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摘 要: 留学生毕业论文网现代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精细化和多面化, 决定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遵循“ 能力为本位”的基本原则, 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结构, 构建“ 人文素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位一体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相适应、能熟练运用英语、熟悉国际贸易及商务、具有全面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随着以人才竞争为核心的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发生着多元化的变化,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任务, 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一专多能性人才, 已是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形成的共识, 也是世界各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共同趋势。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加入 WTO以来, 我国商贸领域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各企业有了更多的走向世界的机会。为了应对海外的竞争, 他们越来越重视引进有英语基础的 一专多能性人才, 与商贸专业结合紧密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优势已渐加凸现。如何构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商务英语人才, 已是高职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多元化智能理论认为,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 包括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思想活跃、参与热情高、社会活动能力强, 同时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稳定性差、缺乏创新精神和自我调控能力弱等弱点。这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单一,过于强调学生逻辑思维智能, 忽视其他智能开发有很大关系。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又大多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模式, 不适宜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所培养的学生存在着知识面狭窄、技能单
一、实际运用能力差、缺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后劲等问题, 难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因此, 有必要改革高职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走进国际市场的我国企业, 面临的是全新的、复杂的经营环境和经营规则以及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使得现代企业经营必须突破单一化而趋向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 以适应社会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因此,教育制度需要以多元化的建制来适应社会人才多元化的需要,而高职教育作为直接面向就业市场的职业性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是就业市场对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因此它更应以培养能适应多重职能、多类型的社会领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一专多能性人才为宗旨,为社会发展服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结果显示,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相对于其他专业较宽。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调查时也明确表示, 需要能力、知识全面发展, 能适应多个工作岗位的“ 复合型人才” , 因此,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必须确定一个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结构。构建“ 人文素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位一体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以能力为中心对课程进行多元整合, 以多元化的课堂与实践模式,结合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用人需要。
三、商务英语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以人文教育为突破口, 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对于丰富学生的哲学思维、形象思维, 进而提高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 对于提高学生的公共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等基本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 培养具有文化修养、基本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应将人文素质教育置于基础性、先导性的突出位置, 多元化地开展人文教育, 以课程设置为依托, 以课外文化为辅助, 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格修养、健康的心理性格与价值取向、敏捷的思维方式与处世能力等基本素质, 以及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必须具备的包括语言表达、文字表达以及责任感、诚信度等职业基本能力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第一, 建立人文教育培养模式, 改革人文教育教学方法拟定教学计划, 开设人文课程, 举办文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素质系列讲座, 拓宽学生的人文科学知识面, 通过建立多元化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使学生具备职业基本素质。同时, 人文类课程的教学应重新审视传统教学方法,明确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和选择性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 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直观形象教学等多元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同时,在非人文类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各学科中的真善美的内涵,以此作为人文教育的素材,使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第二, 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加强文化创造和文化引导,优化教学环境,完善教学管理,丰富校园生活,从而创造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中健康成长。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能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基本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 润物细无声” 的教育效果。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是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的有效途径, 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 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基本能力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学生社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定期举办学生英语单词、演讲、中英文短剧比赛等各项活动, 让学生有机会进行直接的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 体验艺术创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二)以专业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 主要包括专业岗位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等。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 必须以专业教学为中心, 同时还要注意将基本能力培养和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与专业培养相结合, 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专业基本能力, 能较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基础理论、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 有较强的业务处理能力的商务英语专业高技能应用人才。第一, 设置多元化课程模式, 提高学生专业岗位知识能力
在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早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以加拿大的CBE模式、德国的“ 双元制”模式、国际劳工组织的 MES模式(模块式技能培训 模式)澳大利亚的 TAFE等模式较为典型。这些模式基本特点都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和岗位群的技能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学习内容。以这些模式培训出的学员, 毕业后能立即上岗, 对服务经济建设起重要作用。但实践证明,由于国情、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发展特点的差异,使得这些在很多国家成功的模式在我国难以全面实施。因此,必须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商 务 英 语 专 业 以 “ EOP”(English forOccupation Purpose)为专业培养目标, 须对原有教育课程模式进行多元化整合, 以就业为导向, 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反映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反映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需要, 设置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身心全面发展和人的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跨岗位、跨专业、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如人际交流能力、团队精神、责任心、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等。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还应当充分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帮助学生获得职业关键能力。在企业专家座谈、毕业生跟踪调查中, 企业专家和用人单位一致认为, 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比学历更重要, 除了专业技能知识之外, 具有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等能力素质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并能获得长足发展。因此在学生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 必须注意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获得长足的、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为学生的就业及其后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一, 以课堂教育为中心, 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1.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看法, 以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 以学习者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预留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精神, 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
2.教师在课堂中注意创新教学, 鼓励教师凭直觉进行教学, 不拘泥于已有的规划或既定的教学程序;在教学风格和技巧上, 要求教师善于变换各种教学手段, 最大限度地创设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3.教师可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学生互相配合解决的问题, 采用“ 生生互动”、小组合作等课堂教学方式增进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二, 以班主任队伍为主力军, 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最重要的教育管理人员, 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工作态度与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素质的高低。
首先, 选择较为幽默、热情、乐观、自信, 乐于接受不同观点以及对其工作之外的其它事情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积极参与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同时 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 并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班级管理方面, 营造一种信任、公平、宽松、自由、富于创造性的集体气氛。班主任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每次活动, 和全班同学一起精心准备, 每次活动或比赛后应及时总结, 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精神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第三, 以课外文化活动为重要途径,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组织各类比赛或举办晚会的形式, 让学生们发掘自身潜力, 找到自己的优势, 体会成功的快乐, 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提高。如寝室设计等活动, 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 大力开展各种团队形式的课外文化活动, 并结合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评比来增进学生协 作意识, 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留学生毕业论文网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培养既张扬个性又富于团队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人文素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位一体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将带动教学进入新的领域, 培养出更加优秀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必学.职场必修[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高林.点击核心[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 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 2005,(4).[ 4]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刘玉清.职业技术学校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J ].职业与教育,2000,(5).
第二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惠州学院2012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选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为选题的大体范围,申请者可以在本选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选题。重点资助项目主要在立项项目中择优选择。
项目立项起始时间可从本项目实际研究的开始时间算起。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周期通常为一年,重点项目的研究周期可适当延长;教学改革项目可以按实际见效时间设计周期,通常为两年。
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至少应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研论文(增刊除外);教学改革项目结项需要提交教学改革项目完成与绩效评价报告、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改论文(增刊除外)。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强国的普遍经验。本类选题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突出创新特色与推广应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流人才培养的优越环境或基地。重点研究我校现有人才培养的特点、问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资源配置,提出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等为一体的提出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1-1.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1-2.我校人才培养社会评价研究(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情况)※1-3.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
※1-4.基于职业化、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等某个视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实践 1-6.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7.中文专业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8.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1-9.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二、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本类选题主要侧重于:第一,推进本校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创新,调整课程体系和结构,进一步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第二,以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依托我校的学科优势,努力促进我校优势专业的建设,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突出品牌和特色;第三,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设高水平、立体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并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更好的满足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需求。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2-1.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优化与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2.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及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 2-3.学科基础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2-4.公共系列(如:大学英语系列、两课系列、公体课系列、公选课系列等)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5.精品开放课程、双语示范课程、自主学习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2-6.教材建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2-7.课程与教材一体化研究
2-8.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规范与应用研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本类选题侧重于以一门或数门课程为对象,以落实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核心,对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作业以及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等进行改革,探索教学新方法,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方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3-1.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式、案例式、项目式、启发式、小组学习等教育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3-2.小班型、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3.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 3-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3-5.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3-6.基于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3-7.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3-8.大学生素质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3-9.高等学校图书文献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四、专业与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竞争力,为促进我校专业发展,本类选题可以重点关注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某学科新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以及专业建设保障机制的构建等相关问题。此外,本类选题不仅要关注某学科专业建设的问题,还要服从学校整体专业建设的发展规划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4-1.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4-2.品牌、特色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4-3.重点(优势)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4.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改革研究与实践 4-5.以培养社会紧缺人才为导向的新设专业建设与研究 4-6.专业英语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五、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课程、课程内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科技活动以及知识竞赛等环节)是当前本科人才培养中需不断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类选题提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着重探索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途径,通过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相关政策等途径,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5-1.实验教学内容(软件)、方法及手段、课程体系、教学评价和管理模式、体系等的改革与创新
※5-2.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5-3.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开放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 5-4.大学生课外竞赛专题改革与创新研究
※5-5.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质量保障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5-6.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5-7.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5-8.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的学分化管理问题研究
六、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教学规范的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落实具有系统的引导作用。本类选题应以管理科学和质量评估为基础,遵循教育教学和大学生成才规律,以培养高素质、多样化、创新性人才为核心,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开展学校内部的教学评估和教学评价、构建教学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从而有助于我校建立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长效机制和符合本校实际实际的质量监控体系,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6-1.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研究 6-2.高校资源建设与优化模式的研究 6-3.信息化教学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
6-4.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模式、措施、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6-5.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实践
6-6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6-7.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与监控机制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6-8.学生评教体系改进研究
6-9.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七、师资队伍建设
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本类选题侧重于在对我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师资数量增加的因素,明确提升师资水平和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7-1.师德建设机制研究与实践
7-2.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 7-3.提高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7-4.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7-5.与学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教师培训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7-6.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学奖励制度的设计与实践
八、其他
项目指南中尚未涉及,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其它选题也可以申请立项。
8-1.其他选题
第三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商务英语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武昌职业学院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为进一步完善我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形成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我院专业建设发展的定位和学校师资、基本教学条件的状况,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参照兄弟院校比较成功的培养方案,经过科学论证,确定了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目前该专业有2个班,在校学生139人,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立是我系顺应人才市场需求,从我院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尝试往职业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实践。
二、专项分析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涉外各行业对商务英语工作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求培养对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系统地运用商务英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本专业的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人,兼职教师1人。其中级职称教师7人,研究生1 人,本专业多渠道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自专业设立以来,学院十分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确保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顺利进行,积极投入建设商务英语专业的使用的语音室已有四个;而且正在投资建设实训室,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自招生以来,本专业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培养人才的原则,不断加强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努力创造、完善教学条件。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逐步进入良性发展。本专业对高职高专来说是个富有挑战性的专业,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途。
三、总体评价
一是进一步端正了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定位更加准确,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办学指导思想和学校定位清晰,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二是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初步形成。学校主动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学校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教学任务,校企共建设实训基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硬件保障,校企合作已成为我省高职院校发展的共识并落实到行动。
三是教师数等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学历职称结构得到改善,师资队伍结构趋于合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教师的整体质量和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四是教育教学工作科学规范。随着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教育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各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企业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善了管理运行机制,质量意识明显增强。
人才培养如何与湖北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更加紧密的结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教学投入不足,现有办学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等。应按照学院要求,加强对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商务英语教研室2013年9月19日
第四篇: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一、专业改革的总体思路
1、以培养适应旅游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旅游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制定培养方案。
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改善课程体系,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4、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在计划总学中的比例。
5、以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职称层次、学历层次和技术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走出去,请进来”为途径,努力塑造“双师型及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6、以旅游企业各岗位实际需要的“知识点、能力点”为基础,不断更新教学法内容,优化教案,将优秀教案印成讲义,将优秀讲义印成教材,加强适合本专业特点,起点较高,示范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建设。
7、加强校内外专业实验室建设,并与省市内驰名的高星级旅游酒店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高档次专业实习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等旅游应用性人才的新路子。
8、规范实训教学,建立健全多形式的实训方式,加强对各种形式的实训方式进行监控,按照成熟的理论教学程序,编写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手册、实训进度与实训导师制度。
9、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0、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构建一种具有职高特色,符合涉外餐企业管理与服务特点,与本校,本专业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教学体系。
二、专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面向、三项原则、四个突出。一个目标:培养目标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国际商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两个面向:面向社会、面向人才市场,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三项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强化“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办出应用型特色。四个突出:突出技术应用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有:
1、整合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充分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校内外专业人士的意见,特别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要求,明确各方面知识所占的比例,形成能反映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并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2、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份量。实践教学体系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应用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四个部分构成,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
3、坚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课堂进企业的培养模式。积极推
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践环节。目前已与外贸中心酒店,温泉大酒店,福州大饭店,福建康辉国际旅行社,福州榕树王旅行社,香格里拉大酒店等签订了实训基地协议,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到企业顶岗实习。
4、重新调整第五学期的课程,将该学期后半学期(后8周)的课程移至前半学期(前8周),后八周调为完整的实习周,与第六学期相连续,这项改革深受企业的赞许,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
(二)以增强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
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树立“质量、效益、发展”课程建设与改革观念,改革的具体目标是: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组织教师深入企业、社会开展三项需求分析,一是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分析,二是高职人才规格需求的分析,三是受教育者的需求分析。经过以
上一系列分析,结合海西社会经济发展对旅游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院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充分考虑学校现有基础、办学特色、办学条件的基础上,调整、设置和更新课程内容,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
(1)针对旅游行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分解,将其中基本性知识、技能确定为核心技能,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
(2)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
(3)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组合成一个专业及专业化方向的课程体系。
(三)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1、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多年来,按照学校改革与建设的整体规划和设想,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本着“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始终将建设全面适应现代化教学与实践的、设施完备、设计合理先进、具有仿真职业环境的实训室作为专业建设的大事来抓,拟建成导游实训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实训教学条件与环境。
2、校外实训条件的建设。
积极寻找校企合作达到校企双赢的机会,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成立学校、企业、行业领导、教授、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内容、学时安排等,采取校企一体、产学协作的方式共建实习基地,选择职业环境开展实践训练和技术培训,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工作;依托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中心,为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资格或岗位培训与考核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深入企业结合实际,真刀真枪的进行顶岗实习,并通过专业(职业)技术考核。
(1)多年来,本专业发挥行业办学及校友公司实力强的优势,在福州与专业对口单位建立了6个校外实训基地(具体情况见附件一)。将课堂建在企业,建设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教学实训基地,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导、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方式将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2)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课程中引入公司、企业业务流程和工作项目,聘请业务骨干指导实践教学。
(3)吸纳企业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通过职业能力分析、市场调研,召开职业能力分析专家研讨会,编制职业能力分析图表,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机结合,确定教学内容,重新制订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校企合作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教学文件,从而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
(4)以校外实习基地为平台,学生顶岗实习3-6个月,由专业教师、辅导员及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第五篇:企业培训式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企业培训式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何志静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人才,就应该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企业合作进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使人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的岗位,实现“无缝连接”。在对其培养过程的研究中,笔者发现该模式具有明显的“岗位导向性”。
对于人才培养中的“岗位导向性”的内涵,在这里我们将其定义为以企业具体岗位要求为指导进行人才培养。在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双元制”校企合作思想已经深深扎根其中。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在该层次培养比普通“双元制”更高一层次的实用技术型人才。其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在理论教学上,以岗位需要为导向选择企业实用的教学内容;在企业实训中,注重传授针对岗位需要的应用性专业知识。可见,“双元制”的培养有较多的“岗位导向性”特征,是人才培养中“岗位导向性”的源起所在。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完善合作育人机制
企业需要什么人才
专业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知识方面
能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