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收对象与学制
1.招收对象:(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的高中毕业生)
2.修业年限:全日制3年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掌握现代传媒基础知识,具有影视摄影、后期剪辑、新闻采编、媒体策划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我国新闻和传媒法规、方针、政策,了解专业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电视新闻、专题片、短片策划摄制、新闻报道、图片摄制、策划营销的能力和素质,在广告公司、传媒策划公司、影视制作公司、营销策划公司、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宣传企划部门、专业媒体机构(电视台、网站、报刊、广播电台等),从事摄像、剪辑、后期制作、新闻报道、策划营销、广告宣传等工作,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具有一定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适应岗位
主要岗位是传媒行业中技术类专业岗位和非技术类专业岗位,晋升岗位为媒体经营管理岗位,拓展岗位为市场营销、平面广告、商务演示、灯光设计等。
技术类专业岗位包括摄像、剪辑、后期制作、摄影、图文处理等;非技术类专业岗位包括记者、编辑、节目策划、制片人、活动策划组织、品牌营销、广告宣传等;媒体经营管理岗位包括各传媒企业中层及以上从事经营管理的干部包括技术主管、栏目主编、发行渠道负责人、广告销售经理、战略策划负责人、采购部门负责人等。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①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②人文与科学素质: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品格,自觉抵制虚华浮躁、急功近利等社会不良行为。有健康、高雅的艺术与审美修养,有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能够传承并践行以商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精神,具有“诚信务实的职业道德、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以小致大的经营理念、技湛商慧的从业本领”等“浙商新人”的基本特质。
③身心素质: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掌握一定的竞技运动和职业体育技能,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④职业素质:
具有尽心尽责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具有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具有法律意识;具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有新闻敏感和洞察力,视角宽广;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修养;热爱生活,善于交流与合作,具有较强团队合作意识。
2.专业知识要求
①具有较好的文化艺术和审美基础知识;
②具有视频摄制的基础知识;
③具备新闻采编的基础知识;
④具有策划营销的基础知识;
⑤具有图片摄制的基础知识。
3.专业能力要求
★①具有视频摄制的能力;
★②具有新闻采编的能力;
③具有运用媒体开展策划营销的能力;
④具有图片摄制的能力。
(三)资格证书要求
1.大学英语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
2.计算机应用能力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3.专业资格证书三级《网络编辑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必考)
三级《数字视频(DV)策划与制作师》国家职业资
格证书(选考)
《影视剪辑师》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职业技能证
书(选考)
三级《会展策划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选考)
Adobe 系列软件认证证书(选考)
(四)学分要求
学生毕业应获总学分不低于140学分,其中必修92学分、公共选修课4学分、专业选修课16学分。
三、主要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四、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五、教学周数安排
六、教学进程表
七、说 明
根据“德能并举、商学合一”人才培养理念指导,通过专业调研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时代要求,突出“全、自、微”(全媒体、自媒体、微媒体)特色,培养“采、编、播”(采集、编辑、播发)合一传媒人才。与省内主流媒体合作,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依据“强化人文素质、强化职业技能、强化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要求,通过影媒为主的各种媒体的实习实训,强化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具有新闻采编、影视摄像、后期剪辑、策划与营销能力,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篇: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资料
传媒策划与管理 专科 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系统的传播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影视制作技能、经济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媒体策划、设计、传播和信息处理技能,适应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文化建设从事传媒管理、项目策划运作、组织与协调、受众研究等方面,并适应21世纪相应岗位群需要的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大学英语、大众传媒通论、媒体策划与营销、媒介管理学、传媒心理学、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经营与管理、新媒体与广告互动传播、电视节目策划学、网络媒体教程、现代商务策划管理教程、公关案例教程、新闻编辑能力训练教程、广告文案写作、策划书写作、平面广告设计实用教程、影视非线性编辑、实用口才艺术、现代传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媒体机构、广告公司、营销策划公司以及政府宣传部门从事文案策划、营销策划、媒体策划、广告策划、项目策划、项目管理、媒介管理、广告销售等工作。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进入广告公司、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网络公司等相关单位从事广告策划、市场研究、经营管理等工作。
传媒策划与管理到底是干什么?
最佳答案
调动媒体和其他资源,实现统筹规划和管理。
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管理,管理跟干活不一样,如果你要拍一个广告,需要服装,道具,化妆,拍摄,后期等等很多环节,这需要一个部门出来统一调度,要不就乱了,也需要有部门出来负责。
而且有项目前的统一规划和渠道疏通,这是策划,还有项目进行中的统一调度和调整,这是管理。
具体的很难讲明白了,总之做一下就知道了,我做这行3年多才理解的。复杂。回答时间:2011-5-8 21:26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的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怎么样
浏览次数:1095次悬赏分:25|解决时间:2009-8-13 12:35|提问者:
我想请教下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的学长学姐们,我听说这专业好像是今年新开设,我想知道它开设的课程有哪些,就业方向和师资力量怎样啊? 紧急啊。。。
问题补充:
还有 这个专业可以专生本吗?可以有那些学校呢?
最佳答案
这个专业应该说是我们传媒管理系合并后整合资源开设的一个新专业
主要课程有:统计学、广告学、广告创意与策划、财物管理、CIS、媒介经营与管理、策划学之类的蛮多课程的,个人感觉这个专业,其实就是把以前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报刊经营)优化后的一个专业,应该挺不错的。
升本的话。可以再大一就考虑自考,建议短线自考,军训期间助理辅导员会通知大家报名的另外正规的专升本就是在大三的时候,如果湖南还有专升本政策一般是可以对口到吉首大学专升本的师资力量,算不错的吧……大学的修行在个人。传媒管理系的老师相对都很负责的!至少我们市场营销蛮不错的……
第三篇: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方向一:新媒体研究
1、我国网络文学网站的盈利新途径
2、网络杂志发展趋势分析
3、中国视频网站内容生产的走势分析
4、报纸媒体网络化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5、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大学生、儿童)的影响
6、试论博客新闻对传统新闻的冲击
7、微剧的市场化前景分析
8、网络社区的应用前景探析
9、安徽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
10、我国网络动画发展前景探析
11、微博的应用前景及盈利模式初探
12、名人微博的舆论引导效用分析
13、网络暴力游戏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14、中华民族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15、论移动电视受众的媒介信息接触特征及媒体运营策略
16、中国社交网站发展状况研究
方向二:媒介经营
1、我国报业集团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建议以某一报业集团为例)
2、中国电视业的竞争状况
3、媒介融合趋势给中国电视媒体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4、试论媒介融合趋势下广播的发展机遇
5、中国电视购物频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6、我国幼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7、合肥本地都市报发展现状及经营策略研究
8、中国电影院线运营现状及发展策略
9、中国电影院线发展模式探索
10、电视节目趋同现象透视
11、中国电视节目评价体系及问题分析
12、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困境与出路
方向三:传媒策划
1、为我院网站做一个整体策划,完成策划书。
2、自选对象,进行广告创意与策划,完成策划书。
3、试为某电视台策划一档谈话类(其他类型亦可)节目。
4、试以合肥为目标市场策划一份专业化报纸或期刊(如财经类报纸、财经类期刊、女性期刊等等)
其他:
1、网络舆论引导之我见
2、电视访谈节目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3、试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发展前景
4、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评
5、电视栏目(成功的栏目,如“舌尖上的中国”等)的评说
6、网上消费群体和购买行为分析
第四篇: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人才培养问题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会展人才培养问题
1摘要会展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涉及到的专业非常之多。不同行业需要的会展人才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较高的标准。文章从会展人才培养的类型、目标、现状及对策建议四个方面对我国会展人才培养这个问题进行粗略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会展业;人才培养;对策2AbstractExhibition&conferenceindustryisanall-aroundindustry.Involvedtomuchmoremajor.Differentindustriesneedvarityexpertise.Thiswillbringforwardhigherstandardintrainningtheexpertise.Thistextthroughthemanneroftrainexpertise,targetofactualityandcountermeasure,suggestionsfourfactorstoanalysetheexpertiseinChina’sexhibition&conferenceindustry,andbringforwardrelatilycountermeasuresKeywords:
Exhibition&conferenceindustrytrainningtheexpertisecountermeasures3会展业是一个集商品展销、经济洽谈、信息交流、文化交往、旅游观光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经济产业。由于我国会展业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的教育项目较少,因此,人才问题向来被认为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软肋之一。随着现代会展业对专业化人才需求的加大,包括培训和学历教育在内的会展人才培养成为众多培训机构和和高校关注的焦点。目前全国已有很多院校设立了与会展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然而由于我国的会展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在师资培养还是教材的规范和课程的体系设置方面都不够完善,使得会展人员的培养质量不高。因此了解我国会展人才的培养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构建会展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将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
一、会展人才分类与能力素质要求
1、会展人才的基本类型①目前,我国会展从业人员数量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其成长体现出典型的“师傅带徒弟”的特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不强。而国外把会展业人才划分为基本的三类,即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人才、会展支持型人才[2]。会展核心人才主要指项目策划、营销和运营管理人才,这部分人才属于会展业高端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运营和管理能力,对会展有宏观把握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他们在行业中层次最高,专业操作能力最强。辅助型人才主要包括设计、搭建、运输、器材生产与销售人才。这类人才的工作较之核心人才更为具体、专业化分工更细。支持型人才主要是为会展活动提供其他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人员,包括翻译、旅游接待、会务接待等方面的人才,他们对会展工作起着补充的作用。会展业三类人才之间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三类人才通过相互合作、互为补充共同推动或展活动的顺利开展。
②近年来,许多城市和地区都把会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急需会展综合管理、会展规划设计、会展操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既懂会展理论,又有实践经验;既能进行会展管理,又具有会展技术专长;既具备现代经济头脑,又善于开拓进取的复合型人才,将越来越受欢迎。会展人才按需求来说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企业会展人才。不同类型企业需要不同类型的会展人才,有会展管理人才,也有会展工程人才,两者需求量都很大。(2)
会展规划咨询人才。目前很多城市需要会展规划咨询和管理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很紧缺,培养的难度也相当大。(3)
外向型国际会展人才。随着逐步形成世界制造业中心,这就要求精通进出口
贸易、海关业务、采购系统、供应链管理与国际法的外向型会展人才。(4)
会展科研人才。会展需要科学研究,包括会展理论与会展技术。从总体讲,我国的会展理论与会展技术仍然比较落后,这与缺少会展科研人员有关
2、会展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会展企业对员工能力素质的总的要求概括为“博、精、深”。其中“博”是指会展从业人员应该有广博的知识,以适应不同内容的会展项目的要求;“精”是指会展人员要熟悉和精通会展业务操作流程;“深”是指会展工作者要深入掌握会展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并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3]。这是会展人才高质量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
具体而言,会展企业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素质:广博的专业知识、良好的4心理素质、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我国会展人才培养现状由于我国的会展教育才刚刚起步,虽然我国会展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也催生了几轮高校会展教育的热潮。特别经过短暂的孕育期,2004年我国会展学历教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要办好会展教育决非易事。目前的会展专业招生、会展教材出版、会展培训等等或多或少都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我国会展人才的培养存在着相当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的看待。
会展教育是发展我国会展业的基础,学校培养是会展教育的基石。我国的会展人才需要实行分层次培养,分阶段培养。无论是“重教育,轻培训”的观点,还是“重培训,轻教育”的观点,一样都失之偏颇。我们应借鉴旅游行业的经验,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提倡“以做带学,学做结合”,提倡学校教育与在岗培训相结合。在学校教育阶段,要提倡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将会展教育资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与会展企业合作,学校将优秀会展人才推荐给企业,同时,会展企业也将高校作为自己的“人才库”。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可按企业要求来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改善和完善我国会展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开设会展专业现状.至2004年秋,我国开设本专科会展类专业的高校已有27所(其中本科3所,2004年已招生的本科仅2所),2004年秋招收新生在2000人以上(其中本科138人)。
现阶段我国会展专业的学历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①学历层次:专科占压倒多数目前我国已开设会展专业的27所高校中,仅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3所有本科专业,而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今年还未见招生。在2000人左右的2004年秋招收新生数中,本科仅招收138人,仅占7%。
②高校类型:以高职院校为主在27所院校中,高职院校为16所,占60%。其他非高职院校也基本上都是招收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
③地区分布:长三角地区领先全国长三角地区的会展高等教育领先于全国,明显超出北京、广州等会展中心区域。上海、杭州、南京3市有16所高校设有会展专业,占全国的60%,且招收本科生的高校悉数在上海。
无庸置疑,上海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会展教育中心。杭州的会展教育也已成气候,不仅其会展专业开办早,且招生数量多而稳定。杭州2004年招生数要占全国的16.5%,明显高于其会展业在全国的地位。
④始招年份:
2004年最多在已明确始招年份的23所高校中,就有17所是2004年才开始招收会展专业新生的,要占总数的3/4。可见2004年是会展教育大发展的一年。
⑤专业开设基础:大体可分4种类型5(1)在原国际贸易类专业基础上开设。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该校1980年就开设了对外贸易专业,是浙江省最早开设外贸专业的学校)、树人大学、上海外贸学院、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外经贸学院等等。
(2)在原旅游类专业基础上开设。如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桂林旅游专科学校、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等。
(3)在原艺术类专业基础上开设。如上海电影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
(4)在原外语类专业基础上或直接从会展类专业起步。如厦门国际会展职业学院等。
3、我国高校相关专业开设会展方向至2004年秋,我国开设本专科各相关专业会展方向的高校已有30所,招收新生应在1500人以上。
4、现阶段我国会展方向的学历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①依托专业以管理类为主,尤以旅游管理专业居多在依托专业中,管理类专业要占一半以上,其中又以旅游管理专业为最常见。这是因为旅游和会展这两大行业本身就具有密切联系,而且旅游人才和会展人才也有不少相通之处。
会展方向所依托的专业很分散。英语、广告、国际贸易、公共事务管理、艺术设计,甚至文秘专业都可开设会展方向。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会展行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的特点。
②方向名称五花八门,各校侧重点不一各校结合自身优势,切入会展的角度各不相同。从方向名称上也可看出其不同的侧重点。
如设计、会务、经营管理、策划管理、会展旅游等等。
③教学组织形式多样,会展专业课程或多或少虽然各地各校差异巨大,但是在教学组织上,“专业课程+会展类课程模块”的做法越来越流行了。然而各校会展课程多的可以开到15门左右,少的却只开1-2门。因此就学生而言,虽然大家学的都是会展方向,但是实际对会展专业的了解和接触差距会很大。
④培养人数不定,走一步看一步与会展专业的培养方式不同,由于大多数学校要在高年级才让学生自己来选定专业方向,因此是否选择会展方向决定权在学生手里。但是由于会展业在我国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学生选择会展方向的人数应该不会少。
三、会展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
1、会展人才培养模式①正规学位教育。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设会展管理和会展工程专业和方向本科教育的院校有十多所。另有几所重点高校招收会展管理、会展工程或相关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此外,还有广州发展研究院会展产业研究所、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所、中国重庆海钠会展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会展经济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会展与服务经济研究中心、商务部研究院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会展研究中心、浙江省东方会展产6业研究所、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合作贝克会展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会展研究所等十家左右的研究机构。
②会展职业教育培训。在这方面,国内还没有权威的数据,但据初步统计,国内行业协会组织实施的会展短期培训就有十次,培训会展人员近千人。
③有关资格认证体系。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的注册会展经理(CEM,CertifiedExhibitionManagement)认证培训包括会展经济分析、会展危机管理、会展营销管理、会展项目管理、会展场地选择和规划、会展服务承包商管理、会
展后勤管理等课程,业内反响良好。
2、会展课程设置及师资力量①会展课程设置科学化:由于会展业的发展,会展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技术,而许多高校专业课程设置老化,授课内容与企业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课程偏重于原理解释和分析,缺乏对企业会展管理案例的分析,导致部分课程实用性较差;另一方面,由于经费不足和教学设施及条件所限,学生掌握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还远远不够,导致企业招进来的毕业生不能很快进入角色。对会展课程的整合和优化,需要吸收国外最新理论和国内的实践,体现会展的共性和我国的特色。会展的课程设置应遵循几个原则:(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符合业界需要的课程;(2)符合学科规范,如果你主要培养会展策划与管理方面的人才,那么在基础课上就要以管理学的体系为基础;
(3)要与国际接轨,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应积极吸收德国等欧洲国家有关协会和高校的相关课程。
②会展课程设置国际化:在会展人才培养中应该摒弃“中国特色”,因为会展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而且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国际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应该立足国际化,而不是本土化,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既能经营管理中国的会展企业,也会经营各种中外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而且从长期来看,我们还应该树立更远大的目标,向世界会展业输送人才。当然,强调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体现一些“中国特色”,在具体课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史,制度变迁背景,地区布局,资源布局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等,而这些在“国际化”的课程中往往是学不到的,但在中国举办展览与会议又都是必须了解的。
③会展师资应该中外结合、产学研并进目前参与会展培训的讲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缺陷,而且没有培训经验,容易造成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全国没有一整套会展教育、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会展教育、培训师资更缺乏及时、有效、权威和系统化的评估,这对于会展人才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全国性会展人力资源建设的战略性总体规划,建立全国性会展师资资源建设资源共享系统,中外结合、产学研并进,为会展人才的培养打下结实的地基。
四、我国会展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1、构建“四位一体”的会展教育体系要构建“四位一体”的会展教育体系,即高等教育、职业技术学校、行业协会、企业教育联手,优势互补。不同类型的机构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出不同的侧重点。高校是核心,7将主要承担会展的学历与学位教育、科学研究、课程规划等任务;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承担操作业务培训工作,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会展辅助型人才;而行业协会和企业主要从事的是技能培训短期的在职培训,学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不论是高等院校还是职业技术学院都应该坚持合作办学,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
国内的会展教育可以考虑与国外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以便同国际相关教育接轨。
我国加入WTO后,作为服务贸易的一部分,中国会展业将逐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外合作办学培养会展人才将备受瞩目。同时也可以考虑与国际行业协会合作办学,以充分占用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另外开展校企联合,高校与从事会展策划、经营管理的会展企业开展合作,即为研究工作建立网络,也为教学工作搭建时间平台,从而增强学校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实施模块化的会展课程设置我国会展教育起步较晚,无论是师资还是教材规范和课程设置都很不完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会展产业发展异常迅速,新新岗位不断涌现,会展人才需
求层次越来越丰富。
针对这种情况,会展专业教育必须根据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随时把握市场脉搏,实现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有机衔接。在课程是指方面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实施模块教学[4]。
加大创新性的会展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培养,强调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结合,它对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目前从事会展教育的教师大多数都属于半路出家,理论水平不系统,实践经验不足,这样培养的学生肯定不能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在当前会展师资缺乏的情况下,邀请资深的会展经理人加盟会展教育队伍,是解决会展师资却犯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应该整合兄弟院校的会展师资,联合进行会展课程攻关,提升会展教学研究水平[5]。
同时,我们要鼓励从事会展教学的教师去会展业发达的会展专业机构参加培训与进修,以提升自我。鼓励专任教师到会展企业去挂名实践,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将在企业里学来的实际经验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去,同时还可以获得会展得罪子女行业动态,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这对提高教学效果和会展理论研究将会有非常大的益处。
第五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方法、管理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等工作能力,能在各类企业或相关部门领域从事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物流管理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学习物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接受现代物流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物流活动,设计建立物流系统,对物流问题进行决策的基本能力。基本规格要求为:
1.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2.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与人际沟通能力,掌握社会经济问题调查分析、文献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
3.系统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知识,熟悉我国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有关政策和法规、国际物流相关实务知识;能应用系统管理技术分析解决物流系统实际问题;掌握物流管理的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和方法技术,通晓现代物流管理方法、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等物流管理基础知识与实务,了解现代物流学科前沿理论及应用前景;
4.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具备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有较强的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能力,能初步运用相关物流管理软件进行物流系统设计;
5.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初步具有科学研究工作能力;
6.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
管理学、物流学
四、主要课程
管理学、会计学、运筹学、市场营销学、机械设计基础、物流系统工程、生产与运作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现代仓储运作与管理、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物流技术与设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国际物流基础与实务。
五、毕业合格课内总学时、最低毕业学分
课内总学时:2520最低毕业学分:198.5
六、修业年限
四年
七、学位授予
管理学学士
八、教学进程表:附表一
九、英语、计算机不断线教学安排表:附表
二十、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构成表:附表三
十一、专业教学活动安排表:附表四
十二、辅修专业课程计划表:附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