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课余生活调研报告
小学生课余生活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组名:六翼天使
组员:付玉楠、李胜艳、苏志丹、王维文、李倩倩、李亚琳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十年来小学生课余生活状况调查研究的回顾,对课余生活的含义及目前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形式、时间分配和满意度进行了梳理。发现小学生课余生活单一,仍以学习为主,自由活动时间较少,同伴间的互动也较少,教师应重视对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指导,还学生一个快乐、轻松、有意义的课余生活。
关键词:课余生活;含义;形式;时间分配;满意度
课余生活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小组成员都是 80 后,很多人在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时,常常对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自由地与小伙伴跳绳、飘洋牌、扔沙包、打陀螺、玩官兵抓强盗等各种形式的玩津津乐道,人人都有一肚子的经验和美好回忆。而对当下的儿童来说,这些形式的玩已经离他们很遥远。各项研究表明现在的小学生课余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化,上网、影视娱乐等流行休闲方式开始在小学生课余生活中占主要位置,但小学生课余生活单一,仍以学习为主,自由活动时间较少,同伴间的互动也较少。“减负”后,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明显多了,如何让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为了更好的了解小学生课余生活的状况,我们对 2000 年后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回顾与综述。
一、课余生活的含义课余生活是指学生在学校课程计划以外的时间,活动的总和。它包括学生平时的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等学校教育空当的休闲时间活动。小学生可自由利用的课余生活加多的有双休日、节假日以及寒暑假等。课余生活是紧张的学习生活的缓冲,是发展特长、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课余生活在时间维度上包括: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等学校教育空当的休闲时间;在内容维度上包括:课外学习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课外文艺活动、课外科技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休闲娱乐等。
二、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形式 《教育科学研究》(2002 年9 月)的调查结果显示,“做作业”、“看电视”、“自由玩耍”、“兴趣活动”、“看课外书”是小学生在家的主要活动。小学生在家中首先要完成作业,然后看电视。看电视成为小学生在家中的最主要活动之一。兴趣活动主要包括孩子所接受的家长给予的各种必要的“特长”(如练琴、练书法、下棋等)训练。李季在广州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课余经常的活动依次为:做作业或复习功课 55.4%;看电视15.8%;阅读课外书刊10.5%;参加体育运动8.4%;上网3.4%;玩电子游戏1.6%;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1.4%;逛街1.2%。徐敏霞(2004 年)的调查,少年儿童在放学后的课余时间里,66.8%的学生表示放学后多数是做功课,50.9%表示多数会看“课外书”,27.3%表示会“看报纸”,26.7%的学生表示会“闲谈、玩耍”,11.6%表示会上“校外兴趣班或辅导班”,11.5%的人表示会参加“校内活动”,11.1%的人会“参加体育活动”,“逛街” 的学生占 4.5%,到“网吧上网”的占 1.3%,到“游戏机室玩”和到“卡拉 ok 厅、酒吧娱乐场所”的分别
占0.6%和0.5%。林莉等(2005 年10 月)的杭州市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研究中表明,城市小学生休闲生活内容丰富,休闲方式有多元分化的迹象,最常参与的课余活动依次为阅读(28.4%)、体育活动(16.3%)、上网(16%)、影视娱乐(15%)、和朋友玩(14.6%)、家务手工劳动(4.8%)。解腊梅、贾霞萍(2008 年)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看电视(40.8%),上网(7.3%),和朋友在一起(14.1%)。这些调查反映出: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形式有做作业、看电视、阅读课外书刊、上网、体育活动、参加兴趣班或辅导班、自由玩耍等。虽然放学后做功课仍然是多数学生的首选,但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形式在五年内有较大变化,上网、影视娱乐等流行休闲方式开始在小学生课余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
三、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时间分配 刘万伦(2002 年)的调查发现:小学生在家做作业的时间总体有随年级升高而增加的趋势,课业负担很重;目前我国小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要超过一个小时。李季的研究表明,小学生课余时间周一到五平均每天做作业或复习功课的时间的情况:1~2 个小时39.8%,2~3 个小时26.5%,3 个小时及以上17.8%;阅读课外书刊: 1~2 个小时32.0%,2~3 个小时8.6% ;3 个小时及以上5.4%;看电视1~2 个小时24.6%,2~3 个小时12.0%,3 个小时及以上9.9%;上网:几乎没有60.8%,不超过1 个小时18.6%,1~2 个小时11.0%;参加体育运动:几乎没有14.8%,不超过1 个小时43.0%,1~2 个小时26.4%;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几乎没有56.6%,不超过1 个小时14.2%,1~2 个小时16.5%。56.6% 的学生周一至五没有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参加 1~2 个小时的比例最高,占16.5%。广州穗港青少年研究所(2004 年)的调查数据表明,少年儿童节假日平均每天看电视174 分钟,课外阅读129 分钟,玩电子游戏机91 分钟;上学期间平均每天看电视97 分钟,课外阅读91 分钟,玩电子游戏机43 分钟。《杭州市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研究》(2005 年)显示,除完成课外作业和课外兴趣学习之外,小学生每天可与自由支配时间1 小时及以上的占74.8%(其中两小时以上的占 31.6%),从课余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占半小时左右的学生占 75.2%,不足十分钟的学生占 7.6%;每天课余阅读时间半小时及以上的占 89.9%,15 分钟及以下的占 6.5%。电视的时间就会相应地减少。” 解腊梅、贾霞萍(2008 年)的调查中,学生经常看电视的比例达 74.2%,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达 100 分钟,另外,“体育活动”是中小学生另一个主要课余活动,但是与排在第一位的“看电视”相比,获选率低了很多(仅占47.5%)。40.3%的学生每天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以上数据表明: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不合理,甚至无时间安排。小学生的课余时间成了学校学习生活的延续,做作业占据了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剩下的一点时间无计划地进行看电视、上网、玩电子游戏、阅读等活动。自由活动以娱乐为主,无意义,时间没有有效利用。基本上没有时间、机会进行集体活动,课余活动时间安排缺乏指导性、计划性。
四、小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满意度李季的研究表明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依次是:阅读课外书刊24.9%;看电视 22.2%;参加体育运动16.5%;上网11.3%;做作业或复习功课8.5%;逛街
6.3%;玩电子游戏5.4%;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2.6%。学生最经常的活动与最喜欢的活动反差最大的是做作业或复习功课,在经常性活动中排第一位,而在最喜欢活动中排第五位。学生最经常的活动与最喜欢的活动相一致的是看电视(第二位),参加体育运动(第四位与第三位),上网(第五位与第四位)。小学生最不喜欢的活动依次是:参加校外辅导班或兴趣班22.2%;玩电子游戏 21.1%; 逛街 18.6%;参加体育运动 9.75%;做作业或复习功课 9.5%;上网 9.5%;阅读课外书刊4.4%;看电视2.8%。林莉等在 2005 年调查表明,在论及对自
己课余生活的感受时,9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正向的形容词,如“快乐无比”、“好玩”、“有劲”、“丰富多彩”、“棒”、“沸沸扬扬”、“自由自在”、“充实”、“轻松”等。也有近5%学生对自己的课余生活评价极低,如“没劲”、“无聊”、“烦”、“单调”。经过了解,造成孩子苦闷的原因是课余学习压力大、家长唠叨,而同时孩子的快乐往往来自物质的满足或新奇的体验,如新玩具、好吃的东西、旅游等等。因而这种快乐的基础比较脆弱,这也是不少家长反应孩子在家中情绪起伏变化大的原因。在另一份调查中,学生觉得自己的课余生活情况:丰富多彩46.1%;单调乏味25.7%;说不清楚25.3%;其他2.8%。从比例上看,中小学生对课余生活满意的居第一位;单调乏味居第二位;但有25.3%学生表示说不清楚,显示出对课余生活的迷茫心态。把这部分学生与感到单调乏味的合在一起,不满意的便居于第一位。2008 年的调查中,几乎有百分之六十的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课余时间还得继续“苦读”,44.3%的学生对此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
五、对小学生课余生活状况调查的反思已有的研究对我们了解小学生课余生活状况有很大帮助。调查方向主要专注于城市儿童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学生。调查内容丰富,数据详细。但对教师、学校、家长等社会各方面对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影响方面缺乏相关研究。“减负”后,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明显多了,如何让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教师对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教师有责任组织小学生进行积极、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指导小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在了解小学生课余生活状况的前提下,应对如何指导小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提出建议,还学生一个快乐、轻松、有意义的课余生活。
参考文献:
[1]李玲,等.天津市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综述[R] .天津师范大学初教院,2007 年
[2] 朱智贤.小学生课余生活指导,.cn,2007,11,28
[3] 时敏燕.《小学生玩文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东林在线
[4] 刘万伦.小学生一日学习生活安排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2,9(3):24-26.
[5] 涂敏霞.如何指导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J].青年探索,2004,5(9):24-26.
[6] 林莉,王健敏.杭州市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 46-49.
[7] 李季.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特点与指导策略[J].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情况调查,2002.
[8] 教育百科全书648-65
5[9] 水远璇,刘舒艳.关于父母期望与小学生课余生活安排关系的调查研究[J].中国家庭教育,2006 年第2 期.
[10] 解腊梅、贾霞萍.关于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11] 吴奇程.城市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教育论丛,2002,6:12-16.
[12] 井研.走近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调查报告[J].青年探索,2004,5(6):42-45.
[13] 刘象玲.关于“小学生课余生活”的行动研究报告[R].复兴中小
[14] 南京晓庄学院.关于父母期望与小学生课余生活安排关系的调查研究[J].育儿成长教育,2009,3. [15] 王博.如何让孩子的课余生活更有意义[J].湖南教育,2000, 14.
[16]黄利,熊少严.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研究的回顾与综述 [J].江西教育科研,2007 年第 10 期:27-29
第二篇:小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小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1
第一部分调查背景
1、相关背景二十一世纪新一代的青少年是新一代的中坚力量,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成为了小学生能否担起重任的关键因素。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学校重视,家长更重视。因为它不光涉及到学生成绩好坏,而且还关系到他们的全面成长。如果小学生的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舞台,那么课余生活就是这个舞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安排不合理。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有许多青少年由于没有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而是沉迷于看电视、打电脑游戏等等。如何安排、利用好课余时间,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小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调查目的为了能让校园的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和他们的一些想法,以便今后能正确、合理地引导同学们开展课余生活,并为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小组的成员觉得有必要进行这次调查。我们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要寻求有益小学生成长的课余生活,使小学生过得既充实又丰富。
第二部分实践概况
简介时间:XX年6月——8月
地点:人员:队长队员
调查形式:实地走访为主,问卷调查为辅
第三部分调查分析
1、根据实地走访,了解到有关宁国市的小学生课余生活情况,主要是城乡差别,具体分析如下:
①做家庭作业、读课外书、看电视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主流城乡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主流有所不同。在城区,读课外书,做作业,看电视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主;而在农村乡镇,做作业,看电视,做家务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主流。城乡课外班有别。参与调查的城区小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参加学习书法、绘画、音乐、英语等课外班活动。对农村小学生而言,尽管他们渴望参加一些课外班,但由于农村乡镇缺乏各类机构举办的课外班,所以他们几乎都没有机会参加。
②小学生渴求丰富多彩、压力小的课余生活小学生对自己课余生活的看法和态度怎样呢?在调查中发现,城区小学生觉得自己现在的课余生活很丰富,感到满意的占大多数。在农村乡镇,只有38%的小学生觉得自己的课余生活很丰富,感到满意;57%的小学生却觉得一般;5%的小学生觉得枯燥,不满意。究其原因,走访了部分学生、家长,调查发现,之所以农村乡镇小学生占一半多的人对自己的课余生活只是较满意,是因为农村孩子缺少课外书读,没有自己爱好的兴趣活动班可上,可供学生活动的社区环境也较差,还要做较多的家务活等。小学生希望拥有怎样的课余生活呢?城区孩子普遍希望他们的课余生活少点压力:“无压力,自由,有很多课外书让我看。”“有趣,丰富,没有烦恼的课余生活。”“父母要我参加了3项课外活动,根本没有休息时间,我希望能自己支配课外时间。”“我希望拥有不增加学习压力,又能娱乐的课余生活。”农村孩子普遍希望课余生活丰富一些:“希望参加课外活动”“希望能参加体育活动。”“看电视,读课外书,做家务活”“有足够的时间写作业,玩耍。”
2、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得出以下结论:
①目前,在课间生活中,大部分的小学生还是以做游戏为主,而男生的比例大于女生;而排在第二位的看书中,由下图可以看出女生的比例远远大于男生。由此可见,女生在学习主动性上好于男孩子,并且相对于男生,女孩子更喜欢安静的做事。
②根据问卷上数据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反映老师有拖堂或占用下课时间的现象,表明此种现象在小学中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而且,由下图可以看出,他们大多数认为老师这种拖堂的行为对他们的学习是没有帮助的,问卷填写时甚至有很多同学明确表示很厌恶这种行为。对此,我们可以知道,其实用拖堂来上课并不能起到多少作用,厌倦的情绪反而会影响同学们上课的情绪和对这些老师的态度。
③在调查过程中,数据显示,男生中有64.71%的人参加了补习班,相比这个数据,有50%的人参加了或者参加过兴趣班。而在女生中,这两者相差不大,几乎持平。其中,在参加补习班的.学生中,只有一半的学生表示对补习班感兴趣,而参加兴趣班的同学,则较多的对兴趣班感兴趣,在女生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④显然,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绝大多数同学还是比较喜欢劳逸结合这种学习方式的,他们有自己那个年级的特点,也有努力学习的愿望和意向。
第四部分结束语
关于怎样安排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才是科学合理的,下面给出一些意见和建议:首先,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培养孩子珍惜时间、合理分配时间、充分利用仅有时间尽可能地做更多事情的良好习惯,而不是每天把很多时间用于学习。其次,在小学生开始涉及比较健康的课余生活时,家长和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进来,可以增强对孩子兴趣以及情感等方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再次,目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课余生活中,可以采取邻居的孩子轮流由某一家长带领一起玩耍,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本次调查活动广泛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就课余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得到了许多启示。希望今后学校能正确、合理地引导同学们开展课余生活,并为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附录:宁国市小学生课余生活情况调查表基本信息:所在学校xxx、城镇∕乡村年级xxxx、性别xx
一、你在课间干什么?a游戏、b看书、c睡觉、d其他
二、你的老师经常占用你的课间吗?a是、b否
三、你的老师经常拖堂吗?a是、b否
四、你觉得老师拖堂对你的学习是否有帮助?a是、b否、c不清楚
五、你在课余有参加补习班吗?a有、b没有
六、如果参加了补习班,那你对它感兴趣吗?a是、b否、c不清楚
七、你在可与有参加兴趣班(如音乐补习班、美术兴趣班等)吗?a是、b否
八、如果你参加了兴趣班,你觉得有趣吗?a是、b否、c不清楚
九、参加兴趣班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a有、b没有、c不清楚
十、参加兴趣班是你自愿的吗?a是、b否
十一、如果让你安排你自己的课余时间,你会怎样安排?a总是玩、b总是学习、c边玩边学习
小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2
第一部分:调查背景
1、相关背景
二十一世纪新一代的青少年是新一代的中坚力量,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成为了小学生能否担起重任的关键因素。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学校重视,家长更重视。因为它不光涉及到学生成绩好坏,而且还关系到他们的全面成长。如果小学生的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舞台,那么课余生活就是这个舞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安排不合理。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有许多青少年由于没有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而是沉迷于看电视、打电脑游戏等等。如何安排、利用好课余时间,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小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调查目的
为了能让校园的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和他们的一些想法,以便今后能正确、合理地引导同学们开展课余生活,并为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小组的成员觉得有必要进行这次调查。我们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要寻求有益小学生成长的课余生活,使小学生过得既充实又丰富。
第二部分:实践概况简介
时间:20xx年6月—8月
地点:xxx
人员:队长
队员:xxx
调查形式:实地走访为主,问卷调查为辅
第三部分:调查分析
1、根据实地走访,了解到有关宁国市的小学生课余生活情况,主要是城乡差别,具体分析如下:
①做家庭作业、读课外书、看电视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主流
城乡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主流有所不同。在城区,读课外书,做作业,看电视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主;而在农村乡镇,做作业,看电视,做家务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主流。
城乡课外班有别。参与调查的城区小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参加学习书法、绘画、音乐、英语等课外班活动。对农村小学生而言,尽管他们渴望参加一些课外班,但由于农村乡镇缺乏各类机构举办的课外班,所以他们几乎都没有机会参加。
②小学生渴求丰富多彩、压力小的课余生活
小学生对自己课余生活的看法和态度怎样呢?在调查中发现,城区小学生觉得自己现在的课余生活很丰富,感到满意的占大多数。在农村乡镇,只有38%的小学生觉得自己的课余生活很丰富,感到满意;57%的小学生却觉得一般;5%的小学生觉得枯燥,不满意。究其原因,走访了部分学生、家长,调查发现,之所以农村乡镇小学生占一半多的人对自己的课余生活只是较满意,是因为农村孩子缺少课外书读,没有自己爱好的兴趣活动班可上,可供学生活动的社区环境也较差,还要做较多的家务活等。
小学生希望拥有怎样的课余生活呢?城区孩子普遍希望他们的课余生活少点压力:“无压力,自由,有很多课外书让我看。”、“有趣,丰富,没有烦恼的课余生活。”、“父母要我参加了3项课外活动,根本没有休息时间,我希望能自己支配课外时间。”、“我希望拥有不增加学习压力,又能娱乐的课余生活。”农村孩子普遍希望课余生活丰富一些:“希望参加课外活动”、“希望能参加体育活动。”、“看电视,读课外书,做家务活”、“有足够的时间写作业,玩耍。”
2、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得出以下结论:
①目前,在课间生活中,大部分的小学生还是以做游戏为主,而男生的比例大于女生;而排在第二位的看书中,由下图可以看出女生的比例远远大于男生。由此可见,女生在学习主动性上好于男孩子,并且相对于男生,女孩子更喜欢安静的做事。
②根据问卷上数据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反映老师有拖堂或占用下课时间的现象,表明此种现象在小学中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而且,由下图可以看出,他们大多数认为老师这种拖堂的`行为对他们的学习是没有帮助的,问卷填写时甚至有很多同学明确表示很厌恶这种行为。对此,我们可以知道,其实用拖堂来上课并不能起到多少作用,厌倦的情绪反而会影响同学们上课的情绪和对这些老师的态度。
③在调查过程中,数据显示,男生中有64.71%的人参加了补习班,相比这个数据,有50%的人参加了或者参加过兴趣班。而在女生中,这两者相差不大,几乎持平。其中,在参加补习班的学生中,只有一半的学生表示对补习班感兴趣,而参加兴趣班的同学,则较多的对兴趣班感兴趣,在女生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④显然,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绝大多数同学还是比较喜欢劳逸结合这种学习方式的,他们有自己那个年级的特点,也有努力学习的愿望和意向。
第四部分:结束语
关于怎样安排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才是科学合理的,下面给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首先,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培养孩子珍惜时间、合理分配时间、充分利用仅有时间尽可能地做更多事情的良好习惯,而不是每天把很多时间用于学习。
其次,在小学生开始涉及比较健康的课余生活时,家长和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进来,可以增强对孩子兴趣以及情感等方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
再次,目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课余生活中,可以采取邻居的孩子轮流由某一家长带领一起玩耍,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本次调查活动广泛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就课余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得到了许多启示。希望今后学校能正确、合理地引导同学们开展课余生活,并为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小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3
第一部分
调查背景
1、相关背景
二十一世纪新一代的青少年是新一代的中坚力量,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成为了小学生能否担起重任的关键因素。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学校重视,家长更重视。因为它不光涉及到学生成绩好坏,而且还关系到他们的全面成长。如果小学生的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舞台,那么课余生活就是这个舞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安排不合理。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有许多青少年由于没有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而是沉迷于看电视、打电脑游戏等等。如何安排、利用好课余时间,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小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调查目的
为了能让校园的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和他们的一些想法,以便今后能正确、合理地引导同学们开展课余生活,并为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小组的成员觉得有必要进行这次调查。我们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要寻求有益小学生成长的'课余生活,使小学生过得既充实又丰富。
第二部分
实践概况简介
时间:XX年6月——8月
地点:
人员:队长 队员
调查形式:实地走访为主,问卷调查为辅
第三部分
调查分析
1、根据实地走访,了解到有关宁国市的小学生课余生活情况,主要是城乡差别,具体分析如下:①做家庭作业、读课外书、看电视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主流城乡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主流有所不同。在城区,读课外书,做作业,看电视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主;而在农村乡镇,做作业,看电视,做家务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主流。城乡课外班有别。参与调查的城区小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参加学习书法、绘画、音乐、英语等课外班活动。对农村小学生而言,尽管他们渴望参加一些课外班,但由于农村乡镇缺乏各类机构举办的课外班,所以他们几乎都没有机会参加。②小学生渴求丰富多彩、压力小的课余生活小学生对自己课余生活的看法和态度怎样呢?在调查中发现,城区小学生觉得自己现在的课余生活很丰富,感到满意的占大多数。在农村乡镇,只有38%的小学生觉得自己的课余生活很丰富,感到满意;57%的小学生却觉得一般;5%的小学生觉得枯燥,不满意。究其原因,走访了部分学生、家长,调查发现,之所以农村乡镇小学生占一半多的人对自己的课余生活只是较满意,是因为农村孩子缺少课外书读,没有自己爱好的兴趣活动班可上,可供学生活动的社区环境也较差,还要做较多的家务活等。小学生希望拥有怎样的课余生活呢?城区孩子普遍希望他们的课余生活少点压力:“无压力,自由,有很多课外书让我看。”“有趣,丰富,没有烦恼的课余生活。”“父母要我参加了3项课外活动,根本没有休息时间,我希望能自己支配课外时间。”“我希望拥有不增加学习压力,又能娱乐的课余生活。”农村孩子普遍希望课余生活丰富一些:“希望参加课外活动”“希望能参加体育活动。”“看电视,读课外书,做家务活”“有足够的时间写作业,玩耍。”
2、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得出以下结论:①目前,在课间生活中,大部分的小学生还是以做游戏为主,而男生的比例大于女生;而排在第二位的看书中,由下图可以看出女生的比例远远大于男生。由此可见,女生在学习主动性上好于男孩子,并且相对于男生,女孩子更喜欢安静的做事。
②根据问卷上数据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反映老师有拖堂或占用下课时间的现象,表明此种现象在小学中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而且,由下图可以看出,他们大多数认为老师这种拖堂的行为对他们的学习是没有帮助的,问卷填写时甚至有很多同学明确表示很厌恶这种行为。对此,我们可以知道,其实用拖堂来上课并不能起到多少作用,厌倦的情绪反而会影响同学们上课的情绪和对这些老师的态度。
③在调查过程中,数据显示,男生中有64.71%的人参加了补习班,相比这个数据,有50%的人参加了或者参加过兴趣班。而在女生中,这两者相差不大,几乎持平。其中,在参加补习班的学生中,只有一半的学生表示对补习班感兴趣,而参加兴趣班的同学,则较多的对兴趣班感兴趣,在女生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④显然,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绝大多数同学还是比较喜欢劳逸结合这种学习方式的,他们有自己那个年级的特点,也有努力学习的愿望和意向。
第四部分结束语关于怎样安排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才是科学合理的,下面给出一些意见和建议:首先,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培养孩子珍惜时间、合理分配时间、充分利用仅有时间尽可能地做更多事情的良好习惯,而不是每天把很多时间用于学习。其次,在小学生开始涉及比较健康的课余生活时,家长和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进来,可以增强对孩子兴趣以及情感等方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再次,目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课余生活中,可以采取邻居的孩子轮流由某一家长带领一起玩耍,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本次调查活动广泛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就课余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得到了许多启示。希望今后学校能正确、合理地引导同学们开展课余生活,并为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第三篇: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研报告
调研题目: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1年12月18日
调研地点: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一、前言
如今,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如大家认为的那样丰富多彩,反而,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课余生活相当空虚无聊,如何合理安排我们的课余生活使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或者是即将成为大学生的同学们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为此,我对我们这栋宿舍进行了调查。
二.调研内容:
1)调研中的三大现象:
现象一:自我放松现象
相信大多数同学初入大学,都抱着一种玩乐放轻松的状态,经过了高考这场紧张的洗礼后,大家那根紧绷的神经瞬间松了下来,我们都安慰自己辛苦了那么久,是应该放松一下,久而久之,这种放松的状态便成了一种习惯。现象二:互相影响现象
这样的现象可以说有好处当然也有弊端,就拿我们班级的女生来说,某女生最近痴迷于一款最新网游,于是介绍给同班好友,大家便纷纷投身于此网游,甚至有些不可自拔,整天一有空就大家就相约打怪打装备,就算不玩时,聊的话题也都是关于网游的,这样的课余生活就很没意义。当然,有时有的同学很用功的那股劲也会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也经常会相约一起自修学习。现象三:憧憬现象
每个人在未考入大学时,一定对大学生活无限憧憬,计划了许多,决定了很多,但回头看看,我们做到的又有多少呢,也许应验了一句话,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夸下海口,却不是行动派。
2)引起大学生浪费课余时间的原因
经过我自己的观察还有与同学们的讨论,如今大学生不能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长期习惯于被动学习和自控力较差这一现实,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由老师管着、家长压着,而到了大学,没有了管束,不管遇到什么诱惑,都容易迷失。
3)大学生在安排和处理课余时间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通过这次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有部分大学生不能充分、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对这方面学习、生活状况感到满意的同学只占被调查同学的五分之一。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担心。我们希望那些至今仍然让时间悄悄溜走的同学们,珍惜自己的青春,以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待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好好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当我们蓦然回首的一刹那,没有悔恨的青春和遗憾。
课余时间仅是大学生活中的一部小插曲,但却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观念。他们以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来填充和丰富他们的课余时间,展示了他们以怎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身为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通过积极参与大学的课余活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提高社会应变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完善素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增强实际动手能力。
三.调查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总结,我发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都离不开电脑,用电脑网游、聊天交友、看电影、逛贴吧、看小说等等,但还是有一些同学积极参加了社团活动,还有少数利用节假日进行兼职、勤工俭学,还有一部分同学进入大学仍不放松,每天要花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复习和预习,而在这一群人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我那几个已经自主创业的同学,总的来说,我身边的这些同学包括我自己大多数都没有合理地安排我们这些珍贵的课余时间。
四.建议
(一)学校要为大学生创造好的环境
学校当然是学习的地方,这要求各高校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学风”和安静的环境是一所高校必须达到的要求。当然学习的软硬件设施都要能满足大学生学习的需要,学校在教学设施上的投入要放在首位。好的“学风”形成既有学生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这要求学校要从思想上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努力学习。
(二)引导大学生积极安排课余时间
大学生趋向于认为课余时间应由个人去安排,无须学校去管。大学生希望课余活动可以自由安排,所以对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各高校只能采取引导的方式,号召教师在课堂上,在学校的各种传播媒介采取启发诱导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安排课余。
五.心得体会
如果你和我一样,发现自己并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业余生活,那么请首先对自己在近期内的活动有一个理智的分析。看看自己近期内要达到哪些目标,长远目标是什么,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各种活动对自己发展的意义又有多大等等。然后做出最好的时间安排,并且在执行计划中不断地修正和发展。让我们一起珍惜我们的每一段课余生活。
第四篇: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调查报告1
第一部分调查背景
1、相关背景二十一世纪新一代的青少年是新一代的中坚力量,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成为了小学生能否担起重任的关键因素。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学校重视,家长更重视。因为它不光涉及到学生成绩好坏,而且还关系到他们的全面成长。如果小学生的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舞台,那么课余生活就是这个舞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安排不合理。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有许多青少年由于没有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而是沉迷于看电视、打电脑游戏等等。如何安排、利用好课余时间,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小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调查目的为了能让校园的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和他们的一些想法,以便今后能正确、合理地引导同学们开展课余生活,并为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小组的成员觉得有必要进行这次调查。我们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要寻求有益小学生成长的.课余生活,使小学生过得既充实又丰富。
第二部分实践概况简介
时间:XX年6月——8月
地点:
人员:队长
队员
调查形式:实地走访为主,问卷调查为辅
第三部分调查分析
1、根据实地走访,了解到有关宁国市的小学生课余生活情况,主要是城乡差别,具体分析如下:
①做家庭作业、读课外书、看电视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主流
城乡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主流有所不同。在城区,读课外书,做作业,看电视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主;而在农村乡镇,做作业,看电视,做家务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主流。
城乡课外班有别。参与调查的城区小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参加学习书法、绘画、音乐、英语等课外班活动。对农村小学生而言,尽管他们渴望参加一些课外班,但由于农村乡镇缺乏各类机构举办的课外班,所以他们几乎都没有机会参加。
②小学生渴求丰富多彩、压力小的课余生活
小学生对自己课余生活的看法和态度怎样呢?在调查中发现,城区小学生觉得自己现在的课余生活很丰富,感到满意的占大多数。在农村乡镇,只有38%的小学生觉得自己的课余生活很丰富,感到满意;57%的小学生却觉得一般;5%的小学生觉得枯燥,不满意。究其原因,走访了部分学生、家长,调查发现,之所以农村乡镇小学生占一半多的人对自己的课余生活只是较满意,是因为农村孩子缺少课外书读,没有自己爱好的兴趣活动班可上,可供学生活动的社区环境也较差,还要做较多的家务活等。
小学生希望拥有怎样的课余生活呢?城区孩子普遍希望他们的课余生活少点压力:“无压力,自由,有很多课外书让我看。”“有趣,丰富,没有烦恼的课余生活。”“父母要我参加了3项课外活动,根本没有休息时间,我希望能自己支配课外时间。”“我希望拥有不增加学习压力,又能娱乐的课余生活。”农村孩子普遍希望课余生活丰富一些:“希望参加课外活动”“希望能参加体育活动。”“看电视,读课外书,做家务活”“有足够的时间写作业,玩耍。”
2、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得出以下结论:
①目前,在课间生活中,大部分的小学生还是以做游戏为主,而男生的比例大于女生;而排在第二位的看书中,由下图可以看出女生的比例远远大于男生。由此可见,女生在学习主动性上好于男孩子,并且相对于男生,女孩子更喜欢安静的做事。
②根据问卷上数据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反映老师有拖堂或占用下课时间的现象,表明此种现象在小学中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而且,由下图可以看出,他们大多数认为老师这种拖堂的行为对他们的学习是没有帮助的,问卷填写时甚至有很多同学明确表示很厌恶这种行为。对此,我们可以知道,其实用拖堂来上课并不能起到多少作用,厌倦的情绪反而会影响同学们上课的情绪和对这些老师的态度。
③在调查过程中,数据显示,男生中有64.71%的人参加了补习班,相比这个数据,有50%的人参加了或者参加过兴趣班。而在女生中,这两者相差不大,几乎持平。其中,在参加补习班的学生中,只有一半的学生表示对补习班感兴趣,而参加兴趣班的同学,则较多的对兴趣班感兴趣,在女生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调查报告2
第一部分
调查背景
1、相关背景
二十一世纪新一代的青少年是新一代的中坚力量,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成为了小学生能否担起重任的关键因素。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学校重视,家长更重视。因为它不光涉及到学生成绩好坏,而且还关系到他们的全面成长。如果小学生的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舞台,那么课余生活就是这个舞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安排不合理。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有许多青少年由于没有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而是沉迷于看电视、打电脑游戏等等。如何安排、利用好课余时间,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小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调查目的
为了能让校园的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和他们的一些想法,以便今后能正确、合理地引导同学们开展课余生活,并为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小组的成员觉得有必要进行这次调查。我们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要寻求有益小学生成长的课余生活,使小学生过得既充实又丰富。
第二部分
实践概况简介
时间:XX年6月——8月
地点:
人员:队长 队员
调查形式:实地走访为主,问卷调查为辅
第三部分
调查分析
1、根据实地走访,了解到有关宁国市的小学生课余生活情况,主要是城乡差别,具体分析如下:①做家庭作业、读课外书、看电视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主流城乡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主流有所不同。在城区,读课外书,做作业,看电视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主;而在农村乡镇,做作业,看电视,做家务成为小学生课余生活主流。城乡课外班有别。参与调查的城区小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参加学习书法、绘画、音乐、英语等课外班活动。对农村小学生而言,尽管他们渴望参加一些课外班,但由于农村乡镇缺乏各类机构举办的课外班,所以他们几乎都没有机会参加。②小学生渴求丰富多彩、压力小的课余生活小学生对自己课余生活的看法和态度怎样呢?在调查中发现,城区小学生觉得自己现在的课余生活很丰富,感到满意的占大多数。在农村乡镇,只有38%的小学生觉得自己的课余生活很丰富,感到满意;57%的小学生却觉得一般;5%的小学生觉得枯燥,不满意。究其原因,走访了部分学生、家长,调查发现,之所以农村乡镇小学生占一半多的人对自己的课余生活只是较满意,是因为农村孩子缺少课外书读,没有自己爱好的兴趣活动班可上,可供学生活动的社区环境也较差,还要做较多的家务活等。小学生希望拥有怎样的课余生活呢?城区孩子普遍希望他们的课余生活少点压力:“无压力,自由,有很多课外书让我看。”“有趣,丰富,没有烦恼的课余生活。”“父母要我参加了3项课外活动,根本没有休息时间,我希望能自己支配课外时间。”“我希望拥有不增加学习压力,又能娱乐的课余生活。”农村孩子普遍希望课余生活丰富一些:“希望参加课外活动”“希望能参加体育活动。”“看电视,读课外书,做家务活”“有足够的时间写作业,玩耍。”
2、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得出以下结论:①目前,在课间生活中,大部分的小学生还是以做游戏为主,而男生的比例大于女生;而排在第二位的看书中,由下图可以看出女生的比例远远大于男生。由此可见,女生在学习主动性上好于男孩子,并且相对于男生,女孩子更喜欢安静的做事。
②根据问卷上数据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反映老师有拖堂或占用下课时间的现象,表明此种现象在小学中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而且,由下图可以看出,他们大多数认为老师这种拖堂的行为对他们的学习是没有帮助的,问卷填写时甚至有很多同学明确表示很厌恶这种行为。对此,我们可以知道,其实用拖堂来上课并不能起到多少作用,厌倦的情绪反而会影响同学们上课的情绪和对这些老师的态度。
③在调查过程中,数据显示,男生中有64.71%的人参加了补习班,相比这个数据,有50%的人参加了或者参加过兴趣班。而在女生中,这两者相差不大,几乎持平。其中,在参加补习班的学生中,只有一半的学生表示对补习班感兴趣,而参加兴趣班的同学,则较多的对兴趣班感兴趣,在女生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④显然,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绝大多数同学还是比较喜欢劳逸结合这种学习方式的,他们有自己那个年级的特点,也有努力学习的愿望和意向。
第四部分结束语关于怎样安排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才是科学合理的,下面给出一些意见和建议:首先,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培养孩子珍惜时间、合理分配时间、充分利用仅有时间尽可能地做更多事情的良好习惯,而不是每天把很多时间用于学习。其次,在小学生开始涉及比较健康的课余生活时,家长和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进来,可以增强对孩子兴趣以及情感等方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再次,目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课余生活中,可以采取邻居的孩子轮流由某一家长带领一起玩耍,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本次调查活动广泛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就课余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得到了许多启示。希望今后学校能正确、合理地引导同学们开展课余生活,并为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第五篇:课余生活小学生周记
从小到现在我有很多难忘的经验,有的快乐、有的痛苦,但是都留下深刻的回忆。
中秋节晚上爸爸带我们去“明湖水漾”赏月、吃大餐,第一次在外面过中秋节,让我非常兴奋,我坐在位子上一边欣赏烟火看水库夜景,一边等妈妈帮我拿好吃的菜肴,过一会儿妈妈“终于”拿来BBQ,BBQ里有青椒姐姐不喜欢吃,因为她觉得青椒味道臭臭的,但是我很喜欢吃青椒,因为吃起来脆脆甜甜的又很营养,吃着吃着服务生端来一盘牛排,我高兴的赶紧拿起叉子叉向牛排,一咬下去,嗯~多汁肉又香,吃了还想再吃,之后服务生又端来两盘,我和姐姐大声谢谢他,再次拿起刀叉叉起牛肉,大口大口吃得真开心,好好吃、好满足哇!后来服务生又拿了一个炭烤牡蛎给我们,原本妈妈担心会很腥不好吃,但是我自告奋勇试试看,哇!真好吃!吃起来软绵绵又甜蜜蜜的,我高兴的告诉妈妈:“好吃喔!”妈妈听了之后直说:“好羡慕你可以吃到美味的炭烤牡蛎喔,如果还有的话,我也要尝尝看。”这是一次满足的经验。
运动会前我和表弟在床上玩躲猫猫游戏,玩得正开心时,我不小心滚落床下手没撑好,摔到手臂骨头裂掉了,我痛得说不出话来,一动也不动的呆坐那里,直到妈妈发现我脸色苍白而且安静无声时,才知道我受伤了,吓得我和表弟都大哭起来,爸妈赶紧带我去医院挂急诊,之后我每天都要用三角巾把手臂吊起来,不能蹦蹦跳跳出去玩,做事也非常不方便,还让我不能参加运动会,真是一次痛苦的经验。
期末学校举办音乐会,我要上台演奏小提琴,这是我第一次上台表演,快要轮到我时,我紧张的一直发抖,但是妈妈在旁边鼓励我,我鼓起勇气上台,虽然还是很紧张手心冒汗,可是我很认真的拉,一首接一首,终于拉完了,听到热烈的掌声,大家说我拉得很好,虽然很高兴,但这是一次紧张的经验。
以后还会有什么样的经验呢?我也不知道,希望甜蜜的多于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