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糖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时间:2019-05-12 04:3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年中国糖业发展现状及前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年中国糖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第一篇:2016年中国糖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网址:www.xiexiebang.com

2016年中国糖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011年夏季采购后糖市由牛转熊,4年漫漫而今熊途末路渐尽:由内糖2014/2015榨季20.7%的大幅减产开始,新糖供应缺口打开,糖价筑底已成;外糖过剩经过产糖第一大国巴西连续两个榨季的减产,已略有缓解;不论外糖与内糖,从去产能到去库存的希望已起,我们认为在整体消费保持稳定的情势下,糖业走出大幅亏损的低迷态势将是大概率事件。未来将通过连续减产确认、去库存逆转供需格局,促使糖价走强,提升整个制糖业的利润水平。

基于产业链的互动格局,我们通过回顾糖市的历史,认为供给面、库存面、天气以及资金面的变动都将较大程度影响糖价走势。以此为分析框架,我们总结了目前国内糖业的几个变化以襄读者。

1)需求:食糖的需求是一个庞大的存量市场,我们认为长期而言增长相对乏力,但按照工业用糖与居民用糖存在有分化。2015年1-8月份下游食品工业用糖量累计增长3.26%,经济新常态下消费低迷难以为工业食糖消费贡献增量;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分化,城市居民平均消费食糖约4.46kg/人,而农村居民仅为1.19kg/人,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将成为居民用糖增长的主要看点。

2)供给:内糖以及第一大出口国巴西的持续减产预期强,全球供应库存消费比下降。2014/15榨季我国糖料种植面积同比下降8.43%,食糖产量大幅减少20.7%至1055.6万吨;2015/16榨季糖料种植面积预计继续同减12.93%,食糖预计减产150万吨,内糖在这两个榨季预计出现供应缺口分别为-63、-277万吨。此外,巴西自2011/2012榨季开始,尽管原油价格连续下跌但乙醇的需求量仍长盛不衰,出乎市场预料。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巴西国内可用乙醇燃料的汽车占比超过70%,只要乙醇燃料的比价处于汽油的下方,制糖占比还将持续低位,从已经过半的2015/2016巴西榨季的数据看,用于榨糖的甘蔗比例将继续降至7年来的低位,甘蔗制糖比低于42%、糖产量同比减少10%将是大概率事件。根据USDA对全球糖的供需平衡预测,2015/2016榨季全球糖产量下降90万吨,库存消费比下降为23.37%,同比下降2.59个百分点,略高于2011/2012榨季的22.14%。3)库存:工业库存同比大降,但短期仍较难触发国储拍卖。以历年的过剩量叠加结转库存乐观估计国家储备库存至少为470万吨;如果考虑走私糖数量,悲观估计国家储备库存可能达到660万吨,占比可达总库存的55%以上。纵观历次抛储,在历年糖工业库存低位的9-11月之间抛储概率较高。今年国内产量下降、进口管控趋严之下开始出现供需缺口;截止8月底,工业库存量为176.3万吨,尽管同比下降57.4%,但高于2013、2012年的同期数据,而且目前糖价仍处于历史低位,短期抛储预期并不是非常强;我们也将继续关注近期的库存变化情况。相较而言,如果2017年继续保持食糖大幅减产,新季榨糖的供需缺口扩大,消耗高企国储糖必将顺理成章。

4)竞品:低价淀粉糖产能过剩,未来难现“糖高宗”。果葡糖浆是目前对食糖替代最强的淀粉糖晶,目前主流使用的果葡糖浆(F55型)含果糖55%,甜度约为蔗糖的1.1倍。2013年,淀粉糖产量1225万吨,其中作为食糖的主要工业替代品果葡糖浆产量为240万吨;以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www.xiexiebang.com

果葡糖浆F55的甜度、75%质量浓度为例,则可替代蔗糖198万吨。由于近年来糖价低迷、产品配方有一定惯性等原因,果葡糖浆替代效应并未全面爆发,但其价格优势十分显著,目前工业上使用果葡糖浆还要比使用白糖便宜3000元左右。因此我们认为果葡糖浆等淀粉糖的替代作用不可忽视,它的过剩将对糖价上升起到一定平抑作用,糖价的周期波动幅度将缩小。

在内外糖价差高企、制糖行业巨额亏损背后,是包括糖在内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业竞争力低下之殇。从种植端的品种培育、单亩产量、种植效率(规模化)、收割效率(机械化)、农技专业化等,到加工端的多效循环利用、集约化等,产业链各环节均有大幅提升和全环节的整合空间。2013年,甘蔗亩均种植利润已近跌破百元,执行多年的甘蔗收购价仍难以保障蔗农的收益,与之矛盾的是我国的甘蔗收购成本远高于巴西、印度、泰国等。受进口高关税以补贴内糖的政策扶持,过去十年规模以上制糖企业总数在100家左右保持稳定,收益状况对企业关停的影响较小,缺乏较强的竞争氛围,糖企自身效率实则还需较大提高。

如若中国糖业要真正摆脱过去几年由于开放贸易带来的冲击,破局的根本在于实现产业升级。目前我国的食糖年进口配额是194.5万吨,从2014年11月开始配额外进口量额度集中管理。根据各方意见,配额外进口量有望限定为190万吨。然而政策保护是手段而非目的,糖产业的升级应从不具备效率优势的种植端开始,逐步改变不具备价格优势的工业端。201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对稳定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提高种植规模化、促进产业融合等指明了产业升级的方向。

估计2015/16新榨季国内食糖产量预计减产150万吨,约至905万吨。而新榨季糖协要求加强行业进口自律,预计配额外进口量为190万吨,则进口总量为384.5万吨,则新季实际总供给为1290万吨,在需求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将在2015/16榨季出现277万吨的大幅供应缺口。期初库存为970万吨,分别为国家库存470万吨和可流通库存为500万吨。由于下一榨季可能出现大幅供应缺口,2017年秋季国家抛储或将启动,从去产能到去库存,这是开启制糖业未来两到三年持续盈利成长的关键节点。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第二篇:2016年中国糖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前景分析

网址:www.xiexiebang.com

2016年中国糖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前景分析

2011年夏季采购后糖市由牛转熊,4年漫漫而今熊途末路渐尽:由内糖2014/2015榨季20.7%的大幅减产开始,新糖供应缺口打开,糖价筑底已成;外糖过剩经过产糖第一大国巴西连续两个榨季的减产,已略有缓解;不论外糖与内糖,从去产能到去库存的希望已起,我们认为在整体消费保持稳定的情势下,糖业走出大幅亏损的低迷态势将是大概率事件。未来将通过连续减产确认、去库存逆转供需格局,促使糖价走强,提升整个制糖业的利润水平。

基于产业链的互动格局,我们通过回顾糖市的历史,认为供给面、库存面、天气以及资金面的变动都将较大程度影响糖价走势。以此为分析框架,我们总结了目前国内糖业的几个变化以襄读者。

1)需求:食糖的需求是一个庞大的存量市场,我们认为长期而言增长相对乏力,但按照工业用糖与居民用糖存在有分化。2015年1-8月份下游食品工业用糖量累计增长3.26%,经济新常态下消费低迷难以为工业食糖消费贡献增量;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分化,城市居民平均消费食糖约4.46kg/人,而农村居民仅为1.19kg/人,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将成为居民用糖增长的主要看点。

2)供给:内糖以及第一大出口国巴西的持续减产预期强,全球供应库存消费比下降。2014/15榨季我国糖料种植面积同比下降8.43%,食糖产量大幅减少20.7%至1055.6万吨;2015/16榨季糖料种植面积预计继续同减12.93%,食糖预计减产150万吨,内糖在这两个榨季预计出现供应缺口分别为-63、-277万吨。此外,巴西自2011/2012榨季开始,尽管原油价格连续下跌但乙醇的需求量仍长盛不衰,出乎市场预料。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巴西国内可用乙醇燃料的汽车占比超过70%,只要乙醇燃料的比价处于汽油的下方,制糖占比还将持续低位,从已经过半的2015/2016巴西榨季的数据看,用于榨糖的甘蔗比例将继续降至7年来的低位,甘蔗制糖比低于42%、糖产量同比减少10%将是大概率事件。根据USDA对全球糖的供需平衡预测,2015/2016榨季全球糖产量下降90万吨,库存消费比下降为23.37%,同比下降2.59个百分点,略高于2011/2012榨季的22.14%。

3)库存:工业库存同比大降,但短期仍较难触发国储拍卖。以历年的过剩量叠加结转库存乐观估计国家储备库存至少为470万吨;如果考虑走私糖数量,悲观估计国家储备库存可能达到660万吨,占比可达总库存的55%以上。纵观历次抛储,在历年糖工业库存低位的9-11月之间抛储概率较高。今年国内产量下降、进口管控趋严之下开始出现供需缺口;截止8月底,工业库存量为176.3万吨,尽管同比下降57.4%,但高于2013、2012年的同期数据,而且目前糖价仍处于历史低位,短期抛储预期并不是非常强;我们也将继续关注近期的库存变化情况。相较而言,如果明年继续保持食糖大幅减产,新季榨糖的供需缺口扩大,消耗高企国储糖必将顺理成章。

4)竞品:低价淀粉糖产能过剩,未来难现“糖高宗”。果葡糖浆是目前对食糖替代最强的淀粉糖晶,目前主流使用的果葡糖浆(F55型)含果糖55%,甜度约为蔗糖的1.1倍。2013年,淀粉糖产量1225万吨,其中作为食糖的主要工业替代品果葡糖浆产量为240万吨;以

网址:www.xiexiebang.com

果葡糖浆F55的甜度、75%质量浓度为例,则可替代蔗糖198万吨。由于近年来糖价低迷、产品配方有一定惯性等原因,果葡糖浆替代效应并未全面爆发,但其价格优势十分显著,目前工业上使用果葡糖浆还要比使用白糖便宜3000元左右。因此我们认为果葡糖浆等淀粉糖的替代作用不可忽视,它的过剩将对糖价上升起到一定平抑作用,糖价的周期波动幅度将缩小。

在内外糖价差高企、制糖行业巨额亏损背后,是包括糖在内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业竞争力低下之殇。从种植端的品种培育、单亩产量、种植效率(规模化)、收割效率(机械化)、农技专业化等,到加工端的多效循环利用、集约化等,产业链各环节均有大幅提升和全环节的整合空间。2013年,甘蔗亩均种植利润已近跌破百元,执行多年的甘蔗收购价仍难以保障蔗农的收益,与之矛盾的是我国的甘蔗收购成本远高于巴西、印度、泰国等。受进口高关税以补贴内糖的政策扶持,过去十年规模以上制糖企业总数在100家左右保持稳定,收益状况对企业关停的影响较小,缺乏较强的竞争氛围,糖企自身效率实则还需较大提高。

如若中国糖业要真正摆脱过去几年由于开放贸易带来的冲击,破局的根本在于实现产业升级。目前我国的食糖年进口配额是194.5万吨,从2014年11月开始配额外进口量额度集中管理。根据各方意见,配额外进口量有望限定为190万吨。然而政策保护是手段而非目的,糖产业的升级应从不具备效率优势的种植端开始,逐步改变不具备价格优势的工业端。201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对稳定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提高种植规模化、促进产业融合等指明了产业升级的方向。

我们估计2015/16新榨季国内食糖产量预计减产150万吨,约至905万吨。而新榨季糖协要求加强行业进口自律,预计配额外进口量为190万吨,则进口总量为384.5万吨,则新季实际总供给为1290万吨,在需求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将在2015/16榨季出现277万吨的大幅供应缺口。期初库存为970万吨,分别为国家库存470万吨和可流通库存为500万吨。由于下一榨季可能出现大幅供应缺口,明年秋季国家抛储或将启动,从去产能到去库存,我们认为这是开启制糖业未来两到三年持续盈利成长的关键节点。

一、解读甜蜜周期:“糖高宗”的前世今生

自2011年白糖牛市创下7750元/吨的历史现货高价后,“糖高宗”风光不再,2011年夏季采购完成后一路下滑,已走过长达4年的漫漫熊途。随着2014/2015榨季内糖高达20%的减产大局已定,糖周期能否自此完成牛熊转换?以史为鉴,我们将从回顾“糖高宗”的前世今生开始,逐一解读。

从糖的产业链来看,供应端主要有三大来源,一是以蔗糖、甜菜糖为主的食糖,二是自加入世贸组织后供给占比迅速扩大的食糖进口,三是以果葡糖浆等工业用糖为主的淀粉糖;消费端主要有工业用糖和居民用糖两个去向。工业库存与国家储备作为平抑糖价周期波动的蓄水池,在产业链和价格影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网址:www.xiexiebang.com

纵观白糖期货的历史价格走势,我们将主要推动糖价涨跌的几个主要因素总结为: 供给面的变动:如甘蔗种植面积、产糖量;

库存面的变动:如国家收储及抛储、工业库存量、全球库存总量;

天气的变动:如厄尔尼诺、冰冻天气等,关联供给面的预期变动对价格产生影响; 资金面的变动:如商品市场的牛熊变化、消费品市场的景气度、全球大型经济体的量化宽松政策等都会通过影响资金面来影响糖价。

二、糖市面面观:“苦尽甜来”的星星之火

关于糖价、糖市的种种影响因素,核心内容不外乎供需格局的变迁。需求上,国内庞大的存量市场短期维持稳定,供给端则应关注内糖大幅持续减产、全球增产结束进入博弈平衡期,库存端已显示出的流动工业库存大幅下滑、国储库存静待释放的变化;同时,由于果葡糖浆等淀粉糖替代品在过去三四年间由产能稀缺走向过剩,将对糖价上升起到一定平抑作用,糖价的周期波动幅度将缩小。总体而言,我们认为过去四年供需失调已经实现了去产能的第一步,如果下一榨季继续15%以上的减产,则有望加快去库存的节奏,开启糖市的盈利周期,从而提升国内糖业的整体利润水平。

忧喜参半的存量市场

我国人均食糖消费量呈稳定增长态势,由1961年的1kg/人增加到2009年的10.41 kg/人,大致经历了“较快上涨—稳中有增—较快增长且略有波动”的发展历程。

1961-1991年:较快增长时期,全国食糖消费量由1961年的125.79万吨增长到1991 年的761.5万吨;

1992-2000年:稳中有增的阶段,消费量基本维持在800万吨左右;

2001-2015年:消费量较快增长且略有波动,由915万吨增长到2008/2009榨季的1390万吨,近5个榨季因高糖价制约以及淀粉糖、果浆糖等替代品的发展,食糖消费量经过回调后恢复增长,目前消费量基本稳定在1400-1550万吨。

根据2014/2015国内糖的消费量1500万吨估算,我国目前的人均糖消费量大约为10.96kg/人,这一水平为全球平均水平(24 kg)的42%,也低于人口素质相近的亚洲国家平均水平(12.75 kg/人)。在不论是全球还是亚洲范围内都属偏低的人均消费水平下,我国已成为食糖的第3大消费国。

总体而言,食糖的需求是一个庞大的存量市场,我们认为长期而言增长相对乏力。所谓忧喜参半,忧的是经济新常态下消费低迷难以为工业食糖消费贡献增量,喜的是城乡二元结构分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将成为主要的居民用糖增长的看点。

工业用糖:受低迷的宏观经济影响,工业食糖用量增速较缓。下游食品工业用糖量增速相较2014年放缓,今年1-8月份下游食品工业用糖量累计增长3.26%,基于2013/14榨季消

网址:www.xiexiebang.com

费量1460万吨,预计2014/15全榨季消费1500万吨食糖。我们预计2015/16全年消费量增长1%,即消费量达到1515万吨上下。

居民用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食糖仅为1.19kg/人,城镇居民平均消费食糖55.06元/人(约合4.46kg/人)。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动食糖人均消费持续扩大。我国食糖消费水平将进一步保持增长态势。

三、亏损后时代的持续减产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规模以上糖企自2013年初已开始进入整体亏损,但周期效应使得糖业直到2014/2015榨季才开启减产之路。2014/15榨季全国糖料种植面积同比下降8.43%,2015/16榨季预计继续同减12.93%。2014/15榨季,我们对分省的糖料种植面积进行了统计,其中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减少9.38%至1450万亩,广东甘蔗种植面积减少20%至200万亩,海南甘蔗种植面积减少25.74%至75万亩,云南甘蔗种植面积基本维持。连续三个榨季糖价的下跌,导致甘蔗收购价格下调,而人工成本、地租、生产资料价格还在不断上涨,种植甘蔗的比较收益明显不足,部分蔗农将本应翻种的蔗地改种桑树、木薯、玉米和桉树等。预计14/15榨季甘蔗种植面积减少230万亩,甜菜种植面积减少6.2万亩,整体糖料种植面积同比下滑8.43%。随着2014/15榨季进入尾声,新榨季将在10月份拉开帷幕,根据各地糖协的统计,新榨季种植面积下滑幅度更大,甘蔗种植面积减少320万亩左右,算上甜菜后,糖料种植面积同比下降12.93%。2014年受春旱及台风侵袭,主产区广西在14/15榨季单产有所下降。影响甘蔗单产的主要因素是蔗种、田间护理程度和天气。广西地区主要种植品种仍为新台糖22号,新蔗种改良进度缓慢,短期亩产难以提升;随着蔗农收入持续下降,化肥等投入也在减少,田间护理明显减少;从天气角度看,广西南部地区春季干旱导致出苗率偏低,“威马逊”台风导致该地区甘蔗大面积倒伏,崇左、南宁等地平均亩产减少0.3-0.4吨/亩至4.2吨左右。2014/15榨季全国食糖产量大幅减少20.7%至1055.6万吨,预估15/16榨季继续减产150万吨。分省来看,广西糖减产221.8万吨至634万吨,减产比例高达25.9%,广东减产38.7万吨至79.9万吨,海南减产13.4万吨至28.2万吨,总的来看,全国2014/15榨季食糖产量减产20.7%至1055.6万吨。由于糖料种植面积的持续减少,根据9月份召开的中糖协营口加工糖会议预测,2015/16榨季国内将减产150万吨至906万吨。

需要指出的是,2015/16产量数据虽然是糖业协会的估产数据,但后期产量仍将视未来天气和作物长势而变化,我们将不断跟踪对产量数据进行调整。

四、全球供给过剩下的价格竞争力之战

2008年至2013年,世界食糖产量从1.3 亿吨增加到1.8亿吨,年消费量维持在1.6-1.7 亿吨,国际市场连续4 年供大于求。2011年以来国际糖价持续下跌,已由最高36 美分/磅持续下跌到13.6美分/磅。

按我入世承诺,我国每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94.5 万吨,配额内关税税率15%,配额外关税税率50%,大大低于世贸组织成员国97%的平均关税税率,由此导致国际糖价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大幅下跌后,配额外进口大量增加。以自然统计,我国食糖进口量由2008 年的78 万吨增加到2013年455万吨,2014年进口总量虽然有所回落,但仍为348.6万吨高位,占国内消费量的23.24%。2015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进口食糖307.35万吨(考虑14/15全榨季约为420万吨),进口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去年同期为203.91万吨,同比增长50.73%。

目前进口糖成本明显低于国内现货价格。目前柳州糖现货价格在5000-5200元/吨之间,根据我们测算,进口巴西糖配额内成本大约在3100元/吨左右,配额外成本大约在3900-4000元/吨,配额外进口糖比国内糖便宜1100元/吨左右。价差背后,是国内依靠丘陵地形、小农种植支撑的糖产业,与巴西等国的规模农业的竞争力差距,此外还包括品种与效率落后的多方面差距。

巴西是世界第一大甘蔗种植国,在巴西各个地区基本都有甘蔗出产,其中南部的甘蔗和蔗糖产量占全国的90%左右,特别是圣保罗州,蔗糖产量占比达到60%。巴西在过去的2014/2015榨季共产糖3585万吨(UNICA数据为3555万吨),产量全球占比20.57%;出口量2455万吨,占比全球出口量的45.33%。此外,巴西雷亚尔汇率自2011年起持续贬值,也有助于增强其出口竞争力。

巴西国内所产甘蔗50%~60%用于生产乙醇燃料,其他用于蔗糖生产,所以乙醇和汽油价格政策的变化将对其国内蔗糖产量形成直接影响。2015年2月15日起,巴西国内规定汽油中乙醇的最高掺混比例由25%上调至27%,同时从2015年2月1日起恢复对汽油和柴油分别征收0.22雷亚尔/公升和0.15雷亚尔/公升的消费税。即使国际油价一路下行,但巴西国内乙醇燃料比价仍低于汽油,根据最新消息,巴西第一大石油公司巴西石油9月30日宣布将分别上调汽油和柴油价格6%和4%,势必继续利好乙醇需求。

在此背景下,巴西国内甘蔗商将更倾向于生产乙醇。从已经过半的2015/2016巴西榨季的数据看,用于榨糖的甘蔗比例将继续降至7年来的低位,甘蔗制糖比低于42%、糖产量同比减少10%将是大概率事件。

我们比对了巴西汽油、国际原油与甘蔗制乙醇用量占比的关系,发现近两年乙醇产量(甘蔗制乙醇比)并非简单相关。实际上,2011/2012榨季开始,巴西汽油价格跟随原油价格持续下跌,而乙醇的需求量仍长盛不衰。

然而,我们认为乙醇与汽油的替代效应仍然存在,只是使用乙醇的比价始终处于汽油的下方,而巴西多年来在国内成功推广生物燃料已深入人心。我们认为,或许还应当结合汽车的两用燃油装置周期的角度理解乙醇需求的稳定增长:

目前(截止2015年8月底)巴西国内汽车中汽油-乙醇燃料两用车占比总汽车保有量的68.14%,纯乙醇燃料车占比2.25%,两者之和超过70%;

在两用汽车占比大幅占优的场景下,只要汽油的比价仍高于乙醇,不论从经济还是环保考虑,乙醇仍为优选。(汽油的热值为q=3.3x10^7J/L,乙醇的热值为q=2.4x10^7J/L,两者热值比为73%。)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从成本角度看,甘蔗乙醇的成本约为0.19-0.20美元/升,甘蔗制糖成本约为12-13美分/磅,由此估算甘蔗制乙醇、制糖的收益率分别为20%、15%。

随着第一大出口国的减产,全球糖的供给格局有望持续改善。

其他主要食糖出口国的情况:第二大食糖出口国泰国政府由水稻转向甘蔗产业支持,未来几年的增产概率大:目标到2025/26榨季的12年内,将大约110万公顷的水稻改种甘蔗,甘蔗种植面积由160万公顷增加至270万公顷,甘蔗产量从1.04亿吨增至1.8亿吨,糖产量从1100万吨增至2000万吨;

第三大出口国澳大利亚整体产量与出口预期较为平稳;

第四大出口国印度由于食糖大量过剩,预计今年过剩量将达到1000万吨,食品部考虑通过易货贸易出口400万吨糖以解决国内食糖过剩的问题,目标出口地为中国及非洲。

由于主要产糖国巴西、中国糖产量有望持续减少,而印度、泰国存在增产因素,USDA10月最新预测2015/2016榨季全球糖产量下降90万吨,库存消费比下降为23.37%,同比下降2.59个百分点,略高于2011/2012榨季的22.14%。

五、工业库存大幅下滑,国储压力静待释放

2014/2015榨季3月底结束,我国食糖工业库存523.7万吨,与上一榨季末相比大幅下滑29.47%,是8年来的最低值。

除了自由流通的工业库存之外,食糖的国家储备也是举足轻重的库存组成部分。食糖的国家储备是调控白糖价格波动的主要手段,同时兼有战略储备的意义。我国的白糖收储政策自2002年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制定了《糖料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多次参与糖市价格平抑,但总体收抛储的目标和效果而言,国家收储政策的重任并不在扭转趋势而在于相对平滑价格的波动。

自2011/2012榨季开启了国内食糖的过剩周期后,库存量逐步抬升。由于存在流通的工业库存和国储库存,我们对于总库存的判断需要同时考虑二者。以2014/2015榨季为例,3月工业库存为523.7万吨。以历年的过剩量叠加结转库存乐观估计国家储备库存至少为470万吨;如果考虑走私糖数量,悲观估计国家储备库存可能达到660万吨,占比可达总库存的55%以上。

对于国家是否抛储主要影响因素有糖价、收储成本、工业库存量等。纵观历次抛储,在历年糖工业库存低位的9-11月之间抛储概率较高。今年国内产量下降、进口管控趋严之下开始出现供需缺口;截止8月底,工业库存量为176.3万吨,尽管同比下降57.4%,但高于2013、2012年的同期数据,而且目前糖价仍处于历史低位,短期抛储预期并不是非常强;我们也将继续关注近期的库存变化情况。相较而言,如果明年继续保持食糖大幅减产,新季榨糖的供需缺口扩大,消耗高企国储糖必将顺理成章。

果葡糖浆之后恐难再现“糖高宗”

网址:www.xiexiebang.com

淀粉糖是重要的糖类甜味剂,而果葡糖浆是目前对食糖替代最强的淀粉糖晶,由植物淀粉水解和异构化制成。因为它的组成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故称为“果葡糖浆”。按果糖含量,果葡糖浆分为三类:第一代果葡糖浆(F42型)含果糖42%,甜度与蔗糖相当;第二代果葡糖浆(F55型)含果糖55%,甜度约为蔗糖的1.1倍;第三代果葡糖浆(F90型)含果糖90%,甜度约为蔗糖的1.4倍。

生产果葡糖浆不受地区和季节限制,设备比较简单,投资费用较低,在食糖高企、原材料玉米价格低迷的大环境下迅速扩张,2012年国内设计产能达350万吨以上。淀粉糖的产量在2013年到达一个高点,累计各项淀粉糖产量1225万吨,其中作为食糖的主要工业替代品果葡糖浆产量为240万吨;以果葡糖浆F55的甜度、75%质量浓度为例,则可替代蔗糖198万吨。

但由于近年来白糖价格低迷、甜味剂用量较小对价格敏感度不高、产品配料有一定惯性等原因,果葡糖浆替代效应并未全面爆发;以目前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上F55果葡糖浆单吨价格2600-2800元为例,则工业上使用果葡糖浆还要比使用白糖便宜3000元左右。因此,我们认为,果葡糖浆对食糖的替代性仍不容忽视,糖价飙升大概率将推动替代率上升。

六、中国糖业:剧痛之后呼唤成长

在内外糖价差高企、制糖行业巨额亏损背后,是包括糖在内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业竞争力低下之殇。从种植端的品种培育、单亩产量、种植效率(规模化)、收割效率(机械化)、农技专业化等,到加工端的多效循环利用、集约化等,产业链各环节均有大幅提升和全环节的整合空间。

亩产区间波动,收蔗成本高企

在2001-2013年间,甘蔗种植利润处于相当低的水平,2010年达到800元/亩左右高位后回落,2013年甚至已近跌破百元。考虑到历年为了防止“蔗贱伤农”,始终对甘蔗收购价维持稳定标准,仍难以保障蔗农的收益。同时种植面积年年提升,单产十几年间在4.5-5.3吨/亩区间波动,其中存在长时间推广新台糖22号,导致其种性退化日趋严重,普遍表现出抗寒性差、宿根年限缩短、病虫为害加剧、甘蔗产量下降的因素。尽管当前亩产水平相较巴西的3.8-4.0区间有一定领先,但由于甘蔗品种含糖量的差距,再加上种植甘蔗的广西、云南等省为丘陵地形,缺乏规模经营的地形基础,人工成本高,加上政策倾向保护农民利益,我国的甘蔗收购成本远高于巴西、印度、泰国等。

以糖养糖,制糖业竞争机制弱

从过去15年的制糖业利润情况看,我国制糖业的利润状况与糖价呈现较高的趋势相关性。由于国家以对外糖征收高关税以补贴内糖的政策扶持,过去十年规模以上制糖企业总数在100家左右保持稳定,收益状况对企业关停的影响较小。同时,糖企、糖厂多原是国有企业,存在历史遗留的运营效率低下的通病,又缺乏较强的竞争氛围,糖企自身效率实则还需较大提高。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以保护促成长,糖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结果,中国对粮、油、糖等大宗农产品进口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目前我国的食糖年进口配额是194.5万吨,为了进一步减少外糖对内糖的冲击,从2014年11月开始配额外进口量额度也集中管理。根据各方意见,配额外进口量有望限定为190万吨,据此我们估计2015/16榨季食糖进口量预计会下滑至384.5万吨,同比减少17%左右。

然而,政策保护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若中国糖业要真正摆脱过去几年由于开放贸易带来的冲击,破局的根本在于实现产业升级。从不具备效率优势的种植端开始,逐步改变不具备价格优势的工业端。

所幸,我们看到不管是行业协会,还是政府部门,均已行动。201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

规划提出到2020年广西、云南两省(区)糖料蔗面积稳定在2100万亩,总产量达到10400万吨,比基期增加635万吨;

平均单产水平4.8吨以上,其中,糖料蔗生产核心基地单产水平达到6吨以上; 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商品化供种水平提高到85%,分别比基期提高10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

生产条件逐步改善,蔗区全程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实现新突破。土地有序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取得积极进展。核心区订单农业全覆盖。农机、植保等专业生产组织服务能力增强。农业生产基地和榨糖企业深度融合。

熊途末路,蓄势待发

从去产能到去库存,糖业的盈利成长期即将开启

2015/16新榨季国内食糖产量预计减产150万吨,约至905万吨。而新榨季糖协要求加强行业进口自律,预计配额外进口量为190万吨,则进口总量为384.5万吨,则新季实际总供给为1290万吨,在需求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将在2015/16榨季出现277万吨的大幅供应缺口。

期初库存为970万吨,分别为国家库存470万吨和可流通库存为500万吨。由于下一榨季可能出现大幅供应缺口,明年秋季国家抛储或将启动,从去产能到去库存,我们认为这是开启制糖业未来两到三年持续盈利成长的关键节点。

第三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

绿色食品的概念是1989年提出来的,而正式启动这项工作则是1990年。起初提出发展绿色食品的目的,简单地说有两个,一个是生产绿色食品,保护生态环境,一个是通过消费绿色食品,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中心就是"以人为本",落脚点就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0年来,我们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借鉴国际相关行业做法,结合中国国情,创造了一个概念、开辟了一个领域,形成了一个模式。即创造了一个既有追求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食品安全性的深刻内涵,又容易被全社会和广大消费者接受的形象概念;开辟了一个农业可持续和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食品的新领域;形成一个以"标准体系 质量认证 标志管理"为主线的运行模式,探索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的新途径。目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在全国30个省区和直辖市委托了38个管理机构、9个部级产品质量监测机构、56个省级环境监测机构、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监测服务工作系统。逐步建立了涵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专用生产资料等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框架,制订了一批绿色食品标准,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了我国第一例证明商标 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并将此商标在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

绿色食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绿色食品的开发,其效果最终要通过市场来检验,其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市场的力量来推动,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消费领域出现了两个积极变化,一是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的城市市区陆续建立了生态农业区、绿色农庄、观光农场等类型的示范基地,这说明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二是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超市、食品店,绿色食品产品以其过硬的质量、鲜明的特色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部分绿色食品产品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90年代初期,在绿色食品推出不久,我们就曾预言:2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在世纪交替的时候看来,我们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绿色食品事业10年发展取得的成效和产生的影响已印证了这一点,而且通过这10年的实践探索,我们不仅进一步认识到了发展绿色食品事业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而且看到了这项事业美好的发展前景。

绿色食品事业在国内外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所倡导的生产和消费观念、食品安全意识、质量标准、商标品牌已被广大的农户,生产加工企业和消费者接受。在中国,绿色食品已成为优质安全食品的代名词,市场覆盖面日益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中国绿色食品事业在国际社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世界持续农业协会等国际组织充分肯定了中国的绿色食品事业,"中国绿色食品工程"被誉为全球可持续农业发展20个最成功的模式之一。

第四篇:中国游艇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游艇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未来几年,中国游艇购买群体,一是游艇俱乐部或者房地产商、滨水企业,估计今后5-10年中国企业类的购买量有5 万艘左右;二是中产以上阶层个人的购买,这个基础群体在中国是 50万人,如果有10% 购买,就是5万艘.可以说,今后5-10 年间有10 万艘游艇的采购量,按平均每艘 50-100万元算,将是500-1000 亿元人民币的市场。”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在2010年8月28 日公开的一份报告中这样描绘中国游艇业未来市场。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调查,从全球看,游艇消费市场是多元化的,游艇的价格从一二十万元人民币到几亿几十亿元不等,既有贵族富豪专属的超级游艇,但更多的是白领阶层、中产阶层买得起的帆船、钓鱼艇、快艇、休闲艇。北美占世界游艇市场份额的55.9%,大多数游艇销售单价在1.5-5 万美元之间,豪华游艇的销量只占2.5%;占世界游艇市场份额38.4% 的欧洲市场,出售的游艇较为大型和豪华,但平均单价也只有115234 美元,约合80万元人民币。目前,欧美游艇价格已经进一步滑落。美国共有1700万游艇用户,其中70%是帆船,80% 是5万美元以下的中小游艇,前几年美国市场出售的游艇平均单价为27639 美元,约合不到20万元人民币;欧洲84%的游艇也是几万欧元的中小游艇(帆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产家庭的出现和壮大,社会将逐渐步入所谓“后汽车时代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炜航认为,如果能够及时出台游艇经济发展政策,我国的游艇经济将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下一轮经济发力的前端,占领中国下一个消费的制高点,从而带动中国城市化和增加就业机会,为我国建设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 中国游艇业发展状况

1,游艇制造业

目前,中国有374 家玻璃钢船厂,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0余家,其中320家主要生产工作用艇和零配件,50家左右以生产整体游艇为主,产品80%-90%出口,出口额从2006 年的 1.8亿美元,升至2007 年的2.2 亿美元,2008 年已达到2.6 亿美元,2009 年出口销售收入1.7 亿美元,中国制造的游艇已出口到7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过去的五年是中国游艇制造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中国整体游艇生产能力已跻身全球十强,其中超级游艇的制造能力已位列全球第六。

中国出口游艇类型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游艇,规格主要在24-48 英尺(7.3-14.6 米)之间,超过50英尺(15米)的游艇销量也在逐渐增长。虽然这些游艇制造商的游艇制造水平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但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中国制造的中小型游艇价格与欧美国家相比便宜20%-30%,这使得中国游艇在国际上非常具有竞争力。

2009年全国进口游艇1109艘,同比下降41.8%;进口总额3943万美元,同比下降21.1%。2,游艇消费业

据CCYIA 统计,目前中国内地已建成、在建和已经规划的游艇俱乐部有99 家(其中建成和在建53 家,已经规划的46 家),香港有规模的游艇俱乐部12 家;全国有游艇进出口企业488。全国大小游艇保有量1000-1200艘,但为了避免缴纳10% 的私人游艇特别消费税,大部分以公司名义购买,部分以游船、渔船、工作艇名义登记注册,个别游艇在香港登记注册(国家海事局2008年7 月公布的私人游艇为102 艘)。郑炜航秘书长介绍,我国景观水系资源的开发将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个新亮点,各地政府已经认识到由游艇带来的水系资源休闲市场的需求巨大,有16 个省市已 经推出或正在制定与游艇产业相关的水上景观开发项目;一批游艇经济发展的地方政策已经出台;一批现代化功能齐全的游艇俱乐部正在规划、建设中。这些计划的实施都预示着中国私人游艇发展的乐观前景。2009年中国游艇内需市场好于以往任何一年:以往主要瞄准国内市场的游艇厂商(含观光艇、公务艇)订单多于往年;而不做内销的几家大厂则在内销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开始把国内市场放在重要位置;国外游艇大牌也提高了在中国的销售份额。这一趋势在2010年继续扩大。同时,台湾游艇业在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即将签署的利好信息下,也在积极准备进军大陆游艇市场。

2010年 3月19 日,2010 博鳌&海口游艇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盛大开幕。作为中国游艇新兴产业的盛会,世界游艇组织领袖、全国游艇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国内沿海城市代表团、国内外游艇俱乐部、游艇制造企业、游艇经销企业的领导以及国内外知名传媒记者超过1000 人出席,盛况空前,影响巨大。由全国游艇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NCCYE)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共同发起的全国游艇俱乐部协作联盟3月18 日成立,20 家国内知名游艇俱乐部和制造商加盟;中国游艇六大社团组织联合发表了《 中国游艇产业发展(海口)宣言》。这次大会被称为中国游艇产业发展的里程碑,意味着中国游艇产业发展重点从制造业向消费业转移。

二 中国游艇产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1,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并作为新兴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扶持国务院还首次提出,(1)要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邮轮 游艇等新兴旅游业;(2)把邮轮游艇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3)积极支持利用荒滩、边远海岛等开发旅游项目。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的正式出台,给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游艇新兴产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与契机,对促进我国游艇产业的新一轮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2006年底成立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特别是2008年10月成立全国游艇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由中央八大部门现职司局长、处长29 人组成)以来,游艇经济经过近两三年的积极推动,从悄无声息的发展,开始浮出水面,开始引起国家的关注和重视。未来几年,游艇将成为中国一项可以广泛普及的蓬勃发展的有品位的水上休闲生活和运动。

3,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九万个湖泊、六千五百个岛屿、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具备游艇消费的自然地理条件。但是,由于我国的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悬殊,消费游艇的档次也相差悬殊。在西方国家作为中、低档次的游艇,对中国消费者而言就是高档、豪华游艇。

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家庭 6年后将达 1亿个,户均拥有资产62 万元人民币。这1 亿个中产阶层家庭就是潜力巨大的游艇消费市场。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报告也指出,中国现阶段中产阶层占就业人口15%,并将以每年1% 的速度增长。在今后3-5 年里,游艇休闲、运动将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选择,游艇海上运动将成为海洋旅游、个性消费和追求品位的新亮点。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和全国游艇俱乐部协作联盟(CYCA)调查后认为,游艇最大的消费群体是中等收入群体,价格在人民币50-100 万元左右的钓鱼艇、帆船等中低档游艇将最受欢迎,中低档游艇既可以作为海上运动、游乐、商务活动和社交的工具,也可以用来载客经营;中高收入阶层及一般机构和企业都能够承担其价格和费用,而这类消费群体是今后相当长时期游艇的主力消费群体。

2011-9-23

第五篇:广西甘蔗糖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广西甘蔗糖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甘蔗生产基地和产糖中心。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广西甘蔗糖业的迅速发展,已经引起了国内和世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就广西甘蔗糖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前景及今后发展的对策作简要的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 广西、甘蔗、糖业。1广西甘蔗糖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1)发展现状

广西甘蔗糖业从1992/1993年榨季产糖量跃居全国第一位开始,经过 1 O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03/2004 年榨季与 1992/1993年榨季相比,甘蔗种植面积从 42万公顷。增大到68.4万公顷。单产从51.9吨每公顷 提高到68.3吨每公顷。甘蔗总产量从2224万吨增加到4673万吨,产糖量从226万吨增加到588万吨,产糖量占全国总产糖量的比重从 29.3% 上升到58.5%。

(2)发展特点 <1>甘蔗生产布局向优势区域转移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从 二十世纪 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广西甘蔗种植区域从桂东南、桂北逐步向桂南、桂中优势地区转移,优化了生产区域布局。到2003年,崇左、南宁、来宾、柳州4个优势产区甘蔗种植面积已占全区甘蔗种植总面积的69.7%,而属于非优势产区的玉林、桂林、梧州、贺州甘蔗种植面积仅占1.1%。

<2>种植面积增大和科技进步促进了甘蔗生产的快速发展,在1992年至2003年的甘蔗生产中,广西甘蔗总产量增加了2449万吨,平均每年增加220多万吨,其中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增加 的产量占54.3%,通过以重点推广新台糖16、22号和综合配套技术提高单产,所取得的增产占45.7%。同时,推广高产高糖良种、配方施肥、机械化深耕深松等增糖技术,使甘蔗含糖分从1992年的12.66%提高到2003年的14〃5%。

<3>制糖企业股份制改造和技术改造取得明显成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同步得到提高。广西制糖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改革、改组和改造,使原来单一的国有企业体制变成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份、多元投资主体的产权结构。日处理甘蔗能力由1992年的15.7万吨提高到2003 年的33万吨。已组建成的14家大型企业(集团),控股的糖厂68间,占全区糖厂总数的71.69%,2001/2003年榨季产糖 515万吨,占全区总产糖量的93.1%。2002年全区制糖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7.39亿元,其中利润总额占全国同行业的96%,居第一位。

<4>广西甘蔗糖业越做越大,在国内的优势地位日益明显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广西甘蔗糖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产糖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99/2000年榨季的44.6%提高到 2000/2001 年榨季的44.6%,2001/2002、2002/2003年榨季又提高到53%,2003/2004年榨季再提高到58.5%。

2广西甘蔗糖业的优势地位及发展前景分析

(1)优势地位

<1>资源优势 :广西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土地在北回归线以南,主蔗区年平均气温22℃,年平均降雨量 1300mm,雨热与甘蔗生长同季,是全球最适宜种植甘蔗的地区之一。广西现有耕地面积263万公顷。其中旱地面积115万公顷。目前甘蔗种植面积仅占全区耕地总积的26%,发展甘蔗生产的潜力很大。

<2>区位优势:广西在国内外食糖贸易中具有沿海、沿江、沿线、沿边等便捷的地位优势,在物流时间和供求节奏上赢得市场先机。广西吨糖物流成本比中国其它产糖大省低100-200元,比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泰国四大食糖出口国低 150-300 <3>生产优势:目前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40% 以上,平均单产达到68.25吨每/公顷,平均蔗糖分达到14%以上,已经达到或接近巴西、美国等先进国家的水平。在种植水平较高的地区,单产、蔗糖分已分别达到10.5吨每公顷和15%以上的水平。只要通过改善种植条件和调整种植结构,甘蔗生产完全可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4>加工优势:广西制糖企业日产糖量已连续十几个榨季居全国第一位。2000年以来,产量、质量、成本、利税、蔗款兑现、农民增收等多项指标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国内制糖行业和食糖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时,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已开始起步,发展前景广阔。

<5>成本优势:2000/2001年榨季广西白砂糖含税成本为每吨3223元,2001/2002年榨季下降到2621元,2002/2003年榨季下降到2236元,是国内同行最低的,也是世界同行最低的产区之一。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特产税的取消,食糖生产成本可降到2100元/每吨左右。这种生产成本水平下,完全可以抵御外国糖进入我国市场,甚至还可以走出国门参与国际 竞争。

3发展前景分析

综观广西甘蔗糖业发展的历史及其优势地位,其发展前景广阔。从1988年至2003年的15年间,广西甘蔗产量从1264 万吨增加到4673万吨,平均每年增加 220万吨;从 1988/1989到

2003/2004年的1个榨季中,广西产糖量从 114万吨增加到588万吨,平均每个榨季增加30万吨以上。据此预测,从现在开始到第11个五年计划末,如平均每年仍能按照增加30万吨食糖速度发展,到时产糖量将占全国的75%左右。4广西甘蔗糖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1)发展思路

以增强广西食糖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适当调减种植面积,优化区域布局,以大力推广良种、建设“ 吨糖田”以及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为手段,以主攻单产和糖分、降低吨糖耗蔗量为目标,努力促进糖料蔗 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生产效益的提高;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企业规模结构,组建糖业大型集团,全面推进以订单农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化经营,优化食糖加工布局和实行综合利用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以糖为主,糖纸酒(精)并举,努力降低主

导产品的生产成本,做到“规模制糖、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共同发展”、“农民收入、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增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个同步,实现广西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对策

<1>调整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实现区域布局的优化。一是结合退耕还林,把坡度超过25米的蔗地退出甘蔗种植,使甘蔗种植面积调整在 60万公顷左右;二是适当扩大水旱田种植面 积,建设高产、高效、稳定的糖料蔗生产基地;三是甘蔗生产重点向南宁、崇左、柳州、来宾等优势地区发展,适当发展百色、河池、贵港以及沿海各市等次优势地区。

<2>实施科技兴蔗战略,降低甘蔗生产成本。一是改变目前种植甘蔗品种结构单一的现状,大力推广高产高糖新品种,实现由现在新台糖品种为主到新台糖、新桂糖、新粤糖三者并举的转变;二是推广智能化施肥,提高施肥效益;三是加大采用大马力拖拉机深耕深松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机械化水平,增强甘蔗的抗旱能力;四是推广“猪(牛)一沼一蔗一灯一鱼”生态模式,延长甘蔗生产产业链,增加蔗农收入:五是采取国家、地方、企业和农民“四个一点”的办法,增加蔗区水利建设投资,逐步解决蔗区干旱问题。

<3>继续推进制糖企业的集约化,提高产业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糖业的竞争能。一是以发展规模制糖为重点,以资产纽带和项目联合为基础,引导大型制糖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组建糖业大型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调控能力; 二是建立和健全糖业协会和甘蔗生产专业协会,全面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订单农业,实行预付定金、兑付保本价、糖价一蔗价挂钩联动的市场化机制;三是积极推广“两步法”制糖工艺和降硫技术;高食糖质量;是抓好蔗糖深加工和转化,重点开发精制糖、低聚果糖、异麦芽酮糖、高活性千酵母、蔗糖多脂等深加工,向生物生化工领域方面发展;五是支持企业抓好糖蜜、蔗渣、滤泥等综合利用;六是全面清理各种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4>取国家支持,发挥广西的糖业优势。广西甘蔗糖业的国际竞争力,须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在宏观政策上,括糖业发展战略重点由北向南转移,关税配额管理、储备糖收储与发放、限制糖精生产以及严厉打击走私糖等方面的支持; 在资金投入上,包括良种繁育基地、国家糖料基地、西部开发项目以及制糖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倾斜和扶持。

2011.4.30

下载2016年中国糖业发展现状及前景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年中国糖业发展现状及前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乳制品行业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奶类生产量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幅度迅速增加,远远高于1%的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中国......

    浅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

    试论中国乡村摘 要:对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

    中国房车发展现状及前景(共5则范文)

    中国房车发展现状及前景 房车,简称 RV, 被形象地称为 “ 车轮上的家 ” ,以其“景在变而家未变”的美妙情境广受人们喜爱。房车兼具 “ 房 ” 与 “ 车 ” 两大功能,但其属性还......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在国家鼓励开展国际工程合作的同时,我国对外工程的业务发展迅猛,规模也在日益扩大,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根据商务部的......

    2016年中国美发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

    网址:www.xiexiebang.com 2016年中国美发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 中国美发行业的现状美发行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步发展至今已经接近二十来个年头,这一时期以来,美发行......

    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纵观中国的连锁零售行业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传入我国,最初主要是以合资的餐饮业为主,如美国的“肯德基”等。当时国内也有个别......

    游艇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游艇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商机”,是一种水上娱乐高级耐用消费品。游艇消费具有巨大的辐射效应,能够带动其上下游共同发展。成熟的游艇......

    2012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5篇)

    在未来十年里,世界钢材需求前景看好,其根据是,发展中国家和中国至少在21世纪头十年余下时间里将依然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还保持低的通货膨胀率和低的利率.随着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