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lr问题总结
1.LoadRunner录制脚本时为什么不弹出IE浏览器?
当一台主机上安装多个浏览器时,LoadRunner录制脚本经常遇到不能打开浏览器的情况,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解决。
启动浏览器,打开Internet选项对话框,切换到高级标签,去掉“启用第三方浏览器扩展(需要重启动)”的勾选,然后再次运行VuGen即可解决问题
提示:通常安装Firefox等浏览器后,都会勾选上面得选项,导致不能正常录制。因此建议运行LoadRunner得主机上保持一个干净的测试环境。
2.录制Web脚本时,生成的脚本中存在乱码该如何解决?
录制脚本前,打开录制选项配置对话框Record-Options,进入到Advanced标签,先勾选“Support charset”,然后选择中支持UTF-8。再次录制,就不会出现中文乱码问题了。
3.HTML-based script与URL-based script的脚本有什么区别?
使用“HTML-based script”的模式录制脚本,VuGen为用户的每个HTML操作生成单独的步骤,这种脚本看上去比较直观;使用“URL-based script”模式录制脚本时,VuGen可以捕获所有作为用户操作结果而发送到服务器的HTTP请求,然后为用户的每个请求分别生成对应方法。
通常,基于浏览器的Web应用会使用“HTML-based script”模式来录制脚本;而没有基于浏览器的Web应用、Web应用中包含了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的JavaApplet、基于浏览器的应用中包含了向服务器进行通信的JavaScript/VBScript代码、基于浏览器的应用中使用了HTTPS安全协议,这时使用“URL-based script”模式进行录制。
4.为什么脚本中添加了检查方法Web-find,但是脚本回放时却没有执行?由于检查点功能会耗费一定的资源,因此LoadRunner默认关闭了对文本及图像的检查。要想开启检查功能,必须修改运行时的配置
Run-time Setting。
进入“Run-time Setting”对话框,依次进入
“Internet Protocol→Preferences”,勾选Checks下的“Enable Image and text check”选项即可。
检查执行结果时推荐使用web_reg_find方法。
5.运行时的Pacing设置主要影响什么?
Pacing主要用来设置重复迭代脚本的间隔时间。共有三种方法:上次迭代结束后立刻开始、上次迭代结束后等待固定时间、按固定或随机的时间间隔开始执行新的迭代。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迭代即可。通常,没有时间间隔会产生更大的压力。
6.运行时设置Log标签中,如果没有勾选“Enable logging”,则手工消息可以发送吗?
Enable logging选项仅影响自动日志记录和通过lr_log_message发送的消息。即使没有勾选,虚拟用户脚本中如果使用lr_message、lr_output_message、lr_error_message,仍然会记录其发出的消息。
7.LoadRunner 8.0版本的VuGen在录制Web Services协议的脚本时一切正常,而回放时报出错误提示“Error:
server returned an incorrectly formatted SOAP response”。这时说明原因引起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LoadRunner 8.0的VuGen在录制
Web Service协议的脚本时存在一个缺陷:如果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是中文的,VuGen会自动将WSDL文件的头改为,因此会有上面的错误提示。解决方法:把“LR80WebservicesFPI_setup.exe”和
“lrunner_web_sevices_path_1.exe”两个补丁打上即可解决。
8.VuGen支持Netscape的客户证书吗?
不支持。目前的VuGen 8.0版本中仅支持Internet Explorer的客户端证书。录制脚本时可以先从Netscape中导出所需的证书,然后将其导入到Internet Explorer中,并确保以相同的顺序导出和导入这些证书。而且,在每台将要录制或运行需要证书的Web Vuser脚本的计算机上都要重复执行前面的过程。
9.VuGen会修改录制浏览器中的代理服务器设置吗?
会修改。在开始录制基于浏览器的Web Vuser脚本时,VuGen首先会启动指定的浏览器。然后,VuGen会指示浏览器访问VuGen代理服务器。为此,VuGen会修改录制浏览器上的代理服务器设置。默认情况下,VuGen会立即将代理服务器设置更改为Localhost:7777。录制之后,VuGen会将原始代理服务器设置还原到该录制浏览器中。因此,在VuGen进行录制的过程中,不可以更改代理服务器设置,否则将无法正常进行。
10.在LoadRunner脚本如何输出当前系统时间?
LoadRunner提供了char *ctime(const time_t *time)函数,调用参数为一个Long型的整数指针,用于存放返回时间的数值表示。
调用语句与返回值如下示例:
typedef long time_t;
Action()
{
time_t t;
lr_message(“Time in seconds since1/1/70: %ldn”,time(&t));lr_message(“System time and date: %s”,ctime(&t));}
复制代码
输出结果为:
Time in seconds since1/1/70: 1185329968
System time and date:Wed Jul 25 10:19:28 2007
11.一些Web虚拟用户脚本录制后立刻回放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当设置迭代次数大于1时,如果进行回放则只能成功迭代一次。为什么从第二次迭代开始发生错误?
这种现象多是由于在“Run-time Setting”的“Browse Emulation”的设置中,勾选了“Simulate a new user on each iteration”及其下面的选项“Clear cache on each iteration”这两个选项的含义是每次迭代时模拟一个新的用户及每次迭代时清除缓存。
由于脚本迭代时,init和end只能执行一次,如果每次迭代都模拟一个新的用户并清除缓存,则用户登录信息将一并清除,因此迭代时可能会发生错误。
12.虚拟客户脚本“Run-time Setting”中的线程和进程运行方式的区别?
如果选择“Run Vuser as a process”,则场景运行时会为每一个虚拟用户创建一个进程;选择“Run Vuser as a thread”则将每个虚拟用户作为一个线程来运行,在任务管理器中只看到一个mmdrv.exe,这种方式的运行效率更高,能造成更大的压力,时默认选项。
另外,如果启用了IP欺骗功能,则先在Controller中选中Tools菜单下的“Expert Mode”,然后将Tools菜单下的“Options>General”标签页中的IP地址分配方式也设置为与Vuser运行方式一致,同为线程或进程方式。
13.在Controller中运行Web相关测试场景时,经常会有很多超时错误提示,如何处理这类问题?
这主要有脚本的默认超时设置引起。当回放Web脚本时,有时候由于服务器响应时间较长,会产生超时的错误。这时需要修改脚本的运行时配置。进入“Run-time Setting”对话框后,依次进入
“Internet Protocol→Preference”。然后点击“Options„”按钮,进入高级设置对话框,可以修改各类超时设置的默认值。
14.为什么Windows系统中的CPU、内存等资源仍然充足,但是模拟的用户数量却上不去?
在Windows计算机的标准设置下,操作系统的默认限制只能使用几百个Vuser,这个限制与CPU或内存无关,主要是操作系统本身规定了默认的最大线程数所导致。要想突破Windows这个限制,须修改Windows注册表。以Windows XP Professional为例。
(1)打开注册表后,进入注册表项HKEY_LOCAL_MACHINE中的下列关键字: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SubSystems。
(2)找到Windows关键字,Windows关键字如下所示:
%SystemRoot%system32csrss.exe bjectDirectory=Windows
SharedSection=1024,3072,512 Windows=On SubSystemType=Windows ServerDll=basesrv,1ServerDll=winsrv:UserServerDllInitialization,3 ServerDll=winsrv:ConServerDllInitialization,2ProfileControl=Off MaxRequestThreads=16 SharedSection=1024,3072,512关键字的格式为
xxxx,yyyy,zzz。其中,xxxx定义了系统范围堆的最大值(以KB为单位),yyyy定义每个桌面堆得大小。
(3)将yyyy的设置从3072更改为8192(即8MB),增加SharedSection参数值。
通过对注册表的更改,系统将允许运行更多的线程,因而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更多的Vuser。这意味着能够模拟的最大并发用户数量将不受Windows操作系统的限制,而只受硬件和内部可伸缩性限制的约束。
第二篇:lr 26366问题解决方案
1.问题描述
脚本中添加web_reg_find检查点,但回放时提示如下:
Action.c(97): Error-26366: “Text=完整度” not found for web_reg_find [MsgId: MERR-26366]
Action.c(97): web_submit_data(“j_cas_login”)highest severity level was “ERROR”, 72 body bytes, 965 header bytes, 11 chunking overhead bytes [MsgId: MMSG-26387]
解决方案:
页面编码的问题,导致检查点没找到要检查的内容。录制选项中修改编码方式为utf-8即可。
2.在LR中录制脚本时有如下问题:
在录制时一切正常,而回放时提示类似如下错误:
Action.c(41): Error-27979:Requestedformnotfound
[MsgId: MERR-27979] Action.c(41): web_submit_form highest severity level was “ERROR”, 0 body bytes, 0 header bytes [MsgId: MMSG-27178]“
这时在tree view中看不到此组件的相关URL。
处理方法如下:
1,打开recording options,在internet protocol下的recording中选择recording level为HTML-based scrīpt,点击HTML Advanced,选择scrīpt type为A scrīpt containing explicit.即可。
2,选择使用URL_based scrīpt录制。
另外,附上帮助中的这个错误代码的说明:
Message Code 27979
Requested form not found
The form was not found in the page received from the server.Possible reasons:(i)The current or a previous HTML page was changed after the scrīpt was recorded.(ii)
A previous request navigated to a wrong page or failed.(iii)One or more
web_submit_form arguments are missing or incorrect(especially for manually coded, parameterized, or correlated functions).(iv)The server returned an unexpected page(e.g., under excessive load).Troubleshooting
If the current or previous HTML page was changed, look for the correct properties of the form used in the text(e.g., action), and change it in the scrīpt.If your snapshots and extended log are disabled, enable them and run the scrīpt again.(i)To enable Snapshots: SelectTools> General Options > Correlation, and check theSave correlation information during replaybox.(ii)To enable Extended Log: SelectRun-time Settings > General: Log, and checkEnablelogging,Always send messages,Extendedlog,Data returned by
server,Advanced trace.Compare the record and replay snapshots for each step in the scrīpt from the beginning, and locate the first difference.If you identify a difference in the snapshots, locate the corresponding HTTP request in both the recording log and the extended
log.Compare the requests and, if they are different, have the replay issue exactly the same request.This can be done, for example, by adding web_add_header(for adding missing headers or adjusting existing ones), web_remove_auto_header(for removing extra headers), and web_add_cookie(for missing cookies).If some correlation is missing,(e.g., the recording and replay runs have different session IDs), use the correlation tool to locate and handle such cases.解决方案二:
3错误:
ction.c(34): Error-27727: Step download timeout(120 seconds)has expired when downloading resource(s).Set the ”Resource Page Timeout is a Warning“ Run-Time Setting to Yes/No to have this message as a warning/error, respectively [MsgId: MERR-27727]
Action.c(34): web_link(”****“)highest severity level was ”ERROR", 14506915 body bytes, 547 header bytes [MsgId: MMSG-26388]Ending action Action.解决方法:
取消选中run time settings-browser emulation-download non-html resources.解决。
第三篇:转正定职总结lr
转正定职总结
转瞬间,我已经工作了一年时间。在这一年时间里,我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了一名老师,从稚嫩走向了成熟。在学校领导的全心关怀和正确指引下,在语文组前辈同仁的倾心相助、大力支持下,我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忙碌伴随着充实,汗水浸润着收获,在这个平凡的三尺讲台上,我满怀期待和信心关注着学生每一天的成长。现结合一年来的思想、工作等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思想上,身正为范
德高为范,身正为范,是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教师的举止言行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特别作为一名高中教师,自己的品德非常重要。因此这一年来我坚持定期进行品德修养的学习,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类新教师培训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我尽量在学生面前严格要求自己,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我都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工作之余我还不断看书、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头脑。
二、教学上,学高为师
我每次都很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做好课后反思,及时批改作业和作文、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平时我还虚心向本组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并及时向他们请教。在课堂上我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外,我与学生一起玩、一起笑,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大姐姐。我努力用一颗平等、博爱及宽容的心去看待、教育每一位学生。
三、踏实工作,努力提高业务素养
一年来,作为新教师,我深知,只有付出更多,才能有些许收获。因此,唯有勤勤恳恳地工作,才能尽早站稳讲台,并在教师这片领域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一年中,我我本着全心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实施爱的教育,关爱学生,真诚奉献。每天踏实工作,在实践、探索与反思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首先,在学科教学方面,对于我来说,每一篇课文都是全新的,每一位学生都是全新的。因此,每上一篇课文,我都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细致地查阅各种资料,力求吃透文本,准确把握重难点。对于较难把握的重点课文,我经常向师傅和其他优秀教师请教、听课、学习,寻找重点难点的突破口。每一份教案都备有电子稿、手抄稿,力求详尽、清晰。在教学过程中,以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和限度为基点,以全新的教学理念登上三尺讲台,组织课堂教学,并围绕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培养,夯实基础,着力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在朗读、阅读、口语、思维、表达等各个环节的训练与提升,注重课堂教学实施的有效性。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小作文本每周一批,作文基本做到每人每篇细写评语,及时了解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和作文水平变化情况,以便在讲评中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并重视批改后的讲评和订正。同时,积极参加学校教研活动,通过观摩、听课、学习、对照、反思,不断汲取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出自己的缺陷,找准提升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要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实施教学,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要尊重学生个性思维等。通过失败、摸索与反思,我已初步探索出一些教学心得,不断尝试改进自己的学科教学,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来,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我也由当初的焦躁慢慢磨练成现在的沉稳。在积极主动地向其他老师学习的同时,也在探索自己的教学方式和道路,自身实践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抱着教育工作者的崇高感和使命感,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
总结人:
2012年9月1日
第四篇:LR分析图查看
LoadRunner分析结果图功能说明
Transactions(用户事务分析)
用户事务分析是站在用户角度进行的基础性能分析。
1、Transation Sunmmary(事务综述)
对事务进行综合分析是性能分析的第一步,通过分析测试时间内用户事务的成功与失败情况,可以直接判断出系统是否运行正常。
2、Average Transaciton Response Time(事务平均响应时间)
“事务平均响应时间”显示的是测试场景运行期间的每一秒内事务执行所用的平均时间,通过它可以分析测试场景运行期间应用系统的性能走向。
例:随着测试时间的变化,系统处理事务的速度开始逐渐变慢,这说明应用系统随着投产时间的变化,整体性能将会有下降的趋势。
3、Transactions per Second(每秒通过事务数/TPS)
“每秒通过事务数/TPS”显示在场景运行的每一秒钟,每个事务通过、失败以及停止的数量,使考查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它可以确定系统在任何给定时刻的时间事务负载。分析TPS主要是看曲线的性能走向。
将它与平均事务响应时间进行对比,可以分析事务数目对执行时间的影响。例:当压力加大时,点击率/TPS曲线如果变化缓慢或者有平坦的趋势,很有可能是服务器开始出现瓶颈。
4、Total Transactions per Second(每秒通过事务总数)
“每秒通过事务总数”显示在场景运行时,在每一秒内通过的事务总数、失败的事务总署以及停止的事务总数。
5、Transaction Performance Sunmmary(事务性能摘要)
“事务性能摘要”显示方案中所有事务的最小、最大和平均执行时间,可以直接判断响应时间是否符合用户的要求。
重点关注事务的平均和最大执行时间,如果其范围不在用户可以接受的时间范围内,需要进行原因分析。
6、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 Under Load(事务响应时间与负载)“事务响应时间与负载”是“正在运行的虚拟用户”图和“平均响应事务时间”图的组合,通过它可以看出在任一时间点事务响应时间与用户数目的关系,从而掌握系统在用户并发方面的性能数据,为扩展用户系统提供参考。此图可以查看虚拟用户负载对执行时间的总体影响,对分析具有渐变负载的测试场景比较有用。
7、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Percentile)(事务响应时间(百分比))“事务响应时间(百分比)”是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综合分析图,也就是工具通过一些统计分析方法间接得到的图表。通过它可以分析在给定事务响应时间范围内能执行的事务百分比。
8、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Distribution)(事务响应时间(分布))“事务响应时间(分布)”显示在场景运行过程中,事务执行所用时间的分布,通过它可以了解测试过程中不同响应时间的事务数量。如果系统预先定义了相关事务可以接受的最小和最大事务响应时间,则可以使用此图确定服务器性能是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Web Resources(Web资源分析)
Web资源分析是从服务器入手对Web服务器的性能分析。
1、Hits per Second(每秒点击次数)
“每秒点击次数”,即使运行场景过程中虚拟用户每秒向Web服务器提交的HTTP请求数。
通过它可以评估虚拟用户产生的负载量,如将其和“平均事务响应时间”图比较,可以查看点击次数对事务性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查看“每秒点击次数”,可以判断系统是否稳定。系统点击率下降通常表明服务器的响应速度在变慢,需进一步分析,发现系统瓶颈所在。
2、Throughput(吞吐率)
“吞吐率”显示的是场景运行过程中服务器的每秒的吞吐量。其度量单位是字节,表示虚拟用在任何给定的每一秒从服务器获得的数据量。
可以依据服务器的吞吐量来评估虚拟用户产生的负载量,以及看出服务器在流量方面的处理能力以及是否存在瓶颈。“吞吐率”图和“点击率”图的区别:
“吞吐率”图,是每秒服务器处理的HTTP申请数。“点击率”图,是客户端每秒从服务器获得的总数据量。
3、HTTP Status Code Summary(HTTP状态代码概要)
“HTTP状态代码概要”显示场景或会话步骤过程中从Web服务器返回的HTTP状态代码数,该图按照代码分组。HTTP状态代码表示HTTP请求的状态。
4、HTTP Responses per Second(每秒HTTP响应数)
“每秒HTTP响应数”是显示运行场景过程中每秒从Web服务器返回的不同HTTP状态代码的数量,还能返回其它各类状态码的信息,通过分析状态码,可以判断服务器在压力下的运行情况,也可以通过对图中显示的结果进行分组,进而定位生成错误的代码脚本。
5、Pages Downloader per Second(每秒下载页面数)
“每秒下载页面数”显示场景或会话步骤运行的每一秒内从服务器下载的网页数。使用此图可依据下载的页数来计算Vuser生成的负载量。
和吞吐量图一样,每秒下载页面数图标是Vuser在给定的任一秒内从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量。但是吞吐量考虑的各个资源极其大小(例,每个GIF文件的大小、每个网页的大小)。而每秒下载页面数只考虑页面数。
注:要查看每秒下载页数图,必须在R-T-S那里设置“每秒页面数(仅HTML模式)”。
6、Retries per Second(每秒重试次数)
“每秒重试次数”显示场景或会话步骤运行的每一秒内服务器尝试的连接次数。在下列情况将重试服务器连接: A、初始连接未经授权 B、要求代理服务器身份验证 C、服务器关闭了初始连接 D、初始连接无法连接到服务器
E、服务器最初无法解析负载生成器的IP地址
7、Retries Summary(重试次数概要)
“重试次数概要”显示场景或会话步骤运行过程中服务器尝试的连接次数,它按照重试原因分组。将此图与每秒重试次数图一起使用可以确定场景或会话步骤运行过程中服务器在哪个时间点进行了重试。
8、Connections(连接数)“连接数”显示场景或会话步骤运行过程中每个时间点打开的TCP/IP连接数。借助此图,可以知道何时需要添加其他连接。
例:当连接数到达稳定状态而事务响应时间迅速增大时,添加连接可以使性能得到极大提高(事务响应时间将降低)。
9、Connections Per Second(每秒连接数)
“每秒连接数”显示方案在运行过程中每秒建立的TCP/IP连接数。
理想情况下,很多HTTP请求都应该使用同一连接,而不是每个请求都新打开一个连接。通过每秒连接数图可以看出服务器的处理情况,就表明服务器的性能在逐渐下降。
10、SSLs Per Second(每秒SSL连接数)
“每秒SSL连接数”显示场景或会话步骤运行的每一秒内打开的新的以及重新使用的SSL连接数。当对安全服务器打开TCP/IP连接后,浏览器将打开SSL连接。Web Page Breakdown(网页元素细分)
“网页元素细分”主要用来评估页面内容是否影响事务的响应时间,通过它可以深入地分析网站上那些下载很慢的图形或中断的连接等有问题的 元素。
1、Web Page Breakdown(页面分解总图)
“页面分解”显示某一具体事务在测试过程的响应情况,进而分析相关的事务运行是否正常。
“页面分解”图可以按下面四种方式进行进一步细分: 1)、Download Time Breaddown(下载时间细分)
“下载时间细分”图显示网页中不同元素的下载时间,同时还可按照下载过程把时间进行分解,用不同的颜色来显示DNS解析时间、建立连接时间、第一次缓冲时间等各自所占比例。
2)、Component Breakdown(Over Time)(组件细分(随时间变化))
“组件细分”图显示选定网页的页面组件随时间变化的细分图。通过该图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哪些元素在测试过程中下载时间不稳定。该图特别适用于需要在客户端下载控件较多的页面,通过分析控件的响应时间,很容易就能发现那些控件不稳定或者比较耗时。3)、Download Time Breakdown(Over Time)(下载时间细分(随时间变化))“下载时间细分(随时间变化)” 图显示选定网页的页面元素下载时间细分(随时间变化)情况,它非常清晰地显示了页面各个元素在压力测试过程中的下载情况。
“下载时间细分”图显示的是整个测试过程页面元素响应的时间统计分析结果,“下载时间细分(随时间变化)”显示的事场景运行过程中每一秒内页面元素响应时间的统计结果,两者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分析页面元素的下载时间。4)、Time to First Buffer Breakdown(Over Time)(第一次缓冲时间细分(随时间变化))
“第一次缓冲时间细分(随时间变化)”图显示成功收到从Web服务器返回的第一次缓冲之前的这段时间,场景或会话步骤运行的每一秒中每个网页组件的服务器时间和网络时间(以秒为单位)。可以使用该图确定场景或会话步骤运行期间服务器或网络出现问题的时间。
First Buffer Time:是指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连接后,从服务器发送第一个数据包开始计时,数据经过网络传送到客户端,到浏览器接收到第一个缓冲所用的时间。
2、Page Component Breakdown(页面组件细分)
“页面组件细分”图显示每个网页及其组件的平均下载时间(以秒为单位)。可以根据下载组件所用的平均秒数对图列进行排序,通过它有助于隔离有问题的组件。
3、Page Component Breakdown(Over Time)(页面组件分解(随时间变化))“页面组件分解(随时间变化)”图显示在方案运行期间的每一秒内每个网页及其组件的平均响应时间(以秒为单位)。
4、Page Download Time Breakdown(页面下载时间细分)
“页面下载时间细分”图显示每个页面组件下载时间的细分,可以根据它确定在网页下载期间事务响应时间缓慢是由网络错误引起还是由服务器错误引起。“页面下载时间细分”图根据DNS解析时间、连接时间、第一次缓冲时间、SSL握手时间、接收时间、FTP验证时间、客户端时间和错误时间来对每个组件的下载过程进行细分。
5、Page Download Time Breakdown(Over Time)(页面下载时间细分(随时间变化))
“页面下载时间细分(随时间变化)”图显示方案运行期间,每一秒内每个页面组件下载时间的细分。使用此图可以确定网络或服务器在方案执行期间哪一时间点发生了问题。
“页面组件细分(随时间变化)”图和“页面下载时间细分(随时间变化)”图通常结合起来进行分析:首先确定有问题的组件,然后分析它们的下载过程,进而定位原因在哪里。
6、Time to First Buffer Breakdown(第一次缓冲时间细分)
“第一次缓冲时间细分”图显示成功收到从Web服务器返回的第一次缓冲之前的这一段时间内的每个页面组件的相关服务器/网路时间。如果组件的下载时间很长,则可以使用此图确定产生的问题与服务器有关还是与网络有关。
网络时间:定义为第一个HTTP请求那一刻开始,直到确认为止所经过的平均时间。
服务器时间:定义为从收到初始HTTP请求确认开始,直到成功收到来自Web服务器的一次缓冲为止所经过的平均时间。
7、Time to First Buffer Breakdown(Over Time)(第一次缓冲时间细分(随时间变化))
“第一次缓冲时间细分(随时间变化)”图显示成功收到从Web服务器返回的第一个缓冲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场景运行的每一秒中每个网页组件的服务器时间和网络时间。可以使用此图确定场景运行期间服务器或网络出现问题的时间点。
8、Downloader Component Size(KB)(已下载组件大小)
“已下载组件大小”图显示每个已经下载的网页组建的大小。通过它可以直接看出哪些组件比较大并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以提高性能。
第五篇:Ps + Lr 轻松几步 调出欧美复古色调作品(上)总结
Ps + Lr 轻松几步 调出欧美复古色调作品(上)
有时候拍摄的照片,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借助Photoshop 软件的Camera RAW插件中的滤镜或者Lightroom软件,可以通过调色将照片调整为欧美复古色调,这样便可以变废为宝了。
原片分析
分析原片,我们会发现这张照片整体偏灰,以至于显得不够通透,儿童主体也不够清晰。
后期修片思路
照片是在逆光环境下拍摄的,针对画面整体,可以将此照片的基调调整为暖色。同时,这张照片中儿童主体的画质较差,在调整时,应该主要调整照片的氛围,而不是调整画质。
在Photoshop软件中的处理方法 基本调整步骤
1.将照片放到Photoshop 软件中打开。这里我们需要首先使用Camera RAW插件的滤镜功能进行处理。
因此,将照片直接放在Camera RAW界面中。2.调整色温。
因为照片整体色彩偏冷,所以将色温调整到“8800”,色调调整到[+8],照片便会变得很暖。3.调整肤色。
在Camera RAW界面中,可以通过调整“HSL/ 灰度”中“橙色”的明亮度来控制肤色。
4.调整蓝原色、阴影。
在调整时,根据照片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增加蓝原色,并适当增加阴影,这样就可以使照片色彩更加通透。
5.调整曲线。
检查这张照片的直方图,我们可以发现直方图在左侧没有像素。调整时,将曲线的原点向右侧拖动,拖动到有像素的地方。因为照片会发黑,所以这时,在曲线中间取点,并向上拖动,从而弥补因原点向右导致的照片发黑的问题。
6.添加暗角。
具体操作时,可以在界面右侧参数中,选择“镜头校正”中的“镜头晕影”,也可以通过调整“效果”中的“裁剪后晕影”,来为照片添加暗角。
7.调整曝光。
在Camera RAW界面的左上方,点击选中“调整画笔”工具,鼠标则会变成画笔形状;右侧也会直接进入调整画笔界面;使用画笔对照片中右上方较黑的区域进行修饰,并调整曝光。
8.调整分离色调。
调整时,在分离色调中,将高光色相调整为“50”,饱和度设置为“21”;阴影色相调整为“317”,饱和度设置为“17”。
9.调整自然饱和度、饱和度。
处理中,增加自然饱和度为[+60]”减少饱和度为[–30]。可以使照片色彩更为自然。
10.调整照片曝光。
具体调整时,可以对对比度、阴影、白色和黑色等进行调整,这样便可以对照片的细节进行调整。
11.控制锐化与减少杂色。
通过调整锐化和减少杂色,可以去除画面中的杂色,进而起到一个磨皮的效果,使得儿童皮肤更加白嫩。具体设置时,可以将“锐化”数量调整为“46”,将“减少杂色”的明亮度调整为“44”。
12.借助画笔工具,调整画面局部区域的曝光。
点击界面左上方“画笔”工具,界面右侧会变成调整画笔对话框,此时光标变成圆圈形状。具体操作时,将光标放在需要局部调整的区域,并按住鼠标左键,对需要处理的区域进行涂抹,便可以完成局部曝光调整。
13.调整曲线参数。
在曲线的参数中,对其高光、亮调、暗调和阴影进行调整,从而完成对细节的调整。14.存储照片。
在对细节部分进行调整之后,我们再次全面检查照片,若是有些细节还是没有修饰完善,可以再次进行细节部分的处理。当所有细节都修饰完毕之后,我们便可以对修饰之后的照片进行存储了。
具体存储方法有两种:我们可以直接点击Camera RAW左下角的“存储图像...”进入“存储选项”设置界面,也可以按下组合键“Control+S”,进入“存储选项”设置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