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写读后感
“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S版第十册百花园六﹒习作)
一、教材分析:
写读后感在五年级的教学中是一个起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为完成S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组习作──学写读后感,采用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开发习作资源,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为学生在表达中张扬个性、表现“真我”,基点厚实的生活基础,学会和运用写读后感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2、通过本次习作练习,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3、结合语文课题研究《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指导学生写作。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如何选择感受点,联系实际具体写出自己的感受。
四、导写过程
一、激发情趣、点拨话题
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特别喜欢读课外书,哪些文章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什么感受?”
小结:像这样,我们在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诗之后,把自己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道德教育、启迪说出来或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2、“同学们课前搜集了不少关于读后感的资料,现在让我们来一次“信息交流会,说说如何才能写好读后感?怎么样?”
(1)请同学们现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你搜集到了哪些有关于读后感的资料?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2)学习小组汇报,师生互动,加深对读后感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轻松、活泼、民主的谈话、交流,营造快乐课堂,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对读后感的写作兴趣。)
二、启发点拨,指导构思
1、出示:自由阅读范文(课本第160页)《做事要有主心骨——读〈爷爷吃鸡蛋〉有感》。
边读边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时写读到的内容(画上圆括号),哪些地方时写读后的感想(画上方括号),注意:在这两部分中,哪部分是小作者重点写的?文中的哪句话概括地表达出了小作者读《爷爷吃鸡蛋》后的最真实的感受?
2、指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3、小组讨论,交流你感悟的写读后感的方法。
4、请小组来汇报一下,本组习得的写读后感的方法。
5、学生在汇报教程中,如有遗漏、不足,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补充。①读原文,抓重点。
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
②摆好位,侧重“感”。
在剧题写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方法:一般文中既要有“读”的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又要有“感”的内容,要结合实际,和“读”的内容紧密联系,做到“读”“感”相连,有略有祥,有感而发。③抓住“点”,联实际。
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和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这才激发了“感”。所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忌说假话、空话、套话。
④定标题,明写法
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有感”或“《×××》读后感”,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再写上副标题。(如课本的范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读后感的写法,让学生在阅读、合作交流中,在自我发现的基础上,归纳出读后感的一般写法以及要注意的事项。)
5、小结,提醒注意事项
“我们读了一篇文章有一本书以后,感触很多,我们不能都写,只有抓住一点才能写深刻,否则泛泛而谈,就变成了空喊口号了。”
三、直抒胸臆,真情习作。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文章获一本书,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独立构思,并完成习作初稿。
板书设计
写读后感读原文,抓重点 摆好位,侧重“感” 抓住“点”,联实际 定标题,明写法
第二篇:《学写读后感》
《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莱西市城关小学 陈秀华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
2.明确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初步了解写读后感的方法。
3.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读后感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写出真情实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年的寒暑假学校都要组织同学们参加征文比赛,咱班有没有同学参加过征文比赛?看来同学们都身经百战。陈老师班的李静同学寒假里写的征文《<狼来了>读后感》得了一等奖,正好咱们第四次习作就要来学写读后感,这节课,咱们就借助李静同学的读后感一起来研究研究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好吗?(板书:学写读后感)
二、阅读范文,感悟写法
《狼来了》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狼来了》这个寓言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不能说谎,否则后果很严重。(介绍题目,点名感受)
这个故事主要是讲了一个小孩子放羊时觉得无聊,便大喊:“狼来了,救命呀!”在山下干农活的村民听了他的喊叫,第一次,第二次都信以为真,发现小孩撒谎后都很生气,第三次狼真的来了,小孩再喊狼来了,村民不再相信他了,最后小孩和他的羊都被狼吃掉了。(概括内容,紧扣感受)
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一身冷汗,说谎的后果是多么可怕啊!狼来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诚实是多么重要。要是你多次欺骗别人,就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如果你失去别人的信任,那你还能干什么呢?
(详谈体会,围绕感受)
读了这个故事,也让我想起了我平时做过跟那小孩类似的事。记得有一次,寒假时我为了玩耍骗妈妈做完了作业,妈妈便相信了我的鬼话,说:“做完了就
去玩吧。”结果,等到放假最后几天,妈妈检查我的作业时,我才手脚忙乱地做起作业来,那几天,妈妈怎么也不相信我的话。当时我真后悔,为什么我要像那小孩一样说谎,害得连妈妈都不信我呢?想起来,我就觉得很惭愧。(联系生活,再谈感受)
最后我奉劝大家:谎言只能蒙人一时,不能蒙人一世。说谎会成习惯,让你越来越失信于人。久而久之,不仅你的假话没人信,就连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了。所以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能说谎。(首尾呼应,总结感受)1.出示范文:
这就是李静同学那篇文章,请大家轻声读一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边读边思考每个段落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2.读完了,同桌两个互相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班级内交流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来,谁能起来说给大家听听?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1)介绍篇目,点明感受:用一句凝练的话写出自己最深的一点感受。我们来齐读小作者的感受吧。
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来说说。
(2)概括内容,紧扣感受:介绍内容不能过多的重复原文,要简练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并且要紧扣感受。
点拨:怎样紧扣感受呢?同学们看第一段的感受是做人要诚实,不能说谎,否则后果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概括内容中提到了你找出来。(村民不再相信他了,最后小孩和他的羊都被狼吃掉了。)这就是紧扣感受概括内容。(3)围绕感受,详谈体会: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对,是小作者在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你看,小作者是围绕着什么来具体写自己的体会和感想的?对,是诚实的重要,这也正是文章开篇点明的感受。这个感受,多重要啊,我们每一步几乎都离不开他。(板书:详谈体会,围绕感受)
(4)联系生活,再谈感受:
这一段写了什么?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或者是结合社会现象来谈,这样才能体现出读书以后的深刻感悟。(5)首尾呼应,总结感受:
写作文要讲究首尾呼应,开头点明了感受,结尾要与开头呼应,进一步来强调总结感受。
4.总结齐读读后感的基本写法:大家看,要写好一篇读后感,每一步都离不开文章留给你的深刻感受。这个感受就是贯穿整篇读后感的灵魂。来,对照板书,我们齐读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5.有一位同学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后,写了一篇读后感被印到了语文书上,全省的同学都向他学习,打开语文课本78页,大家快速默读这篇读后感,思考:这篇读后感作者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读完了,说一说这篇读后感作者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受?作者对八国联军愤怒与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贯穿了整个读后感。再看看基本写法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三、按照提示,选材交流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快速默读,说说给你的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用一句话说说
2.对照读后感的基本写法,按照提示先自己说说怎样写? 3.按照提示同桌分段交流写作内容
指导详谈体会,围绕感受:详谈体会是难点,怎样才能写好呢?我们可以从正面谈他及早听取了别人的劝告会是什么结果,从反面谈如果他一直不听取别人的劝告会是什么结果。可见__________.正反面谈完后,再来总结一下你的感受.这样的感受才是详细的、具体的、全面的
4.按照提示整篇交流写作内容
咱们接下来男女比赛按照提示整篇交流写作内容,规则: 女同学交流的时候,女同学可以提示补充,男同学认真听记住哪一段,她有什么优点?那一段有什么缺点?交流完后进行评价,反之也是这样。
四、布置作业:课后完成读后感的写作
五、总结习作成果,鼓励勤写读后感
同学们,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浩淼而深厚,很多文章让我们读了都感觉余音绕梁,深受启发。在今后读书时,请同学们时常拿起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让我们的感想之花处处绽放,成为一个有内涵有思想的人吧 板书设计:
读后感
介绍篇目 概括内容 详谈体会 正、反 总结
联系生活 首尾呼应
点明感受 紧扣感受 结合感受 再谈感受
总结感受
第三篇:学写读后感
双阅读主题习作——思考与感悟篇习作指导
一、能力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能力。
二、突破措施:
1、让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朗读,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准确选择感受点,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
3、指导学生从原文的内容出发,并由此联想别的内容,可以谈自己生活、做人和学习中的得失打算,也可以联系社会家庭和学校的事情谈体会,还可以联系受到了什么教育等等。联系的实例一定要与自己确定的感受点有相通之处,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回忆:同学们最近读了哪些书?看过哪些影视剧?印象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小组交流。
2、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表达的想法,就是读后的感悟,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写出来,就是读后感。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今天,咱们就重点来学习第二种写法。
(二)学习例文,感悟写法
1、课件出示例文<<登山 >>读后感。
2、学生读文,感悟写法。
3、小组交流自己的感悟。
4、班组交流写法。
⑴第一自然段,先交待清楚读了什么书或什么文章,有什么样的收获,有什么感想。
师点拨:这一段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1:写得很简单
预设2:只是概括地说出了感受
⑵第二自然段,概括地介绍课文主要内容或具体叙述文章中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写出了自己的感想体会。
师点拨:这一部分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1:前边引用了原文语句,但很少,也没有照抄原文,以概括叙述为主。
预设2:后边写出了自己明白的道理,也就是作者的感受。
师点拨:作者的感受是这样的,如果你读了《登山》这篇文章,会有什么感受呢?课件出示《登山》,让学生朗读,而后谈自己最深的感受。
预设1:我们应该自觉的锻炼自己
预设2:我们应该勇于面对困难,主动克服困难
预设3: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坚持到底
师点拨:大家的感受真不少,我们在写读后感时,是不是把这些感受都写出来呢?不是的,你只写出自己最深的感受就可以了。这也就是读后感中的感受点。
⑶第三自然段,作者联系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点拨:作者联系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与作者写的感受有什么联系?
预设1:自己爬香山的事。
预设2:作者写的这件事与他确定的感受点有相通之处。
师小结:联系实际写感受,这也是写好读后感的一种方法,但联系的实例一定要与自己确定的感受点有相通之处,不能说空话、大话。⑷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一两句话评价文章,进一步表达自己的主要感想或收获。与第一自然段形成呼应。
(三)学生拟作
学生自选一篇读过的文章或图书,用所学会的方法,练习写一篇读后感。
(四)赏评习作
1、学生自读自改。
2、小组赏评一篇习作。
3、班组赏评习作
⑴任意一组同学把自己小组赏评的习作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建议汇报给大家。
⑵其他小组的同学补充建议。
4、赏读自己的习作
让学生把自己习作中写的精彩的句段大声地读出来。
附:<<登山 >>读后感
《登山》这篇文章写的是革命导师列宁同志的一个真实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只有意志坚强,勇于战胜困难、坚持到底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这篇文章记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的一天早晨,列宁同志为了看日出,和巴果茨基一道,有意选择了一条崎岖、陡峭、充满危险的小路上山;在下山时,列宁又坚持从原路回来,目的是锻炼自己顽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前进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坎坷和泥泞,只有意志坚强、勇于战胜困难,坚持到底的人才能取得胜利。列宁同志能胜利走过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危险小路的生动事例,就给我们揭示了这个真谛。
这使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有一次爸爸带我去爬香山,刚
开始,我还爬的挺有劲,可爬了一半的路,就累的气喘嘘嘘,看到无尽头的陡坡,我心里有点想打退堂鼓。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怎么了?”“唉呀!累死人了。”爸爸接着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坚持就是胜利!”听爸爸这样说,虽然累的汗流浃背,但我还是爬上了山顶,看到了美丽的风光。现在想起来,这不正说明了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勇于战胜困难,就会取得成功这一道理吗?朋友,当你遇到困难时,就请用列宁同志的这句话来鼓励自己吧:“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我们要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第四篇:学写读后感
严格的说叫读写联动课型,就是刘俊祥老师上的《心灵上的小鸟那种课型》
可以,做这种课型从情感入手,所选内容要精,引发孩子的情感,然后一段一段的写
好啊,就用今天边老师教你的方法,开头让孩子学会:我读了《新》第*课《》最让我感动的一段是——,读了这段我想到了一则名言,我想——
先引导读书兴趣,再读写批注,然后就成文了
学写读(观)后感
一、指导室
(老师,我读书时,也会激动啊,感动啊,或同情啊,或敬佩呀,但要写出来,又不知如何下笔。)
读了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书后,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这就是读后感。现在电视剧、电影也成了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把自己观看某部电视剧、电影的感受写下来,也非常有意义。写读后感、观后感最基本的公式是“篇名或书名或片名+主要内容+感受体会”。(您是说先写出自己读的什么书、什么文章或看的电视电影,概括地写出其中的主要内容,最后再写自己的感想?)
是的。篇名、书名、电视电影名及其主要内容只占作文的少部分,感想是重点,占主要篇幅。(那感想怎么写呢?总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一句话就完了。)
感想本来就不必多,一两句即可。但感想一定要有所凭借,要写写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想。这就需要做到两个“联系”。
1.联系原文(剧):摘录书中或影剧中的原话,或简述某个相关情节作为观点。再说说你对这一观点的态度,你是赞成还是反对。
2.联系实际:从书、电影中想到自己,想到身边的人和事,从而受到启发有所进步,这样读书、看电影才更有意义。所以,要选择一两件事情来证明观点的对与错。
3.最后谈谈自己日后的打算,或对读者提出忠告、建议等,读后感就很充实啦!
二、游乐园
读写列文章,举行一个“读思交流会”。
朗读在朗读,读出真情,读出感受,联系原文或生活实际,与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所感。
三、创作屋
我会写读(观)后感
写一篇读(观)后感。要熟悉书、文章、影片等内容,谈感受时一定要联系自身或生活实际。点点通
1.一本书或一部影视剧内容总是很丰富,观看时我们的感受也一定很复杂,因此写读后感时,可以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围绕你最深刻的一点感受来谈,不必贪多。
2.一般的读后感的写作模式是:篇名或书名或片名+主要内容+感受体会。你也可以个性一下,先谈自己的观点、感受,切身经历,最后在点名这些感受的触发点——原作品及内容。
第五篇:学写读后感
作文教学一(学写读后感)
教案设计1:《爱心树》
孩子们好!家长们好!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迎来了2012年美妙的春天,我非常荣幸地在这美妙的早春时刻,幸福地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度美好的时光。首先,我祝大家2012年万事如意!大吉大利!祝孩子们学得快乐,玩得快乐!
这节课,我们暂且不聊爸爸和妈妈,我们要聊的是一棵树(出示图片),一棵——“爱心树”。板书:爱心树
一、看图师生共读
“爱心树”是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绘本的代表作。作家一边绘图一边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看看这幅图,想一想:《爱心树》讲述了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呢?(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一棵苹果树的故事。)奇怪!一个小男孩和一棵苹果树之间,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现在,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乘坐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童话扁舟,驶向《爱心树》去探秘。出发!(翻一页)老师读: 轻声读到:
“从前有一棵大树„„”(故意停顿片刻,一钓孩子们的胃口。)它喜欢上了一个男孩儿。
稍快点语速读:
“男孩儿每天都回跑到树下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
男孩儿常常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累了,男孩儿就在树荫里睡觉。男孩儿爱这棵树„„ 非常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
提问:故事中有谁?——大树、男孩儿(板书)。大树喜欢——男孩儿,男孩儿喜欢——大树。板书:喜欢
男孩儿都干些什么?——出示词(贴在大树的各部位):采集树叶,爬树、在枝条上荡秋千,吃苹果、捉迷藏和睡觉。男孩儿的这些活动都离不开——大树。
老师读:但是时间流逝,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解释“孤寂”——孤独寂寞。质疑:大树为什么孤寂?——男孩儿渐渐长大了,很少来和大树玩了。
老师快活、惊喜的语气读:有一天男孩儿来到树下,大树说:“来吧,孩子,来,爬上我的身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吃几个苹果,再到荫凉里玩一会儿。你会很快活的!”
学生读:“我已经长大了,不爱爬树玩了,”孩子说,“我想买些好玩儿的东西。我需要些钱。您能给我一点儿钱吗?”
老师压低声读:“很抱歉,”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苹果。把我的苹果拿去吧,孩子,把它们拿到城里去卖掉,你就会很快活了。” 学生读:于是男孩爬上大树摘下树上的苹果,把它们拿走了。大树很快乐。
提问:男孩儿来到大树下,都干什么了?——向大树要钱,爬树摘苹果。讲解:大树满足了男孩儿的要求,给男孩儿了帮助,所以它很快乐。老师问: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给予是快乐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老师再读:很久很久,孩子没有再来看望大树„„大树很难过。
(高兴地语气读)后来有一天,孩子又回来了。大树高兴地摇晃着枝条,对孩子说:“来吧,孩子,来,爬上我的树干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你会很快活的!”
学生读:“我有很多事要做,没有时间爬树了。”孩子说。“我需要一幢房子保暖,”他接着说,“我要娶个妻子,还要生好多孩子,所以我需要一幢房子。你能给我一幢房子吗?”
老师读:“我没有房子,”大树说,“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拿去盖房子,你就会快活了。”
于是那个男孩儿把大树的树枝都砍下来,把它们拿走,盖了一幢房子。大树很快乐。
质疑:这次男孩儿又向大树要了什么呢?——一幢房子。也就是把树枝砍下——盖房子。
讲解:大树的树枝就像人类的胳膊、腿一样。大树把自己的胳膊、腿都给了男孩儿。(孩子们插话——砍掉胳膊、腿会很疼的)因为它又一次地帮上了男孩儿,所以它还是很快乐。这正是我们所说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男孩儿终于来了„„砍了树干,做了一条船。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 „„
提问:树干就好比是大树的——身子。
讲解:大树为什么快乐?——因为,它又一次地满足了男孩儿的要求,帮助了男孩儿。
交流:大树快乐的同时心坎里有些什么呢? 出示选择题:
1、舍不得吗?
2、疼吗?
3、还是想着以后不能帮上男孩儿的忙了?
(孩子们大多都选择了三。)我夸孩子们说:“你们都有这棵大树一样的精神。”
最后一次,男孩儿变成了老爷爷,但是大树还是把自己当成了凳子,让男孩儿骑在自己的头上。大树仍然很快乐。
“爱心树”是一棵种在人们心灵的树!“爱心树”是一棵永恒的友谊之树!“爱心树”是一棵永远的常青树!
二、学生齐读一遍故事。
三、完成作业
今天上课的时候,我们乘坐美国作家()的童话扁舟,好奇地驶向了《
》,并在《爱心树》中尽情徜徉和回味。
《爱心树》讲的是一个()和一棵()的故事。男孩儿从大树身上一共有()次获得,第一次是()当王冠;第二次是();第三次是();第四次是();第五次是当()坐。每次帮助男孩后大树都很()。大树是一棵多么有()的树呀!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默默(),乐于牺牲。帮助了别人,()。送人玫瑰,()。
请写三句赞美爱心树的话:
“爱心树”真是一棵()“爱心树”真是一棵()“爱心树”真是一棵()
这棵树不愧为——“爱心树”。你们每个人的家里,也都有这样的“爱心树”,知道吗?(发张白纸请孩子们写一段话,要有具体实例)
在我的家里也有这样一棵爱心树,那就是我亲爱的—— 写完后让学生读给大家听。
四、学写读后感
1、我给大家一共发了5张纸条,请给没张纸条选择一个词语写上:介绍作者、内容简介、提炼中心、发表赞叹、联想感慨。
2、如果你要利用这些材料写一篇读后感,你将怎样安排层次,让文章层次清楚。
3、请你就你刚才对文章内容的层次排列顺序,说说写读后感你悟出了一种什么方法。(学生先讨论,再选择:先读后议,边读边议)
板书设计:
大树
喜欢
小男孩
树叶
当王冠
苹果
卖钱买好玩儿的东西 树枝
造房子 树干
做小船 树桩
当凳子坐。默默奉献 乐于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