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语文月考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同学们!大家升入初中以来的第一次月考结束了,在这里我把语文考试情况做个简要小结:
一、本次考试四个班总体情况:
一班(51人):人均66.84分,及格率70.59℅,最高分89分。
二班(54人):人均66.94分,及格率70.37℅,最高分89分。
三班(55人):人均66.7分,及格率80℅,最高分87分。
四班(57人):人均63.04分,及格率68.42℅,最高分85分。
二、具体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共包括三个部分: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二、阅读;
三、作文。这次考试题量不大,难度适中,但从大家答题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各班都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不及格,总体感觉基础掌握不好,阅读理解能力较差,近乎一半人书写不过关,错别字现象严重。
第一部分为知识积累运用。包括基础知识的考查,古诗文默写,综合性学习活动。24分的题得20分以上的极少,这几部分中古诗文默写做得较好,综合性学习丢分较多,可以看出大家运用语文的能力较差,语文功底薄。
第二大部分为阅读。这个题目共有两道阅读题,一道是文课内言文阅读,学生对文言文接触少,基础较差,特别是句子的翻译错得多。二是课外现代文阅读,总体上的感觉就是同学们对文章理解还是不深、不细,这使得答题的时候不够全面,有的答不到点子上;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差,这是阅读题失分多的重要原因。这不仅表现在第一部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而且还表现在通过阅读材料,对文章大意的把握,概括捕捉信息等阅读题的答案表述和作文的语言表达中。学生心中所想不能准确表达,往往言不达意。
第三部分是写作。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作文,有话可说,但选材不新颖,特别好的作文少。
还存在许多问题:
构思方面:
1、入题太慢、详略不当。
2、不能扣题点题。
3、好多学生改换了作文题目。
4、拼凑字数,上下文不连贯。
表达方面:平铺直叙,不会使用多种表达方式,一叙到底;语言太平实,缺乏必要的表达技巧。
书写方面:错别字现象普遍存在,涂涂改改较常见,字迹潦草的也较突出。
三、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借此机会我在这里谈几点浅薄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1、要热爱语文,充满自信。
2、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
3、要勤于积累。语文是一个积累型的学科,它强调聚少成多,厚积薄发。
4、要练就一手好字。语文与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字都写不好的学生,很难说他能学好语文。
5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只有在阅读中,我们才能接触丰富的语文材料,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自己的审养情趣。
6、要养成写作的习惯。首先,我们应该坚持写日记,记下自己的真实的生活细节,留下丰富的生活实例。其次是,认真地写好每一篇作文,形成个人的写作风格。第三是要积极参加各种写作活动,如课堂写话,写演讲稿,写广播稿,作文竞赛,向报刊投稿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完善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最后,希望大家能以这次月考为起点,做好总结与反思,寻找一套好的、适合你的语文学习方法,祝大家期中考试考一个理想的成绩。
第二篇:七年级月考语文试卷分析
七年级月考语文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共包括三个部分:
一、积累运用(24分);
二、阅读(41分)
1、文言文阅读(14分),2、现代文阅读(27分);
三、作文(35分)。我们采取抽样的方法,对这次试卷的答题情况作了分析,以便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一部分为积累运用,主要有两大板块:古诗词填空和名著填空。古诗文名句默写,理解型默写,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出诗句。后面一句是理解型的背诵,很多的同学答不上来。从这里可以反映出学生较注重机械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
第二大部分为阅读,这个题目共有两个板快,课内的选择的是课文《风筝》和《山市》两篇。课外的是《我们是一家人》。总体来说,学生答题情况较好。但在答题的细节方面又显露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
文言文阅读的问题是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不扎实。个别的同学对“恒”的解释不清楚。对两句文言句子的翻译解释较好;对于课外的现代文阅读,总体上的感觉就是同学们在考场上阅读的程度还是不深、不细,这使答题的时候很不全面,或者答不到点子上。
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差,这是阅读题失分多的重要原因。这不仅表现在第一部分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语言运用题的解答上,而且还表现在通过阅读材料,对文章的大意的把握,概括捕捉信息等阅读题的答案表述和作文的语言表达中。学生心中所想没有准确说出,言不达意,是不会得分的。尤其是问答题,突出考查学生阅读表达能力和独特的体验,同时注重到读书方法和探究意识的考查。试题分别,词句理解,信息筛选,文意概括,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感受、体验、品味能力等角度考查。比如课内的现代文阅读中答的最不理想的就是14题,从此题可看出同学们对记叙文的知识掌握的不好,还不会分析语言,这在我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从答题情况看,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词语的运用、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等一些最基础的题失分都不少,但更突出的是不能正确把握文章的大意,不能准确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不能准确提取必要的信息,也就是抓不住题眼、找不准答案信息所在,即没有把握题干的特点,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运用语言。答的不少,但没扣住要点。
第三部分为话题作文。以“责任”为话题,记叙文体,这个作文学生没有较深刻的体验,虽有话可说,感情也较为真挚,但缺少深刻的表现,就是说,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么表达,不懂得在细节中体现人物情感。阅读面窄,选用的材料不是很新颖,有不少同学的材料显得老套。滥用词语,语句不通,语言匮乏。不能很好地借助一些有效的表达方式突出主旨。
对学生来说,选题作文写作选择的面更宽,灵活性更大,自由性更大。试卷中的作文题,不设审题障碍,以记叙文体要求,对题目拟定,中心确立,情感表达运用,都有较大选择自由,倡导多元而富有个性的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有创意的、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但有不少学生对这种要求把握不准,自拟题目、自定立意、也是要中心突出,所选材料不能偏离主题,不能偏离话题,文体也要明确,不能四不像。作文语言假大空,缺乏真情实感。
本次检测中既有它的进步方面,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进步方面:通过大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在文言古诗的背诵、仿句能力、换位思考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关于这些语文最基本知识的学习、训练,要继续坚持。
不足之处:
1文言默写,学生眼高手低。依提示填写诗文原句,仍有学生失分,其原因不是学生不会背,而是眼高手低。而此类题的评判标准又恰恰非常严格,错一个字就算错。
2学生审题意识及其领悟力不够。
3作文分数普遍不高。作文历来是语文成绩优异与否的最大制约因素,它也是语文的老大难,整个七年级学生的作文能上28分的寥寥无几,让人心理真不是滋味。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月考检测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3月份月考质量分析
这次月考,七年级(4)班共有47名同学参加考试,全班均分63.08,及格率68%,优秀率2.1%,最高分81分。
一、试卷整体评价:
本套试题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难易程度适中,既注重了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测,又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二、得失分情况反馈:
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20分)给加点字注音声调标不准。第二大题:阅读(40分)整体感觉:完成情况较好。现代文阅读: 第二十题:很多学生答题不严密,没有扣住“安详亲情灵感”这一中心句。第三大题:作文(40): 优点:
1、能将课文中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
2、部分文章内容丰富,语言形象,有文彩。不足之处:
1、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材不够典型,扣题不紧。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里,竟没有“精彩”二字!
2、部分学生审题不够认真。
3、题目无新意。
三、问题及对策:
纵观这次考试的情况可见问题有:
1、课内知识落实不够。如,对本学期所学的生字、古诗词、文言文等知识掌握不牢固。
2、学生审题欠认真。如,名著导读、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等都出现审题错误,学生缺乏认真读题、审题的功夫。
3、学生课外积累欠缺。如在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现代文阅读,包括作文等处都可见。
4、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5、基础知识不全面。如,“照应”这个知识点,在语文教学中其实很常见,但很多学生对此似乎很陌生。还有诸如答题技巧问题、答题不全面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做的事情是:
1、抓落实(落实基础的知识)。对生字新词、古诗词、文言文等的理解和把握,还有课外古诗词、文学名著的积累、综合性学习等,一定要落到实处;
2、抓提升(提升基本的能力)。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提升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除此之外,还得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组织能力等。每节课上,老师都应该想方设法为提升学生的这些能力铺就平台、提供机会。
3、抓训练(有针对性的训练)。现在学生手头上的训练题很多,但与教学不相适应的也很多,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让学生做题时要有所选择。要善于选题、组题,甚至根据教学实际自己命题、制题。
语文每节课上,如果能真正把三个“抓”落到实处,应该能较好的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
四、教与学的反思:
1.语文学科要厚积薄发,实施新课程改革,仍要抓基础知识,要继续重视知识的构建与积累,语音、字、词、句的相关知识教学要落实,教学要回归教材。
2.在有一定知识积淀的前提下,运用要灵活。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向是能力立意,要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迁移能力。
3.要立足于课本培养阅读能力,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练习。
4.关注生活素材,增强感悟体验,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培养学生对阅读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的独特理解。
第四篇:七年级月考分析发言
第一次月考分析
七5
130分(1人)
张传奇132
120-130分(9人)
力沛豫127唐文祥124刘幸121吴康123刘子怡 122
徐超122李娜120陈松123黄修哲123
90分(16人)
卜傲58田娜50石智康57
沈修通47王丹阳52
贾方聪75郝敬本89闫蝶72马渊明79
张浩78姜维80曾庆红72石文娣86
黄继测81徐明玉80朱同辉85
七8
130分(3人)
赵圣洁135张云鹤133李光伟130
120-130分(6人)
赵倩茹127张宇烁128薛广林123
曹金125王卓122刘组炫128
90分(16人)
孙统伟37蔡洪武43于详威48卞佳聪70 杜鹏75王虔69谢贤辉72韩正晨71霍永举77戚航72张浩南80李婉婷87
张立柱80赵梦雪82温玲87
---------2013,3,30
第五篇:2018.5月考七年级语文
⊙⊙ … … … … 线 … … … ⊙ … … 订 号……座… … … ⊙ … 装 … … … … … :⊙名…姓…… 线 … … … ⊙ … … :订级……班… … … ⊙ … 装 … … … … …⊙ ⊙洛宁实验二中2017-2018学下学期5月月考
有“中和”之美。首先,豫剧以唱见长,唱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七年级语文试卷
内心情感;再者,豫剧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曲调诙谐欢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戏。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共四大题21小题)
6.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共8分)
材料一:下面是一位剪纸艺人为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而剪的剪纸。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伫立/贮藏
掠过/仙露琼浆
轰轰烈烈/天崩地裂
B.忏悔/迁就
禁止/忍俊不禁
血气方刚/提纲挈领 C.孱头/潺潺
浙江/淅淅沥沥
祸不单行/字里行间 D.颤抖/檀香
挣扎/盘虬卧龙
垂垂暮老/慕名而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枯愧
幽寂
赤裸
紫藤萝 B.遗憾
花苞
苦涩
不由得
C.笼罩
涉足
缈小
指示灯
D.花辫
懊丧
魂魄
苦涩涩
3.古诗文默写。(8分)
材料二: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1)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农村历史悠久、流传很广。它的载体可以(2)_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民间多以纸张制作。逢年过节抑或新婚(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喜庆,人们会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门上、________________!
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4)登山望远能让人心胸开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达了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豪迈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表达了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剪纸,说说这幅剪纸包含的内容和寓意。(4分)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她的脸是离他那么近,她的衣裳是那么的干净光滑,她的唇是那么红,都使
他觉得一种新的刺激,她还是那么老丑,可是比往常添加了一些活力。
(2)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剪纸的特点。(4分)这段文字中让祥子觉得与平时不大相同的“她”是______,“她”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的人。
(2)尼摩船长的潜艇在南极遇到了什么危险?他们是如何逃脱的?请简述该故事情节。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9题。(共13分)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 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东京汴梁城开封,是在河南民歌、小调及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后吸收昆曲、秦腔等其他戏曲剧种结合演变而成的。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
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 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7.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头的一个有什么特点?(4分)
8.结合上下文,分析加点词语及短语的表达效果。(5分)(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
(2)“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9.结尾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有什么作用?(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共15分)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 进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 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 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A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B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10.描写景物要抓特征。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描写紫藤萝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下列句子中任选其一,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1)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画线句A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画线句B所引领的段落使用了什么记叙顺序?作用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说说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0分)
B.斯是陋室
陋:简陋 .
C.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D.可以调素琴
素:白色 .
16.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7.语段(甲)中作者为何要写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分)
18.语段(甲)和语段(乙)的室主人有哪些共同特点?请结合语段具体内容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9-20题。(共4分)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9.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2分)
20.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
四、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__________让梦想开花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文字,然后作文。
齐白石作画,喜欢题“白石老人一挥”几个字,给人的印象好像是画得很快。其实,齐白石在任何时候作画、写字都是很认真很慎重的,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信手一挥过。齐白石坚持每天作画,他一辈子只有两次十天没画画。有一次是他害了大病,躺在床上十天不能起来。第二次是他因母亲去世,悲伤过度,十天没有动笔。
读了上面文字,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注释】 ①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有仙则名
名:出名,有名 .
参考答案
1.C 2.B 3.(1)岱宗夫如何(2)莫笑农家腊酒浑(3)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4)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4.(1)虎妞
强势、大胆泼辣、爽快利落、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
(2)尼摩船长乘坐的潜艇不小心潜入了南极的巨大冰层下,全船人面临缺氧,于是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把厚10米的冰盖砸开,逃上大海。
5.示例: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
既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
6.(1)示例:剪纸图案呈圆形,中间是党徽,党徽外各族人民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形,寓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明天。
(2)示例: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中国农村流传很久,寓意喜庆欢乐,多以纸张剪制而成,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7.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8.(1)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2)“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料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
9.结构上,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内容上,即承接和总结上文多处描绘梨花树林的美好景色,又以花喻人,寓人于花,深化了文章的主题.10.颜色深浅不一;形态美丽可爱;气味芳香。
11.(1)使用拟人修辞,赋予紫藤萝花以人的动作、性格,生动形象地写出紫藤萝花开得繁密、惹人喜爱的特点,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2)使用比喻、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紫藤萝花美丽的外形和勃勃生机,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12.承上启下。
13.插叙
补充介绍紫藤萝当年的不幸遭遇,和今天紫藤萝的勃勃生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紫藤萝 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14.生命是一个痛苦和快乐、挫折和成功交织的过程,在身处逆境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战胜一切困难。
15.D
16.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17.①用古代名贤之室类比,表明自己的陋室不陋;(1分)②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1分)
18.①居室主人都情趣高雅。语段(一)中,室中主“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语段(二)中,室主人倾心于读书。②居室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语段(一)借孔子之言“何陋之有”;语段(二),室主人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③居室主人都与朋友谈笑风生。语段(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语段(二),客“乃亦大笑曰”。(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19.示例: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扬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符合诗意即可)
20.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意思对即可)
21.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