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用肌理》教学反思
《巧用肌理》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七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在绘画教学中,我们讲过了构图要饱满、主角要突出,色彩要注意主角与背景的颜色对比,整个画面的色调统一,还有在五年级上期学习的色彩的渐变能让画面产生立体感、韵律感等。掌握了这些构图色彩知识,学生的作品算可以了。但如果在绘画中再加入肌理的元素,这样的绘画作品会更好。
本课的学习主要有三个活动。第一步,寻找并拓印肌理;第二步,利用拓印有肌理的纸材,制作一幅拼贴画。第三部手绘肌理,进一步画一幅画,运用肌理纹样丰富画面。从教材的编写来看,这是循序渐进的方式认识肌理、运用肌理。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肌理,如何制作肌理、利用肌理的材料来做剪贴画。我在让学生认识了肌理后,就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的肌理,如教室的讲台,标语背景,同学们穿的衣服等,然后欣赏一些利用肌理来制作的剪贴作品,让学生感受肌理在造型表现中的作用,让画面更加生动、真实。然后本课的作业就是让学生制作一幅拼贴画。利用废旧的报纸来制作。学生开始在欣赏了课件中的鸵鸟,在拼贴画中显得有些不规矩。但我立即在下一个班中把教材中的鱼、长颈鹿、树等作品进行了讲解和示范。学生的拼贴作品质量有所提高。在本课的教学中还要强调的是肌理的选择,不是随便选择肌理来作画。要兼顾色彩。第二个内容,就是绘画中填画肌理。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有肌理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感受绘画中的肌理,然后学生会发现自己以前也无意识的画过一些肌理。只是没有意识到。我以一课树为例、以学生画的草坪为例,让学体会到了如何把树画出树皮的感觉,如何草坪肌理的感觉。通过示范、引领,学生再画了一幅有关学校足球比赛的照片,在背景表现中,要求学生利用肌理来丰富画面,学生作品效果良好。
在以后的教学中,无论绘画还是手工制作,肌理的运用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学中要随时随地的提醒学生利用肌理来表现。
第二篇:《巧用肌理》教案
《巧用肌理》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较清晰地拓印出肌理。细心观察和品味物体表面质地形成的纹理,并对此进行联想。
2、能够创造性地利用肌理拓片进行拼贴画制作。
3、能够大致分析和理解肌理纹样的点、线、面结构以及明暗的组合规律,用图形进行简要的表现,并运用于绘画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什么是肌理。通过触摸和视觉感受,发现不同物体表面质地的不同特点。难点: 运用多种工具和材料进行拓印获得肌理。
课前准备:
(学生)用于拓印的有较粗糙表面和规律的纹理的物品;油画棒;颜料;排笔;调色盘;水洗……
(教师)范画若干;用于拓印的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请同学们将桌上的工具材料摆放整感受肌理。
(二)感受肌理
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摸一摸,什么感觉(平滑)
2、将这张纸揉成团,再展开、摸一摸,什么感觉(凸凸不平),看一看上面有了一些什么? 小结: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这张纸被揉成团后形成了很多褶皱,这些褶皱、纹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知识——肌理(板书)
3、什么是肌理? 肌理原指皮肤的纹理后被引申为物体表面呈现出来的纹理。
4、思考: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物体的表面凸凸起伏,形成了规则和不规则的纹理。(树叶、钥匙、指纹、石头、篓子等)学生回答后小结: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回答得都非常好,我们现在一起来看屏幕,在大自然中有些肌理是可以通过触觉来感受的。有些肌理是可以通过视觉来感受的。
(三)制作肌理
1、欣赏两组作品:①课件中作品 ②范作
2、探究拓印方法,这些肌理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呢? ①学生猜测,教师是按学生所说方法示范
②课件提供揉纸拓印的方法,实物拓印的方法还有手绘的方法
3、学生练习,并且每人选出一张最得意的作品贴到展示纸上,并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工具材料。
(四)展示作业
1、说说你是怎样来拓印的,碰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2、拓品的质感、感受、联想到了什么?
(五)课后延伸
1、出示作品 ①范作 ②课件(巧用肌理的作品)运用肌理拓片制作的作品
2、小结:今天我们运用实物拓印,揉纸拓印的方法获得了一些有趣的肌理,希望同学们回去后,去寻找其他获得肌理的方法,(如选取印刷品局部纹理,复印机复印实物,用计算机制作等等),并试着将这些肌理用到艺术作品中去。
第三篇:《巧用肌理》教案
巧用肌理
巷道镇中心小学 韩玉霞
教学目标:
1.了解肌理的作用、探究制作不同肌理效果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
2.感受肌理的变化,运用制作方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肌理效果;
3.体验肌理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认识肌理、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不同效果的肌理纹样。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制作方法制作工整的作品。教学准备:
PPT、盒子两个、颜料、水粉笔、水、调色盘、盐、牙刷、白纸、皱纹纸、彩色肌理纸、卫生纸等。
一、游戏导入 1.摸一摸,猜一猜。
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不同的粗糙、光滑感、软硬感。2.板书课题。
二、体验感受 1.找一找
同学们可以在我们的教室里找到不一样纹理的物体吗?有哪几种呢?
2.看一看
请同学们仔细的、用心的观察手上的物品,它们有着怎样的肌理呢?有什么样的特点?比较一下它们的不同?
鼓励同学们相互交换物品观察,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三、探究创作
1.用什么方法可以将这些美丽的肌理描绘在我们的画纸上呢?
2.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方法拓印与众不同的肌理,并想象取名。
要求:
四、作品展示 1.自评 2.学生互评 3.教师评价
五、拓展延伸
物体上的肌理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的视觉感受,更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只要善于创造,你们将会创造出更绚丽的物品
六、板书:
巧用肌理 拓印 实物拓印 揉纸拓印
第四篇:《创意绘画——巧用肌理》教案
《创意绘画——巧用肌理》
上音实验附中 傅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现场作画,让学生边看边想;
问题:1)老师用了哪一种绘画的形式作画?
2)用了哪些材料或工具?
(中国画、宣纸、毛笔、墨、旧报纸;用了渲染法和压印法)
2、PPT课题:《创意绘画——巧用肌理》
二、新授:
教师播放PPT
1、什么是肌理?(PPT欣赏:生活中的肌理图片)
肌理概念:肌理——物体表面呈现出的纹理
2、感受肌理的美(PPT图片):
发现生活中的肌理美,欣赏图片的肌理效果,说说它带给你的感受
图1:水果:柠檬,草莓——新鲜诱人,晶莹剔透
图2:植物:树叶——筋脉密集,自由伸展,旺盛的生命 图3:动物:虎、豹——粗狂,醒目
其他图片:被揉搓后展开的纸,它的肌理有什么不同? 人工肌理——人为加工后产生的肌理效果
天然肌理——自然形成的纹理,它是自然界送给我们的礼物,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2、肌理的美:
秩序美、节奏美、韵律美
三、制作与体验:
我们曾经尝试过用不同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用这些方法创作绘画作品——《创意绘画》
3、复习肌理的制作方式:
直接拓印、粘贴拓印、揉纸压印、渲染、吹彩等(学生回答并演示)
教师补充:撒盐法、皱纸法、吸附法、抗水法、飞白法、弹线法、刮法、擦印法等
四、学生作业: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画一幅图,并给它取一个创意的名字。
五、作业展示:
说说作品的名字,你用了哪些方法,作品心理表达了什么意境?
六、小结(略)
第五篇:第7课 巧用肌理教案
第7课 巧用肌理
第7课 巧用肌理 教案
一、教材分析
肌理语言的学习对视觉意识的培养有着深刻的意义。根据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标准的要求和建议,本课的编写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肌理在造型表现中的作用,通过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尝试利用简便的工具和材料拓印肌理,制作拼贴画,运用肌理丰富绘画表现。帮助学生发现、了解不同质地的物体表面呈现出的不同肌理以及规则和变化,丰富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并产生有趣的想像。
篇首语明确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对物体表面肌理的关注,提出教学任务。
活动一: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物体的表面肌理,运用不同工具、材料和方法进行拓印,以此收集各种不同颜色和纹理的拓片,为拼贴作业准备材料。教材列举了一些便于课堂操作的拓印方法,以及这类拓片制作的拼贴画。
活动二:掌握拼贴画制作的一般方法,运用对比关系和对纹理的想像,调整、安排画面,锻炼学生造型表现的能力。教材就制作要求和步骤作了相应的提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关键问题。
活动三:分析肌理的造型规律,利用线条和笔触的变化,尝试运用肌理纹样丰富图形,使作品产生独特的效果。
三个学习活动形成相对完整的学习过程,在情意、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均有体现。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视觉现象,认识生活与艺术表现的密切关系;了解造型媒材、手段的运用;分析研究造型表现要素的简单规律、变化以及多样性等等。在利用肌理进行表现的过程中发挥想像,并能够对造型的一般规律有所发现和领悟,使学习活动充满趣味和智慧。
学习屋提供了获取肌理的其他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的发现。
二、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较清晰地拓印出肌理。细心观察和品味物体表面质地形成的纹理,并对此进行联想。
◆能够创造性地利用肌理拓片进行拼贴画制作。
◆能够大致分析和理解肌理纹样的点、线、面结构以及明暗的组合规律,用图形进行简要的表现,并运用于绘画表现。
三、教学思路课前布置学生准备用于拓印的物品,这些物品包括自然物和人工物,有较粗糙的表面和规律的纹理。拓印工具和材料可以选用粗铅笔、蜡笔、油画棒或水粉画工具,以及较薄的彩色纸(32开大小比较合适)。教师在课前应做多种尝试,了解使用不同材料的拓印效果,获取制作过程中的细节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课堂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拼合课桌以增大工作空间,便于学生交流、互助。提示学生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建议不使用其他锋利的刀具),不允许在制作过程中打闹玩笑。课后收拾工具,清洁教室,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学活动建议分三个课时完成,基本思路为:发现与感受——认识与理解——运用与创造。
第一课时的教学思路着重了解什么是肌理,通过触摸和视觉感受,发现不同物体表面质地的不同特点。运用多种工具和材料进行拓印获得肌理,并对此进行联想和描述。通过作品欣赏,了解肌理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教学的导入部分从一张纸开始,将一张表面平整光滑的纸揉成团后展开,形成了丰富的纹理,并让学生通过抚摸和观察进行想像和描述。
接下来教师进行拓印演示并讲解要领。然后,参照教材拓印方法举例,各组用自己带来的物品进行拓印。作业过程中可以交换物品和工具进行反复尝试。
教师从学生作业中选出两张不同肌理的拓片,卷成圆筒进行比较。让学生理解,同样的体积因肌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明白肌理在造型中所起的作用。紧接着展示美术作品,组织学生讨论作品中肌理的运用,进一步理解肌理是造型艺术中重要的表现手段。
第二课时用肌理拓片制作拼贴画。学生在课前制作了更多的拓片,教师利用这些拓片,和学生一道分析拓片纹理之间、拓片和背景之间形成的疏密关系,色彩的搭配与对比等等。学生作业可以参考教材上的拼贴画,选择相对单
一、简单的图形,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轮廓供学生使用。这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是利用拓片拼贴,有必要降低绘制的难度,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玩味、运用肌理。作业完成后,展示一些不同形式的拼贴画作品,扩展学生的视野。
第三课时是前两课时的延伸,通过对拓片或图片肌理的分析和运用,更进一步了解肌理的形态特征。首先,模仿教师的演示做一个小训练,以收集的拓片为蓝本,用点、线、面构成的简单图形画出肌理的示意图,归纳肌理的特点。通过小训练,力图让学生归纳出这一特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画,用肌理丰富明暗关系和虚实关系。作业以硬笔为主要工具,可以辅助以淡彩,要求表现方法一致,疏密关系明显。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感受的深度与联想的广度,鼓励大胆的想像和创造性思维。
(2)注重独特的理解与富于个性的创造,推崇标新立异。
(3)注重制作过程,推举巧妙的制作细节,培养技术意识。
(4)注重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表彰优秀,带动班级整体。
四、教学选择
活动一的教学可以安排学生走出教室,到户外去发现、拓印,更亲近地感受各种物体的表面质地,功拼贴作业获取多种肌理。
小组活动的组织方式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工具互换使用,还能够活跃学习气氛,形成互助合作的风气。
五、教学建议
教材选用的部分图片是依据课堂条件制作的,以简单图形的丰富、变化、复制为基本方法,可以为作业提供参照。如:一棵树用不同色彩的拓片复制,改变大小或方向,重叠摆放,即可变成树林。以此类推,一条鱼、一片红叶等等。这种方法便于小组合作,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质量较高的作业。
参照作品《指纹拼贴》,利用拓片本身的纹理,通过改变方向和色彩,也可以尝试拼贴有趣的抽象图案。
手绘肌理以线描为主,可以有规律地加些灰色丰富画面。
三个学习活动有一定的递进关系,最好依次进行。
本课教学情境创设的关键所在,是触摸、观看结合想像,目的在于获得心理感受。
肌理语言比较抽象,应尽可能地采用直观手段,以实物为主,结合图片资料进行展示。列举的图片资料,应该是生活中常见的,学生熟悉的景物和用品,要避免生僻的资料。
学习可以结合学校郊游活动,或采用课外活动形式进行。可以由各小组集体策划、制作,教师只需为小组提供选题、必要的资料和建议,布置一定数量、种类的任务,让学生参照教材内容独立完成。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
认识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标:发现或制作周围生活环境中的肌理,学会用拓印的方法采集图案。
用于拓印的工具材料。
用于举例的图片和范画。
一、触觉和视觉感受,活动导入。1.摸一摸,猜一猜
准备两件质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光滑的盒子与竹编的盒子;平滑的镜子与粗糙的沙纸。蒙住一位学生的眼睛,让他用手触摸,感受实物的质。
教师将学生摸过的材料分别拓印下来,再让这个学生猜。对号入座,并说出触摸与眼观的感觉。
2.看一看,想一想
提示学生,什么人用触觉认识文字,什么动物用触角探路。
实物材料和拓印工具
二、提供空 间,主动学习
1.拓一拓,找一找
请学生翻一翻自己身上,看一看自己的学习用品,有什么可以拓印的材料,找找身边有什么值得拓印的实物。
如小实物:叶子,钥匙,鞋底,硬币,象棋;大实物:水泥地面,井盖,木桌椅,花玻璃,树干。
2.组织室内外活动
(1)规定活动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教室。规定活动范围,教室,走廊,操场。
(2)规定活动秩序,组长完成简单管理任务。
三、提供材 料,探究其它拓印方法
提问学生除了摹印外,你还知道其他的拓印方法吗?
示范揉纸拓印。
教师提供几组拓印材料,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拓印肌理。
毛线,胶棒,抹布,清洁球,泥沙,绿豆,洗衣粉,胶水,颜料,水粉笔,各种色纸等。
四、感受过程,提出问题 1.整理材料
教会学生把采集的材料用文字简单地编辑一下,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工具材料。
(1)说说你是怎样利用老师的材料来拓印肌理的,你碰到了什么困难吗?你是怎样解决的?
(2)当你拓完作品心中有什么感受?
(3)说说你的拓品有什么质感,给你什么感受,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4)想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加工,使它更好看。把以上问题制作成卡片,使整个作品图文并茂。
2.引导学生把拓品作为素材使用。帮助他们把拓品的纹理利用起来作画面。
学生作业
五、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寻找其他获取肌理的方法,教师提示,如选取印刷品局部纹理、用复印机复印实物或用计算机制作等等,都可以得到有趣的肌理纹样。
《巧用肌理》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校清晰的拓印出肌理;
2、能够创造性的利用肌理拓片进行剪贴画制作;
3、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望,对美术学科的浓厚兴趣。
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制作比较清晰的拓片。
2、教学难点:创造性的将拓片应用于剪贴画。教学过程
一、充分感受
1、拿出上节课准备的拓片,分组展示。
2、说出制作过程,谈谈制作后的感受。
3、介绍自己最得意的拓片,说说象什么,或者命个名字。
二、自主探究
1、师出示拓品范作。
2、学生猜测制作过程。
3、当学生很为难时,师再将制作所用的工具发放。
4、学生根据工具想象制作方法,尝试制作。
5、师小结,给最先完成的两小组给奖。
6、采访获奖的小组,让学生谈谈过程和感受,加深体验。
7、师继续出示更多的肌理效果范作。要求学生命名后送给他们。
三、个性应用
1课件出示剪贴画范作。
2、学生分析技巧、方法。
3、师小结剪贴画制作技巧。
4、学生自选工具。
5、小组合作,用拓片制作剪贴画。
四、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给每张作品投票,要求每生一票,必须投完,但不许给自己投票。
3、采访票数最多的组。让学生谈谈自己获奖的秘诀,获奖的心情。
五、课题延伸
强调肌理获取的渠道很多,希望课后多总结,多发现、收集,它们能让我们的画面效果更丰富,更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