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人自杀 Microsoft Word
诗人为何易抑郁
衡阳市脑科医院(原衡阳市第一精神病医院)谭贵星
1989年3月26日,中国80年代新文学史中的杰出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1987年中国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顾城,辞职隐居激流岛(新西兰威克西岛),1993年杀妻后自杀。
2007年12月5日,人大文学教授余虹在其居住的四季青桥世纪城小区10楼一跃而下„„
“自杀不易,活着更难。”这是自杀诗人的心灵写照。在中国,诗人自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屈原。屈原为理想抱负而投河。在后来的自杀诗人中,有相当多的诗人都有仿效屈原的初衷。当他们感到生活失意,理想与现实冲突,抱负不能实现时,不自觉地采用以死殉道的方式来实现精神的完美追求。
外国诗人的心境也不是很好。美国现代诗人J·贝尔曼,兰德尔·杰瑞,罗伯特·洛厄尔,西尔维娅·波拉丝等在一生中都曾因情感障碍住过院。70年代,衣阿华州立大学的N·C·安德森调查了30位创作性强的作家,发现他们中间情感障碍发生率很高,80%的人至少有一次重型抑郁或轻躁狂发作。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图亚特·A·蒙哥马利夫妻俩调查了50位英国现代诗人,1/4患有抑郁症,其自杀率是普通人的6倍。
诗是情感的产物,也是情感的体现。没有挫折煎熬、生活平淡顺利难得写出好诗,但凡大诗人定要经历炼狱的洗礼再涅磐重生。在此过程中整日沉渗在情感世界里而不能出入自如者,终究避免不了抑郁。不同国度的诗人抑郁程度明显高于普通人,就说明作诗本身容易促进抑郁情绪。这是由于写诗用的是初级思维,以意象表达情感。如果过多使用消极意象,那么沉淀在潜意识中的消极意象就会相互加强,能量不断增加,到后来就无力控制而被消极意象所吞嗜——情绪抑郁或自杀。
情是诗之魂,过于理性写不出感人诗篇,但毫无理性定会迷失方向。有了三分理性才不致于脱离现实,才能在出世与入世、理想与现实之间自由驰骋。写诗作画这行当常常使人生出许多先占观念,并带着激情,进入忘我的偏执状态,这种状态是创作的佳境,但也易使人脱离现实。因此诗人既要洞察自我精神世界,又要审视外界物质世界,学会在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上寻找平衡点。
最后再强调,诗人要保持三分理性,不要仿效别人自杀,不要总写消极意象,不要脱离现实世界。
第二篇:20世纪90年代中国诗人自杀名录
20世纪90年代中国诗人自杀名录
朱湘(1904--1933),诗人,字子源,安徽太湖人,出生于湖南沅陵,著有诗集:《夏天》、《草莽集》等,新月派的健将之一,诗风清秀浪漫,被鲁迅誉为“中国的济慈’’。1933年12月,在南京采石矶,自沉长江。
陈梦家(1911~1966),曾用笔名陈慢哉,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浙江上虞人,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曾于南京中央大学、北平燕京大学学习法律、古文字学等。后留校任教,主讲古文字学、《尚书》通论等课程。1944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古文字学。1947年在游历了英国、法国、丹麦、荷兰、瑞典等国后,于同年秋季到清华大学任教。1966年9月3日,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自缢身亡。
远千里(1915~1968),诗人,原名远保坤,又名秀昆、秀峰,任丘阁辛庄人。1938年4月参加革命,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河北日报》副刊组长、中共河北省委文教部副部长、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受文化大革命冲击,1968年用刀片割颈动脉自杀。
闻捷(1923~1971),诗人,原名赵文节,曾用名巫之禄,江苏丹徒人。1923年出生于一个铁路职工的家庭。著有诗集《祖国,光辉的十月》、《生活的赞歌》等,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开煤气自杀。
蝌蚪(1954~1987),女,诗人,原名陈泮,与丈夫,著名的“朦胧诗人一江河同为新诗潮诗人,写作之余研究佛学,还写小说。因江河对她不忠,而她始终热爱着江河,1987年3月早春的一天,在寓所用手术刀割断大腿静脉,结束人生,时年33岁。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怀宁,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
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时年25岁。
方向(1963~1990),男,南方诗人,写“农业诗",崇拜海子,1990年10月诗人在浙江淳安服毒自尽,时年27岁。
戈麦(1967~1991),原名诸福军,1991年9月24日自沉于北京万泉河,死前毁弃了大部分的诗稿。1997年出版的诗集《彗星》收人诗130余首。其全部诗做被收集为《戈麦诗全编》(1999),时年24岁。
顾城(1956~1993),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祖籍上海,1956年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下放山东东北农场,1974年回北京。作过搬运工、锯木工、借调编辑等。“文革’’期间开始诗歌写作,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并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3年获伯尔创作基金,并在德写作,同年,在纽西兰砍死妻子后上吊自尽。时年36岁。著作主要有《黑眼睛》、《英儿》、《灵台独语》、《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等。
徐迟(1914~1996),现代散文学家,诗人,原名商寿,浙江吴兴人。1914年10月15日生于一个教师家庭。曾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1931年开始写诗,1934年开始发表诗作《寄》,《沉重的BUS》等,后结集为《二十岁人》。1976年以后,徐迟以报告文学轰动一时,代表作有《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等,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1996年底因患抑郁症而在武汉一家医院内跳楼自杀。
胡宽(1956~1998),西安诗人。其诗类似于美国“垮掉一代”诗人金斯伯格的《嚎叫》。1998年轻生,时年42岁。
昌耀(1934~2000),当代著名诗人,湖南人。50年代初参加朝鲜战争,后长期在大西北生活。1957年因两首小诗被错划为“右派”,遭受长达20年的监禁、苦役和颠沛流离。其诗作冷峻、雄浑、深沉,有大家之风。他跨越同辈诗人的艺术限度,与新诗潮诗人们的艺术探索步调一致,可谓“新潮老诗人一。2000年3月2
3日在骨癌病中跳楼身亡,终年65岁。
周建歧(197l~2005),诗人,河北滦南人,17岁写诗,19岁发表诗歌,散见《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等各大报刊杂志。2005年11月11日下午6点多,建歧在家中自缢身亡,这一天是他的生日。
余地(1977~2007),本名余新进,1977年生,湖北宜都人,居于昆明。有诗歌、小说等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山花》《青年文学》等报刊及各类网站。获得2005边疆文学奖等奖项。主要作品有长篇诗性随笔《内心:幽暗的花园》等。2007年10月4日凌晨零时许在家中用菜刀割断颈上动脉和食管而亡。
吾同树(1979---2008),本名曾桓开,广东梅县人,2005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他的诗歌曾在《诗刊》《星星》等刊物发表,入选《2003年大学生最佳诗歌》等十余个选本。2008年8月1日因生活压力,在家中自缢身亡。
第三篇:诗人自杀:痛苦的理想主义者之宿命?
诗人自杀:痛苦的理想主义者之宿命?
衡诸文学史不难发现:好作家都是痛苦的理想主义者。他们为什么痛苦?因为深刻体味了社会的黑暗、人生的险恶和人性的丑恶,他们为什么理想主义?因为期待社会的光明、人生的幸福与人性的完美。他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饱受煎熬,并把煎熬与苦闷升华为艺术。在理想与现实的博弈中,他们伤痕累累,甚至精神分裂,以一人之身承受整个时代的痛苦,有的不堪重负,在某一外在事件的刺激下,或者以自杀来逃避难以忍受的痛苦,或者以自杀来表示对非人性的抗议。偶然看到一份自杀的艺术家作家名单,转载过来,扼腕叹息一番,并奉劝世人珍惜生命:无论如何痛苦,都应该有罗曼·罗兰所说的大勇主义,都应该有承担苦难的勇气和力量,如果觉得生活是令人绝望的,要学会在绝望中反抗绝望,如果觉得生活是虚无的,要学会在虚无中反抗虚无。义无反顾地放弃生命,并不意味着勇敢,好死不如赖活着,也并不意味着懦弱。真正的大勇者,敢于横站于风沙扑面的旷野中,见证社会与人性的丑恶,见证历史风云的起伏变幻:
1890年,梵高走进一片金色的麦田,面对着太阳自杀
1893年,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喉咙
1905年,中国的近代作家陈天华于12月8日蹈海自杀
1914年,奥地利诗人乔治·特拉克尔曾因要开枪自杀被送进精神病院,而后服药过量自杀
1916年,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病债交迫精神空虚,在自已的卧室注入过量的吗啡自杀
1923年,日本著名作家有岛武郎在轻井泽管别庄与波多野秋子一同自缢
1925年,俄国诗人叶塞宁于因精神抑郁在一家旅馆自杀
1927年,诗人兼学者王国维投湖自杀
1927年,俄国诗人叶塞宁的情人、现代舞之母邓肯于叶塞宁死后,在汽车上用围巾勒死
1930年,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4月14日开枪自杀,并留下《致大家》遗书
1932年,美国诗人哈特·克莱恩跳海自杀
1933年,朱湘于12月5日在南京采石矶投水自杀
1933年,美国女诗人莎拉·蒂斯代尔自溺在纽约寓所的浴缸里
1937年,拉丁美洲短篇小说家基罗加自杀
1937年,匈牙利诗人尤若夫·阿蒂拉在12月3日卧轨自杀,年仅32岁
1938年,意大利女诗人安东尼亚·波齐自杀
1941年,前苏联女诗人玛·茨维塔郁娃回国后不久,在偏远的小镇叶拉步加自杀身亡
1941年,前苏联女诗人勃洛克不堪忍受黑暗的世界自杀
1941年,饱受精神分裂折磨的英国女作家弗吉尼娅·伍尔夫在3月28日投马斯河自杀
1942年,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寓所与自已的妻子一起服毒自杀
1950年,意大利作家塞何立·帕维泽自杀
1956年,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于5月13日自杀
1961年,美国作家海明威,因多种病症和精神困扰,把双筒猎枪放进嘴里,扣动扳机自杀
1963年,美国自由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经过四次自杀,最后拧开煤气在厨房自杀
1965年,南非女诗人英格立德·乔科自杀
1965年,美国诗人伦德尔·嘉雷尔撞车自杀
1966年,中国作家老舍投湖自杀
1966年,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
1966年,新月派诗人陈梦家不堪文革9月3日自杀
1967年,智利女诗人维沃莱塔·帕拉自杀
1968年,杨朔,不堪迫害,服安眠药自杀
1968年,诗人远千里于6月22日用刀片割颈动脉而死
1970年,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在日本自卫队总监室剖腹自杀
1971年,著名诗人闻捷不堪与戴厚英的“跨阶级恋爱”用煤气自杀
1972年,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由于生活与理想的极度矛盾,服安眠药自杀,时年35岁
1974年,美国诗人安·塞克斯顿在她的汽车间里吸一氧化碳轻生
1972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极力反对自杀,含煤气管自杀
1991年,台湾作家三毛在台北自己寓所的卫生间里,用丝袜上吊自杀
1972年,美国现代自由派诗人约翰·伯利曼在明尼苏大学自桥上跳下自杀
1987年,3月3日女诗人蝌蚪用精致而锋利的手术刀割断大腿上的静脉自杀,年仅33岁
1989年,3月26日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1990年,诗人方向服毒自杀,死后葬于千岛湖畔
1991年,戈麦在圆明园附近投水自杀
1994年,顾城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后不治而亡),继而在一棵树上吊颈而死
1996年,著名诗人、报告文学家徐迟从六楼病房阳台上跳楼自,时年82岁
2004年,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用手枪在美国加州洛斯盖多自杀于汽车内,年仅36岁
2004年,作家殷谦在肯德基将毒药和着热巧克力饮料一起吞下,年仅27岁
2005年,美国作家崔斯坦·伊格夫5月17日在家乡宾州的兰卡斯特自杀,年仅33岁
2006年,日本女作家鹭泽萌前在其独居的家中自杀身亡,年仅35岁
第四篇:诗人
诗人简介大全六、四班
補金慧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628篇诗文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61篇诗文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358篇诗文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746篇诗文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200篇诗文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203篇诗文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52篇诗文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404篇诗文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7篇诗文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64篇诗文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65篇诗文
王昌龄
王昌龄(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201篇诗文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445篇诗文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37篇诗文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4篇诗文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83篇诗文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8篇诗文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142篇诗文
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17篇诗文
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207篇诗文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30篇诗文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2篇诗文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17篇诗文
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9篇诗文
朱敦儒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246篇诗文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125篇诗文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20篇诗文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6篇诗文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9篇诗文
李绅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155篇诗文
第五篇:自杀体会
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最近**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变电检修室组织安全教育学习活动,集体观看了青岛输油管道爆炸报道和电力安全警示教育等宣传片,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增强了变电检修专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安全生产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永恒话题,党中央制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为理念,始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我们每天都在讲安全,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事故发生。对每个事件深刻反思后,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事故的背后都是作业人员麻痹大意,责任意识不强,对危险点分析不到位,安全管控不到位,没有认真做好监护职责等严重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安全工作有这样一句普遍说法:“违章操作等于自杀,违章指挥等于杀人,违章不纠等于帮凶!”,可以看出习惯性违章或侥幸心理是对自己或他人生命安全有多么大的潜在威胁!所以为了保障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牢固企业发展的基石,作为电力企业员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切实明白安全生产不是口号,是我们生命安全的唯一保障,特别作为电力生产一线员工,要深刻明白电力生产所具有的危险性,不能因为安全事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边而放松警惕,努力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时刻把“四不伤害”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
二、电力安全规程的每一条都是前辈用事故和鲜血教训写出来的,是针对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而认真编制的,我们要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杜绝一切习惯性违章。
三、充分掌握电力运行规律和电力设备操作流程,提前查勘工作现场,分析现场危险点,明白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流程,管控工作现场,确保严格执行“两票三制”。
四、工作中严格按照标准工序工艺卡进行,严禁私自扩大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
二次系统检修二班篇二:预防精神患者自杀的护理体会 预防精神患者自杀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预防;自杀行为;心理护理
精神患者在住院期间,采用某种方式毁灭自身,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即自杀。这是对我们护理人员的一种威胁,防范于未然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将2例自杀患者的预防经验介绍如下。1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24岁。父母双亡,因和爱人生气犯病再次入我院求治。诊断为情感性精神病-(躁郁症)。精神表现为情感高涨,话多,不能久留一处,爱管闲事。经过心理治疗使病情有所好转,其爱人自她入院后,一直未来探视,使患者思想负担重表现为焦虑不安,坐卧不宁,言语减少,情绪低沉。通过心理护理了解到患者对爱人的漠不关心表现理解为要和她离婚。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我们积极和患者的爱人联系,希望他能探望,安慰患者,结果无效,对该例患者我们组织了分析、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对该患从兴奋转为抑郁,在护理上是不能忽视的。尤其处在秋末初冬,气候寒冷,父母双亡,爱人不关心会使她增加孤独和抑郁,我们应该做好自杀的预防护理工作,并制定了预防护理计划。某日清晨3:00,患者声称要去大便,护士没有过分相信患者,去厕所巡视时,发现患者将衣服拧成绳,拴在墙上准备自缢,被及时救下,避免了自杀事故的发生,这是预防工作取得的又一硕果。经过耐心的思想工作,我们终于取得了患者爱人的配合。加之有效的治疗使患者很快痊愈出院。
例2,患者,女,19岁,农民。该患者因被他人殴打而出现一度昏迷后,精神表现为兴奋、大喊大叫、言语破碎。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经过一段药疗后,症状有所缓解,数日后,患者情绪却低沉,少言寡语,不与他患接触,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发现患者床下有一根毛巾条连结起来的带子。结合这种情况,首先我们研究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原来患者对没来月经和身体发胖产生怀疑被人强奸而怀孕,便想一死了之。针对患者的心理,向她解释了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会引起月经不调,食欲亢进引起身体发胖,并给患者查了尿妊娠试验和b超,结果呈阴性,这就消减了其自杀的念头,防止了一起自杀意外的发生。2护理体会 2.1预防自杀首先应做到对患者病因与诊断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并进行了周密的分析,对护理安排要有计划,并考虑到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2.2病情观察熟悉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多方面取得有关病情的信息,阅读病倒及其他病员和家属所提供的情况。个别患者需要特殊护理应予以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巡视,病室内24 h不离人,严格交接班制度。2.3夜间预防护理意外多发生在晚间和清晨的不备之时,因此,夜间护理工作不可忽视,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加强巡回护理,做到心中有重点,要求患者睡觉要
更衣,头向外,不得蒙头入睡,以免蒙被自勒;发现患者厕所时间较长时,应提高警惕;抑郁患者难入睡或早睡,悲观而萌自杀念头应注意,对自杀未遂者更不能放松警惕。2.4安全预防护理严格执行护理安全制度,患者入院、探视、外出归来要注意检查是否将危险物品带入病房,如带子、火柴、刀片、钉子等锐利的物品。坚持每周清理1次环境卫生,病房门窗、电门、病床等损坏时应及时修理。注意保管药品,防止藏药,对消毒类药品更不得忽视。2.5心理护理建立医患之间的正常、良好关系,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这是心理护理的基础。对待患者要热情关怀、耐心谨慎,不能态度急躁和说教训斥。根据不同状态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接触方法,开展心理护理。在与患者接触中给予同情关怀和支持开导,使之感到和蔼可信,主动诉说自己的心理活动,转移自杀念头,改善病情,达到护理目的。另外,还要做好周围人的工作。患者的亲属、同事或邻居等应与患者朝夕相处关系密切,对患者的影响很大。要把他们的工作做好,使他们对患者所患疾病的性质有所了解,做到能够正确对待患者并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为治好疾病创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治疗气氛,以有利于提高心理治疗效果。篇三:青少年自杀的思考
预防青少年自杀问题的思考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罗艳辉
摘要本文介绍了当前青少年自杀问题的现状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青少年生命意识不成熟,抗挫能力弱。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显得日益强烈而迫切。其次是必须改变当前中学的应试教育方式,避免无暇顾及学生心理教育和个性上的特点。青少年只有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才能健康成长。同时法律干预也是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自杀 教育 法律干预
一、青少年自杀问题的现状与分析
近一年来,在笔者身边发生了两起初、高中生跳楼自杀事件,在全国各地,青少年自杀的新闻屡见报端,青少年自杀的比例居高不下,学生自杀的情况以中学生最为严重。在中国,15 岁至 30 岁的青年死亡的第一原因并非是什么疑难杂症,而是自杀。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一份历时 3 年多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中学生曾经有过自杀念头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 20.4%,在这其中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 6.5%。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钟鹏这样分析青少年的自杀心理:“青少年采取自杀行为大多存在着这样几种心理:一是解脱心理,以为死可以摆脱一切烦恼和压力;二是要挟心理,想用自杀来发泄内心的不满,补偿失去的自尊心或吓唬别人,从而引起别人的重视和注意;三是抗议心理,想以死来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抗争。”
生命意识的不成熟,抗挫能力弱,青少年以生命为筹码进行的逃避和反抗,无疑是弱势的应激手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青少年的成长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任何一方职能的缺失或错位,都会造成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失衡,严重时即会导致自杀。
中国的教育让我们分数层面的能力一次次登峰造极,之前的自杀案例中也不乏成绩佼佼者,可对青少年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培养涉太少,以致青少年的精神成长迟缓不前,甚至很多成年人依旧是“心理上的婴儿”。教育之“育“应该从 尊重个体生命开始,而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应在于培育人的精神,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求上心理、自主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二、通过多种途径教给青少年学生应对挫折的方法 困难和挫折好像是青少年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条拦路河,教育者不应背着孩子涉水而过,而应设法提供舟楫,让他们自己渡过去。当青少年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首先要帮助他们客观分析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的诸因素,保持沉着冷静,坚定信心,排除障碍。如某学生考试失败了,要帮其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其战胜挫折。开设各种有关挫折教育方面的讲座,教给青少年学生应对挫折的方法。学生受到挫折后,往往会产生过多自责,产生“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等心理。这种情绪对战胜挫折很不利,久而久之,就会陷入不能自拔的痛苦境地。我们必须教育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如到野外散步,欣赏自然风光等。同时教育学生,在自我排解不了时,要请求老师、朋友的帮助。人在失败时,往往最没有主张,能主动地把痛苦向家人、好友、老师倾诉,或者痛哭一场,心情就会慢慢好起来。帮助学生认识到挫折产生后要学会反思,每受一次挫折,一定要想一想是怎么回事,只有通过分析,弄清了造成挫折的原因,才能端正动机,改变方法,改善环境,事情就能向积极方面发展。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耐挫意识,坚定他们战胜挫折的意志。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家庭教育也是青少年在挫折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自杀案例中的另一些极端现象就是家庭环境较为优越,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基本是在顺风顺水的环境中长大。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而应适当放养。我国过去多年来独生子女政策的施行,造成现今青少年的家庭内人际关系非常单纯,三口之家基本以孩子为中心。当真正进入学校和社会时,孩子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越早让孩子社会化,接触不同的人,建立不同类型的关系,经历各式各样的挫败训练,可以让他们逐步变得坚强起来,这样越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同时,父母也应放手让孩子从小多从事家务劳动或独立完成事情,培养孩子感恩的心理和责任感。培养孩子责任感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决定,独立行动,独立承担后果。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教育,也应该更早对孩子开展。父母不应只关心作业做得怎么样、考试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体会
到,不管自己学习如何,胖瘦美丑怎样,他存在的本身,健康、开心地活着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青少年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轻易做出不负责任的选择。
对于真正陷入心理困境的青少年,如果家人朋友能够对青少年发出的信号敏感一些,也能避免不少悲剧的发生。面临世界教育的挑战,我们只有去建立与我们国情相适应的挫折教育理论,探寻适应实际需要的挫折教育方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预防青少年自杀问题的学校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全年中小学生自杀案例 79 例,分析指出中小学阶段自杀率最高为初中,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在于高度应试的教育制度。,在目前强大的应试教育背景下一些学生由于成绩不佳,达不到家长和老师苛刻的要求,自信心逐步丧失,在人格上可能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严重的就会导致自杀。在强调课业教育的同时,基础教育如果能做到尊重与保护青少年的兴趣与天赋,并适时加以引导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多样性的可能,以适合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才是基础教发展提供多样性的可能,以适合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才是基础教育最为可贵之处。
四、预防青少年自杀问题的法律干预
在预防青少年自杀问题中,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配套的,还应有国家立法、司法的干预。这样,才能有更强有力的、更广泛的、普遍的标准去规范家庭的行为、学校的教育方式。立法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教育。尽管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但是,反观我国日益庞大的“留守儿童”出现的包括自杀在内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很多父母把小孩交给爷爷奶奶在外打工,一出去就是多少年,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教育不管不问,《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父母的强制约束力显得微乎其微。同理,学校在青少年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角色,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以及出现自杀心理问题时的疏导也应有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不仅仅是依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为保证儿童乘车安全,2014 年上海市修订其《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未满 12 周岁的孩子不能被安排坐在副驾驶座位”,以及“未满 4 周岁的孩子乘坐私家车应 该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这种硬性规定约束的直接对象就是孩子的父母,我不禁对此拍手称快。它体现的不仅仅是乘车安全问题,更是对儿童从小树立珍爱生命观念的有效渗透。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为了预防青少年自杀问题的发生,我国也应采取法律的零容忍态度,设立强有力的高压线来明确家庭、学校所肩负的法律责任,以更加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
五、结语
总之,青少年自杀事件,已是逐渐凸显的社会问题,从中可以发现各层面教育方式的不足与缺失。过度关注青少年的物质条件和文化学习,却忽略了他们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其实这也是我国社会在经济高速发展期折射在教育上的隐痛问题。中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付出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代价。现今,随着国家“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将在尊重规律中顺势而为,我们期待我们的教育在关注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能更加尊重和关注青少年精神、人格的成长,我们的社会对人才价值有多样性的需求,也应该有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从而进入尊重青少年成长规律教育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1.周子涵,《青少年自杀问题的思考》,发表在《法制与社会》。2015 · 6(下)188-189.2.陈少珍,张旭东《青少年挫折教育的途径》发表在《心理天地》。2007年第12期(总第166期)3.石宇英《浅谈教育的紧迫性与措施》发表在《科研视窗》。综合2011-2篇四:浅谈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
拯救如花的生命:浅谈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及预防工作
□李龙军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安徽合肥 李龙军 230000)摘要:据调查,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如花的生命还未来得及绽放就黯然凋零,給家庭带来永远的伤痛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降低青少年自杀率的方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许多手段和方法可以预防青少年人们产生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关键词:青少年 自杀 青春期 预防
危机干预 社会工作
一、重要概念:青少年与自杀
(一)青少年
在中国,青少年(teens)指年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人群,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期之后,成人期之前(或者包括成人早期)①,根据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划分,这段时期与青春期的时间段大致相同。
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初中学生、高中学生、大学生),且进入一种人生的转变期,是个人社会化(socialization)的重要阶段,也是各种问题(如逃学、早恋、少女妈妈、青少年犯罪、网络成瘾、自杀等)多发的特殊阶段,青少年群体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
(二)自杀
自杀(suicide),是指本人自愿或被迫结束自己生命的一种手段。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现象,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发生自杀现象。自杀反映个人或群体对社会失范的反抗,是社会解组的象征。②许我知识浅薄,不能理解大师的话语,我总觉得涂尔干对自杀原因的这一分析只强调了自杀的社会原因,忽略了对自杀者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的分析。
涂尔干认为,自杀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对正在解体的社会的反应。由于社会的**和衰退造成了社会--文化的不稳定状态,破坏了对个体来说 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和交往。因而就削弱了人们生存的能力、信心和意志,这时往往导致自杀率的明显提高。
涂尔干还依社会对个人关系及控制力的强弱把自杀分为四种类型:利他性自杀、自我性自杀、失调性自杀和宿命性自杀。③
自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其分类有不同的看法。我国学者把自杀分为情绪性自杀和理智性自杀两类。④
情绪性自杀常常由于爆发性的情绪所引起,包括由委屈、悔恨、内疚、激愤、烦躁或赌气等情绪所引起的自杀。记得本科期间看当时风靡一时的青春励志剧《奋斗》,第1集,剧中陆涛、向南、高强和华子四个要好的同学就要大学毕业了,高强却因考试作弊,没拿到学位。父亲很是生气,在阳台骂他,高强突然跳楼自杀了。虽然是电视剧,但看到高强跳楼那一幕,我还是为之震惊了。剧中高强的自杀应该就属于情绪性自杀。此类自杀进程比较迅速,发展期短,多呈现即时的冲动性或突发性。
理智性自杀不是由于偶然的外界刺激唤起的情绪状态导致的,而是由于自身经过长期的评价和体验,也进行了充分的判断和推理以后,逐渐地萌发自杀的意向,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自杀措施。因此,自杀的进程比较缓慢,发展期较长。例如,疾病缠身的人不想连累家人而自杀。
二、漫谈青少年自杀
(一)青少年自杀的原因
自杀,这个话题很敏感,太负面了,甚至我害怕拿这个题目来写论文会对自己本来就不怎么光明的内心产生什么“负功能”。说实话,在查阅资料,看到一些数据和视频后对我的冲击还是很大的。据北京心理危机和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自杀已成为15~34岁人中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可以看到,青少年正处于这一年龄段中。据该机构估计,每年我国约有10万个15~34岁的人死于自杀。⑤虽然是个概数,但已是相当惊人的数字了。
青少年正处于一个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或转折时期,生理、心理都趋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经验告诉我们过渡时期或转折时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所以,青少年阶段容易发生自杀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
青少年学生要面临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力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中高考带来的压力,虽说伴随着大学扩招,再加上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高考已经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样,考高中也没过去那么难了。但父母亲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是希望孩子考上名校,要名列前茅。虽说现在推行的是素质教育,但事实告诉我们,其实只是应试教育换了个名字而已。多少年前就提出“减负”这一概念,可是呢,学生的书包并没减轻。所以,孩子们的学习压力非减反增了。我读高三时就曾因为疲劳过度,加上营养不良,造成轻度贫血而昏倒在自习室,所以能够深切体会到应试教育与学习任务的超负荷使得青少年身心始终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青少年自杀除了因为他们面对的社会压力比较大之外,自身心理素质较低,无法成功应付和克服困难和挫折也是导致他们走上轻生这条路的重要原因。有学者指出,我国学生群体心理素质普遍较低。我认为,这和他们在学校和家庭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有很大关系,造成了我国青少年群体普遍心理素 质不高,面对压力或危机(crisis)缺乏相应的应付能力。正如巴特莱特所说的,当人的应付能力(coping ability)与人生任务不相适应时,就会造成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失调。⑥这时,个体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走上轻生的道路以求所谓的“解脱”。比如,很多青少年自杀就是因为遭遇失恋、父母离异、亲人死亡、考试失败等挫折事件。除了学业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问题外,笔者认为,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方面还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家庭的管教方式不当,过分溺爱孩子亦或是忽视对孩子的管教;另外,家庭成员间的不良互动也可能会成为青少年自杀的因素。比如,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暴力的家庭,孩子自杀的可能性要比父母关系和睦的家庭要高;此外,不良的或不健全的家庭结构也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在上网查阅资料中,我读到了一个很奇怪的说法:自杀的传染性。在有关自杀的研究中,自杀的传染性是一个受重视的现象。有心理学家指出,当一种现象成为热点时,公众极易产生效仿心理。这似乎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富士康集团在2010年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接连发生十多起员工跳楼事件,跳楼者多为80后,90后。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自杀未遂者很有可能以自杀身亡为结局。自杀未遂者是最可能自杀死亡的高危人群,调查显示,27%的自杀身亡者曾有自杀未遂史。据统计,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二)青少年自杀的预防及干预
如花的生命还未来得及绽放就黯然凋零,給家庭带来永远的伤痛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及干预青少年自杀,或者说如何才能降低青少年自杀率呢?
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降低青少年自杀率的方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许多手段和方法可以预防青少年人们产生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做好自杀的三级预防工作,是预防青少年自杀的重要手段。自杀的干预主要在预防,预防自杀可分为三级,即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⑦一级预防主要指预防个体自杀倾向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措施有管理好农药、毒药、危险药品和其它危险物品,积极治疗青少年人群的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提高青少年群体应付困难的技巧。每年大学新生入学,学校都要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以便建立警戒网络,这应该属于一级预防的范畴;二级预防要是指对处于自杀边缘的个体进行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通过心理热线咨询或面对面服务帮助有轻生念头的人摆脱困境,打消自杀念头;三级预防主要指采取措施预防曾经有过自杀未遂的人再次发生自杀。
想自杀的人可能会在自杀前数天、数星期或数月表现出一些症状,及时发现这些症状,及早进行干预也许就能够挽救一个生命。有自杀倾向的特征包括:感到极度挫败、羞耻或内疚;曾经写出或说出想自杀;性格或仪容巨变;避开朋友或亲人,不想和人沟通或希望独处;情绪反复不定,由沮丧或低落变得异常平静或开心等。在青少年个体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症状时就应该提高警惕,此时若能帮助其克服他(她)所面对的困境或难题,往往就能帮助其打消自杀念头。
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来看,预防青少年自杀要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青少年自身,一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等。青少年自身应努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在面临问题时,应善于利用各种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及时寻 求老师、同学、家人、亲友等的支持与帮助。另外,家庭、学校和社区在预防青少年自杀方面要做到“共同参与”。
注释: ①百度词条:青少年
②邓伟志主编.社会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9 p289 ③(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④百度词条:自杀
⑤何剑.浅析青少年自杀心理因素及其危机干预.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⑥许莉娅主编.个案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p12~13 ⑦百度词条:自杀
参考文献: [1](美)阿什福德等著;王宏亮等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邓伟志主编.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9 [3](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 许莉娅主编.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5] 王瑞鸿著.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8 [6] 何剑.浅析青少年自杀心理因素及其危机干预 [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李龙军(1988-),男,安徽泾县人,安徽大学2011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111号安徽大学2011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
李龙军,邮编:230000,电话:***)篇五:《自杀论》读后感
读《自杀论》有感 摘要:《自杀论》以其严密的论证逻辑和科学的研究社会学现象的方法论在世界社会学界产生巨大影响,是社会学里程碑式的著作。本文通过对《自杀论》的解读,阐释自己理解的《自杀论》内容,深入体会它所体现的方法论价值和经典所在。关键词:自杀论 迪尔凯姆
实证主义 自杀原因
自杀论一书在社会科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最重要的社会学经典著作之
一。书籍作者迪尔凯姆是法国学院社会学的创始人和古代或原始社会研究方面最有影响的早期理论家,是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孔德所提出的实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他提出具有开创性的社会学方法论的两条基本原则:“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到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中去寻找一种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这两条基本原则在《自杀论》中得到了很好的阐述。《自杀论》出版后,引起了巨大轰动,其成果说明了社会学的科学价值,为社会学成为一门科学奠定了基础。直到今日,社会学界的不少研究仍旧受到他的理论和价值的影响。
自杀论分为四个部分,导言、自杀与非社会因素、自杀的社会因素与分类、作为一般社会现象的自杀。
(一)在导言中,迪尔凯姆将自杀定义为:“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迪尔凯姆通过1841年到1872年欧洲主要国家的自杀稳定性的比较,发每个社会在他历史上的每一时刻都有某种明确的自杀倾向,只有通过自杀总数和总人口数的关系才能衡量这种自杀倾向,从而现选择了被考察的社会所特有的“自杀率”这种以群体为其基本单位的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许多学者都认为,迪尔凯姆的高超之处在于他选择了自杀率,而不是个人行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是因为自杀率本身就是一种先前存在的客观社会事实,强调整调个社会,派排除了个人行为和特殊情况,可以顺利将自杀归结为社会事实来考察研究。
(二)在第一编,非社会因素中,作者分别阐述了自杀与心理变态、自杀与种族遗传、自杀与自然因素、仿效的关系,并进行一 一 证否。
(1)埃斯基罗尔等精神病专家认为:自杀是一种精神错乱,自杀者是精神错乱者。迪尔凯姆否认了这种说法。理由是有以下六个:第一、心理变态自杀的种类躁狂性自杀、忧郁性自杀、强迫性自杀、冲动性或不由自主的自杀,并不能包含所有自杀的可能性。第二、疯人院里的女病人人数多于男病人,按照他人假设观点,应该女病人的自杀率高于男病人,然而事实却相反。第三、犹太教徒中精神错乱的病人比其他宗教徒多,按照假设观点,其自杀率也要搞,但根据书中表5所示,事实仍旧相反,犹太教徒自杀倾向最小。第四、自杀倾向从童年到老年逐渐增加,按照逆向推理,得精神错乱的趋势也应从童年到老年递增,根据图一所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可两者之间并无直接对应关系。第五、将不同社会的精神错乱和自杀比较,可以看出,疯子最少的国家自杀最多,列举萨克森过的情况最突出。第六、特殊的精神变态——酗酒与自杀的关系。有些人将至少的增加归于其咎,数据乍看来两者之
间有着亲密的关系,但是通过对德意志各邦的比较来看两种情况的覆盖范围和增减趋势都各不相同。这样就否定了,酗酒和自杀的相互关系。心理变态因素只是自杀的潜在因素,是有利于自杀的额肥沃土壤,而非决定因素。
(2)莫塞利等人把自杀看作是种族、遗传的结果。迪尔凯姆对此进行了反驳。首先,每个种族的内部,各民族之间自杀倾向的差异很大。若按照莫塞利的观点,不应显示出这种内部差异才对。其次,德意志人的自杀率高,是因为德意志国家的文明特性,而非遗传。理由是德意志人在德国以外的地方和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适应了不同文明后,自杀倾向明显降低。最后是通过比较,比如遗传只影响男孩子不影响女孩子,遗传病只影响老人不影响孩子,这种荒谬的遗传观点来直接否定自杀的原因是遗传。
种族和遗传因素只是某种不明确的天赋,很容易根据环境不同而采取不同形式,可能以自杀的形式表现,也可能不是,所以不能用来说明自杀原因。
(3)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自杀与气候温和关系密切。孟德斯鸠认为有雾和寒冷的国家特别有利于自杀的发展。统计材料表明,自杀的最大限度不是在秋冬寒季,而是美好的春夏季。那么照这样来说,气温影响自杀,高温导致自杀率上升。费里和莫塞利有结论说:热量通过对脑的机械作用导致人去自杀。迪尔凯姆根据统计数据资料和绘制的自杀曲线,驳斥了他们的观点。春季自杀论高于秋季,然而春季的气温却要低于秋季,资料显示,法国气温上升0.9摄氏度,自杀人数就减少21%。同一国家里,气温相同月份自杀人数却差异很大。如果按照纬度差异,欧洲南部气味高,自杀率也应该高于北部,事实却相反。在本章节论断中,最精彩的是的莫过对于昼夜长短对自杀的影响。他指出,并非白天气温高所以自杀率也就高,而是白天人们的集体社会活动集中,受到社会的影响较大。白昼越长,集体活动时间就越持久,受到的社会影响就越大。从而得出来,本书重点:自杀人数的多少取决于社会条件。
(三)在第三编,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中,作者将影响自杀率原因归结于社会原因,将自杀的类型分为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反常的自杀。
(1)迪尔凯姆认为:“如果可以把这种个人自我在社会的自我面前过分显示自己并牺牲后者的情况称之为利己主义,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种产生于过分个人主义的特殊类型自杀称为利己主义自杀。”这一章对比了天主教和新教教徒的自杀率,发现天主教教徒的自杀率远低于新教,排除了教育和科学知识对自杀的影响,通过剖新信教和天主教的信条仪式,得出天主教的集体生活强度高于新教,这正是对自杀起决定节制作用的因素。
迪尔凯姆总结了利己主义自杀的成因是个人与社会的疏离,即社会整合程度低,个人游离于集体生活之外,个人采取自杀的行动不会过多的考虑集体规范和意识。(2)利他主义,即“自我不属于自己,或者和自身以外的其他人融合在一起,或者他的行为集中点在他自身之外,即他是其组成部分的一个群体中.迪尔凯姆把某种极端利他主义导致的自杀称之为利他主义自杀。”迪尔凯姆把这种自杀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义务性利他主义自杀,比如开始衰老或得了病的男子的自杀,妻子在他们的丈夫去世时的自杀,被保护者或仆人在他们的主子去世时的自杀。其次是非强制性利他主义自杀,作者例举了高卢人、日耳曼人、柯尔特人、日本人等不认为生命是一种美德,会因为社会习俗的赞扬或刺激而结束不受重视的生命。第三种强烈的利他主义自杀,一印度人在婆罗门教的影响下非常容易自杀。
最后作者总结了这种自杀产生的原因——个人过分地与社会融为一体。
(3)反常的自杀,这种自杀主要发生在社会机体发生重大调整时,这时不管时由于迅速的发展还是由于意外的灾难,人都容易自杀。迪尔凯姆总结了这种自杀的原因:“调节各种需要的尺度不可能再是原来的样子。社会财富的分配标准被打乱,但另一方面新的标准又没有立刻建立,人们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时,人们活下去的愿望减弱。”经济的混乱和社会的混乱最容易导致自杀,无论这种经济师处于上升状态还是急剧毁灭状态。另一因素——离婚率也对自杀率起作用,男女离婚者的自杀人数比已婚者的高3到4倍。
(四)作为一般社会现象的自杀
在第三编,迪尔凯姆指出自杀是应该被谴责和否定的。因为“自杀伤害道德意识”,逃避基本义务。他认为社会是个人的债务人,因此,社会应该有责任抑制自杀率。接下来迪尔凯姆提出了预防自杀的办法。迪尔凯姆分析了教育、政治团体、宗教、家庭等在预防自杀方面的作用和局限性。最后,迪尔凯姆主张建立职业团体和行会来抑制自杀率。
结语
《自杀论》对社会事实进行了实践考证,它的出现使得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更为系统和成熟。虽然时至今日,社会学界对迪尔凯姆方法的时代局限性和不完整性提出诸多质疑,然而这并不妨碍人们普遍认为,迪尔凯姆是社会学史上第一个通过对来自实际生活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比较、计算、分析来建立社会学理论的社会学家,《自杀论》为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结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