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术语

时间:2019-05-15 10:08: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词术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词术语》。

第一篇:诗词术语

诗词鉴赏必记知识

一、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今体诗:词:曲:

二、诗歌分类

1、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嘱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恋。

2、咏史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人的人或事。对人,或表达缅怀之情,或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或借古吟今。

3、边塞征战诗:一般来说,边塞征战诗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这样壮丽主题的比较少,而表现对战争的厌恶,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比较多。

4、山水田园诗: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代表诗人:陶渊明、大小谢、王维、孟浩然

5、写景抒情诗:即诗人因所见的景物而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6、咏物言志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往往是表现诗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或表现其他或喜或悲的感情。

7、闲适隐逸诗:某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

8、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9、思妇闺情诗:即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多写妇女对在前线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是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10、羁旅行役诗: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11、悼亡诗:悼亡诗多是通过作者追忆往昔,回忆妻殁之前彼此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或其他具体生活情境,或以“记梦”的形式,来表达对亡妻的悼伤与思念。

12、干谒诗: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

三、评价主旨类

1、意境深远、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了解不同作品的意境。什么叫意境?意境是指作者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与境的结合是诗歌创作中主客观结合的结果,有无优美的意境是评价诗歌的创作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古典诗词的精华往往都是意境完美的典范。意境多种多样,有雄浑壮丽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有悲壮苍凉的,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有幽美恬静的,如“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有缠绵凄切的,如“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2、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如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缝衣的动作刻画,把母亲的心情剖析得十分细腻。以小见大,表现了深沉博大的母爱。

3、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当诗人站在幽州台上,极目广袤的北方平原,天高地阔,他心里想的应该不只是一己的命运和得失了。这是一首五七言交错的古诗,慷慨悲凉,大气磅礴,完全挣脱了形式的羁绊,文意纵横驰骋,苍劲有力。诗中的感悟已经跳出了个人的悲欢,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普遍思考,具有超越时代的哲学意义。

4、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等。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真的“好”,春天是万物萌发、蓬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水,雨就顺时而下了。“好”的春雨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这就表明今夜的雨是有意润物的,所以,它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细细地下。

四、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分类: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春望》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如苏轼《定**》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形象栩栩如生。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9、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10、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1、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则是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情感。

12、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杜牧《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将有情人别离时独特的表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诗中两位依依惜别的多情人形象缠绵深挚,别有一番风神韵致。

13、辛苦劳作、纯朴善良的形象如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一个年迈而善良的卖炭翁的肖像,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这样一个最下层的劳动者多么生动、感人,令人扼腕悲叹。诗歌意境用语

1.雄浑壮丽、开阔苍凉、高远辽阔、雄伟壮阔、高旷壮阔、苍凉、雄浑、苍茫、辽阔、高远、深远

2.幽清明净、和谐静谧、恬静自然、虚幻飘渺、安谧闲静、幽静深寂、恬静优美、宁谧、朦胧、空寂、寂静、3.凄清暗淡、萧条惨淡、孤独凄凉、孤寂冷清、萧瑟凄凉、肃杀荒寒、荒凉、冷寂、肃穆、沉郁忧愁

五、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常用词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情感分类

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4、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5、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六、分析手法类

(一)、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A、抒情手法: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B、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白描工笔等。

3、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渲染、比兴、烘托、重章叠句、联想想象、以乐景写哀情。

4、行文结构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欲扬先抑。

(二)、具体手法简析——

1、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直接抒情,尤见出豪爽与飘逸这风。

2、借物抒情:宕开一笔,似有意似无意更显多情。

3、托物言志:似在咏物,实为表志;物耶人耶,融为一体。

4、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5、以乐景写哀情: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6、动静结合: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画面更和谐。

7、虚实结合:

8、色彩丰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往往一体,9、白描与工笔:白描手法,只用线条勾画,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乍一见平淡无奇,细嚼之如饮醉酒,回味无穷。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10、对比:让事物、形象、情感表现更鲜明、突出。

11、渲染: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12、衬托:

13、抑扬: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为了使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

14、曲笔:曲笔是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使诗歌更含蓄。

15、重章叠句: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语言更具有音乐美,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16、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17、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让情感的表达更深沉。

18、比兴:以物起兴或以物为喻,更显形象具体。

19、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使语言更加含蓄、风趣。

20、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21、以景结情:离情入景,以景托之,其实景中见情。

七、诗歌的个人风格类

杜甫的沉郁顿挫(所谓“沉郁”是指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广阔深厚、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是指与沉郁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指表达感情是曲折跌宕,音调起伏变化。)

三曹的苍凉雄健王昌龄的雄健高昂范仲淹的苍凉悲壮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贺的奇诡变幻、忧郁激愤

张九龄的委婉蕴藉李煜的细腻感人李清照、柳永的缠绵悱恻

贾岛的萧瑟悲愁元稹的艳丽浅近王维的恬淡含蓄,气韵生动

陆游的悲壮爱国辛弃疾的气势雄壮苏轼的雄健豪放,旷达高远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白居易的通俗易懂韩愈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杜牧的清健俊爽刘禹锡的清峻明朗李白的豪迈飘逸,清新雄奇

晏殊的明朗疏淡杨万里的新鲜活泼陆游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韦应物的清新典雅欧阳修的清丽明媚姜夔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

高岑的雄浑悲壮孟浩然的恬静浑健

八、评价诗歌语言的常用术语:

质朴淡雅自然苍凉低沉苍劲生动形象沉郁顿挫淡笔勾勒

舒缓悲凉雄健雄浑准确浓墨重彩艳丽多彩含蓄蕴藉富有哲理

清新明快,平淡有趣简洁巧妙,入木三分语言凝练,生动传神

属对工切,声韵和谐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娓娓而谈,庄谐杂出

自然宏丽,饶有风骨音节和谐流畅,语极工整

朴实无华,淡雅含蓄炼字精巧,悠扬轻快,行云流水

含蓄隽永,精巧蕴藉清而不淡,秀而不媚,柔和隽永,色调和谐

通俗生动,平易炙热惟妙惟肖、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注意几个切入点:

1、看作者

由于所处时代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诗人长期形成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应是大致固定的。比如屈原的爱国情思,陶渊明的自得田园,李白的傲岸不屈,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旷达达观,辛弃疾的报国无门等等。了解这些对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很有帮助。

2、看时代

每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总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很深的印迹,诗歌鉴赏时注意这种社会的外在表象非常重要。比如,同是边塞诗,盛唐时是一种“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以天下为己任豪迈气概,南宋时则是一种“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的无奈伤感。

3、看注解

很多诗歌命题者作了一些注解以提醒考生,这对于鉴赏诗歌来说相当重要。一是有的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不同;二是不同的环境中感受不同,注解中作的提示有助于考生理解诗歌。比如宋之问的《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心情一般难以理解,了解了宋之问因获罪被贬泷州,第二年从贬所逃归,途经襄樊附近的汉江而作了此诗后,这种精神痛苦才显得更加贴切和富于情致。

4、看“情”点

古代诗歌中往往有很多直接表现情感内容的词语,把握这些词语对于鉴赏诗歌尤其重要。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一个“愁”字把作者的主要思想情感透露了出来。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可以看作是理解全诗的一把钥匙。

5、看形象

诗歌是靠形象说话的,写景叙事都离不开意象。从常见的形象入手也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

6、看用典

古人写诗往往用典故曲折地表达思想,了解这些典故对于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尤有帮助。王安石的《桂技乡》对杜牧“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的化用,把怀古的伤感表现地淋漓尽致。

二、鉴赏诗词感情、内容、主旨时规范的答题语言

A.题材方面的:写景抒情诗(如王维《山居秋暝》、杜甫《登高》、《登岳阳楼》);咏物言志(情)诗(如李商隐《锦瑟》、杜甫《春夜喜雨》、贺知章《咏柳》);怀古咏史诗(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杜甫《蜀相》、刘禹锡《石头城》);即事感怀诗(如李煜《虞美人》、柳永《雨霖铃》、李清照《一剪梅》、姜夔《扬州慢》;边塞征战诗(如王昌龄《出塞》、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时还可说“ 山水田园诗”。

了解古典诗歌常见的内容:离情与别绪、怀古与伤今、思乡与怀远、个人情致与山水田园、咏史咏物与讽喻抒怀、春恨秋悲与人生际遇、出世的山林之趣、与人世的庙朝之志等。

B.评价思想内容方面的: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 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思想——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C.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情感——寂寞(愁绪万端、欲说还休、凄清冷落、感伤失落、报国无门、物是人非)、超脱(寄情山水、向往安宁)、豪放(咏史述志、状景抒怀)、婉约(闺中独处、思念情郎、泪洒楼台、月影自怜)、思乡、怀友、题赠。愉悦、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仰慕、激愤;恬淡、闲适等。

第二篇:高中语文 诗词鉴赏常用术语及分类例说

诗词鉴赏常用术语及分类例说

一、读《蜂》,回答问题。“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问题:此诗采用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解析:看题即知是咏物诗,通读之后可知蜜蜂的形象乃“辛勤”,由此可知咏物是为了写人抒怀,最后一句作者表明态度。答案应该是采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的讽刺。

二、《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补注:南冠,囚徒。玄鬓影,代蝉。)

问题:诗中蝉的形象如何?作者的形象如何?二者如何交织在一起?表达怎样的感情?

解析:审题、审注释可知作者身陷囹圄,思绪万端。通读可知秋蝉唱,客思深,露重蝉难飞,风多蝉声沉,而作者年华易逝,一事无成,仕途坎坷,屡遭困厄,虽与蝉一样都具高洁品质,可谁能明白呢?据此回答:前者是一只处在露重风多的险恶环境中的寒蝉。后者是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未老先衰,忧心忡忡的诗人。作者表面写蝉的哀鸣,实际是为自己鸣不平,写环境乃一语双关,写高洁将所咏之蝉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直接抒发了怀才不遇,蒙冤不白的悲愤之情。

三、《早雁》(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问题:

1、本诗采用()手法,托物抒情,表面句句写(),实际句句写(),清丽含蓄。

2、分析主人公的形象。

解析:此诗采用象征手法,表面写雁,实际写人。“早雁”即抒情主人公自己,早雁的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据此,抒情主人公是遭射四散,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人形象。

四、《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问题: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鉴赏此词。

解析:从内容上看,此词上阕集中写梅花的艰难处境。它开在郊野的驿站外,紧靠破败的断桥,人迹稀少,寂寞荒凉,倍受冷落,偏偏这时又刮风,又下雨,但它还是开了;下阕写梅花迎春、报春却遭嫉妒,倍受摧残却芳香如故。从表现手法上看,上阕情景双绘,情景交融,咏梅实质咏自己;下阕托物言志,表现作者孤傲高洁,不同流合污,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即答案)

(二)怀古咏史类。了解史实,体会作者创作意图,找到触发其感情的媒介或现实原因,从而领会感情。喜用术语: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用典、联想、对比、衬托、扬抑、讽刺、含蓄(表现手法)等等。

用心

爱心

专心

例一,《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题:此诗曾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请问它好在哪里?

解析: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是由市中心通向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此是高门世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大将谢安都住在这里。昔日繁华热闹,而今长满野草、野花,变得荒凉冷落,再加上斜阳残照,更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以上是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后两句乃千古名句,赋予燕子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引出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此诗怀古伤今,对比鲜明,语言浅显而又蕴藉含蓄,读来余味无穷。(答案在其中)

例三,《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长庆四年,作者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长江东下,经西塞山。三国以来,金陵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政权更替反复。有鉴于此,诗人写下此诗。)

问题:“人世几回伤往事”中伤感的往事是什么?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析:结合注释理解作者创作意图。解题时,宜把它放到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答案:指东吴以后的几个朝代在金陵建都,但一个个相继灭亡。反对分裂,主张统一。

(三)山水田园类。抓住写景特点,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写景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喜用术语:寄情山水、闲适恬淡、厌弃名利、热爱自然(思想内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比喻、拟人、夸张、衬托、联想、动静、明暗(表现手法)等等。

例一,《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问题:此诗的意境是什么?夜晚桂花落,作者竟然知道,为什么?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

解析:难点是意境。先体味诗中写了什么景,作者有什么情,二者怎样交融。景是花落、月出、鸟鸣,气氛是幽静;而人有闲情,内心闲静。交融在一个“静”字上。

答案:意境是静谧。“人闲”说明周围无人事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再加上环境的幽静,所以细微的花落下才被觉察到了。后两句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例三,《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问题:此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语言有何特点?

解析:此词易懂,可对照术语对号入座。

答案:基调是“闲适”。上片从他与邻里关系的融洽,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可见其内心的宁静,淡泊的情怀;下片从他对偷梨、枣儿童的欣赏、保护态度也可体味出万事足后的闲情。语言明白如家常语,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不雕琢,至“简淡”之妙境。

例四,《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问题:诗中给我们描述的是怎样一个人物?其内心世界是怎样的?诗是怎样表现“幽”这一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字的?

解析:此诗用字造语平平无奇,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境界自出,蕴含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就意境而言,它不仅给人清幽绝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的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

答案:从所居、所为可推断这是一个闲适恬淡的隐者。其内心是安闲自得,尘虑皆空的。诗选择了竹林与明月为对象,以月之明映衬林之暗,描述的是月夜幽林之景,再加上琴声、长啸,以动衬静,更加显得清幽澄净。

(四)边塞征战类。此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术语:豪迈、慷慨激昂、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思想内容),烘托、渲染、对比、双关、讽刺等等(表现手法)。

例一,《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问题:此诗的主题是什么?从抒情方式上分析此诗的写法。

解析及答案:对照术语,结合诗的后两句可知,诗的主题是表现战士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此诗前两句情景交融,作者在这里展现了一幅广阔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北面是绵延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的一座孤城;再往西,是要塞玉门关。这是当时戍边战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这是他们心之所系。自然,写景中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战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茫暗淡的景色里。诗的下两句直接抒情。虽然戍边时间长,战事频繁,战斗艰苦,敌军强悍,边地荒凉,但将士却直抒豪情壮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例二,《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问题:有人认为三十万征人一时回首不够真实,你的看法如何?

解析及答案:开头一句,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烘托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接下来遍吹的哀怨的笛声引起了军人的共鸣,全军在同一时间回首望乡思亲。试想一下,这次行军是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在荒漠上、月夜中,再加上此吹彼和的哀怨笛声,广大征人会涌起什么情感,三十万征人同时回首,正是用夸张手法刻画出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境界,收到最大的艺术效果。它不但不违背真实,而且把真实表现的更突出,更完满,更动人,它是艺术的真实。

用心

爱心

专心 3

例三,《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问题:“貂锦”指什么?是什么修辞手法?诗中震撼人心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震撼人心?采用了什么手法?全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解析:诗的前两句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誓扫”“不顾”可见忠勇敢战,“五千”可见牺牲巨大。后两句,笔锋一转,另辟新境,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

答案:“貂裘”指精锐部队。借代的修辞手法。后两句震撼人心,因为在这里没有直接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这是在一虚一实的对比中表现的(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全诗既表现了戍边战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精神,又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既可看出作者昂扬的爱国之心,又可见其无限的同情心。

(六)送别类。这类诗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或送朋友,或送亲人;或赴边御敌,或入京应试,或贬谪荒远,或林泉隐退;或惜别、眷恋,或劝勉、祝愿;或批评时政,或同情民生,或抒报国之志……。

例二,《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释: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问题:

1、江淹在《别赋》里写到“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试比较这几句与许诗前两句在写法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2、许诗后两句写法也很有特色,试作简析。

解析:二者都写离愁,注意都用什么景表现,可从色彩上体会。前一问答出,后一问就好答了。

答案:江淹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许诗以青山红叶的明丽秋色反衬别离之苦,二者都是以乐景写哀。(这真是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许诗后两句以风雨凄迷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这样借景抒情,以景结情,不但更含蓄,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伤的情韵。

例三,《别离》(陆龟蒙):“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问题: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是怎样的?用什么表达方式表现的?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析:此诗叙离别而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写得慷慨激昂。诗的颈联是难点,它用成语说明大丈夫的人生观。其本意是说,毒蛇咬手后,为了不让蛇毒攻心而死,壮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那么,这里是什么含义?

答案:主人的形象——有泪不轻弹的坚强刚毅,以离愁为耻的威武潇洒,不畏艰险、不怕牺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牲的大无畏精神。全诗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主旨是表达一种建功立业的志向。

例四,《送李给事》(赵嘏):“眼前轩冕是鸿毛,天上人间漫自劳。脱却朝衣独归去,青云不及白云高。”(注释:轩冕——达官贵人的车服。漫自劳——枉自徒劳。)

问题:“白云”“青云”各比喻什么?表达诗人什么情怀?

解析:诗人早年热衷功名,有诗名,但迂腐,致使仕途坎坷,终身不仕。此诗送人以明己志。

答案:“青云”喻高官厚禄。“白云”喻隐居者自由不羁,洁白无暇的品格。诗反映了诗人轻视功名利禄,向往自由洒脱的隐士生活的情怀。

用心

爱心专心 5

第三篇:高考诗词鉴赏题对策及专用术语研究

高考诗词鉴赏题对策及专用术语研究

高考诗词鉴赏题对策及专用术语研究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主要特点是加大了主观题在整张试卷中的比重,其中诗词鉴赏题的改革尤为引人注目。有些同学反映由于平时针对诗歌鉴赏题所作的练习都是选择题,一下子改为主观题根本找不到思路。事实上,经过对大纲及样题的研究,笔者发现做这类题也不是天马行空,仍然有很多规律可循,另外还需要掌握一些鉴赏术语,这样,我们不难做到“一矢中的”。通过研究,我把诗歌鉴赏分为以下几个层面(为了方便记忆,有些分项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并列关系):

一.语言层面 王安石称诗歌之语言为“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在高考的考查中,语言层面我们需要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例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例4: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例5: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④整体评估:对语言整体评估的重点是会用一些术语。在诗词的风格上,词有豪放婉约之别,诗曲又何尝不是。但专用鉴赏术语有:激越高亢。清婉秀丽。用语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用语平易,含义隽永。在语言结构上,倒装一般表强调,例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辛弃疾)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杜甫)意象罗列是使描写更具镜头感,是电影语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一骑红尘妃子笑(《过华清宫绝句》杜牧)。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二.内容层面内容层面主要指从内容上把握鉴赏诗词,高考大纲要求同学能把握诗文的大体意思和艺术手法,这说明在这道题上并不会出一些艰涩难懂的作品。所以,在内容上我们还是要“会抓点”,“会术语”。①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专用术语:a.借景抒情(《山居秋瞑》王维)b.托物言志(《咏风》王勃)c.感物伤怀(《蝉》李商隐)d.情景交融e.以情驭景f.以景显情 ②注意诗词体裁上古今关系:专用术语:a.借古伤今b.借古讽今(《越中览古》李白)c.今昔对比d.怀古伤己(《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③特殊意象:有些事物本身具有特定象征意义,诗词中出现这些事物,我们要把这些特殊象征意义作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例如: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④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这方面对学生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例如:《扬州慢》(姜夔)中杜牧的诗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中拓跋焘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详。象《长亭送别》(王实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中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⑤蕴含理趣: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里所蕴含的道理只要求学生稍微点出而已。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后游》杜甫)写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是无私心的道理。“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杜甫)看到水的缓缓流动,云的停着不动,竞争的心思,飞驰的意念都停滞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这诗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另外较有名的说理诗句如朱熹《观书有感》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等。三.扩展层面

扩展层面主要指从整体对诗的把握,使自己的鉴赏提高一个层次的内容。①意境及思想感情:主要术语有压抑、沉郁、欢快、雄阔、委婉、含蓄、空灵、直率、自然、风趣、平淡等。此外思想感情有时还有层次,主要术语有:“层层拓展、深入”,“感情渐起波澜”。②抒情方式:主要术语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③修辞: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呼告是为了表达感情更直接等等。学生所要做的就是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④多角度欣赏:有些诗词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方面渲染气氛,丰富了诗文的内容。四.补充层面同学在回答主观鉴赏题时要注意“三注意”:一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象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二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辛弃疾、毛泽东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画中有诗”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三要注意注释,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三要”作到了,诗歌鉴赏你就成功了一半,此言并不夸张。

第四篇:术语

IPO

全称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募股),是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有限责任公司IPO后会成为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招股是指一家私人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向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量化宽松

量化宽松是一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提高货币供应,可视之为“无中生有”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其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证券等,使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资金增加,为银行体系注入新的流通性。

“量化宽松”中的“量化”指将会创造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指减低银行的资金压力。[2]中央银行利用凭空创造出来的钱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借钱给接受存款机构、从银行购买资产等。这些都有助降低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和降低银行同业隔夜利率,银行从而坐拥大量只能赚取极低利息的资产,央行期望银行会因此较愿意提供贷款以赚取回报,以纾缓市场的资金压力。

当银根已经松动,或购买的资产将随着通胀而贬值(如国库债券)时,量化宽松会使货币倾向贬值。由于量化宽松有可能增加货币贬值的风险,政府通常在经历通缩时推出量化宽松的措施。而持续的量化宽松则会增加通胀的风险。

什么是ST股票/*ST票?

沪深证券交易所在1998年4月22日宣布,根据1998年实施的股票上市规则,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

ST股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连续二年亏损,被进行特别处理的股票。*ST股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的股票。

由于 “特别处理”的英文是Special treatment(缩写是“ST”),因此这些股票就简称为ST股。

财务状况异常指:

1、最近一个会计的审计结果显示股东权益为负值;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

2、最近一个会计的审计结果显示其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即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

3、注册会计师对最近一个会计的财务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4、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的股东权益扣除注册会计师、有关部门不予确认的部分,低于注册资本;

5、最近一份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对上利润进行调整,导致连续一个会计亏损;

6、经交易所或中国证监会认定为财务状况异常的。

其他异常状况指:

1、由于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导致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设施遭受损失,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基本中止,在三个月以内不能恢复的;

2、公司涉及负有赔偿责任的诉讼或仲裁案件,按照法院或仲裁机构的法律文书,赔偿金额累计超过上市公司最近经审计的净资产值的50%的;

3、公司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影响上市公司正常经营活动的;

4、公司出现其他异常情况,董事会认为有必要对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的;

5、人民法院受理公司破产案件,可能依法宣告上市公司破产的;

6、公司董事会无法正常召开会议并形成董事会决议的;

7、公司的主要债务人被法院宣告进入破产程序,而公司相应债权未能计提足额坏账准备,公司面临重大财务风险的;

8、中国证监会或交易所认定为状况异常的其他情形。

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实行特别处理期间,其股票交易应遵循下列规则:

(1)股票报价日涨跌幅限制为5%;

(2)股票名称改为原股票名前加“ST”,例如“ST银广夏(000557)”;(3)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必须审计。股票中 SST、*ST *ST---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ST----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特别处理。

S*ST--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 还没有完成股改。SST---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特别处理 还没有完成股改。S----还没有完成股改

*ST类股票想要摘掉*ST帽子必须全部符合如下条件:

1、并非连续两年年报亏损(包括对以前年报进行的追溯调整),从现有ST的情况看,2006年年报必须盈利;

2、最近一个会计的股东权益为正值,即每股净资产为正值,新规定不再要求每股净资产必须超过1元;

3、最新年报表明公司主营业务正常运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因此不能只看每股收益数据,还要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

4、最近一个会计的财务报告没有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5、没有重大会计差错和虚假陈述,未在证监会责令整改期限内;

6、没有重大事件导致公司生产经营受严重影响的情况、主要银行账号未被冻结、没有被解散或破产等交易所认定的情形。

若想一步到位摘掉*ST帽子,恢复10%的涨跌交易制度,在硬指标上必须是年报的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以及每股净资产三项指标同时为正值,才有提出摘帽的资格,交易所有权根据各家公司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批准。

QFII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简称,QFII机制是指外国专业投资机构到境内投资的资格认定制度。QDII

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英文首个字母缩写。是指在人民币资本项下不可兑换、资本市场未开放条件下,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有控制地,允许境内机构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业务的一项制度安排。

市盈率

指在一个考察期(通常为12个月的时间)内,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

市净率

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

市净率多少合适?这就要看什么市场了.牛市可以放宽.熊市会降低.目前香港,美国等成熟市场的银行股的市净率在2-3倍.而我们的民生银行是6.5倍,招商是5倍.因为我们是牛市,所以银行股超过5倍也不能简单就说它是泡末.比如工商银行06年上市时净资产是0.9,现在是1.45,当然这里面有没有做假帐就不说了.说明牛市里股票的成长性很高..上市公司的赢利增长很快,否则就不会构成牛市了..象中信证券,市净率超过10倍,但依然在今年的下半年还会上涨.净资产收益率

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私募 按投资标的分有私募证券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私募风险投资基金(VC)。目前国内典型的私募证券基金有武当资产、广东新价值、赤子之心、尚雅投资、星石投资等,典型的PE有KKR基金、凯雷基金、红衫资本、鼎辉投资,典型的VC有李开复的创新工场,软银赛富、联想投资、IDG等。

阳光私募

专指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这一块,因为它不被国家法律认同,即武当资产、新价值、尚雅都是“灰色”系公司,而KKR、红衫资本或IDG都是有牌照的,能够按注册范围做股权投资或风险投资。

那武当资产、星石等私募证券基金如何规避法律,披上合法的外衣呢?答案是借道信托公司,使自己“阳光化”。它们从信托公司那儿买一个证券投资信托计划账户,表面上资产管理人是信托公司,而实际操作人是私募,投资者的钱是存放在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计划的一个指定账户,与私募资产隔离;定期公开基金净值收益,操作具有规范性、合法性,所以我们常常见到深国投(星石)、中融(赤子之心)这样的信托计划。通过信托公司渠道,私募的投资计划、预期收益率、资金存放都阳光化了,这样的私募即叫做阳光私募。仍然是传统模式的,向熟人募集,资金存放于私募账户,这样的私募即是不阳光的私募,是非法的。

第五篇:诗词鉴赏常见易混术语分类解析

诗词鉴赏常见易混术语分类解析

(二)三、描写手法类——烘托/渲染、衬托/对比/烘托、白描/工笔、虚实/动静

诗人抒情言志离不开景物描写,而景物描写方法又是复杂多样的。从景物描写手法上来鉴赏,一般要注意作者观察和描写的角度(正面和侧面、实写和虚写、动景与静景、远景与近景、形色声味等),要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烘托和渲染、白描和工笔、对比和衬托、比兴手法、象征手法等),要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用典、对偶等)。在以上所举术语中,下面几组是考生在鉴赏中经常混淆的,现具体辨析如下:

1、烘托/渲染

烘托和渲染原都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前者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烘托,使物象的特征更加突出;后者一般在需要强调突出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中的形象更鲜明突出。现广泛运用于文学艺术创作,也是两种为突出事物特征的迥然不同的描写手法。

烘托主要指用乙物来托甲物,使甲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的一种方式。根据甲物和乙物的关系,烘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根据甲、乙物的对象特征,烘托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类:(1)以人烘托人。如乐府诗《陌上桑》中诗人分别借“行者”“少年”“锄者”等人的反应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2)以物托物。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全诗除了首句点明描写对象“微雨”外,其余都是通过描写其它景物来写“雨”的,诗人成功运用以物托物的艺术手法,仿佛使人感觉到船帆上、鸟羽上、天际上、大树上全都笼罩着蒙蒙细雨。又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中描写的对象是夜雪,但诗人却从触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烘托出雪之大、之猛。(3)以物托人。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冬天恶劣环境的烘托,刻画了钓叟的独特个性及其乐观豁达的情怀。又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三次描写月光,分别烘托出了琴声的美妙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渲染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是指通过对环境、场景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等细节描写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表达效果,它主要是从正面来描写对象的。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诗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图。后四句以东西南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活动为中心,显得活泼、自然、有趣。采用复沓句式而略有变化,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渲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使有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联想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又如杜甫《兵车行》中的第一段,作者着意描绘了送别的场面,从而表达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2、衬托/对比/烘托 诗词中描写的景物往往不止一个,其地位也不是并列的。“衬托”“对比”“烘托”这组术语就反映了景物描写的角度和主次关系。高考中经常考查考生对景物描写的分析,但考生不明白这三者的区别,往往混为一团。

衬托和对比都是把一些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突出另一事物的特征。但二者有着鲜明的差异:对比主要强调事物间的差异性,所列举的事物都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如姜夔的《扬州慢》、李白的《越中览古》等怀古、凭吊类的诗歌大多通过古今对比来表达物是人非的伤感或黍离之悲。而衬托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所列举的事物间有主有次,并非平等、并列关系。如白居易的《夜雪》一诗中,描写的主要对象是“夜雪”,诗中还描写了冰冷的衾枕,明亮的窗户、折断竹子的声响,所举事物间有主有次,采用的就是衬托手法。

衬托和烘托手法的异同:相同点是所列举的事物间都有主次之分,都是为强调突出主要事物的特点。当二者所列举的事物不止一个时,这两种手法可以通用。但衬托只是烘托的一种具体形式,烘托是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主要事物不一定交待出来;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得交待,二者相互映衬。烘托必须采用多个次要事物来突出主要事物,而衬托可以是一对一的映衬,也可以是多对一的映衬。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正衬和反衬的异同,这两个述语是衬托手法的两种具体运用。正衬是指用相同性质或特点的事物来衬托。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江碧”衬“鸟白”,以“山青”衬“花红”,颜色与景物相映成趣。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来衬托另一事物。这种手法在借景抒情诗中运用十分广泛而典型,一般分为: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乐情。前者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借春日的美景来反衬词人的离别情感;后者如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借助天山恶劣的环境来表达戍边战士的乐观的革命情怀。

3、白描/工笔

白描本是中国画技的一种,一般用墨线粗线条勾勒,不着颜色,移用到文学创作上,即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如孟浩然《春晓》、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都惜墨如金,分别粗线条的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归隐田园的情景。

而工笔则是对事物注重局部细节描写,对之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如王维的《待储光羲不至》:“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诗人紧扣题目中的“待”字,描写了诗人等待客人到来的种种情景:清早启门待客来,但坐立不安,时坐时起。接着又描写听觉上的幻境,然后又通过景物描写(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从早到晚,友人还是没有来,而是自己多情(空复情)。在诗中,诗人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心理、景物),表达了盼望好友到来的急切心情以及好友未至的怅惘心情。

4、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和动静结合是古诗词中描写景物最常用的两种角度。在高考命题中,分析诗词虚实和动静手法的题目出现频率较高,考生在具体辨析时也容易混淆。

虚实相生在诗词中是指现实中的景、物、事与想象中的景、物、事互相映衬,相互渗透和转化,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思想或情感的艺术手法。它能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情趣。

在文学作品中,“实”与“虚”只是相对的,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景、物、境,包括客观的、具体的、有据的、有形的、已知的、现实中的、眼前耳濡目染的各种“象”。所谓“虚”是指虚拟的景、物、境,包括主观和、无形的、无据的、假设的、已经过去的或者未来将出现的景象,还包括梦境和神仙鬼怪世界等。如在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虚写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物实情,写词人与心上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下片主要描写了别后生活的设想,全是虚写。全词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别离时的依依不舍的心情。又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古风》(西上莲花山)及李清照的《渔家傲•记梦》三首游仙诗都是通过描写光怪陆离的仙境来反映现实社会的黑暗。

在诗词中,虚景与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鲜明的对比来突出中心。如姜夔的《扬州慢》中虚写了昔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华景象,实写了经过战乱后的“尽荠麦青青”的凄凉景象,一实一虚两幅画面对比鲜明,深切抒发了词人的黍离之悲。有时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关系来突出中心。如欧阳修的《踏莎行》,上片实写,通过初春景象来反衬行人的离别愁绪,下片虚写,通过假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相,来写愁思,妻子思念丈夫,丈夫想念妻子。

动、静是对诗词中的景、物作动态或静态角度的描写,它往往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征或寄寓作者思想情感。动、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境和意趣。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在前三联中成功地运用了动静结合和虚实结合的手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静谧、恬淡的田园图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为后面作者表达归隐思想作铺垫。

【高考精题回放】

1、(200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5分)

凉州词注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边城景象:暮雨菲菲,大雁低空飞,沙漠绿洲上的芦笋长势很好,后两句以虚写为主,遥想了驮队远行的情景,虚中有实。

2、(2008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正宫〕 塞鸿秋 浔阳即景(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答(5分)从写景的顺序看:

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

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

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

一、二两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

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四、其它类

1、比喻/象征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的基本结构包括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从形式上看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琴声高低变化:“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用“急雨”“私语”“大小珍珠”来比喻琴声高低变化的情景。如骆宾王的《咏蝉》在第五、六句中,纯用比喻修辞手法:“露重”“风多”比喻社会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全诗诗人以蝉自喻,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感。

象征是指借助描写具体形象的外在特征来表现某种抽象深邃的概念、思想、情感的艺术创作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与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联系,但通过艺术定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写,会使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的某种联想,从而领会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抽象的意义。象征可以根据人们习惯和约定束成,往往选择人们所熟悉的象征物作为本体,表达一种特定的思想意蕴。如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等。象征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也可使复杂的深刻道理浅显化、单一化等。

在诗词中,松竹梅菊、日月星辰、飞禽走兽等自然万象往往被人们赋与某种情感和象征意义,诗人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总之,比喻与象征有着很大的差别:前者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求“形似”或者“神似”,后者象征意义与本体事物间要求“神似”;前者是以物比另物,比喻的对象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对象,后者是以物显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明而让读者去联想、领会,象征意义往往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前者只限于修饰语句,后者作为文学创作基本手法,它主要立足全文,至少是文章的一层或一个段落。

【高考精题回放】

(2008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宋 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答: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答:分析:本小题通过比较鉴赏,要求体会“夕阳红”意象的深刻含义,既考查考生对两首词的整体理解,又考查学生对“夕阳红”特定含义的个性解读,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功底。“夕阳红”的特定含义不能离开全词的内容而臆造。如由侯词中作者成长无成与一举登第、终有成就形成对比,可以判定“夕阳红”含有老有所成的豪情壮志;由《三国演义》中“淘尽英雄”与“青山依旧”形成的对比,可以体会到“夕阳红”含有的人生苦短的意思。

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2、风格特征/语言特色

所谓风格,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现代汉语词典》义)在文学作品中,风格往往指作品在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之处,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它是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加深刻,能反映作者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等内在特质的外部特征。作家风格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是作家从幼稚走向成熟最终定型的过程。具体而言,广义的风格特征体现在作品各要素中,是多样性和同一性的高度统一。它可以表现诗人选择题材的个性、对主题思想挖掘的深刻性和独特性,也可以表现为创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现实主义手法、批判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以及塑造形象的手法、语言表达的独创性等。它与作家的阅历、经历和个性密切相关。文如其人,我们解读某位作家风格要学会知人论世。而在诗词鉴赏中,所指的风格特征一般都是狭义的,即从诗人选材特点和语言表达特点角度去分析。有时就是要求考生分析诗词的语言风格特征。

在诗词鉴赏中,我们要了解一些关于风格特征的基本知识:

从诗、词、曲主导风格上看:有诗庄、词媚、曲谐之说,而词又有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和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之分。

不同题材的诗词风格:宫廷诗、闺怨诗(缠绵婉转)、田园诗(恬淡静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慷慨悲凉)、咏史诗(雄浑壮阔)、讽喻诗(沉郁激愤)

每位诗人、词人的风格也不同:如苏东坡、辛弃疾(豪放),柳永、姜夔、李清照(婉约),李煜、刘禹锡(隽永),谢灵运、谢眺(自然),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屈原(雄浑悲壮),陶渊明(淡远闲静),王维(恬淡优美)等等。即使是同一作家,其风格也是多样性的,如苏东坡作品主导风格是豪放派的,但也写过《江城子》这样缠绵悱恻的悼亡诗的,还有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等。

而语言特色是指诗词在遣词造句上呈现出的特点,是文章风格上的一个具体方面。在高考中,命题指向比较具体,考生容易思考和作答。常见的分析诗词语言特色的题型有:一是炼字(句)型,要求指出某句(联)中用得生动传神的字,并联系该句(联)分析其意义(字面意义和临时意义);二是辨析修辞型,要求学生指出某句(联)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三是评价型,一般指题目中引用前人评价,要求学生对之分析评价,或者题目已经交待其语言方面的特点,只要求学生举例分析说明即可,难度较低。

总之,无论是概括诗词整体风格还是分析语言特点,不能只流于字面意义的解说,而要联系诗文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意义和哲理。

【高考精题回放】

1、(2008年高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杯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①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2)“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分析:这道小题考查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以及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考生可以联系注释了解顾炎武的志向,在此基础上去理解“肝胆”,即可推断出这“肝胆”应该指的是对故国的一片赤诚忠心、一片爱国之志。而“阅”,由“看”引申为“见证”。参考答案:

“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2分)表达了作者虽已经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2 分)

(3)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 分)

分析:本小题要考生联系杜甫诗风对这首诗的风格特征进行分析,学生首先要对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和他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的思想感情有所了解,然后围绕此风格特点联系顾炎武的思想感情和语言表达进行分析即可。参考答案:

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者深沉凝重。(2分)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感与自己的人生际遇、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2、(2008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修辞巧妙,作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以人喻物,独具匠心。同时又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干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B、想象别致,意蕴生动深刻。如“眉眼盈盈处”妙语双关,既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又如“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想象奇特浪漫,语言生动风趣。

3、意境/意象

意境和意象是中国诗词中两个重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在诗词中着力刻画和创造的对象,也是诗歌鉴赏中经常使用的两个术语。在高考诗词鉴赏中,考生对其含义不清,容易混淆,具体辨析如下:

意象是指诗人为抒情或言志而精心挑选的客观自然景物(山川草木、日月星辰、亭台楼阁、名胜古迹等),但这些客观物象加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意之后,便成了诗词中的意象。而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它是既依托意象而产生又超越具体物象的通过读者联想和想象才能进入的一种艺术境界。

在诗词中,意象和意境是密不可分的:意象或意象组合构成了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和途径。一般说来,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咏物诗大多如此,如王冕的《白梅》只描写了白梅一种景物;意象组合(列锦、交叉)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的意境,从而表达一种基调或某种氛围。如杜甫在《登高》的首联和颔联中连续使用八个意象(风、天、猿啸、渚、沙、落木、长江)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图画,为下文写登高抒怀作了环境的渲染。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更是采用多个意象来描绘图景的典范之作。总之,意象和意境是互相依存的,但并非所有的意象组合都能构成一个意境,正确地把握二者关系,还得需要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来沟通景与情、情与理的关系。

当然,意象和意境也在使用范围上和读者获取途径上明显不同:前者属于个体概念,是一个个具体可感的表意的典型物象,我们可以在诗词中数出来的;后者是一个整体概念,是“象外之境”,它是一种需要读者借助外在的艺术形象表达,通过联想和想象,融入自己心理体验才能悟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另外,在诗词鉴赏中,学生也容易把意象和诗歌形象两个概念混为一团,意象是隶属于诗歌形象的,诗歌形象所指范围广,既可是具体的,也可是抽象的情感或理趣;而意象只能是客观的、具体的。诗歌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情、理等,而意象通常只是自然物象。

诗词鉴赏,命题者主要是从内容层面上来考查意象和意境的,也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评价。常见的题型有:概括意象的特点或分析意象所包含的象征意义、情感意义;概括诗词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等等。

【高考精题回放】

1、(2006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⑴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答:晚――归艘 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⑵ 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答:“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2、(200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正宫] 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流水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白云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分析:诗歌鉴赏所选材料是元曲[正宫]叨叨令(溪边小径舟横渡),曲中描绘了青山白云、门前流水、轻舟小径这样一个幽邃飘渺的极其澄净的世界,字里行间表现出超然尘世的脱俗和隐逸情怀。写法上,隐约回环,先造其境,使人产生强烈的探询感,结句借人们熟知的“鹦鹉洲”指称“渔父”,点出意旨。含蓄蕴藉又不失明朗畅达。

参考答案: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全文完)

下载诗词术语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词术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承兑汇票术语

    承兑汇票术语 BP:万分之一 光票 主要是指票据上除了出票人与收款人没有第三方企业背书,或者指无税票无跟单合同的票。背书 收款企业可再把票转让给别的企业,即,背书(转让);其中,背......

    电话术语

    装饰公司电话营销话术 电话销售:您好,请问是**先生/小姐吗? 电话销售:我们是XX装饰公司的客户顾问,我姓x,请问您***小区的房子最近有装修的打算吗? 客户:不装修。(客户也许会说“我现......

    报关术语

    常用报关术语1 直属海关 直接由海关总署领导的海关。 2 进出境运输工具 用于装载进出境人员、货物、物品的各种船舶、车辆、航空器以及驮畜3 过境货物 由境外启运,通过我国......

    商业术语

    国际贸易实务常用词汇(英汉对照) @每;单价;在 accelerate trade payment(ATP) 加速贸易付款 acceptance 承兑,接受 acceptance letter of credit(acceptance L/C) 承兑信用证 acc......

    工作术语

    名词术语 地理位置:标明距陆地最近点的方位、距离或与邻井的相对位置关系; 构造位置:标明构造部位,地震测线位置及炮点; 坐标:以实测坐标为准(采用WGS-84系统); 水深:指平均海平面距......

    瑜伽术语

    一、身体的平面 从解剖学上讲,人的身体有三个平面: 1、横断面:是身体中轴线(脊柱)的垂直面,它将身体分成上下两部分。2、额状面:平行于双肩沿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分。3、矢......

    有机化学术语

    1.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重要的基团 官能团 functional group 双键 double bond 三键 triple bond 烃基 hydroxy group 琉基 mercapto 硫轻基 sulfhydryl group 羰基 carbony......

    统计术语

    第一节统计术语一、增长类相关1.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表示两个量的比例关系,百分点表示百分数的变化。2.斜率≠增长率。3.增长了,增长到,翻番:①增长(了)r倍=是原来的r+1倍。②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