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心中的语文是庄子的人生感悟
我心中的语文是庄子的人生感悟——做人忌妄自尊大,因为山外更有青山高;是魏征的为政方针——治国要广积德义,用人要简能用之、择善从之;是余秋雨的散文——带你带我游历世界,做历史的思考;是房龙的寓言——对待不同的思想,要持宽容的态度;是马丁·路德·金饱含深情的演讲——他梦想有一天能获得自由、平等和幸福。
语文能丰富你的人生,使你的人生无比精彩。随孔子四处奔波,听他宣传自己的思想;看屈原上下求索,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曹操、诸葛亮会与你在三国纷争之机,共商国是,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水浒好汉们也许会邀你同游山寨,看他们如何除暴安良,匡扶正义;李白浪漫飘逸,想象奇特,带你上天入地,与神仙结伴同游祖国山河;苏轼豪迈豁达,心骛八极,带你评古论今,与哲人携手共探人生真谛;金庸向你敞开武侠世界,你会醉心于武林的豪情而由此心胸豁达;琼瑶的言情小说娓娓道来,向你讲述一段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瞧诗人对生活有什么样的见解——我要做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与你平等又与你相依;看英雄如何排遣人生忧愁——山河破碎、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聚散离合,依旧奋发图强;睹豪杰如何成就伟大人生——首先立其德,其次立其功,再次立其言,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你善待语文,她就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她能让我们治国、齐家、平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可以先秦诸子通学;她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庄子》说“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她能让诸位具有领袖风范,因为你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且胸怀天下,口吐莲花;她能让诸位气质高雅,谈吐不俗,字字珠玑。
语文对有些人来说是三毛的撒哈拉大沙漠——游历了多少年,却青春依旧,情怀依旧;对有些人来说却是席慕容笔下寂寞的树——在你我必经的路上,等待了千年,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一树的花,却被一再错过。
学好语文吧,她能让你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游目骋怀;学好语文吧,她能让你视野辽阔、情感丰富、受益终生。
第二篇:我心中的庄子
我心目中的庄子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庄子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其一生都在追求绝对的自由,他的这一思想在《逍遥游》中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给后人留下无限遐想。(80)
然而,我心目中的庄子是个生活在幻想中的人。(19)
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在我看来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在当时硝烟弥漫的时代,国不国,家不家,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深受战乱的烦扰。但是,庄子博学多识,满腹经纶,却不出山救世,解救百姓于水火,仍然沉迷于幻想当中,追求所谓的逍遥之境。庄子曾垂钓于濮水边,楚王派两位官员请庄子出山从政治国,但他拒绝了,理由是“吾宁为楚之神龟,将曳尾于涂中。”不可否认,庄子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是值得肯定的,但在百姓危难之际,弃之不顾,是不可取的。(180)
当今社会,是个法制的社会,绝对自由思想与之大相径庭。如果人人都学习庄子,崇尚逍遥境界,以事不关己一问三不知的态度对待世事,甚至冲破法律的束缚,那这个社会肯定会秩序混乱,人人目无法纪,最终导致社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这绝对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庄子妻子死去的时候,他的朋友都去悼念,而庄子在鼓盆而歌,真是让人感受到庄子的冷漠与无情。(145)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才不枉活一世。保尔柯察金曾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然而,庄子沉迷于幻想,终其一生,为后世人留下的不过其逍遥思想而已,可以说庄子的一生除了幻想,无所作为。(130)
好男儿志在四方,而不是沉迷于幻想,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可谓十万八千里。清代末期,虎门硝烟英雄林则徐,自鸦片战争以来,仕途坎坷,但他仍旧造福一方。他被贬山东时,他治理黄河;被贬北疆时,他帮助改善农业技术;被贬南疆时,他帮助考察荒地,为南疆增加了六十九万亩土地。而庄子呢,厌世,避世,逃避责任,此举不是大丈夫所为。(140)我很庆幸像庄子这样的沉迷于幻想的人毕竟在少数,试想,如果李白因失意成为庄子,我们怎会读到他那回味无穷的诗句?如果毛泽东因战争失败成为庄子,那我们的祖国什么时候才能站起来?如果邓小平因“三起三落”成为庄子,那我们的祖国什么时候才会崛起?如果我们身边的人都和庄子一样,沉迷于幻想,不做实事,结果怎样我真不敢想。只瞄准不射击的不是好猎手,只呐喊不冲锋的不是好士兵。
我心目中的庄子只会幻想,不会承担责任。不做庄子,让人生有价值,有意义!
第三篇:浅谈我心中庄子的“逍遥游”
浅谈我心中庄子的“逍遥游”
因为《逍遥游》这篇文章,让庄子和庄子的思想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而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也是这三个字——逍遥游,读完《庄子》,在我的心中对庄子的“逍遥游”也有着自己浅浅的思考!
作为一个农村里出来的学生,我对贫穷有着很深的体验,所以我首先想谈的是庄子对于贫穷和利益的看法。
在《山木》篇庄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
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枏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慄;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见剖心征也夫!”可见,庄子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是有清醒认识的。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就像我们常说的“人穷志不穷”,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意思吧!
一个人可以困窘于贫困,但是他的内心是不是真正在乎这种贫困,对一个“利”字看得有多重,会决定他面对贫困的态度。
庄子自己对这个“利”字看重吗?他周围有的是有钱的人啊!他在《列御寇》篇又讲了一个故事: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庄子的话,可谓极尽辛辣讽刺之能事。同时也说明,“利”这个字是困不住庄子的心的。庄子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越了“利”,尽管他很贫穷。
说到我们今天,一个只拥有10块钱的人,他的快乐未必不如一个拥有亿万身价的人。手中有多少金钱,并不能决定它在你心里的分量。快乐、幸福、理想和信仰是用金钱买不来的。
在我们这个社会上,最快乐的人,既不是穷得叮当响的,也不是家财万贯、富比连城的,往往是那些由温饱到小康的这一批人。因为他们的生活还不至于过分窘迫,同时,他们也还不至于被财富束缚,为财富担忧。这些人是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都属于有资格幸福的人。但是,幸福不幸福都在你的心里。
金钱在庄子的眼里有如粪土,庄子把“利”看得很淡。“利”束缚不了他。为“利”辛苦,为“利”奔波,却丧失了自己很多的自由、很多的快乐,“心为形役”,太不值得了。
但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破利不容易,破名就更难了,有多少人可能不为利所惑,却为名所累。即使一个高洁之士,也希望名垂青史。
那么,庄子是不是在乎名分呢?在高官美誉面前,庄子会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秋水》篇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之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
《秋水》篇里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这大概就是庄子对“名”的态度。
从上看来,我们日思夜想的名和利都不是庄子的菜啊!
有人会问这样的庄子生与死又有什么区别呢?庄子可不这么想,对于生死,他有自己的一套说法。
庄子说:把我放旷野里,乌鸦、老鹰要吃我;把我埋在地下,那些蚂蚁也要吃我。你抢下乌鸦、老鹰的口粮,喂给地下的蚂蚁吃,干嘛这么偏心呢?
这个回答是那么豁达和幽默。形体归于天地,生死归于自然。这就是庄子对自己的形体和生死的看法。
庄子觉得:活得好比怕死要强得多。死了未必是一件需要悲伤的事情,庄子妻子去世,它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地鼓盆而歌!死何足惧哉?
这个观点跟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孔夫子回答他学生关于死亡的问题时,回答了六个字:“未知生,焉知死?”人活还没有活明白呢,干嘛去想死亡的事呢?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儒道相通。“人活着就是为了等死”的悲观主义的生死观显然不是庄子和孔子的思想!
庄子觉得:活得好比怕死要强得多。死了未必是一件需要悲伤的事情,庄子妻子去世,他鼓盆而歌!死何足惧哉?
人活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的心灵将拥有一个多大的空间、一份多大的境界啊!
那说来说去,庄子到底要追求什么呢?有人在说庄子的思想的时候说的很复杂,也很深奥。我想用我浅薄的思想去探求庄子内心的冰山一角。
庄子的在我心中的魅力在于他想做一个非世俗的人,我们总说“物以稀为贵”,作为一个人又何尝又不是呢?
像古代士大夫一样追命求利的大有人在,像秦始皇一样幻想长生不老的也不在少数,这样的人纵然功成名就、流芳百世,在庄子眼里也是渺沧海之一粟,不足挂齿!庄子想做的事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不想称王成相,亦不想身缠万贯!他要无功、无名、无己——他只想把自己的身心融入天地、遨游宇宙,“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摆脱束缚,做他自己的主人。
庄子的追求已不是停留在世俗的层面上了,他要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再也无法超越的境界——逍遥游!
只有这样的庄子才是可贵的,也许我无法和庄子一样超然于世,但是我也渴望在我内心的角落里有一个“逍遥游”的角落。我希望我这辈子可以做一些不为功名利禄、不考虑生老病死、只忠实于我的内心世界的事情,让我的内心在另外的一个世界无拘无束的遨游,让我内心的那一个角落远离尘世,安静地为我的“逍遥游梦”而奋斗!
第四篇:语文随笔感悟人生
导语:人生就是一种动态平衡,只有敢于舍弃,才能拓展生命的高度和厚度,才能品味人生的充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随笔感悟人生,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语文随笔感悟人生(1)
培根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的英文本上,印着他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读《培根随笔》有感:感悟人生。他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有一种肉也叫培根,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培根随笔》是教怎么做培根的。可大大相反,《培根随笔》是一本令我们受益匪浅的书。
《培根随笔》是培根一生心血的结晶,该书所涉及的问题可谓应有尽有——政治、经济、爱情、友谊、艺术、教育……大到国家问题,小到个人内心世界的情感问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读后感《读《培根随笔》有感:感悟人生》。每一个问题,都能让我们体会到培根独到的见解。全书共五十八篇,那些发人深思的语句随处可见。因此,这是一本蕴含丰富哲理的书。
从《论嫉妒》中,我知道了如同巫术一般的嫉妒需要我们严加防范,因为它会不断诋毁那些世界上原本美好的事物。从《论厄运》中,我明白了当幸运来临时要欣然接受,但不要止步向前;当厄运降临时要顽强抵抗,即使慢如蜗牛也不能停。从《论友谊》中,我懂得了友谊能平和我们的心态,增强我们的理智,给予我们帮助。因此,我们要交好的朋友,让他们来帮助自己。
《培根随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趣味隽永、说理透彻、警句迭出,需要我们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感悟培根、感悟社会、感悟人生。
语文随笔感悟人生(2)
回到原点,回到最初的原点,回到起步的基点;回到起点,回到最初的征途,回到远行的起点;回到始点,回到最初的眺望,回到梦萦的思绪—家。
多少人为了生存背井离乡,多少人为了学业周游世界,多少人为了事业辗转颠沛……在上远途的列车前,你们频频的回眸,时时的远眺,只为了那温馨的家;在拥挤的月台上,你们紧紧握着的双手,久久不能分开的拥抱,只为了那充满浓烈爱意的家;在奔腾驰骋的列车上,你们相视一笑,那充满了眷恋的眼中盛满了萧瑟……你们的忧愁是为了那唯一牵挂的家人;你们的苦痛是为了那执手相看泪眼的离别;你们的迷惘是为了那唯一的期盼的聚首……家—是你们生命的原点,是你们感情的原点,是你们梦想的原点……
在尔虞我诈的年代,在利益熏心的社会,在自私自利的世界—家是坦诚相待的原点,是温馨和谐的原点,是团结互助的原点……在充满罪恶的人世,在充满谎言的人世,在充满丑陋的人世……只有家才能把罪恶拒之门外;只有家才能使谎言不攻自破,只有家才能将丑陋修补完善……家是和谐的原点,家是纯洁的原点,家是甜蜜的原点……
或许有人认为只要有房子就会有家的结构;只要有餐厅就有家的温馨;只要有酒吧就有家的欢乐……可是房子的骨架无法撑起充满爱的空气;餐厅的美味无法温暖饱受疮痍的心;酒吧的欢闹无法震撼到沉睡的灵魂……偶尔听到带有乡音的话语,偶尔看到一家人一起散步的场景,偶尔尝到有家乡味道的饭菜……心开始了莫名的微微的颤抖,不太疼却足以刻骨铭心;心开始了莫名的慢慢的温热了,不太刻骨却足以泪流满面;心开始了莫名的触动,不太震撼却足以追随向往……或许只因为家是爱的原点,温馨的原点,欢乐的原点……
在清晨,万籁沉睡时,一个人独自倚在窗头,乘着朝露的洗礼,呆呆的望着朝阳的升起;在夕阳西下时,独吟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望着鸟儿的回旋;在晚上,万籁沉睡时,一个人独自卧在床边,乘着月光的抚慰,辗转反侧独上高楼……或许只因为总有那么一个声音呼唤着游子,或许只因为总有那么一根丝线牵绊着游子,或许只因为总有那么一缕思念温暖着游子……
回到原点,回到最初的原点,回到起步的基点;回到起点,回到最初的征途,回到远行的起点;回到始点,回到最初的眺望,回到梦萦的思绪—家。
第五篇:我的人生感悟
读一本好书 学一生做人
季羡林老先生的《我的人生感悟》我已读了几篇。此书是季老先生对人生的精辟论述,独具匠心,堪称经典之作。他用沧桑的经历,满腹的经纶,大彻大悟的体会,把人生解剖得淋漓尽致。读后感到震颤、警醒。所以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我的人生感悟》融合了季羡林先生在不同时期所写的人生经历,人生体验与人生回忆,内容侧重于“人生”二字,以指导当今青年一代树立崇高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美好的人生理想。全书以“修身”、“治学”、“寄情”、“旷达”为题,将季老对人生的感悟、理解与智慧箴言集于一书。在书中,季羡林以自己亲历过的事情、感受过的情愫,高度概括与浓缩了90余年漫长的人生中,那些最刻骨铭心的生存体验和人生感悟。在这些文章里我们能读到学者的探究思索、长者的淡薄磊落、智者的睿智明悟,在这些文章里我们能读出热情与追求、甜蜜与苦涩、遗憾与困惑、诚实与坦荡。在这本书中始终贯穿着季老对世事人生的深情。这些文人散文无论是回忆往事、记述师友,还是写物抒情、感时言志,篇篇都洋溢着至深的真情,字字都流露出推敲的匠心,因此感人肺腑。而行文之优美、运笔之轻松,又令人爱不释手。这些以真人真事为题材,以真情真意为蕴涵的散文并不刻意追求情节的完整与结构的清晰,而以篇幅不等、形式自由,表现出不拘一格的灵性,彰显季先生的精神人格。1
季羡林是世界著名的东方学家,涉猎范围之广、造诣之深世间罕见。捧读该书,犹如围炉品茗。老人将心扉悉数打开,与我们进行娓娓的夜话,在亲切的话语氛围里,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发和顿悟。沉醉于季老的文字之中,我们分明能感受到:他是平民中的大师,是大师中的平民。
中国知识分子有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世界上哪一个国家也不能望其项背的。尽管眼下似乎有一点背离这个传统的倾向,例证就是苦心孤诣千方百计地想出国,有的甚至归化为“老外”,永留不归。我自己对这个向题的看法是:这只能是暂时的现象,久则必变。就连留在外国的人,甚至归化了的人,他们依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依然要寻根,依然爱自己的祖国。何况出去又回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呢?我们对这种人千万不要“另眼相看”,当然也大可不必“刮目相看”。只要我们国家的事情办好了,情况会大大地改变的。至于没有出国也不想出国的知识分子占绝对的多数。如果说他们对眼前的一切都很满意,那不是真话。但是爱国主义在他们心灵深处已经生了根,什么力量也拔不掉的。甚至泰山崩于前,迅雷震于顶,他们会依然热爱我们这伟大的祖国。这一点我完全可以保证。只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就足够了。如果不爱自己的祖国,巴老为什么以老迈龙钟之身,呕心沥血来写《随想录》呢?对广大的中国老、中、青知识分子来说,我想借用一句曾一度流行的,我似非懂又似懂得的话:爱国没商量。
阅读季羡林,品位先生的人生经历,我们分明能够体会到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中国文化传统所推崇的布衣精神。阅读季羡林先生的人生感悟,无疑是在品尝一道丰盛的人生盛宴,这道盛宴蕴藏着中华千年文化的积淀,浓缩了先生穿透世事云烟洞彻人生的独特魅力,细细玩味赏读,如同啜饮玉宇琼浆,我们得到也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
可是我盼星星,盼月亮,盼着东天出太阳,一直盼到今天,虽然读到了个别人写的文章或书,总还觉得很不过瘾,我想要看到的东西始终没有出现。蹲过牛棚,有这种经验而又能提笔写的人无虑百千。为什么竟都沉默不语呢?这样下去,等这一批人一个个遵照自然规律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些极可宝贵的,转瞬即逝的经验,也将会随之而消泯得无影无踪。对人类全体来说,这是一个莫大的损失。对有这种经验而没有写出来的人来说,这是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最可怕的是,我逐渐发现,十年浩劫过去还不到二十年,人们已经快要把它完全遗忘了。我同今天的青年,甚至某一些中年人谈起这一场灾难来,他们往往瞪大了眼睛,满脸疑云,表示出不理解的样子。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他们的脑袋里装满了疑问号。他们怀疑,我是在讲“天方夜谭”,我是故意夸大其词。他们怀疑,我别有用心。他们不好意思当面驳斥我;但是他们的眼神却流露出:“天下哪里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呢?”我感到非常悲哀、孤独与恐惧。
书中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一股旷达之气:写十年“文革”而不觉其重,状身边事物而不觉其轻。这是一种历尽沧桑后的宁静与淡远,有如秋后的山林,雪霁的原野,人生况味溢于笔端,行云流水一般。
我有些什么想法呢?话要说得远一点。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但是,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绝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末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季羡林先生谈起人生来深入浅出,没有生硬的说教,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不一样的人生哲理,让你感觉是一位睿智慈祥的长者向你娓娓道来,能句句深入到你的内心。他的感悟对我们这些后人是一种鼓励,一种帮助。看了这本书,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心中是一片澄静明澈。他的人生感悟是全方位的,对人对事许多看法和理解深刻,激发人进一步学习和思索该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我想每个人都在生活着,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感受,在生活中感悟,在感悟中生活,这才是有质量的生活。
作者季羡林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翻译家。1911年生于山东清平县(今临清市)。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艾、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数授、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主要论著:《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印度简史》、《中印文化关系史沦文集》、《印度占代语言论集》、《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天竺心影》等;主要翻译作品:《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家庭中的泰戈尔》、《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五卷书》等;并撰写过《留德十年》等传记作品及《赋得永久的悔》等散文集。主编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