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心得——读书不觉已春深
读书不觉已春深
——读书心得
实验二校王卿
昨天下午接到通知说要我谈一谈关于读书的心得感悟。其实我不太知道是关于什么方面的感悟,也没有刻意的去探寻查问。夜深人静的时候,想着作为任务得写点什么,但静下来后,突然就有些怀念曾经那些单纯的读书的时刻,现在的我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泡网的时间越来越多;读书的质量越来越差,多是些网络通俗小说;读书的心态越来越被动,多是些现学现用的应用书籍,凑合着看完或是跳着有用的看完就不错了。这种读书的日子看过的书很多却也忘得很快,像是吃着读书快餐似的,饱腹却无营养。现在回头想想还是那些“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景让我留恋和向往。我想我的读书生活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阶段:
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大概是从初中一直到大学毕业后工作的时间里,我都是很喜欢读书的,从中国最早的四大名著到国外的世界名著,在没有更多选择的时代,不管不顾的把它们统统的消化吸收了一遍,从曹雪芹到莎士比亚,从王小波到周国平,从简.奥斯丁到大仲马,从描写世态人情的作品中,从高雅机智的语言里,理解人性了解人生。似乎自己也曾经得到过“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高度理性的读书感悟,自己也曾经享受到了书籍对心灵的涤荡与在书中徜徉的肆意豪情。初初工作的几年里便将人生的体悟和热情挥洒在教学的讲台上,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作为感悟的场景,将历史知识作为师生沟通成长的桥梁,不时有新鲜的点子和澎湃的激情,充斥在课堂创新的思维碰撞中,自己没有完全的把课堂教学和历史、文学、艺术、人性分离开来,却也是证书不少拿,成绩也不差。从未有成绩好坏的焦虑和付出与收获的患得患失,如今想来,多年的读书熏陶不是没有作用的,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的幸福教师生涯随着教育行业的改革却逐渐有了改变。我想我应该正视这几年我忽略了什么?又丢失了什么?我的读书生活开始了第二个阶段。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随着生活越来越琐碎,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对工作内容的认知度越来越深时,我的读书生活悄然发生了改变。在改革创新的新时代教学理念推陈出新,教学方法日新月异,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我开始感觉到我教学上的不足,于是我的案头逐渐充满了《教学参考》、《课程标准》、《课堂改革》、《优秀教师100问》、《课堂提问的艺术》、《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使用》、《全国中考试题汇编》、《教学案优化方案》等等,我开始沉浸于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对大量专业知识的学习充电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我学会了制作精美实用的课件,学会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备课、设计课堂,学会了用先进巧妙的办法管理学生,对于教学开始游刃有余,我想说:古人诚不欺我——“觉知此事要躬行”。既然得到了这样的“真谛”,我逐渐放弃了读书,开始致力于“躬行”——忙碌于作业的批阅和改正,考试成绩的分析与评价。感觉自己终于摆脱幼稚感性,开始学会理性成熟。没有时间去考虑什么史学与文学的共性,不再附庸风雅分析人性,课堂上没有吸引学生的激情演讲,不去想“人是历史推进中的人,历史是人创造和改变的历史”只有对历史知识的考试、提问、背诵。然而随着课堂越来越乏味、教学过程越来越沉重,我开始察觉我的所谓“此事要躬行”是矫枉过正、剑走偏锋了。于是深思熟虑后,我进入了读书生活的第三个阶段。
三.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清代诗人萧抡谓写有《读书有所见作》诗:“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忠告人们要热爱读书,读书要持之以恒;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读书情有独钟。他的《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代理学家陆九渊写过一首题为《读书》的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
须要急思量。“这首诗是他读书的经验之谈,他强调读书切戒慌忙,贵在”涵泳"(细细体会琢磨)。
细细想来,我对读书的认识终是太浅薄,也是急功近利了些。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应该明白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脚步记录下的痕迹,它是客观的、也是感性的。它记录了人性的美与丑、它诠释了真理与谬论、它见证了正义与邪恶、它总结规律又不断创新、它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它既不能靠单纯的文学素养去感知也不能以理科式的背诵练习去认识浩瀚博大的人类历史,那是对历史的亵渎和对人性的犯罪。我想作为一名历史的传授者,我有义务和责任把它诠释的完整、生动。首先就该从改善自我做起,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兜兜转转这么年,对于读书,我想,只要是喜欢的、有益的书,都是我们精神和生活的伙伴,不可或缺。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对于读书的感悟越说越觉得自己言而无物,词不达意,越说越觉得读的少知的少,读的浅行的短。读书是成长的需求,读书是生活的需要,读书是技能提升的依靠,读书是人生色盘中不可或缺的浓墨重彩。写到这里我不觉想起王贞白的“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愿我们的光阴不再虚度,从读书中充实自我丰富人生。
2013.08.24
第二篇:读书节开幕式讲话稿:读书不觉已春深
读书节开幕式讲话稿:读书不觉已春深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很高兴,在这个万物拔节的今天,我们迎来了“天一杯”首届师生读书节的启动仪式。
记得小王子驯养了一只等爱的狐狸,两人对于仪式感的理解颇为触动人心。小王子在驯养狐狸后的第二天又去看望它。
狐狸说:“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比如,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了。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所以,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小王子问:“仪式是什么呢?”
狐狸回答说,“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我想,今天“天一”杯首届师生读书节的启动仪式,也注定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日子的时刻,这个仪式告诉我们,从今天起,读书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方式。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钟吾校园的师生读书满目蔚然,我们把四月和十月定为校园读书节,先后邀请了著名作家曹文轩、丁立梅、陈广德等走进校园为广大师生讲读书与写作;以老师读书会和青梧文学社为抓手,以《杏坛心语》和《钟吾文苑》为师生的读写平台,广泛开展了阅读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一系列读写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为生命的精神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很多关于书的名言中,我最喜欢赫尔岑的说法,他说,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很多种族、人群和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了下来。
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常将它比作是历史的长河,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过客,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前人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浓缩在书本当中,我们读书,就是完成前人交给我们的嘱托;我们读书,就是继承各个时代先哲们的精神财富。不读书,思想就会停止;不读书,智慧就会枯竭。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老师们,同学们,像小王子和狐狸一样,每天给读书一个仪式吧,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春天翻开大地的书页,草长莺飞,花儿绽放;晨光翻开一天的书页,激情满怀,满目希望;我们若翻开奋进的书页,一定会硕果累累,天天向上!
因为——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后,衷心地祝愿“天一”杯首届读书节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三篇:有梦不觉人生寒读书心得
《有梦不觉人生寒》有感
“无迹方知流光逝,有梦不觉人生憾”幸遇于丹老师的《有梦不觉人生寒》。阅览全书予人安逸舒适之感,字里行间直抒胸臆,透着一股“真”气。
于丹老师自结作品为“求真卷”,平淡书墨间洋溢着于丹老师五十载的人生阅历与感悟,古人有云: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知天命的年纪里于丹老师用一贯的宁静细腻的笔锋向我们娓娓道来,冀希望广大读者从中受益。
“活出一团真气,不负今生”真如本性,活在真实里,与美善作伴。每个生命初来世界都是一派天真,一路成长,率真的心磨砺出老茧保护自我,何以成长?不是圆滑到伪善,而是秉承一团真气学会随缘。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上随心而走,一团真心善待他人,和气处事。一团真气并非随便心性,初出校园的我们恰处风华正茂,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虎之气魄怀揣远大雄心,登顶远眺;心有蔷薇,胸中依然有一份清淡灵动,安然享受生活的美好泰然,遇人遇事一团和气。
人生没有痕迹,就像光阴流水一样都走完了。幸亏还有梦,有梦就不会觉得人生太寒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梦想,徜徉在《有梦不觉人生寒》的书香间,心灵之灯悄然点亮。在人生历练上以梦为灯,步步为营。
人生都在寻找对的邂逅,微至一衣一花一歌,大到一份感情、一份工作,相逢是缘,相守是分。95后的我处在一个充满选择的时代,对未来生活充满梦想。大学毕业,眼花缭乱的工作机遇,茫茫之间似有天命,选择工行,与之结缘,从行出发。
何以逐梦,被动无奈永远都是瞬间,主动率性才是永恒。将梦想定义在宇宙行的舞台上,年少气盛,将一腔热血奋发在工作岗位上,在拼搏的年纪里挥汗如雨。“心有梦想,现实活着”不要去做一个梦想家,而是要做一个实干家。借助工行平台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个平台中努力汲取正能量,万丈高楼平地起,从细微处做起,打牢基础。“每天叫醒自己的是梦想而不是脑子”每个清晨都是一个筑梦的脚印,奋斗的一天都将收获一份充实。
追梦路上一马当先,人生若有梦,工行迎你,一并追逐。结工行同行,伴工行成长,心怀工行不觉人生憾!
第四篇:陶艾春 读书心得
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有感
安峰初级中学 陶艾春
这学期,学校给我们每位教师都发了一本书---《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尤其是对奋战在一线教学的老师,有许多启发之处。全书分五章,开篇介绍蔡林森的成长历程,结语是专家们的评述。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详细地介绍了先学后教的应用价值,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它的操作方法,理论基础等等。这书里精辟的理论知识与详尽的案例描写为读者撩开了先学后教的神秘面纱,看完此书,不禁感慨: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原来书还可以那样教,原来学生可以挖掘那么大的潜力。
开篇文章《成长历程》让我初步了解了蔡校长其人:一位68岁的老人,吃了一辈子苦,到了该颐养天年的时候,却依然选择吃苦。他在书中提到,他的人生观是:人活着,就是要吃苦,就是要自学。这样才能成人、成才,才能有所作为,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辈子吃苦,一辈子自学,一辈子创新,就一辈子幸福,一辈子快乐。正是他的“吃苦论”造就了两所本不为人知的农村、民办学校——洋思和永威。因为他选择吃苦,所以他亲临“战场”:在永威,从小学到初高中各门学科,他轮番地听、评,每天听评四五节到七八节。唯有学会吃苦才能取得成就,终身幸福。里面的警言妙句给予读者很大的触动,那字里行间行走一种力量,启蒙人的意识,奋发人的心智。他说:我主动地自己学,碰到不会的,就请教别人。
当教师的本领都是在实践中靠自己吃苦学出来的。在困难的时候,我选择了吃苦。在成绩面前我还是选择了吃苦。退休后,怎么办?依然选择吃苦。看了蔡林森成长历程的介绍,思及自身,羞愧与不安在涌动。人生睿智的哲思在开篇之处便紧紧地拉住了人的目光,促使人接着去阅读,去了解,一个如此全身心投入教育中发明的先学后教有何精妙之处,吃苦的背后是什么?是一种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品质,是一种遇到困难不放弃、不服输的劲头,是一种想方设法解决创新的干劲。
蔡林森曾明确提出:自主学习不能“轻轻松松”,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探究学习不能“扔掉书本”。传统的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传统的评课也只注重评“教”。蔡林森认为,效果是评课的唯一标准,效果好的课就是好课,效果好的标志就是全过程让学生积极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这里的效果,既 包括知识方面的要求,也包括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求;既包括课堂教学中每一环节的阶段性效果,也包括一堂课的终结性效果。作为一线教师,面对日复一日繁杂的教学事务怎么办?碰到知识反复讲解学生仍然出错怎么办?碰到学困生接受辅导成绩不提升怎么办?我想这都需要一种蔡校长的“吃苦论”来支撑。
经过多年实践,蔡林森和洋思初中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到永威之后,蔡林森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基础和不同学段的学生,继续推广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他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基本原理,在数学、常识课教学中实行了“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的“四个一”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课教学中采用了“比读书、比写字、比说话、比当堂完成作业”的“几个比”教学模式。每一个“比”都是一次“先学后教”。正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所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是万能的,总是在某种场合适用,某种场合不适用。但其精神实质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传统教学中老师的越俎代庖,这些都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先学后教”的可贵之处,在于让学生走在教的前头,让学生先探索,先体验,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产生障碍,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先学”势必把学生一开始就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成为“后教”的依据及重点。这样的教不是盲目的,不是随意的,势必使以学定教的理念和原则落到了实处。其实,这一模式,不仅是“先学”,而且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所以“先学后教”不仅是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更是突显和落实教学核心的问题。无疑这是正确的,是科学的,是先进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典的先学后教的模式基本分为4个模块,8个小环节:辅助环节(约一分钟),先学(约15分钟,包括读书看书,检测练习或提问),后教(约10分钟,兵教兵、师生讨论),当堂训练(约20分钟)。从这个教学模式里不难看出,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整堂课教师讲的时间只要短短的几分钟,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便是以学生自学、自己练习为主。试问,长期以往,学生的思维该是得到多大的提升,他们的那种探究的意识得到多大的发展?长期接受此法训练的学生将有着无法估量的前景。这几年来,我和老师们听课后都有一个共识: 2 越是会授课的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少,越是不会讲课的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多,卓越的教师,更是讲课“画龙点晴”的高手。
当老师们还在会“减负”与“提质”纠结的时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已然为我们提供了减负与提质并行的轨道。这种教学法唤醒每个学生的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够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学习力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成了学习的主人,都有了责任感,都能像竞赛那样紧张地看书、练习、更正、讨论,最后又像竞赛那样当堂完成作业。这样课堂上有静有动,静中有动,学习效率就特别高。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能够达到堂堂清,能够“培尖”“补差”。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仅能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达到不教,还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了课堂的有效性,并做到了课前不预习,课后没作业的学生课业减负。
在我的耳边,不时响起的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殷殷要求;在我的脑海,不时萦绕的是钱学森的沉重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我的身边,不时发生的仍是“满堂灌”、“题海战”、“疲劳战”和“消耗战”;是我研读蔡校长新著的最大收获,相信也是蔡校长的最大心声:教学必须革命!
课堂要尽量减少老师的讲,只有老师的不讲,学生才能真正地学!不教才是教,永远坚信学生学的自觉和能力,时刻警惕老师的教变成越俎代庖,才是教育的真智慧。理解和运用知识都是课堂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没有相当的练习,就很难说理解得多好,更谈不上形成能力。老师不过是课堂的影子,而且是自我极度克制的影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我们要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探索出一种符合我们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五篇:樊艳春读书心得
读《教师礼仪》有感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打扮的人,年轻时就追求素面朝天的自然美。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教师个人形象越来越重要,我觉得应该有点改变了。一次在书店帮孩子买学习资料的时候,看到《教师礼仪》这本书,觉得对我肯定有帮助,于是就买下了。《教师礼仪》从教师的个人形象、着装服饰到教师的语言礼仪,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的交往礼仪等方面,作了详尽的阐述,读后觉得真真正正是受益匪浅。
教师礼仪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如何表现教师应有的气质与风度。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更应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比如,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衣着文明。的确,教师的衣着整洁、典雅、合体,对学生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显然不雅。记得我们初中时,有位年轻的男教师就是如此,经常胡子拉碴地给我们上课,有时晨跑还穿着睡衣。调皮的男生给他起了个绰号“大侠络腮胡”,上他的课经常提出讽刺性的问题刁难他,对他很不尊重。现在分析一下,老师本身也有问题,孩子们的不尊重是他自己不注重个人形象的随意造成的。而超时髦,超前卫的着装也不妥。比如在夏天,一些女教师穿着吊带裙或者透明度很高的衣衫给学生上课,就可能出现负面影响。也许低年级的小学生无所谓,可是高年级就不一样了,他们已经进入青春期,看到衣着暴露的女教师,他们就会指指点点,窃窃私语,那里还谈得上尊重老师。这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师的言行举止,就是一面镜子,容不得半点随便散漫。
教师仪表是教师整体风范之一,他们的音容笑貌、举止文明、作风正派、知识渊博、风度儒雅,衣着发式无形中都成为学生和社会学习的楷模。记得以前教四(2)班级的时候,班里的女生个个很美。刚接班时我就注意到这点,她们个个梳着长长的马尾,俏皮活泼朝气蓬勃,让我更加喜欢,经常和她们一起玩闹游戏。改变悄悄地发生,期中考试后她们的马尾大多变成了齐耳短发。一次我对黄某说:“你的头发又黑又亮那么漂亮,剪掉真是可惜了!”她笑着说:“我还是觉得像老师这种发型更好看。”原来如此,她们不知我留齐耳短发是为了遮盖大脸盘啊!但也由此可见:教师的外表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大。
我们是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模仿能力很强的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我们更要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做一个具有现代礼仪受学生和社会尊重的教师。
徐行民办育红小学樊艳春2013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