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5 01:3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枞阳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枞阳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篇:枞阳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枞阳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确保我县退耕还林成果,根据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关于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7]3636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规划期间,我县农村能源建设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实效”和“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以改善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大力实施以“一池三改”为重点的生态家园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各类节能技术,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循环农业发展,为实现退耕还林地区农民家居环境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民生活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农村能源建设为主,多能互补,加强节柴灶、高效低排生物质气化灶等物质能源利用项目建设。

2、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退耕农户意思。根据当地实际,优先考虑退耕农户最需要,见效快的农村能源建设项目,优先考虑符合项目建设条件,技术服务配套的农户和退耕区。规划项目以单户建设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安排联户工程,如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整村推进。

3、坚持因地制宜,相对集中。

4、坚持国家扶持与退耕农户自筹相结合。

三、目标任务

农村能源建设是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重点,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退耕还林地区的农村能源建设,不仅是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保护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环境,就要从农村能源建设抓起,把农村能源建设同退耕还林、农牧业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同减轻农民对生物质燃料的依赖性、切实保护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多能互补,加强节柴灶、太阳能等建设,适当发展小水电等资源的开发建设,有效增加农村能源供应量,大大缓解退耕还林地区能源短缺的矛盾,达到保护森林、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根据我县退耕还林地区目前的发展基础及生态环境和退耕还林的要求,我县的农村能源的目标任务为:新建户用沼气池440口,节柴灶200台,解决2560人生活用能源。

四、基本情况

(一)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枞阳县隶属安徽省安庆市,下辖22个乡镇,238个村民委员会,20个居委会,7642个村民组,217423农户,96.65万人口。位于大别山边缘,长江中下游,东南与铜陵市、贵池市隔江相望,西以菜子湖与桐城共水,西南与安庆市郊区为邻,北与庐江、无为接壤。属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特别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达251天。

2、社会经济概况

枞阳县国土面积1808.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5.42万亩,林地59.51万亩,水域63万亩,其它用地80万亩,总人口96.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4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689元。全县人均耕地面积0.64亩,粮食单产460公斤,粮食总产量50.4万吨,人均占有粮食量523.6公斤。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52.7万人,其中退耕农户总劳动力转移9.5万人。

(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

全县退耕地造林保存面积5万亩,涉及17个乡镇,135个行政村43647个退耕农户,180464退

耕人口。分年度实施情况:2002年退耕地造林保存面积34582.2亩,荒山荒地造林保存面积24978.2亩;2003年退耕地造林保存面积6127.5亩,荒山荒地造林保存面积9902.6亩;2004年退耕地造林保存面积3122.3亩,荒山荒地造林保存面积3007亩;2005年退耕地造林保存面积6168亩,封山育林保存面积10000亩。退耕地造林分林种情况:生态林48835亩,经济林1165亩。

(三)退耕还林地区农户能源状况

1、退耕还林地区农户能源利用现状。退耕农户农村能源利用自以柴草、秸秆为主,部分农户兼用液化气灶,只有部分乡镇村个别农户建有沼气池。

2、退耕农户农村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大面积退耕,加上近年来封山育林,导致大部分退耕农户柴草、秸杆来源不足。而液化气成本又逐年上涨,致使很多退耕农户都面临生活能源紧缺的问题,亟待开发利用新的能源。

3、退耕农户具备农村能源建设资料情况。我县是农业水产大县,同时也是畜牧大县,尤其是退耕农户80%以上有传统养猪习惯,户均养猪多达3头,养殖业相当发达,具备建沼气池、节柴灶等新能源的有利条件。

五、农村能源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能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趋于和谐,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薪材及其它林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森林资源消耗量也急剧增加,全县每年有几万亩的森林资源被当作燃料化为灰烬。长期以来,由于无节制的砍伐,森林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功能显著降低,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差,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时常爆发流行性疾病,尤其畜禽疫情严重,严重制约我县退耕还林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此,我县退耕还林地区农村能源建设势在必行,一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二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地保护森林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

(二)可行性

1、气候条件:枞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处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雨热同季。多年平均气温16.6℃,无需期254天,太阳辐射总量114.8千卡/cm,日照率为45%,降水量每年平均为1271.5mm,以春夏两季最多,秋冬季较少。

2、原料条件。我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2006年全县生猪出栏50万头,存栏近45万头。规划的项目区内有80%以上农户有传统养猪习惯,户均养猪多达3头,养殖业相当发达,发酵原料可以满足农村能源建设需要;我县境内砂石资源丰富,可以满足农村能源建设需要。农村能源建设用的其他各种规模的钢筋等市场齐全。枞阳县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乡乡通油路,所有建材都可以送到家户门口。

3、技术条件

枞阳县农村能源建设工作起步较早,现有基础条件好,曾成功组织实施过安徽省沼气建设综合利用、安徽省农村能源建设重点县,现有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沼气生产工44人。全县共建沼气池1000余口,大中型沼气工程3处,推广应用了“猪-沼-果(菜、稻、鱼)”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模式。

4、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高

农村能源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农村沼气建设列为今后几年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计划之一,成立了“枞阳县农村能源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正科级专门工作机构“枞阳县农村能源办公室”,负责全县农村能源建设的管理与项目实施工作,并承诺县级配套资金及时到位,确保项目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建设。

六、规划布局、建设规模及内容

(一)规划布局

按照建设条件和农户意愿及项目配套需要,科学合理规划项目类别。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项目,退耕农户受益面要达到60%以上。

(二)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户用沼气池440口,节柴灶200台。

七、投资估算、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补助标准

户用沼气池专项资金补助1200元/口,地方配套200元/口,农民自筹800元/口。节柴灶专项资金补助200元/户,地方配套40元/户,农民自筹160元/户。

2、投资估算

枞阳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总投资104.8万元,其中专项资金56.8万元,占54%,地方配套9.6万元,占9%,农民自筹38.4万元,占37%。

(二)资金筹措

1、专项资金:56.8万元

2、地方投入:9.6万元

3、农民自筹:38.4万元

八、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以一口沼气池为例,年可为农户节支增收近1500元,其中节省燃料费600元,节约照明电费90元,减少肥料支出费用400元,应用“猪-沼-果(菜、鱼、稻)”生态农业模,带动养殖、种植可增产增收400元左右。

(二)生态和社会效益分析

⑴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净化庭院环境。退耕还林地区农户通过农村能源建设,粪便污水能自流,经厌气发酵处理后,可杀灭绝大多数病菌,厕所、猪圈内无蝇、无虫,干净卫生,减少了疾病的传播,净化了庭院环境,有助于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

⑵提高农村用能质量,减轻妇女劳动强度。农村能源建设改变了秸秆、柴草直接燃烧的落后的用能方式,不仅能使生物资源得到合理使用,而且农村妇女做饭不再围着锅台上下转,减轻了她们的劳动强度。

⑶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施用沼肥不但增加了有机物质的投入,改善土壤性状,而且还可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减轻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减轻了其对环境的污染,有效降低农作物中农药残留,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⑷有利于植树造林。开发农村能源解决了农民生活燃料紧缺的困难,农民不再上山乱伐树林。有利于封山育林。

九、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舆论宣传。县政府成立相关部门组成的农村能源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退耕还林区域农村能源项目的实施;县农村能源办公室是农村能源项目的具体实施主体,负责实施项目管理、技术培训、技术力量的资质认证,技术指导和工程质量监管。同时,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农村能源建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环保意识和循环经济意识,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农村能源建设,在退耕还林区域掀起农村能源建设的热潮。

2、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技术支撑。为适应农村能源建设需要,在规划期间内,在巩固提高现有

技术队伍的同时,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培养一批农村能源工程专业设计、施工人才、打造一支数量够、素质好,具有专业资质的设计、施工专业队伍。同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农村能源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积极推广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组建农村能源专家库,为农村能源的技术攻关、咨询服务、行政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3、加强资金投入,强化扶持效应。一是在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时,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发挥效益;二是抓住国家大幅度增加农村可再生能源投入的机遇,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省、市对我县农村能源建设的项目和资金投入;三是全面落实农村能源事业专项经费,以保证农村能源宣传培训、技术普及、项目示范等工作的正常开展。

4、加强体系建设,强化服务管理。一是加强农村能源项目管理。农村能源项目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市场经济模式运作,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合同管理制,确保农村能源项目规范运作。二是强化农村能源项目建后管理。本着技术规范化、服务网络化、质量标准化、运作市场化的思路,抓好农村能源项目建设后续跟踪配套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广大农户建设后存在的设施设备使用、维护、更新和改造上存在的困难,帮助退耕农户进一步搞好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农村能源的节能、增效等功能。

第二篇:佛坪县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佛坪县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快推进我县农村能源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市发改委《关于编制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计划的通知》(汉发改农经„2009‟661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编制了佛坪县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服务“三农”,通过发展太阳能灶和节柴灶,为农户提供优质清洁能源,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保护森林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二)工作原则:农村能源项目建设要坚持与新农村示范建设相结合,与主导产业开发相结合,与农村改厨、改圈、改厕相结合,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生产和生活并重,建池和管理并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要求,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项目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政策引导、农民自愿,突出重点、集中连片”的原则。

二、目标任务

(一)节柴灶

2009年在全县9个乡镇23村,按照节柴灶建设项目标准的要求,推广节柴灶2175户。

1、长角坝乡上沙窝村55户,教场坝村165户,田坝村30户,龙草坪村65户,小南坪村35户。

2、袁家庄镇塘湾村90户,关沟村50户,肖家庄村150户。

3、西岔河镇彭家沟村150户,西岔河村140户,瓦寨村45户。

4、十亩地乡案板沟村45户,联合村55户。

5、大河坝镇木耳沟村30户,共力村50户,水田坪村140户。

6、石墩河乡石墩河村160户;

7、陈家坝镇孔家湾村220户,三郎沟村130户。

8、栗子坝乡女儿坝村55户,八亩田村45户,西花村100户。

9、岳坝乡大古坪村50户,草林村120户。

(二)太阳能灶

2009年全县推广太阳能灶25户,项目实施地点陈家坝镇陈家坝村。

三、项目实施单位

项目由科技和农业局(能源办)、各乡镇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组织实施。

四、建设内容及质量标准

(一)建设内容:

1、节柴灶项目要求节柴灶外形为一字型和T字型,主、副烟道设计合理。与改厨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建设标准是:①厨房为永久建筑,面积不少12平方米,水泥地面,墙面刷白或贴瓷砖。②节柴灶灶面、灶身贴瓷砖,灶台高度75cm。③厨房内厨柜、水池等布局要合理,混凝土台板长大于1.8米,宽不小于50厘米,高度75-80厘米,双层,贴瓷砖并安装推拉门或防虫、防蝇网。

2、太阳能灶。安装调试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二)质量标准。节柴灶施工必须执行《节柴节煤灶标准图集》的要求。太阳能灶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

五、资金筹措及补助标准

(一)节柴灶项目总投资218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87万元,地方配套群众及自筹131万元,国家对按项目要求完成节柴灶改造及改厨的农户,每户补助400元。

(二)太阳能灶项目总投资2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投1万元,地方配套群众自筹1万元,国家对安装使用太阳能灶的农户每台灶补助400元。

我县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总投资220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投入88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132万元。

六、实施步骤

项目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与技术培训阶段(2009年11月底前)。组织技术人员与乡、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再次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确定建设户做好前期备料工作。组织30名技工参加一次节柴灶操作技能培训,培训重点是新型节柴灶施工工艺等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为项目全面实施奠定技术基础。第二阶段:全面启动与实施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4月)。从12月份开始,我县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将正式全面启动。建设工作按照整村推进,集中建设的方式进行。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5月—2011年6月)。各乡镇项目实施结束后,先进行自查自验,覆盖率100%,撰写自查报告。自查自验结束后,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县发展计划局、科技和农业局提出检查验收申请。县发展计划局、县财政局、科技和农业局将抽调专人组成自查自验工作组,深入到项目村,逐户检查验收,检查面达到60%。全县自查自检工作结束后,将申请省、市分别验收。

各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检查验收结束后,将检查验收结果进行乡、村、组三级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期满农户无异议。由县科技和农业局在10个工作日内以村为单位将农户补助资金下拨各乡镇人民政府,由各乡镇人民政府以一卡通形式将补贴资金兑付给农户。

七、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县科技和农业局负责项目的技术培训和物资、资金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的管理协调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同时在农村能源建设过程中,要动员各方力量,把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农村“三改”、地方病防治、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整合起来,向项目建设区倾斜,形成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能源建设的良好氛围。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补助资金足额到户。

(二)积极宣传,加强培训。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 和方法,把能源建设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农户使用技能的培训,培训农民数4000人次。确保节柴灶改造成功率达100%,使用率达100%。

(三)加快工程进度。涉及农村能源建设的乡镇要强化责任,落实任务,集中力量。组织广大农户,集中时间进行节柴灶的改造和太阳能灶的安装。涉及部门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合力推进农村能源建设。

(四)加强监督检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实施单位要坚持不定期对工程进度、质量等进行督促检查,保证项目建设各个环节不出问题。各乡镇要以村为单位,认真组织自查自检,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确保建设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第三篇:遵义县2009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遵义县2009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我县退耕还林成果,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根据省发改委、省林业厅、省农委、省水利厅《关于2009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黔发改农经〔2009〕3078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建设省柴节煤炉1073个,农村户用沼气池334口。

二、实施原则

(一)坚持“政策推动,政府引导,农民为主,自建自用”的原则。

(二)坚持与“四在农家”、畜牧小区、蔬菜示范基地、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三、补助标准及建设要求

省柴节煤炉每个补助600元;户用沼气池每口补助1800元。池型全部采用10m3贵州多功能A型池,严禁超体积建设,配套安装抽渣、抽液、冲厕泵和便池。厕所、圈舍要与沼气池相连,配备沼液回流冲厕装置,厕所按长1.8m、宽1.5m、高2.4m修建,圈舍按有关要求修建或改建。厨房内的沼气灶具、沼气调控净化器、沼气管道安装等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做到横平竖直,安全美观,灶台按长1.5m、宽0.5m、高0.65m修建。

四、资金筹措与管理

户用沼气池建设以农民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农户每口向县能源办上缴自筹资金350元,用于支付改厕工资、购买“三泵”、进料管等。政府补贴采取供应炉具、配件、水泥及支付技工工资等形式兑现。

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国家补助资金必须足额补助到建池农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克扣、截留、挪用、套取,违者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五、物资采购和供应

主要材料按相关规定集中采购供应。非集中采购的“三泵”管件、专用便盆等,由县农村能源沼气后续服务中心用农户自筹资金在省、市能源办的指导下,按招标程序采购供应。

六、职责分工及管理规定

(一)镇(乡)人民政府:负责宣传、发动和落实好巩固退耕还林沼气和省柴节煤灶项目;统计辖区内退耕还林户病池数量,分析产生原因,组织开展病池维修;每月上、中、下旬的最后一天向县能源办上报建设进度。

(二)县能源办:负责拟定全县农村能源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全县沼气技工及管理人员培训;督导检查全县沼气建设工作;监督沼气池建设质量;开展沼气技术咨询及培训,组织沼气建设工程配套建材和沼气日常管理中所需零配件供应。

(三)镇(乡)林业站:配合本镇(乡)落实建设任务,负责退耕区省柴节煤炉使用户、退耕建池户统计确认。

(四)镇(乡)农技站:负责省沼气配套物资的管理和发放,拟定技工管理办法,培训技工和建池农户,收集整理资料建立档案,开展后续服务工作,指导“三沼”综合利用。

(五)技工管理:所有技工必须经县级以上主管部门技能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由各镇(乡)人民政府组建技工队,每个技工队明确一名队长,由镇(乡)按合同要求实行统一管理。技工工资统一按每口500元计发(含建池改厕改厨及技工队长管理工资),工资发放时按15%预留质量保证金,如无质量问题,一年后兑现。

(六)后续服务:县农村沼气后续服务中心、各镇(乡)农村沼气服务站负责沼气技术咨询、培训及后续服务工作。省柴节煤炉后续服务工作由销售商负责。各镇(乡)要结合各村实际建立沼气专业协会,农技站要培训1-2名沼气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沼气技术性服务工作。

(七)安全管理:各镇(乡)要加大沼气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发生。要通过张贴安全须知、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发放宣传资料等措施,把省柴节煤炉和沼气安全管理知识宣传到建池农户。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预警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切实消除在建池、安装、使用、清池等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

(八)质量要求:2009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项目沼气池建设必须严格按贵州多功能A型池的设计施工图、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建设。

(九)档案管理:各镇(乡)要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建立档案,严格按项目规范要求填写项目用户档案卡、领料卡、质量验收记录和明白卡等。县能源办要严格按项目管理要求,定期报送项目进展情况。

(十)标识管理:改厕时需在卫生间外右侧或左侧,以距地面1.5 m为底线,预留长0.6m、宽0.5 m、厚0.01m的混泥土清光墙面,待县能源办统一编号后喷涂标识内容。

七、检查验收与考核

各镇(乡)必须在2010年11月30日前完成建设任务,向县巩固退耕还林领导小组提出验收申请,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按有关要求进行验收、考核。

第四篇: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发展规划

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发展规划

(2008年----2015年)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能源的消耗迅速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节约能源,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再生能源,对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

彬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属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全县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8镇8乡,247个行政村,总耕地43.39万亩。全县总人口33.4万、7.12万户,其中农业人口29.7万。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078元。我县属国家退耕还林项目实施县,共涉及211个村,32599户。

二、退耕还林户地区农户能源状况

“十五”期间,我县农村能源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县、乡政府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发展沼气为重点, 克服各种困难,因地制宜,在全县退耕农户中新建8立方米旋流布料式户用沼气池2259口,节柴节煤灶1451口,推广太阳能热水器65口。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广沼肥喂猪、沼液浸种、果树喷施沼液等多项沼肥综合利用技术,年节约能源折合原煤0.16万吨,年创经济效益135.5万元。

三、制约我县农村能源建设工作的因素

1、认识不足。部分干部群众对沼气、太阳能等生态能

源建设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思想还停留在单纯节能意识上,没有上升到生态建设、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实践证明,推行沼气工程可以达到“一气”(沼气)带“三料”(燃料、肥料、饲料),“三料”促“三业”(农、林、牧),“三业”出“三效”(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重要效果。搞好农村沼气建设,能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公害化。同样,太阳能利用和秸秆气化技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2、投入不足。生态能源建设专项资金从中央到省、市都有限,彬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政比较困难,农民收入也不高,有很多群众想搞沼气等能源建设而无钱投入,导致生态能源建设进展缓慢,既不适应加强生态建设与农业环境保护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迫切需要。

3、农村能源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建设管理服务还跟不上。多年来,由于受机构编制和经费的制约,各乡镇一直未设立专门的农村能源工作机构和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全县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及技术推广工作一直由县能源办“一杆子插到底”,人员和技术力量不足,跟不上新形势下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的需要。虽然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加大了技术培训力度,初步建立了一支能源建设农民技术员队伍,但是由于乡镇无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机构、无专人管理,导致 109 农民技术员队伍难以稳定、素质难以提高,影响了农村能源各项建设、管理、服务措施的全面落实到位。

四、全县农村能源资源消耗现状分析

1、作物秸秆

全县年产农作物秸秆26万吨,折标煤13万吨,而用做能源被烧掉的占40%,是农村用燃料的主要来源。

2、薪柴

全县年产薪柴5万吨,折标煤2.5万吨,主要为树枝和多年生灌木,用做生产能源的补充。

3、畜粪

全县牲畜存畜存栏43.18万头(只),其中牛、马等大牲畜存栏2.48万头,猪存栏3.5万头,其他36万只(头)。年可生产畜粪便总量22.6万吨,折标煤10.17万吨。

4、太阳能

年平均日照时数2060小时,年辐射总量103千卡/平方厘米,太阳能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广大农村在生活用能上主要以生物质能源利用为主。年人均耗能1400公斤标煤,为全国中等水平。

五、规划思路、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能源建设十分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提出要抓好农村沼气建设。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继续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入,在适宜地区积极发展秸秆气化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 110 源。国务院也把积极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大力发展沼气作为巩固环境建设成果的配套措施之一,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农村能源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2008—2015农村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

(一)规划思路

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2008年、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因地制宜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建设生态家园,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

规划的原则:

一是总体发展的原则。农村能源建设与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总体目标结合,纳入社会经济总体发展规划之中。

二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全县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自然类型区的特点,农村能源建设要合理布局,确定适宜的发展速度,确保建设质量。

三是突出重点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抓好重点能源建设示范村,通过典型示范,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推动工作的开展。

四是综合效益的原则,把农村能源建设与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等相关的项目和技术结合起来,111 促进农村面貌的整体改善,实现综合效益,调动农民和有关部门积极性,规模化发展。

(二)规划目标

2008年—2015年在全县退耕农户中规划建设“三结合”式沼气池27040口,太阳灶4544个,节材灶184个。

通过沼气池、太阳灶、节材灶、气化站的建设,使农村的用能结构得到优化,森林植被破坏现象得到遏制;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得到资源化利用,与高效农业技术结合,建设生态家园,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公无害化。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加快建设小康社会。

六、农村能源的内容和特点

(一)建设内容

(1)建沼气池解决人畜粪便处理,净化庭院卫生环境,沼气可作为高效清洁能源,点灯、做饭、烧水,沼肥是优质有机肥,改良土壤,生产无公害粮食、水果和蔬菜。一般农户建沼气池8立方米,造价3300元;

(2)推广太阳能热水器;

(3)推广应用省材节煤灶和太阳灶,每灶每年可省薪材1.5-2吨;

(4)建设400立方米秸秆气化站2处,每座气化站年处理秸秆182.4吨,生产秸秆气30.5立方米,满足200户群众炊事用能。

涉及全县16个乡镇190个行政村

分年安排情况如下:

2008年农村能源建设数量3614口,其中户用沼气2984口,太阳灶630口;

2009年农村能源建设数量3614口,其中户用沼气3498口,太阳灶116口;

2010年农村能源建设数量4286口,其中户用沼气3306口,节柴节煤灶112口,太阳灶868口;

2011年农村能源建设数量4286口,其中户用沼气3617口,太阳灶669口;

2012年农村能源建设数量4286口,其中户用沼气3835口,太阳灶451口;

2013年农村能源建设数量4454口,其中户用沼气4052口,太阳灶402口;

2014年农村能源建设数量3614口,其中户用沼气3533口,节柴节煤灶39口,太阳灶42口;

2015年农村能源建设数量3614口,其中户用沼气2215口,节柴节煤灶33口,太阳灶1366口。

(二)建设的特点

1、多能互补。沼气、太阳灶、节材灶多能利用,满足家庭生活和生产用能。

2、转化增值。秸秆青贮微贮发酵喂畜,粪便入池发酵产沼气,沼渣沼液为优质有机肥。

3、综合利用。农村秸杆得到利用,粪便得到处理,能源得到补 充,促进种养结合向深层次发展。

113

4、生态环保。解决农村和家庭“脏、乱、差”问题,净化环境卫生,节省柴草,保护生态。

5、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粮、畜、草、能的良性循环,达到资源永续再生利用,协调发展。

七、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估算项目总投资9301.44万元,其中专项资金投资3433.92万元,市县配套903.92万元,群众自筹4963.6万元。

分年安排投资及资金来源情况如下:

2008年投资1035.12万元,其中:中央专项投资383.28万元;

2009年投资1163.62万元,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424.4万元;

2010年投资1169.38万元,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435.92万元;

2011年投资1247.13万元,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460.8万元;

2012年投资1301.63万元,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478.24万元;

2013年投资1369.32万元,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502.32万元;

2014年投资1172.37万元, 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427.2万元;

2015年投资842.87万元,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321.76万元

114

(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农村能源生态模式主要是社会公益性的。一口8立方米的新型高效沼气池,全年可产沼气380—450立方米,解决3—5口人的农户10—12个月的生活燃料,节煤2000公斤,节电200度,一年提供沼肥相当于50公斤硫酸氨,40公斤过磷酸钙和15公斤氯化钾,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增产增效作用,每个模式户每年增加收入在600元以上。

2、社会效益

农村能源“三结合”模式,把种养业有机结合起来,粮食和农作物秸秆得到合理利用,转化增值,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肉、蛋、奶等畜产品的市场销售量,增加农民收入。畜粪便通过沼气池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变成优质有机肥施入农田,生产无公害粮食和水果蔬菜。同时,产生沼气又是清洁高效能源,用来点灯、做饭,减少了直接农作物秸秆和畜粪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对居住环境的污染,解放妇女劳动力,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公害化,农畜产品食用安全化。昔日农村那种“房前屋后畜粪便,生火做饭满屋烟”的脏、乱、差现象将彻底改变。卫生、文明、富裕的现代化小康新村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3、生态效益

每个沼气池可转化利用农作物秸秆4—6万公斤,减少直接烧秸秆1万公斤或烧畜粪0.2万公斤或薪柴0.4万公斤。可保护100—500亩荒山或山林。全县可有效利用农作 115 物秸秆5000—7000万公斤,保护20—50万亩荒山或山林植被不被破坏。同时,每年有8万立方米优质沼肥施入农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农牧业废弃物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态系统达到良性循环,农业生产实现了可持续性发展,对巩固我县多年以来的退耕还林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八、保障措施

1、落实责任制,实行专项推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与项目领导小组签订目标责任书。项目管理单位做好技术指导和资金管理。工作人员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确定奖惩。

2、搞好宣传发动,提高认识。通过培训班、现场会等形式组织项目实施单位人员学习农村能源生态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项目实施的意义。同时通过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宣传能源生态技术的作用,提高项目实施单位干部群众的认识。

3、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对项目的投资力度。农村能源生态技术实施与畜牧养殖、种子工程项目,生态移民项目,沙化治理项目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工程结合,增加投资。同时在农民建房、畜棚圈建设时,业务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统筹规划,应用农村能源生态技术一次到位,减少重复建设对资金的浪费。

4、注意典型经验总结,扩大项目推广规模。对于经济效益好、社会影响力强的农村能源建设典型,要及时总结进行宣传推广,促进项目的实施。

116

第五篇:宕昌县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宕昌县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我县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项目建设的管理,规范项目建设行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使项目取得预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切实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使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结合我县实际,制定退耕农户沼气池、太阳灶、节柴灶等农村能源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原则与目标

(一)建设原则

1、坚持农村能源建设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以农村能源建设为纽带,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努力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不断改善党群和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坚持农村能源建设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农村能源建设要以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让退耕农民直接受益。

3、坚持农村能源建设突出重点、集中连片、统一管理的原则。沼气池、太阳灶、节柴灶建设重点安排在农民积极性较高的退耕乡村实施,做到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二)建设目标

1、优化退耕还林项目区农户生活用能结构,项目户沼气用量及太阳灶占全年生活能耗的70%左右。

2、项目区实现“三化”目标,即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达到节能减排,优化环境,增加退耕户收入的目标。

3、项目区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任务及规模

沼气池建设主要以解决改善退耕农民生活燃料为主,与改路、改水、改院相结合,营造生态家园,积极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取得综合效益。沼气池建设池容为8m,推广旋流布料强制循环高效沼气池,实现自动进料、强制回流,并配备半自动出料装置。节柴灶为节能减排灶,充分利用燃料燃烧,达到料最大利用,比普通灶节能达40%,太阳灶可为农户提供每年能源的20%。

该项目在我县14个乡镇35个行政村4603户农户实施,每户建8立方米沼气池一口,共建沼气池955座。每户安装太阳灶一台,共3670面太阳灶,节柴灶4630户。

三、主要任务

1、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技术操作规程,起划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合同书及项目管理考核办法,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成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召开项目启动大会,安排部署项目建设工作。

3、确定项目乡镇包村领导和节柴灶、技术人员、沼气生产工、项目户的培训及对各级干部和项目户的宣传工作。

4、完成项目户的规划、筛选、确定、动员群众备砂石料,修建节柴灶、沼气池。

5、备料填料,调试,点火启用。

6、落实太阳灶的安装、发放工作。

四、组织实施与管理

(一)明确工作职责、部门联动协作

31、做到“六统一”和“三包一保”。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材料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跟踪管理、统一由专业人员施工、统一检查验收;包产气使用、包节柴灶的使用、包损失赔偿、包跟踪服务;确保建设质量。

2、严格按照制定的技术规范标准指导施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得擅自改变池型或结构,一旦技术指导上出现问题,要严肃追究包村技术人员的责任。如在技术上有改进或其他创新的,须经办公室会议研究通过,并报请有关专家和省市业务部门认定后方可实施。

3、实施项目单位要组织招标、采购项目建设材料,确保工程质量。负责材料的管理、投入,不得影响工程进度。

4、负责项目建设的跟踪督查和总结经验工作。

5、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加强对农村技术干部的管理,靠实工作责任,严格兑现奖罚。

(二)严格项目管理,确保规范运行

1、实行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县上要与项目实施乡镇,乡镇与村、户层层签订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并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指标考核范围,单位行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做到责任到人,奖罚到人。

2、实行项目合同管理制。实施单位要与沼气生产工或施工队签订施工责任合同,落实建设责任,依法按合同要求进行管理,确保建设质量。

3、实行项目后续管理制。项目建成后,施工队、建池技工,沼气灶具配件供应厂家和基建材料供应厂家,要在一年内实行“三包”(包建设、包质量、包后续服务),确保沼气池的正常运行,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4、实施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报帐制。要严格按照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实行专户专人专帐报帐制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截

留、挪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项目竣工后编制决算报表,上报审计部门进行资金审计。

5、实行项目农户公示制。动员广大农户积极申请参与项目建设,按照农户资金自筹能力、家庭劳动力,确定项目农户进行会示。

6、加强后续服务工作。项目实施乡镇建立乡、村两级农村能源技术服务体系,引导建立沼气协会,完善村级服务网点建设、产业化经营、物业化管理。

7、项目竣工完成后,项目实施乡镇进行自查初验后,上报主管部门,由县上组织验收人员进行复验,书写验收报告,申请上级项目主管部门进行验收。

(三)广泛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在“一池四改”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宣传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沼气重要性的认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加强项目督查,认真总结经验

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乡镇要有一名主管领导干部负责,督促项目的落实。同时,乡(镇)要成立专门的督查组,深入项目村巡回指导,监督检查,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项目竣工后,各项目实施乡(镇)要进行自查初验,然后由县上组织力量认真进行复验。自查自验结束后,县上主管部门要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查漏补缺,认真进行整改,并写出验收总结报告。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严重损失的,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视其情节给予严肃处理。

下载枞阳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枞阳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