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暑假读书有感
2011年暑假读书有感
一个辛苦的学期完毕,盼来长长的假期,放下那些淘气的孩子,抛开学校里的那些烦恼琐事,本想好好享受这难得的假期,无奈习惯了忙碌的我不时觉得有些无聊。一本读者或一本意林,里面有不少令人感动或令人感慨的故事,或多或少地给我些人生的启迪。读书,真是一种享受。
学校在放假初期,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可能是我知识贫乏,或许是我的领悟能力有限,对这本书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致。读了几篇后,就将其扔在一旁,不愿再拿起。
某日,无聊之时,在书柜中看到了孙瑞欣主编的《打造精彩课堂有妙招》这本书,书封面上的几行小字深深地吸引了我:您有想过以舌战群生的谋略,凭凌波微步的娴雅,驰骋于师生配合默契、内容精彩纷呈、情景高潮迭起、教学效果高效的课堂中吗?精彩课堂哪里寻,妙招之中有奥秘!呵呵,“舌战群生”、“ 凌波微步”、“ 精彩纷呈”、“ 高潮迭起”、“ 效果高效”……那是怎样的课堂啊?如何修炼到那种境界呢?我真的很向往。于是,赶忙打开这本书读起来。
《打造精彩课堂有妙招》从各个层面入手,分门别类地总结了教师打造精彩课堂的近百个关键点,构成了教师打造精彩课堂的妙招集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说理与举例相结合,通俗易懂,好懂好学。好学好用。同时,《打造精彩课堂有妙招》对精彩课堂的特征和特点也有较为丰厚的总结和提升,便于广大教师在学好这些妙招的同时创造发明自己的招术,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这本书由教师的着装艺术谈到教师的真情;从教师的杰出执教谈到高妙的教学设计;从有效的课堂管理谈到丰富多彩的课堂;从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到学生的积极配合和行动……每一个小节中都有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仿佛都在我的课堂里发生过,可书中的大师们对待事情的态度、处理的方法可都是我未曾有过的。其中读到在第23招“运用着装艺术打造全新的教师形象”时,我感触颇深。我原以为,我的穿着打扮,这是我个人的事情,是我私人的问题,与那些个小屁孩没啥子关系;我穿得怎样,他们也不会在意的;作为一个小学老师,尤其是农村的小学老师,衣服要的是朴素,要的是整洁;教师的衣着不需要过于在意……以前也确实是这样,直到某天,为了迎接省市的检查,穿上了极不愿意穿的工作服,那是一件白色衬衣,一条鲜艳的小方巾,一条深蓝的一步裙。早自习时,走进了一年级的教室,一个一年级女生告诉我:“老师,你今天真美!”我害羞地说了声谢谢,也就没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可这句话偷偷地在孩子们中传开。那天上课,我往讲台前一站,立即有几十双眼睛紧紧地盯住我。我走到哪里,孩子们的眼光就追随到了哪里,一堂课下来,不仅是我感觉轻松愉悦,孩子们也学得十分开心。我大概是一个很愚钝的老师吧。那天过后,我也渐渐忘了此事。这天读到了“运用着装艺术打造全新的教师形象”时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的服饰不仅仅是我个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体现了对学生、对教育工作的尊重,是自爱、爱人、爱生活的一种表现哪!如果学生一直在一种美的环境中接受
熏陶,在美的气氛中成长,那么他对人生往往也会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看法,更乐意用美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事,去颂扬身边的人。而这种状态正式我们教育所倡导的:教给学生如何去发现美。否则,我们的学生就会“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它吸引着我继续读下去。书中的招数还有很多,我会将它们用于我的生活,用于我的工作,用于我的课堂,相信我的课堂会有更大的变化。
大元中心小学何艳美
第二篇:暑假读书心得有感
暑假读书心得有感
吴志远
在今年暑假,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故事感人至深。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在课堂上,如果想与学生交流对话,没有真爱是实现不了的。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
在读到李老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凌飞是一个从不太优秀走向在在非常优秀的典型。他一开始学习就不错,如果在普通班上,老师也许不会太多地给他约束和管教。可是李老师看到的却不只是成绩,而是他做人的心态和思想,对集体的感受和奉献。读过之后感慨良多:一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优秀的,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二是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三是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从他的教学中,感觉最大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他多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优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体会记写下来,传播出去。当初也不是想着要出书什么的,只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现在看来却是无价之宝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记录。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
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
受到书中的启发,我通过网络搜寻了一些有关李镇西其他书籍的资料,读了《做最好的老师》、《爱心与教育》,还浏览了李老师的博客《与青春同行》,下学期准备读一读他写的《心灵写诗》和《做最好的家长》等其他书籍。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应该说,所有的老师对“奉献之心”都有足够的认识,并付出一定的努力,但对“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和“责任之心”认识不够,特别是“拜小孩为老师”和“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和深沉的睿智。这“四心”给老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第三篇:读书有感
读《观察儿童》读书心得
对父母而言,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倾听孩子的呢喃细语,是他们最快乐的一件事,而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观察儿童则可以让我们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那么我们如何来观察儿童呢?
在还没有阅读到此书之前,我对如何开始一次观察,如何来记录观察可以说脑中是空白的。但通过对每一章节进行通读后让我获益匪浅。本书章节的内容在安排上步步深入,引领着我们逐步掌握观察实施的全过程。而且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幼儿早期学习目标,可以正确地帮助你进行定位,明确目标,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通过阅读此书,让我对为什么要观察儿童,怎样观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如: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为了发现他们独特的特点。
我们能看到什么?——儿童能够做些什么;他们怎样接近问题,以及尝试怎样解决问题;儿童自得其乐。通过观察儿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通过提供活动、资源或支持,促进这些发展性技能。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评估他们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
但真正做到学会观察,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练习、实践、反思;才能做到科学、客观、有效。
2015年6月8日 小一班:洪雯
第四篇:读书有感
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 ”以德为本,以众为师。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
暑假里读了朱永新主编的《教育的奇迹》一书,我不知疲倦地欣赏着这本神奇的“奇迹”带给我的新生力量!
一些当代的人物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但是,他们后来却成功了:牛顿——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爱“说谎”的“讨厌鬼”、爱因斯坦——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这是为什么?显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看来“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更多是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还是舅舅、姑妈、后妈等人的责任!总之,无论是来自哪一个人的有效教育,它都能不同程度上创造真正的奇迹。而这一个个奇迹的背后,无时无刻不在显示人性的爱!是爱,各种各样的真爱,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
美国著名生物化学家、物理学家肯德尔在他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他对“教育”的定义,也给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教育是什么?他的观点是:教育不是为了选拔天才,更不是把人分成天才和傻子,而是在人的自然状态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使人在他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如此的观点,才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而我们又在一味地要求学生得“双百”,这算得上真正的教育吗?有些学生离“双百”的距离是远了些,可是他们都在进步着、在提高着!
当我们真正领略了教育的真实意义,也就不再怀疑这些领袖级人物、功成名就式天才的成功必将是一种必然!当我们还在抬头仰视这些风云人物时,《教育的奇迹》已经将我们提升到了足以平视他们成长的平台!
相信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会因为爱而不断出现更多的天才,更多的奇迹!但作为一名教师我会为自己的教育加倍地努力!我相信我在付出爱心的同时,我会不断思考,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
当我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每份精辟时,不知不觉地在海伦凯勒灵魂的诞生之中为她不停地叫好,在为安妮沙莉文老师长长松了一口气时,我的喜悦在第263页嘎然停止,当我翻过263页时,我才清醒地认识到我已经读完了《教育的奇迹》,我恋恋不舍地告别海伦与沙莉文,却很难轻松下来,因为巴顿、苏步青、丘吉尔„„以及小故事中的比尔盖茨、祖冲之、郑渊洁„„还有那不出名的小齐齐、小扬一样都“涌”向我!
一时间,我认识了他们,我的世界又扩大了„„
实际上,我觉得只有健康成长才可能成才,无法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系缔结,不该随意地给孩子定性为“差孩子”、“坏孩子”,只有把每一个孩子当成“好孩子”、“聪明孩子”、“优秀孩子”、“正常孩子”来对待,他们才可能成为父母期待成为的人。实际上,每个孩子都具有无穷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他们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特有的天赋,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既不要和别的孩子攀比,也不要和家长当年有能力相比,应该多为孩子喝彩,多对孩子进行鼓励。关键是父母和教师如何去挖掘。
本书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虽然不是绝对,但也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会对孩子起着绝对的作用。老师、家长们应该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过高的压力,强迫孩子去成长。希望就在眼前,秘密就在身边,打开此书,悉心阅读,你会发现——天才就在身边!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
卢占交
《教育的奇迹》是一本关于学生教育的书籍。本书的序言部分便让我获益匪浅: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也希望自已的学生个个是天才。但是,什么样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的?让孩子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才艺培训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吗?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仅仅是钱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式的传统教育和外国教育的不同,国外更注重对孩子的天真可爱的保留,更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有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天地。教育家周弘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实际上,我觉得只有健康成长才可能成才,无法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老师、家长们应该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过高的压力,强迫孩子去成长。希望就在眼前,秘密就在身边,打开此书,悉心阅读,你会发现——天才就在身边!
这部平易近人的著作,他通过一些伟人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这些伟人小时候和我们平常的孩子小时候是那样的相似,只不过是他们遇到他们人生中的伯乐,让他们最终成才。读完这部书之后,感触也挺大。
在《教育的奇迹》里读到一则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一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作一评估。每个学生的结论都是“他毫无出头的机会”。25年后,根据调查,这20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教授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跟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会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读完这个故事, 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的。对此,我深有同感。然而,在我们现实的教育生活中,缺乏爱心的现象实在太多:当学生有化解不开的思想症结,不是努力捕捉,认真发现,耐心引导,而是视而不见,甚或冷嘲热讽,大泼冷水;当学生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我们不是循循善诱,而是毫不留情,大声呵斥,甚至挥以拳头;当学生成绩有波动,不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热情鼓励,而是公开批评,使他懊丧不已,一次次地挫败孩子那颗稚嫩的心„„
如何让孩子在上面绘出灿烂的彩虹和美丽的图画是我们每个教育者都要考虑的问题,有时间看看这部书吧。
关爱是学生成才的捷径
--读朱永新的《教育的奇迹》有感
卢占交
最近课余时间读了朱永新主编的《教育的奇迹》。这本书里面的故事曾经让我刻骨铭心、感动良久,让我震撼、引人深思。书中的故事让我懂得教育不是为了选拔天才,更不是把人分成天才和傻子。上帝让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赋予每个人一个成功的机遇,成功的可能,世无弃人,自弃之人,世无完人,应该发现自己。当我们真正领略了教育的真实意义,也就不再怀疑这些功成名就的天才的成功必将是一种必然!
书中写到了世界上唯一的一名弱智指挥——周舟。他是一个先天性智残孩子。舟舟是不幸的,舟舟又是幸运的。作为他的父母,从未把他当成残疾儿童,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来培养儿子的智力。利用他超常的音乐天赋,不断培养和给予他锻炼的机会。作为一个智障孩子,舟舟是幸福的。上帝关闭了他智慧的大门,却开启了他指挥的殿堂。
放下这本书,细细联想在平时的教育生涯中。在我看来的孩子都应该是快乐幸福的,都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我们的身边,总是不乏一些调皮捣蛋、行为散漫、性格怪异的学生。他们的个性、缺点各不相同。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家庭的教养方式不同,年幼的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也不同。许多人都把孩子比做一张白纸,所以我认为是白纸就一定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我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需要。那就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爱。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学会去赏识每一个孩子, 要给予孩子关爱的目光、鼓励的微笑、赞美的语言、亲切的拥抱。让他们在爱的眼光中充满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鱼儿离开水一样。我国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父母和老师在教育中的责任。从舟舟身上我深深懂得: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要我们去努力,每个孩子都可以获得成功。我相信:爱的确会创造教育的奇迹!
看完这本书中的许多事例,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前一阵子在荧屏“中国达人秀”上,人们记住了一个用脚趾弹奏钢琴的倔强身影——刘伟。他说:“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成了激励更多怀揣梦想青年的座右铭,并迅速成为网上流行语。他成了吸引世界目光的“达人”。我曾查阅资料,什么是达人?原来达人是指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指在某方面很精通的人,即某方面的高手。那么象舟舟、刘伟、张海迪、周婷婷他们都是残疾人但他们更应该叫做达人。
梳理自己的阅读经历,从小时候的《小朋友》、《故事大王》,到中学时候的《琼瑶小说》、《故事会》,再到工作以后接触到的一些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书籍和杂志,真的是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很少会有那么一本书让我刻骨铭心,让我为此再一次写下了读后感。我想我是从这本书里面获取了它的精神和品质,获取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理解,这也是我看这本书的最大乐趣。
所以从今往后,我要坚持阅读、快乐阅读、在阅读中不断进步!
书名:《教育的奇迹——十八个让人刻骨铭心的教育故事》
卢占交 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目录
序: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第一篇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家庭教育的奇迹
常识,让生命熠熠生辉——聋女周婷婷的成长故事
世界上唯一的弱智指挥——舟舟的音乐生活与教育世界
脑瘫儿征服美国名校——父爱点亮荣博生命之灯
九岁大学生的成功秘诀——卡尔·威特的早期教育
第二篇 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教师的教育奇迹
从黑夜走向光明——沙利文老师和海伦·凯勒的故事
用生命铸就辉煌——名师孙维刚和他的教育事业
从失乐园到伊甸园——刘京海与他的成功教育
平凡的母亲——李圣珍老师的人性教育
腹有诗书气自华——苏静老师与青云斋、兰若轩的诗词情结
第三篇 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自我教育的奇迹
推动历史前行的巨臂——爱迪生的成长历程
不一样的成功——期蒂芬·霍金的故事
她,从这里出发——张海迪的人生之路
“决不服输,因为无手无脚”——乙武洋匡的全力迅跑
第四篇 英才,从这里走出——学校教育的奇迹
人才成长的摇篮——西南联大的启示
苏南农村初中的明珠——“青云桃源”现象
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衡水中学探秘
为中国教育的未来探路——告诉你一个不知道的人大附中
民间教育改革的奇葩——杜郎口中学的“神话”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所以我对许多父母与教师说,你一定要相信孩子与学生的潜力,你给他一个舞台他就能给你一个精彩,你给他一点空间他就给你创造无数辉煌。
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与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就是要发现孩子与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自己。
人的潜力是巨大的,上帝让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赋予每个人一个成功的机遇、成功的可能,每个人都应该而且可能做得最优秀,做得最卓越。
—— 卢占交
第五篇:读书有感
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有感
生活对于热爱它的人从来不会吝啬,它在给予我们挫折的同时,也赐予我们坚强,这也是人生的另一种阅历。想要获得生活的恩赐,就需要拥有一个包容和感恩的心。酸甜苦辣也许并不是你对生活的追求,但它们一定是构成生活的绝对要素。
一次,美国总统罗斯福家被窃,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回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的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静,感谢上帝:因为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了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让我值得庆幸的事情是:做贼的那个人是他而不是我。
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盗贼,对于任何人来说,都绝对不会是一件幸运的事,然而罗斯福却能够找出三条感恩的理由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遇到一些总是在不停抱怨的人“oh,真是不幸,今天的天气怎么会这么不好!”、“今天真是倒霉,竟然被老师给大骂了一顿”、“真是够惨的啊,丢了钱包,而且自行车有坏”、“嗳,宿舍的阿姨真的是够啰嗦的,真烦人”......这个世界,对于这些总是喜欢抱怨的人来说,永远都没有快乐的事情,高兴的事情都被抛在脑后,却总是爱把些不顺心的事挂在嘴边,他们永远都有许多不开心的事,把自己搞得很烦躁,把别人搞得很不安。
试着用一颗感恩的心来体会,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人生。不要因为冬天的寒冷而失去对春天的希望。我们感谢上苍,是因为有了四季的轮回。拥有一颗感恩的人,你就没有了埋怨,嫉妒和愤愤不平,你也就有了一颗从容淡定的心!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的处理。这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如果说,爱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那么,因爱而生的感恩之心,则是一种爱的升华。当爱成为一种鞭策,当感恩成为一种自觉,当我们真诚的鸣谢他人,我们的生活将因此而更加美好。
一个人倘若能够怀着感恩之心来生活,那简直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学会感恩,你就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温馨而美好,周围的环境是如此的敞亮而简单。学会感恩吧,把那些美好的情绪传播下去,温暖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