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生涯指导总论(范文模版)
总论(引言)
第一章 自我认知
1、职业兴趣——喜欢做什么
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中,职业兴趣前三项是S型(33分)、C型(29分)和A型(27分)。我的具体情况是:感兴趣的活动评分表是S型(社会型活动),我擅长或能胜任活动评分表是A型(艺术型能力),我喜欢的职业能力自我评分表是C型(事务执行能力)和S型(解释表达能力)。我喜欢的职业有饮食顾问、会计、统计员、银行会计、记账员、审计员、信用管理员、旅游办事员、美术教师、数据处理员、打字员、数据处理员。
2、职业能力——能够干什么
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结果显示,语言能力倾向V、一般学习能力倾向G、书写知觉能力倾向Q、形态知觉能力倾向P和手腕灵巧能力倾向M得分较高(25分),数理能力倾向N、眼手运动协调能力倾向K和手指灵巧度能力倾向F得分较低(18分)。我的具体情况是:选择职业对人的职业普通能力倾向的要求,测试出来,我适合的职业类型是历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计账员、出纳员和统计员。
3、职业性格——适合干什么
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结果显示……我的具体情况是……
第二篇:职业生涯策划指导
职业生涯策划指导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2班
苑静哲
职业生涯策划指导
职业生涯即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设计要求你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一个职业目标与生活目标相一致的人是幸福的,职业生涯设计实质上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的过程。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确的规划。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
大学生活是人生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学生在此阶段要完成从学生到社会建设者的过渡,完成对将来自身职业的探索,对职业生涯发展作出决策并初步付诸实施。但是,目前大学生在职业生涯方面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动机不强;对专业了解不够;对自我了解不够;对职业世界了解不够;缺乏有关职业生涯的技能以及职业相关能力素质。
策划职业生涯规划,更确切的说是策划一个成功的人生。人生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理想。有的人天天策划商品,策划金钱,策划情感,到头来迷失方向,而没有从策划人生开始。策划人生,从策划自己开始。
科学性的策划职业生涯是通过科学的思考方法,对自己的学习、工作、事业、智慧活动进行良好的策划。策划职业生涯为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规范的、有序的、协调一致的、有计划的、有目标的组织程序。使你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创造活动、学习、生活、事业得以顺利进行。经营自己的强项,是通过最大限度的调动自己的潜在力量,让它成为你事业中的强项。它将决定着你未来的发展。
当今社会竞争残酷,非常现实,但是却有大量的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继续享受安逸的大学生活,如此对比,的确应该尽早唤起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危机感、对未来职业和生存能力的思考,唤起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成就他们的美好未来。我想这不仅对大学生自己,对学校、对社会、对国家都是一个美丽的贡献。
所以,当代大学生必须明确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包括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在大学4年中订立目标,如何逐步实现目标继而实现自己的就业能力的培养,如何写简历,如何面试,如何做好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等。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让自己的职业生涯释放光芒。
职业生涯规划是针对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选择符合这一目标的职业。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职业生涯策划问题。
一. 内外因最佳匹配。找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人岗匹配,不能高攀也不能低就。职
业规划就是找到这个最佳匹配点和今后各个阶段的发展平台,通过对自己的内在因素进行测评,找到潜质的东西,而学历、经验、能力、兴趣、特长等是外部的东西,要把内外优势结合起来,拧成一股绳,形成职场打拼的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测评找到最佳匹配点,通过咨询师对切入点所在的市场状况、行业前景、职位要求、入行条件、行业英语等进行详细的指导,而自己却沿着主干道进行充电,几年后成为业内的精英。
二. 职业定位要“准”。定位就是要落在“定”和”准“上。不能泛谈,其中包括行
业定位、方向定位、职业定位、薪酬定位等很多项。
三. 把握市场大脉搏。在明确自己想干、能干的专业领域和事业方向的同时,还应
兼顾考虑社会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内在因素,这是规划是否成功的基本保证。如果所选的职业自己既感兴趣又符合能力要求,但社会没有需求或需求很少,未来就业机会渺茫,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起步就是失败的。
四. 善于从小事、从最具体的职业岗位做起。只要这种小事、具体事与自己的最终
职业目标一致,有利于个人职业目标的实现,都可以选择确定为自己的最初职业岗位。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这样。一件可以由若干件小事所组成的大事,立足于小事,才能成就大事。
职业生涯策划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 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公道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规划一旦设定,它将时时提醒你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以及你的进展如何。
一个没有计划的人生就像一场没有球门的足球赛,对球员和观众都兴味索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策划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和环境因素的分析,结合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的预期,规划学习、生活、工作、进步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未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职业目标的确立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环节是职业目标的确立。美国学者戴维·坎贝尔曾指出:目标之所以有用,仅仅是由于它能帮助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在对自身和外部环境正确评估的基础上,确立一个
合适的职业目标,将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美国有一本畅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例子:1953年有人对耶鲁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你毕业后的目标是什么?“统计结果有百分之三的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其他的学生基本没有明确的目标。二十年后有人追踪了所有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的状况,结果那百分之三的学生拥有的财富比那百分之九十七的学生财富的和还要多得多。
有了目标,你才有前进的方向;有了目标,你内心深处的那个坚定、勤勉、不畏艰险的自我才会勇敢地走出来,把自身的能量充分的释放出来,促使自己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所以,为自己做一个完美的职业生涯策划,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第三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探析_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探析*
王建虹
(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把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中职业生涯开发的理念运用于教师职业,已成为现代教师职业发展与教育的首要问题。为此,学校应当明确教师职业生涯的各个不同阶段的主要内容,科学地指导其职业生涯的发展,使他们获得职业的成功。
关键词:职业生涯发展;青年教师;指导内容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On Guidance to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Career Development
WANG Jian-hong(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21)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rn concept of career development to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is a major consideration in teacher’s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 university should clearly define the goal of different stages in a teacher’s career development,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and help them succeed in their profession.
Key words: career development;young teacher;guidance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一支有生力量。近年来,有关高校教师由于备受工作压力而倦怠或离职等问题,已经受到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06年对武汉市高校教师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所受的压力显著增大,其中助教和讲师的压力感受更高于正副教授[1]。
我们应该关注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它不仅会严重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还会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指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成就、职称等随时间轨迹而发生的变化过程及其相应的心理体验与心理发展历程[2]。
职业生涯虽然只是个体概念,但他与其所在的组织密切相关。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为其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过程,其主体是教师和学校。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校根据教师的个体情况和所处环境,结合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双重需要,对决定教师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确定其事业发展目标,并设计相应的行动计划的活动过程[3]。把达到职业成熟即教师专业化作为其职业生涯目标,是高校青年教师达成整个职业生涯目标的关键。
由于高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文中所谈的高校青年教师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专职教师。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的意义
(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青年教师的潜能,促进其成长与发展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可以增强青年教师对整体环境的把握和对困境的应对能力,可使教师协调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可使教师接受挑战性的工作,提高其教学和科研能力,可使青年教师明确自己一生将要为之奋斗和可能实现的目标;可使处于职业生涯发展“高原期”的教师,尽快走出停滞期,使这一特殊群体看到自身的发展前景和所处的环境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信心倍增。
(二)能够更好地促使青年教师成才,有利于高校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得好不好,决定了他们的生命质量和教育质量。我们要指导青年教师作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即由学校和青年教师共同制定适合其自己特点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最大限度地实现青年教师的个人价值以及学校的师资培养目标,使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和高校的发展获得双赢。搞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是高校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于高校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现人尽其才,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肩负的使命具有更多的内容,即从人才培养拓展到了服务于科技、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发展等更为深远的领域,青年教师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实现这一使命的生力军。高校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更好地促使青年教师成才,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的主要内容
高校青年教师具有极为强烈的成就需要、社交需求与物质需求,这是十分自然的事。但由于他们处在职业的未定型期,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可塑性[4]以及感受压力的敏感性和差异性等特点,学校应当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一)入校初期的职业生涯指导
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初期是指其进入高校的初始阶段,这阶段教师的年龄一般在26到30岁之间。在这一时期,职业生涯指导的主要内容是:使他们明白如何度过危机,如何进行创业,如何确立职业发展方向。
放在第一位的是使新教师实现角色的社会化,即从学生角色转变成教师角色。现实与理想往往有很大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新教师刚刚进入教师岗位,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他们将怎样提高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力,怎样发展人际关系,怎样被别人接受,怎样获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都是他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个别教师可能因工作遭遇重挫而丧失信心,以致出现种种意料不到的事,所以,这一时期是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危机期。故应当安排好新教师的工作、生活,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爱,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融入群体。
度过危机期后,对青年教师来说,重点是要突出其学科方向的明确性和工作的挑战性。从26到30岁期间,是人的生理、智力的最高峰,也是其成长的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青年教师会产生强烈的成就需要,喜欢挑战性的工作,为此要为他们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机会以便他们获得成就。要协助青年教师为自己制订短期、中期、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应配合学校的发展,否则就很难实现自己的成就目标。这就需要每一个教师都清楚学校的学科发展方向。可见,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工作,就是理顺自己的学科方向和明确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高校教师是“大学之师”,既有教学之责,也有学术要求,建立同一学科下的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机制,培养和发展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各种能力,以便胜任教学和科研的双重需要,促使教师在某一学科领域真正成为专家。如何使青年教师尽快由教学新手,发展为合格教师,进而发展为成熟的优秀骨干教师,最终成为“教学+学术”型的学科带头人[5],其具体的工作如下:
1.入职培训
新进教师参加岗前培训是国家的一贯要求。按照“先培训、后聘任”的原则,高等院校教师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这是教师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依据之一。学校要帮助新教师了解高校工作的特点、熟悉高校的环境和工作,并向新教师介绍本校的基本情况及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专业技术职称职业通道和相关的任职资格标准以及学校对其的期望。学校要让他们了解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如何进行规划,并着手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培训活动也为新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条件,可使他们更快地融入新的环境,还能解决他们在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2.选派富有经验的教师作指导,使他们顺利走上讲台 为了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对新教师最有帮助的是提供必要的指导教师,以优带新,在平等民主的关系中实现教师的承传和梯队建设。如果让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师德高尚、学术造诣高深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加以专业引领,这对新教师的职业生活发展必定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要主动关注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他们需要得到学生、同事、行政人员、领导的接纳和肯定。如果这些工作做得好,可以使其尽快实现角色转换。
我们要主动地关心他们,了解他们。那么,新教师最需要学习和掌握什么?根据石俊杰对高校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新教师认为,教学关是他们最怵的一关,他们最想学习提高的是教学方法、教学艺术”[8]。因此,加强教学技能培训,应该是重点,它可以有效解决新教师在上岗后随时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初任教师的专业态度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专业活动自主程度、学校对教师的专业支持和帮助,学校领导或同事教育信念(国内学者多用教育理念)的兼容程度等因素[9]。让青年教师参与相应的课题研究,使他们熟悉学术研究的过程和环节,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这个指导过程,可以评估新教师的工作表现尤其是发展潜力。同时,应帮助新教师进一步深造,如尚没获得博士学位的新教师应为其创造条件获取博士学位。
3.协助教师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作出自己的职业规划,促进教师学科专业发展 要让新教师兼任一些学生工作,通过做一些性质类型不同的工作,使他们更深地了解自己的潜能、兴趣,在职业生涯的认知过程中逐渐构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同时,学校要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表现,如综合素质、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管理能力、专业发展潜力等进行评估;组织管理部门要及时为教师设置合理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在高校内,教师的职业生涯通道类型有[10]:(1)教学管理型,(2)教学科研型,(3)科研教学型,(4)管理型。
教师自身的素质有着极大的差异性,学校、上级主管领导应该适时地与青年教师进行沟通,结合青年教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容易发挥自己潜能的职业生涯路线,避免他们在关键时期原地踏步或误入弯路而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期,影响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高校需要建立可靠的信息交流平台,不断给他们以建设性的反馈,使教师的个人发展真正和学校的发展结合在一起。
在初期的职业生涯管理的末尾阶段,要通过教育技术培训、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学术报告等一系列培养措施,促使青年教师跟踪学科前沿,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二)入校中期的高原发展期的职业生涯指导
高校教师职业生涯中期的高原发展期的年龄一般是在30到40岁之间。在这一时期,对青年教师职业生涯指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助青年教师突破现状,尽快走出职业发展的高原状态,逐步走向职业发展的另一个高点,即逐渐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高校教师的高原发展期有两层意思[11]:一是高水平状态的平稳发展。一部分青年教师顺利成长为骨干教师,其中有些人则逐步走向教学管理型的职业路线,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已有所成就,如职称基本上已经成功晋升为副教授了。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高原状态,即在达成阶段性目标,获得某种成功而感到满足之后,有可能会进入事业的停滞阶段,就是到了“职业生涯中再晋升的可能性非常小的那一刻”,即心理学上所谓的“高原现象”。
“职业高原”一般被视作个体职业生涯的峰点,如果处于“职业高原期”的时间过长,对其必然带来许多负面的问题。例如,对工作的前景丧失信心、工作效率显著降低、甚至产生退休或离职的想法,有时还会产生一种挫败感。学校要帮助员工了解自己职业生涯中期出现的高原状态,并尽快设法使他们摆脱这一困境而进入职业成熟期。这时候,应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1.面对现实,积极调整心态
30岁左右,常常处于多重交困之中。如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又可能职业环境和家庭发生变化,个人心理特征也发生一系列变化。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上每个人的职业发展和能力状况不尽相同,部分青年教师会重新审视和自我评估,有的从此丧失了工作热情,只求平稳,不想在工作上投入过多的时间。这表明其已经进入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原期。
学校要使他们认识到高原发展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正常的发展过程。同时要引导青年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通过学习拓展自己的职业空间。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变换工作环境或工作类型,通过工作内容的丰富化和多样化,寻找工作新的增长点。通过多渠道的职业发展通道使教师们有一个较好的晋升成长空间。美国人力资源专家Rantzw提出,采取内部调和的方法解决“职业高原”问题是最有成效和实用价值的。即从内部通过改变所处的环境来解决“职业高原”问题,寻求职业生涯的更好发展。同时,学校领导要抓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青年教师重新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要充分地相信教师,放手让教师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独立地处理问题,进行教学改革。青年教师如能正视职业危机,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寻求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职业危机就可能成为新的机会、新的机遇,实现职业发展的新跨越。
2.提供培训 在高原期阶段,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这很容易使之产生思维定势和经验主义倾向,从而制约了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这时,学校如果能够及时地给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可以使其摆脱事业发展的停滞状态,走出高原期。高校教师的培训方式有很多,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结合教师的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在内容上,要注意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特点,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同时,学校应对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使他们尽快成长。如参加国内重要的学术会议或研讨班,赴国内重点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这些都是培养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重要形式,也是校际间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它极大地提高了青年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认知,也能有效地消除青年教师对长期教学的倦怠感。
对于已经获得副教授职称的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科研工作实践和学术交流来进行,使他们熟悉和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进一步提高其学术水平。其主要的培训形式有:与企事业单位联合科研或项目攻关,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派遣教师出国留学或进行合作研究,从而加速培养高层次的教学科研人才。教授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来提高学术水平,主要形式有去国外当访问学者,建立学术休假或研究假制度等[12]。
3.需要构建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
学校组织专家、老教师介绍经验,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在一起讨论交流、分享经验,从而使教师更容易走出自身职业发展的“瓶颈”——高原期。高原期最容易频繁地出现在自我效能感低的青年教师身上,对此高校要给其减轻社会压力、学习工作的压力、教学环境带来的压力等,同时,通过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其重新确定新目标。
4.完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报酬制度[13]
这一阶段的青年教师更重视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向更高的职级晋升中希望有平等的机会。同时,更注重领导、学生对他们的认可和尊重。因此要科学设岗、完善教师职务聘任条件、建立科学全面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聘后管理和服务,以解决他们的疑虑。国家第四次工资制度改革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即根据教师不同职务的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对每一职务岗位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从而同一职务中不同的岗位级别所达到的工作目标及享受的工资及校内津贴待遇不同。这种靠工资收入差距激励教师的做法,是避免教师“职业高原”现象发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因而高校组织应充分利用这一工资制度,以促使教师成长。
建立有效的促使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教师也是人,也有与普通人相同的物质需要,但教师往往又有与普通人不同的精神需求,因此在满足一定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要更关注教师从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突破事业的瓶颈。
参考文献:
[1] 尹平等.高校教师压力状况调查及其应对方式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1). [2][3]申继亮.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5.104.[4] 黄金顺.职业生涯视野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探索[J].现代教育论丛,2007,(2).[5] 夏绍能.关于高师院校新教师入职培训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2006,(8).[6] Jeffrey H.Greenhaus等著.王伟译.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7] Fontana D,Abouserie R.Stress Levels,gender and personality factors in teacher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3.63(3):261-270.[8] 石俊杰等.角色转换前的必修课—来自河北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1998,(2).[9] 叶谰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39.[10] 肖洁等.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探析[J].天府新论,2005,(6).[11] 曹霞.论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2] 陈璧辉等.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高校中青年教师培养[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3] 吴冬梅.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特点与方法[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6).
第四篇:土地管理总论
土地:地球表层的陆地部分,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基础地质以及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国土:一国主权管辖内的版图,就其广义而言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大陆架以及它的下层和上空 土地资源:土地总量中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为人类所利用,用以创造财富、产生经济价值的这部分土地
土地的两重性
1、土地既是劳动对象又是劳动资料
2、土地既反映生产力有体现生产关系
3、土地及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土地的特性
1、自然的产物
2、面积的有限性3土土地利用计划:1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2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3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 用地定额指标:在平均的生产工艺水平、规划设计水平、经济技术水平和通常的场地条件下,一个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所需占用的额定土地面积
用地控制指标:对一个工业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
土地用途管制的内容: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建设用地用途转用审批制度、禁止供地与限制供地制度 土地用途管制:国家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土地价格调控手段:
1、建立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定期公布制度2.国家对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采取最低限价。
3、政府对地价上涨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
4、建立土地交易价格申报制度
5、政府对土地使用权的转移有优先购买权。土地税收和金融手段:税收手段通过规定不同的税种、税目和税率等,来调节经济利益和经济行为。金融手段:资金是土地市场的“血液”,资金融通关系到土地投资能否完成,投资回报能否实现。土地市场与金融市场的这种紧密关系使得政府可以采取金融手段来达到调控土地市场的目的。我国土地市场动态检测总体思路:
一、土地市场动地的永久性
4、土地的固定性
5、用途的多样性 土地管理:国家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的综合性措施对全国城乡土地资源及其利用过程,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属、利益关系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活动
土地管理的对象:土地资源、土地资源配置、土地资源利用、土地权属关系
土地管理的内容: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市场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监察管理、土地税务管理
我国现行管理体制的特点:1强化了国家管理土地的职能,实现国家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模式2具体划分了中央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土地管理权3实行了全国土地的统一管理4国土资源部对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行业务领导
管理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能够促进国土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有效保护,有利于维护资源所有者与使用者合法权益,集中统一、关系协调、依法行政、高效精干的管理体制。
土地政策:国家、政府、政党或单位为保护土地产权利益,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而制定的计划或行动准则。
土地管理政策类型体系划分:
1、按照土地管理政策主体在行政组织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分为: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地方土地管理政策、基层土地管理政策
2、从土地管理业务机构设置角度:地籍管理政策、土地规划管理政策、建设用地管理政策、土地监察管理政策、土地科教管理政策
3、按经济再生产标准:土地市场政策、土地价格政策、土地金融政策、土地税收政策
4、按照地域差异:国外土地管理政策和国内土地管理政策、城市土地管理政策和农村土地管理政策、沿海地区土地管理政策和内地土地管理政策、经济发达地区土地管理政策和经济落后地区土地管理政策、开发区土地管理政策和一般地区土地管理政策等
5、按照土地所有制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和社会主义土地管理政策
6、按历史发展过程:古代土地管理政策、近代土地管理政策、现代土地管理政策
7、按土地产权类型:土地所有权政策、土地使用权政策、土地收益权政策、土地处置权政策
8、按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利用政策、园地利用政策、林地利用政策、牧草地利用政策、交通用地利用政策、工矿与居民点用地政策、水域用地政策、未利用地开发与利用政策
9、按土地利用的全过程标准:土地征收与征用政策、土地生态政策、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土地复垦政策
简述几年来我国土地政策的变化:第一阶段:扭转多头管理阶段,第二阶段:城乡土地统一管理阶段,第三阶段:体制转轨阶段
土地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中国现实一方面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所以“耕地保护”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央政府也始终坚持“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和土地管理政策;另一方面当前正国经济的宏观特点进一步增强了土地的重要性,总之,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以及当前中国正同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转轨时期的国度经济以及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等宏观特点,对中国的土地利用以及土地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导致主流经济学的有关假设在中国已经发生了变化,相应的经济分析结论也就不同。中国的现实决定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不仅具有可能性还具有必要性。建设用地:一切建筑工程物体所占用及其适用范围内的土地,是一种以利用土地承载力和建筑空间为主要目的的用地方式。分类:
一、按土地产权性质分:国家建设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二、按全国土地分类体系:商服用地、工厂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特殊用地
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
四、按建设用地用途:工业用地、民用建设用地、军事建设用地
五、按建设项目使用的期限:永久性建设用地、临时性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管理:国家为调整建设用地关系合理组织建设用地而采取的一系列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措施。
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国家用以调整土地关系和对建设用地的组织、利用、控制和监督而建立的综合性制度。
建设用地管理政策包括:建设用地供应政策、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和流转政策、建设用地的收回政策、建设用的税收政策、建设用地的价格管理政策、建设用地的收益管理政策、土地有偿使用费支出范围 总量控制:国家为防止建设项目乱占农用地而实行的从总量上对建设用地的规模进行控制的制度。
规定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我国耕地现状: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分布不均、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困难
耕地保护的重要性:1耕地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2土地问题始终是我国农民的根本问题3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耕地总量逐年减少趋势决定了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耕地数量的保护:1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2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3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4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实行占多少垦多少5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基本农田: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土地。
基本农田保护区:为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根据土地整理后的主导用途,将土地整理分为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任务:1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2扩大综合生产力,提高土地产出率3调整土地关系,使土地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要求4提高全社会地现代化水平5实现土地资源的景观功能
征地补偿费用的构成:1土地补偿费2安置补助费3青苗补偿费和其他地面附着物的补偿费4增加安置补助费和提高征用耕地土地补偿费的标准5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开垦费6临时用地补偿费7基本税费、其他税费
现行征地制度的主要缺陷:1征地权行使范围过宽2征地补偿费的测算办法偏离市场经济规律3传统和单一的安置办法难以适应就业市场化4征地程序忽视农民意愿,侵害了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申诉权
建设用地供应:根据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国家或集体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依据土地供应计划,以出让和划拨等方式提供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行为。
土地使用权划拨: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在土地使用者依法缴纳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其其他费用后,国家将土地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招标、拍卖、协议、挂牌 推行土地租赁制的原则:1国有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2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的原则3严格依法办事原则4收益合理分配原则5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原则
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方式: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2国有土地租赁3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入股4保留划拨用地
农村土地所有制:
1、1950~1952,土地农民私有制2、1953~1956,在保留农民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农业互助组和初级合作社3、1959~1978,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高级农工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4、1979至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土地集体所有,由农户家庭经营
农村土地他项权利:土地抵押权、地役权、空中权和地下权、耕作权
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适合我国农业生产力状况、调整农村用地结构,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 农村土地管理的内容:农村土地权属管理、土地规划管理、基本农田保护的规划与管理、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管理、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乡村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管理、乡村非农业建设用地有偿使用
土地市场的概念:狭义:指进行土地交易的专门场所,如土地交易所,不动产交易所等。广义:因土地交易所引起的一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土地市场的一般特点:
1、交易实体的非转移性
2、土地市场的地域性
3、土地市场的垄断性
4、土地供给弹性少
现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特征:
1、坚持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制,维护土地所有者的权益
2、土地有偿使用的形式多样化
3、双轨并存,以有偿使用为主行政划拨为辅。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意义:
1、建立了土地公有制条件下的土地市场,完善了市场体系
2、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3、利用经济规律充分体现土地资产的经济价值
我国土地市场的特点:
1、土地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国有土地使用权
2、土地市场中交易的土地使用权具有期限性
3、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是国家垄断市场
4、在土地市场中政府处于优越的位置。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我国政府为了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协调供求关系,调节和稳定土地价格,确定合理用地结构,优化土地配置的基础性工作,特制定
态监测技术框架(1、中国土地市场网
2、网站后台管理系统
3、中央数据处理系统
4、市县数据采集系统
5、各省中国土地市场网)
二、土地市场监测数据上报过程(1、各省国土资源厅向各基层国土部门分发“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录入软件
2、各基层国土部门使用录入软件进行数据采集
3、各基层国土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向本省国土资源厅上报所采集的数据
4、各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各基层国土部门上报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5、各省国土资源厅使用“数据上报中央系统”系统,定期或不定期从各基层国土部门上传的数据中选取可以上报中央的数据,然后一次性的把所选择的要上报的数据上报到国土资源部)
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分析:
1、土地供应情况分析
2、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分析
3、建设集体用地情况分析
4、房地产市场分析
5、土地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6、土地市场运行宏观经济分析
7、土地市场运行总体情况、主要问题及对策
8、特殊问题的分析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现状与问题:
1、土地产权界定不清,主体不明确,集体所有权被虚化
2、在家庭承包经营制推行中,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弱化
3、没有建立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4、不利于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的途径:
1、通过强化集体经济与集体统一经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主体
2、严格界定并合理分配各利益主体的产权(a/明确和完善土地所有权b/强化国家和集体对土地的管理和控制权)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
1、稳定和强化土地的承包权
2、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转包和租赁、股份经营,搞活农村土地使用权(a、多种形式承包、转包b、租赁经营制c、土地股份经营)
搞好农用地管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加强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和服务
2、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下,搞好农用地结构调整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4、结合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强农用地管理
5、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第五篇:教学方法总论
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材料
对 外 汉 语
课堂教学方法总论与综合技能训练
北京语言大学 朱庆明
北京中语国际教育 第一讲
课堂教学方法总论„„„„„„„„„„„„„„„„„„„„„„1
一、奠定知识基础,培养教学能力„„„„„„„„„„„„„„„„„„1
二、了解目标原则,不断探索进取„„„„„„„„„„„„„„„„„„1
三、注重教学细节,利用课堂资源„„„„„„„„„„„„„„„„„„3
四、明确教学阶段,组织课堂教学„„„„„„„„„„„„„„„„„„4
五、了解教学流派,拓展教学思路„„„„„„„„„„„„„„„„„„4 第二讲
综合课的课堂教学
(一)„„„„„„„„„„„„„„„„„„„5
一、综合课的性质与特点„„„„„„„„„„„„„„„„„„„„„„5
二、综合课的知识与技能„„„„„„„„„„„„„„„„„„„„„„5
三、综合课的阶段划分„„„„„„„„„„„„„„„„„„„„„„„6
四、综合课的教学环节„„„„„„„„„„„„„„„„„„„„„„„7
五、综合课的教案设计„„„„„„„„„„„„„„„„„„„„„„„8
六、优秀教案范例与点评„„„„„„„„„„„„„„„„„„„„„„10
第一讲
课堂教学方法总论
一、奠定知识基础,培养教学能力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是每一位对外汉语教师的必修课,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一门学问。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除了要具备各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外,了解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1、在基础知识上下足功夫
(1)首先要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教学法流派;
(2)了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文化教学的特点、原则、方法以及常用技巧;
(3)了解组织实施对外汉语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材和教学对象的处理和分析、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测试等知识;
(4)了解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种语言技能的课堂教学特点,特别是应该从理论基础、课程性质与课程特点、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与技巧几方面进行分析和考察。
2、在能力培养上不断提高
学习对外汉语教学方法,要努力达到下面几个主要目的:
(1)理解和掌握汉语各语言要素以及汉文化教学的特点、原则,熟悉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及技巧,培养自己将汉语言、文化知识、理论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的能力;
(2)掌握如何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
(3)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同课型,掌握如何以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的培养为目的,熟悉各种语言课堂教学技巧,形成语言课堂教学能力;
(4)应该尽量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将所学知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能力,为真正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了解目标原则,不断探索进取
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几代人五十多年的辛勤耕耘和不懈探索,已经在教学目标 和教学原则等诸多根本性问题上取得了广泛的共识。而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了解和领会这些目标和原则,而且要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使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走向深入。
1、对外汉语教学目标与教学原则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准确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
(2)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会的语言能力;(3)课堂教学总的原则是“精讲多练”;
(4)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5)课堂教学步骤要贯彻“循序渐进、听说读写全面要求、阶段侧重、语文并举”的方针;
(6)在教学中注重语言习得规律和跨文化交际的因素;(7)多方面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等等。
2、课堂教学中要勤于思考,不断进取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在每一堂课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去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需要每一位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条件灵活地加以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
(1)如何导入和讲解新的语言点;(2)如何处理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过渡;(3)如何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4)如何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索;
(5)如何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6)如何丰富和扩展课堂练习的内容;(7)如何检验学生对语言难点的掌握程度;(8)如何做到让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等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任课教师个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来加以解决。只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探索,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
三、注重教学细节,利用课堂资源
1、在课堂教学中,学会观察和分析课堂教学细节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尤其是初级汉语的课堂教学,包括了语音、汉字、词汇、句子、语法、成段表达等内容,每一课书或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都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可以根据各个阶段不同的侧重点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语言点。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语言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我们所说的具体的语言点,如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汉字的结构笔顺、数目字、难字的记忆、同类词、日期表达、时间词、量词、“把”字句、状语的位置、趋向补语、句子成分的替换练习等等,这些在课堂教学中一定会出现的细小的语言点,在实际的课程进行中都应该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教学技巧来加以操练。每一位对外汉语教师,如果能够善于吸收前人的成功经验,再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学生情况加以修改补充,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这一点上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在把握了对外汉语教学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必须对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词汇和功能情景项目做到胸中有数,力争在课堂教学中不忽略任何一个细节。
2、在课堂教学进行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1)教学中注重板书设计
① 确定重点内容位于中心位置
② 词汇扩展和句子补充内容安排在重点内容两侧
③ 同一次课程不频繁更换板书内容,特别是中心内容(2)学会合理运用体态语言
① 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 ② 手势在语音教学中的作用
③ 如何不用媒介语组织课堂教学(3)利用课堂资源组织好课堂教学 ① 用学生熟悉的词语进行交流 ② 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做例句要素 ③ 教具的选择要合理精道
四、明确教学阶段,组织课堂教学
1、准备阶段——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准备(1)明确教学类型(2)分析教学对象(3)确定课程性质和课型
(4)研究和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的、内容和基本方法(5)确定课堂教学结构(6)教案的设计和撰写
2、实施阶段——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组织(1)教学内容的开展与结束(2)情景教学和实景教学(3)提问和改错
3、反馈阶段——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回馈
(1)学生的课堂表现(2)学生的作业与练习(3)学生的测试(4)学生的课后议论
五、了解教学流派,拓展教学思路
1、语法翻译法、直接法、自觉对比法
2、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
3、认知法、交际法
4、自然法、交际任务法
(本部分内容可以参考盛炎《语言教学原理》重庆出版社。)
第二讲
综合技能训练方法
综合课,是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主干课程,是一门集言语要素、有关的文化知识及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言语技能及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一体的实践汉语课。实践汉语课以实践性和交际性为总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
一、综合课的性质与特点
综合课作为各个教学阶段的主干课程,是由它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综合课,顾名思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综合”。这主要体现在综合课不仅要教授学生各项语言、文化知识,训练和培养学生各种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而且要做到各项技能的综合训练。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走的是综合课与单项技能训练课相结合的路子,这是因为,如果只以一门综合课包揽整个课堂教学,容量小,分量轻,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而完全分技能教学,又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全面运用语言的能力。综合课与单项技能训练课相结合,会更好地吸收综合训练和单项训练的长处,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第二语言教学规律。
综合课在全面讲授语言知识并对各项言语技能进行综合训练的同时,还在语音、语法、词汇、文化知识等方面为单项技能课起着铺路和搭桥的作用。可以说,综合课已经成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基础。还应该看到,综合课与单项技能训练课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综合课以综合技能训练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的;单项技能训练课则在综合课的基础上,突出单项技能的专门训练,使学生的各种单项技能达到更高的程度,从而推动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二、综合课的知识与技能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处理好各言语要素之间以及言语要素与言语技能之间的关系。言语要素通常是指语音、语法、词汇和汉字等。在对外汉语综合课的课堂教学中,语音、语法、汉字固然都很重要,但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词汇在课堂教学中却有着更加重要的位置,因为,词汇教学不仅贯穿 于综合课乃至整个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始终,并且与听、说、读、写、译各项言语技能有着全面的联系。
对外汉语综合课的课堂教学,以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为主要任务,以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技能训练必须以言语要素的教学为基础,离开了言语要素的教学,技能训练就毫无意义;而脱离了技能训练的言语要素教学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学生应该在学习汉语的正确发音、词汇的语义和语用规则、语法的结构形式、汉字的书写方法及语段、语篇的正确表达和运用的基础上,进行大量而反复的听、说、读、写的综合练习,最终实现正常的言语交际目的。同时,还必须看到,言语要素教学与技能训练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即,言语要素教学为技能训练在材料上提供了必要的保证,技能训练又在不断地加深和巩固对言语要素的理解和掌握。这是综合课“综合”特点的集中体现。
简言之,在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中,综合课以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确定了它的基础地位,没有这个基础,就很难得到各单项技能的提高;在综合课的教学中,又以言语要素的教学为基础,以技能训练为主导,二者缺一不可。综合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听、说、读、写全面要求,阶段侧重”的原则。
三、综合课的阶段划分
概括起来说,综合课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包括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两个方面,知识传授具体表现为言语要素(语音、语法、词汇、汉字)、有关的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的教学;技能训练则包括言语技能(听、说、读、写)与言语交际技能的培养。
综合课除按学生水平和学习阶段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以外,传统上一般将初级阶段综合课的课堂教学划分为三个阶段:语音阶段、语法阶段和词汇阶段。今天,人们更多地把“词汇阶段”改称作“短文阶段”,应该说,从教学形式上看,语音阶段、语法阶段和短文阶段更符合综合课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词汇教学不能孤立地看作是一个单独的教学阶段,实际上,它包含于各个阶段的教学之中,离开了词汇,上述三个阶段及以后各个阶段的教学都将无法进行。
综合课的中心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言语技能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但这并不是说在综合课的教学过程中,任何时候都对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做全面的要求。在综合课教学中,必须加强听、说技能的训练,以听、说带动读、写,进而达到四项技能整体提高的目的。
四、综合课的教学环节
1、复习环节
(1)提问:就前一天或前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提问,也可以针对其他方面的内容进行提问。
(2)听写:多以句子形式出现,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前一课或前几课所学的词语、句子或语法形式。
(3)任务汇报:由学生代表按照教师的要求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基于任务教学法的情况下)。
2、新课教学环节(1)生词教学
① 听写生词:听写当课生词,可以分词性进行听写,也可以设计位置进行听写,以便引入句型归纳环节。
② 生词认读:应该以领读后学生读为主要顺序。③ 生词讲解:简单解释重点词语。
④ 生词搭配与扩展:以新带旧,复习巩固,不断提高。(2)课文教学
① 课文教学的目标:课文既为语言教学提供了语境,又为课堂操练提供了范本,既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习词语和对话,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汉语句式。因此,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复述课文或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必要的会话练习是课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② 课文教学的方法:领读是课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形式,学生读课文,说课文,讲故事,根据课文对话等都是课文教学常用的教学形式。
③ 课文教学的步骤(略)(3)语言点教学
① 语言点的导入:一定要在词语讲解、词语搭配与扩展或课文操练中引入语法的内容,课堂教学中尽量不孤立地进行语法讲解。
② 语言点的操练:重要的句型应该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操练,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教学目的。操练的学生可以灵活多样,情景设置或实景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操练方式。
③ 语言点的归纳:综合课的语法教学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语法归纳教学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即,在学生大量操练的基础上,进行语法归纳,让学生明确语言点的重要性。
④ 语言点的练习:教材中课后练习部分会有不少配合语法想部的练习形式,诸如替换练习、完成句子、选词填空等等。让学生在词语、课文和语法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点的练习会进一步加深和巩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4)课堂活动
① 表演课文:可以分角色进行表演,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或再创作。
② 交际性活动:模拟真实情景进行交际性练习,从而达到学习目的。③ 任务型活动(略)
五、综合课的教案设计
由王钟华教授主编,集中了北京语言大学数十位优秀教师智慧的《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课程规范》中,展示了十几篇各种课型的示范教案。在这些示范教案中,无一例外地都列出了“教案设计”这项重要的内容。概况起来看,规范的教
教案设计,除教材、教学对象基本固定外,一般应该包含如下几项内容: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是某一课程大体内容的描述,以综合课为例,一般应该包括该课的生词数、语法点、课文及功能项目等。语法点可以进行比较具体的描述。
2、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主要应该描述通过该课的学习,希望使学生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在生词、语法、会话、功能等方面力求达到何种程度。一般来说,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课堂教学应该强调达到听、说、读、写四会。
3、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与教学目的密不可分,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做什么、怎么做提出比较具体的要求,例如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句型进行会话,能够复述课文,能够准确书写汉字,能够提出建议,表达观点等等。
4、教学重点
教材中每一课所提供的教学内容都会有十几到几十个词语,几个语法点,一到二或三段会话,还有大量的练习。这些内容要求学生百分之百地掌握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确定每一次课堂教学的重点,包括重点词语,重要的语法点和交际练习等,必要时还应该找出有针对性的难点。加强教学重点难点的课堂训练,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5、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正所谓教无定法。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对象、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如语音阶段的听说法、模仿法,语法阶段的演绎法、归纳法,短文阶段的复述法、表演法等等,殊途而同归,一切都是为了达到最终教学目标。
6、时间安排
教学时间包括广义的时间和狭义的时间两种。广义的时间安排是指教材中的某一课需要多长时间讲完,即需要几讲或几个学时;狭义的时间安排则是教案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即每一个教学环节所需要的时间,如组织教学2分钟,复习旧课8分钟,生词处理15分钟,课文讲练30分钟,语法归纳10分钟,交际练习20分钟,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应该明确的是,教学时间安排只能是大概的设计,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视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7、教学用具
教具的设计与准备,能够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起到推动、促进,甚至是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有这样一条原则,就是一定要能够充分利用课堂已有的资源,充分利用学生手头的材料,必要时可以准备一些其他材料。我们不提倡教师上课把百货店、菜市场、水果店搬到教室里边。
8、板书设计
不少年轻教师不太重视教案设计中的板书设计,有的人甚至完全用教学课件代替板书,这是不符合对外汉语教学基本原则的。
板书一定要精心设计,哪个位置书写词语,哪个位置板书句型,什么地方是给学生的提示内容,课堂教学中补充的内容板书在哪里等等,都应该在教案中设计好。
我们强调,课堂教学一定要有板书,因为学生要通过教师的板书模仿和学习正确的汉字书写方式。
9、教学课件
近十年来,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教学课件,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但必须明确的是,对外汉语教学有其自身的原则与规律,教学课件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也不应该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必要的板书不能被遗弃。应该尽力让教学课件起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应该走向极端。
10、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也可以称作教学环节或教学步骤,是教案的核心内容。通常情况下,教学过程包括组织教学、旧课复习、新课引入与学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几个大的环节,其中,新课学习又是核心内容。
应该说,一份教案的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就在于教学过程设计得如何。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素质、教学艺术与教学技巧等等,都能够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得到切实而充分的体现。
六、优秀教案范例与点评
1、综合课教案设计
教
材:《速成汉语初级教程——综合课本》 课
型:速成汉语综合课(B普班)教学对象:B班欧美、日韩、东南亚华裔学生 教学内容:第三十三课《她去过许多地方》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生词与重点语法项目的学习,熟练使用并交际。
2、掌握与旅行相关的常用语句。
3、在熟练掌握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与旅行有关的话题,能运用相关词语与句式表达自己的爱好,描述某种经历,加强成段训练。
教学内容:
1、45个生词
2、两段课文,要求学生能完整复述,并能表达相关话题
3、语法点:
(1)动量补语“V一次/一遍”
(2)趋向补语“V下”
(3)结果补语“V遍”
(4)就/快要„„了
(5)动态助词“过”
4、表达建议的功能 教学重点:
1、动量补语
2、就/快要„„了
3、动态助词“过”
4、重点生词:曾经、留、遍、各、关于
5、表达建议的功能
教学安排:本课分三讲,每讲100分钟 第一讲:1.复习32课
2.生词1-21
3.语言点:过
4.课文
(一)5.用“过”讲述自己的经历 第二讲:1.复习第一讲的生词
2.复习语法点“过”
3.生词22-31 4.句式:(就/快)要……了
5.课文
(二)6.交际练习:向朋友提建议 第三讲:1.复习生词、课文
(二)2.生词32-45
3.生词练习
4.自由表达:我的爱好
一次难忘的旅行
5.课后练习
教
具:PPT课件、实物、小白板 教学步骤:第 二 讲:
一、组织教学
(2分钟)
二、复习
(10分钟)
三、生词
(二)(20分钟)
四、语法
(二)(18分钟)
五、课文
(二)(45分钟)
六、课堂小结
(3分钟)
七、教学后记:
课堂教学各项活动非常顺利,气氛活跃,课文练习时间稍感紧张。
2、教案与教学点评
(1)对生词的处理:重点突出、难点讲解到位,有的利用语素把相关词汇集中在一起学习,扩大词汇量。尽力将生词在语境中给出,帮助理解与记忆。
(2)对语法的处理:语法练习尽量做到形式多样,让学生在使用中掌握。(3)对课文的处理:根据本课课文的特点以及本班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练习形式,学完课文,有针对地设计了交际性练习。
(4)注重趣味性,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好奇。各环节连贯,不给学生每个教学步骤的刻板印象,而是让他们跟着老师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度过100分钟。学完以后,学生清楚今天学会了什么,可以用它来说什么,怎么说。
(5)对课堂节奏的控制。100分钟的时间里精神持续高度紧张是很难做到的,对于重点、难点教师调动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力,同时也为课堂注入一些轻松的成分,利用课堂上的突发状况或学生的特点创造语境,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 14 果。
(6)给学生机会说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老师创造一个个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谈谈自己最想说的话题,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用汉语表达的能力,又能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一举多得。应该注意的是,这份教案里涉及到的人名,除了课文主人公外,都是本班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