DB(data base)

计算机程序:CP(computer program)

电子公告:EB(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四、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 “参考文献:”(左顶格)或 “[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 690及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列如: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b.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 [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1993,33(4): 62-67.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 [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d.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

[9]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 [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 [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g.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 [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EB/OL]., 1998-08-16/1998-10-04.[12]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 [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五、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第五篇:毕业论文正文(含注释、参考文献)

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毕业设计(论文)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丰富中国传统节日

——以重阳节为例

署名:陈XX 摘要:本文首先结合有关学者对节日及节日体系的研究,探讨目前传统节日面临的困境:淡化与式微。传统农业社会背景的消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近代中国的移风易俗使得我们的传统节日慢慢走向衰落。本文根据传统节日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从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风俗习惯、精神寄托三个方面,分析其中可资利用的旅游资源。同时传统节日的开发也可以更好的丰富中国传统节日的物质和精神方面。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义务了解传统节日、保护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政府、社会、教育部门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提出五项开发、传承、丰富传统节日的措施。

关键词:传统节日 重阳节 吉祥物 文化生产力

一、前言

(一)中国传统节日概况

1、传统节日的概念

节日,是人类从远古以来为了表达丰收的喜庆、纪念重大事件、缅怀历史人物、关心某种社会和自然事物等所形成的或设定的特殊日子[1]。周星认为应该将中国节日分成传统节庆体系、国家或政府主导的节庆体系和外来嵌入的节庆三大“板块”,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节日是节日体系中的传统节庆体系[2]。

在学术界,有学者将我国较重要的传统节日统计归纳为20个,即春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巳节(三月三日)、清明节、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端午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正月初七的“人胜节”、四月初八日的“浴佛节(释迦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鬼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水官大帝诞辰)”。在这些传统节日中,又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重,都伴以相应的仪式性活动,如放鞭炮、祭祖、赛龙舟、赏明月等等[3]。

2、传统节日面临的困境:淡化与式微

《当前中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认知状况的调查》一文作者陈凤钦采用问卷法,分别对初

二、初三和高二年级段的共27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知道“洋节”的学生比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学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毕业设计(论文)

生多,对“洋节”感兴趣的学生直逼传统节日,被选中的一个最感兴趣的节日依其选择人数多少,分别是春节、中秋节、圣诞节和愚人节,虽然名列前两位的节日依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已有两个“洋节”被选中,绝大多数学生说不出五大传统节日的名称。

目前,传统节日的淡化与式微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首先,我国传统节日产生于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背景之下,其中“吃”的功能比较多,有其特定的时代意义。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传统节日产生的农业社会基础慢慢消失、节日功能慢慢淡化,功能的淡化进而引起人们观念的变化和节日意识的淡化,传统节日的淡化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

其次,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向发展中国家迎面扑来,不少发展中国家都深受其强势文化的的影响。在中国,其表现是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洋节,诸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而在中国有了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则慢慢被人们遗忘。

最后,在太平天国时期、五四运动及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习惯把所有传统的东西都看成是封建和迷信加以扫除。就传统节日而言,太平天国率先将其抛弃。而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旧风俗、旧习惯、旧思想、旧观念)、立四新(新风俗、新习惯、新思想、新观念)成为一时风气。经过这短短近百年时间的“移风易俗”,导致了许多传统节日传承的中断,其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不清楚或根本不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3、丰富传统节日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中华儿女的精神寄托,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则是其民族情感的鲜活展示和充分表达。尽管中国传统节日产生的社会背景消失了,但是传统节日中所具有的伦理道德和审美内涵等内在价值,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

当前,传统节日的淡化已经引起了国内相关学者的重视,他们正在积极地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努力,也取得一定的成绩。2007年12月清明、端午、中秋这三大传统节日纳入了国家公布的法定节假日体系,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中国传统节日旅游开发研究的情况

1、研究现状

目前对节日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比较少,戴光全等对剑桥科学文摘数据库(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 CSA)所包括的教育文摘(ERIC, 1966年以来)、社会服务文摘(SSA, 1980年以来)、社会学文摘(SA, 1963年以来)、世界政治科学文摘(WPSA, 1975年以来)等4个数据库收录的2300多万条文献进行的网上检索表明:西方从旅游角度对节日进行研究的最早文献出现在196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毕业设计(论文)

年。在我国则更晚,2008年4月对中国期刊网进行查询,我国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对节日进行研究的文章只有几篇。2009年4月再进行查询,题目为旅游和节日的文章有所增加。

2、存在问题 [4]现有关于节日旅游资源开发的文章还比较少,现有文章主要以地方少数民族的节日为依托进行探讨,主要集中在:民族节日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政府行为;民族节日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民族节日旅游资源特征、旅游开发价值与原则的探索;节日文化的保护与创新;传统节日旅游产品开发这五大方面,缺乏综合的研究文献。

传统节日旅游资源,属于民俗旅游资源,具有厚重的“文化”色彩,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开发与利用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资源,因此如何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节日旅游资源使其为旅游业服务是我们要考虑的重点。

二、传统节日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一)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旅游资源(以重阳节为例)

旅游资源按199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发布的标准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人文旅游资源是指由古今人类所创造、能够激发人们旅游动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5]。按照旅游资源的分类,传统节日应该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类,是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节日产生于我国传统的农耕社会,“吃”的功能比较多。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还较弱,这些节日表达了人们的人神观念、驱邪避祸观念,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面我们将以重阳节为例,探讨传统节日蕴含的丰富旅游资源。

1、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

人们在节日中注重饮食生活,这固然是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周期性的满足与享受,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它是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每一种节日食品都负载着深厚的民俗情感,节日食品的献祭、馈送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

在重阳节中关于饮食文化的有:饮菊花酒、吃重阳糕、吃螃蟹。在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也曾对书中人过重阳节作了详细的描述:大观园的儿女聚在一起吃螃蟹、吃烫的酒、赏花、吟诗作对,在节日里边吃边乐,在吃的过程中传承高雅的中华民族文化。重阳节的特色食品是重阳糕,“糕”谐音“高”,用以表达人们对登高避祸的向往。

重阳节有重阳糕、菊花酒,春节有饺子,清明有凉食,端午有粽子,中秋有月饼,把这些节日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毕业设计(论文)

美食开发为旅游吸引物,既可以丰富旅游产品,又可以增加游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2、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节日生活既是家庭的,又是社会的,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以家庭为主的内聚性节日。著名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正是重阳节茱萸习俗的真实体现。此外重阳节有登高避祸、赏菊花的习俗,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人们还从登高引申出放风筝的习俗,以“风筝高飞”寄托人们登高的美好祝愿。

我们可以从佩茱萸、赏菊花的习俗,开发相应的赏茱萸、菊花游,既高雅又可以传承传统节日的习俗。重阳节如此,其他节日同样大有可为,清明踏青、端午挂艾叶菖蒲、中秋赏月,这些无不是祖先的丰富创造,我们同样可以从中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

3、传统节日的精神寄托

人们在重阳节吃喝玩乐既满足了人们“吃”、“玩”的需求,又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重阳节起源之初是为了追求与上天互相通达,追求人神之间的平等对话,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国的“老人节”,表现了人们对老人的爱戴和尊敬,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产生的特定基础和缘由,有其特定的含义,都是祖先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追求。我们不能简单的把传统节日的精神寄托归类为迷信,正是这些寄托支撑着人们走过了无数的岁月,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风风雨雨。虽然其产生的传统农业社会基础已经不存在,但其意义会永远留存,适当开发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旅游开发可以促进传统节日的传承

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旅游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在我国,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通过旅游开发传统节日产品,必定能够使传统节日再次得到关注,并且得到复原和发展。旅游开发传统节日可以进一步加大传统节日的宣传,让人们更多的关注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1、旅游开发可以更好地丰富传统节日的物质生活层面

在重阳节到来之际,相关旅游企业可以加强节日宣传,推出旅游购物节,参与展销的产品可以是茱萸植物盆栽、茱萸饰品,也可以是菊花盆栽、菊花酒,还可以是重阳糕、仿重阳糕饰品,或加以各式各样的风筝制品等等。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可以很好地开发重阳节的相关商品,很好地继承、丰富传统节日的物质生活层面。

2、旅游开发可以更好地传承传统节日的精神生活层面

旅游业发展至今,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观光游这种初级产品,更多的希望参与其中、更多的了解真实的历史,旅游产品正朝着“参与型”产品的方向发展。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毕业设计(论文)

在重阳节到来之时,着力推出与重阳节相关的线路,如亲子游,登高游,开发银发市场,打“尊重老人”这一块亲情牌。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一起参与节日活动,一起体验、一起了解、一起传承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更好的丰富传统节日的精神生活层面。

三、从旅游开发的角度丰富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节日旅游开发也具有广阔的前景。怎样更好地开发我国传统节日旅游呢?需要政府、社会、旅游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传统节日旅游开发如果只停留在目前的水平上,不思进取和转变,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肯定会逐渐陷入困境。因此,必须遵循保护和利用的原则,采取适当的措施,不断开拓创新,让传统节日发扬光大。

(一)丰富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保持“原真性”原则

要实现在开发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旅游开发可能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甚至是不可补救的严重后果,为了更好地开发传统节日旅游资源,我们必须坚持最基本的原则:原真性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指要保护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

关于重阳节最早的记载是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书中记载汉武帝时已有重阳之俗,但认为重阳节来历无考。有现代学者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得出结论:重阳节来源于楚国,是楚人为求登天拜谒先祖祝融的传统节日,这个推论比葛洪的记载还要早一个半世纪[6]。关于重阳节名称的观点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古人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有两个九故名为“重阳”也称“重九”。另外一个说法是中国古代分九州,九九代表神州大地,人们过重阳节是对国家政权的服从。重阳节起源何时、名称来历有太多太多的观点,我们应该尽可能一一了解、记忆。

随着商业因素的注入,配套商品的开发,传统节日的旅游开发容易出现功利化和庸俗化的倾向。在重阳节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真实的遵照重阳节的历史典故、内涵以及蕴含其中的饮食文化、风俗习惯、精神寄托,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重阳节当中迷信的元素去掉,保留尊重老人、祈求平等对话这些积极的元素。我们要正确记忆重阳节所遗留的一切文化信息,防止出现功利化、庸俗化的开发行为。

(二)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1、政府角色定位:服务者

在近代中国,官方曾把传统节日视为封建迷信加以扫除,提出“新旧参半、官民各分”的格局,而“新的”总是处于更突出、更显眼的位置,从机关到学校,从事业到企业,几乎所有的官方正式场合,总是以阳历来纪时,“官的”又总是有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权威[7]。经过一段时间的“移风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毕业设计(论文)

易俗”,中国吸收了不少先进的西方文化,而传统节日却在这短短百年时间慢慢淡化出人们的视野。

有些地方举办民族节日时先是请来大城市的歌舞团和歌星以壮其声势,进而是搭起高高的舞台,请来各级领导排排就座,满街高挂政治性标语和口号,这种“政府行为”极大的减弱了民族节日本来的气氛,降低了当地居民举办节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冲淡了旅游者再来参与的动机,于是只能举办一两届就停办。

传承中国传统节日,需要政府重新定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者”。在传统节日的旅游开发中,政府应该起的作用是“搭台”而不是“唱戏”。政府可以为发扬传统节日提供良好的基础,把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体系,为群众庆祝传统节日搭建平台、提供方便,同时引导人们如何庆祝传统节日。但是不能硬性规定人们怎样庆祝这些节日,不能以主办者的角色主导群众庆祝节日的方式。

2、国家立法使传统节日成为法定节假日

历史上官方或官方代表人物是某些传统节日的或节俗的创造者,同时官方将一些节日作为假日。至少在秦朝,官吏已有休假制度,称为“告归”。虽然我国传统社会不同朝代的官吏休假制度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括休沐假、事假、病假、赐假和节假。节日放假应该从汉代就开始了。通过国家立法把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体系,是官方对传统节日的积极“干预”,是值得肯定和必要的。

重阳节作为中国的“老人节”若可以纳入法定节假日体系,一定可以得到人们的支持,从而得以发扬光大。政府要做的是根据国情民意,逐渐把更多的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体系,给传统节日更多的时间。

3、官方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活动、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

从我国传统社会官方与节日的关系看,官方在传统节日里举办礼仪性活动和官方代表人物以俗民的身份参与到节俗活动中来,是肯定传统节日价值的好办法,它直接推动了传统节日的发展。当下肯定传统节日的现实价值,也应该考虑对“官民同庆”这一途径的广泛沿用。

在重阳节到来之时,政府不应该主办仪式性的庆祝活动,但可以以“协助者”的身份参与民间的庆祝活动,以官方的方式肯定民间的活动,从而更好的促进节日的传承。旅游业发展至今,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观光游览,更多的希望参与其中。官方应该发挥“服务者”的作用,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动手、人人参与的大众参与氛围。

[8]

(三)教育行业做好教育、传承工作,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义务了解他们、保护它们。有多少青少年知道重阳节的起源?有多少人知道重阳节是中国的老人节?答案不言而喻。要想让我们的后代传承传统节日,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首先,应该呼吁有关方面将传统节日的历史背景、有关情况编入中小学教科书,让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在每一个中国孩子心中都留下深刻的认识。同时学校应该遵照教材的真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毕业设计(论文)

实资料,向学生传递传统节日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更好地在青少年中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其次,学校应该鼓励师生积极参与节日活动,引导他们对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传统进行理性思考,通过认真反思,批判地继承吸收,丰富和纯洁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学校可以组织“登高诗文”创作大赛、朗诵大赛,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关主题旅游。

再次,相关的旅游院校应该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传统节日文化旅游人才既要有一般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还要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可以在服务过程中向游客传递真实的节日信息,加深游客对节日文化的了解。

(四)大力加强传统节日的宣传和产品策划

1、加强传统节日的宣传

传统节日的淡化与式微,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缺乏相应的宣传,缺乏节日的氛围。在西方节日到来之时,商家大加宣传,玫瑰、情人节大餐、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贺卡等极大地吸引人们的眼球,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相反,我们的传统节日几乎没有相关的宣传。

重阳节没有特定的假期,没有相关的炒作因素。行政部门没有相关宣传,商家、旅游经营企业没有推出相应的产品,大众也没有“过节”的氛围。如果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政府、媒体、商家、旅游企业形成合力,加大传统节日的宣传推广力度,让整个社会充满节日的氛围。这样重阳节才能获得人们的关注,才有发展、丰富的基础。

2、旅游企业策划相关的传统节日旅游产品

目前纳入法定节假日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时间都是三天,为适应三天小长假的情况,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已经联合制定相关的中短线路,受到人们的热捧。

虽然重阳节没有被纳入法定节假日体系,但是我们可以利用重阳节前后的周六日推出相关的产品。在重阳节,观光游线路可以推出亲子游、登高赏菊或赏桂游,也可以推出风筝游或寻访茱萸游;“参与型”线路可以让游客自己蒸煮螃蟹,参观、了解重阳糕的制法并亲自制作重阳糕;餐饮则可以提供螃蟹宴、菊花酒、重阳糕。开发重阳节旅游产品,不仅宣传了尊敬老人的观念,还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使游客在特定节日了解特定的风俗习惯,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意义。

(五)注入商业因素,开发传统节日配套商品

1、商业促销:现代符号

西方的母亲节、父亲节有节日贺卡,而中国的重阳节则缺乏相应的促销载体。西方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区别在这里凸显出来:商家在西方节日里有促销的载体,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则缺乏可炒作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寻找可炒作的因素,加入现代商业促销符号,为人们关注传统节日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毕业设计(论文)

营造更好的节日气氛。

在重阳节,我们可以加入吃螃蟹大赛、重阳糕制作比赛等炒作方式,还可以销售茱萸盆栽、茱萸饰品,销售的主题可以是“趋灾避祸、祈求平安”。还可以进行商业设计,设计不同的小饰品并在里面装“茱萸”的果实,因为历史上人们佩戴茱萸有“去祸祈福”的含义。只要这些小饰品设计精巧、物有所值,一方面商家可以获利,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通过这些小饰物传承节日文化。

2、文化生产力:节日吉祥物

全国各地为何积极申报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呢?其重要意义在于宣传本地区,提高知名度,这能给地方带来无法用数字计算的利益。用专家的话来说:吉祥物是一种“文化生产力”。“圣诞老人”作为西方圣诞节特定的吉祥物,风靡全球已达十多个世纪之久,是现在节日吉祥物中的成功典范。吉祥物是人们在事物固有属性、特征的基础上经过着意加工,用来表达人们向往和追求吉祥幸福、如意顺遂、欢乐喜庆、和谐美好等情感、愿望的事物,是凝聚文化的形象大使[8]。将吉祥物的设计与中国传统节日传承的历史意义结合在一起,充分运用其形象大使的亲和力作用和文化生产力的应用价值,将会为保护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重阳节最早始于楚国神话中著名的“绝地天通”(即断绝天和地之间的联系通道)的故事。由这个故事引出了以后楚人于重阳节登高以求上达天庭拜谒祝融的习俗,登高习俗代表人们向往天上人间自由往来的日子。我们可以从这一点出发,创造、设计忠于历史、合乎民心的节日吉祥物,如设计一个以神话人物“祝融”为原型的吉祥物,以表达人们追求平等、进步、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一定可以得到人们的支持。

人们喜欢过西方节日的原因之一是西方的节日有相关的配套商品,我国传统节日要走出困境,也应该加入现代商业因素,开发配套的节日商品,这样,商家可以盈利,普通游客可以购买到自己喜欢的节日商品,绝对是一举两得的措施。

四、结论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它以其特有的魅力在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21世纪,这些传统节日本身对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充分利用开发这些节日资源,可以推动节日旅游市场的发展,更好的传承和丰富传统节日文化。

丰富和传承传统节日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究竟如何具体开发、设计传统节日配套商品,设计忠于历史、合乎民心的传统节日吉祥物,更好的丰富、传承传统节日,需要社会各界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探讨、不断创新、不断努力。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毕业设计(论文)

注释

[1] 王晖.民族传统节日与民俗旅游的开发——广西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之二[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18(2):71-76.[2] 刘魁立,萧放,张勃,刘晓峰,周星.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J].民间文化论坛,2005,(3):1-13.[3] 陈建胜.传统节日之淡化与中国社会之转型[J].理论界,2007,(9):104-106.[4] 杨香花.民族传统节日旅游资源特征、旅游开发价值与原则的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4(2):68-72.[5] 张伟强等.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2,158.[6] 陈涛平.屈原与重阳节—重阳节起源新说[J].荆州师专学报,1994,(4):70-73.[7] [8]张勃.从传统到当下:试论官方对传统的积极干预[J].民俗研究,2005,(1):14-26.参考文献

[1]陈涛平.屈原与重阳节——重阳节起源新说[J].荆州师专学报,1994,(4).[2]刘林.重阳节的由来[J].现代养生,2003,(10).[3]李晖.九九重阳情 茱萸吉祥俗——重阳民俗文化研究淮[J].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6(6).[4]林继富.重阳节“登高”习俗漫谈[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22(1).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毕业设计(论文)

[5]李露露.传统节日中的饮食风俗[J].装饰,2008,(2).[6]刘晞晖.中国传统节日探源[J].初中生辅导,2005,(7).[7]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5).[8]张晓华.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及意义[J].前进论坛,2005,(1).[9]刘魁立,萧放,张勃,刘晓峰,周星.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J].民间文化论坛,2005,(3).[10]彭亮.我们这个时代的“传统节日”[J].风景名胜,2007,(2).[11]陈建胜.传统节日之淡化与中国社会之转型[J].理论界,2007,(9).[12]刘春晖.相融——节日的传统与现代中[J].中国会展,2005,(13).[13]凌敏.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路径探讨[J].前沿,2008,(8).[14]王丽明,白伶俐.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化建设[J].法制与社会,2008,(7).[15]张勃.从传统到当下:试论官方对传统的积极干预[J].民俗研究,2005,(1).[16]徐志频.吉祥物是一种“文化生产力”[J].财富智慧,2005.[17]Santino, J.Holidays and festivals http://2003-01-01/2009-03-27.,

下载大学生毕业论文如何设置注释[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毕业论文如何设置注释[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和注释格式

    Bibliography A.S.Hornby.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4 曹雪芹, 高鄂.红楼梦.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

    毕业论文注释及参考文献体例

    注释采脚注每页重新编号的方式,序号采用①,①例如 一、注释体例 (一)中文注释范例(参照《法学研究》的注释体例) 1.著作类(含港澳台著作) 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人民......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和注释格式

    Bibliography [1] A.S.Hornby.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Z].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4. [2] 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 Rewriting......

    毕业论文注释规范[合集五篇]

    毕业论文 注释与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请各位按照规范去标注)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周融,任志国,杨尚雷,厉星星.对......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页码设置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页码设置 (2010-05-05 22:55:08) 今天终于在不悔的钻研和坚持下搞明白了到底怎么给要求繁琐的毕业论文加页码,有必要在这里分享及记录一下,一个是有可能帮到......

    毕业论文注释及参考文献格式4

    附录2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注释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一.注释格式为统一格式起见,本院外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注释采用尾注和夹注,不采用脚注。凡是对论文中某一单词、......

    毕业论文注释参考文献致谢样本3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喜福会》中的中国文化背景分析 Notes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ruler guides subject, father guides son and husband guides wife. The five......

    毕业论文注释及参考文献格式(2013)

    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注释及参考文献格式 一、注释 论文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