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学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0:2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育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育学》。

第一篇:语文教育学

语文教育学:语文教育学是正在兴起和建设中的一门教育学科,它是以语文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也是高等师范院校 教育学院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语文教育:指导人们学习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

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发展推动着语文教育的发展,为语文教育发展提供条件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祖国语言的教育,因此它是国家和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可以通过培养人和传播文化作用于社会发展,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某种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语文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习祖国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态,而语文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他就无法在社会上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其次,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人类的思维成果依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和发展。再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

本世纪语文教育变革与社会变化的关系:第一次变革发生在19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叶。第二次变革发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到本世纪20年代。第三次变革是在50年代初期。第四次变革开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第二篇:教师《小学语文教育学》读后感

在读完《小学语文教育学》之后,深有体会。

语文教学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它与各学科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可分割,也不能独立存在。语文,是门艺术,也是一本专著,上好它,学好它,并不是一门简单的事情。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风格要稳定。风格犹如个人的脾气,脾气变化太快,会导致课堂效率的降低。变幻的风格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语文教师应不断摸索形成适应自己的风格,并稳定下来,不要忽而这样,忽而那样,花样百出,弄得学生手忙脚乱。

当然,每天让一个人吃同样的套餐,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一到就餐时刻,产生“条件反射”。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导语、结语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都应该具有多样化。

教学活(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动要有节奏。节奏是指均称的有规律的进程,强烈的节奏感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传达和感受活动,应有高低起伏,强弱快慢,急缓张驰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语言能给人以愉悦感。《小学语文教育学》的内容中提到,单调的声音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很快进入抑制状态。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节奏感,教学语言节奏感是指在教学进程中,由教师内心情感而引起口头语言快慢、强弱、断续有致的变化,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的结合。其语速应快慢适中,语调要高低有别,节奏要板眼分明,做到快而清晰,慢而紧凑,高而不躁,低而不咽,疏密相间,张弛适宜。

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注意疏密。教学传授的信息有疏有密,时间的分配要有多有少,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学生产生精神的愉悦。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即分散了学生最佳的注意时间,使感知强度减弱,造成浮光掠影,浅薄表面,又使学生兴趣索然。

语文老师关键要课堂组织要处理好动静的关系。这里说的静指的是教学活动中相对安静的聆听或思索;动指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活跃状态,如热烈的讨论,竞赛等。一味地静会使课堂气氛沉闷;一味地追求动,往往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沉闷或混乱的课堂都是不美的,只有两者和谐而有机的统一才能即保持课堂的朝气,又维持课堂的秩序。

自然,《小学语文教育学》中的理论指导思想,我们语文教师并不能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领悟,并应用到教学中,使教师和学生受益。

第三篇:语文教育学导论

填空 多选

1.语文教育学要研究语文教育的总体,即(对语文教育的课程)研究。它要研究(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育的目标、语文教育的原则、语文教育的方法、语文教育的过程。)2.研究语文教育的主体,即对于语文教育的施教主体——(教师)和语文教育的受教主体——(学生)的研究。

3.语文教育学要研究语文教育的客体,即对(语文教育的凭借物——教材的研究)。它要研究(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科书、语文教学资料)

4.语文教育学要研究语文教育的本体,即对(语文教育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研究,分为课内语文教育和尅外语文教育)

5.应用理论学科的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6.语文学是语文教育学(最直接、最主要)的理论基础。7.传统语文学指(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等),它局限于书面语言的微观研究。8.语文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教育学的(子系统)。它研究的是语文教育的特殊本质、特殊原则、特殊规律和特殊方法。他们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是(“母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

9.语文教育学与心理学两者研究的对象都是人,只不过一个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语文教育学研究人学习语文的特殊规律。10.(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11.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教育的(首要问题)。

12.语文教育原则的构成(整体性的真善美统一的原则、层次性的思维训练原则、相关性的课内外结合原则、最优化的智能学习原则)

13.语文教育方法是语文教育系统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语文教育改革中的(最活跃的领域)

14.语文教育方法的组合方式(综合交替式、主次相辅式、并列配合式)

15.语文教育过程是师生双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语文教科书为中介,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预定目标的统一活动过程。

16.根据马克思关于任何活动都有目的、手段和结果三个成分的原理,我们可以把(语文教育目标、语文教育手段、语文教育结果)作为语文教育过程最基本的要素。

17.我们认为,语文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应该是(语文教育目标与与美文教育的对象)——(学生现实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8.课堂收尾的设计(充满感情的诵读、巧妙灵活的开拓《荷花淀》、求同寻异的对比、生动有趣的研讨《在烈日和暴雨下》、别出心裁的逆向《黔之驴》、富于想象的续写)19.语文教育过程的优化(教育思想的优化、教育要求的优化、教育内容的优化、教育手段的优化)

20.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语文教学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听知能力、语文教学讲话能力)

21.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备课能力、语文教学的施教能力、语文教学评价能力)22.学生是语文教育过程中的(接受者)和(活的主体)

23.语文教习的过程(孔子的学习过程论,分为“学—思—习—行”着四个阶段;荀子的学习过程论,分为“闻—见—知—行”;《中庸》的学习过程论,“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的学习过程论’王夫之的学习过程论,分为“学—问—思—辨—行”)2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思想学家马斯洛、罗杰斯提出来的)

25.语文教育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语感训练、思维训练)交互为用、伴随始终的过程。26.学生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重在(读法),还包括(诵读法、出入法、循序渐进法、八面受敌法、钩玄提要法)

27.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28.语文教育资料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的重要凭证,语文教学资料包括(语文教学辅导资料、语文教具资料和语文教学音像资料和语文教学多媒体资料)

29.语文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即培养学生对言语作品(文章、文学)和话语的读写听说能力以及言语交际中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30.语文美誉的熏陶都要以(传授语文知识为基础)31.语文知识的传授应以(“精要、好懂、有用”)来统帅教学的全过程。32.语文知识的传授方法,以利于学生(接受、思考和应用)

33.语文知识传授常用的方法有(讲析法、自学法、比较法、列表法、歌诀法)

34.青少年学生的阅读习惯(读书用脑的习惯、读书用笔、读书用工具书、读书讲卫生)35.阅读方法得当,读书可以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36.阅读的方法有(精读、略读、诵读和默读)

37.默读的基本方式,常见的主要有预见性默读、理解性默读、复习行默读、研究性默读几种。

38.试将说明文分为四大类:记叙性说明文《活版》、《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农作物抗病品种的培育》《采草药》等;阐述性说明文《事物从何处来》、《石油的用途》、《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眼睛与仿生学》;介绍性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文艺性说明文《蝉》

39.说明文的结构取决于(内容)和(写作目的)40.(理清说明的顺序),弄清事理的(内在联系),探索认识事物的(规律),更好的阅读说明文。

41.说明方法,常用的有(定义说明、分类说明、比较说明、举例说明、配图标说明、比喻说明)

42.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文章内容、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决定的。

43.议论文的教学还应注意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44.抓住了“文眼”,就能进入散文的宫殿,透过“文眼”领略到“文心”。45.小说的三要素是(情节、人物、环境)

46.小说是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题材。

47.总所周知,戏剧包括(剧本、演员、舞台)三要素。戏剧教学是指对(剧本)的讲读而言。

48.戏剧语言的主要部分包括对白、旁白、画外音。49.文言文的教学应侧重在(语言)上。

50.语言的学习需初步了解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51.文言文教学必须突出(语言因素),强调(文化因素),挖掘(审美因素),宜采用(熟读、精思、品味)这一总的教法。

52.写作做能力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写作的一般能力)和(写作的基本能力)53.写作的一般能力主要指(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

54.写作的基本能力包括(审题能力、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表达能力、修改能力、快写能力)

55.现在的学生写作训练命题,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一是(命题写作,一是给材料写作)56.在40分钟内,小学高年纪写出500字,初中生写出600字,高中生写出800字,大学生写出1000字

57.外国将中小学写作进行分类,(美国)分为自叙文、实用文;英国分为跟学生个人经验

有联系的写作,跟学生的个人经验无联系、而与事实的客观叙述有联系的写作。58.“三级”训练体系是以(观察、分析、表达)的三种基本能力分三个阶段。59.“分格”训练体系共设计(265个格),以(格为基础,连格成线,再连线成面),形成分格法的布局,组成了科学训练的体系。

60.“双分”训练体系,即(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

61.通过系统训练,通过点点落实,点点相连,使学生(一课一得,得得相连)。62.写作能力训练过程,一般应包括(命题、准备、行文、评改)63.准备阶段包括(教师的写前指导和学生的写前构思)64.行文,是将构思(“意化”)成果用文字符号“物化”为文章的完成过程。

65.教师的活动在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指导学生据提纲思考、学生开始写作后,教师不能放弃指导、指导学生修改草稿)66.评改,通常包括(批改、讲评)连个环节。67.对学生习作批改的方法至少包括:批,改。

68.听知能力训练内容包括(听知辩音、听知解义、听知提情、听知察非、听知审美)69.听知辩音是听知能力训练的(起点)听知解义是(重点)听知体情是(核心)听知察非是(思想内容)

70.听知能力训练的方式方法(找出“潜台词”的听,注意语调声调的听,捕捉信息的听,激发灵感的听,做出积极反映的听)

71.所谓得体,就是说话要注意(语境条件)

72.语文教师必须开发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73.语文德育室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74.语文德育的特点(非系统性、灵活性、参透性)

75.教师要根据语文德育的特点进行教育,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润春雨)

76.语文美育的特点(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上述三个特点使语文美育赋予(寓教于乐)的品质

77.美育则是以(形感人)

78.语文教育的审美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79.(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80.协同论认为,课外语文教育包括(学校、家庭、社会)81.家长指导方式主要有:身教,言教。82.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

83.语文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树立热爱语文教育的事业心、建构适应语文教育的知识网、练就从事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蓄积革新语文教育的创造力)

84.语文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语文教育学与马克思哲学、语文教育学与语文学、语文教育学与教育学、语文教育学与心理学、语文教育学与思维学)85.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依赖于(心理科学的发展)

86.语文教育目标的重要特征(学科规定性、范围普遍性、阶段预期性、实施可行性)87.语文教育目标的构成(语文教育目标的智育要素、语文教育目标的德育要素、语文教育目标的美誉要素)

88.我们的着力点应放在每一堂语文课的教育目标的落实上。为了正确(确立和努力实现语文教育目标)

89.语文教育原则确立的依据(依据语文教育的目标、依据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育的规律)

90.语文教育原则的构成(整体性的真善美统一、层次性的思维训练原则、相关性的课内外结合原则、最优化的自能学习原则)

91.语文教师应具备从事语文教育的基本功:高等师范校中文系的学生从事语文教育的基本功应包括语文教学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听知能力、语文教学说话能力等“语文”能力;语文教材驾驭能力、语文教法运用能力、语文教程组织能力、语文教学效果评价能力等“教学”能力;“改革”能力。

92.完整的语文学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俩大领域,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教育学}三大层级。

93.(语文教育)的目标是语文的教育大的(方向问题)

94.语文教育过程的本质(语文教育过程是“求真”的过程、语文佳偶过程是“向善”的过程、“审美”的过程)

95.讲特殊句式这一内容,就必须讲清“兼语句”、“连动句”、“存现句”等句式的概念,否则,血色很难过就无法运用有关句式的知识,去分析一些复杂的语句,这是(讲析法)

96.传授“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时,可找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来进行对比,这是(比较法)

97.语文教科书中的各类课文一般分为(现代文章、现代文学、文言文)98.现代文章的教学必须强调(实用性、基础性、实践性)99.要教好现代文学,必须突出其(情感性),强调其(审美性),贯彻其(整体性)100.教师的写前指导分为(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样写)101.美育则是以(形感人)

102.语文教育的审美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103.(美读)能沟通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视线言文和一,让学生把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结合起来。

104.(美读)是活的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

105.语文教育要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必须遵循作者的(思路)106.一言以蔽之,古人称之为(意脉)

107.文章的思路由(语言、结构、事理、情感)组成。

108.社会的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的环境、社会语文教育的形式)

109.语文教学能力是一个具有(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和立向联系)的三维结构。110.语文学习的内涵(学习是学与习的结合)(学习是知和行的统一)(学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名解

1.个案分析法:这是一种把某个人、某个团体、某个机构和某个时间作为一个整体给与深入而系统的分析的研究方法。

2.多项比较法:这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提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质,力求得出客观实际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3.一语双关:语文学习内容的心理发展顺序是语言—文章—文学。

4.语文教育目标,是教育着对手教育者进行语文教育活动的总的质量标准,在真个语文教育计划中居于重要地位。

5.语文教育原则,是语文教育中诸种关系的特有的本质联系,体现着语文教育的规律,是从语文教育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又反过来知道语文教育实践的理论。

6.语文教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语文教育目标,完成语文教育任务写作能力训练: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作文章、文学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它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7.说话能力训练: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的教学活动,其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它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语文美育: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也就是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其目的在于“求美”。

8.人境:就是根据课文提供的生活,让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在头脑里“活”起来,让学生在课文的情境中,通过自己的体察,“从心里头说一个‘好’字一个‘美’字来”。9.认知理论是研究由经验引起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一种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形成与改组的过程。

10.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提出了学习的认知发现说。他认为学习不是机械被动的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他所说的发现时指学生主动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

11.人本主义学习学习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用于学习理论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2.诵读法就是放开声音,反复地读,直到熟练的记住并准确理解为止,即“熟读成诵”。13.循序渐进就是将学习内容,按其内部结构和关系,排列出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次序,订出一个合理的计划,有步骤,有次序的进行学习的方法。现代有人也称之为“程序学习法”。

14.八面受敌法是苏轼在总结治学经验时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学习没有捷径,读书不能一下子就读透,必须多读几遍。

15.钩玄提要法是指学习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书中本质的东西得方法。

16.自主学习法就是心理学家根据学习的规律和学习过程的心理特点,总结出来的一种人自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发挥语文学习者的主动精神,突出语文学习者得主体地位,改变语文学习者得学习方式,从而有计划,有步骤的去探求知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17.语文教学大纲是指导语文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是实施教学计划的依据,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是评估质量的依据,它是根据教育方针,科学性质,学生身心规律与语文教育实践来制定的,概括了一定时期的语文教育改革与语文教育研究的新成果。

18.语文语文即语言文章的,一语双关,是因为这种释义较为科学,以叶圣陶为代表。他多次写道: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之中小学语文课本。当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是语文。

19.语文教育过程的模式是从语文教育理念出发,为达到语文教育目标而构建的相对稳固的语文教育运作流程的范式。

20.教学高潮是指在教师精心的铺垫,巧妙的点拨,恰当的引导下,课堂上出现的激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倍增的热烈精彩生动活泼的教学场面。

21.课堂收尾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是教师依据课堂教学计划在完成一定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后,教师对知识技能等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并转化升华的方式方法。

22.语文教育过程的优化就是用最少的时间通过反馈实现教育效果与教育目标的统一。23.自主学习法是心理学家根据学习的规律和学习过程的心理特点,总结出来的一种个人自学的方法。

24.多媒体是融合多种传播媒介的手段于一体的设施,就现阶段的科学水平,一般是把融合幻灯,录音,电话,电视和电脑多种传媒的性能于一体的设施。

25.多媒体语文课实质上是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这一先进的交互式教学手段的语文课

26.语文智育语文学科的智力教育,也就是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的过程中贯穿智力的开发,它是语文教育的前提目的在于求真,它与语文德育,语文美育共同承担着培

养健全人格的任务,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7.八字体系概括说法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号称八字宪法。

28.列表法对一些内容繁杂的知识短文,可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则一目了然便于理解,便于记忆。

29.自学法有些语文知识教科书中以编成短文,如果是浅显的知识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学。

30.记叙文教学是以人,叙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与叙述与描写为主要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章。它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文体,因而应成为教学的重点。简答:

1.语文教育学的特殊性质:一是语文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二是语文教育学是语文学的应用理论学科

2.确立和努力实现语文教育目标,务求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达到“两化”的要求,二是要具有“两性”的特点。

3.语文教育原则确立的依据是:一是依据语文教育的目标,二是依据语文学科的性质,三是依据语文教育的规律

4.整体性的真善美统一的原则:一是以“真善美统一”的观点把握课文;二是在传输信息中注意“真善美统一”相关性的课内外结合原则:一是加强两个课堂的整体性;二是寻找两个课堂的结合点 5.“读”:这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按阅读方式,可分为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全读和跳读、慢读和快读、个读和齐读等子要素。6.“问”:这是一种既指教师引导和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设疑又指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懂得问题向教师质疑的方法,包括提问和驳问等子要素。7.“讲”:这是教师通过简明流畅、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激发美感的一种主要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析、串讲、评点等子要素。8.“议”:这是教师提出一些与所讲内容密切联系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或参阅有关学习资料在短时间内大胆发表个人见解的方法,这是与将手相对的一种方法,包括谈话、讨论等子要素。9.“练”:这是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训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基本方法,包括口头练习与书面练习等子要素。10.“看”:这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视听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增强感性认识的一种基本方法,包括观摩、演示、参观等子要素。

11.语文教育方法的运用:一是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二是必须选择一定的条件 12.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一是法随旨定;二是法随情变;三是法随人移

13.必须选择一定的条件:一是要符合教育原则的规定;二是要符合教育对象的特征;三是要符合教师自身的素质

14.语文教育过程的本质:一是语文教育过程是“求真”的过程,二是语文教育过程是“向善”的过程;三是语文教育过程是“审美”的过程分别谈谈一节语文课的几个主要环节的设计:一是导入新课的设计1设置悬念式《孔乙己》、2直观感知式《长江三峡》3激发情感式《黄河颂》4温固启新式《西湖漫笔》;二是教学高潮的设计1出奇制胜的应变《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紧张活跃的竞赛《爱莲说》;三是课堂收尾的设计1充满感情的诵读2巧妙灵活的开拓3球童寻异的对比《荷花淀》4生动有趣的研讨《在烈日和暴雨下》5别出心裁的逆向《黔之驴》6富于想象的续写一篇语文课的设计:自读——教读——复习和练习三个阶段。15.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理论:

(一)语文学习的内涵:1学习是“学”与“习”的结合2

学习是“知”与“行”的统一3学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还十分强调必须有(意志)、(动机)、(兴趣)、(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

(二)语文学习过程,孔子的学习过程论,分为“学—思—习—行”着四个阶段;荀子的学习过程论,分为“闻—见—知—行”;《中庸》的学习过程论,“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的学习过程论’王夫之的学习过程论,分为“学—问—思—辨—行”)总之,已经初步揭示出蹙额西过程的本质,表明额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者的认识活动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意向活动过程。16.出入法:所谓“出入法”。“入”就是反对泛泛地浏览,要深入到书中去细细专研,认真死牢,以求得真谛。“出”就是在深入专研,把握了书的实质后,又不受书中思想束缚,能在次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读书要从书中跳出来。

17.反馈学习法:第一,提高视觉感受器的功率,接受文字信息、较少回读。第二,尽量扩大认读单位,对专用词语或常用语句要整体认读,能一扫而过;对于长句要抓住重点,能捕获其中心词;注意随时反馈。

18.语文教学多媒体语文课的设计:1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2一般认为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听潮》。19.语文知识传授的要求:第一,“精要”,是指内容要精干。第二,“好懂”是指方法要得当。第三,“有用”,是指目的要明确。

20.记叙文教学的要点:第一,把握记叙文的要素和叙述方法,第二把握记叙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第三把握记叙文的中心和语言

21.说明文的教学要点:第一,把握说明文的特点,这种内涵揭示了说明文的文体特点——科学性、条理性、准确性。第二,分清说明文的类别,第三,分析说明文的结构,第四,研究说明文的方法,第五,琢磨说明文的语言。

22.在“诗教”中,为什么一定要加强诵读?其一,通过诵读,要抓住诗人的感情线索,其二通过诵读,还要找出诗情的燃烧点,其三通过诵读,还要区分诗歌的感情烙印。23.如何使学生顺利进行意境:诗歌是形象思维开出的花朵,意境是诗歌艺术的饿主要特征。要准确地体会诗歌感情,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其一,借助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其二,御用语言描述,连缀跳跃的感情,带领学生进入意境。

24.如何命好题:第一,命题要有针对性,第二命题要有启发性,第三命题要有趣味性,第四,命题要有明确性,第五,命题要有目的性。

25.编写提纲的要求:一是能反映文章的中心与内容,二是要显示文章的层次。

26.如何知道学生修改草稿:1学生修改比教师单独批改意义要大得多。2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修改的重要意义。3教师在学生起草、誉清的过程中也要给予具体指导,养成重视修改的习惯,学会“自能该文”。

27.批改的要点:其一是一分为二,鼓励为主。其二是要多就少改,批改结合。其三是要照顾全面,突出重点。其四是要严格要求,循序渐进。

28.对学生习作批改的方法分为:一是总批,也就尾批。二是旁批,也叫眉批。这种方法分为删、补、调、换。

29.讲评的原则:要有针对性,要有鼓励性,计划性,多样性。

30.讲评的方式:综合讲评,专题讲评,典型讲评,对比讲评,总结式讲评。

31.听知审美的要求:能辨别出增强口语表达效果的注重因素,如音质的优美甜润,语脉的清晰流畅,音律的和谐隽美,比ude巧设妙用,构思的新颖奇特等。

32.如何让开发学生的观察力:激发观察兴趣,交给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习惯 33.如何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蓄念再造想象,激发创造想象

34.语文美育的途径:一阅读能力训练(小问题:阅读能力训练如何让实施美育)

(一)美

读——感知美,“美读”能沟通书面语言,视线言文合一,让学生把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结合起来

(二)遵路——探索美,文章的思路语言、结构、事理、情感四个因素组成(三)入境——评价;二写作能力训练(美写作能力中如何实施美育)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

(二)引导学生表现美;三听说能力训练中的美育

35.如何实施家庭的语文教育?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得指导方式;家庭语文教育的形式 36.掌握书信写作得要求:一要熟悉格式得写法,二要把握语言的运用

37.一节语文课的设计(1)导入新课的设计(2)教学高潮的设计(3)课堂收尾的设计 38.语文教学能力包括(1)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语文教学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听知能力,语文教学讲话能力。(2)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语文教学备课能力,钻研语文课本,语文教学评价能力。(3)语文教学的发展能力;语文教学总结能力,语文教学研究能力。

39.语文教学大纲的作用一编写教科书的依据,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据以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凭借物,通常按照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或者课程纲要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年级编辑的包括文字材料和音像材料。二实施教学计划的依据,只要按教学大纲中的规定去具体的制定教学计划并按教学进度实施教学计划,把教学计划中未定的任务落到实处,就一定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三进行教学的依据,语文教师能否把教学搞好,除了有高质量的教科书和周密的教学计划外,如何进行教学是个关键问题。四评估质量的依据,语文教学大纲既然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实施教学计划的依据,那么检查评估教育质量也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40.听知审美训练中的艺术美感问题要求学生能辨别出增强口语表达效果的诸种因素,如音质的优美甜润,语脉的清晰流畅,音律的和谐隽美,比喻的巧设妙用,构思的新颖奇特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听知审美能力。

41.课外语文教育的内容1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2课外写作,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日记、周记、演讲稿等。3课外听说,由于现代传声技术的迅猛发展,听知和说话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示出来。

42.家庭语文教育1家庭文化氛围。2家庭的指导方式。3家庭语文教育的形式。43.社会语文教育1社会语文教育的环境。2社会语文教育的组织。3社会语文教育的形式。论述

1.举出一个以训练语文基恩那个为目的的模式:代表性较强的有段力佩得“八字”(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模式,钱梦龙得“四式”(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模式,魏书生的“六步”(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模式,洪镇涛得“五步”(提示、设问—阅读、思考—讨论、切磋—归纳、总结—练读、练写)模式;于漪的“三步”(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模式;颜振遥得“五字”(启—读—练—知—结)模式;陈钟梁得“三步”(创设问题提出得情境—提出问题即学生质疑或教师设疑—解释问题)模式等几种。但是这种模式淡化人文性,忽视审美性,给人以“机械操练”之嫌。2.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一)抽象思维训练强化,语文教育得全过程,实际上就是语感训练和思维训练交互为用,伴随适中的过程。

(二)语文学习活动泛化

(三)学科学习兴趣分化

3.学生学习语文得习惯:诵读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4.语文教师应加强议论文得教学:掌握议论文得要素,掌握议论文得结构,掌握议论文得语言

5.写作能力训练的地位和作用:写作能力训练得地位:第一,从现代社会对写作得需要来考察它所处得地位;第二,从语文教育得总体结构来考察他所处得地位;写作能力

训练得作用:第一,写作能力训练对学生得书面表达能力起培养作用;第二,写作能力训练对学生得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

6.说话能力训练的地位和作用:说话能力训练得地位:1说话能力训练是实现语文教育目标得必要环节2说话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得重要手段3说话能力训练是开发学生智力得重要途径;说话能力训练的作用:1说话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得需要2说话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得需要3说话能力训练是全面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得需要

7.语文德育的地位和作用:语文德育得地位:众所周知,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基础性,而且还有很强得人文性。语文学科得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德育是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得重要方面。建国以来,由于历史、社会得复杂原因,语文德育曾走过曲折得道路,有成功得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语文德育的作用:对于学生得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个性心理品质得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8.语文美育得地位和作用:地位:1语文美育是语文教育得目标之一,2语文美育体现了语文教育固有的特点。作用:1激发求职渴望2促进智能发展3早就健康个性那个4提高学习效率

9.课外语文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地位:语文学科得生活外延,“三个面向”得战略导向,大语文教育的广阔前景;作用:扩大语文阵地,提高学习效率;推动课内改革,实现整体优化;激发求知兴趣,探索开拓精神;培养高尚情操,促进和谐发展。

10.层次性的思维训练原则赏析作者的思维成果,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在持之以恒,灵活自如的运用这种方法;引导课外的思维实践,不少语文教师十分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课外的思维实践或精心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语文学习活动如写作比赛,演讲比赛等。11.论述相关性的课内外结合原则加强俩个课堂的整体性,课内和课外俩个课堂的语文教育在学习方向,学习目标上是一致的,第一课堂是第二课堂的基础,第二课堂能促进第一课堂的教学;寻找俩个课堂的结合点,我们语文教师在贯彻相关性的课内外结合原则时,一定要努力寻找或设置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的结合点。

12.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一)身体迅速发育,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头一年,第二个高峰期是青春发育期,中学生正处于这一段,他们身体发生急剧变化,外形外貌及行为动作也随之改变,第二性征凸显。

(二)智力飞跃发展,身体迅速发育,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迅速发展,为心理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基础

(三)个性逐步形成,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青少年的个性逐步形成。

13.语文知识传授的要求一精要,是指内容要精干,教师的讲解要要言不烦,紧扣重点和难点,切忌口若悬河,故作高深。二好懂,是指方法要得当,语文知识的传授切忌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三有用,是指目的要明确语文知识的传授要做到有用,必须解决两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

14.阅读能力训练的地位和作用一地位1阅读能力训练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2培养学生具有语文能力的主要训练环节。3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形式。4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二作用1阅读能力训练能获取知识开阔视野2丰富语言规范表达。3能完善品格,陶冶情操。议论文的教学要点议论文是作者凭借理性思维运用逻辑的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阐述评价从而表达思想观点的一种文体。1掌握议论文的要素2掌握一轮的结构3掌握议论文的言语。

15.应用文的教学要点是指有一定惯用格式,一定语言风格,直接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工作中许多实际问题的一种文体。1提高学习的兴趣。2掌握格式和语言。3加强写作的训练。

16.如何进行“诗教”呢?1渲染气氛做好感情准备2运用诵读直接感染熏陶,因此在诗

教中一定要加强诵读。其一,通过诵读要抓住诗人的感情线索。其二,还要找出诗情的燃烧点。其三,还要区分诗歌的感情烙印。3进入意境体会诗歌感情 其一,借助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意境 其二,运用语言描述,连缀跳跃的感情,带领学生进入意境。4紧扣语言学习表达感情 其一,有的诗歌看上去都是平常的字眼,但经过诗人的精心安排,就有了深刻的表现力其二,有的诗歌在诗行的联系搭配上有着重叠映衬或反复递进的关系,使诗意表达得委曲婉转耐人寻味。其三,有的诗歌在字句的调色配音上经过诗人的推敲琢磨,能用于内容相适应的色彩,与调子迅速激起人们心灵深处感情的浪花。

17.散文的教学1探文脉,步入美的境界。总所周知,形散神聚是散文的主要特征2识文眼,领略诗情画意。散文的文眼就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就是散文映照全篇,把思想和艺术融合为一体的聚光点。3品文句,体味风姿神韵。在散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散文语言的形美、声美、色美。

18.小说教学的途径1运用情节吸引学生,让他们沉浸在情节中。2运用形象感染学生,教科书中的小说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教师应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熏陶感染学生。3展示环境熏陶学生,教师利用小说中优美的环境描写,起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洗染作用。

19.戏剧教学的主要途径戏剧包括剧本、演员和舞台三要素。1透过剧本看世界,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剧本看到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听到社会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物的心声。2利用冲突扣心弦,戏剧教学能给学生各具风姿的戏剧冲突的艺术美。3抓住台词现灵魂,抓住台词,显现人物的灵魂分析人物的性格。

20.论述观察力开发1激发观察的兴趣,使学生的视野开阔,博见多闻。2交给观察的方法,语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教会学生按顺序观察的方法,要交给学生深入观察的方法。3培养观察的习惯,要培养学生随时留意的观察习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要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观察习惯。

21.论述想像力开发1训练再造想像,就是根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出现的新形象过程。2激发创造想像,创造想象是不需要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的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的过程。

22.写作能力训练中如何实施美育1引导学生发现美,在大自然、在社会生活、在第二生活中发现美。2引导学生表现美,训练立意美、质料美、结构美、语言美。

第四篇:2013毕业论文(语文教育学)参考题

语文教育学毕业论文参考题

说明:以下题目有些只是选题范围,写作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针对教育教学现状确定具体论题,切忌大而空。

一、毕业论文

1.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取向的新认识 2.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3.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素研究 4.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5.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6.对近几年语文教改流行口号的反思 7.信息化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8.信息化对写作教学的影响

9.小学(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故事教学 10. 小学(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教学 11. 小学(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教学 12.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13. 语文古典诗歌教学 14. 现代诗歌教学

15. 小学(初中、高中)教材中的散文教学 16. 初中(高中)教材中的小说教学 17. 初中(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教学

18. 小学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比较与衔接 19. 高中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比较与衔接 20.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开讲(导入)艺术 21.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22.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3.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讨论艺术 24.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节奏与管理

25. 语文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的研究 26.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设计的研究 27. 语文课堂教学层次化设计的研究 28.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设计与研究 29. 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设计与研究 30. 语文课堂教学中练习与作业设计的研究 31. 语文新授课教学模式研究 32. 语文复习课教学模式研究 33. 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策略研究 34. 语文课堂教学中监控与调节策略研究 35.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程序,教学结构设计研究 36. 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 37. 语文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研究

38. 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反省思维的实践与研究 39.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阅读活动心理研究 40.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写作活动心理研究 41.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口语交际活动心理研究 42. 优化阅读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43. 语文单元教学艺术 44. 语文教学艺术特征 45. 语文教学艺术魅力 46. 语文教学艺术发展的趋势 47. 谈语文教学中的模糊教学艺术 48. 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49. 语文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50. 语文教育与美育 51. 语文教学与人格培养 52.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浅谈 53.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方法 54.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多种思维能力 55. 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多种思维能力 56.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训练学生多种思维能力 57.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训练学生多种思维能力 58. 中学生写作创新意识的引发与培养

59. 小学(初中、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60. 指导学生筛选信息的艺术

61. 关于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2. 阅读教学新方法研究

63. 阅读教学中元认知策略运用例说

64. 阅读教学中学习目标正确定位的实践与思考 65. 阅读教材处理方式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66. 阅读教学内容切入口选定的理论依据及操作措施 67.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68. 阅读教学优化序列层次设计的实践研究 69. 阅读课中教学设问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70. 阅读教学中优化教师指导行为的实践研究 71. 阅读教学中强化反馈矫正的实践探索 72. 阅读课中教学节奏调控艺术的探索 73.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探悉)74. 文言文阅读教学基本课型研究 75. 作文教学新方法研究 76. 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77. 作文教学中命题形式的研究

78. 作文教学中指导形式丰富性的实践研究 79. 多种途径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研究 80. 把握作文选材的广度与深度 81. 创新性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82. 作文教学中规范与创新的研究 83. 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84. 语文课堂“自主 合作 探究”教学策略运用的实践研究 85. 语文学科综合学习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 86. 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 87. 语文教学中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88. 语文学科自主学习运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89. 语文学科合作学习运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90. 语文学科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的研究 91. 课堂教学结构的探索 92. 语文教师的语言特征

93. 论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与语文教学 94. 试论新时期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升

95. 语文教师教学个性的发挥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96. 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特殊性 97. 语文教师备课能力的培养 98.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99. 语文教师非智力因素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100.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多重角色 101. 中学语文教师学术生态研究

102. 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理念提升与操作困惑的对策研究 103.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思考与认识104. 新课程背景下考试的命题与评价方法的研究 105.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研究 106. 语文选修课专题讲座的研究 107. 关于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几点思考 108. 浅谈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的误读与反思 109. 教师应克服的心理障碍 110.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语文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优秀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研究 优秀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

区域性的语文教学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前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及研究 语文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价 充分发展语文教学评价的整体功能 陶行之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陶行之创造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改革研究 试论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中学古诗文中人文精神 论蔡元培的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语文教育理论研究 张志公语文教育理论研究 吕叔湘语文教育理论研究

某位(或几位)中学语文教师语文教育思想之研究 某位(或几位)中学语文教师语文课堂教学之研究 某位(或几位)中学语文教师语文教案之研究

某位(或几位)中学语文教师成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经验之研究 接受美学与语文教学研究 图式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作文个性化与作文教学个性化 建立科学有效的作文教学体系 探索作文教学新思路近几年语文教育研究综述 信息化环境下语文课件的设计 让对话引领语文课堂 教材内部资料的开发与利用 构建审美化的语文课堂教学

140. 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41. 作文教学命题的艺术 142. 作文命题的新尝试 143. 作文批语(评改)研究 144. 话题作文的利与弊

145.(×××)老师作文经验研究 146. 中学语文应重视背诵教学

147. 浅谈“读”在语文教学“人文性”中的作用 148. 语文教学的“习得”与“学得” 149. 从语文教材编排体例的变革看选文的作用 150. 阅读教学视野中的文章解读 151.

“开放性问题”设计的方法

152.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53. 教案风格的多样性研究 154. “弹性教案”的研究 155. “追问”在教学运用的利与弊 156. 语文教学活动中成就动机感的培养 157. 接受美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158. 语感的本质探析

159.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 160. 课堂讨论的理性调控 161. 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其矫正 162. 课堂教学机智例谈 163. 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模式探索 164. 语文课审美教育之手段

165. 以想象的激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66. 调控课堂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167. 怎样有效地进行课堂听说训练 168. 加强师生合作教学,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169. 教学模式的是与非(利与弊)170. 语文发展性教学特质研究 171. 努力实践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172. 谈语文日常课与公开课的差异 173. 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174. 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哲学审思 175. 渗透: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 176.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说教学研究 177.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诗歌教学研究 178.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科技文教学研究 179. 后现代课程论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研究 180. 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18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文言文创新教育研究 18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183. 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师培养模式研究184. 浅谈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185. 语文教学要走进生活 186. 让语文课堂充满个性 187.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研究 188. 多媒体与阅读教学

189.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190. 试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91. 谈多媒体课件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192. 中学语文阅读课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193.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 194. 试论语文隐性课程及其开发利用 195. 历年语文高考题型之研究 196. 历年语文高考作文(题)之研究 197. 语文高考之研究

198. 历年中考作文(题)研究 199. 历年中考语文题型之研究 200. 历年中考语文优秀作文之研究 201. 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的联系及影响

202. 中学语文教学中方言对普通话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203. 城乡学生语文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 204. 影响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的研究 205. 家庭教育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 206. 中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状况调查研究 207. 开拓学生语文学习,应用空间的策略研究 208. 语文教育艺术个性的形成研究 209. 感恩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研究 210.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探微 211. 初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212.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学 213. 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考 214. 中学语文教材文化的视角研究 215. 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16. 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导读角度初探 217. 中学语文听说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218. 中学文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19.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研究 220. 试论中学古诗文中人文精神 221. 班主任工作的艺术

222. 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创造性个性 223.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创新意识 224. 浅谈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225. 班主任素质之我见 226. 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 227. 班风建设与班主任自身素质 228. 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229.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艺术 230. 班级“主题活动”的创新

231. 浅谈班主任正确处理与科任教师的关系 232.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233. 中学语文课外作业的创新思维

234. 网络状态下诗歌六步自读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235. 试论语文教学课内与课外的“衔接” 236. 新中国中学文学教育的流变与反思 237.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238. 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作文教学模块建构 239. 学生语文成长记录袋评价研究 240.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

241. 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观照与反思 242. 关于我国当代中小学诗歌教学的思考 243. 拓展“期待视野”发现“意义空白点”

244. 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研究

245. 关注词语的多元文化信息 增强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246. 细节描写的鉴赏与应用

247. 建构主义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48. 中学语文情感教育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49. 初中语文的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呈现策略的设计 250. “文选型”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练习体系”的建构

251. 现代语文教育人本论 252. 论作文教学中的说写结合

253. 论汉语成语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教学功能 254. 文本意义的阐释与建构 255. 言语教育观念的迷失与回归

256. 语文教育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探析及培养策略 257. 诵读教学法溯源与重构 258. 思维训练与中学写作教学的整合 259. 论语文民主教学观的建构

260. 实现“意义建构”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

261、试论素质教育理念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落实

262、素质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构建

263、建构主义视域内的语文教育

2644、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语文教育

265、后现代主义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266、模糊理论视阈内的阅读教学

267、中学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比较研究

268、语文学习环境建设初探

269、生态化语文教学刍议

270、语文教育的民族文化透视

271、浅论语文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

272、语文素养的构成及培养思考

273、论语文教师的艺术修养(或科学意识等)274、听说读写训练关系之我见

275、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276、关于语文知识教学的思考

227、关于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278、关于语文教学实习的思考

279、语文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

280、中学语文教育实习常见教学问题及改进策略

281、调控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艺术

282、实习生调控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策略

28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284、中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实践与探究

285、对话式阅读教学探讨

286、体态语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287、个性化阅读及其教学建构

288、主体性阅读教学初探

289、自我意识培养与中学散文教学

290、语文课堂问题教学探索

291、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92、语文教师科研意识和行为研究 29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性学习

294、新课标下,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途径

295、新课程背景下的多重对话与文本解读

296、关于阅读教学过程的思考

297、关于中学语文教育遵循语文教育原则的调查与思考298、中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

299、文学解读理论的发展与文学阅读教学

300、接受美学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301、接受理论与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302、接受美学视野下的生成式阅读教学

303、古代诗歌修辞艺术与中学生诗歌修辞学习初探

304、中学修辞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305、语感与初中语文教学

306、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探讨

307、语文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308、试论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

309、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教育

310、高中名家作品研究性学习探索与实践

311、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现状的反思与对策

312、试论中学语文爱情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教学

313、关于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

314、中学语文课堂提问优化策略

315、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审视

316、鲁迅作品教学策略探讨

317、浅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318、中学诗歌教学中文学语感的培养

319、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民族美德教育

320、试论中学语文诗歌鉴赏中的意象解读

321、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研究

322、初中生课外阅读探微

323、关于高中《课外阅读推荐书目》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324、————市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研究报告

325、农村高中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前瞻

326、汉字形体美的探讨与汉字教学

327、文言文阅读目标的价值取向及实施策略

328、论古典诗歌教学与学生的素质培养

329、中学生厌学文言文现象的教育心理学分析

330、简论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331、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民族美德教育

332、语文课程中古典诗歌教学与现代诗歌教学的比较研究

333、试论初中文言词的教学

334、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研究

335、初中古诗词意境教学之难及如何解难 336、初一文言文学习情况调查研究及学习指导

337、庄子散文教学与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338、论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339、古典诗歌教学要突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340、杜甫诗歌教学与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341、中学语文古诗文中女性价值观的发展和女权思想的酝酿 342、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343、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创新写作初探

345、思维训练与作文创新问题探讨

346、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347、运用新知识理论指导高中生作文训练的思考

348、以作文训练为突破口实现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349、让学生在写作中成长——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350、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51、中学生微型小说写作教法及意义探讨

352、结合中学生作文进行语法教学

353、作文批改的多种方式及效果

354、略论作文批改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355、浅论作文测评的效度与信度

356、某地初中生写作能力现状调查及教学对策研究

357、乡镇中学开展研究性作文活动课的实践和探索

358、高中生中文写作与英文写作的比较

359、试论乡镇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对策及方法

360、农村中学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

361、农村口语交际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362、中学生口语交际障碍及其对策

263、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364、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365、——地区中学推广普通话教学研究

366、论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

367、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策略研究

368、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爱情教育

369、爱情题材作品与中学语文教育

370、略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智力开发

371、高中语文教育中智力培养探讨

372、语文教学中学生想像力的培养

373、试论语文教育中的文化知识教育

374、全球化语境下中学语文教育与中学生文化自我意识的培养

375、——市中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376、高中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377、中学语文情感教育与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78、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浅探 379、公民意识与语文教育

380、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381、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382、论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83、语文教育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探析及培养策略 384、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竞争意识的培养 385、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386、论中学语文教育的审美功能 387、论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美育渗透艺术 388、语文课堂美育渗透探微

389、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的落实 390、乡镇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美育研究 391、论初中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92、论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393、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审美教学刍议 394、语文教育的民族文化透视 395、中学语文的民俗教育探究

396、论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素材及其运用 397、地方文化的语文教育功能研究 398、语文教材的处理艺术 399、钻研语文教材心得谈

400、关于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401、现行中学语文教学程式化倾向剖析

402、论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中学语文作业形式及作业评价 403、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思考与实践

404、国有民办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调查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405、网络时代的语文学习方式与语文教学方式变革 406、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407、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408、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协同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409、网络文化语境下的超阅读对传统阅读教学的挑战

410、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改革的探索

411、网络环境下的开放性语文教学

412、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413.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研究

2013 年5月21日拟15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育学读书笔记

《小学语文教育学》读书笔记

金土完小

靳深

在读完《小学语文教育学》之后,我深有体会。

语文教学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它与各学科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可分割,也不能独立存在。语文,是门艺术,也是一本专著,上好它,学好它,并不是一门简单的事情。

在教学过程中,作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风格要稳定。风格犹如个人的脾气,脾气变化太快,会导致课堂效率的提高。变幻的风格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语文教师应不断摸索形成适应自己的风格,并稳定下来,不要忽而这样,忽而那样,花样百出,弄得学生手忙脚乱。

当然,每天让一个人吃同样的套餐,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一到就餐时刻,产生“ 条件反射”。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导语、结语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都应该具有多样化。教学活动要有节奏。节奏是指均称的有规律的进程,强烈的节奏感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传达和感受活动,应有高低起伏,强弱快慢,急缓张驰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语言能给人以愉悦感。《小学语文教育学》的内容中提到,单调的声音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很快进入抑制状态。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节奏感,教学语言节奏感是指在教学进程中,由教师内心情感而引起口头语言快慢、强弱、断续有致的变化,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的结合。其语速应快慢适中,语调要高低有别,节奏要板眼分明,做到快而清晰,慢而紧凑,高而不躁,低而不咽,疏密相间,张弛适宜。

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注意疏密。教学传授的信息有疏有密,时间的分配要有多有少,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学生产生精神的愉悦。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即分散了学生最佳的注意时间,使感知强度减弱,造成浮光掠影,浅薄表面,又使学生兴趣索然。

语文老师关键要课堂组织要处理好动静的关系。这里说的静指的是教学活动中相对安静的聆听或思索;动指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活跃状态,如热烈的讨论,竞赛等。一味地静会使课堂气氛沉闷;一味地追求动,往往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沉闷或混乱的课堂都是不美的,只有两者和谐而有机的统一才能即保持课堂的朝气,又维持课堂的秩序。

自然,《小学语文教育学》中的理论指导思想,我们语文教师并不能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领悟,并应用到教学中,使教师和学生受益。

下载语文教育学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育学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

    一、填空与选择 1.在西方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也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 2.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 3.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六艺”:礼......

    教育学

    《教育学》 1.京师同文馆是我国现代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堂,它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2.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3.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

    教育学

    教育学 1、独立形态的高等教育,始于欧洲中世纪大学。 2、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3、19世纪初,德国人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及学术自由的思想。......

    教育学(★)

    2013---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教育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教育形态——教育......

    教育学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

    教育学

    问答题: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

    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 教育的定义:广义上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狭义上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由专业教师承担,目的性,计划......

    教育学

    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1、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 2、课程的类型: (1)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