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5篇)

时间:2019-05-15 02:0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第一篇:2012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在未来十年里,世界钢材需求前景看好,其根据是,发展中国家和中国至少在21世纪头十年余下时间里将依然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还保持低的通货膨胀率和低的利率.随着钢铁企业并购重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上游侃价能力不断增强,对于下游的钢材贸易前景提出了巨大挑战,据此,基于国际视野的分析判断,未来中国钢材贸易的发展前景将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直销比重加大,分销比重降低

虽然全球钢铁的生产和流通的模式很多,但是总体上来看,世界钢铁的生产主要分三大板块:亚洲板块,主要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欧洲板块,主要包括俄罗斯、德国、乌克兰、意大利等国;美洲板块,主要包括美国、巴西等国.钢铁销售的模式大体也可以分为三类:日韩模式、欧美模式、中国模式.欧美模式的钢材销售以钢厂为主;日韩模式以流通企业为主,但日本是综合商社形式,都是财团性质,上下游企业往往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中国模式是直销和分销并重.目前国内钢铁贸易行业的前言企业,如宝钢国贸、浙江物产、徽商股份、河北物产等,除宝钢国贸因宝钢支撑,其他发展得并没有特别好,即是明证,其他民企诸如万雄集团,也是雷声大、雨点小.2、向上下游一体化发展

向综合服务方向发展的结果,必将会是上下游一体化,这不仅体现在业务上更加密切,而且,将来的趋势很有可能是向日本的财团形式,在股权上也会趋向融合,一体化,交叉持股,河北港口集团下属股份公司的股东之一是神华集团,钢材贸易企业是否能引进钢厂等投资者,也是非常值得钢材贸易企业探索的一条道路.而因为钢铁企业大多是国企,在国进民退的今天,这一步显然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3、创新的商业模式将是制胜之道

激烈的竞争格局必将促使创新的商业模式出现,有人总结了如下一些:产品结构盈利模式、创新服务盈利模式、规模经营盈利模式、构供需网链结盈利模式,我特别看好构供需网链结盈利模式,做平台,万雄也曾经尝试过连锁经营模式,但愿它能走好.4、向综合服务方向发展

所谓向综合服务方向发展,是指钢材贸易企业不仅仅再做“搬砖头”的低技术含量活,未来,钢材贸易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包含仓储、运输、包装、装卸、搬运等一条龙服务的链式竞争,一句话,将从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向产业链竞争进行转变.这也符合大势所趋,我服务过的中外运长航集团,其重组定位即是综合物流企业,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航运、物流等,此由原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亲自拍板确定,再有,我服务过的河北港口集团,它的业务也不仅仅是煤炭装卸,而是向铁路、煤矿、第四方物流进行转变了.在过去20年里,世界钢材进出口流量及流向发生很大变化.有许多因素推动其变化,如,发展中国家钢材产量规模在世界钢材规模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南美洲地区钢材出口量大幅度增加;独联体钢材出口在世界钢材出口市场上起着重要作用;最近几年里,中国钢材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国家的钢铁公司对来自海外进口钢材更加频繁提出反倾销投诉,使世界钢材贸易战越来越激烈.分析:我国钢铁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

http://china.toocle.com 2011年11月29日07:41 中国行业研究网

生意社11月29日讯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国政府在国内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国际经济持续动荡的背景下,在控物价、稳增长和调结构中寻求平衡,实现了有效遏制物价过快上涨,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预期目标。2011年我国钢铁工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国内钢铁市场因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生产的平稳增长,特别是国家对于保障性住房投资力度的加大,需求较为旺盛,带动钢铁生产大幅增长,但在供大于求和钢材金融属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国内钢铁市场波动频繁。2012年我国经济仍将面临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外需放缓的局面,同时国内经济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指引下,增速也将适度放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钢铁消费强度,这对于钢铁工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钢铁工业将在“十二五”规划和市场对资源有效配置的共同作用下,逐步提升产品质量,调整结构,推动钢铁工业转型升级,提高钢铁工业整体竞争力,逐步改变中国钢铁业多年来“大而不强”的局面,向钢铁强国迈出坚实的步伐。

一、国内钢铁市场2011年回顾

2011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欧债危机进一步深化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形势严峻。由于外围经济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性,再加上国内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在控通胀稳物价的主基调下,货币紧缩政策持续,对钢铁产业链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形成严重影响,企业融资困难,企业经营困难。国内钢铁生产高位释放,钢铁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国内钢铁市场在供大于求、金融属性凸显的整体形势下,呈现频繁波动特征。

1、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波动频率加快 2011年,在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我国钢材市场波动频繁,大致经历了以下6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胀拉动上涨期(从年初至2月中旬)2011年伊始,国内钢铁市场在原燃料价格坚挺、通胀导致的物价上涨、厂商心态、库存下降等利好支撑下,承继2010年底的上涨态势,呈现了“开门红”的局面。春节后厂商拉涨意愿强烈,钢材市场价格小幅上涨,2月中旬达到阶段性高点。

第二阶段节后探底期(从2月中旬至3月中旬)春节过后市场经过短暂拉涨后,由于缺乏实体需求的支撑,国内钢铁市场在成交持续低迷、出货艰难、资金紧缺的情况下,社会库存快速走高,钢材价格持续下行。

3月中旬由于日本地震对其国内钢铁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引发国内对钢材出口转好的看好心态,再加上气候转暖,进入建筑施工旺季,国内钢材需求逐渐启动,社会库存有所下降,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持续震荡上行。

第四阶段震荡调整期(从5月中旬至6月底)“五一节”后出现一波短暂拉涨行情后,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钢铁产量居高不下、下游行业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国内钢铁市场进入了震荡调整阶段,钢材社会库存下降速度趋缓。

第五阶段阶段性小幅反弹期(从7月初至8月初)受钢坯以及期货、电子盘触底回升影响,市场各方看涨心态明显,抄底资金进入和厂商集中拉涨带动国内钢铁市场阶段性反弹。

第六阶段弱势下行期(从8月上旬-10月底)8月上旬-9月中旬,国内钢铁市场受国际资本市场动荡和国内淡季需求的影响,呈窄幅弱势调整局面。随着欧美等国债务危机的升级和经济形势的动荡,引发全球大宗商品大幅下挫,对国内外资本市场形成较大冲击,钢材期货和电子盘顺势而落,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再加上由于长期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导致货币流动性匮乏,而人民币加速升值和欧债危机导致的外需不振,加之通胀预期引起的内需疲软,供需矛盾凸显等诸多市场利空因素集中发力,钢铁现货市场大幅下跌。9月中下旬起,市场价格回调幅度进一步拉大,市场呈现大幅下跌局面。10月份国内钢铁生产企业检修减产规模的扩大对国内的供需矛盾将有一定缓解,近期铁道部融资规模的扩大,使市场对铁路建设用钢需求重拾信心,银行信贷也有适度放松趋势,对钢铁下游中小企业也无疑是重大利好;此外,根据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已经达到全年收入的91.12%,而支出比例仅69.32%。年底政府加大预算支出以及钢铁下游行业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将对钢价形成利好支撑,年底或将有一波反弹行情出现。

2、钢铁产能高位释放粗钢月度日产创下近200万吨纪录

自2001年以来,我国粗钢产量连续7年呈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我国粗钢产量增速出现大幅回落。随后两年受益于国家4万亿投资拉动国内钢铁需求,粗钢产量恢复到较高增长幅度,2010年粗钢产量增速9.3%。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1-10月,我国累计生产粗钢58078.7万吨,同比增长11.1%;生产钢材74017.5万吨,同比增长13.7%。10月份我国粗钢、钢材日产水平分别为176.4万吨和235.7万吨,若2011年后两个月按10月份生产水平来生产,则预计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将在6.9亿吨左右,同比增长约10%;钢材产量将在8.8亿吨左右,同比增长约11%.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1-10月平均日产粗钢191.05万吨,其中前7个月粗钢日均产量均保持在190万吨之上,特别是在6月份创下历史高点,达199.8万吨。

3、基础设施、保障房建设拉动长材产量增速高于板带材

2011年1-10月,我国共生产钢材74017.5万吨,同比增长13.7%。就产品结构来说,受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需求拉动,长材需求旺盛,长材产量增速明显高于板带材。2011年1-10月,我国长材产量同比增长16.3%,比钢材总产量增速高出2.6个百分点;而受制造业需求不旺,特别是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力、轻工等行业对钢材需求萎缩影响,今年以来,国内钢铁市场对于板材类产品的需求增速放缓较为明显,1-10月板带材产量同比增长10.2%,比钢材总产量增速低3.5个百分点。(详见表1)。具体到分品种钢材来说,轻轨、特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和焊接钢管的产量增幅较大,在20%以上;但从1-10月的产量可以看出,今年以来由于铁路建设投资的大幅下滑(1-9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同比均下降19.3%),导致对铁路建设直接用钢--重轨需求的下降,重轨产量同比下降30.2%。

与2010年全年相比,2011年1-10月,长材产量占钢材产量比重上升,板带材、铁道用材比重下降,管材比重与去年持平。2011年1-10月,长材、板带材、铁道用材三类钢材产量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45.50%、44.59%和0.51%;长材比重比2010年上升0.62个百分点,板带材和铁道用材分别下降了0.76和0.18个百分点(详见图4)。

4、出口形势虽然严峻钢铁出口仍大幅增长

2011年,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外需放缓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我国钢材出口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据海关统计,2011年1-10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097万吨,同比增长11.3%;累计进口钢材1316万吨,同比下降3.5%。进口钢坯48万吨,同比下降2.2%。钢材、钢坯累计净出口折合粗钢2910万吨。

在钢材品种出口结构方面有所变化,长材、管材比重提高,板材比重下降。1-9月,我国累计出口长材686.8万吨,同比增长19.9%,占钢材出口总量的18.5%,比重较去年同期上升1.6个百分点;出口板带材2077.1万吨,同比增长2.4%,占总量的55.9%,比重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出口管材662.8万吨,同比增长23.1%,占总量的17.8%,比重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进口钢材仍以板带材为主,1-9月进口板带材1013.5万吨,同比下降4.4%,占钢材全部进口量的84.8%。

2011年其他国家对我国钢材产品贸易救济调查依然较多。监测显示,2011年1-10月,共有11个国家对我国出口的9种钢材产品和3种钢铁制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调查类型涉及反倾销和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两种,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各有两起“双反”调查,其他均为反倾销调查。

自2011年3月份以来,我国钢材出口已连续6个月保持在400万吨以上,预计四季度我国钢材出口每月保持在300万吨以上的水平,预计2011年全年钢材出口在4800万吨左右,钢坯、钢材进出口相抵、折合粗钢实现净出口将超过3200万吨。

5、下游行业平稳增长钢铁需求较为旺盛

2011年我国政府坚持“控通胀、稳物价”作为首要任务,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运行总体较为平稳。从工业增加值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这两大用钢主体考察指标来看,钢铁下游行业保持平稳增长,拉动钢铁需求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同比增长14.2%;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1365亿元,同比增长24.9%。

2011年,由于我国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政策的收尾,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呈现较大幅度回落,监测数据显示,1-9月,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9.3%,预计2011年内基础设施投资全年增速在10%左右,较2010年17.9%的增速有较大幅度的回落。特别是铁路建设由于事故、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1-9月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9.3%。

另一方面,制造业对于钢铁的需求也有放缓的趋势,就汽车工业来说,由于购置税鼓励政策退出、油价上涨、部分城市汽车限购、日本地震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工业,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10月,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500万辆,1503.41万辆和1516.06万辆,同比增长2.66%和3.15%,同比增幅有较大回落。

2011年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对于钢材需求的释放,特别是对于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的需求起到强力支撑,直接拉动了建筑用钢市场需求的回升。总体来讲,2011年钢铁下游行业平稳增长,国内钢铁市场整体表现出较为旺盛的钢铁需求。

二、2012年国内钢铁市场展望

近期工信部发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将以内需拉动为主,经济发展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势头,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比“十一五”期间将有所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减缓,消费及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逐渐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对钢铁消费需求还将继续增长,但增速减缓。

2012年,将是我国政府的换届之年,也是我国各项规划集中启动实施的一年,“调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仍将是经济发展的主基调,经济增长虽将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在8.6-9%之间。2012年,对于钢铁下游行业来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也将较2011年有所放缓,对钢铁需求的增长也将是减缓的趋势,我国粗钢产量预计在7.3亿吨左右,增速回落至6%左右。

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苏趋缓,发达经济体结构调整乏力,受主权债务危机拖累,财政刺激空间压缩,而私人部门需求迟迟不能接替公共需求,经济增长动力不足。2012年,虽然发达经济体仍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财政政策着眼于中长期整顿,即便不爆发深度危机,增长也将处于2%以下。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虽然好于发达国家,但由于国际市场动荡,出口条件恶化,资本流动的冲击正在加大,新兴经济体难以避免波及。因此在全球需求放缓、人民币升值和贸易保护主义仍然盛行的前景下,2012年我国钢材出口量或许难以达到今年水平,预计全年钢材出口量保持在4000万吨左右。

综上所述,2012年我国钢铁工业将面临国内外需求增速放缓的局面。而钢铁工业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在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和提升钢材产品质量等方面将得到逐步推进,钢铁市场的结构性过剩将有所好转。宏观经济因素领先钢材价格3个季度左右,2012年一、二季度,宏观经济综合指数处在下行通道中。预计2012年国内钢铁市场走势将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

第二篇: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钢铁行业细分市场需求潜力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钢铁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粗钢产量累计达到6.8388亿吨,比上年增长7.3%;钢材累计产量达到8.8258亿吨,比上年增长9.9%。2012年,全国累计生产粗钢71654万吨,同比增长3.1%;生产钢材(含重复材)95186万吨,同比增长7.7%。在满足国内对于钢材数量需求的同时,我国钢材品种结构和质量不断优化,绝大多数钢材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下游行业对材料质量性能不断提升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主要体现在淘汰落后产能进展顺利、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和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形成了大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并存的生产组织格局,国内资源为主导的钢铁工业布局逐步向国际、国内资源并举和贴近市场的战略布局转变。我国钢铁行业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出口钢材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出口国家和地区不断拓展,实现了由钢材净进口国到净出口国的转变。

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继续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和钢铁企业整合重组。根据《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预计到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将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资源保障程度显著提高,钢铁总量和品种质量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部分企业具备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初步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钢铁行业细分市场需求潜力预测分析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钢铁和钢铁工业的定义、特点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钢铁业的发展概况,并对中国炼铁业、炼钢业的财务数据及产品产量数据进行了详实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钢材市场的运行情况。随后,报告对钢铁行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关联产业分析、国内外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行业竞争分析和市场营销分析。最后,报告对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第三篇:2012年第三季度钢铁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2012年第三季度钢铁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调研方式和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有自己独立研发部门。部门成员分别擅长在中国宏观 经济、食品、医药、机械、IT通讯、能源化工等领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定期不定期采访各行业资深人士,并进行约稿。各行业公开信息:业内企业及上、Tel:400-007-6266(免长话费)010-86825716

下游企 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数据部分来自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 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 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 测数据库。

1.钢铁行业相关概述

1.1 钢铁行业概念

1.2 钢铁行业特点及分类

2.全球钢铁行业发展分析

2.1 全球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2.2 2012年第三季度全球宏观经济运行

2.3 2012年第三季度全球钢铁行业发展概况

2.4 2012年全球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钢铁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

3.2 钢铁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3.3 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4.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状况

4.1 2011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回顾

4.2 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钢铁行业供需分析

4.3 未来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5.2012年第三季度钢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5.1 钢铁行业SWOT分析

5.2 钢铁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5.2.1 现有企业间竞争

5.2.2 潜在进入者分析

5.2.3 替代品分析

5.2.4 供应商议价能力

5.2.5 客户议价能力

5.3 钢铁行业行业集中度分析

5.3.1 钢铁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5.3.2 钢铁行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6.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6.1 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机会分析

6.2 中国钢铁行业供需预测

6.2.1 2012年钢铁行业供给预测

6.2.2 2012年钢铁行业需求量预测

7.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热点研究

7.1 钢铁行业库存量大需求萎缩

7.2 钢铁行业缺少核心驱动因素

7.3 全国钢铁行业上半年累计实现利润同比下降49.4%

8.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8.1 政策和体制风险

8.2 市场竞争风险

8.3 原材料压力风险

8.4 其他风险

9.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上市企业分析

9.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9.1.1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9.1.2 2012年第三季度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9.2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9.2.1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9.2.2 2012年第三季度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9.3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9.3.1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9.3.2 企业财务竞争力分析

9.4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9.4.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9.4.2企业财务竞争力分析

9.5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9.5.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9.5.2企业财务竞争力分析

9.6 莱钢集团有限公司

9.6.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9.6.2企业财务竞争力分析

9.7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9.7.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9.7.2企业财务竞争力分析

9.8 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

9.8.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9.8.2企业财务竞争力分析

9.9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9.9.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9.9.2企业财务竞争力分析

9.10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10.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9.10.2企业财务竞争力分析

【出品单位】

第四篇:中药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药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摘要】中药产业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产业,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又是我国医药经济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中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药现代化是提升中药产业的重要途径。当今国际国内医药市场的各种变化及21世纪医药市场的发展趋势,在给中药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中国加入WTO以后的世界医药市场,就成了中国中药产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司。该司产业处处长顾大伟博士就我国中药产业的行业前景、现状、发展思路和近期主要工作目标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字 :中药学 现状 前景

一、中药学的发展方向

有的中医都要温习、钻研、挖掘中医的经典和文化精髓,这才是正确的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千万别搞错了,误以为把中医改造成西医就以为是中医的现代化。也不要以为把中药打入美国市场就是现代化、国际化,错了,我们发展中医药不是为了让西方接受。这不仅涉及民族的自尊,应该搞清楚现代化不是目的,服务人群才是目的。首先应该为13亿人口着想,保护好中国人的健康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据我了解,目前国外医学界一般认为医学分主流医学和替补医学两种。在中国,西医目前已经取得了主流医学的地位。主流医学之所以

承认替补医学的存在,是因为人的生命有限,减轻病痛、延长生命是很现实的需要。西医至少在目前还无法包打天下,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在现有的人类与疾病斗争的经验中寻找其他方法。

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而中医把医术与中国的哲学思想结合在一起,用哲学化的语言表述病症,用理论指导治疗过程,是替补医学中最系统最悠久的一门方法,可以说是生命力最强的古老医学。去年成功治疗“非典”就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例子。

二、中医存在的问题的确,各种先进的科技应用速度很快,所以西医诊断的技术进步很快,但其治疗的进步比诊断要慢得多。很大的原因是药物的发现慢。西医的药物发明通常都是发现肌体或缺或多某种物质,然后化学合成近似物弥补,先在动物体上做实验,然后在人体上试用,出现问题后再改进,或减少其副作用,或停止使用。

中药一开始就是以人体为基础进行实验,有几千年的实验基础。而西医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尤其是药物治疗史只有200多年,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药是安全的有效的。并不是说中药就没有副作用,但是中医很早就认识到药物的毒性,通过不同药物的配伍和炮制过程减少毒性对人体的损害。国外时常发生根据中医复方药中的某一味药物属于有毒物质而禁止使用的情况,因为西医根本没有配伍用药的概念。在早期我国从事药审的人很多还是很有经验的老中医,当他们走向年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新一辈的药审人员大多接受的是西医教育。脱离中医药理论和经验来管理中药,恐怕将来准许用的中药会越来越

少。

为什么大家会对中医没有信心,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必须要改造中医才能走向现代化。我个人觉得原因有以下几个:

1、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药品消费不到10美元计算,赶上中等发达国家40-50美元的水平,我国所蕴涵的潜在的医药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2、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预计我国医疗保险人群将从目前的1.6亿增加到五年后的3亿;

3、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伴随着城镇人口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长,“十五”期间,每年约增加1000万城镇人口,按目前我国城市人均药品消费与农村药品消费水平约为7:1,城镇化的发展将对药品市场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

4、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健康意识的觉醒以及人口的净增长和人口老龄化,也同样会对药品市场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入WTO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加入WTO,医药行业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长远看,加入WTO,有利于我国医药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医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及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利于获得我国医药发展所需的国际资源,有利于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化学原料药、中药、常规医疗器械产品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也有利于我国医药企业转换经营机

制与体制创新。总之,有利于提高医药行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但是,加入WTO将在三个方面对我国医药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一是关税的降低,将对我国化学原料药这一出口支柱产生强大冲击;二是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将使我国必须面对临床治疗需要的专利药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三是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将对我国现存的医药流通体制和医药流通领域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三、中医药发展前景

但是,医药的现代化,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态度。

国家计委决定采用“专项扶持”的形式贯彻这一战略。通过现代中药示范工程建设提升我国中药工业的整体水平,促进中药产业的结构调整,开辟新的产业领域,通过强化现代中药产业的基础支撑条件,为实现跨跃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培养一批单品上规模的中药企业,如在抗癌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哈药慈航等制药企业。特别是加速高技术中药产业化发展,示范应用先进的提取、分离、制剂及生产过程系统控制技术,使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药骨干企业在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上全面实现技术提升,建立对全行业进行技术辐射的示范工程和产业化基地,促进“大企业、大品种、大市场”战略的实施。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化产品的产业化,使我国中药在中国加入WTO后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扶持的实施,将使我国中药产业(主要指中药种植农业和中药工业)规模到2005年达到年产值800亿—1000亿元,年均递增16%以上;中药产品年出口额达到100—120亿元,占中药工业产值的10%以上,年均递增20%;年实现利税150亿元,年均递增10%,其中利润50亿元,年均递增10%;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占中药工业总值的比重达30%,技术进步对中药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5%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中药工业重点依托企业50个,产值占全行业70%,大型企业集团重点产品200个,其中年产值超5亿元的30个,超1亿元以上的100个,约占中药产品产值的30%,使中药产业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

总之,医药行业是全球经济中的一个热点,作为医药行业的分支,中药行业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五篇: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药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尤其是人的身体健康方面,因而,对于医疗方面的要求也就突显出来,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自然也越发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与讨论。

在新世纪, 随着回归大自然的思潮,人们对绿色食物、绿色药材会更加向往,对健康更加关注。发展现代中药也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阔的市场及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中药现代化。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我国中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剂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健康理念产生,国内市场对中药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竞争力的加强,中药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药发展现状近百年来,西医西药逐渐主导我国医疗市场,已薪火相传五千年的中医中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医药正陷入传承危机。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壮大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统计,按来源来分类,中药资源可分为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3种,分别有11146种、1581种和80种;按使用情况可分为中药材、民族药和民间药3种,分别有1200多种、4000多种和7000多种。

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不理想。中国中医科学

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占全世界人口25.22%的中国,医药产业仅占全球的7%,天然药物仅占世界天然药物市场的3%-5%,中药出口额不足国际中草药市场的10%,与我国天然药物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2003年,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中成药和饮片)达810.27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6.11%,仅占GDP的0.69%。

另外,由于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严重短缺,过度开发使宝贵的中药材资源濒临枯竭。我国林麝、黑熊、马鹿等40个种类的药用动物资源显著减少,其中,麝香资源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了70%;冬虫夏草、川贝母、川黄连等资源被严重破坏,野生甘草蕴藏量减少了80%,常用药材人参、三七的野生个体已很难发现;大宗中药材品种的栽培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对道地药材的研究和开发不充分;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和化肥、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严重,中药材质量的不稳定和品种的混乱,使中药材资源远远没有做到优质供应和可持续利用。

二、化学成分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很少进行活性成分研究

一些研究者只是单纯进行化学研究, 满足于发现一些新化合物, 对活性则极

不重视, 很少有人进行活性成分研究。为了能够发现新的化合物或新的结构, 一些人对有多年临床疗效的中药或民间药兴趣不大, 宁可去寻找那些新的植物资源, 而不管它是否有活性或是否有临床经验。

(二)活性成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当

所谓活性成分研究,多半只是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在测定结构之后,再送至

有关活性筛选部门进行活性筛选,碰着算,碰不着拉倒,收效甚微,较少有人采用活性指导下的导向分离方法。因此,那些含量甚微、又难于分离的活性成分在分离途中可能丢失,丢失了也难于察觉。

(三)化学家与生物学家相互脱节

生物学家尽管不断宣布在身体机能、细胞或基因调控方面有新的发现, 但未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灵敏、简便、可靠的活性筛选体系。故化学家即使想进行活性成分研究, 也常常无法实施。

(四)未能充分重视中医药的传统经验

中药多以汤剂形式应用,但是水溶性成分过去很少成为化学研究者的工作对象。迄今,研究者多沿用西方做法,将中药当作一般的植物药进行研究。实际上中药很少单用,多为组方用药,中药的疗效主要是方剂的药效。但中药方剂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化学家很少涉足,甚至望而生畏。体内环境(如p H值、肠内菌丛、酶等)对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成分的影响常被忽视, 故采用常规方法得到的成分很可能只是一般化学成分,或可能只是活性成分的前体药物。

(五)多采用西医哲学思想研究中药, 故成效不大

西医多强调对症的、局部的治疗,强调外因的作用,强调单一活性化合物对单一靶点的作用, 希望药到病除、立竿见影,采用的多是攻击性或排除性的方法。而中医则强调治本或者标本兼治,强调对整体的作用, 强调通过中药方剂中多种成分对身体的多向调节作用达到调动机体内因、调整机体平衡、祛病养生的目的。因此, 研究中药活性成分时如果选用的是体现西医哲学思想的活性筛选模型, 用作阳性对照的又是那些符合西医对症治疗观点、作用剧烈的西药时, 则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果常常令人感到失望。在研究常用中药,尤其是中药中的上品或其制剂时, 这种情况更为多见。

由于西医对中医关于中药功能、主治叙述中采用的深奥难懂的用语理解不一,建立的动物模型或活性筛选体系往往不能正确表达中药及复方制剂的临床效果,故所得的活性成分或有效成分不被中医认可,或者认为不能真正体现中医用药的精髓。另外,只用单一活性筛选体系追踪分离得到的活性物质也很难合理说明具有适应多样性的中药及方剂的真正作用物质基础。现在提倡采用多指标活性筛选体系进行方剂作用物质基础的研究,但实行起来则存在许多困难。

(六)研究得到的部分成果未能进一步提高或推广应用

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得到的活性成分,往往未能做进一步的结构修饰或者结构改造,并就结构活性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创新药物的贡献作用不大。研究成果未能更好地用于指导中药制剂的标准化、规范化,对推动中药现代化所起的作用不大。

三、中药造成的不良反应

由于化学药品频频出现不良反应,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疗效相对稳定、毒副作用小的中药,但是随着中药的应用日益广泛,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数量也有所增加。不同于西医和西药,中医讲求辨证施治;中药经过炮制和配伍,也能达到一定的增效减毒的目的。

四、对中药的认识存在的一个误区

大家在进行中药研究时,注重新剂型、疗效的研究 ,而忽视了毒理的研究,由此造成中药中毒而被禁用的现象屡屡发生。所以在加强中药药理研究的同时,更应注重中药毒理的研究,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要求。

中药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加快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中药产业多年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目前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300多亿美元,并且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全球对天然营养药品的需求正以 70%的年增长率递增。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人口的 80%。该组织估计,中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10年内将在全球兴起。

二、政策扶持

中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已经写入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 年)》,中药行业的发展已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务院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这是中国政府全面推进中医药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和重要的政策保障。

三、合资合作

随着国际市场对中草药需求的迅速增加,我国中药行业正越来越多地成为国内外资本关注的热点。国内大批上市公司把投资中药作为企业转型和扩张经济规模的新方向,中药产业也被国际资本视为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

中药发展趋势

一、高新技术的应用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近40年来生命科学领域有了重大突破,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等其它学科专家运用各自学识和手段进入生命科学领域,初步揭示了生命的奥秘,为新兴产业提供新理论和技术。近十几年来,中医药界采用现代科学高新技术研究中医中药,包括采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受体学说、基因检测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如在脾虚证研究中运用70余种、肾虚证研究中运用90余种指标或方法,揭示脾虚、肾虚证本质。

二、病证结合的研究如在临床治疗研究中,以病带证、以证带方,病证方药自成体系,易出成果;在基础研究中,建立典型疾病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病与证、证与方药的关系,研究新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三、新理论的产生创造新理论、新观点、新概念,如定性定量辨证思维与方法、生物性肾虚证与病理性肾虚证(预后不同的两种肾虚证)、隐潜性证(在症状未显露前潜在表现的证候)、急性虚证、急性瘀证、高原血瘀证、小儿感染后脾虚证、菌毒并治(杀菌与解毒并施的治疗机理与方法)、皮层--内脏--经络学说(如蕴热期、瘀滞期、毒热期阑尾炎)。

四、创新药物的开发传统制剂的创新--研制新制剂;毒剧药物的研究,筛选有效新药;扩展新药源如海洋药物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如多糖、总甙类。

不难发现,中药具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在目前的形势下,中药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而需要后人共同的努力方能就其传承和发扬下去。

下载2012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游艇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游艇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商机”,是一种水上娱乐高级耐用消费品。游艇消费具有巨大的辐射效应,能够带动其上下游共同发展。成熟的游艇......

    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一)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临沂市是山东省行政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而且是一个商贸城,有交易额居全国第三位的批发市场,城区日流动人口量达37万人。目前......

    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元素。人们把“衣”放在首位,可见衣服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作为衣食住行之首,人类对锦衣美服的追求似乎永远没有止......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 绿色食品的概念是1989年提出来的,而正式启动这项工作则是1990年。起初提出发展绿色食品的目的,简单地说有两个,一个是生产绿色食品,保护生态环境,一......

    中国游艇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游艇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未来几年,中国游艇购买群体,一是游艇俱乐部或者房地产商 、滨水企业,估计今后5-10年中国企业类的购买量有5 万艘左右;二是中产以上阶层个人的购......

    云计算发展现状及前景

    云计算发展现状及前景 2010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于2010年12月9日在广州举行,该年会由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数十位专家学者以“新媒体·新生......

    零售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零售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网: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随着零售商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对......

    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本作为人际间信息交流中介的手机,现在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信息载体与传播媒介,并逐渐演变成手机媒体。手机媒体体现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