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表面物理化学摘要
表面物理化学摘要
一.表面物理化学的两种主要模型分别是“分子模型”及“刚性能带模型”。
二.表面态指表面的局部电子能级。
三.“Shockley态”及“Tamm态”,局部表面能级产生的原因:表面杂质,吸附质,甚至溶液中邻近的离子—近到可与面体能带交换电子者,都会产生局部表面能级。
四.外来物质的表面态能级取决于它和表面形成的化学键。
五.有效分子轨道:成键轨道,非键轨道,反键轨道。
六.Franck-Condon原理认为:电子转移到一个能级上,或从一个能级(在此是一个表面基团)转移出来,要比分子的振动周期快。
七.外来粒子与内禀表面态的结合能支配着吸附物的表面态能级。
第二章-空间电荷效应
一.Madelung效应是离子型固体上存在的纯粹静电效应。
二.在固体与气体的界面,腐蚀过程和许多催化过程以及物理上比较感兴趣的过程,诸如被表面粒子俘获,化合物半导体的离解,以及过剩电子-空穴对的符合等,都依赖于电子与空穴在表面态上的俘获与注入动力学。
三.
第二篇:物理化学中《固体表面》教学反思
物理化学中《固体表面》教学反思
物理化学中《固体表面》教学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在三个不同阶段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更新,使我在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一. 教学前反思: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在本次授课中,我第一步是让学生回忆液体表面的特征,进而提出固体表面的吸附,使学生理解吸附产生的原因。这样的设计使培养了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分组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还安排的学生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在一道题中安排多种解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我采用由易到难的手法,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上课前,我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上可能有的反应做了充分的反思。
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 教学中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在前面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当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要求用实验验证,而且很多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来评价其他同学的设计方案。同时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路和热情,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一起到更好的引导效果,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我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思路清晰了,课前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
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经过我适时地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高频率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 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通过反思《固体表面》,对这一课进行全面反思后,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第三篇:物理化学
一、选择题
1.在蒸馏实验中,常在液体中投入一些沸石或一端封口的毛细管等多孔性物质,这样做是为了破坏哪一个亚稳状态?(C)
(A)过饱和溶液
(B)过冷液体
(C)过热液体
(D)过饱和蒸气
2.外加直流电于胶体溶液,向电极作电极移动的是(B)(A)胶核
(B)胶粒
(C)胶团
(D)紧密层
下列物体为非胶体的是(D)
(A)灭火泡沫
(B)珍珠
(C)雾
(D)空气在晴朗的白昼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B)
(A)蓝光波长短,透射作用显著
(B)蓝光波长短,散射作用显著(C)红光波长长,透射作用显著
(D)红光波长长,散射作用显著
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候,太阳成鲜红色的原因(D)
(A)蓝光波长短,透射作用显著
(B)蓝光波长短,散射作用显著(C)红光波长长,透射作用显著
(D)红光波长长,散射作用显著
丁达尔现象的发生,表明了光的(A)
(A)散射
(B)反射
(C)折射
(D)透射
7.在分析化学上有两种利用光学性质测定胶体溶液的仪器,一是比色计,另一个是比浊计,分别观察的是胶体溶液的(D)
(A)透射光、折射光
(B)散射光、透射光
(C)透射光、反射光
(D)透射光、散射光
明矾静水的主要原理是(B)
(A)电解质对溶胶的稳定作用
(B)溶胶的相互聚沉作用(C)对电解质的敏化作用
(D)电解质的对抗作用
由等体积的1mol/dm3KI溶液与0.8mol/dm3AgNO3溶液制备的AgI溶胶 分别加入下列电解质时,其聚沉能力最强的是(D)(A)K3[Fe(CN)6](B)NaNO3(C)MgSO4(D)FeCl3
一定量的以KCl为稳定剂的AgCl溶胶中加入电解质使其聚沉,下列电 解质的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A)
(A)AlCl3 电解质 KNO3 KAc MgSO4 AL(NO3)3 聚沉值/mol/dm3 50 110 0.81 0.095 该胶粒的带电情况为(A) (A)带负电(B)带正电(C)不带电(D)不能确定 下述对电动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C) (A)表示胶粒溶剂化界面至均匀相内的电位差(B)电动电位值易随外加电解质尔变化 (C)其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值 (D)当双电层被压缩到溶剂化层相结合时,电动电位值变为0 将0.012dm3 浓度为0.02mol/dm3的KCL溶液和100dm3浓度为0.005mol/dm3 的AgNO3溶液混合制备的溶胶,其胶粒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泳的方向(B)(A)向正极移动(B)向负极移动(C)不规则运动(D)静止不动 使用瑞利(Reyleigh)散射光强度公式,在下列问题中可以解决的问题是: (A) A 溶胶粒子的大小; B 溶胶粒子的形状; C 测量散射光的波长; D 测量散射光的振幅。 对于 Donnan平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A 膜两边同一电解质的化学位相同; B 膜两边带电粒子的总数相同; C 膜两边同一电解质的浓度相同; D膜两边的离子强度相同。当溶胶中加入大分子化合物时: (C) A 一定使溶胶更稳定; B 一定使溶胶更容易为电解质所聚沉; C 对溶胶稳定性影响视加入量而定; D 对溶胶稳定性没有影响 溶胶的聚陈速度与电动电位有关 (C) A 电动电位愈大,聚沉愈快 B 电动电位越小,聚沉愈快 C 电动电位为零,聚沉愈快 D 电动电位越负,聚沉愈快 将橡胶电镀在电制品上,是应用了 (B)A 电解 B 电泳 C 电渗 D 沉降电势 在电泳实验中,发现分散相向阳极运动,这表明(B)A 胶粒带正电 B 胶粒带负电 C 电动电位相对于溶液本体为正 D Stern面处电位相对溶液本体为正 20 关于电动电位,描述不正确的是(B) A 电动电位表示了胶粒溶剂化界面到溶液本体内的电位差 B 电动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 C 电动电位的极值易为少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 D 当双电层被压缩到溶剂化层的相合时,电动电位变为零 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C)A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稳定体系 B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不稳定体系 C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属于稳定体系 D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属于不稳定体系 质均摩尔质量w 和数均摩尔质量n的关系一般为:(B)A w = n B w > n C w < n D w≠ n 当溶胶中加入大分子化合物时:(C)A一定使溶胶更稳定 B一定使溶胶更容易为电解质所聚沉 C对溶胶稳定性影响视加入量而定 D对溶胶稳定性没有影响 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C)A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稳定体系 B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不稳定体系 C 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属于稳定体系 D 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属于不稳定体系 使用瑞利(Reyleigh)散射光强度公式,在下列问题中可以解决的问题是(A) A溶胶粒子的大小 B溶胶粒子的形状 C测量散射光的波长 D测量散射光的振幅 二、填空题 1、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但它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稳定存在,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溶胶的动力学性质表现为如下三种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乳化剂分子大的一端亲水,小的一端亲油,此乳化剂有利于形成_______型乳状液:反之则有利于形成_______型乳状液。 丁铎尔效应是由光的 作用引起的,强度与入射光的波长 次方成反 比 少量外加电解质对 电势的数值有显著影响而对热力学电势ψ不产生显 著影响 胶体粒子的Zeta电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nnan平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溶胶与真溶液和悬浮液最简单灵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在分析化学上,有两种利用光学性质测定胶体溶液浓度的仪器,一是比色计,另一个是比浊计,分别观察的是胶体溶液 ,和在稀AgNO3溶液中滴加少量KCl溶液,形成AgCl溶胶,该溶胶为____(正、负)溶胶,在电场中向______极移动 11胶体分散体系是热力学_____________(稳定、不稳定)系统,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布朗运动,ξ电位和离子外的离子化膜等主要因素 2、布朗运动,扩散,沉降活沉降平衡 3、O/W,W/O 4 散射;四 ξ 固液之间可以相对移动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 大离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且因静电作用使小离子在膜两边的浓度不同 8 观察丁铎尔效应 透射光,散射光 正,负 11不稳定,胶体具有很大的表面积 三、判断题溶胶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溶胶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共同点是动力学稳定系统 ()胶体动力学性质包括渗透,扩散,沉降平衡。 ()当某一溶胶达到扩散平衡时,扩散动力与摩擦阻力相等 ()用半透膜分离胶体溶液与晶体溶液的方法是电渗 ()电动电位是胶核与介质间电位差 () 对于Helmholz紧密双电层模型,由于其模型上的缺陷,所以它不能说明电泳现象 ()对于Al(OH)3 溶胶,逐滴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则溶胶先沉淀后逐渐溶解()乳状液有两种不同的互溶溶液组成() 答案 对,错,对,对,对,错,错,错,对,错 第七章 电化学 选择题 1.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 (A)强电解质溶液 (B)弱电解质溶液(C)无限稀电解质溶液 (D)理想稀溶液 答案C 2.电解质水溶液属离子导体。其离子来源于(A)电流通过溶液, 引起电解质电离 (B)偶极水分子的作用, 引起电解质离解 (C)溶液中粒子的热运动, 引起电解质分子的分裂(D)电解质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引起分子电离 答案:B 3.在电导测量实验中, 应该采用的电源是(A)直流电源(B)交流电源 (C)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D)测固体电导用直流电源, 测溶液电导用交流电源 答案:D 2.电解浓度为0.5mol的硫酸水溶液和电解浓度为1mo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都使用铂作电极,在相同温度下的理论分解电压是否总是相同?为什么? 答:是的。因为其理论分解电压与相应的原电池的电动势相等。分别计算两个不同溶液的原电池的电动势,结果都为1.23伏。说明电解水产生氢和氧的理论分解电压与溶液的pH值无关。 填空题 双液电池中不同电解质溶液间或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电解质溶液的接界处存在液界电势,可采用加盐桥的方法减少或消除。 2. 电池Zn(s)Zn2+(a1)Zn2+(a2)Zn(s),若a1>a2,则电池电动势E〈0。若a1=a2,则电池 电动势E=0。 3在电池PtH2(p)HCL(a1)NaOH(a2)H2(p)Pt中阳极反应是 0.5H2(g)---H+(a1)+e 阴极反应是 H2O(l)+e---0.5H2(g)+OH-(a2)电池反应是H2O(l)— H+(a1)+OH-(a2) 4.在298。15K时,已知Cu2+加2e—Cu 标准电池电动势为0。3402V Cu+加e—Cu标准电池电动势为0。522,则Cu2+加e—Cu+ 标准电池电动势 :0.1582V 5.在一个铜板中有一个锌制铆钉,在潮湿空气中放置,锌制铆钉先腐蚀。6.AgAgCL(s)KCL(aq)CL2(g)Pt电池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 44.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在阴极上 A.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B.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C.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D.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答案:B 45.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A.铜片; B.铁片; C.镀锡铁片; D.锌片 答案:C 问答题 1有人为反应1Na + HO = NaOH(aq)+ H22 2设计了如下两个电池: Na|NaOH(aq)|H2 ,Pt Na(Hg)|NaOH(aq)|H2 ,Pt 你认为错在哪里?应如何设计? 答:根据电池反应分别写出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如下: 阴极:1-HO + e HOH 222 阳极.:Na → Na+ + e 上面所设计的电池(1)是金属Na在NaOH水溶液中,这样金属钠会与水立刻反应放出氢气,化学能不能转变为电能,故电池(1)的设计是错误的。在电池(2)的设计中阳极反应为Na(Hg)→ Na+ + e, 电池总反应为:1Na(Hg)+ HO = NaOH(aq)+ H22 2 与要求不符,故 设计(2)亦为错误的。正确的设计可如下形式: Na|NaI(EtNH2)|Na(Hg)|NaOH(aq)|H2,pt 其中,EtNH2为乙基胺。这样的设计即把下面两个电池串联起来。左边一只为:Na|NaI(EtNH2)|Na(Hg)。右边一只为:Na(Hg)|NaOH(aq)|H2,pt 这样的设计符合要求。因为 左电池:阳 极:Na → Na+ + e 阴 极:Na+ + e → Na(Hg) 电池反应:Na → Na(Hg)右电池:阳 极:Na(Hg)→ Na+ + e 阴 极:1HO + e H2 + OH 22 - 电池反应:1Na(Hg)+ HO = NaOH(aq)+ H22 2 即 1Na + HO = NaOH(aq)+ H22 2。 串联电池的电池反应=左电池+右电池, 数学物理,学好很容易 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这些规律 很多学生反映数学和物理难学,不知道怎样提高数学和物理的成绩。 北京101网校专家认为,其实,数学和物理不是很难学,学习数学和物理肯定要做很多题目,但是要明白做题的真正目的是总结解题规律和解题方法,然后运用这些规律去解决新的问题,不断总结各类题型的解题规律和解题方法是学好的关键,如果我们能有现成的解题规律,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规律,数学和物理就能够轻松学好。如何寻找到这些解题规律和方法呢? 北京101网校的名师,可以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和物理。因为101网校的课程是名师的总结提高课,网校课堂上老师会按知识点讲解相应的例题,而且每个类型的例题老师都会给出解题思路分析,解题方法总结、同类题目的思考突破口等详细讲解,同学们只要记住这些规律,再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时就会举一反三了,同学们听101网校数学和物理的名师面授,再做相应的练习题目,数学和物理成绩就会很快提高上去。高一有个学员叫李诗诺,使用101网校4个月,数学成绩就由不及格冲天一跃提高到125分。咨询电话:80997101***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解答: 1.第一句话对,第二句话错,如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ΔU = 0,ΔH = 0。2.错,均相系统的V才与总物质的量成正比。3.错,两个独立变数可确定系统的状态只对组成一定的均相封闭系统才成立。4.错,理想气体的U = f(T),U与T不是独立变量。 5.错,绝热压缩温度升高;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吸热。6.第一个结论正确,第二个结论错。 7.错,QV、Qp是状态变化的量、不是由状态决定的量。 8.错,(1)未说明该过程的W'是否为零;(2)若W' = 0,该过程的热也只等于系统的焓变。 9.对。10.错,这不是理想气体的单纯 pVT 变化。 11.错,该过程的p环 = 0,不是恒压过程。12.错,在升温过程中有相变化。 13.错,H = f(T,p)只对组成不变的均相封闭系统成立。 14.错,Δ(pV)是状态函数的增量,与途径无关,也不等于功。15.错,环境并没有复原。 16.错,无限小过程不是可逆过程的充分条件。 17.错,若有外摩擦力(广义)存在,则不可逆。18.对。 19.对。20.错,一般的非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不仅只是温度的函数。21.错,该条件对服从pVm = RT + bp的气体也成立。 22.错,(∂U/∂V)p≠(∂U/∂V)T。23.错,U = HRTlnK + RTln1 = 0 ; 9.在空气中金属不被氧化的条件是什么?答:金属氧化物的分解压力比空气中O2的分压(0.21p)要大; 10.反应PCl5(g)= PCl3(g)+ Cl2(g)在212℃、p容器中达到平衡,PCl5 离解度为0.5,反应的rHmrHm= 88 kJ·mol,以下情况下,PCl5的离解度如何变化: -1(A)通过减小容器体积来增加压力; (B)容器体积不变,通入N2气来增加总压力;(C)升高温度;(D)加入催化剂。 答:(A)减少;(B)不变;(C)增加;(D)不变。 四、计算题 1、计算反应〔解〕: 查表得 在 298.15K 的和 p 则 故p=4X1056 3,p 如此之大,说明反应能进行到底。 CaCO3(s)→CaO(s)+CO2(g)已知其 计算此反应的条件下反应的转折温度。 2、在石灰窑中烧石灰的反应〔解〕 显然,(298K)是很大的正值,常温下 CaCO3 很稳定,不易分解。为让此吸热反应,势必要加热升温,故 得 能自发进行则至少满足 同实验测量的精确分解温度 897℃ 比较,两者相当接近。另外,由此例亦可看出,当(T)与(T)均为正值时,高温对正向反应有利,若 (T)与 (T)均为负值,低温对正向反应有利。 3、已知 25℃、标准压力 下,石墨的密度为 2.260g·cm-3,金刚石的密度为 3.515g·cm-3,试问:(1)25℃,刚石? 〔解〕: 下能否由石墨制备金刚石?(2)25℃时,需多大压力才能使石墨变成金(1)查热力学数据表可知 298K 下石墨和金刚石的标准生成 Gibbs 函数分别为:石墨)=0,(C,金刚石)=2.87kJ·mol-1 故,对反应 C(石墨)→C(金刚石)而言: (C,(298K)=2.87-0=2.87kJ·mol-1>>0,可见在室温及常压下石墨较稳定,不能由它制备金刚石。 (2)因 故当压力为 p 时若能由石墨制金刚石,则至少需求 =0,为标准状态下反应前后的体积改变,如果有一摩尔碳(石墨)反应生成一摩尔碳(金刚石),则: 将上述这些结果代入前式可得: 经整理可解出:(p-)=1.51X106kPa≈p,即压力高达 1.51x106kPa,才能将石墨变为金刚石,此预测现已实现。4、473K时反应 PCl5(g)→ PCl3(g)+Cl2(g)的标准摩尔布斯函变ΔrGm=4581.87J/mol,试求在473K、200Kpa下,PCl3(g)进行上述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又为多少? 解 PCl5(g)→ PCl3(g)+Cl2(g) 反应前物质的量 n0 0 0 平衡时物质的量 n0(1-α) αn0 αn0 lnK=-ΔrGm/RT =-4581.87/(8.14×473.15) =-1.16475 所以: K =0.3120 由上式可得 α={K/(K+P/P)}1/2 ={0.3120/(0.3120+2)}1/2 =0.3674第四篇:物理化学
第五篇:物理化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