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做法和思考

时间:2019-05-15 10:2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做法和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做法和思考》。

第一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做法和思考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做法和思考(茅青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由此可见,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那么,如何上好语文实践活动课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教科研活动中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以学生为活动主体

语文实践活动课就其本质而言是为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而设立的,它与教师在课堂上统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学科课程有明显区别,其本身就赋与了学生参与的自主性,因此教师不能越俎代疱,一定让学生处于自主地位。活动方案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自己实施,活动过程让学生全员参与,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只起指导和帮助作用。

具体应做到:

1、活动的全过程和所有环节,都由学生自主操作;

2、活动过程中遇到难题,遇到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集思广益,进行分析研究,自己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放手不是撒手,要积极引导;

4、要处理好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关系,“自主”与“合作”的关系。

(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优化选题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但同时又不应拘泥于教材。现实生活中有丰富的语文资源,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捕捉语文活动的课题。这要求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及时发现有价值的,适合本班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课题。选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即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2、要有较强的趣味性,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3、要有很好的适应性,活动应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使活动在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的水平上进行;

4、要有一定的教育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情感体验,荡涤心灵,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5、要有很强的知识性,活动的知识含量要丰富,通过操作,感知、实践等手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6、要有明显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可与少先队活动及各科教学相结合,或调查、或参观、或演讲、或收集资料进行专题报告等等。笔者在实际教学时曾设计这样一些课题:让学生为“溱潼会船节”和“姜堰城镇庙会”等大型活动写宣传标语;让学生在“校园虚拟社区”里开一家店铺,并为自己的店铺取一个响亮的名字,设计一条新颖的广告语;让学生走上街头,寻找城市里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其实校园里、生活中„„到处都有丰富的语文资源,我们要善于从语文的角度加以利用,使语文实践活动课更为精彩、丰富。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大语文教学观要求让学生随时随地学语文、用语文。因此,我们应适当地考虑实践课的时空安排。在时间的安排上,一要给足时间,二要注意长课短课相结合,接受知识与应用知识相结合。在空间的安排上,应注意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这样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笔者在进行“语文手抄报”这项语文实践活动时,就给了学生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学生要把自己的作文、日记进行筛选,选出上乘的作品,然后再考虑给自己要编的报纸取一个别致的名字,还得考虑如何为自己的报纸写一篇创刊词,在报纸的什么位置配上合适的图画等等。会玩电脑的学生还可以自己动手打印、排版,到网上下载好看的案等等。学生可以自主活动,也可以小组合作。由于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因此他们的潜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学生首次学习做编辑就做得很好,让笔者不得不惊叹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应多样,内容要丰富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就指出:“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语文实践活动有着广阔的天地,我们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并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多读书,开拓学生视野,交流学习心得;可以把学习延伸到课外,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诗歌吟诵会等;也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让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等。笔者曾组织开展了“校园花木大盘点”、“家乡新闻发布会”、“请到我家来参观”、“古诗大王”、“奇思妙想演讲会”、“我为治理化工厂献计献策”、“古典名著故事会”等语文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评价有导向、激励、评定、督促的作用。没有评价,语文实践活动课就没有方向,就不会有发展,就不会有质量的提高。语文实践活动课的评价可分为两种。可以以“课”为评价对象,目的在于评价“课”的质量,如“选题及目标”、“方案设计”、“主体体现”、“形式新颖与否”、“活动效果”等;也可以以学生个体为评价对象,如“态度”、“行为表现”、“语言实践”、“知识获得”、“创新思维”等。评价可以采用观察法、调查法、成果展示法等,要做到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笔者进行“请到我家来参观”活动时就曾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加活动并参与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评价还要注意个性差异,加强形成性评价。要通过评价促进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健康开展及学生潜能的开发,使学生更积极地投身于语文学习。

第二篇: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思考

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思考

宗淑玲

摘 要:新的中学语文课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者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原则与方法谈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原则;方法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原则与方法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一、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应遵行的原则

(一)要注意实践活动的探索性。

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语文实践活动的题目是开放性的,在教材上和课程标准中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模式与评价标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学习成果的展示,都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顾问、指导者,而不是操作者。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的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探索是在课堂上很少见的。教师不要事先准备出答案或模式,导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从“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给予更多的关注。

(二)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反复性。

和课堂教学有所不同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一个共 1

同的课本作参照,学起来很少走弯路,很容易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而语文实践活动却不同,科学真理、正确结论要靠学生自己去获得,因此,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为进行反复的尝试。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允许学生走弯路,允许犯错误,而且必定要走弯路,必定要犯错误。学生只有经过多次的失败才能得到成功。对此,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信心。

(三)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创新特征。

初中语文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包括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途径、完成任务的方法,都不要设置框框,学生可以充分自由地开动脑筋,大胆想象,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但是,它同人类的一般实践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它仍然不是以客观世界的改变为目的,最终目标在于学生的发展。

(四)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完整性。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不要是个别、零散的片断,要让学生经历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全部过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能从容地进行实践。比如一个活动可以分准备、实施、综合、结题等几个阶段进行,也只有这样,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转换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五)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革命导师恩格斯曾说过:“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语文实践活动提供的舞台要比语文课堂空间广阔得多,失败的经验与成功的经验、尝试的机会和探索的机会要丰富得多。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领导与

被领导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及资料的能力等。

(六)要注意评价的开放性。

初中语文实践活动的评价不仅是最终成果的评价,也要对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在语文实践活动总结性评价时,要包括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情况的互评,并将此作为评定的依据。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个人总结。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

(一)体验式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体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学习过程。它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体验是对某些具体事物或情境的体验,它不是仅仅停留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必须伴随着某种活动结果。在体验的背后,往往有某种模仿榜样,从某种意义上说,“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它不限于在教室中进行,而更多的是在教室以外的空间进行。

(二)探索式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探索学习是一种狭义的体验学习,一般主要指学科领域内的探索性活动。这种学习重要的不是学习和记忆科学的结论,而是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过程,因此探索学习是从抽象的科学结论和知识的接受转向通过具体的探讨,获得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而不是以获得或证实某个结果为目的的。探索学习的本质在于探索,而不是某个固定过程、方式的重复和再现。探索即伴随着失败,因此探索学习也是体验失败的学习。最终结果的有无、正确与否,不是评价活动是否成功的依据。探索学习包括发现问题、设立假说、收集资料、处理信息。活动主要是在教室外进行,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探索能力、研究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研究习惯,养成热爱和尊重科学的态度。

(三)问题式的方法。

所谓问题式学习方式是指使学生直接面临实际问题,以学习、研究进而解决某个问题为中心的活动方式。可通过提出问题、采用查找资料、访问调查等方式进行活动。它是每个人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是从社会事物和问题出发的学习。要以小组协同、合作学习为主的方式进行学习。

(四)综合性的方法。

所谓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综合性学习过程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它力求贯彻“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教育理念,体现开放性原则,注重内容的延伸与学科之间的渗透、沟通。

第三篇:法院开展“大调解”工作的做法和思考

法院开展“大调解”工作的做法和思考

面对持续增长、类型多样、日趋复杂的各类社会纠纷,任何一种单独的方法或手段都不能独立、彻底地予以解决,实践证明,传统的民间纠纷解决机制、官民结合的纠纷解决机制,抑或单纯的诉讼纠纷解决机制,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多元化的中国社会纠纷现状,需要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满足社会解纷需求的需要,也是法院节省司法资源、减轻工作压力的需要,而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纠纷解决机构,自然有责任参与其中。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法院,四川省蒲江县人民法院也从自身的实践中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自觉踏上了征程。

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处理—法院工作思路的转变

蒲江县西距成都70余公里,属丘陵地区,也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幅员面积较大,但人口较少且居住分散,农村交通不便。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社会各类矛盾纠纷也逐渐较多,纠纷类型主要集中在农村家庭邻里关系、土地承包经营和权属侵权等纠纷。虽然案件数量较成都周边其他区县法院少,但蒲江法院法官的工作压力仍然很大,因为在正常的审判、执行工作之外,他们还要付出许多精力和时间参加诉讼之外的纠纷调解——这些纠纷大多系农村社会的矛盾纠纷,虽然没有进入法院诉讼,但基于法院具有指导人民调解的责任和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特殊角色,这些纠纷的化解(特别是当中存在的群体性纠纷和相对疑难复杂的纠纷的化解)也需要法院的努力,法院有限的审判资源难以应对日益增多的各种矛盾纠纷,被动司法的结果造成法院工作被牵着鼻子走,不仅没有减轻自身审判压力、提高审判质量,反而因片面追求结案率、当庭宣判率等指标以及执行效果不好而造成“案结事不了”的问题,引起群众和党委政府的不满。

如何才能改变被动的工作局面,既节约司法资源,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蒲江法院党组一班人进行了反复的调研分析,跑遍了全县12个乡镇、132个村和社区,最终于2003年底提出了创建“司法为民三级服务网络”(简称“三级网络”),把纠纷提前化解在基层的构想。

“三级网络”是以蒲江县法院为主导而建立的,以县法院、乡(镇)调解委员会和村(社区)调解委员会三级组织为支撑,以联系点和联络员为纽带,以及时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实施司法救助、调处民间纠纷、指导民间调解等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便民、利民、惠民三级服务网络体系。该网络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覆盖面广,职能全面。该机制覆盖全县12个镇(乡)、109个村、23个社区共105个联络点,在职能上集“宣传、信访、调解、立案”四位一体。二是便于接近,反映迅速。对于基层调解组织按照“三三制”调解原则未能及时调处的纠纷,当事人可以采取致电、到网络服务中心和辖区法庭等方式要求解决纠纷,网络在1小时内作出反应,24小时内派员赶赴现场解决。三是职责明确,互动畅通。网络中心或辖区法庭接到来电后,应做好记录并将情况告知网络各相关支点,由当地“三级网络”联络员赶赴纠纷现场解决,法院视情况派员参加调解。

通过“三级网络”的实践,蒲江法院主动强化了对人民调解的指导和与行政调解的联动,大力整合了社会资源,将大量民间纠纷化解在了基层,有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纠纷被提前化解了,法院的收案数减少了,法官的工作压力减轻了,办案的质量、效率和效果也都增强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也明显提高了。可以说,“三级网络”作为蒲江法院开展“大调解”工作的雏形,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功。

融合四位一体—有声有色的“大调解”体系

开展“大调解”工作后,蒲江法院以深化“司法为民三级服务网络”为抓手,在着力构建司法调解与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相互衔接运作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展了社会调解工作,并多措并举落实了调解工作保障,构建和推进了有特色的四位一体“大调解”体系。

(一)优化“三级网络”,诉前分流化解矛盾纠纷

1、建立和完善三级网络调解模式,加强民间纠纷调解。蒲江法院对“三级网络”进行了优化整合,丰富了“三级网络”的内容与功能,并专门制作了“三级网络”通讯录、“三级网络”名片、“三级网络”宣传栏和宣传单,在加强三级网络内部联系的同时,向群众介绍了“三级网络”、宣传了法律知识,有效方便了民间纠纷的调解,真正让“三级网络”深入到基层调解人员和普通老百姓的心中。在此基础上,法院建立和逐步完善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三级网络调解模式,使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前线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营造了“大调解”工作的良好氛围。今年1-8月,该院共新收各类案件814件,依托“三级网络”诉前分流化解纠纷449件,法院收案数同比下降了近10%;诉讼案件调撤率达75.35%,同比提高近6个百分点。

2、构建“执行三级联动”机制,有效破解“执行难”。蒲江法院在“三级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执行三级联动”机制,出台了《关于深化“执行三级联动”的实施意见》,并成功争取将执行工作纳入到了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范围,在要求全县“三级网络”联络员积极提供执行线索,协助法院执行的同时,也有力督促了全县各部门和乡镇配合法院执行。1-8月,基层联络员共向法院提供执行线索82条,帮助促成执行和解67件。该院执行案件结案率达90.52%,执行和解率为49.21%,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17%和11%,执行工作质效从去年全市第17名跃升至全市第8名,针对执行工作的信访数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拓展调解渠道,“四位一体”实现整体联动

蒲江法院专门制定了《关于开展“四位一体”大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拓展调解渠道为着眼点,以大力开展委托调解、立案调解和指导人民调解等工作为载体,有效推进了司法、行政、人民调解与社会调解衔接运作,促进了“四位一体”大调解体系的顺利构建。

委托调解—借外力为我所用。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大力推行委托调解机制。一方面,法院积极支持、指导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另一方面,对法院收案后不宜直接开庭宣判的案件,可以委托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及社团组织进行调解。同时,该院还积极争取县政法委的支持,出台了《关于开展委托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委托调解的工作目标、要求、程序和措施,为委托调解的开展铺平了道路。截止今年8月,蒲江法院共开展委托调解100余次,其中半数以上调解成功。

立案调解—快速分流化解纠纷。对起诉到法院的纠纷,在立案阶段可通过三种途径开展调解:首先是组织进行人民调解。县司法局在法院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对进入法院诉讼的案件先行引导和组织进行人民调解,对达成调解协议的,尽力促成当场兑付;对当场兑付有困难的,法院可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依法立案并出具调解书。其次,法院制定了《关于开展立案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开展立案调解的原则、要求、适用范围和调解举措,并成立了立案调解中心,从全院法官中抽调3名调解能手充实到了调解中心,调解中心法官可根据纠纷情况采取独任或组成合议庭等方式开展调解。对经人民调解不能而要求诉讼的民事纠纷,立案调解中心法官在立案审查期限内组织当事人调解,调解不能的,依法及时立案,调解达成协议后当事人要求出具法律文书的,依法立案并出具调解书。在立案后移送审判庭前,法官仍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当事双方调解。最后,对起诉来院的涉及县级机关、乡镇政府的民事纠纷和行政纠纷,法院可建议由综治办出面将纠纷

分流到法院外调解。今年4月以来,蒲江法院共通过立案调解机制分流化解纠纷近100件,有效减轻了审判工作压力和当事人诉累。

社会调解—丰富“大调解”内涵。蒲江法院在强化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运作的同时,将眼光投向了社会调解这一广阔的领域,依靠妇联、共青团、工会、工商联等社团组织和一些行业协会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动员他们协助法院开展调解工作,帮助维护涉案妇女、儿童、老年人及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法院还建立充实了130余人的特邀调解员库,聘请人民陪审员、司法调解员、退休司法工作者、社会知名人士、社团组织代表等为特邀调解员,并向社会公开招募100名调解志愿者,应邀参与法院调解工作。通过定期座谈、通报工作情况、参加联席会议等形式,法院主动与社团组织、志愿者建立了日常联系机制,保证了社会调解的有序开展。如赵洪、赵江因抚恤问题的信访案,两人之父曾在法院工作,1964年在“四清”运动中受迫害自杀,其母亲也于1974年的一次上访中意外受伤死亡。后冤情虽得以纠正,但家属未得到抚恤。赵洪、赵江二人因生活困难要求解决社保、医保等问题未果而长期上访,并写信到中央、省、市有关部门反映,引起较大负面影响。该纠纷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到该院后,院党组高度重视,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信访化解小组,多次与民政部门和有关乡镇及村社协调,在共同做上访人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协作为上访人争取到了一定救助资金,使上访人自愿息访。今年4月以来,社团组织等应邀参与法院调解近40余次,特邀调解员参与法院调解130余次,成功调解100余起民间纠纷。

“五心”联动—会诊共调大要案。为深入推进“大调解”工作,蒲江县委、县政府下发《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在全县设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公安接访、群众信访督导五个指导中心。要求五个中心每月召开分析会总结分析本中心纠纷调处情况,在此基础上由县综治办主持召开“大调解”工作例会,汇 5

总、交流全县调解工作,解决调解中遇到的问题,对起诉到法院但不属于法院管辖范围或法院不宜参与调处的纠纷,由综治委出面协调分流。同时,为进一步整合调解合力,达到会诊共治大要案件的目的,蒲江法院着力采取措施努力实现“五心”联动:

一是积极指导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社会调解,着力提升各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的纠纷调处能力。二是大力支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对直接起诉来院的纠纷,引导其先进行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并依法审查、确认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达成的协议;根据调解实际,各调解组织可以邀请法院法官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具体的调解工作,达到“以案讲法”的效果。三是针对日益增多的交通事故类案件,法院主动加强与公安交警部门的联系,可适时邀请公安交警部门派干警协助法院开展调解工作,今年4月以来,法院与公安联合调解交通事故类案件14件,占同期同类型案件的20%。四是建立与信访部门的联动接访机制,对涉及法院的重大、群体信访案件,法院可邀请信访部门参与接待调解。今年4月,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成雅分公司与保利(成都)石象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因场地租赁等问题发生纠纷诉至蒲江县法院,双方矛盾尖锐,处理难度很大。成雅高速横穿蒲江,是该县重要的交通命脉,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保利(成都)石象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是蒲江县的旅游支柱企业,对该县旅游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纠纷的处理结果,关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利于纠纷化解,蒲江县法院充分利用立案审查期限开展诉前调解,并第一时间向县委进行汇报。后该院依托“大调解”机制,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沟通,邀请政府有关领导参与纠纷调解,将司法调解与行政调解溶为合力,促使纠纷双方的对立情绪慢慢化解,最终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截止8月,该院共为行政机关、基层调解组织开展专题法律培训20次,具体指导人民调解31次,指导行政调解5次。

(三)健全保障机制,双管齐下争取各方支持

蒲江法院专题向县委、人大汇报了开展“大调解”工作情况,获得了县委、人大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大调解”工作争取了有力保障。

1、积极争取经费,为“大调解”提供物质保障。县委、政府联合下发的《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将全县“大调解”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并将按纠纷调解成功数发放调解工作补贴。同时,县财政每年拨付20万元的司法调解专项经费给法院,用于法院强化司法调解工作并按案件难易程度给予法官办案津贴。

2、加强队伍建设,充实“大调解”工作力量。蒲江县法院积极争取县委、人大对法院队伍建设的关心支持,及时对调入调出人员和晋职人员进行职务任免,并支持法院招录人员,有效解决了法院编制空缺、职位空缺等问题,使法院真正实现了“满编”运行,为“四位一体”大调解体系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3、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大调解”亮点工程。县委定期听取法院开展“大调解”工作的汇报,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帮助分析和解决面临的困难,要求法院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将“大调解”工作打造成法院工作的名片和亮点。为此,县委书记施跃华还曾批示要求县委宣传部门关注和大力宣传法院工作。

进得来、分得出、化得了—对深化“大调解”工作的建议

构建一个国家主导的,以司法为支撑,以社会为依托的合力、协调的纠纷解决机制,可以说是中国纠纷解决体系的基本改革目标。当前“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构建,即是在朝着这一目标而努力。通过对本院前期开展“大调解”工作的总结和思考,我们发现,要真正构建好“大调解”体系并使其发挥出应有作用,“首要之处,似乎在于充分关注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利益,而不能仅仅为了减轻法院负担进行案件分流,也不能仅仅为了实

质性的纠纷解决而不计成本。”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我们认为,决定“大调解”体系效果与成败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构建司法调解与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社会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体系,首先必须有利于纠纷当事人利益诉求的尽量满足,换句话说,既要真正有利于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又要尽量为纠纷的解决提供便利条件,不能给当事人增添负担,增加纠纷解决成本。二是要实现司法调解主体与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社会调解主体的共赢,即要把握好四个调解的关系,妥善处理好法院与其他调解主体的关系,使沟通渠道保持畅通,给各个调解主体都带来方便。三是开展“大调解”工作始终必须关注法院自己的成本,要完善法院内部解决纠纷的机制和激励措施,增强法官队伍的积极性。

因此,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大调解”工作体系,我们有以下建议:

一是要大力争取党委领导和各方支持。“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构建,涉及司法调解与众多非司法调解组织,不是仅仅靠法院就能支撑和发展的,要真正把众多非司法调解组织吸引到“大调解”之中,使其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如前所述,既要使其感受“大调解”的成效,也要让其感受“大调解”的方便,这就需要各个调解组织的有机衔接和相互协作,就需要有完善而有力的制度保障,而这显然离不开党委的领导和各方的支持。因此,法院应积极寻求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一方面要争取建立对非司法调解组织的调解协调网络,形成固定有效的“大调解”机制,另一方面也要争取从人、财、物上为“大调解”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

二是要大力支持非司法调解组织。具体而言,1、法院可以在“大调解”下设立调解指导小组,以定期、不定期的指导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社会调解等非司法调解,提高其解决纠纷的积极性,增强其解决纠纷的能力。

2、对非司法调解组织主持或开展的调解活动,如果当事人或非司法调解组织主动邀请法院进行指导或协助,法院应积极予以支持。

3、对合法的调解协议,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法院应依法赋予其法律效力。

三是要充分借用非审判资源解决纠纷。构建“大调解”体系,就是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借用各种非审判资源来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在减轻法院负担的同时,达到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因此,在开展“大调解”工作中,法院不能处处以“主导者”自居,对调解工作实行“大包大揽”,要善于借他人之力为我所用,减轻法院的工作负担。首先,法院可以与非司法调解组织协商,鼓励其在法院设立非诉调解窗口,方便其开展非诉调解工作;其次,在开展委托调解、邀请调解等工作时,要注意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保障工作的稳定性;再次,要努力建立并充实调解资源库,聘请人民陪审员、退休司法工作者、社会知名人士、社团组织代表、调解志愿者等为特邀调解员,委托他们参与调解工作,适时提供培训指导,并可通过给予适当调解补贴等形式完善激励机制。

四是要着力防范和惩治恶意调解。实践中,有部分纠纷当事人明知自己理亏、“打官司肯定会输”,便恶意参加调解,以达到拖延时间、降低违约成本、甚至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等目的,不仅损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利益,也损害了司法权威。鉴于此,在开展“大调解”过程中,法院要积极引导各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防范恶意调解,避免让当事人陷入恶意调解的陷阱。同时,我们也应加强有关防范和惩治恶意调解方法的研究,不断净化调解环境,确保调解实效。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三、开展大调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用以调代判,久调不决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法官为了片面追求调解率,对判决没有把握的案件,为了减少上诉、改判率,便利用调解手段,有意或无意地采用压的方法进行调解,迫使当事人接受调解方案。但案件达成协议后,当事人有想法和意见,至始个别案件调解达成协议又反悔,合议庭只能重新合议下判,这样更加拖延了案件审理时间。

(二)调解中单兵作战,人民调解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是不愿多做调解工作,对法院调解缺少协助,使诉讼调解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在一些案件中,一些基层组织对法院调解工作支持不够,9

同时也存在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员工作指导不够。

(三)较少考虑当事人的履行能力,导致调解案件执行难。有的被告方利用调解机会,拖延付款或要求原告放弃部分诉讼请求。且由于大多数调解协议缺乏相应的制约条款,致使协议对被告无约束力,容易让被告“钻空子”,许多被告在调解协议约定的期限届满后不主动履行,权利人只能请求法院强制执行。而由于原告对调解协议的依赖性高于判决书,许多原告是基于对被告的信任而与其达成协商的,而一旦达成协议,则对调解协议产生依赖心理,有时甚至会贻误申请执行时机。

(四)认识不到位,大调解成效不高。有的领导干部对于“大调解”在整合调解资源、强化调解职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功能与作用上,缺乏足够的认识,思想上存在着形式主义,工作上务虚有余务实不足,从而对“大调解”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开支等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成了“花架子”、“样品工程”。

(五)群众热情不高,心存余悸。许多当事人对人民调解,包括行政调解在内参与热情不高,原因是调解不成还得打官司,调解成功了一方当事人不自动履行也得打官司,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一旦有了矛盾想到的还是法院。

(六)责任追究未落实,存在相互推诿。有些矛盾纠纷久拖不决,久调不解,耽误了最佳调解时机,有些小事甚至拖成了大事,最终在追究责任时,互相推诿,互相扯皮,不承认是自己工作的消极被动导致严重后果。

四、推进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的思考

社会矛盾往往需要社会合力共同解决,两级人民法院要紧紧依靠党委领导,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充分发挥司法的推动作用,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纳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整体部署。两级人民法院要深刻认识调解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价值,切实转变重裁判、轻调解的观念,把调解作为处理案件的首要选择,把调解贯穿于立案、审判和执行的各个环节;贯穿于一审、二审、执行、再审、申诉、信访的全过程,把调解主体从承办法官延伸到合议庭所有成员、庭领导和院领导,把调解、和解和协调案件范围从民事案件逐步扩展到行政案件、刑事自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国家赔偿案件和执行案件,建立覆盖全部审判执行领域的立体调解机制。“案结事了”是调解的目标,因此正确处理好调解与裁判这两种审判方式的关系,将考验法官的智慧。在处理案件过程中,两级人 10

民法院的法官要努力实现调解结案率和息诉服判率的“两上升”,实现涉诉信访率和强制执行率的“两下降”,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同时要认真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法发[2010]16号《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对在全面推进“大调解”工作中建议:

(一)加大人民法院诉讼调解的力度。法官在审理案件中,对凡具备有调解条件的案件都要尽力做好调解工作,同时要切实注重规范执法办案行为。在立案调解、庭前调解、庭中调解、庭后调解和执行和解各个环节体现司法为民。

(二)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全市坚持定期排查与经常性排查相结合,集中排查与普遍排查相结合,重点排查与“拉网式”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

(三)坚持矛盾纠纷信息快报制度。司法行政机关和调解组织,坚持落实专人负责矛盾纠纷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报送工作,对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牵涉党政领导较多精力、为社会舆论所关注的热点纠纷;可能导致突发性事件和激化为“民转刑”案件的重点纠纷;涉及人数较多、容易引发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的重大纠纷;严重干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疑难纠纷;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重要线索,特别是10人以上的群众性矛盾纠纷信息,必须在第一时间内逐级上报,提出处理方案,赢得工作主动权。

(四)坚持矛盾纠纷及时调处制度。每逢重大节日、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司法行政机关和调解组织,坚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清矛盾纠纷主次和轻重缓急,都要组织专门力量。

(五)坚持矛盾纠纷分析报告制度。每半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分析例会,针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信息,按照性质、类型以及易激化程度进行逐条梳理,分析归类。同时根据矛盾纠纷的季节性、倾向性和潜在性特点及动态,进行分析预测,对有可能引发自杀、凶杀、群众性械斗和群众性上访的矛盾纠纷隐患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理方案。并及时编发社会矛盾纠纷情况分析报告,报同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政法委领导及有关部门,及时为各级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六)建立重点人员回访制度。各级调解组织开展对每年调处结案的矛盾纠纷当事人,进行一次全面回访,真正达到案结气消、息事宁人、定纷止争的目的,切实巩固调解成果。

(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市委、11

政府科学发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八)矛盾纠纷分级预警机制。全市各级调解组织根据矛盾纠纷的不同规模以及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坚持实施分级预警。将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导致突发性事件或激化为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严重干扰正常工作、生产、生活秩序、危及国家和公共安全的重大矛盾纠纷,确定为一级预警信息;将跨地域、跨单位有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确定为二级预警信息;将常见性、多发性有可能激化的一般纠纷,确定为三级预警信息。按照预警等级,各级分别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由相应的“大调解”中心或调委会调解处理。

(九)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责任追究机制。全市各级对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过程中,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与个人实行责任追究制。

第四篇: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的经验和做法

阳光总在风雨后——让道德讲堂成为传播社会新风,群众自我教育的新平台

2011年6月16日,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有限我院在企业车间引入了道德建设的新形式、新载体。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院已建成三个道德讲堂基地,组建了一支宣讲员队伍,举办“道德讲堂”活动20余场,近3000人次参与活动。在实践中,我院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形成了与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与企业文化培育相结合、与提升职工素质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通过创新管理、创新内容、创新形式,用最朴实、最有效的方式,使“道德讲堂”成为提升职工素质、践行核心价值的企业文化“高地”。

一、寓教于“讲”,拉近职工心灵的距离

在道德讲堂活动策划中,我院贯穿互动式、开放式的理念,确定符合企业实际的主题,通过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职工易于参与、乐于参与,在参与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道德讲堂在我院内部实现全覆盖。

一是创新活动形式。设计了常规项目与自选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在统一的五个环节的基础上,根据主题需要,采用道德课、情景模拟、有奖问答、快板说唱、相声小品、正反辩论等方式对活动进行策划,把需要让职工明白、遵守、践行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地方话”、“口头语”,让道德元素入脑、入耳、入心。寓教于讲的形式,在职工积极参与中践行核心价值,通过道德来涤荡心灵,树立现代企业职工、社会公民的精神高度。

二是创新组织形式。不仅在活动内容上创新,同时还在组织形式上创新。我院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的道德讲堂,已经落地生根,现在,又衍生出班组道德讲堂,部门道德讲堂,以及党工团各级组织的专门讲堂,对于身边人身边事说一说,讲一讲,评一评,议一议,各抒己见,各有所得。有的基层单位集中资源,合作举办“道德讲堂”活动。

三是创新传播形式。在发展传统讲堂的基础上,形成了互动式的媒体“道德讲堂”,做到资源整合、功能互补。在内部报纸上开设了“职工故事”、“道德新风”的专题专栏,讲述职工故事,宣传道德模范。在内部网站上开设了“道德讲堂”板块,及时宣传各基层单位的典型做法等经验,在网站“媒体讲堂”上,上传道德故事、文明歌谣、情景剧、道德课等视频,以渗透式的普及和传输方式,将道德的理念融入职工的工作、生活。为了探索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掌握道德讲堂活动的效果,在网站上进行在线调查,及时了解职工的想法,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促进“道德讲堂”活动向纵深推进。

二、固本强基,扩展道德文明的舞台

始终坚持贴接实际、贴近职工的原则,寻求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结合点,采用“融入”的方式,让道德讲堂“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虚实结合的“道德讲堂”,结合企业实际,让职工讲述身边的事,在共鸣中得到感悟,得到启迪,成为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升的新载体。

一是以不同受众群体为对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和不同的受众群体,我院在推进道德讲堂建设中,把握正确导向,针对党员、团员青年、农民工、女工等不同的群体,组织开展各种专题“道德讲堂”。铸钢事业部一名普通农民工走上道德讲堂,用自身的经历和体验,朴实无华地诠释了农民工热爱企业的深情;平凡的女工在道德讲堂上讲述了自己和婆婆的感人故事,引起在场女职工的共鸣。这种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与职工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不仅为“道德讲堂”活动提供了丰饶的生存土壤,也使“道德讲堂”成为引领道德风尚,弘扬道德文化的生动舞台。

二是以诠释职业道德为重点。以培育个人品德为基础,以加强职业道德为重点,把主题集中,引导力强作为道德讲堂建设的基本要求。我院7成以上单位都开展了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围绕中国南车“精、忠、信、勇、勤、和”六大职工行为准则,先后有18位职业道德典范的故事,通过“道德讲堂”传播到我院每个角落。这些“无形”的企业精神化为“有形”的鲜活实例,引导职工以道德楷模为榜样,创先争优、诚信敬业。在今年的生产攻坚和关键技术攻关中,职工们以企业发展大局为重,展示出恪尽职责、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三是以规范流程管理为保证。我院领导高度重视,主动参与研究、策划道德讲堂建设工作,在活动经费、人员配备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形成了主管领导负主责,分管领导抓部署,职能部门抓落实的组织管理体系。对“道德讲堂”建设工作进行细化、量化。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由基层单位上报活动计划,我院宣传部负责对活动内容、周期进行整体把控,专人负责对活动主题、流程等进行分类指导,形成规范管理。我院建立了道德讲堂活动台账,对每一场道德讲堂活动文字、影像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同时,加大“硬件”投入,规划建成了三个“道德讲堂”基地,基地统一设计了“道德讲堂”主背景,配置了投影仪、音箱、调音台、话筒等。墙面悬挂道德格言、警句等宣传物件,制作了职工道德故事、道德格言、道德讲堂活动剪影等宣传展板,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为了加强对基地的管理,建立了基地使用台账,对设备使用、维护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设立流动式“道德讲堂”。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采用移动框架式背景,在本单位适宜的场所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三、扩大效应,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

我院没有将道德讲堂局限于45分钟,而是延伸到讲堂之外,放大道德模范的榜样效应,辐射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是以德为先的触动。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发生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造成40人死亡,约200人受伤。我院配件一车间以质量安全为主题,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道德讲堂。死者生前的照片,悲情的背景音乐,把参加道德讲堂的每一位职工带进了触目惊心的事故现场,职工深受触动,唤醒了对产品质量的责任意识。结合我院质量管理现状,我们制作了质量专题展板,开展质量案例教育,道德讲堂的内涵和主题在讲堂外得到进一步延伸。

二是真情流露的感动。我院热处理车间开展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在讲堂上故事宣讲员讲述了该车间老劳模张和良的故事。主持人对主人公张和良进行了现场即兴采访。这位即将退休的老职工用最朴实的话语,讲述了自身的成长经历,流露出对企业的无限热爱。这并非设计的环节,却赢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场的职工无不感动,掌声经久不息。这份沁入职工内心深处的感动,产生了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了我院职工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

三是德行天下的带动。道德讲堂在我院的蓬勃兴起,催生出常州市职业道德模范吴淑玄、常州市十大杰出女性蒋红、“雷锋迷”胡世明等一批彰显时代精神的道德楷模。一年多来,道德讲堂活动不仅受到职工的欢迎和认可,更转化为职工提升自身道德素养的主动性,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在我院内日渐形成,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更为坚实的队伍保障。

四、润物无声,激发行为素质的提升

我院不仅把道德讲堂作为开展道德素养培育的基地,正向价值理念传播的场所,而是在道德的感召和引领下,促发职工行为方式的改变,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职工素质的提升。

一是人物”站上“大舞台”。2008年起至今,我院就每年组织开展“看身边人,写身边事”职工故事征集活动,发掘职工在“四德”方面的典型事例,并汇编成册,目前已经出版了《本色》、《基石》、《旗帜》三本职工故事集。在“道德讲堂”活动中的“学模范”环节,通过宣讲员讲述这些体现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由职工评议身边好人故事,讲述心中感受,感悟道德力量。我院各基层单位,结合自身实际,不断丰富“道德讲堂”内涵。

二是“小切口”引发“大改变”。把企业文化行为识别系统建设渗透其中。结合道德讲堂活动,我院开展了“告别陋习,规范行为”活动,部分基层单位以“规范职业行为,培养职业道德”为主题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组织职工自编自演行为规范情景剧,并设计了有奖竞答、承诺签名等环节,让职工在活动中增强规范意识,收到良好效果,职工不文明、不规范行为逐日减少。

三是“小支点”撬起“大工程”。我院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走近职工、融入职工,全力建设道德讲堂,构建职工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把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实践化、形式多样化,使道德讲堂成为建设职工行为素质工程,提升企业软实力的新支点。

“道德讲堂”是深化文明单位建设的前沿阵地,是提高民警道德素质的有效平台,为了切实抓好民警思想道德建设,传播精神文明,培养崇德向善的警营风气,从2012年开始,南疆站在站五楼会议室建立了“道德讲堂”,先后在全站范围内组织了15场道德讲堂活动,参加人员近2000人次,民警反响热烈,活动效果良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道德讲堂”建设有序开展

“道德讲堂”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课题,也是深化文明单位创建的新任务。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才能确保这一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此,南疆站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开展“道德讲堂”建设前,站党委及时召开会议,认真传达了总站关于开展“道德讲堂”建设的指示精神,统一了思想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提高民警道德素养,不但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道德讲堂”既是民警思想交流的平台,更是传播精神文明的舞台,是营造“学好人、做好人、讲文明、树新风”崇德向善良好氛围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下大力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是及时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了以站长任组长,政委任副组长,副站长、综合办公室主任为组员的南疆站“道德讲堂”建设领导小组。小组下设“道德讲堂”建设办公室,由综合办公室主任兼任主任,各执勤科队领导及综合办相关人员为成员。权责明确、落实到人,确保了“道德讲堂”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大力搞好协调配合。充分发挥站属各单位的工作积极性是搞好“道德讲堂”建设的有效途径,南疆站在“道德讲堂”建设中很注意协调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工作,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完善硬件,补强软件,确保“道德讲堂”活动正常运转

搞好“道德讲堂”硬软件建设,是抓好讲堂活动落实,提高讲堂效果的关键所在。南疆站这个方面主要抓了三点关键工作。

一是因地制宜搞好讲堂基本建设。南疆站“道德讲堂”地址的选定综合考虑了单位规模、方便活动布置等方面,将站五楼会议室固定为活动场所,一室多用,重新布置,既节约了经费,又加快了讲堂的建设速度。

二是结合实际搞好讲堂内容设置。南疆站结合工作实际,对“道德讲堂”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使之更符合边检实际,更突出边检特色。首先是对讲堂背景图和室内张贴的道德警句进行了重新设计。其次是对讲课内容进行了新的设计。南疆站在“道德讲堂”活动中,结合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对民警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进行了宣传,活动效果突出,民警普遍反映较好。

三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讲课质量。首先,成立了站“道德讲堂”讲师组。南疆站“道德讲堂”讲师组,由站党委成员、人生阅历丰富的老民警及道德先进典型组成。其次,组织讲师组进行培训。南疆站一方面组织本站讲师组观看其他单位“道德讲堂”优秀视频,另一方面组织社会大专院校老师对讲师组成员进行授课方式等培训,使讲师组成员基本掌握了“道德讲堂”的设置要求、活动流程、注意事项,为今后有效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突出主题,丰富内容,确保“道德讲堂”活动富有实效

南疆站在积极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中,结合单位实际,选取了两大主题作为“道德讲堂”的主要内容。

一是突出敬业奉献。敬业奉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也是边检民警职业素养的内在体现。“道德讲堂”活动开展以来,一直将敬业奉献作为主要宣讲内容。2012年活动开展以来,南疆站陆续推出了无私支持维和丈夫的好警嫂梁金明等一批先进典型,在全站掀起了向道德模范学习的高潮。

二是突出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体现一个单位文明程度的软实力。在2013和2014中,“道德讲堂”分别结合单位开展的探访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爱心小院”、与天津市口腔医院结对共建等活动,大力宣讲助人为乐的中华传统美德。

一是突出尊老爱幼。尊老爱幼是市民道德的基本修养,更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助推器。7月13日,该区新华街在城西服务中心举行了一场题为“学好人、做好人、构建尚德花都‘身边好人与道德模范现场交流会’”,邀请了孝老爱亲“中国好人”、道德模范花都区赤坭人卢玉霞现场介绍了孝老爱亲的故事;7月29日,新华街马鞍山社区举行“道德讲堂”活动,邀请了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来作报告,现场传播孝道,市民反响热烈,活动深受好评。

二是突出邻里和谐。邻里和谐是社会和谐与文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展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和市民素质。7月29日,该区马鞍山社区专门在区海豚俱乐部组织了一场以邻里和谐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邀请了本社区居民胡洁、杨玉珑、张烈三位“身边好人”现场讲述如何做好邻里和谐工作的事迹,受到了参加活动近300人的热烈欢迎。

三是突出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体现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魅力的软实力。该区秀全社区在6月份组织的“道德讲堂”活动中,邀请了辖区内91岁的助人为乐“中国好人”骆丽英现身讲授,使广大市民深受教育。

四是突出文明守序。文明守序体现着市民的道德水平,也是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的迫切需求,文明守序方能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该区海关西社区在6月份的“道德讲堂“活动中,主动邀请了社区民警现场讲授安全出行和小区治安知识,有效地增强了小区居民安全文明出行的意识。

四、加大建设,完善机制,确保“道德讲堂”建设持续推进

为了使“道德讲堂”建设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长久地开展下去,南疆站在制度建设上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一是及时建章立制,确保讲堂活动有章可循。2012年以来,南疆站先后制定了《南疆站“道德讲堂”实施方案》、《南疆站“道德讲堂”管理规定》和《南疆站“道德讲堂”宣讲员守则》等文件,使“道德讲堂”建设有章可循,“道德讲堂”活动有据可依。

二是加强检查督导,确保讲堂活动取得实效。活动开展以来,南疆站通过检查笔记、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摸排、及时整改,确保活动实效。

突出自身特点,注重创新发展。在规范建设基础上,注重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推进内容形式环节的创新。在借鉴常州市道德讲堂做法的同时,凸显岭南特色;各地各单位的道德讲堂建设也积极把本地本单位的特色融入讲堂的元素中。在“唱歌曲”的环节上安排了合唱团领唱歌曲,增强活动的仪式感、庄重感。在规范流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讲礼仪”环节,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饱满,更富感染力。

精心策划,切实打造道德讲堂的广东模式

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根本在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肇始于常州市的道德讲堂,不仅创新了公民道德的教育方式,而且与城市文明建设融为一体,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平台。一是成为传播社会新风的平台。道德讲堂的创新实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把思想道德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把深邃的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推动先进道德理念入脑入心,促进形成“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社会风尚。二是成为群众自我教育的平台。道德讲堂贴近百姓的道德认同、贴近百姓的道德实践、贴近百姓的道德需求,引导人们省心修身,创设了群众易于参与、便于参与、参与即受益的新载体。三是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载体。道德讲堂通过讲述身边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凡人善举”,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从“抽象”到“具体”,真正让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不断践行核心价值体系。全省各地既要充分借鉴常州“道德讲堂”的好经验、好做法,博采众长,又要结合自身实际,推陈出新,打造道德讲堂的广东模式,让道德讲堂始终保持生命力、感染力、持久力和影响力。

(一)要在始终保持道德讲堂生命力上下功夫。“道德讲堂”要常办不衰、永保生命力,就要赋予其深刻的道德内涵和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精神,孕育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仁义礼智信忠孝廉等道德理念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情感和血液之中,成为全社会的共同道德追求和行为规范,也为道德讲堂永保生机注入了不竭动力。建设道德讲堂一定要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同时,也要与时俱进,紧紧扣住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的实际,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时代内涵,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时代特征,深入回答改革开放实践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时代课题,深入提炼概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深化,更加富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要在始终保持道德讲堂感染力上下功夫。道德讲堂要具有感染力就必须从宣讲内容、宣讲形式上下功夫,通过人民群众认可的道德生活形式来体现,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滋润人们的心灵,净化人们的灵魂。首先,要讲好故事。要整合当地悠久丰富的传统道德资源,注重收集和整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新鲜事物、崭新风尚和感人故事,编写成道德讲堂系列丛书,建立好人好事的资源库,为讲堂提供鲜活的素材。要针对群众在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点、生活状况和兴趣个性等方面的差异,设置不同的工作侧重点,使道德讲堂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其次,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多用交流疏导、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的方法,重点考虑互动因素,可增设辩论环节、现场微博播报等,采用寓教于乐、春风化雨、循循善诱的方式,把道德建设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最后,要借助艺术表现形式。要以道德模范为原型,积极发挥文学艺术作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通过多样化的题材体裁、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采用快板、小品、评弹、说唱、情景剧、相声等,多侧面、立体式地刻画道德模范,深刻揭示他们的精神世界,生动展现他们的人格魅力,以丰满、亲切、生动的艺术形象打动观众和读者。

(三)要在始终保持道德讲堂持久力上下功夫。道德讲堂要坚持长效运作,就必须在机制建设和保障条件上下功夫。要按照“管理常态化、地点固定化、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的要求,坚持道德讲堂的常态化运作,确保道德讲堂越办越红火。首先,要有固定的场所,要按照整合提升或新建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已有的遍及城乡的各类讲堂、读书会、职工学校、市民学校等阵地建设道德讲堂,确保道德讲堂的阵地固定起来。其次,要有统一的装饰。要统一道德讲堂的背景,利用文字、图片、背景音乐等形式营造浓厚的环境氛围,增强活动的仪式感、庄重感。再次,要有规范的流程。要按照“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学一点礼仪、讲一个故事、作一个承诺、作一番点评、送一份吉祥”等“八个一”流程安排,认真设计每一个环节,确保讲堂流程规范、群众欢迎。最后,要打造一支宣讲队伍。要整合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建立来自道德模范、优秀教师、三好学生、身边好人等群众信得过的宣讲队伍,通过适当培训,提高宣讲能力,增强道德讲堂的吸引力、感染力。

(四)要在始终保持道德讲堂影响力上下功夫。道德讲堂要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就必须加强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合作,打造“媒体大讲堂”,使道德讲堂网上网下互动联动、相得益彰。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道德建设中的巨大效应,组织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建设道德讲堂的情况,大力宣传各级各类道德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营造“讲道德,做好人”的浓厚氛围。要善于运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先进传播技术打造道德建设的新平台,积极整合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教育载体,开设以广播电台为载体的空中道德讲堂、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道德讲堂和QQ群道德讲堂、以手机为渠道的手机报道德讲堂等等,努力使新兴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成为提供健康向上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平台,成为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广阔空间。

第五篇: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实践思考

实施“四大工程”

推进强基固本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领导核心。**市第五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强基固本,激发活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市按照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要求,成功组织开展“三级联创”活动,自2004年以来,全市20个

实施“联动工程”,整合各项资源,为“三级联创”确立制度规范。

实施“培训工程”,提高党员素质,为“三级联创”提供智力支持。以市委党校为核心,以乡镇党校及市农校为依托,以各电教网点为主要阵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电化教育手段,努力提高科技素质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实施“基础工程”,选优配强班子,为“三级联创”提供组织保证。

实施“示范工程”,发挥典型作用,为“三级联创”活动增强影响力。

经过两年的实践,我市“三级联创”活动成效已经显现。事实证明,用“三级联创”来统领全市党建、经济、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效举措,“三级联创”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也是解决农村党建工作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1、思想认识要再到位。抓经济发展是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要很好处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当前,由于经济工作的压力,一些专职党务工作者也错误地认为:党建只是形式、是空架子而已,搞党建领导不够重视,个人发展空间不大,因而,也去忙经济而荒了“责任田”,致使一些原来党建工作基础较好的也停留于原状,甚至倒退。因此,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好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放在同等位置,真正落实好党建工作“一把手”职责。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认识到党建可以更好的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干劲,搞好党建工作有利于推动经济工作,促使各项工作锦上添花。

2、考核设置要再合理。当前,政绩考核较多强调经济发展指标的考核,比如,招商引资到帐金额、园区建设规模等。相比之下,搞党建很难从明处看到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还需要经费的投入,这对专职党务工作者的影响很大,使得大家不安心搞党建,都想换岗搞经济。另一方面,现行的考核体系,使得经济较差的乡镇党委、基层党组织感到争创无望,也就“破罐子破摔”,平时工作只是应付,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状态也大打折扣。从而出现了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的乡镇,党建工作相对来说也就较好,反之,则较差。因此,对政绩考核要全面,要把经济业绩考核与党建业绩考核结合起来,通过折算法尽量使两者趋于平衡,以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

3、典型作用要再发挥。“三级联创”活动中,典型引路必不可少,我市也培植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但缺乏对典型的跟踪考核,对典型经验掌握仍停留在原来的眼光上,出现了有的典型更好,而非典型的差距更大,有的典型如昙花一现,甚至成了落后对象。有的乡镇在2000年以前都曾被评为“六好乡镇党委”,但现在,这些乡镇党建工作却没有新特色,党建工作水平也处在全市后列,反而是经济和党建工作一直落后的乡镇近两年来党建工作不断崛起,一跃成为我市第二批命名的“五好”乡镇党委。因此,今后工作中必须深入研究典型,深挖典型的经验,研究并推广典型长葆先进的方式方法,使典型真正发挥“一面旗帜、一尺标竿、一盏明灯”的作用。

4、党员干部培训要再加强。虽然我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一直以来做较好,但经过调研发现,我们的培训面相对来说还是趋窄。市委组织部调研组曾对133名60岁以下的农村党员进行过抽样调查,只有40%的被调查者接受过实用科技培训,而且主要集中在村“两委”成员和年轻同志,这当中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的不到1/3。因此,教育培训工作要更新观念,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教育培训规划,要重视对农村普通党员、中老年党员的培训。积极开展“科教放映到村组”、技术培训到大户等活动,进一步开辟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新渠道,进一步扩大农村党员科技培训的覆盖面,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培训的实际效果。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下载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做法和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做法和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实践思考

    实施“四大工程” 推进强基固本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领导核心。**市第五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强基固本,激发活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如何开展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

    如何开展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 九运街中学 郭银环 我们知道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科书的延伸和重要补充。从本质上看它们具有一脉相承的价值使命,所以语文实践活动非常重......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之利处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是指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各种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下面就是我对语文实践活动的......

    浅谈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

    浅谈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李德会 学以致用,应该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就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园地中“展示台”就是训练学生书本知识与与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如何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的过程,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盈着丰富的学......

    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杨建江 万春红 (贵州省凯里市工读学校) 中职语文有利于中职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并对他们将来的择业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杨建江 万春红 (贵州省凯里市工读学校)中职语文有利于中职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并对他们将来的择业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

    对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理性思考

    对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理性思考 语文组章之文 摘要: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有开放性、实践性、过程性。教学中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注意科学编组,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