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粉的肌理的神奇效果(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01:1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肥皂粉的肌理的神奇效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肥皂粉的肌理的神奇效果》。

第一篇:肥皂粉的肌理的神奇效果

捕捉撒播出来的灵感

神奇的肥皂粉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刘 季

年级:初一

学科:美术

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一年级的技法课,作为美术课中的技法课,教师应把握好不要上成纯粹的技法学习课,应该在课堂中做好技法与美术语言的学习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技巧的同时感受该技巧所包含的审美因素。

知识与技能:

学会欣赏肥皂粉所带来的统一中有变化,疏密美感,学会运用这这种语言,能较熟练的运用肥皂粉的撒播技巧,学生根据自己的美术素养创作出不同层面的一张作品。能用做好的肌理作品联想一张画。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体验、尝试,与老师交流,操作实践,创造,以合作的方式用联想的方法提高自身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累灵感并创造美的意识,感受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在合作学习中学会谦让,在尝试中学会思考,在创作中提升兴趣。

教学重点:对肌理美的感悟与发现

教学难点:根据已有的肌理效果联想一幅画

课前准备:剪刀 水彩 白纸 水 杯 笔 胶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感受美

(一)大家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然后以前后四个人为一组,看一看有没有重复的,如果有重复的,某个同学主动发扬风格选择一种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与组内的颜色又不重复的,并放到调色盘中。

学生:

(二)欣赏图片:我们看这些精美的图片从最大的宇宙到最小的细胞,用我们身边的一个材料就可以表现出来,我们来试一试这个神奇的材料。出示课题:神奇的肥皂粉,让我们用肥皂粉一起来捕捉撒播出来的灵感(主课题)

1、教师演示(宇宙图)并讲解操作要点:老师选择黑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估计选择黑色的同学可能会很少)

2、教师总结撒粉操作要点:水要饱 色要巧 手要快 粉要少(只是操作技法层面的要点,不包含美的因素的要点)

二、尝试体验 发现美

(一)学生尝试:用你喜欢的颜色尝试这梦幻的肌理,有的同学为了小组的颜色的丰富多彩,放弃了自己的最爱,我相信这部分同学用其它颜色一定也能做出优美的图画。

(二)交流讨论 理解美

美的知识的学习:

根据自己的画面联想到的:

分析画面的美感:与联想到的场景的什么地方相像 例如:聚散的星星,郁郁葱葱的草原,流动的河流;(引导学生在物体前面加形容词,这样可以感受对象的美感)

三、交流讨论 理解美

(一)教师总结:

通过刚刚的尝试同学们想一想随便撒播可以吗?

教师引导要点提示:疏密的美感;统一中的变化的把握(转化到技法上就是 有的地方撒播的多,有的地方撒播的少形状上也要有变化)

(二)欣赏名家名作

将学生的作品与大师的作品进行比较

四、合作创造 表现美

(一)形式提示:

四个人一组:

思 剪 贴共同参与

(二)方法提示:

一个背景一个主体一些装点

(三)评价要求提示

希望你:

能完成一个联想物体并剪出来;争取通过添加与剪贴的方式完成一幅画;最好通过合作的方式组成构图饱满、新颖、统一中有变化的作品。

限制:由于条件的限制,只用你已经选择的颜色进行联想创作,涉及到换水 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水杯 如果你有其他的想法,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进一步尝试,

第二篇:第八课神奇的肥皂粉(共)

《神奇的肥皂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多媒体欣赏了解松树的构造及组成部分,并能够学会并掌握国画干笔中锋勾勒及墨色的变化,提高学生国画的鉴赏能力及绘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照片和国画松树的对比,了解国画松树的表现方法,并通过教师演示,掌握竹子的绘画方法及绘画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表现国画松树,探索用水墨自由创松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通过画松树,感受并学习松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松树干、松树麟以及松针的画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

三、教学策略

通过上堂课写意动物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的方法,但是由于国画这种艺术形式不是一招一式便能掌握的绘画技能,它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巩固,这样就需要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更轻松的掌握其方法和技巧,所以在本册国画教学中我采用“欣赏——演示——尝试体验——小组分析——尝试创作——欣赏提升”这样的教学策略及模式,让学生了解国画课的流程,并从中学会掌握国画用笔用墨技巧方法,为以后创作更多类型的国画做铺垫。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设计目的和说明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国画用具。搜集松树的树叶实物或照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课前准备习惯。导入新课 接诗游戏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和我玩个游戏,叫接诗游戏。我说上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到下一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你知道这句诗是赞美什么的诗句?

生:“松树”。那这句诗说明松树有什么样的性格呢?(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师:那今天我们一起用国画的形式画一画松树 引出课题——学画松树

多媒体出示松树照片与国画松树的对比,提出问题:1.现实中的松树与国画松树有什么区别? 2.国画松树是怎样表现的?

3.你觉得国画松树的绘画步骤是什么?先画什么?然后呢? 利用真实的松树和国画写意松树做比较,分析其中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国画画面是怎样描绘真实实物,初步感受中国画给人们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观察欣赏

2. 一般以扇状、车轮状、马尾状来表现同一单元的密集松针。以“品”字形结构合成一组松针。

3. 画松针时用笔要挺劲,有疏密变化,并有浓淡层次感。通过教师演示,能够让学生直观的观察欣赏国画写意松树是怎样表现的,包括它的绘画步骤及用笔用墨的方法以及松树的枝干及松针 的绘画方法。为下一步学生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尝试体验

通过刚刚欣赏教师演示,让学生尝试体验其中用笔用墨的方法。(包括中锋运笔、侧锋运笔,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用墨汁调出不同深浅的墨色,焦、重、浓、淡,轻。)教师巡视指导并提出问题。你在尝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你觉得松树哪部分比较适合运用中锋运笔?侧锋运笔呢?(叶子适合中锋干笔,在后面的染色环节可以运用湿笔侧锋来画)

初步用国画用具尝试在生宣纸上创作,体验国画艺术魅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在国画绘画中用笔,用墨的技巧方法。解决重点。欣赏分析 欣赏

师:请同学们欣赏国画作品,小组交流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教师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放置一幅国画松树。)分析所欣赏国画松树的作画流程。1.分析运用了哪些松针的表现方法。2.画面中还运用了哪些颜色?在你的国画颜料中找一找叫出它们的名字。(藤黄、花青、曙红、赭石、三绿、酞青蓝等。)学生分析时引导学生可以对照画面举例分析。

通过欣赏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再次通过观察直观的了解国画的绘画步骤及用笔用墨的方法,欣赏的同时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分析能力。联想创造

通过前面所学及尝试得到的经验,在生宣纸上临摹或写生一幅松树画面。教师巡视指导。通过学生创作作品,提高学生的国画绘画能力,动手能力。自评互评

教师请学生展示最后完成的绘画作品,并请学生说说对自己作品的想法。其他同学给他好的建议,教师做最后指导评价。

培养学生学会美术评价语言,能够从美术的审美角度评价作品。拓展欣赏 欣赏写意山水

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今天同学们体验了国画中的松树,前面几堂课学习了花鸟画中的蔬菜及动物,国画中山水画也是国画学习中的重中之重,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一下写意山水画吧。

欣赏提升学生对国画浓厚的兴趣,并渗透国画后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初步感受国画松树的艺术魅力。课后反思

《神奇的肥皂粉》是五年级的一节造型、表现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肥皂粉的肌理效果来体验抽象艺术带来的审美感受,并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之中。通过亲自练习,体验不同色彩技法能产生的不同的色彩感觉,感悟人工肌理的变化,了解肥皂粉在画面中出现的特出效果。从而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此课制作难度较低,有一定的趣味性,符合五年级学生爱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心理特点。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容易。一开始,学生就在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色彩浓度的把握、肥皂粉的撒法等等。在课堂中通过对比和讨论解决了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掌握了操作的要点,就是水要饱、手要快、粉要少。也为今后的肌理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三篇:《巧用肌理》教案

《巧用肌理》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较清晰地拓印出肌理。细心观察和品味物体表面质地形成的纹理,并对此进行联想。

2、能够创造性地利用肌理拓片进行拼贴画制作。

3、能够大致分析和理解肌理纹样的点、线、面结构以及明暗的组合规律,用图形进行简要的表现,并运用于绘画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什么是肌理。通过触摸和视觉感受,发现不同物体表面质地的不同特点。难点: 运用多种工具和材料进行拓印获得肌理。

课前准备:

(学生)用于拓印的有较粗糙表面和规律的纹理的物品;油画棒;颜料;排笔;调色盘;水洗……

(教师)范画若干;用于拓印的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请同学们将桌上的工具材料摆放整感受肌理。

(二)感受肌理

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摸一摸,什么感觉(平滑)

2、将这张纸揉成团,再展开、摸一摸,什么感觉(凸凸不平),看一看上面有了一些什么? 小结: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这张纸被揉成团后形成了很多褶皱,这些褶皱、纹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知识——肌理(板书)

3、什么是肌理? 肌理原指皮肤的纹理后被引申为物体表面呈现出来的纹理。

4、思考: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物体的表面凸凸起伏,形成了规则和不规则的纹理。(树叶、钥匙、指纹、石头、篓子等)学生回答后小结: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回答得都非常好,我们现在一起来看屏幕,在大自然中有些肌理是可以通过触觉来感受的。有些肌理是可以通过视觉来感受的。

(三)制作肌理

1、欣赏两组作品:①课件中作品 ②范作

2、探究拓印方法,这些肌理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呢? ①学生猜测,教师是按学生所说方法示范

②课件提供揉纸拓印的方法,实物拓印的方法还有手绘的方法

3、学生练习,并且每人选出一张最得意的作品贴到展示纸上,并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工具材料。

(四)展示作业

1、说说你是怎样来拓印的,碰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2、拓品的质感、感受、联想到了什么?

(五)课后延伸

1、出示作品 ①范作 ②课件(巧用肌理的作品)运用肌理拓片制作的作品

2、小结:今天我们运用实物拓印,揉纸拓印的方法获得了一些有趣的肌理,希望同学们回去后,去寻找其他获得肌理的方法,(如选取印刷品局部纹理,复印机复印实物,用计算机制作等等),并试着将这些肌理用到艺术作品中去。

第四篇:认识肌理教学

一、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高中美术教学应把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所以,在这一课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全班分成9个小组,每组5至6人),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拓印、联想、欣赏等活动来认识肌理,理解肌理的表现力,领悟肌理的感染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唤起对生活中一些平常事物的关注,使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事物的美丽,积累视觉和触觉的经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认识肌理,并了解其分类及特征。(知识)

2、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拓印肌理,并提高对肌理的鉴赏力。(能力)

3、陶冶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情感)

三、重点难点:

如何理解肌理的表现力,领悟肌理的感染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辅助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画具、颜料、纸张,收集石头、木头、毛巾、空心砖等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先让学生观看几张肌理图片,感受这些平常事物的美。

2、教师导言:肌理是美术作品的重要构成元素,但据平时了解,同学们对肌理的认识却不多,所以,我们通过本课教学来认识肌理。

(设计意图: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对肌理有直接的感受,同时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提高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内容。

1、出示课题,并提出问题。

什么是肌理?除了视觉方式,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感受出来?

2、接下来先让学生闭着眼睛触摸石头、不锈钢等材料的表面,然后再观察,最后体验一下这些事物能带来什么样触觉和视觉效果,并让学生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触摸,从另一种角度感受肌理,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式、途径获得结论的学习习惯,为下一环节讲解肌理的概念及分类作铺垫。)

3、教师介绍肌理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肌理指由于材料的不同排列、组织和构造而使人得到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触感,质感、笔触、纹理等说法,都可包括在肌理之中。它可分为“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两种,凡用手触摸能感觉到的肌理,都属于触觉肌理,而视觉肌理则指眼睛所看到的肌理,无须用手摸而能感觉到它的特征。(以石头为例,同学们刚才所谈到的“粗糙”是触觉肌理,“斑驳”则是视觉肌理。)

4、拓印肌理。

教师导言:肌理在自然界,在我们生活中都可以发现,甚至还可以通过简便的方法获取肌理的图片。

活动过程:学生把不同的颜色涂在空心砖、毛巾、木块等材料上,接着用纸张覆盖在颜料处,用手均匀地按,然后把纸张取下来,一张完整的肌理拓片就制作好了。之后,教师把部分拓片拿到实物投影仪展示,和学生共同观摩、讨论、点评。

(1)空心砖肌理:点的密集构成,呈螺旋状向四周扩散。提问:这张拓片给同学们什么样的联想?(像空中的星星、随风旋转的沙尘暴、漫天飞舞的雪花。)

(2)毛巾肌理:这张拓片上的点是横向排列的,颜色有轻有重,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轻重变化?(因为毛巾易吸水,干湿程度不同就造成拓片颜色轻重变化。)

(3)木块肌理:我们发现这张拓片有横向和纵向的纹理,请同学们讲一下这两种肌理排列的原因?(横向排列的是木块本身的条纹,纵向的是锯痕。)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拓印,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美术实践能力,锻造发现美的眼睛,也让学生看到了肌理的表现力,丰富了视觉想象力。)

5、想象肌理的表情。教师放映幻灯图片石头、木材、不锈钢,让学生观看,并想象这三种材料肌理的表情。

教师总结归纳:石头质感坚硬,给人以坚定、厚重的联想,同时,石头不会腐烂,也象征永恒;木材的年轮使人想到岁月的流逝,而树皮的纹理则有一种粗犷、沧桑的感觉;而不锈钢则是一种较“新”的材料,能给人细腻、创新、向上的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想象、思考、判断,理解不同肌理给人的不同感受以及情感体验,让学生逐渐领悟肌理所具有的特殊感染力。)

6、肌理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

教师放映美术作品图片(雕塑、绘画各3幅),组织学生欣赏,并让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1)首先,请学生以肌理的情感体验为基础,分析、讨论雕塑给人的审美享受。

欣赏《郑成功雕像》。

学生赏析发言摘要:郑成功雕像造型整体、大气磅礴,石头表面粗糙的肌理充满着一种坚定、雄浑的力量感,石头坚硬的特质又给人永恒的感觉。

教师补充:因为石头坚定、永恒的性质而常常作为纪念性雕塑的材料。欣赏《释迦牟尼》。

学生赏析发言摘要:这尊释迦牟尼像温和、亲切、慈祥、宁静。因为木材不像石头或不锈钢有一种冰冷的感觉,所以也拉近了与人的距离。

教师补充:木材独特而富于变化的纹理又给人以神秘感,这尊佛像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粗犷的条纹,而是细腻、质朴、自然的纹理,因此富于人情味。

欣赏《腾飞的晋江》。

学生赏析发言摘要:这座城市雕塑光彩夺目,不锈钢的光泽使人领略到一股开拓创新的气息,“人”字造型又有一种上升的气势,好像告诉人们这是一座充满朝气、力争上游的城市。教师补充:因为金属材料的“新”,具有现代感,用不锈钢来表现晋江这座新兴的工贸城市,恰到好处。

(2)以视觉感受为基础,运用比较的方式鉴赏绘画作品,理解笔触的表现力。

学生总结发言摘要:《蒙娜丽莎》笔触细腻,准确地表现青年女性的肌肤,柔润而富有弹性,背景山水迷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烟雾状的空气效果;《日出·印象》给人的感觉斑驳却很明快,近处颤动的笔触使人感到清风徐来,泛起阵阵涟漪,远处模糊的笔触又使人置身于湿润的晨雾和流动的空气中;《卢昂大教堂》厚厚的硬壳似的颜料涂层和粗糙的石头建筑很吻合,堆积的颜料给人以厚重感。

教师补充:不同笔触的感观不同,粗的笔触具有原始、粗犷、厚重、坦率的感觉;细的笔触具有温柔、精巧、纯净、淡雅的感觉。当然,如果笔触相同而颜色不同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美术作品中恰当地运用肌理能加强视觉形象的作用与感染力。

(设计意图:学生从认识、感知、拓印、想象再到欣赏,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有助于学生逐步了解肌理及其表现力,让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三)总结评价。

“肌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从观察、触摸、拓印、想象等多种感官去认识肌理,获取了真实体验,学生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开始建立开放性的审美视野。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虽然学生拓印的作品还不尽人意,对“肌理”的理解也可能不够深刻,但学习过程中快乐的体验、愉悦的合作、充满悬念的探究便是他们宝贵的收获。

点评

(陈德煌 福建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认识肌理》一课,是刘老师以湘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一单元《图像与眼睛》中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依据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根据学生学习兴趣特点、知识能力基础等进行课程资源整合,自己创编的一节课。这节课的教学实践在实施实验课程标准方面有着许多积极意义。

首先,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体现了刘老师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努力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关注学生体验、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的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拓印、联想、鉴赏等活动,对“肌理”这一美术要素有了初步的认识和领悟,这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为以后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甚至对学生学习美术终身发展都会产生作用。

第二,刘老师所在学校是农村中学,据他了解,所任课的班级学生美术素养参差不齐,相当多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接受美术教育很少,为此,他没有为了教材而教教材,而是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生情况,学校的教学条件,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化重为轻,化难为易进行教学设计,促使全体学生均衡发展。

第三,善于挖掘与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课堂上学生选取的材料如木头、石头、砖头、毛巾等,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随手可得。学生在平时对这些材料是熟视无睹,但经过课堂活动,体验到了美术加工创造的乐趣,发现了美术活动“化腐朽为神奇”“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内在本质,由此产生的愉悦、感动,将是学习美术不竭的动力。

在欣赏作品时能以当地的城雕《郑成功雕像》、《腾飞的晋江》进行欣赏,给学生带来了亲切感,直接地体会到学习的价值。

第四,创设张扬个性,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上学生畅谈对不同肌理的感受,对不同作品的理解,师生在交流对话中,对于肌理的认识,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得到了相互补充、生发、分享、建构。这样,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美术素养、人文素养都得到了发展。第五,重视美术学习本体。“高中阶段的美术课程应该在注意美术的一般教育意义的基础上,比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更实些,”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肌理”就是一般美术教学常忽略,而又是美术很重要的一个基本要素,刘老师却能以此创设课题引导学生认识,可见他具有敏锐、开拓的教学思维。在教学中,刘老师还很重视引导和鼓励学生恰当地使用美术术语进行评述,这对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是很有作用的。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以及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与模块学分认定的操作等问题还有待提高、完善。但这节课的教学实践让我们看到了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相对于此前的《美术欣赏》课,给高中美术教师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同时也对美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五篇:感觉肌理 教案

感觉肌理

一、导入

今天老师想给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想不想看?不要眨眼睛。看我变出了了什么?(用硬币放在白纸上,用铅笔磨,可以魔术硬币的花纹)。

为什么我这样就可以变出来呢?为什么上面会有印子呢? 这里有一块铁皮,你可以摸一下,和另外一个比较一下。(找两个同学摸)

生:硬币上面是凹凸的,另外一个是光滑的

无论是凹凸的还是光滑的都是物体表面的纹理,那么我们把物体表面不同的纹理叫做肌理。(揭题,板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肌理。

二、新授

(一)感觉肌理,触摸实物

1、现在老师这里准备了两种水果,请同学来摸一摸,然后来猜出这是什么水果。

你怎么知道里面是——请你说一说你摸上去的感觉。

2、除了水果,我们大自然中还有很多不同的肌理。

(ppt树叶)树叶有什么样的肌理?(有粗、细的弧线和弯弯的小细线)

(ppt羽毛)(都是小小的细线,柔软)(ppt树皮)(粗糙、厚重)这些丰富的肌理就构成了美妙的世界,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后到大自然中寻找更多的肌理。

3、我们认识了肌理之后,运用他们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鹅卵石地面(这个地面是什么组成的?有没有人走过这种地面,你有什么感觉,它能促进我们身体血液的循环,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好处的)

盲道(这和我们平时的路面有什么不同)

看来肌理不仅可以美化装饰生活,还有很多实用的功能。

(二)表现方法

刚刚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肌理,我想把它们留在画面中,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树叶拓印:这幅画是什么物体上的肌理?虽然是树叶,它们大小不一样,现状呢?仔细看看用了什么方法。

揉纸添画:这都是非常完整的画了,都是画的很饱满。猜猜这种肌理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一张纸是很光滑的,如果我们把它揉皱后,纸的肌理就发生了变化,我们再进行绘画,就会出现这样的效果。

三、老师范画

老师画了一张画,漂不漂亮?想不想学好现在我来问问大家我们平时画画的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起形

第二步:上颜色。

那这幅画呢?还要多一个步骤,选肌理。今天我们选的肌理是瓦楞纸。首先,我们把形起好,老师画了胡萝卜,画好了之后就要开始上颜色了,这时就可以把瓦楞纸拿出了,把它放在我们的画的下面,用彩色铅笔沿着一个方向涂,可以是从上往下也可以是从下往上,一定要涂得均匀,这种方法叫做磨印法。老师给胡萝卜的叶子上了颜色,有谁愿意做一回小助手把胡萝卜上好颜色呢?

和学生一起完成胡萝卜的上色。

四、学生作业

看了同学和老师合作完成的画,很多同学都迫不及待想自己来试一试了,那么请同学们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创作一副你最满意的肌理画。

要求:

1、构图清晰,画面完整

2、运用揉纸法或拓印法

五、点评

让学生把画贴在黑板上,让学生选择一副自己喜欢的来说一说。让小作者也来说一说,最后老师点评。(从画面的构图和运用的方法上来说一说)

六、拓展

我们的肌理也可以作为装饰画,向这些《女孩》《幻觉》都可以装裱起来装饰我们的家或者校园。

下载肥皂粉的肌理的神奇效果(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肥皂粉的肌理的神奇效果(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巧用肌理》教案

    巧用肌理 巷道镇中心小学 韩玉霞 教学目标: 1.了解肌理的作用、探究制作不同肌理效果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 2.感受肌理的变化,运用制作方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肌理效果; 3.体验肌理......

    美术教案-感觉肌理

    美术教案-感觉肌理 感觉肌理(二) 教学目的: 、感觉肌理强调眼、手、脑的结合,尝试用拓印、磨印等不同方法把各种凹凸不平材料的肌理效果表现出来,力求完成一件有趣的作品。感觉肌......

    肌理体会[5篇模版]

    《巧用肌理》教学体会“肌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从观察、触摸、拓印、想象等多种感官去认识肌理,获取了真实体验,学生学会......

    《巧用肌理》教学反思

    《巧用肌理》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七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在绘画教学中,我们讲过了构图要饱满、主角要突出,色彩要注意主角与背景的颜色对比,整个画面的色调统......

    《肌理与应用》教案

    《肌理与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体验,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2、学生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了解各种制作肌理的方法,通过动手尝试过程,学会制作......

    【精品】人教版小学美术五下《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word教案[合集5篇]

    本学期总第11课时 本单元第1课时 授课时间:4.10 课题:《神奇的肥皂泡》 主备人: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体验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拓宽学生对绘画领......

    信任谛造神奇的教育效果(校演讲稿)

    信任创造神奇的教育效果 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10级黎妙嫦 “亲其师,信其道”,每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都离不开一个永恒的字:“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

    美术教案-感觉肌理-教学教案

    感 觉 肌 理(二)教学目的: 1、 强调眼、手、脑的结合,尝试用拓印、磨印等不同方法把各种凹凸不平材料的肌理效果表现出来,力求完成一件有趣的作品。 2、 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