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有课堂教研活动报道
集百媚于一身,让“三有”活力四射
--------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小英组教研活动报道小英组华 洁
在实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环境下,面对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有序、有趣、有效”的“三有”课堂教学模式应然而生。作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欣喜地看到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努力下,在老师们不懈地探索下,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坚持在“三有”为指导原则,努力创设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近期,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英语组紧密围绕如何成就真正的“三有课堂”,提升老师的执教能力为主题,进行了系列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让老师们真正感受了“三有”课堂的魅力所在,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系列活动一:潜心细作,感受“三有”魅力
老师们先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分头进行对“三有”课堂的定义和把握,通过网上查询和经验反思相结合,提炼出自己对“三有”课堂的真实理解,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大家促膝交流,把自己对“三有”课堂的理解和体会各抒己见,并最终进行反馈总结。老师们通过热烈的讨论,最终对“三有”课堂有了详实而具体的理解。
“有序”的课堂是“规范”“科学”的教学展示。课堂是教师学生在一定的规范行为中进行的,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多向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课堂教学规范有序,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授之以渔。然教学无定法,作为教学主导者、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时不断根据学生的时况灵动地授之以渔。当孩子得“渔”时,必定历经尝试、接受、实践,成技能。一旦学生得“渔”,那么教师教法,学生得法,相得益彰。
“有趣”的课堂充满快乐和生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曾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兴趣激发离不开教学的生动,教学方式的多样。如教学中的视频、小游戏、动手操作等,都能够较好地引起孩子的有意和无意注意。当注意保持到一定时间时,兴趣就产生了。兴趣的产生激发了孩子深入探究学习的愿望,那么课堂教学就能产生一定的效果。
“有效”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最终目的。有效的课堂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得以实现。有效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系列活动二:头脑风暴,体验“三有”活力
当老师们对“三有”课堂有了十足的理解和感受后,把理论付诸实践变成水到渠成之事了。英语教研组骨干老师牵头,自告奋勇承担起教学示范课的重任,华洁和潘聪两位骨干教师先后执教了Let’s go to the beautiful places和 Have a nice day。通过示范课,执教老师把自己切身对“三有”课堂的理解真实而直观地体现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两堂示范课旗帜鲜明地体现了活动要以语言交际为目的;以生活实际为支点;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授课的开放性和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相结合,教师在课堂讲授时既精于化繁为简,真正做到了“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耳。”
而经过两位老师示范课后,老师们通过说课和评课的方式再次诠释了自己对“三有”课堂的理解和定位,青年教师更是结合自己外出听课学习的经历撰写了交流学习的体会文章。在青年教师的体会中无不反映出他们对于“三有”课堂教学理念在我们英语学科中的最好升华。
1、任务布置:给学生布置活动任务,为活动内容做好准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堂外。在任务布置中老师要真正把教学的目的让学生们明白,做到心中有法,课堂有序。
2、主动探究: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要沉下心来钻研教材,探索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有效教学设计,真正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法”把有效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最大化。
3、真实开放: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我们的活动要尽量真实,要体现开放性,让学生能真正从活动中学到些什么,并通过积极参与活动,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
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相信通过本次“三有”课堂的系列教研活动,能让英语组的老师们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的更精彩的课堂。
做好英语课堂中的“三有”,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像一把金钥匙开启英语殿堂的大门。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把这“三有”逐步上升为无数个优秀,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二篇:教研活动报道
形成校际教研联盟实现和谐共生
----潘湖小学与西湖小学、龙山小学校际研讨活动侧记11月24日,东桥西湖实验小学多媒体教室里掌声阵阵,气氛热烈,东岭潘湖小学与东桥西湖小学校际共建启动仪式暨首次教研活动在这里拉开序幕。启动仪式由东桥西湖小学副校长王志民主持,校际共建发起人东岭学区王碧贤教导作了“两湖相连 课改泛舟”方案的实施缘由及教科研活动建议。随后东岭潘湖小学的张惠平校长与东桥西湖小学张惠伟校长分别在启动仪式上作了表态性发言,宣读了协议书。启动仪式结束后,按照既定的方案,开设了首次主题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由潘湖小学的蔡端红、柳丽蓉老师分别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课堂教学结束后由东桥西湖小学教导主持了主题评议,在主题评议的基础上形成了“营造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为首次教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让我们期待着下一次(2011年春季在我校的“两湖相连 课改泛舟”研讨活动)的精彩约定。
为了推进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潘湖小学与龙山小学建立校际教研共同体,以期形成校际教研联盟,对话理想课堂,实现和谐共生。12月15日上午,第一次的校际教研活动在龙山小学举行。来自全学区各校的30多位老师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我校的张燕琼、曾惠霞两位老师精心准备了两堂家常课。研讨会上,教师们进行了互动研讨交流。这次校际教研活动使全体教师得到了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坦诚交流,同步提升的效果。活动得到学区教导处的高度关注,王碧贤教导参与了整个活动,为学科主题研讨对话活动,提供了高质量的专业引领,提出潘湖小学与龙山小学两所学校今后要继续保持密切联系,加强两校间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合作,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虽然只有半天的教研时间,但是老师们却在对话里研讨课堂、碰撞思想,收获了一份特别的心情。两校之约,让智慧,让微笑,让温暖,让和谐,留存每一个亲历其间的人们。
我们相信,这是一个开始,一个值得期待的开始,一个可以预约美丽的开始,一个可以演绎精彩的开始„„
第三篇:教研活动报道
教研活动有新招,课堂教学有活力
切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达到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严塘中心小学本期教研之主题。紧紧为了教研主题,学校教研室在刘宝林校长的引领下,打破了常规教研模式,教研形式有新招,真正做到教研实在有效、贴近课堂促教师专业成长。
一、开展“教研进村小”活动。2012年11月28日上午,在沙溪小学举行低年级现场教学诊断教研活动。中心小学送去了一堂语文、一堂数学示范课,全镇小学新进教师以及一、二年级教师汇集一起听课、评课,畅谈当前小学村小教学的困惑。邀请县教育局教研室领导沈国荣主任和尹兵初主任莅临指导、点评。专家与一线老师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老师们培感亲切、教学困惑茅舍顿开、受益匪浅。刘宝林校长对本次活动作出了总结并对今后的教研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努力地方向。
二、搭建QQ群教研平台。教研室根据各学科教师平时在教学中的困惑,整理归类,由教研室发起研讨课题,全校教师利用网络,在教研群里进行发帖,畅谈个人对学校教学管理或针对某一课题教学的看法和建议。一周一个周期,然后再由教研室根据大家的共识意见归类整理,进行总结发布到群里,让教师分享,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让中老年教师感受到应用“一体机”,对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在价值。本次“教研进村小”既是一次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和水准的教研活动,也是一次对村小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的活动。两堂示范课,使得在场的每一位听课教师,对多媒体的教学应用效果,赞不绝口。深深感到掌握“一体机”在课堂教学的应用是时代的要求,是每个教师必具的素质。
严塘中心小学投稿人:陈祖华
2012年11月30日
第四篇:教研活动报道
万全一小“课内比教学”
教研活动小结
10月9日,万全一小“校内比教学”教研月活动拉开序幕。本次活动的活动主题是:“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活动目的是:选拔优秀学科带头人;充分利用远教阵地,探索各学科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次教研月活动历时两周时间,涵盖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科学、品德七个学科。全校教师每人按学校要求完成“四个一”任务(即每人上一节研讨课;每人上一节说课;每人写一份优秀教案和说课稿,每人写一份教学反思);全校共有25名教师能自制课件,积极要求到远程教室上课;活动评选出优秀课件15个;优秀教学案例10篇;优秀说课稿5篇;还涌现出了平蓉、杨红霞、刘明、范记英等学科带头人。在这次活动中,学校33名一线教师人人上研讨课,人人学习,人人进步,切实促进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五篇:教研活动报道
教研活动报道
23102年11月23日新富中心校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有两位教师()在国培的引领下结合本校教研课题: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展示了他们的精彩课堂。孩子在课堂中富有个性化与文本对话。在数学活动中亲身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收获了自主学习的果实。体验了成功的快乐。真正诠释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这一理念。每位听课教师在为之感叹中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改进建议教导处以此为契机结合新课标给以明确的指导。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困惑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更加清晰。此次活动不仅敲开了我校课改的大门,更推动了今后教研的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