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一、人才培养方案特色;
(一)基于专业能力模块设置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分工;针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岗位群的能力体系,以电子企业为主;
(二)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深;对于专业课程主要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
(三)“高素质”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大力促进专业建设。
一、人才培养方案特色
(一)基于专业能力模块设置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分析,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其特定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建立了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在完成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对这一过程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重组、简化,从而得到相应的课程设置。
针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岗位群的能力体系,以电子企业工作任务为导向,确定岗位群的各种工作岗位对应的专业课程和相应的实训内容,构建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二)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深入
对于专业课程主要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加强学习情境设计和教学的组织设计。开展行动导向、理实一体、项目教学、工学交替等多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大力推行“双证制”,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重点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高素质”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有力促进专业建设
专业带头人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有多年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管理经验。专业教学团队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学历水平较高,双师素质优异,双师结构合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通过考核验收合格。高素质“双师”教学团队的形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出色的社会服务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教学
专业教学团队具有出色的社会服务的能力,通过参与企业实践和生产项目的研发,提升了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增强了专任教师实际项目开发经验。通过参与培训服务,提升专业知名度,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和输出高质量的人员。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成效
通过专业建设,本专业成为学校的龙头专业,成为全市同行学习的榜样。到2014年4月,建成了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和校级精品课程1门。近几年,本专业的招生规模和招生质量得到明显提高,2014年招生人数达到347人,学生就业率达99.4%,对口就业率达到84.1%,学生双证率达99.5%。新增3间实训室场,达16间,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充分保证。对外的示范辐射效应和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比例达到100%,专业教学团队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以服务为宗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专业建设项目和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促进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实训条件配置和专业团队自身发展理念新的变化。
1.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的专业建设理念。根据中职教育的指导方针,本专业重新分析定位了专业建设的服务对象,根据电子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往届学生就业去向等,分析确定了本专业的服务定位,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专业建设的需求调查、课程体系重构、校企合作建设等各项工作。专业团队深入服务企业调查了解真实的人才需求、岗位能力需求和典型的工作任务,重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情境的学习领域课程,从岗位工作任务入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使专业建设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服务区域行业、企业、产业的理念得以具体落实。
2.确立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据对区域内企业的典型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整理,系统化了专业核心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并按照“10+30”活动型教学法的理论,实施任务和载体明确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系统设计和实施,促使专业教学团队能够主动学习研究任务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和实施项目方案,使
行动导向、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得以真正落实。
3.确立了因事制宜的灵活的校企合作理念。将建设能够重现真实生产情境的生产和教学双功能的实践教学条件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原则,分层次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专业的师资、技术、毕业生资源,吸引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与11家电子企业建立了以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教师与企业员工的双向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双向基地”合作,并签订了合作协议。
(二)重构并完成了基于职业分析的课程体系
按照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岗位实际,教学内容同步于企业的生产实际,学习情景提炼自企业的工作实际,重构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教学,完成了本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和大部分课程教材建设。建设了能够辐射清远及珠三角地区电子企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基础与技能》、《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手机原理与维修》、《PLC技术》、《电子绘图与制板》5门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现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培养的学生素质提升,得到了合作企业的普遍认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合作企业对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方式的参与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人才培养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紧密度得到有效加强。
(三)以生产性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在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方面,坚持“先进性、实用性和体系化”的建设原则,即坚持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实践教学管理理念的先进性、实践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实验实训场所基础建设的先进性;坚持追求设备教学功能的实用性、生产性实训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用性、实训场所分布格局的实用性;遵循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规律。
(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1.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力水平整体提升的目标、措施和培养方式。将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做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专业教学团队的课程设计、课题研究和电子技术应用研究能力培养。按照分层次、分梯队的能力要求确定培养要求,按照理论知识扎实、职业能力过硬的标准组织培训工作。
对于企业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重点进行教育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培训,如到全国中职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并通过校本培训,使专业教师都能学习到职业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课程建设,学习并掌握项目或任务设计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对实践经验薄弱的专业教师重点进行企业顶岗实践的培训,安排8名专任教师到深圳中宇元一和惠州光弘等合作企业参加为期1~3个月的学习培训和顶岗锻炼,将课程学习与实际工作岗位结合起来。选择实际生产项目为载体,按照生产项目的整个工作过程实施项目教学,熟悉企业文化,学习工作过程性知识。在此基础上,基于工作过程建设精品课程、核心课程,编写专业教材,从而使教师的实践技能和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2.专业教学团队的素质显著提高。三年来,本专业按照以上培养要求,全面组织开展了对专业教学的培养培训工作。通过重点培养、合理引进,安排教师到先进的职业院校培训学习,安排5人参加为期3个月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学习,1人出国学习,3人到台湾学习,安排年轻教师和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或相关企业学习锻炼,安排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到企业兼职等措施,使专任教师的职业能力、一体化教学能力和企业沟通能力等都得到大幅度提高。二年内具有2个月企业顶岗实践经历教师占100%,并聘请了7名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实践教学任务。同时,专任教师的教学改革水平、科研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发表教学论文6篇和出版专业教材4本、精品课程建设、核心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本专业带头人已经成为清远市名师。师资队伍主要建设增量见表2。表2 师资队伍建设增量表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基本建立。以校企全方位合作为基础,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实际,因事制宜地开展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大力引进了3名合作企业的讲师承担了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的教学工作;二是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教师的岗位互换引入了2名企业技术人员长期担任兼职教师;三是通过为合作企业提供人才
资源补偿的办法,根据专业教学需要灵活聘任了2名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大量聘任,有效地解决了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的贴合问题,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能力水平。
(五)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网络和专业教学资源
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本专业建设了相关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核心课程5门,建设完善了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库管理平台及试题库与在线考试系统,并通过校园网连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网络和社会教育资源。
(六)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本专业自1995年开设以来,尤其是2006年被评为省重点专业,2014年进行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以来,招生数量连年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人才培养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第二篇: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
一、前言
为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即教育部16号文件)和“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要求,推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部署,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要求和新趋势,深入分析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更进一步发展也就势在必行。
该方案的制动过程中,我们通过现场调研,深入访谈以及收集整理二手资料等方法,在充分参考了社会用人单位对我们人才培养的意见和要求,吸纳和分析了我校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就业去向和岗位分布等数据的基础上整理完成的。
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与目标
1.人才需求的特点。有关学者和相关部门、媒体对市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市场对人才的选择,简要地归纳起来是“五项基本能力”和“三种基本素质”,这较全面地反映了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五项基本能力”包括:一是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以求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用;二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求和谐发展;三是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四是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面对复杂变化的环境,能从宏观和微观进行系统地分析;五是运用专业技术的能力,即掌握与职业相关的基本专业技术,以满足岗位的需求。“三种基本素质”包括:一是基本技能;二是思维能力;三是个人品质。当然,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竞争尤为激烈,其显著特点是人才的培养要适应经济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及管理理念不断地创新。因此,市场营销类人才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能够用创造性思维去分析和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2.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社会上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需要的是适应性、创新意识、综合能力、接受挑战性工作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素质都较强的人才。每年有大量毕业生涌入市场,同时,在我国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现象和“求职就业难”与“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的呼声同时响遍市场。其本质是人才结构的失调,其根源之一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存在脱节,有待于重新审视与改进。针对新的经济市场对市场营销类人才需求的特点,齐凯琴院长院长提出了“两基一技能”,两基一能”即把教学分成基本理论、基本功和基本技能三个层次来安排,围绕这三个层次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改革、教材编写。对于市场营销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选择“培养具有基础宽厚、实用能力强、综合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三、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自开设以来,坚持立足于广东,服务于广东的培养宗旨,我校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同类院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东地区经济外向型发展的特点以及我系自身实际情况,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改革、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建设、师资力量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改革。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已经形成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和顶岗实习为一体的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上,在保证教学内容完整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或实训课程的教学比重,先后开设了第三方物流软件、ERP实训软件、国际物流软件等实训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学院的统一安排,开设了一些通识课程和跨专业选修课程,如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案例分析,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拓展专业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2、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建设。市场营销教研室定期开展教研室活动,如公开说课活动、互相听课,专业知识讨论等,加强老师之间的交流,通过以老带新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同时,实时跟踪和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构建老师和学生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通过QQ群、电话、E-mail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课后辅导。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情景模拟、企业仿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与竞赛、视频演示、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方法,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教学做一体化,增强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师资力量建设。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经过近几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富力强的教学团队。团队内有专业带头人1名,校骨干教师2名,双师型教师3名。定期选派相关老师,参加物流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与相关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如封智勇老师和何金梅老师,就参加了广东省物流协会举办的暑期交流会。同时,我校还聘请了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管理者和企业业务骨干担任市场营销专业的兼职或兼课教师,增添了物流教研室的教学活力和提升了教学水平。
4、校内外实训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为了满足高职教育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结合社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特点,市场营销专业已经建成了一批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建设方面,市场营销专业,已经先后建成了第三方物流软件、ERP实训软件、国际物流软件等课程的专门实训场所,可以同时满足50人以上的实训教学。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方面,2008年,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成为广东物流协会会员,为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对外交流和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还定期组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参观和学习相关物流企业,提供学生接触物流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定期邀请物流企业的一线业务骨干和知名院校的物流专家来我校开展讲座和交流活动。同时,成立专门的顶岗实习领导机构,设立校企合作专员,全面协调顶岗事宜;为顶岗实习学生配备专门的校内指导老师,全程跟踪和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
四、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思路与措施
(一)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市场营销专业要培养适应21世纪国际激烈竞争的专业人才,改善我国市场营销的落后水平,其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跨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能尽快适应岗位,并发挥才干。但是,现阶段我国大专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重理论,轻实践。由于市场营销属于一个新兴学科,其知识和理论体系还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其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一味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地位,教学方法主要还是沿用教师教、学生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方法,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对现场实际了解甚少,严重欠缺实际知识与操作能力,难以尽快胜任现场工作。
2.教与学矛盾突出。由于经费少、实习时间短,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教与学两个方面“空对空”的问题。教学基本上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说教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方法的单一与教学观念的陈旧客观上导致了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效果不佳,从而导致难以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结果。
3.重专业,轻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社科知识的教育,导致了 “高学历,低素质”的存在,导致市场中出现了数量上“供大于求”、结构上“供小于求”之现象。
4、课程教学与学生就业矛盾突出。现有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重点在教授学生基本的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培养一定物流操作技能,主要是面向国内物流企业,从事国内物流工作,如工业企业仓储管理、第三方物流等工作。但是,广东省是一种外向型的经济,其经济活动的很大一部分比例都是与国际贸易活动有关,与之相对应的国际物流活动,如国际货代,海运业务、国际航空业务等高技术含量,良好就业前景的要求具备一定外语水平的工作,是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学生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对选择市场营销作为专业学习的女性同学,由于自身生理条件和国内物流工作的特点,很难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大部门学生都选择放弃市场营销本专业工作,进行跨专业就业。
(二)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改进思路和措施
在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和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之后,应以教育部16号文件和“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精神为指南,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院校及专业自身的特点,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对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改革与实践,并形成一定的特色。主要措施如下:
1.专业设置应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按市场需求与就业状况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以适应新经济的人才需要。细化市场营销的专业方向,研究市场营销专业设置市场营销(企业物流方向)、市场营销(第三方物流方向)、市场营销(国际物流方向)的可行性,增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建立健全实训(实践)课程体系。增加实训(实践)课程的教学比重,对现有的实训(实践)课程进行系统化。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总结和分析现有实训课程的经验和教训,充实和完善课程的教法和学法。
选择ERP实训软件作为实训课程教改的试点,制定教改计划,建立保障课程改革的领导协调小组,明确责任人,做好工作分工和监督工作。其次是对现有课程进行课程优化,编制实训指导大纲和实训课程标准,编制实训课程的实习报告,形成制度化和体系化,规范实训课程的教学活动。最后是根据学院和系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尽快推进相关课程教学讲义和教材的编写工作以及其他实训课程教学资料的完善工作。
3.扩大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将实训活动常态化,具体化。适当提高活动的规模和范围,扩大市场营销专业的影响力。
4.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学历与证书教育并重,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资格考试,形成“学历+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培养模式。对此,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可在院系设立培训部,组织学生参与行业资格认证考试,开展专业技能比赛,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主要类型有助理物流师、高级物流员、单证员、国际货运代理从业员、报关员等国家级职(从)业资格证书培训和考试,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使毕业生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能有一技防身,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许多院校的实践证明,持“双证”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高于普通毕业生,这一模式的推行,深受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
5.注重对学生外语综合能力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第一,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按专业要求,有针对性地开设外语和计算机相关课程与实践,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如规定专科生毕业时,外语、计算机必须取得省二级证书,超过者予以相应的奖励;第二,课外开展相关培训、讲座及活动,如口语培训班、外语演讲比赛、计算机平面设计大赛等形式多样的辅助教学或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操作能力的目的。
6.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第一,广泛组织高学历、高职称及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内、外教师或有关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学术讲座,以追踪学术前沿动态,增进文理渗透与交融;第二,有计划地举办如“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以达到学以致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激情;第三,开展辅修第二专业和第二学位教育,鼓励学生实现文理学科的交叉,经考试合格,发放不同的专业证书。
7.教学与社会挂钩,全程跟踪学生。从学生入校开始,对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可实行“导师制”,选择一些经验丰富、能力强的优秀老师,负责学生的后期学习和实践及实习与毕业实习报告写作。同时,不定期地举办供需见面洽谈会,开辟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逐步建立就业基地,开设就业指导网站,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地进入社会和服务社会。促进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物流专业教育教学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8.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
9.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10.加强教学管理。主要是重视教研活动,提倡教学竞赛;重视多媒
体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重视课堂氛围,探索师生互动模式。如:积极提倡和引用案例教学,辅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搜集案例,再由老师组织讨论、分析,并予以点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1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和合作。
第三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惠州学院2012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选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为选题的大体范围,申请者可以在本选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选题。重点资助项目主要在立项项目中择优选择。
项目立项起始时间可从本项目实际研究的开始时间算起。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周期通常为一年,重点项目的研究周期可适当延长;教学改革项目可以按实际见效时间设计周期,通常为两年。
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至少应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研论文(增刊除外);教学改革项目结项需要提交教学改革项目完成与绩效评价报告、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改论文(增刊除外)。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强国的普遍经验。本类选题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突出创新特色与推广应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流人才培养的优越环境或基地。重点研究我校现有人才培养的特点、问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资源配置,提出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等为一体的提出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1-1.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1-2.我校人才培养社会评价研究(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情况)※1-3.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
※1-4.基于职业化、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等某个视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实践 1-6.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7.中文专业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8.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1-9.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二、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本类选题主要侧重于:第一,推进本校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创新,调整课程体系和结构,进一步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第二,以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依托我校的学科优势,努力促进我校优势专业的建设,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突出品牌和特色;第三,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设高水平、立体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并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更好的满足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需求。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2-1.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优化与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2.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及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 2-3.学科基础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2-4.公共系列(如:大学英语系列、两课系列、公体课系列、公选课系列等)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5.精品开放课程、双语示范课程、自主学习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2-6.教材建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2-7.课程与教材一体化研究
2-8.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规范与应用研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本类选题侧重于以一门或数门课程为对象,以落实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核心,对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作业以及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等进行改革,探索教学新方法,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方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3-1.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式、案例式、项目式、启发式、小组学习等教育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3-2.小班型、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3.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 3-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3-5.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3-6.基于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3-7.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3-8.大学生素质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3-9.高等学校图书文献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四、专业与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竞争力,为促进我校专业发展,本类选题可以重点关注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某学科新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以及专业建设保障机制的构建等相关问题。此外,本类选题不仅要关注某学科专业建设的问题,还要服从学校整体专业建设的发展规划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4-1.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4-2.品牌、特色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4-3.重点(优势)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4.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改革研究与实践 4-5.以培养社会紧缺人才为导向的新设专业建设与研究 4-6.专业英语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五、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课程、课程内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科技活动以及知识竞赛等环节)是当前本科人才培养中需不断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类选题提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着重探索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途径,通过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相关政策等途径,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5-1.实验教学内容(软件)、方法及手段、课程体系、教学评价和管理模式、体系等的改革与创新
※5-2.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5-3.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开放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 5-4.大学生课外竞赛专题改革与创新研究
※5-5.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质量保障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5-6.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5-7.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5-8.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的学分化管理问题研究
六、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教学规范的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落实具有系统的引导作用。本类选题应以管理科学和质量评估为基础,遵循教育教学和大学生成才规律,以培养高素质、多样化、创新性人才为核心,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开展学校内部的教学评估和教学评价、构建教学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从而有助于我校建立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长效机制和符合本校实际实际的质量监控体系,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6-1.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研究 6-2.高校资源建设与优化模式的研究 6-3.信息化教学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
6-4.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模式、措施、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6-5.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实践
6-6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6-7.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与监控机制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6-8.学生评教体系改进研究
6-9.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七、师资队伍建设
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本类选题侧重于在对我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师资数量增加的因素,明确提升师资水平和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7-1.师德建设机制研究与实践
7-2.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 7-3.提高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7-4.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7-5.与学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教师培训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7-6.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学奖励制度的设计与实践
八、其他
项目指南中尚未涉及,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其它选题也可以申请立项。
8-1.其他选题
第四篇: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件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职专业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建设,为了加快专业建设步代,推进我校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全面提高我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形成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以适应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建设的核心,以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3、专业建设要全面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
4、专业建设采取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专业建设与高职特色相结合;专业建设与学校教学改革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学校重点支持与普遍加大投入相结合。通过重点建设,切实突出优势和特色专业。对个别专业重新进行调整,使其与学校的总体发展和布局相适应。
5、强化各系部在专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二、组织机构
1、专业建设是一项探索性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加强领导,有效协调,学校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统筹该项工作,各系部设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实施。
2、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学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长和有关专家组成;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系部主任任组长,主管教学副主任任副组长,其成员由教研室主任、专业骨干教师4-6人组成。
3、党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职责:
(1)对学校重点专业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和专业建设近、中、远期目标规划,并分解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制定或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建设调整,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2)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抓落实,不断探索科学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
(3)对专业建设文件(档案)材料进行建档管理。
(4)组织专家对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4、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学校有关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工作。
(2)负责制定和实施专业建设的规划,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修改完善建设方案。
(3)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完善。
三、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方案
1、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优化专业结构和提高专业质量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专业建设。(2)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口,以专业课程群建设为核心,以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保障,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3)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与党校整体专业建设与发展及学校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相结合。
(4)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坚持重点与普及相结合的原则,在学校专业整体现划、改造、发展的基础上有重点的建设。
2、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目标:
(1)在我校高职现有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列为我校重点发展专业。
(2)通过重点发展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我校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效益的竞争力。
3、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标准 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标准
重点发展专业是指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教学基础条件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专业。它应符合下列标准要求:
(1)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建设单位师资队伍满足教学要求,综合素质水平较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
(2)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3)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4)学术水平较高,学生创新能力强,教学质量高;(5)专业特色鲜明,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
4、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内容:
(1)能够提高专业水平的教改项目,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重点教材的建设和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的改革。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能纳入学校重点课程建设计划,最终能够达到校级以上精品课程标准。
重点教材的建设:能纳入校重点教材建设计划,最终能够取得校级以上优秀教材奖。
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取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2)引进高水平原版教材和自编学生参考学习材料;
(3)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或实验基地;(5)承担结合专业建设的科学和教学研究,组织高水平学术讲座;(6)课堂教学设备购置;(7)其他项目。
5、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的管理
(1)凡重点发展的专业,除正常的教学投入外,学校每年拨付一定经费,主要用于该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相关研究费用。
(2)重点发展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每年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如发现该专业建设与改革进展缓慢,学校将予以警告,或取消重点专业建设资格。
(3)被已确定为重点专业的专业,学校将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项目将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中止项目建设。
四、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方案
1、标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原则:
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强化品牌意识、特色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在不断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和新办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遴选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佳、发展潜力大、特色较为鲜明的优势专业重点加以培育和建设,逐步建成品牌和特色专业,以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推动我校各项教学基本建设。
2、标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目标:
(1)在我校高职现有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在2007、2008、2009和2010年分别将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与维护)专业、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较强示范性的专业。
(2)按照“思想先进、目标明确、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教学优秀”的要求,开展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示范性(品牌)专业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带动我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3、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标准:
第五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2011年7月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建设期为两年。两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预定建设目标,开展建设工作,现将两年的改革情况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情况
1、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确立“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合作社)技术骨干、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了项目建设调研论证机制,组建调研组,制定调研计划,先后组织3批60余人次对本地农业生产、农机生产企业、农机销售公司、农机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收回调研表格、问卷1500余份,形成调研报告4份。通过分析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经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确定了主要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典型性、重要程度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工作任务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方式归纳、整合形成行动领域;按行动领域所包含的知识、能力的相互关系构建学习领域;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方面确定学习领域能力目标,依托“校企社”共建平台,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实施“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轮实践(协岗实习):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部分农机户学生安排回村)进行第一轮生产实践。在每个生产环节的生产实训之前,安排相关课程的学习。在生产实践中,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学生农业机械的生产、使用、销售及基本维护能力。第二轮实践(顶岗实习):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等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第二轮顶岗生产实习。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主要进行农机作业标准、农机机务管理、农机新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第二轮生产实习做准备。在生产实习中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农业机械操作、机务管理、农机检修等项目的生产实习,强化学生的农机操作和使用维护、农机标准化作业、机务管理、农机检修和故障排除的能力,为下一步的选岗打下基础。
2、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模式配套的课程体系
(1)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职业行动领域和菏泽市典型农机具,结合农机构造、维修、调整、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工作过程的特点,构建 “工作过程导向、理论实践合一”的课程体系。围绕“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课程建设,革新课程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兼顾可持续发展,设置专业技术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一致性。根据农机新技术的发展调整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以典型机型为载体开发“典型机型带动型”课程,在课程中融入行业标准、农机作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各专业课程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以及多轮“协岗实习”、“顶岗实习”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了专业课程建设和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参加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任务,组织校内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编写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等2门教材并经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组织相关教师完成了《播种施肥机械》、《拖拉机的维修与保养》、《农机维修讲义》等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建立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护》、《农业机械基础》等核心课程网站和资源,拖拉机汽车底盘、发动机、电器的仿真软件完全应用于课堂教学。
3、建设了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制定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实施了“名师工程”、“双师型”工程。按照选拔条件确定培养对象,列支专项经费,制定奖励办法。采用项目管理方法,通过专业培训、企业锻炼、技能大赛、参加学术交流、主持教改科研课题等多种措施,实施培养。在闫照飞为专业带头人的基础上,启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12名。
修订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充分调动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外聘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4、搭建“校企社”合作平台,创新校企合作、工(农)学结合办学体制
(1)搭建了全方位、多模式的“校企社”合作平台
由行业和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探讨专业建设和发展。学校制定了“校企社”合作章程,建立“学校—企业—合作社”专业共建制度,规范共建内容、共建形式、运行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等内容,不断完善“校企社”共建的长效机制。与定陶沃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菏泽龙泵车辆有限公司等多家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采取“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完成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和毕业顶岗等实习任务,培养农业机械技能人才。
根据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逐步推进真实生产和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了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四位一体”的校内农机实训中心和满足专业实训、顶岗实习要求的校外实习实训网络,搭建全方位、多模式校企合作基础平台。
(2)进一步完善了“校企社”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建立“校企社”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保证了“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是在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和企业(农机合作社)共同对学生进行教学与管理。学校派专职教师到实习合作社或企业进行管理,企业(农机合作社)按照员工管理制度考核、管理学生。共同制定实习内容、质量标准与考核方法,学生的实习成绩由学校和企业(农机合作社)双方共同鉴定。二是从实习企业(农机合作社)选拔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学校与企业(农机合作社)对其共同考核,按考核结果支付兼职指导教师工资。三是依据“校企社”双赢、互惠互利的原则,制定了《校企(农机合作社)合作管理办法》等配套管理制度。
(3)进一步完善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依托“校企社”合作平台,学校着力营造仿真的职业情境,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真实的教学实训场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基本职业技能。近两年,新建了农机模拟仿真实训室和PLM体验中心,改建扩建农机实训中心、机械加工中心、机械CAD/CAM实验室、农机电器实训室和电工实训室,把农业机械技术实训基地建成了融教学、生产、培训、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开放性和可持续性的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按照生产车间工艺过程组织实训,推行岗位上岗证制度,在上岗前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与考核。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色
1、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积极探索建立“学校—企业—合作社”深度合作机制,与定陶沃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菏泽龙泵车辆有限公司等多家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实施“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两轮生产性实训。学生经过两轮训练,基本掌握了先进的农机使用技术,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毕业生适应性明显增强,为菏泽市推广先进农机使用技术培养了落地型人才。
2、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教学模式改革成绩显著
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学校针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各学科的不同特点,组织编写一体化教学指导方案,组建一体化教学场景,创造一体化教学环境,统筹安排各专业学科的一体化教学时间,实现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充分利用学校及合作企业资源,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课程体系改革初见成效
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模块课程为载体,产学结合为手段,以过程考核为抓手,技能鉴定为保障的课改理念,构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分别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
(3)核心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显著
针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就业岗位及职业道德与素养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合作,编写出版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两门核心课程教材,建立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护》、《农业机械基础》等核心课程网站和资源,建成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3、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1)教师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根据示范学校建设要求和学校教师培训规划,组织实施了专业教师“双师型”建设。通过校内外多种形式的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教师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
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师能力考核制度,通过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活动,以及教改课程教学观摩等,促进教了师技能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职工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教职工的收入挂钩,充分发挥了教职工考核工作的作用。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稳步发展
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改革,共同参与示范校项目建设。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结对子”,为企业兼职教师全程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搭建了平台,促进了校企的深层合作。
4、校企合作、工(农)学结合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双赢发展”的校企合作思路,充分挖掘行业、企业资源,积极拓展合作空间,近两年来,与定陶沃田农机合作社等省内外大中型企业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建立了校企双向参与机制、人员双向互聘机制、人员双向培训机制、人才订单培养机制、实训基地共建共管机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基本满足了各专业学生的顶岗习与就业需求,并为教师社会实践提供了可靠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是示范学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专业虽然已探索并实施具有专业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仍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
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向上提升的空间。
经过两年的建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双师”数量已达到标准要求,但“双师”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能力还需继续提高。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应继续鼓励中青年教师沉下心来,下企业参加实践煅炼。
3、校内实训基地功能配置与专业建设发展要求尚有差距。校内农机实训中心设备台套数偏少,功能不全,与专业建设发展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4、校企合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自身的优势和吸引力,积极寻求合理有效的合作途径,完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改进措施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转变思想观念
推进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教师深入行业企业,通过调研、专家讲座、企业实践、外出培训等形式,转变思想观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加大课程的调整与开发力度,加大生产性实训比例,推进工学结合机制建设与管理,加强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进一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将教师下企业实践煅炼落在实处,争取更大成效
对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行进一完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其相关的保证措施。将教师下企业实践煅炼落在实处,定期开展评估、检查及考核,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中青年教师能真正沉下心来,在企业实践煅炼,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基地功能配置 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基地功能配置,将基地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对外营业,扩大基地的影响力,将消耗型实习(训)转变为生产型实习(训),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主动开放办学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寻找合作共同点;创新合作形式,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拓展合作渠道与空间,加大在工学结合、专业共建、课程开发、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通过近两年的建设,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学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和不足。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利用我们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努力创建成一流的重点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