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纳谏与止谤
1.注音。
醇酒()弥笃()纳谏()俯视()....
龙鳞()弊病()磊落()钳住()....
土壅()盍试()譬喻()亵渎()....
2.解词
栩栩如生:
文过饰非:
债务旁怠:
国泰民安:
门庭若市:
3.填空。(1)《纳谏与止谤》的作者是,他是现代诗人。《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召公谏厉王止谤》选自。
(2)读后感属于范畴,有“读”和“感”组成,前者是后者的,后者是前者的,是中心。
(3)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与进行对比。
(一)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
因此,对这位勇于纳谏的齐王,既佩服他的,也赞赏他的风度。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章,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宽大明智、精神高尚的形象,事隔几千年,栩栩如在眼前。想当年,他听了邹忌的讽谏之后,立即下令群臣,遍及全国,面刺错误,指陈弊病,不仅言者无罪,反而重赏,这是何等气度,何等,千载之下,犹令人感奋不已!
4.从下文选项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横线中。
A.赤心耿耿大智风度磊落胸怀
B.忠心耿耿智慧气度坦荡胸怀
C.赤心耿耿智慧气度磊落胸怀
D.忠心耿耿大智风度坦荡胸怀
5.文中引用比干、屈原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
6.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7.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赞颂了一个振阳的皇帝形象?(20字内)
(二)读书养气
转眼年届不惑。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但是“野孩子”的脾气未改,只喜欢读书的“积习”亦未改——恐怕今生今世也改不掉了。只是在读书之余,脑子里时不时地冒出“读书究竟有什么作用”之类的问题。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作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本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所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取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正因为如此,“野孩子”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翻白眼,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个笔,真叫个: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8.文章谈读书养气的道理,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的?根据短文回答。
9.下面三个形象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1)两脚书橱(2)垂死挣扎的瘪三(3)斯须九重真龙出
A.比喻厚积薄发的好文章
B.比喻读书不消化的人
C.比喻读书不足,氧气不够,写文章时无话可说硬挤也挤不出来的人
(1)(2)(3)
10.”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这一句分别用潮水、大海、泉水、波澜、四个形象来比喻韩愈、苏轼、柳宗元、欧阳修四位文学大师散文中的文气或风格。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潮——起伏多变;海——博大精深;泉——纯净清澈;澜——气势宏大
B.潮——博大精深;海——气势宏大;泉——纯净清澈;澜——起伏多变
C.潮——气势宏大;海——博大精深;泉——纯净清澈;澜——起伏多变
D.潮——起伏多变;海——气势宏大;泉——纯净清澈;澜——博大精深
1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否定了“为了升学,为了改变命运,为了作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的读书目的,确定了“读书养气”的中心观点。
B.“是生么样的人,读生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一句揭示了做人、读书、作文三者之间的关系,三个“什么样的”在句中重复出现,形成一种直贯而下的语式。
C.作者主张“读书养气”,而所谓”气”,纯粹是后天学习积累的结果。
D.文章引用了许多中国古代文学家的诗文来说明观点,是的全文有了一种书卷气和文化气。
E.邪气、厌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侠气、野气、不驯之气、杀气、霸气等都在作者批判之列。
第二篇:邹忌讽齐王纳谏_理解与问答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整体感悟
1、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纳”、“谏”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讽:动词,讽喻。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辞进行规劝。)纳:动词,接受。谏:名词,指批评意见。
2、概括各段大意。
第1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第2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刺齐王除蔽纳谏。第3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3、概括本文的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邹忌讽谏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表现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推理,巧于讽喻的谋臣形象,表达作者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有自知之明,不受蒙蔽的愿望。
4、本文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人不能被美言所迷惑,要有自知之明;说话要讲究方式,语言要委婉;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等。(或:启示:从邹忌的角度说,要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赞誉,不盲目听信;从齐王的角度说,要有虚怀若谷,勇于听取批评的胸襟。)
二、用原文回答 ★第一自然段
1、文中表明邹忌有自知之明的语句是?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邹忌悟出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的句子是?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第二自然段
邹忌分析“王之蔽”的句子是?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第三自然段 虽欲言,无可进者。
三、段落分析 ▲第一自然段
1、第1段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邹忌形象的?从这段文字看,邹忌有哪些特点?
丽,虚怀若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
2、妻、妾、客对邹忌的赞美有何不同?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不同的心态?
答:语气明显不同。妻的回答,多了“君美甚”三个字,可见其妻的偏爱之情,用反问句,语气十分肯定,不容置疑。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但仍然用反问句,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
客人的回答不仅少了“君美甚”三个字,而且是平淡的肯定,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3、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指代什么?邹忌由此又想到了什么呢?
答:①“之”指代上文的“三问”“三答”,尤其是“三答”。
②邹忌由此想到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至此,他豁然顿悟,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齐王埋下了伏笔。
4、面对妻、妾、客的不同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答:不盲目亲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性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第二自然段
1、邹忌怎样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答:先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三种不同回答的原因,就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然后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较,把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以此劝谏齐王。
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使用排比句,营造了一种步步逼近的语势,一环扣一环,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他。③举国上下都对齐王有所求。
4、请就第2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答:如内容方面:作者以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由此达到讽劝的目的。▲第三自然段 暗示“王之蔽”已彻底根除,突出纳谏效果卓著的语句是? 答:原因有三:①齐国是大国,齐王位高权重。②齐王身答:从肖像、语言、心理等方面来刻画邹忌的形象。相貌美
1、邹忌讽谏的结果如何?
答: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
2、文中说“王曰:‘善。’”这里的“善”表明了齐威王怎样的纳谏态度?
答:表明了齐王心悦诚服的纳谏态度。
3、“王”下令,是受了谁的启发?他颁布了什么命令?▲全文
1、从文中看,齐王之所以能够最后“战胜于朝廷”,原因何在?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答:原因有二:
一是有勇于并善于讽谏的邹忌;二是齐威王勇于纳谏、勇于改过。贤臣、明君精诚团结,所以“战胜于朝廷”。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命令? 答:①王下令,是受了邹忌的启发。
②他颁布:“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③他颁布这道命令,是让人们敢于说真话,实现齐国治国安民、繁荣富强。
4、齐王在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之后,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最终取得了什么效果?
答:①措施:下令群臣吏民提意见,并给予了不同的奖赏。
②效果:纳谏除弊,内政修明,四国朝齐。
5、从“面刺”、“上书”“谤讥”三种不同奖赏,可以看出齐王怎样的胸怀?
答:广开言路、虚怀若谷,听取批评的胸怀。
6、文章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的人数,说明了什么?
答:依次说明:①“令初下”“门庭若市”说明齐王治政问题很大。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说明齐王采纳了很多人的意见,不断改正了错误。③“期年之后”“无可进者”说明齐王已完全采纳群臣吏民的意见,国家大治。
总之,这样写,就是为了说明齐王纳谏后,朝廷的弊端越来越少,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
7、第3段中的“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短语能否互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这三个短语从时间上表现进谏由多渐少至无这一渐进过程,突出纳谏的卓著效果。
8、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答:①区别在批评者勇气的大小。②为进谏者颁奖表明齐威王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
答:①“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②“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
启示是:(1)要虚心地向师长、同学征求学习方面的意见。(2)要虚心对待师长、同学提出的学习方面的批评和建议。(3)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4)要敢于、善于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2、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答:那句俗语没有错。我们可以有新的理解。劝谏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讲究劝谏方式。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意见,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3、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的进言有相似之处,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的进谏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答:①建议:开张圣听
②启示:邹忌是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劝说齐王的。而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对方,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语言委婉,从而使之愉快地接受意见。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这种做法。
4、你从全文中得到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答:给我的启示是:(1)人贵有自知之明;(2)兼听则明,偏听则暗;(3)批评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5、联系人生实际,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到的某个道理? 答: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注意第3、4、5题提问的角度)
6、邹忌用什么方式来讽谏齐王?这有什么作用?高明在哪里?答:①是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的。即以家事喻国事,由自己的切身体会进行类比推理,由小及大,现身说法,启发诱导,委婉规劝。
②作用: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含蓄委婉。③高明在使对方乐于接受。
8、课文题目中哪个词标明了邹忌劝说齐王的方式?请你简评一下此种方式的好处。
答:“讽”标明了劝说方式。“讽”之意是“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这种劝说方式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
四、课后练习
一、背诵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怎样成功地说服齐王的;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答:邹忌是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劝说齐王的。
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对方,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语言委婉,从而使之愉快地接受意见。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这种做法。
二、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
孰视之(仔细、周详)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以„„为美)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漂亮、好看)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私情)4.朝服衣冠,窥镜(早晨)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见 《曹刿论战》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编年体史书,保留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二、语音:
刿(ɡuì)孚(fú)辙(zhé)轼(shì)遂(suì)盈(yínɡ)靡(mǐ)玉帛(bó)鄙(bǐ)又何间(jiàn)焉 小惠未徧(biàn)弗(fú)敢专也
三、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同“遍”,遍及、普遍
四、古今异义词:
1、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今义:监牢。
2、牺牲玉帛 古义:古代是指牛、羊之类用于祭祀的祭品。今义:为人民、为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3、齐师伐我 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4、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
5、肉食者鄙 古义: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6、弗敢加也 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7、虽不能察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8、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两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9、必以信古义:言语真实。今义:书信。
10、忠之属也 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11、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能愿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五、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一鼓作气 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六、重点字词解释:
1.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养;弗:不;专:独占。3.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4.虽不能察:察:明察,弄清楚。5.齐师败绩:败绩:大败,溃败。6.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齐军。
7.下视其辙:辙: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8.遂逐齐师: 遂:就,于是。逐:追击。
9.既克,公问其故:既克:已经。战胜。故:原因,缘故。10.一鼓作气:作:振作。
11.彼竭我盈: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12.难测也,惧有伏焉:测:推测,估计;伏:埋伏。13.望其旗靡:靡:倒下。
七、内容理解: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本文叙述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有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这可以说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6、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7、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八、相关问题。
1、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
2、曹刿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谨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4、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战前:鲁 浅陋 ; 曹 有远谋
战时:鲁 不作调查,急躁冒进; 曹 实地调查,抓准时机
战后:鲁 茫然不知 曹 细说原委
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5、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答:(1)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2)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6、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7、文章第2节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的品质或才能是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
8、就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只有尽心尽职才能取信于民,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9、曹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
(1)有爱国心与责任感。祖国被侵伐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作战。(2)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的见解。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谋”,其见解显然高于“肉食者”。
(3)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与国君商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
九、开放性试题
1、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如:公鼓之,齐师士气已竭。
2、学习这篇文章之后,你能从曹刿或鲁庄公身上获得什么启示或明白什么道理?(结合文章说理由)
从曹刿身上获得启示:可从远见、爱国、责任感等方面说 从鲁庄公身上获得启示主要是从纳谏、领导与人民的关系方面说。
2、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本题是开放题,可从“有功”“无能”或“兼而有之”三个角度来答题,能自圆其说即可。从“有功”方面答: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也可从“无能”方面答: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可以把“有功”“无能”结合起来答。
3、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呢?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1)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第三篇: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他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明君兼 听,昏君偏信。这是大臣魏征跟他讲的。有一次,太宗虚心地问魏征,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魏征郑重地答道,国君之所以圣 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举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 以论证。他说,古代尧、舜是圣君,就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小人就不能蒙蔽他。而像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 这些昏君,住在深宫之中,隔离朝臣,疏远百姓,听不到百姓的真正声音。直到天下崩溃、百姓背叛了,他们还冥蒙不知。采纳臣下的 建议,百姓的呼声就能够上达了。魏征的这些至理名言深深地铭刻在唐太宗的心里。从此,唐太宗便格外注意虚心纳谏。他不管 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提意见的态度如何,只要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他都能虚心接受。这里有一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当时,唐太宗 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
殿,隋朝垮了。这都是历史的教训。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陛下在国家的破烂摊子上,继续役使饱受 战乱之苦的百姓,耗费亿万钱财,大兴土木。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从这一点看,陛下的过 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这是一道笔锋犀利、击中要害的奏折。但是,小小的张玄素,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聩的暴君 隋炀帝,冒犯天威。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么?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一把汗。人们都在观察唐太宗的反应。假如不是唐太宗,而是别的 皇帝,看到这一大不敬的奏折,当即会雷霆震怒,不仅张玄素人头落地,而且会株连九族。但是唐太宗就是唐太宗。他不仅没有怪罪 张玄素,反而下令召见他。此时的唐太宗想进一步地试一试张玄素的胆量,就直问道,卿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和夏桀、商纣相 比,怎么样呢?要知道,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纣王,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唐太宗这样问,自有深意。不承想,这个张玄素却直
截了当地答道,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纣一样昏乱。听到这句答语,唐太宗不仅没有发怒,反而被深深地感动 了。他想,一个小官,敢于冒死直谏,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因此,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谕旨,停止重修乾元殿。并且表 扬了张玄素,同时赏给他500匹绢。对此事一直关注的魏征,听到了这个完满的结局,颇为感触地叹道,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这都 是因为是有高尚道德的君子说的话呀!这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充分地说明了唐太宗的虚心纳谏。唐太宗还有一个优点,就 是知错必改。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精美绝伦的鹞鹰。他一时忘记了魏征平时说的国君不可玩物丧志的话,就兴味十足地把鹞鹰放在臂 上,逗着玩。不料,巧遇老臣魏征。唐太宗一时情急,赶忙把鹞鹰藏在怀里。其实,魏征早已把一切看在眼里,却故作不知。走上前 去,特意讲起古代帝王追求逸乐之事,旁敲侧击帝王不可玩物丧志。唐太宗担心时间长了,鹞鹰闷死。但是,魏征说得没完没了,唐太宗自知理亏,不敢打断。结果,鹞鹰还是闷死在怀中。唐太宗知错必改,知人善任,且胸有大志。
唐太宗反腐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对左右大臣说,我曾讲过,贪官们无不爱财,其实他们并不懂得应当怎样爱财。就拿五品以上京官和地方官来说吧,俸禄都很优厚,一年所得,数目很大。若受人贿赂,不过数万,一旦败露,官职、俸禄全被剥夺。这岂是懂得爱财?上算吗?唐太宗善于设身处地为官员们着想,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教育他们切莫去做那些将会导致身败名裂、人财两空的贪赃枉法的事情。唐太宗不反对官员“爱财”,但反对他们爱财过度成为贪财,反对“受人财贿”,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他告诉身边的大臣,官员爱财要取之有道,要通过合法途径取得。靠合法收入———俸禄就可以生活得很好;如果有非分之想,如果贪得无厌,就可能落得“一朝彰露,禄秩削夺”的下场。从官员的私利来说,也是很不划算的事情。他要官员们学会算这笔账。为了加深左右大臣的印象,唐太宗又说,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宰相名叫公仪休,爱吃鱼,成为一种嗜好,但从不接受别人馈赠的鱼。这样,他就能长久吃到鱼。因为他不接受别人的贿赂,不用担心有一天蹲大牢而吃不上鱼。无论君主,还是官员,都不能贪。如果君主贪婪,必定导致亡国;如果官员贪婪,必定遭致身败。《诗经》写道:“大风有隧,贪人败类。”(见《诗经•大雅•桑柔》,意为大风刮得很猛,贪人败坏族类。)此话诚然不错。唐太宗告诫官员,站得正,才能立得稳。如果有贪欲,倒霉的就不仅是贪者个人:主(国君)贪丧国,臣贪亡身。“贪者败类”,贪者一人,会贻害很多人。从大处讲,会殃及一国;从小处而言,会殃及家庭、家族。接着,唐太宗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载于《水经注•沔水》,说的是战国时代秦惠王想攻打蜀国,苦于不知道到蜀国的路怎么走。于是想出一条计策,命人刻五头石牛,在石牛的屁股后面挂着黄金。蜀国的人见了,以为牛拉屎能拉出黄金。蜀国国王贪图黄金,乃派出五位大力士,将石牛拉到蜀国。这一来,就开辟了一条由秦国到蜀国的通道,这正是秦惠王所希望的。秦国的军队随后而至,攻打蜀国,蜀国很快被灭亡了。第二个故事载于班固《汉书•酷吏传•田延年传》。说的是汉代担任大司农职务的田延年,征用民间牛车3万辆,用来租赁生利。每辆车租金原先为1000钱,田延年用欺诈手法增加至2000钱,共得6000万,并将其中的一半即3000万私自吞没。他在做这件事情时,其冤家对头眼睛正盯着他,秘密地搜集其违法乱纪的材料。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冤家对头的掌握之中。于是田延年贪污3000万钱的事很快被揭发出来。大将军霍光说:“先把他关到牢里,然后交由大臣们公议处置他的办法。”田延年自知罪孽深重,又害怕受到惩处,说道:“我何面目入牢狱!”遂自刎而死。
讲完了这两个故事,唐太宗感慨颇深,叹道:像蜀国国王和田延年这样的人,在历史上真是数不胜数啊!现今我要以蜀王为借镜,你们也应当以田延年为前车之鉴,不学他们的样子。以上两则故事,并非虚构,而是见于史书记载的真人真事。唐太宗用历史上的这两件事,有力地印证了主贪丧国、臣贪亡身的道理。大臣们听了,定当惊出一身冷汗,定当深长思之,信服唐太宗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魏征在《十渐不克终疏》批评唐太宗说:“听言则远超于上圣,论事则未逾于中主。”意思说,皇上说起大道理来远远超过了历代最圣明的君主,可是实际行动上并没有超过一般的君主。魏征针对太宗“求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域外”的行为,而不是凭空而谈的。《疏》中又指出:“陛下……虽爱人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于心。”意思是,您虽然在口头上念念不忘人们的疾苦,但是实际上对自己的享乐是最关心的。这种尖刻的批评,气量不大的人是受不了的,何况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唐太宗对魏征的批评并未治罪,反而是“反复研寻,深觉词强理直”,并写在屏风上,朝夕瞻仰,又令“录付史司”抄给史馆载入史册,给魏征和直谏的人以奖励。这种接受批评的水平应是很高的了。
太宗的诚于纳谏之举,确实在封建历史上少见。从武德九年到贞观十七年(公元626年到643年)魏征为巩固唐王朝江山社稷,光明磊落,嫉恶如仇,犯颜直谏,前后向太宗谏奏二百多条。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任贤受谏”、“任贤无猜,可以兴矣”、“薄赋敛轻租税”等等。这些都为唐太宗采纳,对唐王朝的巩固和强盛起到了重要作用。魏征也受到唐太宗的器重。魏征言直,常为某一件事和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弄得太宗难看,下不了台,事后太宗仔细一想,觉得魏征坚持得对,言虽逆耳,却是忠言,又感激魏征的忠诚。为表彰魏征赐书写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魏征接过赐书一看,摇头说:“谢陛下赐书。不过,臣不愿做忠臣。”太宗疑惑地问道:“爱卿此乃何意?”魏征回答说:“臣不愿做忠臣,愿做良臣。”太宗仍不解其意,继而追问道:“这忠、良有何不同?”魏征说:“做臣子的对人君言听计从,忠贞不二,乃忠臣也;直言进谏,匡正人君过失,君臣协力者为良臣也。”太宗听罢连连称赞,提笔将“忠”字改为“良”字。
贞观十七年魏征死,太宗思念不已,叹息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唐太宗纳谏如流,贞观业绩,为后世传为佳话。看到史书的记载,令人啧啧赞叹!但也引起我的一些疑想,这该不是史家们笔下有泡沫吧,该不会是有些夸大的包装吧?该不会是撰写《贞观政要》的吴兢“略外别内、掩恶扬善”吧!但不管如何,纵观诸多史料,赞太宗纳谏如流者甚多。
唐太宗在中国封建帝王中,实为一代明君。从策动其父晋阳起兵反隋,到贞观前期的20年间(即20岁到39岁)这段时间是唐太宗的光辉年代。但是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唐王朝统治地位的稳固,封建专制“君临天下”唯我独尊的制度和奢侈的帝王生活,以及大臣们的歌功颂德,阿谀奉承,使唐太宗往骄奢的方向变化。这样,贞观前朝较开明的局面开始有所下降,阴暗面开始扩大。唐太宗本人也逐渐骄奢起来,听不进直谏良言。正如贞观十年(公元636年),魏在一次上疏中指出太宗在贞观初年是“闻善惊叹”,到贞观八、九年还能“悦以从谏”,但已不像从前。从那以后就变得“渐恶直言”了,虽有时也能勉强纳谏,但不像以前那样豁达、痛快了。这样一来,心术不正的佞臣、逢迎讨好皇上的弄臣就可以“肆其巧辩”,“妨政损德”,贞观盛世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唐太宗在贞观后期纳谏精神减退,听不进反面意见,盲目自信膨胀起来。不听大臣劝阻,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对高丽用兵,胜小失大。“游猎太频”,大臣纷纷谏阻,太宗反唇相讥,说什么“今天下无事,武备不可疏,朕游猎仅在后宛,不烦百姓,有什么不可!”其实游猎早超过“后宛”范围。更糟糕的是上行下效,太子承乾就因好“游”而废学。另一位儿子吴王恪在安州“数出猎,颇损居人”。太宗又不惜国库,于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竟下诏说:“从今以后,太子所用库物,有关部门不要加以限制。”于是太子“发取无度”,张玄素上疏反对,差点被太子家奴打死。太宗也忘记了贞观元年十二月他向群臣宣布的“鉴秦而止……宜体朕此意”的话,更把当年接受张玄素批评,停修乾元殿的事置于脑后。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就大动民力修仁寿宫,后改名九成宫,不久又修复洛阳宫。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又营造大明宫,意欲给太上皇李渊玩乐居住,但在第二年李渊还没住进去就一命呜呼了。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又在洛阳建飞山宫,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又建玉华宫,并说要“务令节约”,结果仍是“费资巨以亿计”。这些劳民伤财之举和贞观前期他赞同采纳魏征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相去甚远。
贞观后期太宗“轻用人力”,“东征高丽,西讨龟兹”,不吸取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征高丽损失惨重的教训,甚至连自己说过的话,征高丽“以不能成功,深悔之,叹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也忘记了,不久又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三月再次发兵征高丽,并下诏大造海船。九月,雅、邛、眉三州少数民族因不堪造船之苦起来造反,有些州弄得民“卖田宅、鬻子女而不能供”的悲惨境地。
看来,唐太宗在40岁后,无论在思想、作风和健康等方面都走上了逐渐衰退的道路。这位杰出的明君在他的英武、豪迈煌煌伟业之中又带了些悲剧性色彩。
太宗45岁时已经早衰了。他不隐讳地对大臣们说:“朕年将五十,已觉衰怠。”(《贞观政要·太子诸王定分》)其后,他同样遇到皇位继承问题,太子谋反,魏王被黜,辅国大臣相继去世,使他一次次受到了很大刺激,这更加速了他的“衰怠”。再后来是多种疾病缠身,健康每况愈下。太宗曾嘲笑秦皇汉武相信方士长寿之术,但他自己仍然没有摆脱方士的长寿邪说,食方士金石之药。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又派人从中天竺访得方士那罗迩娑婆寐,食了这个异国骗子的“延年之药”,使疾病急剧恶化。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三月,唐太宗带着沉重的病体,宣布了他的最后一道赦令,五月腹泻不止,名医为之束手,弥留之际,向太子李治、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交待了后事,尔后永远地离开了他统治23年唐王朝皇帝宝座。
我们在谈到唐太宗和颜纳谏创贞观盛世的历史时,必须认识到这并不是什么民主。因为纳谏本身仅是封建专制皇权的自我约束,并非权力制约机制。谏可纳,也可以不纳;秦可鉴,也可以不鉴。纳不纳谏,鉴不鉴秦完全取决于君主个人。唐太宗“先纳后犯”现象,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必然产物。
玄宗纳谏
玄宗在位前期是个明君,后期却是个昏君。他初登上帝位时,励精求治,一心想恢复唐太宗的事业。他颇能用人,纳谏。他在京官中选派有才干者到外地作都督、刺史,同时又选拔各地都督、刺史中的杰出者进京任要职,并将这种京内外官员的选拔,调动定为一种制度。对不称职的官员,他断然撤换。公元716年,他亲自在殿堂复试由吏部所选往各地的县令,将其中40多个不能胜任的人打发回家。在位前期,他先后任用姚崇、宋景、张嘉贞、张说、李元绂、杜暹、韩休、张九龄等人为宰相。这些人各有所长。姚崇力求政通,宋景致力法治,张说崇尚文治,李元弦、杜暹注重俭约,韩休、张九龄直言诤谏,皆为贤相。将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其中,尤以姚崇的贡献为最大。玄宗将他召回京城,要封他为宰相,他就提出了十大条件,如要玄宗同意行仁政,罢兵息武,不准皇亲国戚和太监干预政事,允许群臣进谏等,玄宗都一一答应。如要玄宗同意行仁政,罢兵息武,不准皇亲国戚和太监干预政事,允许群臣进谏等,玄宗都一一答应。姚崇当了宰相后,压制豪强,裁减僧尼,减少寺院,战胜自然灾害,又帮助玄宗整顿朝政,严明赏罚,扭转了中宗时期的混乱局面,被称为“救时宰相”。
这期间,玄宗又能纳谏,宰相韩休和萧嵩共掌朝政,韩休正直,见玄宗有了过失,总是直言谏争,萧嵩恰恰相反,总是顺从玄宗。有一次,玄宗在照镜子,显得闷闷不乐。左右内侍说:“韩休为相以后,陛下消瘦了,何不将他罢官算了。”玄宗严肃地说:“我虽然瘦了些,天下人却一定肥了。萧嵩来奏事,一味地顺从我,他走了以后,我心里不踏实。睡觉也很安稳。我用韩休,是为了治理国家,而不是为我一人。”由于玄宗能够任用贤才,鼓励生产,改革弊政,使得唐王朝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百姓富庶,经济文化发展到了项峰,其中唐诗最为后人称道,而著名诗人高适、岑参、王维特别是李白、杜甫都生活在开元年代。其他如音乐、绘画、雕刻等艺术也都有显著成就。史称“开元盛世”。
但是,玄宗在取得了这些成就以后,自以为天下太平,进取心也逐渐消失,变得骄傲怠惰,追求起享乐生活。他对大臣的忠谏听不进去了,反觉得讨厌,就重用专门顺从他意旨的人。玄宗61岁时,宠爱上了儿媳寿王妃杨玉环,纳入宫中封为贵妃,并封她的两个哥哥为官,三个姐姐分别封为韩国、虢国和秦国夫人,她的远房堂兄杨国忠(原名杨钊)也靠裙带关系扶摇直上。玄宗整天和杨贵妃寻欢作乐,懒得上朝,还千方百计地满足她的奢望。
玄宗对我国音乐、舞蹈,戏曲的发展有过重要的贡献。他自幼就十分喜爱歌舞戏剧,有一次,他祖母武则天举行盛大的宴会,他当众表演了《长命女》,受到群臣的喝采。他结交道情艺人,努力钻研法曲,深得音律之妙。在平王期间,他创建过一个散乐戏班;称帝后不久,又建立了一个戏曲活动中心,选定梨园作为这个中心的所在地。所以,历来的戏曲艺人都尊玄宗为梨园始祖。
武则天纳谏
武则天的知人与纳谏 武则天道:世间难得一奇才。古之明君都是惜才如金的。太宗皇帝就是这样。他用人不论门第、不私亲戚、不计仇怨,因此,人才归之如流水,大唐事业得兴旺发达 武则天的知人 武则天从辅佐高宗约三十年,临朝称制达六年,当女皇十五年,共有五十余年的政治生涯。武则天参政的这五十余年,可说是唐朝的发展期,没有这发展期,不会有 后来五十年的开元盛世期。武则天在皇宫前分别设立东、西、南、北四个铜箱。东面的铜箱叫「延恩」,要求作官的人可以把自己的诗赋文章投进去自 荐,只要确有才能,很快就可以被试用南面的铜箱叫「招谏」,对朝廷政事有见解的人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写成文章投进去。西面的铜箱叫「伸冤」老百姓有冤枉可 以投书。北面的铜箱叫「通玄」,有进言军机要事或言天象灾变的可以投书。在武则天多次下求贤诏书渴望人才之情,溢于言表,她说天子的责任,莫重于选才任贤,臣子的功劳,莫过于进献忠言。周、汉诸朝之所以隆盛,在于广选贤良,历 观前代之兴衰,莫不由此。过河得用舟船,盖房须待东栋梁,天子治理国家,必须依靠一大批能干的文臣武将。武则天的纳谏 就纳谏而言,武则天深知匡谏的重要性,她在《臣轨》这部书中,专列<匡谏>一章,明确指出:「君主有过失而臣下不能直谏,将危害国家,有损社稷。」要求大 臣们做冒死直言的忠勇之士,而她自己则身体力行,因而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出现了不少敢于面引廷争,直言进谏的大臣,如朱敬则、魏元忠、狄仁杰、杜景俭等。例 如有一次朱敬则上疏武则天,指出现在天下已经太平,不应继续实行严刑峻法的政策。他希望武则天以秦的成败为鉴戒,及时改变法度,广布恩德,使天下臣民能够 消除恐惧和顾虑,安居乐业。则天以为言之入理,对朱敬则给予褒扬。长安年间,朱敬则任政谏大天,其后朱敬则常为赋役繁重、户口逃亡等频频向女皇呈奏谏 言,非常激切。不久,武则天就任他为宰相。武则天的纳谏也不以官阶为凭,例如天册万岁年间,武则天接到获嘉县一个九品小官刘知几的一封奏表,奏表中提出了对当时朝政中肯且切中时弊的四条颇有见解的 建议,武则天接纳了他的谏言,对他给予了嘉奖,尔后刘知几即被调到长安,参与了儒、佛、道三教典故的类书《三教珠英》,后来还写出了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史 通》。大足元年(七0一年)武则天还接见了一个普通人身分的上书者—苏安恒,他的上书主要是关于请武则天传位太子,降梁王武三思、定王武攸暨、河内王武懿 宗、建昌王武攸宁为县公,及请封武则天二十余孙以屏藩皇家的事。武则天很赞赏他的精诚敢言,在宫中赐给他饮食,然后才让他回去。为了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武则天甚至下令在朝堂上设置了「肺石」和「铜匦」。对于臣下提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都能虚心对待,择善而从。例如:圣历二年(六九九年)九月,有的梨树奇异地开了花。武则天拿著一枝梨花对大臣们说:「这是什么祥瑞啊!」诸大臣都说:「陛下德及草木,所以秋天的梨树能再次开 花。」凤阁侍郎杜景俭说:「现在已是秋天,草木黄落而忽然开花,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臣担心陛下布教施令有亏典礼。此外,臣等自为宰相,本应助陛下治理天 下,却导致天理物理不平,这是臣的罪过。」接著跪倒在地,向武则天请罪。武则天见到杜景俭不谄媚逢迎,敢于直言,很是感动,说道:「卿才是真正的宰相 啊!」。又如长安元年三月,天气本已变暖,却突然下起大雪。宰相苏味道以为祥瑞,准备率百官向女皇庆贺。侍御史王求礼阻止说:「假如三月里下的是瑞雪,腊月里下的 雪不更应该叫瑞雪么?」苏味道不听,执意举行庆贺。这日,苏味道率百官见武则天,以相祝贺,唯独王求礼不拜贺,且大言直说:「现在已是仲春,万物正在复 苏,天气忽然变寒下雪,庄稼和果木都要受到伤害,这是天降灾害,绝非祥瑞!」武则天并没有因为王求礼扫她的兴而治罪于他,反而当即表示接受意见,并下令停 止朝会三天,以示对这种反常天气的惊惧。另一则谏言故事,长安四年,武则天在洛阳城北的白马寺阪修造大佛像,所用钱财名义是向天下僧尼收的税,实际上却出在百姓身上。宰相李峤上书说:「我听说所 塑造的佛像的非户口钱出自僧尼,其实,没有州县的□承根本不能做到。天下的百姓贫弱者众多,有的靠给人做工准备乾粮,有的卖房来支付徭役,造佛像的钱多达 七十余万缗。如能将这些钱用来救贫困,一户一千就能救济七十余万户,同时还能节省大量劳力,又符合佛祖慈悲之心。如果真的能这么做,佛祖和百姓就会高兴,陛下的功德理能广大无边。与其修来生之福,不如让百姓得到今生的实惠呢?」监察御史张廷圭亦上书进谏说:「臣以为当前最关紧要的大事首先应是安定边境,积 蓄府库,休养生息。即使拿佛教的道理来说,也应救灾救难,杜绝不正当行为。希望陛下体察臣的愚见,行施佛的慈悲,务以治理为上,不要因人废言。」武则天接 受了这两个大臣的建议,下令停止修建佛像,并亲自召见张廷圭。对于不正确的意见,武则天也能摆事实讲道理,说明不予采纳的理由。例如,吐蕃人在高宗晚年攻陷了「安西四镇」,对丝网之路造成很大的威胁。武则天即位后,为加强西北边防,让宰相讨论收复安西四镇的问题,狄仁杰上书认为不如放弃安西四镇,武则天即讲明了安西四镇的重要性和必须收复安西四镇的道理。
第四篇:《出师表》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
文言文比较阅读复习导学案(学案)
日期:2012.6.15年级:九科目:语文
制卷人:孙彤审核人:黄琴使用时间:2012.6.16
《出师表》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一、一词多义。
闻:燕、赵、韩、魏闻之(听说)不求闻达于诸候(扬名)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能:徐公何能及君也(能够)先帝称之曰能(能干)
以:皆以美于徐公(认为)以光先帝遗德(来,表目的)
以塞忠谏之路(以致,表结果)悉以咨之(拿来)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咨臣以当世之事
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拿、用)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于:皆朝于齐(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
谤讥于市朝(在)受任于败军之际(在)
皆以美于徐公(比)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向)而: 而形貌昳丽(表并列)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表顺接)
暮寝而思之(表修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表转折)
二、理解、比较
《出师表》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两篇经典文章在初中阶段均很重要,二者都是臣子劝谏国君的文章,在《出师表》一文里诸葛亮劝谏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臣远小人三条建议;《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以自身经历设喻,也希望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将两篇文章比较阅读,试分析如下:
1、劝谏的对象不同(了解)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兵北伐之际写给刘禅的奏议。诸葛亮一生对刘氏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一人辅佐两朝,在蜀国有巨大的声望和影响力,这一点后主刘禅是心知肚明的。而且,诸葛亮与先帝刘备之间感情深厚,是刘备安排来辅佐后主的,在朝中地位不一般。《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邹忌是齐国的国相,是当时“士”的代表,他为齐国的强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分析,与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对比,邹忌与齐王那只是一般的君臣关系,不可能达到前者的层次。劝谏者和纳谏者之间关系的不同,就决定了劝谏的方式不同。
2、从所写内容看,《出》是诸葛亮忠心上奏的奏章,《邹》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展现了邹忌由生活小事入手以此类推到国家政治,向齐威王进谏并最后取得成效的全过程。
从进谏目的来说,两者都是本着爱国、强国之心,希望自己的国家更为强盛。
从进谏内容看,相同点:都提出纳谏除弊,广开言路的建议。不同在于:诸葛亮还提出了多条建议 :严明赏罚 亲贤臣远小人
3、从进谏的方式来看,不同点在于:
邹忌用讽谏的方式,以自身经历为喻,设喻说理,类比推理,委婉规劝。
诸葛亮用直谏的方式,直接陈述自己的意见,希望君主采纳,辞情恳切,感人肺腑。(从哪里看出来?宜,不宜)
4、从劝谏的效果来看,《出》一文中没有涉及到劝谏的效果。《邹》中齐威王纳谏除弊,内政修明,四国朝齐。
5、从进谏的出发点来看,《出》中诸葛亮从分析当时天下形势谈起,为后帝提建议,其实也是一种告诫。《邹》中邹忌提建议的原因是“王之蔽甚矣”(用原句回答)。
6、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到自己的经历,分析各有什么作用?
诸葛亮作者回顾自己的往事的目的是 追述往事,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诚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和北伐的决心,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第五篇:短语教案太宗纳谏练习
课题:短语的类型及运用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判断短语的主要类型。2.灵活运用短语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重、难点】灵活运用短语知识解决问题。【教学方法】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出示目标
(一)导课:同学们,词按照语法功能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谁能说说实词和虚词各包括哪些?现在,老师给出词语,比一比,看一看,谁能快速判断出他们的词性:
学校、美丽、朗读、他们 治理、非常、自从、高傲 老师、提高、这样、第二
那么,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短语知识。
(二)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二、知识回顾 短语的类型: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复指短语等。◎并列短语
词与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两部分的关系是 的关系。
名+名 A报纸杂志 城市乡村
动+动 B调查研究 交头接耳 形+形 C光辉灿烂 庄严肃穆 代+代 D这样那样 你和我
大屏幕出示词语,学生归纳并列短语的类型。
师点拨:
1、并列短语的构成词的次序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如:
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大小顺序:省、市、县 年龄顺序:老、中、青
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 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语言习惯:男女老少 金银铜铁 油盐酱醋
2、并列短语的词性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如:
姐姐和我(名词+代词)勤劳、勇敢、不怕苦(形+形+代)
学生小组合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举得例子又多又好。◎偏正短语
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成分组成的短语。两部分的关系是 和 的关系。偏正短语可以分为两类 1)定+中(词)一朵茶花 可爱的同学 2)状+中(词、词)独立思考 非常地漂亮 大屏幕出示词语,学生指出中心语的词性,体会定中短语和状中短语的不同之处。◎主谓短语
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两部分的关系是 和 的关系。通俗点就是谁(什么)+干什么(怎么样)
科技发达 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 我们学习
师生一起归纳大屏幕所给短语的特点:(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教师点拨特殊例子:明天晴天 今天星期一 名词+名词 ◎动宾短语
由动词和后面受动词支配的对象组成,两部分是 和 的关系。
消灭敌人 放下包袱 发展生产 告诉我们 学生归纳动宾短语的构成特点:动词+(名词、代词)◎后补短语
由动词、形容词和他们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组成的短语。两部分的关系是 和 的关系。有两种类型:
① 词+补语: 洗得〈干净〉 打量〈一下〉 ② 词+补语: 红得〈发紫〉 美丽〈极了〉 小组合作找后补短语的特点: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跑得快 机灵得很 师点拨::动补短语与动宾短语的区别:
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是动作支配的对象,一般是人或事物; 补语对动词起补充说明作用,能回答动词“怎么样”。如:
“盖房子”与“盖得很好”这两个短语,盖的是什么?房子。它便是动宾短语;盖得怎么样呢?很好,那便是动补短语。一试身手 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
1、载歌载舞
2、历史规律
3、历史悠久
4、激动不已
5、改革开放
6、思维敏捷
7、辛勤耕耘
8、种植玉米
9、阳光明媚
10、锋利得很
11、继往开来
12、禁止吸烟
13、高兴极了
14、销售计划
15、色彩缤纷
16、提高觉悟
学生自己完成练习,交流。
师简单介绍介宾短语和复指短语:
◎介宾短语:由介词加上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用在单句的句前,往往作状语;用在单句的句尾,往往作补语。如:
为人民(服务)
从现在(起)
关于课堂纪律问题
当黎明到来的时候
◎复指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各部分都共同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在句中做同一成分。如:
首都北京 厂长老王 鲁迅先生 美丽这个词 学以致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短语的类型 :
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
2、我的母亲非常健康。()
3、同学们朗读课文。()
4、同学们朗读得很好。()
5、厂长老王是上海人。()
6、从那天以后,我变得懂事了。()
7、人们把字写在竹片上。()小组讨论,交流。
再露一手 选出下列各组短语中不同类型的一个。
1、A祖国万岁 B品质优良 C 天气晴朗 D 欢歌笑语()
2、A看了两眼 B 打扫教室C 洗得干净 D 热了起来()
3、A追歼敌人 B 我的书包C 小声地说 D十分伟大()
4、A讲解语法 B种植玉米 C讲述清楚 D 制造火箭()
5、A用笔(写)B对于我们 C 按照习惯 D必然产生()
6、A报纸杂志 B调查研究 C身体健康 D严肃认真()学生独立完成,交流。
三、使用短语应注意的问题:
短语成分之间的配合有两个原则:
一是要合乎事理,二是要合乎 语言习惯。
并列短语 :并列要恰当,否则会出现并列不当的毛病:
这个商店出售食品、水果和糕点。
偏正短语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要得当,否则会出现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毛病:
他积极地听取了大家的批评意见。
主谓短语:主谓搭配要得当,否则会出现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
产品的数量提高了,质量增加了。
动宾短语 :动宾搭配要得当,否则会出现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
同学们端正了学习的决心。
学生指出短语成分配合不当的原因,并改正。挑战自我修改下列病句:
1、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
2、大路两旁,到处都种植着果园。
3、最近,珍珍的学习明显下降了。
4、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交流。
五、牛刀小试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写道:“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段文字中,“萧索的”与“荒村”构成 短语,两者属于 的关系。“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一句中的主语是。(每空1分)交流答案。
六、结束语
七、布置作业
太宗纳谏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①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②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③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④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⑤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⑥?“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平常②从前,以前③列举(罪状或过失)④轻视;看不起。⑤取消;解除。⑥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吗”。
1、下列选项中与“诸侯闻之,必轻吾国”的“轻”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泉而茗者 《满井游记》 B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二章》 ..C 猛浪若奔 《三峡》 D 此皆良实 《陈涉世家》 ....
2、与“无病而暴死”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 B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C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D 佣者笑而应曰 《陈涉世家》 ..
2、下列句子和“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记》 B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 C 山峦为晴雪所洗 《满井游记》 D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主要内容是(唐)太宗因爱马暴死,欲杀养马的宫人,经皇后劝谏才改变主意。B 皇后谏言的目的是告诉唐太宗关于晏子曲线劝谏齐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的故事。C 本文中的皇后是长孙皇后。
D 故事中唐太宗的形象特点是体恤下属,善于纳谏。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
(2)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
参考答案:
1、B
2、B
3、D
4、D
5、(1)从前齐景公因为马死而杀人
(2)陛下您读书曾经读到过这个故事的,难道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