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做业务拆分 享受税收优惠-黄石会计培训

时间:2019-05-15 01:0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巧做业务拆分 享受税收优惠-黄石会计培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巧做业务拆分 享受税收优惠-黄石会计培训》。

第一篇:巧做业务拆分 享受税收优惠-黄石会计培训

巧做业务拆分 享受税收优惠

【黄石仁和会计培训学校提供】

冯巩说过一个相声段子,大致是这样的:某大型肉制品生产企业甲公司的生产技术非常先进,将猪、牛等畜禽从设备的一头赶进去,在设备的另一头出来的就是一根根包装精良、美味可口的火腿肠。听完相声,笑过之后,笔者却想到,有时候企业需要将生产过程进行一定的拆分,以享受税收优惠待遇。本文以甲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例,分析企业“同一”项目如何才能享受不同的所得税待遇。

业务拆分 享受优惠

甲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火腿肠等精加工肉制品的生产销售,下设屠宰厂和肉制品分厂两个核算单元,每个核算单元都是一个利润中心,分别独立核算。其中,屠宰厂负责畜禽的收购、屠宰、分割、冷藏,其生产工艺流程为:畜禽进厂→编号标志→宰前检验→过磅入圈→出圈付宰→麻电剥皮→宰后检验→分割预冷→白条分割→冷藏储存→装箱入库。肉制品分厂则以屠宰厂分割后的冷鲜肉为原料肉做肉制品精深加工,其生产工艺流程为:原料肉接收→解冻→修整→绞制→斩拌→搅拌→灌装→烟熏炉工艺→晾制→剪节包装→二次杀菌冷却→装箱入库。

就甲公司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来说,唯一的生产经营项目就是肉制品精加工,但可以按照对农产品进行加工的精度和深度,将全部生产环节归为肉制品初加工和深加工两个项目。

《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2008年版)》第二条第一项第一款所列明的农产品初加工项目是指肉类初加工,具体包括:通过对畜禽类动物宰杀、去头、去蹄、去皮、去内脏、分割、切块或切片、冷藏或冷冻、分级、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分割肉、保鲜肉、冷藏肉、冷冻肉、绞肉、肉块、肉片、肉丁。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第一项第七款所列的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可以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就甲公司整体生产经营项目而言,不能享受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但其生产链条的前一阶段,即从畜禽进厂直到分割肉的装箱入库,属于《范围》列明的可以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的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出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考虑,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甲公司对其整体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肉制品初加工和肉制品精深加工两个项目或两个生产阶段,分别归属于屠宰厂和肉制品厂两个相对独立的核算单元,为“同一”项目享受不同的所得税待遇打下基础。

优惠项目的所得须单独计算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企业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项目的,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

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甲公司要想享受所得税优惠,必须将肉制品初加工项目“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

首先,肉制品初加工项目所得的计算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即按照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进行业务往来遵循的原则来计算。其价格的确定可以参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的调整方法,即按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再销售价格法、成本加成法、交易净利润法、利润分割法或其他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方法确定。

实际经营中,这类企业除了肉制品精加工销售之外,一般还会将部分初加工的肉制品直接销售出去。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向肉制品精深生产加工结转的肉制品初加工项目所得时,其价格可依照直接销售出去的初加工肉制品的价格确定。

其次,肉制品初加工项目期间费用的合理分摊。除了将发生在肉制品初加工阶段的水费、电费、人工费直接归集之外,还需将属于屠宰厂和肉质制品厂发生的公共期间费用按照合理的分摊比例进行计算归集。

“同一”项目享受不同所得税待遇应用举例

2010年甲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假设全部为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成本26亿元,期间费用1.1亿元,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5%.其中,屠宰厂的产成品分割肉按市场价计算应视同实现销售收入24.3亿元(假定全部转给肉制品分厂使用),营业成本为23亿元(其中发生的制造费用为1000万元),应直接归属的期间费用为4000万元;肉制品分厂耗用的原材料除从屠宰厂转移过来的分割肉之外,还耗用外购的香料、肠衣等辅助生产原料成本合计3亿元,应直接归属的期间费用为6000万元,该肉制品分厂发生的生产成本中的制造费用为4000万元。屠宰厂和肉制品分厂公共分摊的期间费用按各自发生的制造费用之比确定(已事先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一)按一个项目核算应纳所得税额

应纳所得税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适用税率=(290000-260000-11000)×25%=4750(万元)。

(二)单独计算农产品初加工项目所得时的应纳所得税额

1.屠宰厂应分摊的公共期间费用=公共期间费用×屠宰厂发生的制造费用÷(屠宰厂发生的制造费用+肉制品分厂发生的制造费用)=(11000-4000-6000)×1000÷(1000+4000)=200(万元)。

2.肉制品分厂应分摊的公共期间费用=公共期间费用×肉制品分厂发生的制造费用÷(屠宰厂发生的制造费用+肉制品分厂发生的制造费用)=(11000-4000-6000)×4000÷(1000+4000)=800(万元)。

3.屠宰厂应纳税所得额(免税所得额)=屠宰厂内转销售收入-屠宰厂营业成本-屠宰厂直接期间费用-屠宰厂应分摊的公共期间费用=243000-230000-4000-200=8800(万元)。

4.肉制品分厂应纳税所得额=肉制品分厂销售收入-肉制品分厂营业成本-肉制品分厂直接期间费用-肉制品分厂应分摊的公共期间费用=290000-243000-30000-6000-800=10200(万元)。

5.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免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90000-260000-11000-8800)×25%=2550(万元)。

或者应纳所得税额=肉制品分厂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0200×25%=2550(万元)。

(三)享受不同所得税待遇情况下的账务处理(单位:亿元)

1.屠宰厂相关账务处理

向肉制品厂销售产品时

借:内部往来——肉制品厂 27.46

贷:主营业务收入24.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16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23

贷:产成品 23

2.肉制品分厂相关账务处理情况

向屠宰分厂购买原料时

借:原材料 24.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16

贷:内部往来——屠宰分厂 27.46

3.屠宰厂、肉制品期末将利润上交总公司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内部往来——上级拨款

主营业务成本

4.总公司期末账务处理情况

借:主营业务成本

内部往来——拨付所属资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第二篇:增值税税收优惠和出口退税会计处理解析

增值税税收优惠和出口退税会计处理解析

一、增值税的特点

首先增值税实行抵扣制度,要求一般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款时从销项税额中扣除进项税额,保证增值税的计算只对商品和劳务在本企业增加的价值征税。其次增值税实行多环节课税,要求在商品和劳务的生产直至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课税,因此具有税收上的连续性。最后是税负公平,统一商品的税负不会因流转环节、其流转金额的变化而产生差异。

二、增值税征收和会计处理的原则

基于上述的主要特点,为了增强商品的竞争力,实行出口退税;对进口商品按照本国的增值税率全额增税,使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负担相同的增值税;由于增值税实行进项税额抵扣制,要避免抵扣链条的断裂,因此在核算过程中,必须保证抵扣的连续性,因此对采购农产品等免税商品允许按照收购凭证直接进行进项扣除、对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的征收增值税;增值税能够抵扣的前提必须是在未来能够产生销项税额,因此产生了不准予抵扣的情况。

三、增值税优惠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

增值税的各种优惠政策主要有免税、减税、税收返还等,其中税收返还包括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等办法。出口退增值税是对增值税出口的货物实行零税率,即对出口环节的增值部分免征增值税,同时退回出口货物前道环节所征得进项税额。现行出口退增值税的办法主要有三种:

(1)免:指对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

(2)免、退:指对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退税。

(3)免、抵、退: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等所还应予以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货物在当月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对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四、增值税优惠和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解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税收返还属于国家通过货币性资产对企业进行的政府补助行为,因此按照该原则进行核算,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对于直接减征、免征等税收优惠形式,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导向,但政府并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产,因此不作为政府补助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处理。(一)直接免税的会计处理

免征是指免去产品在生产、流通中某一环节的税负,对以前各环节已征的税款不予以考虑。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为生产免税货物而耗用的原材料的进项税不得抵扣,因此销售免税货物时,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计提销项税额。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为生产免税货物而购进的原材料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采购时直接计入采购成本,不单独记录借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另外一种是对已抵扣的进项税额作转出处理,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二)直接减征的会计处理

直接减征是按应征税款的一定比例征收。我国多采用降低税率或简易办法征收。因此在会计处理上,如果采用低税率时则按照实际征收的税额确认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正常抵扣;如果采用简易办法征收,则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准予抵扣。

(三)税收返还的会计处理

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三种税收返还方式是指税务机关将应征的增值税征收入库后,由税务机关和财政机关根据有关政策对税款进行返还。

因此在这三种情况下,销售货物和上交税金时按照正常业务处理,收到税金返还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营业外收入”。由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出口货物前道环节所含的进项税额时抵扣项目,体现为企业垫付资金的性质,增值税出口退税实质上是政府归还企业事先垫付的资金,因此也不属于政府补助,不确认补助收入(营业外收入)。

(四)出口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免”的会计处理因为该方法适用于出口之前没交过税,或未抵扣过税款的货物,不存在前期抵扣的进项税额,因此在出口销售时只确认相关的会计收入,不涉及增值税会计处理。

(2)“免、退”的会计处理

外贸企业在购进出口的货物,按照财政部(93)财会字第83号《关于印发企业执行新税收条例有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即应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货物出口销售后,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按照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增值税额与按照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按照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出应收的出口退税时,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收到出口退税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

(3)“免、抵、退”的会计处理

在对“免、抵、退”会计处理之前,需要对“免、抵、退”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进行分析,见图1。

OR1:征税税率;OR2:退税税率;OA:出口销售额OC:进项税额的计税价格(主要由原料价格构成)图1 无内销时增值税分析图

企业在无出口销售的情况下,当期的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OA×R1-OC×R1=ACC1A1[区域Ⅱ+Ⅲ]。

根据出口零税率的原理,免征出口环节的增值税,同时还要退还前期已上交的增值税,当企业无内销,只有出口时,当期应交的增税税=0-进项税额=-OCC1R1[Ⅰ+ⅠV],即实现了对前期进项税额全部退回。但是由于国家规定的出口退税率一般都低于征税率,即并未实现全额退税,因此需要具体计算出口退税的过程。在企业无内销,只有出口时,R2为退税率。分别分析纳税和退税分离时当期的应征增值税额和出口产品准予退还税款:当期的应征增值税=OA×R1-OC×R1=ACC1A1[区域:Ⅱ+Ⅲ],当期准予退还税款=OA×R2=OAA2R2[区域:Ⅰ+Ⅱ]。一方面要交税,另一方面要退税,为减少纳税和退税环节,可以将应交增值税和应退税额进行比较,根据两者的比较的结果确定是否退税。

首先,比较应征增值税[区域:Ⅱ+Ⅲ]和准予退还税款[区域:Ⅰ+Ⅱ],其中Ⅱ为重叠部分,即相互抵消,刚好符合对“免”的诠释。其次,比较Ⅲ和Ⅰ,如果Ⅰ>Ⅲ,说明还应该退税Ⅰ-Ⅲ,因此Ⅲ部分称为“抵”(抵了应该退的);如果Ⅲ>Ⅰ,则说明还需要交税Ⅲ-Ⅰ。结论是:当准予退税额>应征增值税时,免抵额=Ⅱ+Ⅲ,退税额=Ⅰ-Ⅲ;当应征增值税>准予退税额Ⅰ,免抵额=Ⅰ+Ⅱ,退税额=0。

按照税法规定的方法,当期应纳税额=应征增值税-准予退税额=出口销售额×征税率-(进项税额+留抵税额)-出口销售额×退税率=0-[进项税额+留抵税额-出口销售额×(征税率-退税率)],在公式中的“0”体现了外销不征税。

例题:某企业生产A产品,A产品全部出口,原材料全部由国内采购。1月份出口销售额为15万美元,1美元=7.0人民币。采购货物的发票价格是30万元人民币,增值税率为17%。无上期留抵税额,征税税率17%,退税率为15%或8%。

1.退税率=15%(1)采用分析法计算本期应征增值税=15×7.0×17%-30×17%=12.75万元 出口产品准予退还税款=105×15%=15.75万元 免=Ⅱ=(105-30)×15%=11.25万元 由于本期应征税额小于出口-准予退税款,则,抵=Ⅲ=(105-30)×(17%-15%)=1.5万元

退=Ⅰ-Ⅲ=30×15%-[105-30]×(17%-15%)=3万元 免抵=Ⅱ+Ⅲ=11.25+1.5=12.75万元(2)按照税法规定的方法

当期应纳税额=0-[30×17%+0-15×7.0×(17%-15%)]=-3万元

因为准予退税额=15.75万元,实际退税额为3万元,因此当期的免抵额=15.75-3=12.75万元。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相同。

2.退税率=8%(1)采用分析法计算

本期应征税款=Ⅱ+Ⅲ=15×7.0×17%-30×17%=12.75万元 出口产品准予退还税款=Ⅰ+Ⅱ=105×8%=8.4万元 免=Ⅱ=(105-30)×8%=6万元 则Ⅲ=12.75-6=6.75万元 抵=Ⅰ=8.4-6=2.4万元

由于本期应征税额大于出口准予退税款,当期的应纳税额=Ⅲ-Ⅰ=6.75-2.4=4.35万元

免抵=Ⅰ+Ⅱ=6+2.4=8.4万元(2)按照税法规定的方法

当期应纳税额=0-[30×17%+0-15×7.0×(17%-8%)]=4.35万元

因为准予退税额=8.4,实际退税额为0万元,因此当期的免抵额=8.4-0=8.4万元。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相同。

在企业有内销时,增值税的图例有所变化,见图2。

图2中右侧仍为外销的增值税,左侧为内销时的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由图中可以看出,“免”的含义不变,而抵的范围由于内销业务的发生,使本期的“应征税款”增加了[区域:Ⅵ],从而扩展为[区域:Ⅲ+Ⅵ],根据对无内销的分析可知,只有当期应征税款小于出口产品准予退还税款时才是真正抵。“退”的含义不变,依然是Ⅰ减去“抵”之后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的方法,当期应纳税额=应征增值税-准予退税额=(出口销售额+内销销售额)×征税率-(进项税额+留抵税额)-出口销售额×退税率=内销销售额×征税率-[进项税额+留抵税额-出口销售额×(征税率-退税率)],在公式中的只体现了内销征税。如果当期的应纳税额大于零,则表示需要纳税;如果当期的应纳税额小于零,分两种情况处理:一是当|应纳税额|小于出口准予退税额时,实际退税额为|应纳税额|,免抵的金额为准予退税额减去|应纳税额|;二是当|应纳税额|大于出口准予退税额时,实际退税额为出口准予退税额,免抵额为零,剩余部分表示内销进项大,不能退税,作下期留抵处理。根据税法公式,对于其中“内销销售额×征税率”部分,在内销时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其中的“进项税额+留抵税额”部分按照正常的程序抵扣;对于“-出口销售额×(征税率-退税率)”部分采用进项税额转出的形式处理,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为全面反映出口退税额,对于公式中未体现出的“免抵”部分,作明细项间的调整,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对于应退增值税额,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第三篇:农产品收购业务的会计和税收处理

农产品收购业务的会计和税收处理

一、农产品收购企业概论

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生产单位和个人销售的自产初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免征增值税的农业产品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农业生产者自己生产的初级农业产品;二是农业生产者自己销售的初级农业产品。特别要注意的还有必须是初级农业产品,经过深加工的农业产品是不能免税的,如自己生产的农业产品做成熟食或罐头后销售。详细的可以看一下增值税的税目注释。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准予按13%的税率抵扣进项税额。

二、主要的账务处理

农产品商贸企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企业都会涉及到农产品的一系列会计处理和相关的税收业务,农产品业务与其它业务有较大的差别,其中的农产品商贸企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又有所区别。

(一)农产品商贸企业的账务处理

某商贸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8月份发生如下业务:1.购进农产品的会计分录月10日收购桃子10000斤,单价0.50元/斤,共支付收购款5,000元。从收购地运回企业所在地支付运费500元,已收到开具的运费发票,款项已支付。

账务处理如下:

支付收购款时:

借:库存商品4,3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50.00

贷: 现金5,000.00

支付运费时:

借:销售费用46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5.00贷:现金500.00

依据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购入商品抵达仓库前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保险费、装卸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采购费用直接计入当期销售费用。

2.企业整理仓库时发现库存的土豆有6,000斤已变质,成本1,8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失 2,068.97贷:库存商品 1,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68.97

应转出税金1,800/(1-13%)×13%=268.97

3.将购进的桃子销售给某超市,10000斤,售价1.00/斤元,货款尚未收回。

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1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8,849.56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50.4

4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4,350.00

贷:库存商品4,350.00

4.收到超市电汇货款9,500元,超市扣佣发票500元。

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9,500.00

销售费用500.00

贷:应收账款10,000.00

(二)工业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会计处理某工生产企业,8月份发生如下业务:

1.从某小规模纳税人处购入大米70000斤,取得普通发票注明金额35,000元。同进支付运费2,000元,取得货运发票。材料已入库,货款已通过转账支票支付。账务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32,3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690.00贷:银行存款37,000.00

(进项税额=35,000×13%+2,000×7%=4,690.00)

2.将企业库存大米10000斤作为福利发给职工,成本18,330.00元,其中运费93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21,000.00贷:原材料18,33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670.00

应转出进项税额:

(18,330.00-930)/(1-13)×13%+(930/(1-7%)×7%=2,600.00+70=2,670.00

因为购进货物用于职工福利属于改变用途,按税法规定,改变用途的购进货物要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而购进的农产品和支付的是按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所以在作进项税额转出时,也要还原为购进货物的价格计算转出的税额。

3.车间本月发生电费2,340.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费用已通过转账支票已支付,发票本月已认证抵扣。账务处理如下:

借:制造费用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贷:银行存款2,340.00

4.销售给某商场挂面1000箱,售价60元/箱,货款尚未收回,实际成本45 元/箱。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60,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53,097.3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902.6

5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45,000.00

贷:库存商品45,000.00

三、农产品收购企业购买发票流程

企业第一次申购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应先到主管税务机关领取《企业申请购买收购发票审批表》,提供农业生产者自产自销初级农产品证明单、企业与农业生产者的农业品购销售合同,填写完整并加盖公章后提交以下证件资料到主管税务机关发票柜台办理领购手续:

1、《税务登记证》副本及其复印件;

2、购票人员身份证及身份证复印件;

3、《企业申请购买收购发票审批表》(一式四份);

4、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5、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

6、营业执照复印件(营业执照中应有收购业务)。

第四篇:小企业会计准则受赠业务的会计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受赠业务的会计处理(2014-04-29 17:48:38)

转载

转载 ▼ 标签:分类: 财会与税务

原文地址:小企业会计准则受赠业务的会计处理作者:税义正浓

财政部发布《小企业会计准则》,以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财务报表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对捐赠业务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不同之处

科目设置发生了较大变化。《小企业会计制度》设置“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小企业接受捐赠待转的资产价值,年底再转入“资本公积”等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设置“营业外收入”科目,将捐赠收益作为小企业非日常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全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与《企业会计准则》完全一致。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协调一致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前,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规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发生的转让、处置持有5年以上的股权投资所得、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和捐赠所得,占当年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的,可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的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部分省份已经停止执行递延纳税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取得财产转让等所得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第19号公告)对此问题进行了统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第19号公告规定,企业取得财产(包括各类资产、股权、债权等)转让收入、债务重组收入、接受捐赠收入、无法偿付的应付款收入等,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非货币形式体现,除另有规定外,均应一次性计入确认收入的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另有规定”主要是指:第一,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规定,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债务重组所得,企业债务重组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占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50%以上,可以在5个纳税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118号)规定,企业从规划搬迁次年起的5年内,其取得的搬迁收入或处置收入暂不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在5年期内完成搬迁的,企业搬迁收入按上述规定处理。第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二条关于递延所得的处理规定,企业按原税法规定已作递延所得确认的项目,其余额可在原规定的递延期间的剩余期间内继续均匀计入各纳税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说,《小企业会计准则》受赠业务的所得税处理财税一致,都将受赠收入计入当期损益或应纳税所得额中,不再存在时间性差异而进行纳税调整。

例: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假设2013年接受一批设备捐赠。捐赠方无偿提供市场价格的货物,增值税发票注明价款200万元,增值税34万元;受赠方甲企业自行支付运费1万元,上述业务都有合法的凭证。

该设备入账时接受捐赠收入金额为200+34=234(万元)。

受赠该设备应纳的企业所得税为234×25%=58.5(万元)。

该设备可抵扣进项税为34+1×7%=34.07(万元)。

该批设备账面成本为200+1×(1-7%)=200.93(万元)。

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0

贷:营业外收入2340000

自付运费的会计处理,借:固定资产9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00

贷:银行存款10000

经过这样处理,甲企业所获捐赠收入234万元作为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计入当年应纳税所得

第五篇:浅谈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方法-黄石会计培训

浅谈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方法

【黄石仁和会计培训学校提供】

货币资金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一部分资金,它包括现金和各种存款。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货币开支的合理、合法和货币回收的安全可靠,防止贪污舞弊行为,保证资产的安全,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满足生产和经营的需要。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规定货币资金使用的职权和责任,保证权责密切结合。2.规定货币资金核算和管理的处理程序及手续制度,使货币资金运转正常。3.健全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使货币资金业务建立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基础上。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1.职能分离控制

它是指将某些职务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工作人员担任,以避免或减少发生差错和弊端而进行的控制。企业应建立严格的组织分工和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即在制定组织组织机构方案和向工作人员分配工作时,都应考虑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应当分离的职务内容较多,一般包括;

(1)经济业务的授权者与执行者应当分离。

(2)经济业务的审核者与执行者应当分离。

(3)经济业务的记录者与执行者应当分离。

(4)财产、物资、现金、有价证券等资产的保管者与同一资产的或有关交易的记录者和报告者应当分离。

(5)资产的保管者与相关交易的批准者应当分离。

(6)交易的批准者与同一交易或相关资产的记录者和报告者应当分离。

(7)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及日记帐的记录者应当分离。

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分离、制约和监督,实行钱、帐、印鉴分管责任制。

2.程序、手续控制

任何货币资金的收付业务都应按其业务规律建立管理手续制度。内部财务控制就是要使这一审批手续规范化、制度化,以减少某些不必要的开支,并揭示出与货币资金业务有关的其它业务在内部控制方面的薄弱环节。

货币资金的收付都必须填制或取得合理合法的原始凭证,并经审批共复核后方可作为编制记帐凭证、登记帐簿的依据。

3.现金收支审批权控制

企业应当对货币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一支笔审批制度是我国一些企业在财务开支审批方面实行涂一种制度,它强调企业现金支出必须只由一人或其授权审批方可执行。为了使一只笔审批制度的执行围绕企业经营的总目标有序地进行,对于金额较大的现金收支,无论常规的或是例外的,一支笔审批的权限必须分割到若干领导及职能部门分层、互相制约地行使,并且规定审批额度。这样一定程度上发挥了

互相制约的作用,但对于每一细分权限的行使还应有必要的监控。因此,企业应建立各项主要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内部控制基本程序及控制点,并明确每个控制点由三个以上分设的岗位(经办、审核、审批)互相制约地行使用权职责。每一个控制点必须经以上三个分设岗位独立地行使职责后方可转至下一个控制点。这样,审批权限、额度制度与控制流程及岗位互相牵制作用的控制点相配合,就形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

4.预算控制

货币资金预算的控制就是通过对现金投资或现金使用的预算,帮助企业获得最大的收益。其主要手段是对货币资金的收支预测和对货币资金预算的编制。通过较为详细和较为远期的现金收支预测和货币资金预算来规划出期望的收入和所需的现金支出,可精确地规划企业现有闲置资金是否进行投资和经营中需要借款的额度和时间,以利充分发挥资金效用和盈利能力。通过对货币资金收支预算在执行中的调节有利于企业货币资金收支不断保持平衡,从事前对货币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加以控制,使企业在预算期内保持一个合理的货币资金余额。

现金预算编制者和现金业务核算应分离开,以便更有力地控制现金业务。现金预算编制后,财务经理应认真监督预算的执行,对经营过程中实际现金收支的结果应定期同预算比较分析。如果出现重大差异,可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调查现金实际的收支结果。|重庆会计培训学校|重庆仁和会计|重庆学会计|重庆会计证|重庆会计实操|重庆学会计从业资格证|重庆会计学习|重庆会计职称|财务软件|重庆会计上岗

5.稽核与盘点控制

每笔货币资金的收付都必须经会计人员认真审核,审查其手续是否完备、数字是否准确、内容是否合理合法;对一切现金、银行存款应及时入帐,加强稽核工作,并对货币资金定期进行盘点清查并与银行进行对帐,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在核算和管理货币资金的过程中,认真审查货币资金的收付凭证,以及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重大货币资金支出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

存在越权审批的行为、是否存在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岗位混岗的现象;同时检查支付款项印章的保管以及有价证券和票据的保管情况。

6.内部银行控制

内部银行是将社会银行的基本职能与管理方式引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资金管理机构,主要是进行企业内部日常往来结算和资金调拨、运筹,已被证明是实现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的有效手段。但是这种制度在企业的实践发展还不平衡,一些企业只是停留于内部资金调度的功能,对控制企业内部资金流量、流向、流程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果内部银行对集中起来的资金使用缺少有效的控制,就可能导致重大投资的失误。|重庆会计培训学校|重庆仁和会计|重庆学会计|重庆会计证|重庆会计实操|重庆学会计从业资格证|重庆会计学习|重庆会计职称|财务软件|重庆会计上岗

7.测试与评价

内部控制测试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的了解、检查和评价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确定财务会计信息可予信赖的程度。通过测试,对本期发生的货币资金收付业务作出正确评价,证实其合理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检查货币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寻找一系列因内部控制失控对货币资金影响的踪迹;同时,也要检查由于控制的繁琐而影响办事效率的环节。测试与评价要注意对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排列出各种环节可能导致的潜在问题。

下载巧做业务拆分 享受税收优惠-黄石会计培训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巧做业务拆分 享受税收优惠-黄石会计培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