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育科研中的真伪赝
语文教育科研中的真伪赝
语文教育科研同其他科研一样,需要讲求客观,需要以科学的精神进行研究。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教育科研中也出现了不少背离科研初衷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语文教育科研中的真伪赝进行一番甄别。
语文教育科研中的“真”,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科研
其主要特征是无论是实验研究、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还是开发研究,都紧紧围绕着一个“真”字(即客观真实)来进行。如颜振遥先生主持的“初中语文自学辅导实验研究”课题,其课题产生于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又受到中科院心理所卢仲衡教授的“初中数学自学辅导实验研究”课题的启示,提出的假说就是通过自学并加以适当的辅导就能够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该课题为了增大变差系数,选择了经济文化教育均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彝族)地区,进行了三轮以上的实验,获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技术成果,并取得了明显的积极的教育效果,最终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教学成果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于1985年前后主持进行的“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在全国经济、文化、教育不同层次的地区面对十多万样本进行了大规模的试卷及问卷的价值观念均较隐蔽的调查研究,这也是有影响的调查研究课题。扬州师范学院的顾黄初、李杏保先生《中国20世纪前半期语文教育文集》中的前言,则是文献研究课题的代表,所列的文献,就是为了还原我国20世纪语文教育面貌的“本真”。以上三例,在研究的过程、使用的方法、产生的效果、出现的结果、形成的价值、造成的影响等方面,都是真实客观的,从不同的角度梳理了语文教育中的因果联系,探索了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类似的还有周正逵先生主持的高中“文言文学文化分段推进的语文教育”实验,钱梦龙先生的“三主四式”教学法,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研究与实验,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等,以及一些地方的“书写工具的改变对近视眼形成的影响”“利用遗忘曲线规律进行文言文诵读训练”“农村初中学生作文错别字出现情况的调查研究”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语文教育中的或大或小的问题的因果现象进行的求“真”的探讨。
语文教育科研中的“伪”,指的是语文教育科研中自觉不自觉出现的一些伪科学也就是说,这些语文教育科研追求的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真”,而是出于其他目的造成的语文教育科研课题的虚假。如别人已经试验过了,有了结论了,自己又去装着全然不知的样子煞有介事地进行课题实验研究。譬如一些地方的“中学语文五步教学法”“中学语文六步教学法”“中学语文三环四步教学法”等,又如“中学语文主体实验研究”“中学语文整体实验研究”“中学语文立体实验研究”“中学语文综合实验研究”等,说穿了,其间除了名称上略做改动之外没有本质的差异,有的则是依据短时间内的一种社会需求进行“某某主义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研究”“愉快语文教育研究”“快乐语文教育研究”“语文素质教育研究”“语文本质教育研究”“语文发展教育研究”等;或者是在调查研究中,提出诸如“你愿不愿意学好语文”“你认为学习语文有没有用处”“你愿意自己成为具有很强的语文能力的人吗”之类的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的假提问;或者是严重脱离自己的研究实际,超越自己的研究条件,哗众取宠地进行“22世纪国际语文教育发展研究”“亚太地
用心爱心专心 1
区语文教育模式研究”“语文教育与多学科教育的比较研究”“全球语文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等。这类研究,一般都是在理论上装腔作势,态度上华而不实,方法上空泛玄虚,效果上没有变化,也无法推广,因此,也没有推广后的用户报告。这类研究,引不起社会的积极反响,除了自己,几乎无人问津,有些还产生了不少消极影响。
语文教育科研中的“赝”,指的是语文教育科研中出现的貌似科学而实际上并不科学的一种研究
就语文教育研究的课题来源来说,语文教育科研上的赝研究,往往是没有假说、问题模糊,或重复别人的问题、或问题没有实际意义、或是早已验证过的问题。在研究的方法上采取的是模式化的套用,常常用思辨取代实证或行为研究,结论也常常是空泛的或套话式的,没有实际意义,效果趋近于零。这类研究往往也没有推广的用户。但是,由于此类科研不像“伪”那么明显,有时候难以识别,因为其形式上或组织上的权威性,往往不容易看出研究的貌似科学来。如,21世纪是我国语文发生极大变革的时期,是语文课程的性质由多年的工具性转到人文性再转到工具性人文性并重的轨道上来的重要时期,一些地方不对语文课程性质以及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研究,而是提出“语文味儿的研究”,并分解为“阅读中的语文味儿”“写作中的语文味儿”“男教师的语文味儿”“女教师的语文味儿”“板书中的语文味儿”“考试中的语文味儿”“阅卷中的语文味儿”等等无聊的子课题,强行分解给基层的不懂语文教育科研的青年教师,无谓地耗去宝贵的时间与精力,严重影响语文教育科研的形象与语文教育科研的初衷。这类研究与具有吓唬性质的语文教育科研中的“伪”不同,具有很大的诱惑性和欺骗性,而步入教坛不久涉世不深的年轻教师又很容易被其吸引,所以危害极大。社会在转型时期会有一个逐步走向成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教育科研也应该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逐步走向成熟。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力戒语文教育科研中的“伪”和“赝”,努力探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语文教育的有效途径来。
用心爱心专心 2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宣汉县马渡乡初级中学 鲁均
某校曾组织观看一部讲述家庭亲情的影片,老师感动得泪流满面,学生则无动于衷,反以“一点都不刺激”为由大声抗议。老师们在震怒之后陷入沉思:“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这么不容易被感动?为什么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如此缺乏发现生活美和自然美的能力?” 后老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了一个姑娘,想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的母亲要那颗心。母亲二话没说就挖出自己的心交给儿子。年轻人高兴地捧着母亲的心去了。可是,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心连忙问:“孩子,摔疼了吗?”听到这里全班一片寂静。同学们在这一周的周记中都写出了自己对母爱的感悟,其文章无不都表现了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动。
感悟:情感教育的缺位,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对感动的体悟,缺乏起码的情感。忽视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教学需要情感出,学生呼唤情感来。为适应面临的国际性竞争与挑战,我们的教育必须尽快走出历史局限的误区,确立情感培养目标,实施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与态度上的反映,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活动。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二、情感教育的特征
1、认识感知的需要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认识和感知事物,是有一定过程和规律的,它往往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直观到抽象等。青少年的心智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一种内在的认知需要,而这种认知的需要往往是由感知事物的直观现象首先引发的。专家指出,观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事物的本质过程,是客观事物和观察主体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发生联系的过程,发生了联系,客观事物才有被认识,被准确认识的可能。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包括道德水平,思想感情都是从观察中直接或间接获得的。因此,语文教学中,能结合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为学生设置情景,制造气氛,使学生能把语言文字和直观画面相联系,互为补充,就能更好地激起学生情感体验,更深刻有效地理解语言的情感,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2、情感因素的需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的心理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知因素(即智力因素),如感知、理解、想象、记忆等;另一类是情感因素(即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人的创造活动不仅需要高度发达的智力,而且需要强烈的兴趣和热情,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远大的理想以及独立自立精神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它在学习上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用心
爱心
专心 维持和强化作用。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它取决于认知对象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它总是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面对复杂的客观世界决不会无动于衷的,他们总依据对象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产生一定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心理形式就是情感表现。语文教学中产生的爱憎、褒贬、喜怒,无不是道德情感、理智情感、美的情感的具体表现。
3、接受对象的需要学生是人。人是有感情、有思想、有人格。如果不把学生当人,而是当成任意摆布的没有独立人格的东西,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就把握不住。儿童和青少年是人生中感情最丰富最热烈的黄金时期。中学生处在少年和青年初期,当然富有炽热强烈的感情,只是相对于儿童而言,中学生的情感内倾性和稳定性增强,出现了所谓“情感闭锁”现象。也就是说,中学生身上虽然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感情,却不轻易动情或表达感情,正如裹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不到火山爆发时是不会喷涌而出的。因此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让他们“情有所动”,想方设法将埋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热情激发出来。让学生置于激昂的情感之中,感受学有所得的喜悦。
三、情感教育的途径
1、以文本导情梁启超曾说:“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份量的磁,便吸引多大份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的原动力。” 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语文课本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戏剧文学,占相当比例,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因此,在导入课文时,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景中,有位老师在教学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时,曾用这样的导语: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曾写过赞美母亲的名诗佳篇,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颂扬母亲的诗篇,情挚意浓,脍炙人口,历经传诵。同样,人门也经常把祖国、黄河比作“母亲”。母爱历来被公认为是世上最无私,最神圣的爱。下面我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分别用一分钟时间叙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母爱。寥寥数语,启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无疑如投石击水,从感情上激发了学生感悟课文情感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注重挖掘出课本中极富感情的内容,经探析、理解、品味、鉴赏的思维过程,感染学生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教师的这种引导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深刻挖掘,不必面面俱到,但求深而有得。同时要让学生收集一些作家的个人经历,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艰辛与勤奋,刻苦与睿智,从而激励自己前进,还应对作品的背景作适当的介绍,并结合现实进行点拨,尽量让文章中的人活起来,直接和学生对话,和学生的心灵对话。好的作品是作者用心血和人生经历浇灌出来的。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信念就不仅仅是掌握了一门工具,而是已超过了语文本身学科而成为一门极富感染力的综合教育。
2、以诵读悟情国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在《散文的朗诵》一文中说:诗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吟,这样才能陶冶性情。吟也就是朗诵。吟咏背诵,不但能博闻强记,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受到文章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毛泽东喜爱韩愈诗文,一部《韩昌黎集》大部分能背诵,晚年坚持背诵李白、李贺、李商隐
用心
爱心
专心 及辛弃疾的诗词,正是在这吟咏之间,才涵养了他“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浩然之气。现行语文课本中很多古今中外名篇,其深蕴的意味不借助于诵读则体会不出的,还有一些课文所渗透的谦和、友爱、爱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等强烈而真挚的感情无一不是通过铿锵有力的语言、节奏和谐的韵律表达出来的。对此教师可通过范读或指导学生诵读,读出节奏,读出意境,读出感情,读出美感,读出“弦外之音”等,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有情的语言,这样更能使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熏陶,很快的进入审美的情感之中。
3、以艺术染情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将艺术中那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以用于教学,是大有裨益的。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帮助学生想像课文描写的画面;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角色、扮演角色,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后,可让写小剧本:假如菲利普一家人旅游回来后,在家门口发现一个貌似于勒的人,此时,又会发生什么?通过这种让学生自写自导自演,能够让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该课的情感目标就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得以实现,内心的爱憎情感表达也就油然而生了。
4、以体语示情语文教师的手势、表情及走动等能传递管理信息,是课堂上师生相互感知到的各种意识信号。语文教师的手势具有状物、言志、传情的特殊本领,当它被“引进”语文课堂领域后,就成为辅助课堂管理的非语言的外部表现形式,可以对学生作意识上的导向,可以把课文的表现意图和学生的接受意向牵引到一起,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按照自己所启示的思路去领悟,去融会贯通,并有所发现。脸面是心灵之镜。语文教师的面部表情也有一定的潜在调控作用,表现理解的微笑和思考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表示满意的微笑和赞许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热诚和喜爱,可以收到移情传神之功效。眼睛是心灵之窗,课堂上,教师要用期待的目光,尽可能地去平视和环顾大多数,不应老是两手着案,猫着腰,视线紧盯着课本或前几排学生,其余则视而不见;也不应站在讲台的一侧而使视野顾此失彼。教师不论实施哪一教学环节,都要不时地环视前后左右,特别是后排的左右两角,要给予满腔热忱的关注。教师的视野所及,以目传神,促进学生专心听讲,偶尔有个别学生面朝窗口,思想“开小差”,教师可运用目光注视的办法,通过目光把教师想要表达的愿望、态度、思想感情和言语迅速地传送给学生。淡漠、严厉、责备的目光使学生触目知错,立即醒悟;热情、慈祥、赞许的目光使学生触目会意,精神振奋。语文教师的站态,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和行间巡视等体态活动,也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教学的作用。
四、情感教育的教师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教师的情感同样能感染学生。
1、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
用心
爱心
专心 3
2、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因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或错误时,要多方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感。学生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也更加佩服教师,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和参与热情。
3、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热烈高涨的情绪,绝不可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由此看出,做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不但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与学生的德、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所以,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把握和加强学生的情感功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促进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宏玉。教情感育与认知教育的统一
教书育人(普教版)2000(16)
2、秦训刚 晏济生
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3、陆山华
中学语文教学美育初探
语文学刊 2003年第3期
4、张新村
激发情感
感悟美好
中学语文园地 2002年第6期
5、鲁勇
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
江苏教育版 2004年7月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从事语文教学十余载,我深深感受到语文教学始终在高耗低效的峡谷中徘徊,往往是教师精疲力竭,学生焦头乱额。经常会听到学生说:“语文课真乏味。”“我一点也不喜欢上语文课。”„„面对种种的责难,我陷入了深深困惑之中,在苦苦反思和求索中,我终于惊喜的发现了指路的明灯――情感教学。
心理学家卢家楣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份,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因此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生理和认识特征,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情感。只有激起并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这让我想到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于赤壁之战后兵败华容道,狼狈不堪。遇关羽重兵而有全军覆没之虞,最后关羽迫于昔日的知遇之恩而义释之。纵然英勇盖世的关云长也不能不为情所动,可见情感的力量是多么伟大!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他们正值青春年华,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社会充满热情,既可能因为朋友的误解而伤心,也可能为了一句鼓励的话语而欣喜。所以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这一情感要素,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美化情怀,完善人格。
在这里,我想就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探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见解。首先,情感教育架起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
中学语文教材大都文质兼美,形神俱佳,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许多选文闪烁着道德、情操、人伦的光辉,但许多的学生读之却索然无味。尽管教师不断提示“这是名家名篇”,但他们看不到文章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看不到如诗如画的北国风光,不懂明月的柔情,不识春风的温馨,仍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其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未能充分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自然也就领略不到文章之美。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让那些富含情感的美文去感染、激荡学生,让学生内心极易被点燃的感情与之共鸣。如在教学《观潮》一文时,考虑到许多学生没有见过大海,难以想象潮起潮落的壮观与柔美。我便先通过多媒体投放海浪的温柔静美和汹涌澎湃,让学生们心中那抽象的海浪形象化,然后要求学生在潮起潮落的音乐声中,根据旁注的提示来感情朗读。随着朗读的进行,学生们在大海那时而喃喃细语,时而汹涌澎湃的咆哮声中领略出大海那深沉而丰富的内涵„„他们沉浸在大海柔情脉脉的静美中,陶醉在大海雄奇奔放的壮美里,一往情深。这样教学任务也就很自然地迎刃而解了。
其次,情感教育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注入了源头活水。
以人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新课改的明确要求。而情感教育恰恰是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人文思想的最佳教育渠道。记得上学期,我班有一名令老师头疼的后进生,他上课搞小动作,课间疯打闹,课后不完成作业,还经常和老师唱对角戏。我“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但收效甚微。后来我走访了他的家庭,了解到他母亲早亡,父亲外出打工,他一直随奶奶艰难度日,缺少母爱也许就是他自暴自弃的根本原因。于是我经常找他谈话,谈社会、谈人生和理想,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并让他与年龄相仿且同样喜欢篮球的用心
爱心
专心
弟弟交为朋友。在多次的交往中我们拉近了心灵的距离,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以前我总觉得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我,我很自卑,但现在语文老师的关心和鼓励让我感觉我也是一个与同学平等的人。以后我一定要好好表现。”果然,他在课堂上的表现有了很大改观,回答问题开始活跃,对其他老师的态度,也不再敌对和冷漠。许多班级活动他都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学习成绩(特别是语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样看来,学生的心灵并不是封闭的坚冰,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我们的高谈阔论,而是真情的关注与真心的交换。只要我们真正地走进他们的生活,对他们给予平等的理解、容忍、接纳和关怀,必然会激发他们朴素的人文思想的萌芽,从而变得自尊、自重、自立、自强。
寓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中,其作用是毋容置疑的,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怎样将这份情感寓于教学中呢?
第一,开展大阅读活动,让学生储蓄情感。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不但蕴涵各种语文教材中,也蕴涵在所有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只有真正站在大语文、大阅读的高度上才能有效弥补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中流失的丰富情感。开展广泛的大阅读活动,让学生不仅广泛阅读课内外各种书籍,也阅读生活、阅读实践。在大阅读过程中,教师除了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意见之外尽量不要给他们提出苛刻的要求,让他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无形之中积蓄他们丰富的情感。老师可以推荐和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阅读一些课外名著或《辽宁青年》、《读者》等杂志,并辟出专门的时间为他们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如通过阅读《济南的冬天》、《苏州园林》等使学生领略祖国的风光文化美,储蓄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通过《父爱如山》、《母爱如潮》等美文来让学生领悟人世间的亲情可贵,从而储蓄学生的人文情操;通过课外读物《培根随笔》、《名人传》等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与挫折,从而储蓄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勇气。教师还要注重引导他们重视加强实践生活的情感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缺少的往往不是生动精辟的讲解,他们更需要的是真正的走进生活,去感受那寒风的凛冽、沼泽的泥泞和花开的喜悦,没有这种感受,他们的情感就无从获得,便无法领悟文章内在的情感之美,从根本上斩断了他们对文章作品的情感再现和再造的途径。
第二,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在本质上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想象再现和再造生活,真切体验文章美质。其方法有多种:
(一)用情感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除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如在教学《春》一文时,我先引领学生听录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想象春天的美丽景色,然后跟着录音齐读。同学们读着读着,读出了春天的色彩,读出了春天的气息,读出了春天的声音,也读出了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欢乐气氛。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产生了愉悦的情感,越读越有劲。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达到了教学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用艺术激发学生情感。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将艺术中那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以用于教学,是完全可能的。例如,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帮助学生想像课文描写的画面;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角色、扮演角色,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言和行为。总而言之,把艺术引进课堂,就是把课文描写的形象让学生仿佛能看到、听到、触摸到,使他们的感受更真切,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
(三)用体态语言显示学生情感。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此外,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录像、幻灯、电脑软件等电教手段,可以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生机。
第三,抓住契机,营造氛围,诱导学生表达情感。课下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谈笑风生,甚至不乏机智幽默之语,可是当课堂上要求他们对某人某事表达自己的情感或看法时,他们却是抓耳挠腮,最终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往往词不达意。面对这一教学实际,我建议各位同仁,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某些契机,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记得一次晚学前的语文课上,窗外风声雨声混为一团,风雨中默默静立着落汤鸡似的家长们,他们中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有一脸疲惫的中年男子,还有抱着孩子的家庭主妇,虽然各自相貌差别很大,但是他们站在这里,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等待孩子的下课。面对此情此景,我停止了讲课,让学生们欣赏起这窗外的“壮丽景观”,这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景观,不带任何矫情与修饰。许多学生眼圈红了;有个别学生轻声笑了,但马上就被其他同学怒视的目光逼得低下了头。面对这种情景,我当即把本来的阅读课改为写作课,让他们描述这“雨中的一幕”。结果学生笔下的文章让我感到吃惊的好,就连以前愁于写作的学生,今天也在斟酌词句,想用自己的拙笔来表达对父母的无限感激。当然这样的契机不是常见的,但老师要善于经常性的营造这样的环境和氛围来鼓励和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使他们不再羞于表达,害怕表达,真正使表达情感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
21世纪的中学生,他们想看到的已不是死搬教材的“演说家”,而是善解人意、智慧博学的“辅导员”。所以作为一名当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洞察学生的心理,而且要尊重其主体性和创造性,用我们无尽的爱和丰厚的情感去影响并感化他们。
总之,无论是从语文教学的出发点,还是从语文教学的受到者与主导者来看,语文教学始终离不开一个“情”字,作为语文教师,应认真体会“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的含义,真正做到寓情于学。让真情化作雨露,在无声中去滋润学生的心田!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在展示和运用它的“工具性”的同时,应将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陶冶美好的情操。要充分设计各种手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新课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语文素养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是语文素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从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看,选文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的方式反映人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其教育功能具有多元性。思想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以审美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展示和运用它的“工具性”的同时,应将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陶冶美好的情操。
1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认识美,感受美
在新的语文课本中,有抒写人生感悟,揭示人生真谛与意义,表现人生价值之美;有描写自然世界的壮丽和神秘,反映祖国大自然之美;有刻画人物形象,体现社会生活和人间真情之美;有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生态均衡发展所表现的珍视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之美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包含着浓厚的审美因素。因此,语文教师就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通过教学互动,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的能力。
1.1可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自然景物的描绘,感受大自然之美:如朱自清先生的《春》,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的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木争荣的景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景图。这幅巨大的春景图又由“春草图”、“春花图”等五图构成,它们具有相对独立的特写镜头,但又结构严谨,交相辉映,形成完美的整体,所绘之景充满着生命活力,赋予人们美的享受。写春草,描写它“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初春绿草如茵的草的物点。花儿是美的,春天的花儿更美。在这幅春景图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写出了百花争春的热烈情景。“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了花争相斗妍,描绘了春天百花盛开,春意盎然的繁荣景象……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景物描写的分析,让学生能感受到春天的意境与神韵,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2可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感受人物的心灵美和社会之美:形象是指课文中人物外在美与内心美的统一与和谐体现。人物形象的感染是无穷的,学生通过美好形象的感染,便能激活其对人物的爱与恨、美与丑的判断潜力,并诱发他们爱美情感的产生。如在《芦花荡》的教学中,通过老头子人格魅力的剖析,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被他像这“芦花荡一样美的博大的”心灵所感染。又如童话《丑小鸭》,作品通过“丑小鸭”这一形象的刻画和它坎坷经历的叙写,突出了“丑小鸭”对美的向往和不懈地追求,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启迪他们对完美人格的自我向往。再如教学《老王》、《信客》,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人物平等互爱,善良厚道的品格,以及诚信无私而赢得社会尊重与爱戴的完美形象,从而体验到人间的爱与善良的社会之美。
1.3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训练,体验语言的艺术之美:从审美角度讲,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艺术体现,它运用语言文字的描写功能来反映客观事物,再现艺术之美。如《桥之美》这是篇采用描写和抒情手法来展现“桥之美”的小品文,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背诵和摘句、析句等训练,品味文中优美句子的情味,理解文章内涵,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
2联系学生生活,引导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美,体验美
除从教材中认识美和感受美外,还应引导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发现美和体验美,新的语文课程设置了“综合性学习”的结构板块。所谓综合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新型的语文学习方式,其特点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其中实践性就强调学生的亲自参与和实践体验。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更多的来源于社会,来源于自然,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各种类型的生活之中,因而其学习内容更多的表现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语文与社会的联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自发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进行综合性学习,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运用“综哈性学习”实现审美教育,方法多种,形式多样。可指导学生从教材的编排中,针对“综合性学习”的相关内容,开展主题活动,获取美育因素,进行审美体验;可让学生组织春游或秋游活动,到野外观察大自然,摄取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欣赏雄奇壮丽的自然杰作,感爱大自然浓郁的神韵,提高审美情味,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也可让学生到社区或农村,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是学生获得审美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洞察社会现象,甄别美丑与真伪,锻炼发现美的眼力,吸收美的营养,逐步确立人格形成的价值定位。还可以让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真人真事进行专题调查访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新生的美好的事物如雨后春笋,构筑了一个广阔的、文明而美好的社会平台。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从中获取审美信息,接受美好事物的情感熏陶,感受社会对心灵的呼唤,追寻对美好未来的理想之梦,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达到陶冶美好心灵的教育目的。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设计各种手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育叙事研究
语文教育叙事研究
持 言
研究语文教育有多种方法,本文根据有关文章介绍一种往往为我们所忽视的语文教育叙事研究,或许对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们有些许帮助。
语文教育叙事就是在语文教育研究过程中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采取通过叙述的方式,讲述一个语文故事,也就是一个语文教育实例,启发大家思考故事(案例)所内含的语文教育规律,思考故事(案例)所揭示的问题,引起大家思考探索。
专家指出:教育叙事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实践,而且能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总之,语文教育叙事就是要通过叙述教育故事,讲明一种教学经验,传达一种教学理念,揭示一个教学规律。
进行语文教育叙事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语文教育叙事,关键在叙事,叙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事。这种“事”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真实的故事,而不是其他故事,更不是凭空捏造的事,同样也不能是对教学过程的复述。
其次,所叙述的故事应该能够说明一定的道理,至少能揭示一定的问题,启迪人思考探索。因此,语文教育叙事不能是对教学过程的简单叙述,叙述者本身应该对所叙述的事情有深刻的思考,对所叙述的事情所能揭示的经验、理念、规律有清醒的认识,以其昭昭,才能使人昭昭,否则,只能使人昏昏。
第三,通过叙事所要揭示的道理、观点应该是建立在所叙述的事情之上,因此叙事就要把“事”讲完整,要完整地叙述事情地来龙去脉,不能先定概念,再有意识的围绕概念去对事情剪裁,那样所揭示的道理、观点往往缺乏科学性。
第四,教师要特别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冲突,发生的问题,把这种冲突、问题描述下来,认真分析研究,探索这种冲突、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总结出某种经验、规律。
摘录一则语文教育叙事,来具体说明一下如何进行语文教育叙事。
那是很久前老杨讲的一则笑话:说是一个人参加完数学考试,别人问他:
“那个3乘以7的题,得多少?”
他说:“谁知道?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写了一个二十八。”
笑话毕竟是笑话。可是笑过之后,似乎又留了点什么?
今天备课备到古诗,我又想到这个笑话。
古诗的教学,我们一直强调“读读背背,了解大意”,一贯反对讲诗,特别注重朗读,强调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品味感悟,说有些东西,以后自会明白。还有专家说,诗歌是不能讲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尤其是不能改成自己的话陈述,否则就残害了这个可爱的小生命。可是,我却愈加的感到,不能理解的东西,却强行吞下的痛苦:死记硬背的不说,囫囵吞枣有何用?!就像那则笑话一样,明明熟练恰当地使用着乘法口诀,却不能解决这个乘法算式,这不就是不理解造成的吗?
用心
爱心
专心
晚上,翻看了《唐诗鉴赏辞典》,详尽的注释和讲解,使我茅塞顿开,解决了多年的疑团!为什么老师都要依赖工具书解决的问题,非得让学生“自行感悟”呢?
在这则叙事中,所质疑的是我们常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偷”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所要说明的是在教学中一味的囫囵吞枣的方法是不可取的道理,所要揭示的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古诗文理解古诗文的教学方法,对我们是非常有启发的。
语文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对我们工作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来说,应该是一种比较实际的教科研形式,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有意识的对在工作中发生的事情进行研究,不要多长时间,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
用心
爱心
专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