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艺术范文
恰当运用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者姓名:王长军龚永涛
作者单位:保康县寺坪镇台口小学
电话:***
教学语言是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最主要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学是把课文每一件具体生动的事,每一个个性鲜明的人,每一句入浅出的话,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耳目,渗透于学生的心田,令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原本可以讲得很生动有趣的课文,但完全由于教师不善于口头表达,无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沉闷死板。这说明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的效率。在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试着把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归纳为规范性、形象性、趣味性、激励性四个特征。
一、充分利用课堂语言的形象性,减轻学生感悟难度。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规范,还要形象。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用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风趣。鲁迅讲课,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美人”,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生动形象的事例,来阐明“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特级教师于漪讲朱自清先生的《春》,用这样一段话开场:“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使教学语言格外形象、精彩。
语文课就是这样,有时一个例子,一句比喻就能使学生的理解变得更具体,更深刻。正如《学论》中所说:“君子之教,喻也。”
二、充分利用课堂语言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作为一个教师,其课堂语言仅具规范性和形象性是不够的,每天一堂接一堂40分钟的课,对于生性好动、好奇的小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便只有巧妙驾驭好课堂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尽
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我曾听同事说,她听过一节语文课由于老师的语言平平、毫无生气,使前一节课还生龙活虎的学生一下像被霜打了的茄子,有的甚至在下面大呼“催眠曲”,所以,教师应当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只有声情并茂、和谐动听的语言,学生听起来才舒服悦耳,津津有味,才能在课堂上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教师更应结合学科特征,利用具有趣味性的课堂语言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与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按照教学需要把它们引入课堂,调动自如,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迅速理解和记忆学到的知识。
众所周知,幽默的语言很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教师在授课中,还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话语。这样便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竞选州长》一课时,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纽约州长见到马克﹒吐温后,极端仇恨,说道‘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防弹轿车的钢板是最坚固的,我手枪里的子弹是最锐利的。’马克﹒吐温听了微微一笑:‘先生,我了解的跟你不一样啊!我说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呢?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样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刺破它长出来!’”这则小故事的引述,使学生忍俊不禁,其心境明显处于愉悦状态,在一阵轻松的笑声中感受、了解、把握马克﹒吐温的语言特色。
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每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听课情
绪,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这正是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如“你真棒!”这样简简单单一句评语,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又如当某学生被提问时答案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时,教师简单粗暴的指责及烦燥情绪只会使之更紧张,甚至思维停滞,使之以后更加害怕上此类课文,形成恶性循环;假使能亲切和蔼地对他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正确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发现的。”这样就激励了被提问的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学生有这样一位老师和风细雨地鼓励和引导,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
三、教师应追求富有情感的课堂教学语言。
富有情感的语言应是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教育本身是一项富有情感的事业。在对教育者产生教育影响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是最关键、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教师的宽容、认真、爱心、责任感等人格特征对学生具有穿透性的影响。为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教师自身首先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情感丰富、富有内涵和理性的人。
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在谈到发展学生的智力时强调:“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他曾用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记忆等抽象思维都不能进行。例如,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上课时我以高涨的情绪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我国的第一个宇航员杨利伟遨游太空,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争了光。“飞天梦圆向太空”,从此蓝天上有了中国星。还没等我说完,同学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而欢呼起来。此时,我从同学们热烈的情绪中,由衷地感到一种鼓舞的力量,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热爱之心的涌动和迸发。由此说明,教师通过富于激情的语言可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营造情感氛围,体现真正意义上的情境教学。当然,教师流畅、真切、富于情感的语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而且是自然的,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我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恰是这样一种能协助我们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直接用具。愿更多的教师能关注这一至关重要的领域,愿课堂语言艺术最终成为缤纷教坛一朵常开不败的夺目奇葩!
第二篇: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一生都要面临的工作。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上好课。今天,我想就课堂教学艺术这方面的内容同大家探讨三个问题:一是好课的标准有哪些;二是好课的艺术是什么;三是怎样才能上出好课?
一、是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1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有收获,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授课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大部分学生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能按节奏接受当堂内容。二是看效率的高低。一堂课要力争让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不能说上课时明白,课后很快混淆不清,或者连一些简单概念、公式都说不出来,这样的课效率短暂,也是不够完美的。所以一堂内容充实、学生接受效果高的课,才称得上是高效的课。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老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诵一遍,表演一下。因此,要淡化公开课,不图热闹,多上研讨课,注重实效,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上给听课的人听的。
5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但很多的公开课,往往追求要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这种预设的目标是错误的。一堂好课慨括起来起来就是八个字,教师的教“善于启发”,学生的学“主动积极”。当然还需要:内容丰富,慨念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楚,语言生动,板书得当,学时准确,着装典雅。
二、好课的艺术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把那些深受老百姓爱戴的、有广泛口碑的、深受下级拥护的领导称之为懂领导艺术。有些人话说得很动听,处处讨人喜欢称之为懂语言艺术,还有些人在公开场会如鱼得水我们称之为懂公关艺术。生活是一门艺术,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
(一)课堂教学艺术的特点
1.形象性.教学艺术注重形象性,它运用语言、表情、图像、音响等方式表达思想、抒发情感、表达和解释知识。教师教学,需要选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但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以及正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中学生来说,教学必须具有形象性。
2.情感性.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人的感情交流。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接受双方都具有感情色彩,这种感情交流赋予教学以明快、深沉的基调。
3.审美性.艺术追求美,美是其真谛。教学也同样追求美、创造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表现在教学设计的美、教学过程的美、教学语言的美、教态的美、板书的美等方面。教学艺术必须遵循美的尺度,没有教学的美,则不会有教学艺术。
4.独创性.独创性是教学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是教学艺术最本质的特点,没有创造便谈不上教学艺术。教学虽然有共同的规律、原则、方法可寻,但教学的共性又寓于具体教学的个性与创造性之中。无论是教案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原则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组织等,都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5.是示范性.教学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时如有必要,都要先做示范,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示范性,特别是在课文朗读、例题分析、实验操作以及音、体、美和劳动技术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显得更加重要。此外,教师的思维方式、思想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等,无形当中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另外,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品质。
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独创性和示范性构成了课堂教学的艺术特点,形成了教学的艺术魅力。
(二)课堂教学艺术的四个关键环节
1、教学导入艺术
所谓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学导课就好比小提琴上弦、***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导课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1)导入要有针对性。导入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好这一节课。要引出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然后才对章节内容展开分析讨论。因此导入的目的性要强,不能离题太远,要有助于学生明白本节课将要学习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实际。
(2)导入要有概括性。导入要精心设计,做到短小精练、简洁有趣,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两三至五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不能给课堂留下更多的宝贵时间。如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就明确规定了一堂课“启”(即启发诱导、引入新课)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五分钟,这是很有道理的。切忌词不达意,南腔北调,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罗嗦不止。
(3)导入要有关联性。讲新课之前,提出一些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并顺理成章导入新内容。要善于以旧拓新,激发学生好奇心,导入语言要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相关,所提问题要有思考的余地,要有助于启迪学生自行类比,自行探讨,自觉去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
(2)导入要有启发性。恰当的导入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探讨。课堂引导需要在一个恰当的“度”上,要求导入不要设臵太难、太偏、太学术化,否则会难倒学生,产生畏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要使学生“跳一跳,摸得着”,“想一想,确实如此”,逐渐把学生带入最佳学习状态,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这也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5)导入要有趣味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是很难保留在记忆里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不会造成心理上沉重的负担,学习效率自然会高。因此,导入艺术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是一门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要做到引人入胜,趣味无穷,形成悬念,激发兴趣,教师不能“一本书、一支笔”上讲台,要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正理解本课特点性质,积极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导课艺术的方法:
以实物和图片导入
学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讲授《少年闰土》时,先出示挂图,讲解题目: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大西瓜,其间有一个戴银圈、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的少年,他就是少年闰土。(板书课题:少年闰土)这样导入,形象直观,易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接受新知识。
歌曲导入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如教《愚公移山》时,巧妙地融入流行歌曲《愚公移山》。当教室里响起优美的歌声时,学生仿佛已经臵身于远古时代,真切感受到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很自然地就进入到学习状态。
温故导入
以学过的知识作铺垫,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如讲朱自清的散文《春》,我先让学生说出古代描写春天的诗句。当谈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我把它板书在黑板上,指出这句话里包含着朱自清的两篇散文的篇名,让学生找。学生找出来后,我就擦掉诗中的其他五个字,只剩下“春”字和“绿”字。我说,《绿》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了,《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用一句诗引出作者的两篇散文,引出新的课题,使学生感觉新颖。
故事导入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如《天上的街市》导入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通过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顺利导入新课,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设疑导入
有针对性地设臵相宜问题导入,能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惟。如在讲《听潮》时,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海吗?听到过有关海的故事吗?而导入鲁彦的《听潮》。
除了上面谈到的课堂导入的方法之外,还可以用谜语法、举例法、典故法、名人轶事、情景导入、举例法等导入新课。究竟该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虽然“教无定法”,但是如果我们积极钻研,不断探索,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艺术得到逐步完善。
2、教学艺术高潮
课堂中的高潮部分是整堂课最精彩的段落,是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大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①突出学生主体,提高教师主导能力。
a.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被激活的思维和教师的顺势利导显得水乳交融。b.教师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要能导能演,在设计上要动脑子,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要在时间上把握,给高潮的到来留有一定的余地。
②通过一些具体办法把握课堂教学高潮。
从艺术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像一部影片,有发生、发展、高潮、结尾等过程,酝酿高潮就必须从导课开始,好的导课就象文章或影片的开始,看能不能抓住观众(学生)的心,抓住了观众的心,它就精力集中劲往一处使。通过各种形式的导课创设问题的主题,再展开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在快要到达高潮时设臵悬念,通过情绪的感染,循循善诱的启导,紧张活跃的竞赛,出奇制胜的应变以及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感的表演等等手段,从而达到高潮,当然,一堂课可能有多重高潮,所谓高潮迭起就是这类课的体现。
③从教学评价上去把握课堂教学高潮。
教学评价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面,而且这种评价不是点状的,是网状的,贯穿整堂课的始终。教学评价也是衡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通过自评,把自己的意图表现出来,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则体现是学生共同劳动的成果,集体智慧的结晶,学生在讲述时常有创造性表现,给整堂课带来惊喜而形成无数个小高潮,学生的互评体现同学之间的包容、团结协作。老师的评价提炼整堂课的质量,延伸教学内涵,此时的师生整个意识处于异常“觉醒”和高度兴奋状态,富于创造的激情和成功的体验溢于言表。这样,教学的高潮便达到了。
3、教学结课艺术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求开始引人入胜,而且要求结尾更为精彩,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结课的特点:
①画龙点睛,趣味无穷; ②首尾呼应,相对完整;③干净利索,适可而止。常见的结束艺术表现方法有
1、归纳式小结:归纳式是课堂小结最常用的方法。在一节课快要结束时,教师常把本课所学内容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进行归纳小结,打通学生知识形成的通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与关键,也起到巩固、加深、强化的作用。这样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由零碎、分散变为集中,使知识结构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同时,也对学生总结概括与知识运用的能力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2、问题式小结 :一堂课结束,要想知道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可设计一系列问题来解决。通过这些问题来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现象。
3、悬念式小结 :对于前后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课,一节课又不能解释清楚的知识点,小结时有意创设悬念来结尾,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欲罢不能、欲停不止,有一种非弄懂不可的心理状态。来个“课尽而意未尽”就更能激起学生课外探索的兴趣,开拓其思路,扩展学习内容。学生为了探根究底,会提前预习,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这样也培养了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
4、课外延伸法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要想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更多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就只有在课前或课后联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学好学科的知识,以便为将来探求本学科领域中的奥秘打好基础,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其方法:一是利用课堂小结向学生推荐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读物;二是利用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地应用于实践,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兴趣。
5、设臵情境法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素材,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叩击学生的心灵,振奋学生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与情感等方面的教育,也让学生带着饱满的情绪下课。
6、幽默风趣法 :课堂小结用幽默风趣的方式结尾,可以让学生在笑声中消除疲劳,从愉快中悟出道理,从兴奋中走出课堂,因而更具有趣味性和感染力,同时也是教师为上好下次课的一种良好动员。
四、教学艺术节奏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要提高效率,增强感染力,不能不注意教学的节奏。一堂成功的课犹如奏乐,按照主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快和谐,各个环节有机相联。整个课的节奏体现音乐性,就会给人以艺术享受。所谓教学艺术节奏,是指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规律性变化。节奏一方面涉及教学速度,另一方面涉及教学内容的难易,即适当的“紧张度”和“难度”以及它们在课堂教学中规律性的变化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节奏。优秀教师们都很重视教学艺术节奏的作用。“如果四十五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般地淌,淌,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强调了课堂教学节奏变化的重要性。“讲到主要的地方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很低沉。”甚至认为:“教师讲话的声调高低、速度都要适宜。声调太高了,太尖了,会刺耳;太低了,又听不清;语言太快了,像放连珠炮一样,容易使学生疲倦打瞌睡。” 这都是我们教学当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艺术节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快慢相宜。(1)使用快节奏时,学生的思路能跟上讲课的进度,不致使中差生出现掉队现象;(2)使用慢节奏时,仍能保证学生适度紧张的学习活动,不致使他们觉得无事可做,注意力涣散;(3)课堂教学中快、慢节奏交替出现“柔性”转唤,使教学组织结构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
二是动静相生。要巧于安排教学方式,使之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如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动手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老师辅导等教学双边活动,按照科学顺序有机组合搭配起来,使教学活动在运动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
三是疏密相间。疏密相间,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保持旺盛的精力,密而不疏,学生精神长时间紧张,容易疲劳,疏而不密,学生情绪则会过于松弛,注意力就难以集中。
四是起伏有致。教学过程贵在曲折起伏,跌宕有致,才能富于变化,引人入胜,而如果一味地平铺直叙那就乏味了。前苏联的调查研究表明,45分钟的一节课当中,学生的认识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最初的3—5分钟注意力不稳定,学生处于上一节课的影响之中,其后的30分钟是一般学生进入注意力最积极的时期,下课之前的7—10分钟,注意力又开始逐渐地趋于衰退。因此,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使教学过程有起有伏,形成节奏。
五是抑扬顿挫。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可明显增强表达力和感染力,正如古人所讲:“唱曲之妙全在顿挫,顿挫得款则其中神理自出,如刘欢演唱的歌曲《得民心者得天下》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古功罪,任凭说海雨天空,独往来,一心要江山图治重青史,却不料身后学名滚滚来,有道是得民心者……”
六是整体和谐。课堂教学应缜密思考,精心设计,使构成各要素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有序,融洽统一,以构成整体节奏的和谐美,犹如一首乐曲不可乱弹,教师在讲台上,犹如乐队指挥,要用心调动每一种乐器,演奏出节奏和谐,旋律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接受深刻的教育。
三、怎样才能上出好课?
构成一堂好课的因素是复杂的,这当中既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主要因素,也包括了其他一些次要但不能忽视的因素;既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相对稳定的因素,也有许多时时变化的即时性因素。教师想要上好一堂课,首先必须做到:教师您在课堂上要震住您的学生,而要震住学生不是要教师去吓唬学生,而是要时刻注意组织教学,同时更主要的是要做到
1、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教师要上好课,必须拥有自己一套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要让一种教学方法成为自己的方法,教师要倾注自己的智慧和鲜活的思想。要这样做,或者说能这样做的教师,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这位老师的回答,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一节课用一辈子来准备,他说的就是积累:文化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技巧的积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上出一堂好课。
2、让个性飞扬在你的课堂
一堂好课往往是渗透了授课者独特个性与魅力的课。我们平时的教学就是这样。有好多课,我们用自己的意思进行教学,往往教学效果会不错。当我们精心设计,试图模仿一些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时却深觉别扭,教学效果反而会不佳。那是因为名教师的教学方法倾注着他们自身独特的个性,我们往往无法模仿。我们只有领会其精神,融合自己的思想,加入自己的个性,把它融入整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才可能会得心应手。其实,我们教书,向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理解,是自己的思想。只有拿出自己的思想,你的教学才有生命力,你的课才可能会是一节好课。
可能我们很多老师都看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其中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她语言能力非常强讲课时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语言妙趣天成。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级教师纪连海老师讲的《正说清朝二十四臣》,他评书相声式的讲课方式, 诙谐幽默,感动人心。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老师讲的《武则天》,她的语言风格极具现代化,能淋漓尽致地剖析各种历史事件,特别是对人性的分析和把握,超出了她的年龄和阅历。他们的讲解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完他们讲的每一讲又盼着听下一讲,这是他们的讲课富有自己的个性,并且他们在自己的课中都体现出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
3、使课堂充满诗意与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透露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你这位老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自然也没有什么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信,学生自然就会喜欢上教师您所教的学科。而只有当学生喜欢上教师您所教的课之后,“好课”才有可能会发生。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始终是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
4、深情地关注每一个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的,即使再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教师不是把眼睛放在缺点和不足上,而是尽可能地找出学生身上的优点或优势。教师用一双美的眼睛看待每一个学生,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美,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我们教师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能会用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机,才会有真正的师生互动,有效的、成功的课堂教学才可能会发生。特别是对基础差没有学习自觉性的学生,这就更要求我们老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智慧上出自己有特色的课,吸引学生愿学、爱学您所教的课,师生配合默契,只有这样也才能上出一堂好课。
总之,课堂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对其探讨永无止境。我想,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精益求精地追求教学艺术,每一位教师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而成为学生喜欢的优秀教师。
第三篇:课堂教学艺术
好书《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读后感
邵清艳编著的《上好课的教学艺术》充实了我的署假生活。读了它,解开了自己在平时语文教学中的许多困惑,明白了什么是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使我获益良多:
这本书详细阐述了于永正、孙双金、王崧舟等八位名师的教学艺术,有先进教学理念的个人独白,有他人对名师成功奥秘的恰当解读,有名师个人课堂教学艺术特色的详尽介绍,更有课改里程碑式的经典课例。读此书,仿佛听到了先辈名师的亲切话语,看到了先辈名师的成长足迹,从他们身上,我领会到了语文教学艺术的真谛。
收获一:备课比上课重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法那法,不钻研好教材就没有法。备课是处理教材,就是用认真的态度,像学生一样对待每一篇课文,做到“先学后教”。于永正老师说,高明的教学方式或方法来自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到一句话,一个词,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于老师在细微处下工夫,研究教材充分,所以上课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而得“庖丁”的雅号。
对于备课,名师们提倡教师先读课文很关键。于老师说:“任何一篇课文,只读一两遍是很难找到好的教法的,但当我们读了若干遍以后,读出味来了,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方法也常常随之产生了。我对此深有体会,对自己先朗读多遍的课文,在课堂上就敢于范读,学生一般会报以钦佩的深情。如果发挥到极致,一阵热烈的掌声是免不了的。当然,先读课文的好处不止如此,读熟读透课文会让老师上课时成竹在胸,从容不迫。
收获二:巧妙引导,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语文课堂的主角永远是学生,在教学中,应当努力做到问题由学生来提,答案由学生来找,让学生在阅读中探究、发现、感悟。用孙双金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把自己巧妙地藏起来,但这种隐藏并不意味着老师退出课堂活动,相反地,却是更好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如孙老师一次借班上《落花生》一课,请
学生先读书,然后找出不理解的问题。没想到,开始竟无一人举手。孙老师就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进一步提高要求:找出不理解的句子,由句子学生提出:“在我家,父亲和我们一起吃饭是经常的事,为什么这家却很难得呢?”正是由于不断鼓励,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提问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一节课下来,孙老师并没有提多少问题,而是让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学生解决了多少问题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培养他们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就会带着问题去摸索研究。
收获三:听说读写的训练实新活。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是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要学习两方面的本领: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赵景瑞老师做得就很巧妙。如赵老师在作文课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位小朋友到菜市场买菜,卖菜的阿姨错把两角钱当作一角钱找给了他。归途中他才发现多了一角钱……讲到这里不讲了,问学生:“假如是你发现多找了一角钱,你会怎样做?会有什么行动?请写出来。”学生进入角色后,亮出了许多有差别的行为,反映了不同的认识水平,从中评出最佳做法,让这位学生上台表演,老师充当卖菜的阿姨,全班观察他的表演,然后写出一个小片断。将真知化为行动,又化为作文,知行合一,人文一致,一举两得。总之,名师们能钻透用透教材,能尊重理解学生,能关注教学细节,能不断掀起教学高潮,这都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地方。今后我将继续学习,边学边用,一边用一边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在提升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度和风格。
第四篇: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心得体会
以前我总是认为,课堂上只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什么教学艺术、提问技巧等。听了杨玉栋老师的讲座后,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学艺术的基础与定位,它是在人身上显示出人的美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的艺术。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课堂中要让学生和教师都沉浸在艺术的境界中,就要求教师努力追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艺术。比如教师循循善诱、独具一格的评价语,都会给整个课堂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艺术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创新有赖于常规教学。
教师的教育教学功底,也就是素养,主要有三个方面:教学观念--思想;教学原理--知性;教学技能--操作。杨老师重点讲了思想,它来自于实践的反思,来自人生经验的沉淀和升华,来自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
要做到课堂教学艺术,首先要知道教育是什么?这是关于教育功能和宗旨的思考,每个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都必须首先思考和认识,教育是“干什么的”,它有“什么作用”。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育心,教育是于心而成于灵,教育是对人类灵魂的塑造工程。这恰恰符合了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本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说法。关于教师角色的隐喻有很多种,比如:“园丁”、“春蚕”、“蜡烛”、“梯子”、“渡船”、“人类工程师”等等。而亚里士多德却说“教师是助产婆”。有很多人听了都很好笑,但又有点不理解。这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理是相同的的,都属于启发式原则。总之告诉了我们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鼓励、引导学生学习,在于释放。还有人说教师是“服务员”!因为教育是公益服务事业,教师是提供这种公益教育的服务员!在许多学校的标语中经常可以看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话更加说明了学生是上帝,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而教师是服务员。通过学习我还知道了,学生在课堂上有三求:求知、求乐、求成。围绕这三点去做也是达到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要求。求乐表现为学生在学习中对兴趣的满足和快乐的享受;求知表现为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探究和占有;求成表现为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最求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就需要。
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我可能并不能把它全部掌握,但我通过学习明白了如何去做,怎样去把握课堂教学艺术。我想更多地还需要在今后地工作中去实践和体会,相信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这本书。本课程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为基础的操作性比较强的教育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现代课堂教学艺术。本书从教学艺术到课堂教学设计艺术、导入与结束艺术、讲授艺术、举例和提示艺术、提问艺术等等,从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阐述了教学中的不同侧面的教学艺术性和具体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深深的感触到课堂是教学艺术尽情渲染、挥洒的载体,是教学艺术奇葩绽放的园地.阅读此书,首先让我感受到的是它的突出的“新课程”性。新课程改革涉及面广泛,牵动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行为方式、教材运用、评价方法等特点明显,课堂教学呼唤生机与活力。新课程课堂教学艺术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尊重生命;体现出种思维过程,重学习方法变革,重能力的塑造;体现出引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现出课程教学评价新理念。
其次,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它的“适用性”。教学艺术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理解、感悟和运用,才能运用恰当,挥洒自如,发挥效益。本书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尤其是丰富的案例中,采撷精华,在理论阐述的同时,透彻分析时间案例,让我不仅仅体味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新异之处,更能学会并掌握、运用新课程课堂教学艺术。
一、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课堂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就能运用自如地把备课中丰富的教学在课堂这个艺术舞台上传授给学生,尽管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但他们总有共性的东西,掌握了共性,也就掌握了规律。在规律指导下进行教学,问题就容易解决。
二、课堂教学艺术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学生的注意之门——学习兴趣。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应以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课文的起伏节奏和学生情绪的变化,环环紧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课结束时,注意增强浓郁的色彩,使学生感受到课已尽,意无穷,留下难忘的印象。”
三、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艺术卓有成效的主要条件。
教学艺术不同于其它艺术类型的独特处,在于教学艺术是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的,要求教学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和教师本人的实际出发,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方法。一般说来,几乎每个教师都有一套自己的绝技。如上海嘉宾县中学语文教师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李传成老师的讨论式教学法,还有情境教学法、点拨式、阶梯式、研究式教学法及洪镇涛的“拈、讲、点、拔、逗、引、会、读”八字教学法。
长南路小学贺雄指导青年教师上课采取学—研—讲—评—改五步法获广泛好评。
四、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在于形成鲜明而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有经验的老教师总有他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样的教材内容,有的可以这样讲授,有的可以那样讲解,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激情型的老师,注意以自己的激情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反应快的老师习惯于对话式教学和变式教学,将个体思维与群体思维辨证地结合起来,加快学生的思维节奏,提高思维的灵敏度。也有的老师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课堂上,紧张、活泼、高效率,课堂下,独立、自由、减负担,他们教学也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个人风格。
五、教学艺术的根本追求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什么是不需要教?学生入门了,上路了,他们能在繁多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就用不着教了。
如江西特级教师潘凤湘老师从教三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考力,去猎取知识,在猎取知识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发展思考力。辽宁特级教师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除了第四步为了信息正常流通和传输,教师进行必要解答外,其余的都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人地位,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他说我是把学生的要求和我的想法统一以后,规定出若干规矩和制度,变成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坚持按这些规矩、制度去作,久而久之,学习质量就提高了,也学会学习了。
六、教学艺术植根于对学生深厚的爱,是情感和情感的共鸣,心灵和心灵的呼应,个性对个性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不仅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还可以使他们从自己所感受的爱护中陶冶良好的情感,使他们从中学会应怎样用高尚的情感去对待别人,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上海特级教师于漪深有体会地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师生就缺乏共同语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育就难以成效。”
学以致用,读了此书,并灵活的运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中,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创造适时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迅速理解老师的意图,激起学生强力的求知欲望,使师生双方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的状态,主动去求索知识的真谛。在我能够灵活运用书中所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同时,我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根据学科的特点,实施的调整教学方案和方法,使之更加人本化、人性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优化我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第五篇: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作者: 李营利(初中化学洛阳市初中化学一班)评论数/浏览数: 0 / 62发表日期: 2013-12-31
21:39:37
给作者发送信息 | 推荐此文章 | 添加到收藏夹
课堂教学艺术
要有效调控课堂,精心备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精心准备课,精心预设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有效调控课堂的基础。一堂课,设计教学环节张弛有度,起伏错落,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流畅自然,教师讲得顺心,学生学的舒心,教师运筹帷幄,课上起来得心应手。故要有效调控课堂,先把课备好。
好课常常有,但不会节节是。有些时候,调控课堂,教师也要耍点手腕,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如通过设置悬念、问题讨论、谜语、故事、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快速产生学习的欲望或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学习知
合理把握课堂节奏,有效调控课堂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我们的课会上的精彩、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