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副县长在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
在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
副县长 XXX
(2006年7月5日)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上半年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及下半年工作重点作一简要发言。
一、上半年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初步成效
(一)完善了产业发展思路。
(二)加快了龙头企业培育。
(三)推进了农产品基地建设。
(四)创新了产业化发展机制。
(五)强化了领导和服务。
二、存在的不足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今年上半年,全县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小春粮食增产5064吨,增长7.74%,油料增产1074吨,增长5.13%,畜牧业比去年同期多出肥猪3.18万元。据测算,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了1076元,较去年同期人均增收147.6元(其中粮油人均增收18.7元,政策及减负增收36.4元,畜牧业人均增长40.5元,劳务人均增收52元),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得以全面落实,农村社会稳定。在“五业”经济发展上,集中抓了生猪、水果、蚕桑、薯业和劳务开发。现就生猪等四项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一)生猪产业
目前,巨农公司已有一代纯外血缘种猪560头,二代母猪2400头(其中后备母猪600头),公猪60头,全县已建成了标准化圈舍8.6万平方米。截止7月15日,巨农公司已建成了移民点、河舒16村、周口团包岭村、长梁中坝村四个年饲养5000—10000头的饲养小区,已向农户投放、出售LY母猪和DLY仔猪9650头(其中LY母猪1300头),现圈存DLY仔猪3660头,巨农公司饲料加工厂目前日产量可达200吨(日耗饲料50吨),巨农公司良繁场已被列为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全省确认3个)。四川七环公司已完成进场道路建设、种猪订购、养殖人员培训,目前已动工改造圈舍4幢,完工1幢,预计8月上旬沼气池可投入使用。今年上半年,全县出栏生猪23.52万头,山羊3.26万只,肉牛0.71万头,畜牧产值2.31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4.41%。
(二)水果产业
在三坝、河舒、骑龙等乡镇实施了锦橙100号标准化管理,建成了三坝、骑龙2个5000亩的锦橙100号标准化管理示范小区,在三坝乡建成了100亩锦橙100号丰产示范片;在柳滩、碧溪、锦屏建成了3个2000亩的落叶果树标准化管理示范;全县高换太田碰柑、脐橙、不知火等桔柑1.8万株;完成了全县锦橙100事情普查;在碧溪、柳滩、白玉、周口等乡镇建立了3000亩相如梨1号、4号丰产利基地。巨农公司承建的水果气调保鲜库已购回制冷设备,正加紧土建工程建设,预计11月份可投入使用。
(三)蚕桑产业
今年上半年完成劣桑改良200万株,发放栽桑养蚕技术资料3000份,在龙蚕建立了蚕桑优质高产示范小区,今年春夏两季发种1.5万张,产茧50万公斤,农民茧款收入680万元。
(四)薯业
已完成种苗基地发展规划、北京荷田公司工厂选址等工作,拟定在碧溪、嘉陵农场建立1000亩葛根脱毒种苗基地;同时我县海峡农业公司已在柳滩、白玉、睦坝、锦屏、罗家等7个乡镇发展川大三康脱毒红苕种苗基地400亩,并与顺庆磨芋制品厂合资在柳滩粮站建起了年加工红苕1000吨的淀粉加工厂,为我县发展薯业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的不足
(一)我县生猪产业开局良好,但整个猪业基础较为薄弱,距产业化的要求甚远,主要表现为“三低”、“三难”。
1、圈舍建设质量低,难以满足DLY肉猪饲养要求。一是主体设施差,相当一部分圈舍建设标准低,已建成的圈舍除团包岭小区、中坝村小区外,普遍采用玻纤瓦,保温隔热效果极差,不符合猪场建设要求。有的以圈改圈,有的房屋矮小,阴暗潮湿,圈内坡度小,无法达到DLY肉猪生产要求。二是配套设施差。除三个小区外,其余养殖场,特别是分散建设的养殖场,对排污问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只是在猪场外面打口蓄粪池,没有建沼气,有个别猪场甚至连蓄粪池都未建,猪粪堆晒,污水乱排,且没有做到粪、尿分离,猪场小环境极差,给周边群众带来不便。三是猪场选址差。尽管生猪办已在今年3月就制作和下发了生猪发展规划、选址、建圈审批表,但未引起乡镇的重视,全县仅有3个乡镇上报了规划表,其余乡镇均未上报审批,造成部分猪场选址没有征求畜牧部门和专业人员意见,随意建圈,有的猪场远离公路,交通十分不便,运猪、运料非常困难,有的没有充分考虑到水源、水质要求,肉猪的饮用水难以保证,有的人猪同院,给防疫造成困难,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生猪的发展。
2、投入低,难以满足规模化生产需要。一是猪源建设投入不足。LY母猪成本是土二杂母猪的3—5倍,且需规模饲养,建一个年养LY母猪100头的猪场,需要资金40万元,绝大多数养殖户无力投入猪源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县饲养LY母猪的仅有5户,加上巨农公司的LY母猪,能繁母猪只有3300头,七环公司8月份才投入生产,李小杰、刘华明、高建华等业主正在抓紧时间建设,预计9月份才投入使用。今年要实现出栏DLY肉猪15万头,猪源差距非常大。二是肉猪饲养投入不足。全县建圈的多,希望托养的多,绝大多数农户怕市场风险,真正投入资金自繁自养的少。到目前为止,全县除散养和金溪镇业主罗桂然、诸家业主吴建国以外,其余均为托养。目前,巨龙公司在全县托养的DLY仔猪达到8500头,巨龙公司要垫流动资金450多万元,而且承担了全部的风险,公司压力非常大。三是金融投入不足。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倡议,成立生猪投资担保公司。通过反复做工作,目前,县财政40万元已全部到位,巨农公司90万元股本金已由信用社划转,但由于齐祥公司入股资金不足,迟迟不能到位(目前仅到位10万元,尚差60万元),致使担保公司无法进行验资、注册和为养殖户提供担保贷款。四是技术培训投入不足。LY母猪、DLY肉猪的饲养技术要求较高。今年以来,县畜牧部门、生猪办、巨农公司举办了一些培训,但都是理论培训、短期培训,养殖户仅仅了解一些常识,没有系统掌握养殖技术。目前,相当一部分饲养户靠传统养殖经验,饲养管理和技术水平不高,农户追求科学技术的自觉性和能力都较差。五是防疫投入不足。我县的防疫体系建设滞后于猪业的发展,全县有畜牧防疫人员393人,其中,在职职工276人,但相当一部分人员从事饲料、兽药经营。如杨家镇,有兽防人员8人,懂业务的只有3人,济渡乡兽防站有4人,无1人懂业务。目前,DLY肉猪的防疫主要靠巨龙公司。由于防疫技术参差不齐,防疫时效性不高,造成县内托养农户DLY死亡率较高,达到了4.4%,最高的小区达到8.3%,最高的农户达到23%,远远超过了正常水平。
3、市场开拓差,难以实现高回报。我县优质肉猪市场开拓远远滞后于养殖发展速度,而且产业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巨农公司与齐祥公司没有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只有口头上的购销承诺,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联结机制。7月15日,巨农公司已出售DLY肉猪20头,通过宰杀折算,肉猪价格只有3.2元/斤,与成都市场差价达到0.6元/斤,与广东东莞市场差价达到2元/斤,不利于我县优质肉猪产业的发展。
(二)薯业尚未进入实施阶段,种苗准备不够充分。荷田公司与我县签订投资合同后,农业局已做了发展规划,草拟了文件,但目前,薯业尚未进行实质性发展阶段。
(三)果业总量不大,标准化管理欠佳,优质果品率低。全县锦橙100号仅500万株,产量2500万公斤,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较小,除三坝、骑龙等乡镇外,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锦橙100号还不能引起群众的高度重视,造成标准化管理推行困难,优质品率不高。
(四)蚕业生产管理差,饲养水平不高,优茧率低。蚕业技术推广滑坡,技术指导不到位,宣传不扎实,造成养蚕量不够,饲养水平较低。
三、下半年打算及建议
1、突出龙头带动。帮助解决巨龙、七环、北京荷田等龙头企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向上争取项目予以扶持。
2、重点培育猪源。一是通过招引业主和发展LY母猪大户,确保实现年底饲养LY母猪1.2万头目标;二是继续帮助龙头企业探索发展模式,在已有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股份合作模式,即农户以土地、圈舍、劳力入股,企业以仔猪、饲料和技术入股,建立养殖家园。农户参与生产和经营,按照股份分工,充分调动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降低企业的风险。三是迅速成立生猪投资担保公司。当前,我县生猪产业进入了关键时期,不进则退,很多群众建好了圈舍而无力买猪,巨龙公司更无力扩大抚养范围,必须督促企业按承诺迅速入股,以便办理担保相关手续。四探索农业保险新机制。与县财保公司共同探索,力争年内首先在优质肉猪养殖行业中开办养殖保险业务。
3、充分准备,积极推进薯业发展。薯业发展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今年,我们必须抓好发展的准备工作。一是做好种苗准备。做到种苗充足,品质纯正;二是做好技术准备。对明年要发展的乡镇、农户相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掌握全程技术;三是做好资金准备。薯业发展第一年的投入比较大,而且产出不高,要充分协调好与金融单位的关系,做好资金准备,保证生产投入。
4、成立专门办公室。我县在产业化发展中,已经设立了生猪发展办公室,即将成立蚕业发展办公室、薯发展办公室和水果发展办公室,建议县委、县政府在设立办公室时,改临时办公室为常设办公室,明确职能、编制、经费和挂靠部门,以方便管理和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第二篇:泸州市2010年全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推荐]
泸州市2010年全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泸州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任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泸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2010年农业与农村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1、农村经济总量提升
2010年虽然入夏遇低温期长,上半年生猪价格大幅下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市委、市政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泸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村经济总量又创历史新高。据初步预算,2010年泸州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8.7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农业总产值85.7亿元,同比增长3.6%;林业总产值5.8亿元,同比增长7.6%;牧业总产值78.7亿元,同比增长4.8%;渔业总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6.4%;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6亿元,同比增长5.1%。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8.8亿元,同比增长4.2%。
2、种植业稳定发展
2010年泸州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粮食生产重点突出水稻、高粱。扩大高粱播种面积,大力创建成片水稻、高粱高产示范长廊,扩大再生稻、再生高粱面积。克服了入夏期的低温阴雨寡照和洪涝灾害的影响,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在粮食种植面积扩大和科技支撑的作用下,粮食增产3.4万吨。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387653公顷,比上年同期增加5069公顷,增1.3%。粮食产量达210.9万吨,同比增加3.4万吨,增长1.6%。其中:稻谷产量达118.0万吨,同比增加1.1万吨,增长0.9%;高粱达12.7万吨,同比增加3.3万吨,增长34.6%。
2010年我市油料产量38516吨,比上年增加913吨,增长2.4%,又创历年新高。其中:油菜籽产量30999吨,同比增加607吨,增长2.0%;花生产量7260吨,同比增加291吨,增长4.2%。
2010年泸州市蔬菜生产紧紧围绕川、滇、黔、渝四省市市场需求,突出特色,优化区域布局,重点打造建设沿江蔬菜基地、加工蔬菜基地、高山区反季蔬菜基地等。打造“春提早、秋延后” 特色蔬菜,促进了蔬菜生产的发展,年全市蔬菜总产达163.7万吨,同比增加5.2万吨,增长3.3%。
3、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
2010年,泸州市以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市场供给为目的,坚持发展与保护并举,积极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畜禽产业化经营,着力抓好畜禽标准化养殖、川黑Ⅱ号生猪、林下生态土鸡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克服了饲料成本不断上涨、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的不利因素影响,畜牧业生产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势头。2010年我市肉类总产量达到48.9万吨,同比增长4%。全年畜牧业生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生猪出栏稳定增长,达498.6万头,同比增长2.9%。二是家禽生产快速增长,出笼达到5511.6万羽,同比增长8.3%。禽蛋产量达46771吨,同比增长7.7%。三是草食牲畜快速增长。2010年肉牛出栏114277头,同比增长6.9%;牛奶产量11031吨,增长6.8%。羊出栏66.6万头,同比增长5.9%。兔出笼796.1万只,同比增长5.3%。四是畜禽生产方式加快转变,标准化养殖稳步推进,据畜牧局年报统计2010年泸州市生猪规模养殖已达4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泸州市年出栏500—999头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达347户,比上年增长35%、年出栏1000—2999头的规模养殖场达112户,比上年增长16.7%。五是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结构调整加快。根据泸州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川黑Ⅱ号生猪和林下生态土鸡。目前,川黑Ⅱ号祖代种猪规模已达到600多头,全年林下土鸡出栏达688.1万只,有效促进了农民养殖快速致富。
4、林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泸州市市委政府把竹产业作为全市重点发展产业之一。结合退耕还林大抓竹业基地建设,先后引进麻竹、绵竹、撑绿竹、甜竹等10多个优质竹品种,优化竹种结构。培育龙头企业,主要生产文化生活用纸、楠竹地板、竹胶合板和竹筷等产品。并以造纸工业带动泸州市林业生产发展的战略。2010年全市完成林业增加值5.8亿元,同比增长7.6%。
5、渔业保持较快发展
2010年泸州市推进渔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品牌,江河金属船体网箱名优鱼养殖稳步发展,泥鳅的试验养殖和推广发展迅速。虹鳟鱼试验养殖取得成功,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规模化水产养殖示范片渔业新村建设初具雏形。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完成渔业增加值5.9亿元,同比增长6.4%。
6、大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
一是粮食价格走高。2010年国家提高粮食保底收购价格,泸州市粮食价格呈现稳定走高态势。并且带动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据泸州市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表明:2010年农民出售稻谷全年均价1.9元/公斤,同比上涨6.8%;出售玉米全年均价1.9元/公斤,同比上涨24.4%;出售蔬菜全年均价2.0元/公斤,同比上涨13.4%。家禽出售价格全年平均为16.8元/公斤,同比增长16.0%。二是生猪价格触底回升。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小幅降低,一度降到9元/公斤最低点,跌幅高达22%以上,猪粮比价降到4.13:1。从6月中旬开始,毛猪收购价格出现了持续的好转,到9月底已达到13.5元/公斤左右,猪粮比价上升到6:1,达盈亏平衡点。据2010年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表明农民出售肉猪全年平均价格为10.36元/公斤,同比下降3%。生猪价格的触底回升,有力的增强了养殖户信心。
7、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五千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88.5元,比上年增加709.1元,增长15.2%。增收原因:一是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461.8元,同比增加399.4元,增长19.4%,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7%,工资性收入仍是农民增收的主力。近年来的城市、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有效的带动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二是农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稳定增加,达到人均2112.3元,同比增加156.0元,增长8.0%。2010年国家大幅度提高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格,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加上泸州市经过近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培植形成了一些特色粮食、蔬菜、林果等农业支柱产业。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家庭经营非农产业纯收入快速提高,人均达423.8元,同比增加73.1元,增长20.8%。随着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农民经营交通运输、批零贸易业、饮食业等活动增多。四是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 2010年财产性收入人均72.7元,增加21.1元,增长41.0%。随着农民收入逐年增加,财富年年积累,农民收入来源渠道日益多元化。五是转移性收入大幅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人均达317.9元,增加59.5元,增长23.0%。其中:粮食直接补帖为59.7元,同比增加9.0元,增长17.7%。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农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基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泸州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4173.6元,比上年增加375.4元,增长9.9%。其中家用设备、日用品支出同比增长24.1%;衣着类支出同比增长21.1%。
二、当前农村经济运行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2010年全市农业经济整体运行良好,但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值得关注,主要有:
1、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滞后
生产方式比较滞后。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部分企业、养殖大户因资金、价格等方面原因开工不足,生产量没有达到实际生产能力。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订单农业比例较低。特色农业比重不高。农民增收支撑产业较少,农村经济发展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不够明显,尚未形成足够规模。
2、“留守”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大部分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谋求新的务工岗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基本上是一些妇女和老人,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对农村先进实用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普及接受能力差,科学种田水平较低,将直接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
3、农民增收面临新困难。2010年我市农民纯收入虽然保持了15%的高速度增长,但是从拉动增长因素来看,工资性收入增长增幅19.4%,对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56.3%。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增长9.9%,对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32.3%。其中家庭经营性第一产业收入只增8%,对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22.0%。收入的增长过于依赖工资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始终没有走出传统的经营模式,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动力不足。
4、农业生产融资仍然困难。农村金融部门为化解贷款风险而采取的严格担保和严格质押政策,使农业生产贷款难度很大,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撑,尤其是专业大户,业主需要周转资金较大,信贷困难更为明显。
四、对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按照比较效益最大化和生态平衡的原则,发展特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和品牌农业。加紧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实现种植、养殖、加工业结构调整的新突破。一是继续推广“三围水稻栽培”和再生高粱种植经验,逐步扩大种植面积。积极打造“春提早、秋延后” 特色蔬菜;大力发展荔枝、龙眼等特色水果;扶持花卉种植、育种育苗、珍贵药材等技术密集高效益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快畜禽标准化小区建设,扶持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大户,推广川黑Ⅱ号生猪、林下生态土鸡养殖。积极引进大型畜牧饲养、肉加工公司,培育本地的畜牧龙头企业,发展外向型畜牧业。三是加快建设水产规模养殖基地,加快渔业新村的建设,加快江河船体网箱名优鱼养殖发展,逐步提高名优鱼类品种养殖比例,集中发展泥鳅、虹鳟鱼等特种水产和稻田养鱼,提升市场竞争力。
2、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因势引导农民进行土地依法流转,推进粮食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推进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减少弃耕抛荒,种满种足,积极开展高产示范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确保实现粮油增产。充分利用政策优惠,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种、养大户,发展订单农业,以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3、加快构建农村服务体系,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一是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保持农民工在城市和发达地区稳定就业。二是大幅度扩大农民可直接参与和受益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在改善农村发展条件的同时,直接创造农民打工和增收机会。三是制定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门槛,引导返乡农民工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四是加强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和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多渠道增收能力。
第三篇:招商局在全县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发言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2009年1-9月份全县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6-9月份全县集中招商活动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09年1-9月份,全县共引进项目130个(含续建项目38个),协议总投资76.23亿元,实现到位资金24.56亿元,占县下达任务的79.23%,占市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下达任务的90.96%。全县90个招商责任单位,有18 个单位上报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有50个单位上报有到位资金,有22个单位没有上报到位资金。
在130个已引进项目中,工业项目82个,占项目总数的63.08%,实现到位资金15.66亿元,占到位资金总额的63.76%;农业项目8个,占项目总数的6.15%,实现到位资金0.7亿元,占到位资金总额的2.85%;三产项目40个,占项目总数的30.77%,实现到位资金8.2亿元,占到位资金总额的33.39%。
二、集中招商活动开展情况
6月份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集中招商活动的目标任务,全面动员,全员上阵,全力突破,经过大家的一致努力,集中招商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既定目标。为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全面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招商质量提升。在4个月集中招商活动期间,新签约项目 63个,合同利用县外资金25亿元。项目类型涵盖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基础设施、文化旅游业等6个领域。已开工建设50个,其中1000(含)—3000万元项目12个,3000(含)—5000万元项目10个,5000(含)万元-亿元项目11个,亿元以上项目3个。
2、招商氛围浓厚。集中招商活动期间,各招商引资责任单位制定方案,明确任务,强化措施,扎实有效推进集中招商活动。特别是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各招商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以身作则,亲历亲为,带头外出招商。活动期间,县领导亲自带队外出招商30余次,各招商引资责任单位外出招商达300余人次,接受邀请到我县考察的外地客商达400人次。
3、招商方式创新。各责任单位瞄准浙江、上海、广东、江苏、福建等有资本外溢的重点区域,围绕纺织服装、粮食加工、木材加工、机械电子、电池电源等重点领域,突出工业项目、入园项目和大项目,联系重点人群,摸排线索,广采信息,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活动。
4、招商机制完善。集中招商活动中建立了周督查、月调度制度。各招商责任单位及时上报活动进展情况和招商动态,我局对各责任单位上报信息,及时汇总、排查、筛选,整理出有价值、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信息,紧盯不放,从而使集中招商活动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
三、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我县招商引资工作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责任单位对招商引资工作重视不够,对完成不完成任务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存在等项目、分割项目或改头换面报老项目现象;二是各单位工作开展不平衡,乡镇好于县直;三是大项目、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对我县经济起支撑和带动作用的项目少;四是项目建设速度不快;五是投资环境还不够优化,特别是个别部门不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为外商服务时,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强化督查和调度,继续实行周督查、月调度制度,切实增强各招商责任单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加强项目管理工作,使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对已开工项目,尤其是重点项目,加强协调督查,确保项目的工程进度;对已签约的合同项目,加强跟踪力度,落实保障措施,力争早开工,早建设。
3、进一步巩固集中招商活动成果,对集中招商活动中和以前掌握的项目线索进行认真梳理,对有价值的线索,落实专人,紧盯不放,促使项目尽快落地。
4、认真筹备参加全市在浙江、广东两地举办的项目推介和签约活动以及省政府组织的中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力争在三大活动中签约一批新项目,达成一批新的投资意向。
黄龙真人新传 大唐 农奴翻身当地主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发改委在全县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发言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委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我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发改系统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全委上下紧紧围绕“项目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战略目标,突出“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在经济危机之年,积极谋划项目,主动争取资金,全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力推进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积极谋划,精心储备重大项目
围绕工业、基础设施、城市开发、民生、三农、节能减排、生态旅游等国家7大主要投资领域,结合第四届中博会,组织编写了重点项目册《活力泗州》,重点推介项目100多个,总投资180亿元,其中进入省“861”项目19个,总投资40亿元;进入市“6+3”项目84个,总投资105亿元。一批重大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1、宿淮铁路**段长42公里,总投资8.18亿元,历时2年多努力,今年7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县直有关单位、沿线各乡镇加强配合,全力推进铁路建设。近期,市政府将在我县召开现场会。
2、泗许高速**至泗洪段长23公里,总投资10亿元,已通过设计审查,上报国家发改委批准,计划年底开工建设。
3、期盼已久的宁徐高速明光至徐州段,通过设计审查,上报国家发改委批准。其中**段长44公里,总投资18.8亿元,计划年底开工建设。
4、石龙湖湿地保护区总投资30亿元,已通过省级评审,国家级初审,近日,国家、省林业局到现场考察评审,预计年底前可批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二、抢抓机遇,主动争取建设资金
今年以来,针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委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机遇,在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节能减排、民生、旅游、农业等投资重点,积极编报项目。今年以来,累计争取各类建设资金1.2亿元,主要包括:教育788万元、医疗卫生2185万元、道路交通2200万元、城市供水650万元、廉租房1200万元、以工代赈220万元、财政贴息140万元、长防林工程70万元、养殖业270万元、安全饮水397万元、农村沼气295万元、城市道路2400万元、宿淮铁路1000万元,国家专项资金的注入有力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三、统筹协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会同监察、财政、审计、建设、国土、林业、环保、交通、卫生、教育等有关部门,全力推进项目进度,目前在建项目279个,总投资168亿元,一批重点项目得到快速推进。
1、县医院综合病房楼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多次跑省进京,争取开发银行贷款1400万元、国债资金1950万元(共全省12个),目前,该工程主体部分基本结束。
2、石龙湖湿地保护区:计划投资30亿元,已投资2600万元,完成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可研报告,通过省级评审,国家级初审,计划年底前可批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完成环湖道路12公里、植物园和生态园一期建设,目前,环湖东路、南路正在组织施工;石龙小镇、石梁河大桥、节制闸由上海市城市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计划今冬明春开工建设。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将石龙湖湿地保护区提升为省内一流、国内领先、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国家级风景区。
3、“两高一铁”:泗许高速**段长43公里,总投资18.35亿元,正在加紧施工;明徐高速**段44公里,总投资18.8亿元,目前通过设计审查,上报国家发改委批准,计划年底开工建设;百年期盼的宿淮铁路**段,历时2年的努力,已开工建设,计划2011年6月竣工。“两高一铁”、104国道铺设建成后,将彻底改变了我县交通格局。
4、城市供水:总投资2850万元,一期争取国债资金650万元,已开工建设。
5、职教中心:总投资6000万元,9月份投入使用,成为全市一大亮点。
6、廉租房:总投资1200万元,建设面积14994平方米。争取国债资金600万元,省财政资金600万元,正在加紧建设。
7、不断完善泗州广场功能,增设休闲座椅、篮球场护栏、提升亮化品味,增加环卫、保安力量。泗州广场已经成为泗城人民休闲、集会、健身为一体的理想场所。
8、桃花源南区:总投资7000万元,以高品味、高速度、高质量赢得了社会赞誉,7月底全面竣工,8月份交付使用。
9、桃园路:已完成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亮化任务,计划年底全面竣工。
四、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完成招商引资和标准化厂房建设任务
县政府下达我委标准化厂房建设任务4栋5000平方米,总投资250万元,工程严格执行项目“四制”要求,落实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正在紧张施工,计划10月底竣工。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
黄龙真人新传 大唐 农奴翻身当地主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导和省、市发改系统的大力支持下,我委克服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精心谋划,积极争取了一批投资大、拉动强、管长远的重大项目,改写了我县长期以来没有重大项目支撑的历史。
我们将继续协调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和沿淮三市六县发展的重要机遇,深入研究,精心谋划,积极申报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点项目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力争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多的项目支撑和资金保证。
谢谢大家!
黄龙真人新传 大唐 农奴翻身当地主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在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
2012年前三季度工业新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围绕打造xx”的目标定位,进一步突出工业特色,强化择商选资,再造园区优势,推进二次创业,全区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1-9月份,全区实现生产总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增长xx;公共财政预算收入xx亿元,增长xx%。
一是工业生产克难奋进,实现逆势增长。为保持工业稳定增长,管委从资金、政策、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争取各类资金xx万元,其中xx;出台了《关于鼓励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区财政每年安排xx万元专项资金,对企业集群膨胀、技术改造、融资等11个方面给予奖励支持;建立服务企业长效机制,组织机关干部分包350多家企业,常年走访联系、排忧解难。1-9月份,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其中新材料、橡胶化工、电子等行业保持旺盛增势,xx等重点企业增速保持40%以上,xx等一批新投产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用电量达到xx亿千瓦时,增长6.6%。
二是对外经贸稳中有进,整体态势良好。强化择商选资意识,今年以来,组织参与赴日本、欧洲以及上海、深圳等地开展招商及经贸合作活动20多次,组织接待活动10多次,成功引进了xx等优质项目,储备项目115个,其中外资项目52个。引导企业加
大国外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走高新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以来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销活动40多次。1-9月份,全区合同外资xx万美元,同比增长18.8%,实际到账外资xx万美元,增长20.7%。年底前,xx等企业均有较大增资计划;1-9月份,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xx亿美元,增长6.9%,其中出口xx亿美元,增长5.4%。有9家企业进出口增长超过100%。
三是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拉动作用明显。将今年确定为“项目建设推进年”,通过环节提速、工作提效、服务提升,强力推进总投资xx多亿元的xx个大项目。按照年初制定的建设计划,逐一排查项目进度,对进展迟缓的项目,加强调度督促,确保项目应开快开、应开尽开。1-9月份,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同比增长21.8%。目前,xx二期xx万平方米车间已经建成,计划年底投产,全部达产后新增产能xx万条,销售收入过xx亿元;xx新建4条生产线,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xx亿元。
目前,我区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结构还不够优化,像xx这样的骨干大企业还不多,产业抗风险能力还不强。今年以来,受房地产宏观调控以及内部结构性矛盾等不利因素叠加影响,房地产、建筑材料等行业不景气,影响了全区经济运行质量。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此次会议的部署要求,抢抓全市新一轮经济区划调整、蓝色经济区以及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机遇,以“四新”为抓手,全力推进转型升级和二次创业,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科学调整建设规划,勾画区域发展的新蓝图
近期结合全市新的发展格局,邀请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我区建设规划和新型社区布局进行了修编。下一步将依托我区地处“两轴支撑”向南延伸一轴的中心位置、一体化发展的中心地带的区位优势,打造工业化和城市化融合发展的“三带一区”,在全市一体发展新格局中实现加速崛起。具体为:沿xx等,着力培植新材料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打造先进制造业隆起带;沿xx,招引建设大型城市综合体,近期重点推进xx等总投资200多亿元的一批项目,打造以“五城一广场一中心”为主体的现代商贸服务业隆起带;沿xx,依托山、河、泉、水库、湿地等资源,打造生态居住和休闲度假隆起带;沿xx,做好都市型农业文章,打造城郊旅游型高效农业示范区。
二、强力推进产业发展,打造项目集聚的新园区
一是坚定不移地把择商选资作为第一要务。在欧美招商破题的基础上,乘势加大招商力度,利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契机,加大对日韩企业的招商力度,力争再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强产业招商,重点围绕以xx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xx等企业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xx为代表的新信息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壮大特色产业集群。跟踪抓好xx等总投资 215亿元的23个重点在谈项目,跟进落实xx等增资项目,确保圆满完成利用外资任务,力争明年实际到账外资xx亿美元,利用内资xx亿元。
二是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工业作为第一方略。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积极落实有关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跟踪推进xx 等14个骨干企业膨胀项目,总投资xx亿元,计划2013年完成投资xx亿元,全部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xx亿元、税金xx亿元、利润13亿元。5年内,计划xx等5个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高端产业集群。2013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xx亿元,增长20%。
三是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下一步,突出抓好投资xx等一批新开工项目,xx等一批投产项目。
四是坚定不移地把优化服务环境作为第一保障。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梳理与企业、项目有关的各项业务办理流程,大力简化环节、压缩时限,实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落实联系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完善高层次人才招引优惠政策,推动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
三、全面加快设施配套,建设南延轴线的新城区
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实施好总投资6亿元的一批市政工程,进一步拓展新城框架,提升配套功能和新区形象。二是
抓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近期开通了xx1元制公交车,提升了服务功能,社会反映很好。目前正积极运作盘活xx医院,力争年内启用。三是抓好人居环境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园中村”、镇驻地改造,目前已投资xx亿元,安置群众xx多户,从明年开始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xx多亿元,实施新型社区建设和镇区改造升级工程,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四、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构筑和谐幸福的新家园
优先发展教育不动摇,加快推进总投资2亿多元的xx中心学校主体工程、xx新教学楼等重点工程;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保障标准;创新社会管理,建立深入群众大走访长效机制,组织干部驻镇进村常年走访群众,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确保在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方面不出问题,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