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腾冲县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及前景浅析
腾冲农村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及前景浅析
腾冲县第三中学黄在菊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腾冲农村中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分析造成其的原因,并提出粗浅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教育腾冲农村中学教育改革发展 建议
江泽民说过:“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特别是在当今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等的综合竞争。无论哪一方面综合实力的增强提升,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地位。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落实“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根本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狠抓落实,全面加快腾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腾冲位于云南西部边陲,历史悠久,山川秀美,资源丰富,是一个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边疆县份,国土面积为5800多平方公里,集居着25种民族,2006年全县总人口为62万余人,边境线长148公里,商贸发达;旅游资源独特,物产资源丰富,华侨众多,文化积淀厚重。面对这样的环境和条件,如何发展教育历来是腾冲各届有识之士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特别是腾冲 -1-
农村中学的教育发展更值得深思。
一、腾冲农村中学的教育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腾冲的教育工作已取得了较好成绩,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壮大。但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高、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落后、劳动者素质低的实际情况仍然存在。近年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农村教育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优先发展,坚持以教育为本的方针,加强领导和量化考评,狠抓入学率、巩固率和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提高。
二、腾冲农村中学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尽管全县的教育工作得到了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重视,但学校硬件设施、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特别是腾冲农村完中的教育近年来发展存在不平衡的趋势,尖子学生生源有限,学生辍学严重;特别是农村学校,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从软件措施上都有待加强。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严重,每学年开学之初,好多老师要到村寨动员辍学学生返校,而这些学生返校不久后又面临新的辍学。有的因学习跟不上而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继续上学,初中毕业,平均每班(50人)流失学生多则十多人,少则四五人。加之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网络的发展,网吧在一些农村集市如雨后春笋,许多青少年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但给家里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耽误了学习的大好时光,日渐产生厌学情绪,最后迷失在网络世界中,一旦学习跟不上,就面临逃学,最终不得不辍学。目前,就业压力大,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情况随处可见,致使有些学生认为读书无用,还不如学一门手艺、技巧。基于以上困难和问题,农村中学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显得步履为艰。
三、造成腾冲农村中学教育改革发展中困难和问题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腾冲农村中学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十分严重,其主要原因:一是供养学生家庭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二是起点低,基础差,生源参差不齐。特别是农村完中的生源不平衡,好的尖子学生都往县城学校走,剩下的大部分因基础较差或家庭贫困而选择就读农村中学,这是造成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差距加大的主要原因;三是缺少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因地方财政有限,对农村学校没有特殊的倾斜和优惠政策。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边疆地区曾经给予许多优惠政策,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税收及边疆“三照顾”等优惠政策。现在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这些优惠政策已消失,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办学投入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再加上近几年农民经济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加大,也是造成农村学校学生入学率、巩固率下降,失学率、辍学率和学校危房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总之,要解决腾冲农村中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和问题,若没有中央和省、市、县级的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强大支持,腾冲农村教育与县城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四、对策及建议
发展科学技术离不开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构建和谐社会更离不开教育,要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腾冲各族群众要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离开了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是没有其它出路的。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切实加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尤为重要。因为教育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实现科学技术向现代生产力转化的基础中介。据调查,腾冲农村同城镇教育发展方面的差距,集中体现在硬件设施差,软件设施不到位上。为此,对如何加快腾冲农村教育发展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粗浅的对策及建议。
首先,要进一步重视农村的教育工作,农村大部份地区较为贫困,基础设施脆弱,自然条件恶劣,劳动者素质偏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制定出更适合农村实际的优惠政策,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加大学校危房改造力度,尽快解决农村学生辍学、危房率偏高的问题。
其次,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教育投入力度和对贫困中小学生的帮扶资助力度。并进一步做好社会慈善助学等活动,加大政府对贫困生的帮扶补助力度,开展一些有益的助学活动。尽快实现温总理提出的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实行“两免一补”(即免杂费和课本费,补助住宿生生活费)的目标而努力。
再次,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步伐。在教师队伍的培训上,各级政府应引起重视,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不断地培养和造就既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又爱岗敬业的新一代教师队伍,这是腾冲农村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长久之计。
总之,只有狠抓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通过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培养出一代又一代走出贫困农村的不同层次的知识分子,一方面带动农村的群众观念转变;另一方面,又依靠这些走出农村的人才来关心、支持腾冲农村的各项事业发展,促进腾冲县乡经济和社会的统筹和谐发展。也只有通过抓好农村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依靠科技、利用科技的综合能力,才能逐渐改变千百年沉积下来的陈规陋习,树立勤俭节约,以人为本,依靠教育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的新思想、新观念。以新时代高素质的教育者来抓好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工作,继而又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农民。让我们携起手来,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狠抓落实,努力把腾冲农村的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农村基本金融服务发展现状及前景
农村基本金融服务发展现状及前景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下,农村金融服务得到显著改善,但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还不足以满足农村人口对金融的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对只尔滨东升村基本金融服务的覆盖与使用进行调查,经数据分析后发现东升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均存在一定问题。为完善东升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三点关于改善东升村基本金融服务的创新型建议:一是改善东升村金融环境,发展合作金融、民间金融。二是健全东升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普惠工作。三是积极探索东升村金融服务创新。
关键词:东升村;金融服务体系;供求关系;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6-0035-02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据2010 年《黑龙江金融运行报告》数据显示,当年粮食播种面积高达504亿公斤,畜牧业产值高达966亿元,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全国金融的平均水平,金融供求不平衡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1]2015年深入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满族乡东升村实地调查,关于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与使用问题。通过此次调查,对当地金融基础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对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提出建议。
一、东升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与使用的现状
(一)自然情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满族乡东升村临近市郊,距离最近公路只有0.4公里,并已实施“村村通”村级公路路面硬化,但公路质量不尽人意。全村常住人口3,200人,共860户,其中五保户五户,低保户53户,100%用户使用自来水。去年该村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有2560人,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2,200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有53户。村内有四个卫生室,一个广播站,一个图书室和二个文化活动室,公共活动场所较多,一年举办文化活动可达20次以上。
(二)经济情况
现有砖瓦住房860座,总耕地面积7,740亩,均以旱地为主,农业产值达7,000万元,农作物生产全工程机械化率达100%。蔬菜作为该村主要经济作物每亩产值约12000元,而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每亩产值为1,200元。除了农业作为该村第一大产业外,旅游业对该村的经济发展也作出了巨大贡献,虽是新兴经济支柱但年产值达100万元。去年最高家庭收入可达1,000万元,最低家庭收入约一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一万元,在红旗满族乡中属于高等水平,现有企业单位18家,产值9,000万元,利润6,000万元。
(三)金融服务供求情况
经走访调查得知,东升村的基础金融服务的供求现状并不乐观。像东升村这种距离市区仅不到30分钟车程的近郊农村却没有一家商业银行网点,只在镇上有一家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信用社,村民去距离最近的银行网点办事需要步行30分钟以上。经调查可知东升村没有布放POS机和ATM机,也没有互助会等民间融资方式。而本村的互联网金融使用也较少,只有不多于30%人了解或使用。由于本村中、青年外出务工人数约为1,000人,占村内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而留守家中的多为老人及孩子,所以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大。
东升村居民的主要金融服务需求是存取款及贷款业务。除了居民收入外,村民还领取政府发放的农业补贴,并主要以银行存折的方式领取。从东升村村民申请贷款用途来讲,主要是为了租地和经营副业,少量用于购买车辆与机械。而东升村村民对于这些小额短期贷款的申请金额通常较少,表现为贷款需求量不大。再者东升村并没有任何政策性保险,也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在东升村安排代办员。调查发现,东升村村民除了购买少量车险以外并无购买其他财产保险,尤其是农业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几乎无人问津。
二、东升村基础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农民所需产品
1.银行、证券和保险是当前市场上主要的金融产品。农村金融大多以银行业务中存、贷款业务为主,资金投资渠道单一,很少涉及证券、保险等中间业务,股票、国债、基金等投资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虽然村内会举行金融知识通识培训,但大多数农民并不能理解。从东升村文化程度来看,大多数人为高中毕业,少数大专学历。所以东升村农民的日常金融服务只局限于存、取款,很少有人参与证券投资等金融活动。
2.小额短期贷款是农村金融贷款的主要表现形式。生产类型差异下,农民资金需求也不同,小额贷款不能全方位满足农村多元化的信贷需求,且受春耕较长的时间影响,农民的收入受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威胁。[2]同时,农户贷款需求的额度越来越大,进一步表明资金需求的目的已经不是主要为了满足购买种籽、化肥、农药等,而是为了寻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实现经营转向发展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的需要,在金融服务需求的种类上也逐渐转变为对于结算、汇兑、金融咨询、租赁、信托、保险、信用卡、有价证券的代理买卖等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3.就当地经济环境来讲,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出现行业分化。本应是最主要的第一产业需求不足,而新兴第三产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又激增。农业作为东升村的第一大产业,其经济地位不言而喻。但由于东升村村民贫富差距较大,而土地又都在农民自己手中,缺乏统一协调,所以机械化自动化农作模式的全面开展进程缓慢。一些贫穷农户的耕地机械化水平很低,其原因是这部分农户不愿意申请贷款用于机械购买等农作相关活动上。另一方面,村内没有集资企业,也没有互助会等组织,仅有新兴的满族乡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对于金融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4.村民对于保险的意识不强,了解不深。作为高风险、弱质性产业,农业无法得到保险和担保的支持,这给东升村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风险。然而村民因知识贫乏、保险意识较弱,再加上相关宣传不足,就导致既无保险公司提供保险产品,村民也不能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互助共保组织以防范风险。
第三篇:中药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药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摘要】中药产业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产业,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又是我国医药经济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中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药现代化是提升中药产业的重要途径。当今国际国内医药市场的各种变化及21世纪医药市场的发展趋势,在给中药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中国加入WTO以后的世界医药市场,就成了中国中药产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司。该司产业处处长顾大伟博士就我国中药产业的行业前景、现状、发展思路和近期主要工作目标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字 :中药学 现状 前景
一、中药学的发展方向
有的中医都要温习、钻研、挖掘中医的经典和文化精髓,这才是正确的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千万别搞错了,误以为把中医改造成西医就以为是中医的现代化。也不要以为把中药打入美国市场就是现代化、国际化,错了,我们发展中医药不是为了让西方接受。这不仅涉及民族的自尊,应该搞清楚现代化不是目的,服务人群才是目的。首先应该为13亿人口着想,保护好中国人的健康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据我了解,目前国外医学界一般认为医学分主流医学和替补医学两种。在中国,西医目前已经取得了主流医学的地位。主流医学之所以
承认替补医学的存在,是因为人的生命有限,减轻病痛、延长生命是很现实的需要。西医至少在目前还无法包打天下,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在现有的人类与疾病斗争的经验中寻找其他方法。
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而中医把医术与中国的哲学思想结合在一起,用哲学化的语言表述病症,用理论指导治疗过程,是替补医学中最系统最悠久的一门方法,可以说是生命力最强的古老医学。去年成功治疗“非典”就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例子。
二、中医存在的问题的确,各种先进的科技应用速度很快,所以西医诊断的技术进步很快,但其治疗的进步比诊断要慢得多。很大的原因是药物的发现慢。西医的药物发明通常都是发现肌体或缺或多某种物质,然后化学合成近似物弥补,先在动物体上做实验,然后在人体上试用,出现问题后再改进,或减少其副作用,或停止使用。
中药一开始就是以人体为基础进行实验,有几千年的实验基础。而西医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尤其是药物治疗史只有200多年,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药是安全的有效的。并不是说中药就没有副作用,但是中医很早就认识到药物的毒性,通过不同药物的配伍和炮制过程减少毒性对人体的损害。国外时常发生根据中医复方药中的某一味药物属于有毒物质而禁止使用的情况,因为西医根本没有配伍用药的概念。在早期我国从事药审的人很多还是很有经验的老中医,当他们走向年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新一辈的药审人员大多接受的是西医教育。脱离中医药理论和经验来管理中药,恐怕将来准许用的中药会越来越
少。
为什么大家会对中医没有信心,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必须要改造中医才能走向现代化。我个人觉得原因有以下几个:
1、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药品消费不到10美元计算,赶上中等发达国家40-50美元的水平,我国所蕴涵的潜在的医药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2、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预计我国医疗保险人群将从目前的1.6亿增加到五年后的3亿;
3、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伴随着城镇人口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长,“十五”期间,每年约增加1000万城镇人口,按目前我国城市人均药品消费与农村药品消费水平约为7:1,城镇化的发展将对药品市场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
4、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健康意识的觉醒以及人口的净增长和人口老龄化,也同样会对药品市场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入WTO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加入WTO,医药行业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长远看,加入WTO,有利于我国医药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医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及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利于获得我国医药发展所需的国际资源,有利于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化学原料药、中药、常规医疗器械产品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也有利于我国医药企业转换经营机
制与体制创新。总之,有利于提高医药行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但是,加入WTO将在三个方面对我国医药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一是关税的降低,将对我国化学原料药这一出口支柱产生强大冲击;二是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将使我国必须面对临床治疗需要的专利药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三是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将对我国现存的医药流通体制和医药流通领域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三、中医药发展前景
但是,医药的现代化,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态度。
国家计委决定采用“专项扶持”的形式贯彻这一战略。通过现代中药示范工程建设提升我国中药工业的整体水平,促进中药产业的结构调整,开辟新的产业领域,通过强化现代中药产业的基础支撑条件,为实现跨跃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培养一批单品上规模的中药企业,如在抗癌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哈药慈航等制药企业。特别是加速高技术中药产业化发展,示范应用先进的提取、分离、制剂及生产过程系统控制技术,使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药骨干企业在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上全面实现技术提升,建立对全行业进行技术辐射的示范工程和产业化基地,促进“大企业、大品种、大市场”战略的实施。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化产品的产业化,使我国中药在中国加入WTO后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扶持的实施,将使我国中药产业(主要指中药种植农业和中药工业)规模到2005年达到年产值800亿—1000亿元,年均递增16%以上;中药产品年出口额达到100—120亿元,占中药工业产值的10%以上,年均递增20%;年实现利税150亿元,年均递增10%,其中利润50亿元,年均递增10%;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占中药工业总值的比重达30%,技术进步对中药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5%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中药工业重点依托企业50个,产值占全行业70%,大型企业集团重点产品200个,其中年产值超5亿元的30个,超1亿元以上的100个,约占中药产品产值的30%,使中药产业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
总之,医药行业是全球经济中的一个热点,作为医药行业的分支,中药行业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四篇: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药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尤其是人的身体健康方面,因而,对于医疗方面的要求也就突显出来,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自然也越发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与讨论。
在新世纪, 随着回归大自然的思潮,人们对绿色食物、绿色药材会更加向往,对健康更加关注。发展现代中药也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阔的市场及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中药现代化。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我国中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剂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健康理念产生,国内市场对中药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竞争力的加强,中药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药发展现状近百年来,西医西药逐渐主导我国医疗市场,已薪火相传五千年的中医中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医药正陷入传承危机。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壮大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统计,按来源来分类,中药资源可分为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3种,分别有11146种、1581种和80种;按使用情况可分为中药材、民族药和民间药3种,分别有1200多种、4000多种和7000多种。
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不理想。中国中医科学
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占全世界人口25.22%的中国,医药产业仅占全球的7%,天然药物仅占世界天然药物市场的3%-5%,中药出口额不足国际中草药市场的10%,与我国天然药物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2003年,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中成药和饮片)达810.27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6.11%,仅占GDP的0.69%。
另外,由于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严重短缺,过度开发使宝贵的中药材资源濒临枯竭。我国林麝、黑熊、马鹿等40个种类的药用动物资源显著减少,其中,麝香资源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了70%;冬虫夏草、川贝母、川黄连等资源被严重破坏,野生甘草蕴藏量减少了80%,常用药材人参、三七的野生个体已很难发现;大宗中药材品种的栽培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对道地药材的研究和开发不充分;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和化肥、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严重,中药材质量的不稳定和品种的混乱,使中药材资源远远没有做到优质供应和可持续利用。
二、化学成分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很少进行活性成分研究
一些研究者只是单纯进行化学研究, 满足于发现一些新化合物, 对活性则极
不重视, 很少有人进行活性成分研究。为了能够发现新的化合物或新的结构, 一些人对有多年临床疗效的中药或民间药兴趣不大, 宁可去寻找那些新的植物资源, 而不管它是否有活性或是否有临床经验。
(二)活性成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当
所谓活性成分研究,多半只是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在测定结构之后,再送至
有关活性筛选部门进行活性筛选,碰着算,碰不着拉倒,收效甚微,较少有人采用活性指导下的导向分离方法。因此,那些含量甚微、又难于分离的活性成分在分离途中可能丢失,丢失了也难于察觉。
(三)化学家与生物学家相互脱节
生物学家尽管不断宣布在身体机能、细胞或基因调控方面有新的发现, 但未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灵敏、简便、可靠的活性筛选体系。故化学家即使想进行活性成分研究, 也常常无法实施。
(四)未能充分重视中医药的传统经验
中药多以汤剂形式应用,但是水溶性成分过去很少成为化学研究者的工作对象。迄今,研究者多沿用西方做法,将中药当作一般的植物药进行研究。实际上中药很少单用,多为组方用药,中药的疗效主要是方剂的药效。但中药方剂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化学家很少涉足,甚至望而生畏。体内环境(如p H值、肠内菌丛、酶等)对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成分的影响常被忽视, 故采用常规方法得到的成分很可能只是一般化学成分,或可能只是活性成分的前体药物。
(五)多采用西医哲学思想研究中药, 故成效不大
西医多强调对症的、局部的治疗,强调外因的作用,强调单一活性化合物对单一靶点的作用, 希望药到病除、立竿见影,采用的多是攻击性或排除性的方法。而中医则强调治本或者标本兼治,强调对整体的作用, 强调通过中药方剂中多种成分对身体的多向调节作用达到调动机体内因、调整机体平衡、祛病养生的目的。因此, 研究中药活性成分时如果选用的是体现西医哲学思想的活性筛选模型, 用作阳性对照的又是那些符合西医对症治疗观点、作用剧烈的西药时, 则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果常常令人感到失望。在研究常用中药,尤其是中药中的上品或其制剂时, 这种情况更为多见。
由于西医对中医关于中药功能、主治叙述中采用的深奥难懂的用语理解不一,建立的动物模型或活性筛选体系往往不能正确表达中药及复方制剂的临床效果,故所得的活性成分或有效成分不被中医认可,或者认为不能真正体现中医用药的精髓。另外,只用单一活性筛选体系追踪分离得到的活性物质也很难合理说明具有适应多样性的中药及方剂的真正作用物质基础。现在提倡采用多指标活性筛选体系进行方剂作用物质基础的研究,但实行起来则存在许多困难。
(六)研究得到的部分成果未能进一步提高或推广应用
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得到的活性成分,往往未能做进一步的结构修饰或者结构改造,并就结构活性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创新药物的贡献作用不大。研究成果未能更好地用于指导中药制剂的标准化、规范化,对推动中药现代化所起的作用不大。
三、中药造成的不良反应
由于化学药品频频出现不良反应,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疗效相对稳定、毒副作用小的中药,但是随着中药的应用日益广泛,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数量也有所增加。不同于西医和西药,中医讲求辨证施治;中药经过炮制和配伍,也能达到一定的增效减毒的目的。
四、对中药的认识存在的一个误区
大家在进行中药研究时,注重新剂型、疗效的研究 ,而忽视了毒理的研究,由此造成中药中毒而被禁用的现象屡屡发生。所以在加强中药药理研究的同时,更应注重中药毒理的研究,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要求。
中药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加快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中药产业多年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目前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300多亿美元,并且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全球对天然营养药品的需求正以 70%的年增长率递增。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人口的 80%。该组织估计,中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10年内将在全球兴起。
二、政策扶持
中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已经写入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 年)》,中药行业的发展已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务院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这是中国政府全面推进中医药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和重要的政策保障。
三、合资合作
随着国际市场对中草药需求的迅速增加,我国中药行业正越来越多地成为国内外资本关注的热点。国内大批上市公司把投资中药作为企业转型和扩张经济规模的新方向,中药产业也被国际资本视为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
中药发展趋势
一、高新技术的应用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近40年来生命科学领域有了重大突破,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等其它学科专家运用各自学识和手段进入生命科学领域,初步揭示了生命的奥秘,为新兴产业提供新理论和技术。近十几年来,中医药界采用现代科学高新技术研究中医中药,包括采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受体学说、基因检测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如在脾虚证研究中运用70余种、肾虚证研究中运用90余种指标或方法,揭示脾虚、肾虚证本质。
二、病证结合的研究如在临床治疗研究中,以病带证、以证带方,病证方药自成体系,易出成果;在基础研究中,建立典型疾病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病与证、证与方药的关系,研究新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三、新理论的产生创造新理论、新观点、新概念,如定性定量辨证思维与方法、生物性肾虚证与病理性肾虚证(预后不同的两种肾虚证)、隐潜性证(在症状未显露前潜在表现的证候)、急性虚证、急性瘀证、高原血瘀证、小儿感染后脾虚证、菌毒并治(杀菌与解毒并施的治疗机理与方法)、皮层--内脏--经络学说(如蕴热期、瘀滞期、毒热期阑尾炎)。
四、创新药物的开发传统制剂的创新--研制新制剂;毒剧药物的研究,筛选有效新药;扩展新药源如海洋药物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如多糖、总甙类。
不难发现,中药具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在目前的形势下,中药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而需要后人共同的努力方能就其传承和发扬下去。
第五篇:游艇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游艇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商机”,是一种水上娱乐高级耐用消费品。游艇消费具有巨大的辐射效应,能够带动其上下游共同发展。成熟的游艇产业链的收入主要由上游设备及发动机、中游的游艇制造和销售及下游的游艇消费服务构成。
我国已充分具备游艇消费的经济条件。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有20多个城市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以上,已超过5000-6000美元的游艇快速增长的临界点;我国富豪人数位居世界第四,奢侈品消费排名全球第二,充分具备消费游艇的经济条件。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有游艇制造厂家360多家,遍布苏、浙、沪、粤、闽、鲁、鄂、湘、川以及京、津、辽等地,但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北方沿海一带,中国制造的游艇已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游艇业作为新兴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和内陆水上旅游资源丰富且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市游艇业正蓬勃兴起,其中以三亚、深圳、上海、青岛、日照等地发展最快。截止2013年4月,全国已建成游艇俱乐部46家,游艇泊位6400多个。
国家政策自2009年开始密集出台,游艇管理更加规范,相关限制逐渐放开,海南成为主要试点,游艇出境最长可达90天。2011年6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游艇操作人员培训、考试和发证办法》对全国游艇驾照的考试及发证进行统一规范,使未来游艇跨区航行成为可能。国家旅游局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经将游艇作为发展水上项目的重要载体。国家发改委也将游艇设计纳入了鼓励发展产业目录。而包括深圳、天津、上海在内的十七个省市都将游艇业列入了地方“十二五”规划中。随着相关政策逐步放开,地方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我国游艇行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随着中国、俄罗斯以及海湾国家等新兴市场的兴起,未来游艇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明显。中国有望在迎接未来游艇产业的转移中抓住机遇,成为世界游艇产业关注的新焦点。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游艇产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绍了游艇的定义及游艇经济的相关概念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船舶制造业和游艇业的现状,然后对中国娱乐船和运动船的建造和修理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详实的分析。随后,报告具体介绍了长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及其他地区的游艇业。并对游艇业做了俱乐部发展分析、投资分析和未来前景趋势分析,最后分析了国内外主要游艇制造企业的经营状况。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游艇产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