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现象揭孩子自卑心理

时间:2019-05-15 01:3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1种现象揭孩子自卑心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1种现象揭孩子自卑心理》。

第一篇:11种现象揭孩子自卑心理

美国儿童心理治疗专家霍夫曼指出:当家长的须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应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随年龄的增长最终形成自卑性格。霍夫曼还认为,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出如下早期征兆:

1.常年情绪低落

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2.过度怕羞

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3.拒绝交朋结友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4.难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5.经常疑神疑鬼

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6.过分追求表扬

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7.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8.自暴自弃

占大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长指责,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辩解。

9.回避竞争、竞赛

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由此,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10.语言表达较差

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11.对挫折或疾病难以承受

自卑儿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极因素带来的压力,每每即便遇到小小失败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时甚至对诸如搬迁、亲人过世、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难以适从。

第二篇:网友揭八类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专题请社会监督

网友揭八类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

建议严明纪律、严肃查处,确保纪律刚性约束

《 人民日报 》(2014年05月19日 16 版)

本报北京5月19日电(记者江琳)5月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每月e题”继续推出请网友监督的专题:晒一晒身边党员干部“组织涣散 纪律松弛”的现象,并就如何克服这种现象建言献策。专题推出后,社会反响热烈,广大网友踊跃参与。19日凌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摘发部分网友留言,晒出八类党员干部“组织涣散 纪律松弛”现象,同时配以漫画。

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明确要求,严明组织纪律,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加强全党的组织纪律性,是深化党的作风建设、巩固纠正“四风”成果的重要保证。

网友认为,在一些地方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现象较为严重,一些党员干部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淡漠。当前,确需严明组织纪律,严肃查处违反党纪的行为,确保纪律刚性约束,这样才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网友们还晒出了身边党员干部在组织观念、组织程序、组织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漫画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浙江省桐乡市纪委组织创作)

制图:宋 嵩

第三篇:父母溺爱孩子现象英语

To love or to spoil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the parents are loving their children, but the way to express the love is different from person to person.From two pictures, the parents provide what the child wants to have at the first time.I think that is not a true love.For many years, the “one couple, one child” policy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China and it ha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population in our country.The only child becomes the center of the family.Many parents spoil their children and ignore the education which is truly benefit for their children„s growing.when the spoiled children grow up, many of them greatly disappoint their parents.Some of them even commit crimes.Who should be blamed? I think parents should teach their children to bear hardships and tell them the correct way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Only by correct education, can the children be useful in the future.as is shown/indicated/illustrated by the figure/percentage in the _____ has been on rise/ decrease(goesup/increases/drops/decreases),significantly/dramatically/steadily rising/decreasing from______ in _______ to ______ in _____.From the sharp/marked decline/ rise in the chart, it goes withoutThere are at least two good reasons accounting for ______.On the one hand, ________.On the other hand, _______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________.In addition, ________ is responsible for _______.Maybe there are some other reasons to

show ________.But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above mentioned reasons are commonly convincing.As far as I am concerned,I hold the point of view that _______.I am sure my opinion is both sound and well-grounded.

第四篇:揭8种党员干部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

揭8种党员干部“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

1.天马行空、我行我素,不请示不报告。

有的党员干部目无组织,不遵守请示报告制度,悄悄离开辖区,甚至跑到千里之外,还有的跑出了国门。

2.先斩后奏、边斩边奏,甚至斩而不奏,变着法子绕开组织。

有些工作需要上级批准,但有的领导干部私自做主,一边准备请示材料,一边就开始私下干着;还有的等干完了再请示,反正上级同意与否都已经做了;更有甚者压根儿就不请示,还一味掩盖。

3.挑肥拣瘦、个人主义至上,跟组织讨价还价。

有的干部,对去“清水衙门”的安排,总会拿出种种借口,实质是贪婪权力,想捞油水。

4.各自为政搞“小圈子”,把分管领域当成“私人领地”。

有的单位一把手与副职不团结,各唱各的调,各拉各的人,把精力都放在争权夺利和拉帮结派上,导致单位一盘散沙。

5.只对领导个人负责不对组织负责,为人民服务成为领导服务。在一些党员干部的眼里,服务领导比服务群众更重要,他们不是人民的公仆,而是上级领导的仆人。

6.独断专行“家长制”,个人凌驾组织之上。

有的领导干部大权独揽,“说一不二”,把民主集中制远远地抛在脑后。

7.“一言堂”让民主生活会变了味。

为什么一些单位的民主生活会少见民主,只走过场,另一些单位却能开得“辣味十足、真刀真枪、刺刀见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把手作风的区别,如果一把手习惯了“一言堂”,凡事喜欢跳过各种程序,那么即便是召开民主生活会,也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8.表扬和自我表扬多,批评与自我批评难。

一些单位风气不正,奉行好人主义,在公开场合不肯说真话,批评与自我批评严重变味,批评他人变成表扬他人,批评自己避重就轻。作风问题绝对不是小事

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我们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无形的墙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厚,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从思想上把握问题根子

思想深处没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行动上就不会真为人民服务,很难有好的作风。解决作风问题,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增强宗旨意识、群众观点

不放“礼炮”“哑炮”“空炮”

看到了问题,就要用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闻过则过,也不能避重就轻,更不能对上级批评放“礼炮”,对同级批评放“哑炮”,对自己批评放“空炮”

开门搞活动听群众意见

我们要以群众感受和工作成效来衡量作风建设的成果,关注群众所思所盼、所恨所痛,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 晚报讯 市委昨天下午举行常委会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次专题学习会。市委常委围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交流学习党中央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市委书记韩正在交流时说,要充分认识解决作风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领会、全面认识总书记对聚焦作风建设、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论述,真正从各个方面认识工作作风上的问题。要敢碰硬、动真格、求实效,真正使干部正作风、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在学习会上,市委副书记李希,市委常委杨晓渡、应勇、沙海林作交流发言。

韩正说:“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我们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无形的墙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厚,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一些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风”问题比较突出,说到底,是没有牢固确立唯物史观,忘记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理论不清醒,实践中就会搞不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

韩正说,要从思想上把握作风问题的根子。“思想深处没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行动上就不会真为人民服务,很难有好的作风。”解决作风问题,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增强宗旨意识、群众观点。要从党的历史发展把握作风问题的重要性,“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关系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问题。”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但最大的是脱离群众的危险、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切实解决作风问题。

韩正说,要敢碰硬、动真格、求实效,狠抓作风建设。作风方面出问题,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上说,是一些同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好。客观上说,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在有些地方没有落到实处,在一些方面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搞好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还是要狠抓学习。“端正学风,老老实实地学,把理论学深学透,是搞好这次活动的基础。”只有在理论上保持清醒,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抓学习,尤其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唯物史观,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从根本上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关键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贯彻整风精神。领导干部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市委常委会要带好头。看到了问题,就要用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闻过则过,也不能避重就轻,更不能对上级批评放“礼炮”,对同级批评放“哑炮”,对自己批评放“空炮”。市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学习上先一步,认识上高一层,实践上先一招,一级做给一级看,把风气带好,把好的风气通过领导班子带出来。

“重要是坚持开门搞活动,深入听取群众意见。”韩正说,只有走到群众中去,真心听取意见,才能把作风问题找准。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主动请群众评判,引导群众帮助我们查摆问题,落实整改。找准问题,还要剖析成因,找到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我们要以群众感受和工作成效来衡量作风建设的成果,关注群众所思所盼、所恨所痛,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真正使干部正作风、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第五篇:揭被历史湮没的折家将和种家将

揭被历史湮没的折家将和种家将

揭被历史湮没的折家将和种家将

赵匡胤以武将出身,谋夺了后周柴家天下。其吸取唐朝、五代时期藩镇作乱的历史教训,极力抑制武人势力。故有宋一朝,武将始终处于文人的压抑之下,很少能走到政治权力的顶峰。这一方面保持了政局的相对稳定,却也造成了宋王朝军事上的积弱,始终没有摆脱外族的侵扰,最终亡于蒙古人之手。所谓乱世出英雄,大宋朝虽然在军事上积弱,但是在与外族长期作战的过程中,也造就了诸多名将。尤其是演义小说《杨家将》、《岳飞传》以及后来的文学、艺术作品,使得杨家将、岳家将名扬天下,妇孺皆知。所以一提起宋之名将,人们往往就想到杨家将和岳家将。

殊不知大宋朝真正的将门世家,却是当时名满天下如今却默默无闻的折家将和种家将。按史书记载,折家将前后延续了八代,近二百年,如算上五代以前,则历史更加悠久,堪称中国第一将门世家;而仲家将则延续了五代,终北宋之一朝。折家将

折家将起自五代时期的名将折从阮,原系鲜卑族拓跋氏之后裔(亦说党项或羌族人)。折家是云中(今山西大同)大族,武将世家。折从阮自后晋、后汉、后周以来,一直以府州(今陕西府谷县)为根据地,为中原政权镇守西北,屡败契丹。周世宗时,折从阮为汾宁节度使,其子折德扆为永安军节度使,父子俱为边关主将,一时传为美谈。第二代折家将是折德扆、折德愿兄弟。折德扆是长子,少时从军,以勇猛善战知名。北宋初年,兄弟二人镇守府州抵御契丹人,屡次破军杀将,折德扆年轻时就已经担任永安军节度使,负责府州军务。传说折德扆有一女,嫁给了名将杨业,此女便是大名鼎鼎的折(佘)太君。

第三代折家将最着名的是折德扆之子折御勋、折御卿兄弟。折德扆死于任上后,折御勋领汾州团练使、权知府州事,后改任泰宁军节度使,太平兴国二年卒。折御卿协助其兄统领部众,屡有战功。淳化三年,以军功升任府州观察使。淳化五年,拜永安军节度使,大败契丹大将韩德威,斩首五千余级,韩德威“仅以身免”。不久,折御卿病重,韩德威欲乘机报仇,率众来袭。御卿抱病出战,《宋史》记载:“其母密遣人召归。御卿曰: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两全!言讫泣下。翌日卒,年三十八。”其忠肝义胆,令人慨叹。

第四代折家将最知名的是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兄弟,《宋史》记载。折惟信作战勇猛,折惟忠善治军,折惟昌智勇双全,射术精湛,屡建奇功。折惟信、折惟昌皆战死沙场,折惟忠亦死于永安军节度使任上。折家将第五代主要有折继世、折继祖、折继闵等,都是抗击西夏的名将。第六代折家将以折克行最为知名,他随名将种谔抵御西夏军队,“与西人战大小百七十遇,未尝丧败,掳获钜万万”(《折克行神道碑》记载)。“每出必胜,夏人畏之,益左厢兵,专以当折氏”(《宋史》)。

第七代折家将有折可大、折可存、折可适、折可求等人。折可存曾随童贯率军镇压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折可适随种谔征战,勇武多智,曾大破羌夏联军十万之众,是北宋西北边境少有的大胜仗。第八代折家将中,折彦质、折彦野、折彦文等俱为一时名将。两宋之交,天下大乱,折彦质率军十二万大战金军,后随宋高宗南渡,居官三十余年。而折彦文则战败降金,金人仍命其镇守府州,仍与西夏军对峙。后为改善与西夏的关系,又将其调往青州任职。种家将

种家将籍贯洛阳,是北宋中后期在抵御西夏、金人的侵略战争中崛起的名将世家。种家将前仆后继,满门忠烈,世人称之为“山西名将”。第一代种家将起自种世衡。种世衡是宋初大儒种放的侄子,种放终身未娶,种世衡因种放的缘故,荫补(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为官。但种世衡和种家将的崛起,靠的不是祖宗的功业。种世衡足智多谋,镇边期间常出奇计,屡破西夏兵。曾以智信收服西北诸少数民族部落,对西夏作战时常得其相助。西夏军队以骑兵为主,为了培养善射之士(对付骑兵),种世衡命令在府衙附近设立箭靶,军卒百姓如有过失,射中箭靶就赦免其罪。有奏请事务的,也要看射箭成绩而定夺。这个招数取得了奇效,当地军民人人都是射箭高手,在与西夏的作战行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有说法,种世衡以白银为箭靶,射中者得银,一时间军民纷纷习箭)。《宋史.种世衡传》和沈括《梦溪笔谈》中,都详细记载了种世衡巧施离间之计,令西夏国主李元昊与名将野利遇乞、野利旺荣兄弟君臣反目,智除野利家族的故事,其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三国演义》。

种世衡有八个儿子:种诂、种诊、种谘、种咏、种谔、种说、种记、种谊,这是第二代种家将。种诂、种诊、种谔各统领种世衡之一部,世称“三种”,均为宋朝大将,颇有战功。这一代种家将中,以种谔、种谊最为知名。《水浒传》中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指的就是种谔。曾以计迫降西夏名将嵬名山,得民一万五千户,降兵万人。又以鄜延经略安抚副使,节制诸将于米脂城外无定川大败西夏军八万,斩首八千级,生擒西夏大将七人,俘获士兵、物资无数,打出了“种家军”的威名。种谊是种世衡的小儿子,好读书,治军严。用兵谨慎,临阵对敌无把握不战。一次西夏军队进犯延安,种谊统兵出战,敌闻风而逃。当地人说:“得种谊,胜精兵二十万”。

第三代种家将主要包括种谔之子种朴,种记之子种师道、种师中、种师闵等人。名气最大的,是人称“小种经略相公”的种师道。种师道少时跟随大儒张载求学,做过推官、通判等文官。因“议役法忤蔡京旨,换庄宅使、知德顺军”(《宋史》),得罪了奸臣蔡京,这才进入军界。其文武全才,见识广博,用兵老成持重,对镇边、攻辽、抗金等军事行动见解独到,是当时主战派的核心人物。当时,宦官童贯手握重兵,炙手可热,见之者皆行大礼,独种师道以常礼待之。宋徽宗多次将其招入朝廷,询问边关事宜,并赐予袭衣、金带。种师道因得罪当朝权臣,屡遭贬谪。

金人南下,宋钦宗急招入京,“拜检校少傅、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诸道兵悉隶焉”(《宋史》),成为宋军的最高指挥官。然徽宗、钦宗总是犹豫观望,决策反复无常,种师道有职无权,当权者又横生掣肘,用兵方略难以实现,终致靖康之难。故京师失守后,宋钦宗捶胸言道:“不用种师道言,以致如此!”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大举入侵,种师闵、种师中先后壮烈殉国(此前,种朴已在与羌人的作战中阵亡)。不久,种师道亦忧愤而死,时年七十六岁。第四代种家将如种浩、种溪等人虽任武职,但其武功成就远不及先人,种家将从此湮没无闻。

随着靖康之难,宋廷南迁,折家、种家离开了世代镇守的西北边陲。江南的水土人情,似乎很快就把将门世家的军事才干销蚀殆尽了。曾经叱咤风云的折家和种家,再也没出过像样的军人。

揭秘真实的杨家将:真相太诡异 佘太君竟姓折

“杨家将”是宋元以来在我国戏曲艺术和说唱艺术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历史传奇故事。老令公杨业、佘太君、七郎八虎(特别是杨六郎杨延昭)、杨宗保、穆桂英、杨文广、八姐、九妹,包括烧火丫头杨排风,几乎都是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特别是在戏曲舞台上,这传奇的一家人都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崇高的英雄气概。

“金沙滩”一战,杨氏兄弟死伤殆尽,接着又是令公碰碑、七郎被害,五郎出家,四郎、八郎失踪。仅剩的六郎依然在为国征战。六郎死后,他的子孙——杨宗保和杨文广,仍然是保卫国家的中流砥柱。杨家不仅男性上战场,女性也是不遑多让。穆桂英挂帅,百岁高龄的佘太君挂帅,让多少中华儿女热血沸腾。

然而,从史实角度来看,杨家将的故事只是戏曲小说对杨业血战陈家谷,最后忠勇殉国的悲剧性历史事件的艺术化演绎。历史上真正的杨业死后,只有他的儿子延昭(即六郎)、孙子文广曾是宋朝守边的名将。民间之所以演绎出“杨家将”这一反抗外族侵略的英雄“群像”,源于宋元以来深受外族侵扰的北方人民对这位民族英雄的纪念和向往。

民间小说、戏曲与历史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说中的诸多人物和事件是不存在的。根据传说以及演义等的记载,杨家将的谱系是这样的:

杨门男将:第一代,金刀令公杨继业,继业有八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名叫杨延昭,又名杨六郎,六郎生子名文广,文广之子名宗保,宗保生子名怀玉。

杨门女将:主要人物有佘太君、王怀女、穆桂英等。杨门谱系,特别是杨门女将是从《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及《杨家将》二书而来,由于这些人物艺术形象塑造得好,深为老百姓所喜爱。

然而,在正史中,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三人确实存在,但他们的事迹远没有小说中描写的那么神奇。而其他人物则难寻踪迹,或者身影模糊。杨业确有其人,身死另有隐情

杨业是杨家将的第一代,功名最盛,牺牲最为壮烈。根据传说,北宋初期,辽兵来犯,朝廷立擂求帅。太师潘仁美之子潘豹想挂帅,于是摆台逞凶,打死多人,后被杨七郎劈死,杨家夺得帅印。不久老令公挂帅出征,潘仁美公报私仇,没有按原定计划接应,害死杨七郎,老令公杨继业被困两狼山,最后碰碑而死。

其他杨家兄弟个个血染沙场,大郎、二郎、三郎三英捐躯,四郎、五郎或出家或流落异邦,只有六郎回到家中。杨继业的夫人佘太君上书皇帝,斥责潘仁美按兵不动;加上八贤王等人的帮助,潘仁美最终被贬官。民间传说中,杨继业有七子和八姐九妹,杨业死后,宋帝勉慰其家,赠太君龙头拐杖,可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以上传说有部分事实,但不尽然。

历史上真正的杨业本名叫杨重贵,其父杨信是麟州(陕西神木北)的土豪,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麟州,自称刺史,后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大约是在杨信归附后汉的时候,为了结交当时河东节度使刘崇,他派少年杨重贵前去太原。后杨信投靠后周,杨重贵则留在了太原。杨信死后,杨业的弟弟杨崇勋继任刺史,又以麟州归附了北汉刘崇。其后杨崇勋又归附了后周。

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史诗很多,若论影响力,《杨家将》绝对够得上前三。西门不是说书的,无意再往这锅老汤里添料(里面的添加剂够多了),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只是试图还原一些真相。

依照评书和各种文学读本的说法,杨家将星云集,绵延不绝。杨老令公和他的七个儿郎自不必说,六郎以下还有宗保、文广父子,以及佘太君、穆桂英、杨排风等一干女将。如果再算上《水浒传》里的杨志,《岳飞传》里的杨再兴,《射雕英雄传》里的杨铁心、《射雕侠侣》里的杨过……那杨家将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英雄家族。

既然要正本清源,我们还是把目光聚焦到杨家将的男一号。老令公杨业最高做过太尉(跟高俅一样,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大同军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不过这些都是死后追认的,别当真。杨业的实职是云州观察使,判代州(云州当时还在契丹人手里,这个职务应该类似于香港回归前的驻港部队司令,暂住深圳),军衔是右领军卫大将军(相当于现在的中将)。虽然没有评书中吹得邪乎,但杨业好歹也算宋军的中高级军官和重要将领。武力如何呢?绝对是狠角色。雁门关一役,杨业以八千奇兵破袭十万辽军,一举打出了杨家将的威名,致使辽兵看到“杨”(字旗)来了就跑,当时人送杨业外号“杨无敌”。

杨业虽然勇武有略,却非宋王嫡系。他原是北汉(曾与宋并立的另一政权)大将、大军区司令(建雄军节度使)、皇室宗亲(杨业又名刘继业,曾被北汉皇帝收为养孙)。宋朝皇帝靠兵变上台,对军人历来提防,更何况外来豪强了,杨业后来的命运也恰恰证明了这点

公元986年,宋太宗兵分三路,北伐辽国,准备收复燕云十六州(相当于以武力收复香港、澳门等被占领土)。杨业当时是西路军副司令,司令潘美是宋朝的开国大将,战功赫赫,在评书中却变形为万人唾骂、陷害杨业的大奸臣潘仁美。如果北伐胜利了,也许就没有杨家将的传奇了,但是,悲剧的一幕还是降临了。

北伐先胜后败。担任主力的中路军一败涂地,主帅曹彬只身突围,北伐就此歇菜。仗没法打了,屁股还得有人擦。于是,西路军负责将山西北部4个州的民众撤回内地(抢不到地,人口也算战利品),而掩护的“光荣任务”就交给了杨业。要在辽国骑兵的乘胜追击下完成大规模的“移民”工作,这不是脑子进水嘛!杨业自知凶多吉少,主张用声东击西的打法袭扰辽军,却遭到监军王侁的冷嘲热讽,并诋毁他有二心(宋朝的监军虽然都是文官,但在心理变态程度上跟明朝的死太监有一拼)。杨业身为北汉降将,最忌讳他人猜测,于是冒险带兵出征(这无异于董存瑞炸碉堡、黄继光堵抢眼),但要求监军王侁和司令潘美派兵接应。

结果,杨业孤军深入,中伏,突围不成,苦等援军不至,力战被俘。眼见大势已去,杨业叹息道:“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按评书的说法,杨业撞李陵墓碑而死,这是扯淡,李陵被俘而降,杨业以死报国,作者显然为了制造某种戏剧冲突。真实的历史是,杨业身负重伤,绝食三天后,于公元986年6月18日离世。

作为西路军主帅,久经沙场的潘美同志不会不明白杨业的战略意图,也不可能不知道杨业身处险境。据宋史记载,他的立场与杨业相近,但却没有与监军王侁力争,并且在王侁率军离开防地时还曾予以制止。总之,拗不过领导

事实真是这样吗?我的理解是,潘美很清楚王侁是赵光义派到西路军的代理人,并且已经洞悉到宋太宗赵光义要想借机除掉异己的意图,之所以让王侁拿大,是因为他不想触霉头。这一切不是没有先兆。六年前(公元980年)的雁门大捷后,杨业一时风头无二,当时就有边关将领羡慕嫉妒恨,暗中上书诽谤。宋太宗阅毕后,什么话都不说,封好奏章交给杨业,明面上是“信任”,实际上却是“敲打”——如果真相信,直接把诽谤者革职或调离就完事了。

宋太宗赵光义是极其厚黑之人,自从办掉了哥哥宋太祖赵匡胤之后,他压根就没信任过谁,生怕别人跟他一样学坏。杨业本就是降将,而且杨佘(佘太君)两家历来是地方豪强,又在边关跟契丹人打了多年交道,谁知有没有二心,这回借契丹人之手除掉他,也算去了一个后患;而且还能捎带拉一下宋朝军民对辽国的仇恨值(毕竟杨无敌在宋朝军民中很有口碑),转移一下国内矛盾——北伐失利,损兵折将,劳民伤财,最大的责任人就是赵光义。

帝王之心莫测。潘美未必是赵光义的同谋,但于杨业之死却难脱干系,替罪羊是当定了。

为了对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有交代,杨业死后,宋太宗下诏将潘美连降三级,将监军王侁除名流放金州(在今天的陕西安康)。就此盖棺定论:王侁犯有主要责任,潘美次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知道皇上不是什么好鸟,但又不能直接骂娘,鉴于王侁的知名度不够,只好拿潘美撒气了。在评书中,潘美被改名叫潘仁美,他的女儿是宋太宗的妃子,这一背景满足了老百姓对大奸大恶的想象——上面有人。杨业死后,清官寇准装神弄鬼,对潘仁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刑讯逼供,并成功迫使其告老怀乡;这还不解恨,最后又让杨六郎在黑松林结束了潘仁美的小命。

痛快吧?痛快!但事实是这样的。潘美和宋太宗确有姻亲关系,却并非其岳父,而是潘美的孙女嫁给了赵光义的儿子(评书里乱点鸳鸯谱是暗讽赵光义“扒灰”,这是典型的民间损人行为)。潘美既没受刑,也没遇刺,降职一年后就官复原职,5年后(公元991年)又被提拔为宰相(同平章事)——宋太宗“姑息养奸”的行为也从一个侧面论证了杨业之死有阴谋,老百姓又一次被耍弄了。

人民群众倍感不爽,于是民间艺人继续恶搞、戏谑潘美。直到潘仁美的孙子娶了杨家的烧火丫头,潘杨两家握手言和,这才善罢甘休。想想看,把只认识“天波府、杨排风”六个字的粗使丫头嫁给仇家的将门虎子,是一件多么大快人心的事情——这又是典型的阿Q式报复逻辑。在后来的《唐伯虎点秋香》中,我们能看到类似的剧情设计,不同之处在于伯虎兄娶了仇家的高级丫头。

当然,评书《杨家将》和史实还有很多出入,比如六郎杨延昭其实排行老大,六郎这个别名是仇家给起的,因为契丹人认为六郎星是他们的克星,而杨延昭就是六郎星的人间化身——看来少数民族还是厚道,英雄就是英雄!穆桂英这人倒还是真有,也是杨六郎的儿媳妇,但她不并姓穆,而是复姓慕容(祖上应是鲜卑人);并且她的丈夫是评书中的儿子杨文广(这就有些乱搞了,不会是潘家买通了无良民间艺人使的绊子吧),而评书中的丈夫杨宗保在正史上则查无此人。至于桂英有没有这么厉害,咱就不知道了,考虑到佘太君出身于将门,未定就有这个传承。

作为一部英雄史诗,《杨家将》里添油加醋,无中生有,搞七捻三的内容很多,但对于观者来说,是不是史实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丰富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从俗一些的角度讲,《杨家将》也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绝佳的创意脚本,这比现在任何的品牌故事都要来得精彩。

下载11种现象揭孩子自卑心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11种现象揭孩子自卑心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读后感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读后感 河口区实验幼儿园李媛媛 读书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炎炎的夏日热的让人们有点喘不过气来,可是在电......

    父母不要随意揭孩子的短处[优秀范文五篇]

    没有人不爱面子,同成人一样,孩子也有很强的自尊心。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应该对他们批评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批评孩子。在公开场合,切莫用激烈的言辞......

    十五种开启孩子的勇气与智慧

    十五種開啟孩子的勇氣與智慧 A. 一句話就能改變孩子的自我評價: 被喻為20世紀『最佳經理人』的美國奇異(GE)公司前總裁傑克、威爾契(Jack. Welch),童年的時候曾因為話說得不......

    打孩子如同法律是种终极惩罚

    打孩子如同法律是种终极惩罚 ——适当时候需要打来教育 昨天接女儿放学,看到一个小男孩在打滚哭闹,原来放学后他看到有卖糖葫芦的就要,妈妈给他买了一个糖葫芦,一会小男孩又看......

    幼儿园攀比现象 谁教会孩子-拼爹--斗富--

    幼儿园攀比现象 谁教会孩子"拼爹""斗富"? 推荐阅读 更多 日本多所大学涉嫌入学考试网上作弊谁教会孩子们"拼爹""斗富"?内地高校联招华侨港澳台学生北京市教委:民办校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