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二健康教育教案-第八课怎样防治肺结核病(二)
初二年级《健康教育》教案
【课题】第八课怎样防治肺结核病
(二)【课时】共2课时,本案2课时
【授课教师】 石峰区第十六中学 彭年高
【教学目标】
1、肺结核病怎样传染的。
2、怎样预防肺结核病。
【教学重点】预防肺结核病的措施
【教学难点】什么是肺结核病
【教具】课件(电脑演示文稿)
【教学内容及过程】
新课导入
肺结核病俗称“疥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系统。通过病人说话、打喷嚏、咳嗽,使结核杆菌随唾沫飞散到空气中。病人把痰吐到地上,干燥后病菌并没有死亡,而是随着尘土飞扬游离于空气中。周围的健康人吸了带有结核杆菌的空气,就有可能得病。此外,通过与病人接触,用病人未经消毒的食具和衣物,都能传染肺结核病。
凡是患肺结核病的人,精神倦怠,体力下降,面黄肌瘦,不思饮食,手足心发热,略有低烧,下午面颊潮红,夜间盗汗,严重时浑身无力、双肩酸痛。女性可引起月经失调和闭经,更为重要的症状是病人伴随一声声轻微咳嗽,痰量很多,有时痰中带有血丝,继而大量咯血,有胸痛感。这时应立即到医院做X光检查,做出准确诊断,以免延误诊断及治疗。
结核病发生排菌的也较多,所谓排菌就是咳嗽、吐痰甚至呼吸时都从肺里排出结核菌,传染性极强。
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并不一定都发病。据研究,城市中的人几乎都感染过结核杆菌,但真正发病的并不多,其主要原因是在于个人的身体抵抗力。如果人的体质较强,结核菌在他身上就很难得逞。相反,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患了肺结核病。这说明肺结核病并不可怕,只要坚持锻炼身体,是完全可以抗御的。
怎样防治肺结核病呢?除了日常生活加强体育锻炼外,就是要讲究卫生,不与带菌者接触。尤为重要的是不随地吐痰,不对着他人打喷嚏,不用病人食物,经常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接种卡介苗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因为卡介苗是一种减毒活菌苗,注入人体后能使肌体对结核杆菌产生免疫力。经实践证明卡介苗的保护力达75%以上,日本在40-50年代里,就是通过把卡介苗接种范围扩大到30岁,有效地控制了结核病的流行。
在防治结核病方面,要做到:
1.讲卫生、控制和切断传播途径;
2.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3.接种卡介苗,增强免疫力;
4.积极正确地治疗。
随着现代结核病化学疗法的进展,结核病的化疗在给药方法、途径、方案的组成等,都是按现代细菌学、生物学的机理而制定的,时间约需1.5-2年时间,现在改用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效果更好,一般只需6--9个月可以治愈。凡是体检时发现可疑肺结核病者应积极检查痰液确诊,一旦确定,应去结核病专科门诊接受系统化疗,以彻底治愈。
课堂复习思考题:
患肺结核病有哪些症状?怎样预防与治疗?
课堂小结:通过授课让学生们懂得了怎样预防肺结核病和治疗肺结核病。
1.讲卫生、控制和切断传播途径;
2.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3.接种卡介苗,增强免疫力;
4.积极正确地治疗。)。
布置作业:预防肺结核病有哪些措施
第二篇:初二健康教育教案-第三课青春期的心理卫生(二)
初二年级《健康教育》教案
【课题】 第三课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2)【课时】共2课时,本案2课时
【授课老师】 石峰区第十六中学 彭年高 【教学目标】 懂得端庄自爱,正确区分爱情与友情 【教学重点】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难点】珍惜未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教具】课件、录像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正确对待发育的早晚:
在现实生活中,青春发育期到来的年龄会因为遗传因素或体质强弱、营养状况、地理环境等的不同而存在一顶的个体差异,大多数孩子处在恰当年龄便开始发育,少数女孩可以从8到9岁,男孩从10到11岁就开始发育,称早发育;及少数的女孩则从14到15岁,男孩从15到16岁才开始发育,称晚发育,以上几种情况,只要不是因病引起的,都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千万不能顾虑重重。如果发育太早或太晚,就应到医院检查,发现病源及时治疗。
二、互尊互爱:
1、.端庄自爱:与异性交往要掌握分寸。不要嬉笑打闹。拉拉扯扯。不出现不检点超规的行为。
2、任何人都应该有人格,有尊严感,不仅自己要尊重自己,也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自己也要尊重别人,自尊与互尊是相互统一的。
3、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随意干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是彼此之间应该遵守的职责,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龄,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是自然的,但是应该理性克制自己情绪,不要轻率给异性写信、倾诉对异性的爱慕之心,不要与异性单独约会看电影、逛公园。更不要凭自己的情感去挑逗异性。这样会破坏他人的平静生活,干扰他人的学习,这是既不尊重自己,不尊重别人的表现,后果不堪设想。
4、交往要团结友爱、落落大方、互尊互爱,对自己的行为要有分寸、有节制,人需要有尊严。
三、珍惜未来:
1、正确区分情与爱情:友情是坦率、自然、正常的交往。爱情是婚姻、家庭的前奏它们的基点不同,友情是出于互帮,共同进步,爱情是出于渴望得到异性的熏青。真挚的友情可能转化为爱情.但它不是必然的结果。
2、不要早恋.中学生对事对人阅历不深,处于不稳定、多变状态,世界观还未真正形成,如凭一时冲动,对异性表露钟情,是一种草率行为,有害无益,影响学习,贻误青春。
3、培养坚强道德意志,性萌动与性冲动,无疑要受到社会道德规范制约,更要受个人道德意识控制,对自己行为负责。
4、树立强烈的事业心,青春期短暂,宝贵不能碌碌无为而虚度年华,不能陶醉于花前月下,甜言蜜语之中要有远大理想和抱负,趁此风华正茂,打好坚实的成才基础。
【教学小结】:进入青春期同学,存在性朦胧意识,此课在规范学生该时期的性意识、道德意识方面起重要作用,能让学生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的关系,懂得自尊自爱、不早恋,能区分友情与爱情把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为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成长打好坚实基础。
第三篇:防治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教案
防治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教案
六(1)班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结核病。
2、肺结核病有那些症状。
3、如何防范结核病。教育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肺结核是由结核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我们国家肺结核的病人数在全世界排第三位,肺结核是我们国家预防控制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同学们在学校里集体学习生活,大家接触得很密切频繁,就容易让呼吸道传染病、比如肺结核乘隙而入,在校园里传播和蔓延。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差,学生营养跟不上,发生肺结核的风险更高。另外咱们初、高中毕业班学生的学习压力山大,睡得晚起得早,作息不规律,也都能增加发生肺结核的机会。得了肺结核后会影响你们的身体健康,学习和生活。因此,大家可要提高警惕了!
二、新知
(一)、什么是结核病,它有何危害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传染病。结核菌多侵犯肺组织,但也可以侵犯全身许多组织和器官,因而除引起常见的肺结核病外,还可引起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和皮肤结核病等,传染性强的主要是肺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一旦感染发病,若治疗不及时,不规范、不彻底,最终可导致复发、恶化、产生耐药,形成难治性肺结核,并成为慢性传染源,危害家庭、社会,甚至可能最终会因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二)、结核菌是怎么传染的呢?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人咳嗽、大声说话或打喷嚏时,喷出的唾液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结核菌。大的飞沫颗粒呢,很快落到地面,小的飞沫就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当健康的你们吸入这些飞沫后,就会受到结核菌感染。咱们教室里有几十名学生上课,宿舍里大家又共同居住在一起,房间如果通风不好,与病人接触的时间又长,再加上没有防护措施,很容易感染结核菌。
(三)、肺结核病有哪些症状呢?
咳嗽、咳痰、咯血或痰里带血丝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此外,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四)、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后该咋办呢?
同学们中间如果出现了上述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应该赶快让爸爸妈妈领到医院去检查。如果有同学得了肺结核,那同宿舍或同班同学可就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不管有没有出现上面那些可疑症状,都得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
(五)、到医院后需要检查哪些项目呢?
15岁以上的学生主要进行胸部X线检查和痰涂片检查,如出现X线胸片异常,痰涂片检查阴性,就继续进行痰培养检查,直到确诊。15岁以下的学生,首先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如PPD试验强阳性,再进行胸部X线检查和痰涂片检查。
(六)、得了肺结核,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什么呢?
有同学一旦被确诊为肺结核,应根据医院的诊断证明休学治疗。治疗期间要严格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和复查,坚持按时服药,树立治愈的信心。只要完成规范治疗疗程,绝大多数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治愈后就不会有传染性。治愈后,由医院开具证明就可以复学啦。
此外,在治疗期间还需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在饮食方面应以吃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为主,同时还应多吃品种多样的蔬菜、水果,再搭配一些粗粮更好。
(七)、我们怎么预防肺结核?
同学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应掩口鼻,不要面对他人,不要随地吐痰;在校期间,教室和宿舍要勤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膳食搭配,另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这样就可以打败结核菌了。
三、总结
同学们一旦被诊断为肺结核,要主动向学校校医和班主任报告,不要隐瞒病情、不要带病上课。传染性的病人应该住院隔离治疗,居家治疗的病人最好在治疗的第一个月单独居住。治疗期间,应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如必须去,需佩戴口罩。治疗期间要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服药和复查,直到治愈复学。
祝愿:同学们,身体棒,学习棒是爸爸妈妈和老师对你们的最大希望!快快加油哦!
第四篇:防治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教案
防治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2015年9月
一、主要内容:向学生宣传防治结核病知识
二、教育过程
(一)引入
3月24日,一个普通而又重要的日子——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二)了解结核病知识
什么是结核病呢?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它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又称痨病,在人体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其中以肺结核病最为多见。在旧中国,由于经济极端落后,我国结核病患病率、死亡率均相当高,故有十痨九死之称。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人类进步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卡介苗和有效抗结核的化疗药物使用,结核病曾得到有效的控制。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不正规治疗导致耐药结核菌的出现和蔓延、艾滋病流行、高感染或高危人群流动等原因,结核病在全球上重新蔓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993年4月23日,在伦敦召开的第46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史无前例地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1998年,WHO再次发出“遏制结核病行动刻不容缓”的呼声,号召全球紧急行动起来,加强对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世界卫生组织还将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主题为:控制结核人人有责。
我国目前的结核病病人数量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目前约5.5亿人感染了结核杆菌;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4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150万,每年约13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疫情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更为严重。由于儿童对结核病的抵抗力较弱,学生时期身体各系统发育不平衡,机能不协调,代谢旺盛,受到感染后容易发病,易惟患结核病。学龄期间,一旦发病,病变进展迅速,容易随血行播散,成为结核性脑膜炎等急性结核病,不仅健康受到损害,而且影响学习和工作。
(三)防范措施
为控制学校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们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行动起来,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1.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内一切场所均应采取湿性打扫,即扫地先洒水,避免尘土飞扬;对教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机会;使用湿布擦家具,禁止随地吐痰,咳嗽时用手帕或擦巾纸掩住口鼻,防止排菌肺结核病人痰中的大量结核菌随尘土飞扬而造成传播。
2.开展体育锻炼,加强营养,注意劳逸结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发现有低热、盗汗、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或疾控中心检查。确诊结核病后,要及时治疗。
(四)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们的日常行为做起,对结核病说“NO”。
防治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2016年3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结核病。
2、肺结核病有那些症状。
3、如何防范结核病。
二、教育过程
(一)、什么是结核病,它有何危害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传染病。结核菌多侵犯肺组织,但也可以侵犯全身许多组织和器官,因而除引起常见的肺结核病外,还可引起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和皮肤结核病等,传染性强的主要是肺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一旦感染发病,若治疗不及时,不规范、不彻底,最终可导致复发、恶化、产生耐药,形成难治性肺结核,并成为慢性传染源,危害家庭、社会,甚至可能最终会因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二)、肺结核病的传染与发病
痰内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肺结核病的传染主要是呼吸道传染,当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咳嗽、咳痰、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带有结核菌的飞沫,被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病人一年中平均可传染10-15人。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仅有5-10%的人发病。幼儿、青春期、老年人和营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后、免疫抑制性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发病率较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极易并发结核病。
(三)、肺结核病有那些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数度量不等的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伴有咯血等可疑症状者应及时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或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进行检查和诊断。
全身症状:疲乏、消瘦、食欲减退、低热、盗汗、妇女月经不调等,少数急性发展的结核病可出现高热等症状。
(四)、防范措施
为控制学校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们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行动起来,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1.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内一切场所均应采取湿性打扫,即扫地先洒水,避免尘土飞扬;对教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机会;使用湿布擦家具,禁止随地吐痰,咳嗽时用手帕或擦巾纸掩住口鼻,防止排菌肺结核病人痰中的大量结核菌随尘土飞扬而造成传播。
2.开展体育锻炼,加强营养,注意劳逸结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发现有低热、盗汗、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或疾控中心检查。确诊结核病后,要及时治疗。
(五)、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们的日常行为做起,对结核病说“NO”。
第五篇:防治地方病健康教育
二〇一一年秋季薛百中学 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实施计划
在党委、政府、卫生部门的重视下,我校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作为学校重要工作,在不懈努力和抓落实的过程中,我校学生、教师、家长掌握了基本的地方病防治知识,形成了健康观念,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不断提高,使我校健康教育在已有基础上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加强领导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健康已成为当前居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我校把健康工作列入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我校成立了镇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对全校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各班根据学生实际和年龄特点,制定了教学计划、活动记录、工作总结。同时也抓住宣传这个阵地,充分利用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标语、校园广播、等宣传设施,对健康教育特别是地方病防治知识进行宣传。
二、主要措施
1、将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以下简称地氟病)等地方病防治知识列入教学内容。要求健康教育教师将地方病防治列入健康教育课,每周用一课时向学生讲解宣传地方病知识,重点是地氟病。通过课堂上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地方病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及如何防治的知识,提高地方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率。
2、在学校开展专题性活动。向家长、学生宣传如何防治地方病知识。学校在其最醒目的场所刷一条永久性关于地方病的标语。如:饮用卫生水,远离氟中毒;坚持食用碘盐,保证儿童健康发育等等,让地方病防治的意识渗入学生脑海;每月办一期地方病防治橱窗专栏,向教师、学生形象、生动的介绍如何防治地氟病和碘缺乏病知识。
3、召开家长会,让专门教师向家长传授健康知识,让学生向家长讲解如何防治地方病知识,从而提高家长对地方病防止知识的知晓率,通过“老师——学生——家长——村民”这一有效的传播链开展宣传活动,普及防治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同时学校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对大黄牙、花肚皮等地方病患者进行治疗,以实现消除地氟病的目标。
4、通过卫生部门专门人员对学生进行定期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了解地方病在学生中发病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医院补救。
5、对学生定期进行有关地方病防治的常用知识检测,了解学生知晓情况,要求学生每学期写一篇有关地方病防治的作文,不断提高保健意识。
6、加强班级管理,将地方病防治列入班级管理内容,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健康管理,指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日常饮食习惯,并向家长宣传相关知识,继而让家长形成健康的做饭方式。
7、加强领导定期考核。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考核范围内,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学校的健康档案、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教案、学生
材料等进行检察,督促学校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健康教育在学校顺利开展。
三、实施目标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地病部门及卫生部门的领导下,力争地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使我校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五至六年级学生对碘缺乏病防治知晓率达80%以上,对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薛百中学 二〇一一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