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理性思考

时间:2019-05-15 10:2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理性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理性思考》。

第一篇:对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理性思考

对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理性思考

语文组章之文

摘要: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有开放性、实践性、过程性。教学中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注意科学编组,提高学生社交技能,培养团体意识,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评价应适应个体性、多元性、发展性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合作;评价

从2009年秋季开始,国家规划新教材中的语文教材分三个模块,其中的基础模块每一单元都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去研究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上好每一堂课,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活动,完成新时代赋予语文课的教学任务。

一、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将现实社会的综合性课题、跨学科性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实践活动的形式统一整合起来,实现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单一学科性与跨学科性知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我们教师在设计这种新的教案时,一定要记住,这一教学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体验与探索活动,让身心得以和谐地发展。所以,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语文学习的开放性

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求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向广阔的大自然,进入社会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境,去探索和创新。在校内,学生应该拥有民主开放的学习活动的空间;在校外,学生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设施开展学习活动。不仅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空间是开放的,而且时间也是开放灵活的,既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多少来确定学习时间,也可以根据学习时间来决定单元活动的内容,还可以根据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来安排学习时间。比如,语文基础模块中,第一单元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助我点燃信念的灯”和第三单元的“认识自我”以及第六单元的“中华古诗诵读比赛”,可以在校内课堂举行,时

间一二课时都可以。而第二单元的“我们热爱大自然”,最好在公园举行,时间可利用周末的假日;第四单元的“好书伴随我成长”则可以到图书馆举行;第五单元的“为空巢老人服务青年志愿者宣传活动”则应该到社区去,时间可以安排在节假日。

2.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直接接触广阔丰富的大自然,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从各种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宝贵的个人直接经验和充分的情绪情感体验,这其中包括切实体验创造性活动所带来的充实感和成就感,以此来战胜转化常见的消极情绪和不良情感。我班上有部分学生因为中考失误,成绩不理想,无法进自己想进的重点高中学习,情绪低落,经常提不起精神。通过第一单元的“专业——助我点燃信念的灯”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他们了解到我校毕业的往届生,通过三年学习后,有的考入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成为电子行业的骨干技术人才;有的拥有国家专利技术,自办企业当了老板;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模样消失得无影无踪。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探究实际问题的精神和能力、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生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第二单元的“我们热爱大自然”活动中,大家走出去看到被污染的公园湖水,心痛不已,纷纷谴责那些不经处理排放污水的周边住户,更加坚定了今后积极倡导环保低碳生活的理念。

3.语文学习的过程性

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活动中的思维方式、个人体验以及对相关信息资料的搜寻整理。学生的学习成果有时看起来很幼稚,或者只是提出一种见解,这种见解也许没有多大价值。但是他们在活动中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在研究解决问题中,他们学会在自主的基础上与他人交往合作,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有了种种新鲜的体验,这种过程本身就是我们追求的结果。我们在第五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举行“为空巢老人服务青年志愿者宣传活动”,号召大家点亮爱心、奉献青春,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走访社区的老人,了解他们的需求,组织青年志愿者小组,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生在活动的过

程中有了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大家因此更深刻地理解了江泽民同志的话:“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合作学习

根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我在教案设计时,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与之相配合的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还经常需要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以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有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尝试。有时是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要求小组讨论。结果,有的小组学生各自为政,部分好学生自己埋头研究,部分差生以小组为掩护,说闲话。有的小组好学生包揽一切,差学生根本没有表现的机会。现在,我们要改变这种不够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现象,必须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从以下几点来探索:

1.科学编组有利合作学习

科学编组是指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好中差三类齐全。学生的能力有不同,有的观察能力强,有的善于表达,有的思维深刻,有的勇于创新,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更能有助于每个组员的全面发展。另外,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认知风格、能力、性格、特征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学生必须学会与各种人一起工作,需要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接触来往,所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小组合作学习中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合作的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应对真实的社会生活。

2.社交技能有利合作学习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受到学生社交技能的影响,90后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缺乏与人合作的方法。我在开展活动前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交技能。首先是组成小组的技能,包括“向他人打招呼问候”、“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等。其次是小组活动的基本技能,包括“注意听他人讲话”、“鼓励他人参与——对鼓励参与的回应”、“表达感谢——对感谢的回应”、“用幽默的方式促使小组继续活动”等。最后还有交流思想的技能,包括“想办法说服他人”“提建议——对建议的回应”“询问原因——说明原因”“有礼貌的不赞成——对不赞

成的回应”等。这些社交技能不仅让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帮助,而且对学生与家人朋友的和睦相处,以及他们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3.团体意识有利合作学习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经常在班级里进行小组对抗赛,用竞争来鼓励大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小组里的团结互助形成的团体意识有利大家的合作学习。小组成立时可以让大家选择小组的名称、口号、标志等,确定一个共同的身份标识,这样有助于激发小组成员对所在小组的归属感,增强小组凝聚力。在开展活动时,小组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完成某一任务,组员分别承担不同的部分。寻找资料信息时,全体出动,交流共享。最后小组的成绩取决于小组内每一成员的成绩,这样既可以打破小组成员各自为政的局面,又可以打破了由好学生包揽一切的局面。每个小组成员都意识到自己与小组及小组内其他成员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在小组的其他伙伴的学习负责,每个成员都可能代表小组来展示团体活动的成果。这种由团体协作产生的群体压力可以促使每个组员认真投入小组活动。

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传统语文教学的评价经常围绕考试和升学率的指挥棒运转,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书面测试,而忽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往往是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随着全新的开放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由传统的目标取向到过程取向再到主体价值取向。这才符合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中的个体性

丁邦平先生2001年在《比较教育研究》上发表的文章《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里强调:“个体通过理解重复发生的事件独自建构知识,知识与其说是客观的,不如说是适应的”。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这是建构主义理念的主要支撑点,即认知是个体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另外,建构主义还指出个体凭借自己的理解为知识赋予内涵意义,在此基础上同化知识。所以,我们应相信每个学生个体有自主构建认知体系的能力,且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因人而异,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中不能千篇一律。因为智力是以同等重要的多种能力而非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的,因此个体的智力不存在优劣之分,每人都具有相对独立的优势智力,每一种智力都有其珍视的价值,我们必需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智力,并协助学生挖掘其潜藏的智力。比如一个男生在普通语文课中经常讲话,以引起哄堂大笑而自鸣得意,期末作文考试成绩比较差。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让他在班级举行的小组对抗赛中任评委,他以幽默的评讲获得同学的赞许,他自己也获得好成绩。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中的多元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视评价者为主体,被评价者为客体,力求将主客体绝对化,这样容易本末倒置。现代的教学评价在确立多元的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时,强调双向式评价,并注重自我评价。根据多元评价教学的五项基本原则——评价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评价要反映教学信息;正式与非正式评价同等重要;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我在语文综合实践的期末总结评价中,既要参考每个学生所参加的小组的成绩,又要参考他交上来的书面材料的成绩,还要参考他对自己做的评价总结。我们教师应从教学的各阶段入手,将期初的诊断性评价和期中的形成性评价及期末的终结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进程中。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中的发展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综合的,教学与个性发展的所有方面都是紧密联系的,是把促成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同时也推动教学自身的发展。个体发展的内涵指个性的自由发展,我将塑造与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己任,尽量博采众人之长,以促进全班学生个性的共同发展。个性发展的外延是指人的全面发展,即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步趋向社会化。我在每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都引导学生认识全面发展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社会化形象,目的使学生最终具有认知、处事、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比如在社区开展为空巢老人服务青年志愿者宣传活动时,许多学生都对我们国家逐渐老龄化的社会现象有了理解,对完善更加合理的养老制度提了许多自己的看法。

第二篇: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思考

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思考

宗淑玲

摘 要:新的中学语文课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者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原则与方法谈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原则;方法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原则与方法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一、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应遵行的原则

(一)要注意实践活动的探索性。

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语文实践活动的题目是开放性的,在教材上和课程标准中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模式与评价标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学习成果的展示,都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顾问、指导者,而不是操作者。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的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探索是在课堂上很少见的。教师不要事先准备出答案或模式,导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从“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给予更多的关注。

(二)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反复性。

和课堂教学有所不同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一个共 1

同的课本作参照,学起来很少走弯路,很容易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而语文实践活动却不同,科学真理、正确结论要靠学生自己去获得,因此,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为进行反复的尝试。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允许学生走弯路,允许犯错误,而且必定要走弯路,必定要犯错误。学生只有经过多次的失败才能得到成功。对此,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信心。

(三)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创新特征。

初中语文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包括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途径、完成任务的方法,都不要设置框框,学生可以充分自由地开动脑筋,大胆想象,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但是,它同人类的一般实践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它仍然不是以客观世界的改变为目的,最终目标在于学生的发展。

(四)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完整性。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不要是个别、零散的片断,要让学生经历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全部过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能从容地进行实践。比如一个活动可以分准备、实施、综合、结题等几个阶段进行,也只有这样,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转换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五)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革命导师恩格斯曾说过:“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语文实践活动提供的舞台要比语文课堂空间广阔得多,失败的经验与成功的经验、尝试的机会和探索的机会要丰富得多。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领导与

被领导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及资料的能力等。

(六)要注意评价的开放性。

初中语文实践活动的评价不仅是最终成果的评价,也要对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在语文实践活动总结性评价时,要包括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情况的互评,并将此作为评定的依据。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个人总结。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

(一)体验式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体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学习过程。它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体验是对某些具体事物或情境的体验,它不是仅仅停留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必须伴随着某种活动结果。在体验的背后,往往有某种模仿榜样,从某种意义上说,“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它不限于在教室中进行,而更多的是在教室以外的空间进行。

(二)探索式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探索学习是一种狭义的体验学习,一般主要指学科领域内的探索性活动。这种学习重要的不是学习和记忆科学的结论,而是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过程,因此探索学习是从抽象的科学结论和知识的接受转向通过具体的探讨,获得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而不是以获得或证实某个结果为目的的。探索学习的本质在于探索,而不是某个固定过程、方式的重复和再现。探索即伴随着失败,因此探索学习也是体验失败的学习。最终结果的有无、正确与否,不是评价活动是否成功的依据。探索学习包括发现问题、设立假说、收集资料、处理信息。活动主要是在教室外进行,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探索能力、研究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研究习惯,养成热爱和尊重科学的态度。

(三)问题式的方法。

所谓问题式学习方式是指使学生直接面临实际问题,以学习、研究进而解决某个问题为中心的活动方式。可通过提出问题、采用查找资料、访问调查等方式进行活动。它是每个人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是从社会事物和问题出发的学习。要以小组协同、合作学习为主的方式进行学习。

(四)综合性的方法。

所谓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综合性学习过程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它力求贯彻“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教育理念,体现开放性原则,注重内容的延伸与学科之间的渗透、沟通。

第三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

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积淀

尊崇天性、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这是小学教育的灵魂。儿童天性好动,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出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是有效张扬儿童天性、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可见,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大体可分为参观游览活动、语文主题活动及社区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但可以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而且能为发展学生的不同爱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提供广阔天地。

一、通过参观游览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体验和写作能力

包罗万象的大自然永远是孩子最喜欢的的语文大课堂。春夏秋冬风光迥异,早晨夜晚景色不同。即便是在自己熟悉的家乡,时时处处都有变化多端的景象值得去观察,有充满乐趣的活动值得去体验。春天踏青、野炊、放风筝,夏天小河戏水摸鱼虾,秋日登高望远采野菊,冬季破冰、赏雪、打雪仗„„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广阔的大自然让孩子的身心放松,天性得到充分解放,能量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设计活动有多种方法,可以根据单元目标来穿插户外活动,如每册教材都有介绍家乡景物的课文,或有记叙活动的课文,甚至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本地人文资源,组织一次次目标明确的参观游览活动。只要教师有心,不愁教材不新。

参观游览应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基点,在引导观察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最后指导他们将所见所感记录下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例如在组织登山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留心沿途的景色及风情,对感兴趣的事物要仔细观察;登山过程中要注意自己身体和心情两方面的感受,“累”是怎样的感受,累的时候想到什么,怎样前行;其他同学有哪些表现;登上山顶时心情怎样,由近到远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活动过程重在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只有明确了目标,活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今春,我组织本班学生春游,在评改这次习作时,许多精彩的文字让我欣喜:“老人坐在田埂上眯着眼抽烟袋,身边的黄牛已经吃饱了,躺在地上懒懒地甩着尾巴,拍打着苍蝇、虫子”“远处的山连绵不绝,若隐若现,真不知道那里面究竟隐藏着多少秘密”“火红的杜鹃是大山脸上的胭脂”“我的腿像灌了铅似的,足有千斤重。我只能一步步地挨下山来。”„„试想,如果将学生关在教室里,任凭他有多么丰富的想象力,也描绘不出这般生动的画面,捏造不出这么真实的体验。看来,不要吝惜时间和精力,给学生一片天地,他们会还你很多惊喜。开发好大自然这本鲜活灵动的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二、凭借语文主题活动发掘学生听、说能力和创新潜能

小学语文主题活动也有多种形式,锻炼学生听、说能力的形式有故事会、辩论会、演讲赛、朗诵等;培养学生创编、阅读能力的形式有办黑板报、手抄报、阅读和写读书笔记等。在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时,有计划的穿插一些语文主题活动,既可以培养和强化学生某一方面的语文素养,又能通过活动来调控教学节奏,活跃气氛,使得语文教学不至于紧张、单调。

阅读是一切语文主题活动的基础。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农村学生获取的知识大部分来自教师的传授,而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的只占少数。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广泛阅读永远是一项相当重要的主题活动。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拓宽了视野,才有兴趣和能力去进行其它一系列的语文主题活动。现在,我们农村小学图书室配备的图书无论从内容还是数量方面,都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关键是教师要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提供阅读机会,想法设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当学生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获取了一定数量的信息,有了一定的语文积累,便可以顺势组织故事会、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办手抄报等相关活动。这样既能因势利导地使学生将从阅读中掌握的知识进行交流、检测,还能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他们对于阅读更深的兴趣和更高的期待。

近年来,我坚持与学生一起阅读,不断以不同手段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今,我本班学生人人都有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当他们涉猎书籍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表现和倾诉的愿望也就越来越强烈,希望通过一个平台来展示自己,于是,其它一些主题活动就应运而生了。本学期期中,我班学生自发策划了一次演讲活动,演讲内容都有课外阅读的痕迹。讲者表达清楚,文采、口才都有一定感染力,听者全神贯注,听后积极评价,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些主题活动不仅助于培养学生倾听、述说、写字的能力,同时,无论是讲故事还是办板报,都是在阅读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围绕主题,发散思维,有益于培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依托社区实践活动整合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文学习有两大源头,一是千百年来积累的人类文化精华,以文本状态出现;一是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包括自身的体验,以非文本形式出现。笔者以为,后者指的就是以社区实践活动为主的一种学习形式。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阐明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最终是为学生的“做”,而社区实践活动能有机地将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指导、实践、检测、提高的完整过程,达到全面整合学生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到“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也需要教师在学期初作整体规划,还要依据教学内容及时令季节、社区实际做灵活调整。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利用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课内外相沟通,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社区实践活动究竟能为语文学习做些什么?这是语文教师必须明确的问题。要通过社区活动来提升语文素养,这种明确的指向告诉我们,活动要利用社会语文环境,在语文实践中学语言,用语言。要有效地开发散落在社区的语文教育资源,把学生引入社会,通过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跟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在双向互动的语言交流中促进自身的内外部语言体系之间交互转化,发展学生的语言系统,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在街头访问陌生行人,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调查村民的生活状况,等等,创造不同的语言环境,达成相同的训练目标,让学生通过活动来融入社会,在交际中整合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是整合的素质。教师要更新观念,摸索方法,灵活把握时机,巧于创设种种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外有效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几点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几点思考

各位主任:

作为一名校长的我,首先说一句诚恳的话:“感谢你们!”,学校前勤的很多都和你们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特别是这两年,在全省推行素质教育及的今天,在开足开全还要上好的今天,更需要你们艰辛的付出和努力,而很多工作都是无形的工作。因为有很多无形的工作,才有可能换来有形的成果,记得前潍坊教育局局长现国家督学说过一句话:“要想不成为一般人,必须和一般人不一样的活。”我记得第一小学的李佃霞在中国教育人博客也发表这样的体会。好切入正题。

汇报提纲

一、突出点——制约瓶颈,开展很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与开发不仅涉及许多理论问题,更涉及许多实际问题。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要认真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特点、形式和方法等规律性问题,理论上要说得通、实践上也要做得到。当前:针对我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困惑着学校领导、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思想,也阻碍课改的进程,更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

1、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反差明显,导致学校和教师无所适从,以至观望等待,行动迟缓。当前我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理论层面,课案研究较多,实践层面的研究则明显不足。课程初创时期,百家争鸣属正常现象,然而,而对学校领导、教师莫衷一是的争论,常使得学校和一线教师们无所适从。长期以来,其它学科教有教材、教参或参考资料,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处于“四无”(即无教材、无教参、无教师、无课程标准)的局面,更使得学校对课程实施无从下手,加之传统课程观念对学校教育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影响,导致一些学校观望、等待,开课的行动比较迟缓。这是造成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开课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多数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从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的新课程理念是认同和拥护的。然而,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关问题,真正做到化理论为措施,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综合素质,使学校和教师能够得心应手地行动起来,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从实践推进的层面上寻找问题的症结,应引起领导和一线教师共同关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活动两类不同课程理念的混淆,模糊了人们对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要性的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之外的一门独立的新型课程,并非任何学科课程的辅助延伸或附庸。然而一些人对“学科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两类课程的区别和联系认识不清,混淆了学科教育活动化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别。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科教学重视活动化的研究本无可厚非,然而在一些学科教学改革中,错误的使用“综合活动”的概念,甚至用学科活动代替综合实践活动,导致一些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明显学科化的倾向,冲击了对独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更有甚者,误认为学科活动的开展,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没有前途的,因而有的学校领导对这一课程的实施和开设不主动、不研究,听之任之,敷衍塞责。这己经成为有的学校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行动不力的重要原因。

3、对课程整合或分立莫衷一是,妨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开发的力度。

按《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

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形成四者整合的综合课程。然而,目前有的学校单独开设“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情况十分普遍。究其原因,除了课程实施本身所具有的难度外,还因为课改之初由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一书明确提出:“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主张;再者,在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念不久,高中课改便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分别设课,以至引起一些同志思想上的混乱,高中己经分设了,中小学是不是也要分设呢?思想的困惑导致行动的懈怠。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动的力度不足,这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

4、对活动“领域”把握失当,妨碍对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深入开发。

现有文件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都十分强调四个“指定领域”。然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项内容,并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念下同一层次的四个低阶成分,很难用“领域”的概念加以概括,这己经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况且既然有指定领域自然也就有非指定领域。那么适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非指定领域又有哪些内容呢?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又是怎样的关系呢?看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很难用领域予以概括。近来有人建议用“要素”的概念取而代之,实际上要素这一概念也未必能够科学地说明问题。

由于对上述问题缺乏科学的说明,以至形成对课程内容上认识上的混乱,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当前最常见的表现便是将对生活中的现实“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视作综合实践课程的全部,实际上排除了劳动技术教育技能训练性质的学习内容,信息技术内容的学习也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是少数学校将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课程单设的主要理由,其结果造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内容从整体上显得单调、乏味,课程的教育功能自然也难以充分保证。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化”和“浅层次”现象明显,妨碍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功能的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主张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程的教育功能。然而现实活动中“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现象十分普遍,那些脱 离儿童、青少年现实生活和智能特点的活动设计很难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根据成人的主观想象,为儿童、青少年安排的活动模块多数并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厌烦。

遵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认真研究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内在规律,明确活动目标和具体要求,根据活动主题长、短、大、小的设计思想实施策略,实施“知识基础上的活动”和“理性指导下的实践”。提高课程效益,使每一项活动都能使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己经成为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健康有序发展,并深入研究该课题。

六、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两个积极性都有待进一步发挥。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忽视师生共同合作。教师指导作用迷失和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同时并存,前者集中表现在教师面对活动畏首畏尾,不敢大胆指导,龙其是对方法和过程的指导不到位;后者的反映则是片面强调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脱离教师的指导,常表现为活动的盲目性。前述活动的“形式主义”和“浅层次”的现象的出现,也大多与此有关。上述这些情况,都是妨碍了该课程的教育效能的充分发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师生互动,认真研究活动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行为特点,真正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动手动脑,心灵手巧的目标。

七、缺乏对活动过程和结果有机联系的深入研究,活动评价的科学性和诚信度有待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当前,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孤立起来,甚至对立起来的现象相当普遍,缺乏对活动过程和结果有机联系的深入研究,将知识和能力割裂开来,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立起来,不了解正确的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过程实施的重要保证,自然也就不明白综合实践活动所以“重结果,更重过程”的道理,甚至以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结果无足轻重,提出“重过程、轻结果”的主张。忽视根据

结果的需要设计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并加以悉心指导的必要性,其结果导致“过程热热闹闹,结果收获甚微”的情况发生。与之相伴的则是评价的随意性、导致科学性和诚信感明显不足,从而降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

八、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瓶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没有经过任何先期培训推出的新型课程。在课程初期,提出“团体指导、合作教学”策略,对推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从课程实施情况来看,教师把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和水平较低,有学历无水平。师资流动性大,教学观念、教育思想落后已经成为严重阻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因素。实践证明,片面强调教师全员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实际是人人都不教,都不会认真地教,自然也就很难保证课程质量和教育效果;从课程性质及其承担的任务来看,没有一支庞大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并不断提高他们驾驭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再从课程资源开发上来看,教师不会编制课案,不会收集资料,不会提出研究的主题,只会拿着教本上课。

九、片面强调活动主题“预设”或“生成”,都不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和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都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展开,寻找问题、把问题提炼成“课题”或进行“主题设计”是活动展开的先决条件。

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活动主题的选择和设计是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分强调活动主题“预设”一切按预想的过程按部就班的进行,给予性过强,实际上会剥夺学生主动参与的权利;片面强调活动主题“生成”,以为“一切活动都是生成的”,否定任何对活动的预先设计。特别排斥用于学生的活动资源建设,反对使用资源包案例集之类的教育用书,两种认识都具有片面性。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项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其主题的选择和实施大都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预设”是基础,“生成”是发展。围绕预定目标,依据实际,主动借鉴,积极开发是选择活动主题,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片面强调(校)内和室(校)外的情况同时并存,不利于活动类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资源开发问题上,片面强调室(校)内和室(校)外的情况同时并存,过分强调室内和校内活动时忽视室外和校外课堂资源的开发,弱化了学校和社区的联系,常会导致活动“课堂化”和“教学化”、“学科化”的倾向;片面强调室外或校外将社会调查等类型的活动视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忽视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两者均会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单调贫乏,也很难全面完成课程的教育目标。

上述十个方面的问题,在我县部分学校不同程度地出现,是阻碍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正常发展的重要原因,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1、起步点——借鉴外力,学会临帖

2、立足点——结合实际,学会提炼

3、落脚点——脚踏实地,开展活动

4、关键点——用心干事,着眼发展

几点思考:

我们缺少的不是理论,而是实际的行动;我们缺乏的不是思想,而是能跟上思想的教师;我们缺乏的不是开始,而是简单的积累和坚守,

第五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古诗文赏析会

【活动目的与任务】

1、掌握古诗文赏析的一般方法。

2,能对古诗文作品的赏析写成心得交流。

3,通过赏析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4,培养学生热爱经典,传承文明的精神。

【活动方法】

教师案例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案例赏析引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案例赏析内容:《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端,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人。宝佑二年(1256)进士,历官至江西提刑安抚史。德佑二年(1276),元军兵围临安,他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身份

出使元营议和,遭叛徒出卖,被元兵扣留,于北解途中逃脱。临安陷落以后,他在福建、广东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在广东五岭坡①被俘,囚大都(今北京)狱中三年,屡经威逼利诱,誓死不屈。元世祖至正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于大都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先生文集》。

1279年正月,元军将领张弘范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②,文天祥被押解同行。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抗战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曰:“吾不能扞③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张帅索之益固,文天祥不能辞,乃以过零丁洋诗与之,以死明志。

诗的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回顾了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一是勤奋读书,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学考试进入仕途(壮元出身);二是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号召,自资军费,起只抗元,在频繁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

诗的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作者应用两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如风中的柳絮,无所依托;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如雨打的浮萍,无所归宿。其中蕴含的感情深挚沉痛,极有艺术感染力。

诗的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是对前面两句的补充,具体概括自已的抗元经历,表现出忧愤之情。前者“惶恐”、“零丁”表示地名,后者“惶恐”、“零丁”表示心情,构思精巧、对仗工整、浑然天成、感情炽烈。

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两句是千古名句,广为流传。诗人的浓厚感情,喷然勃发,荡气回肠,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品质。这便是作者对张弘范之流的有力回答,是气贯长虹、垂训千古的伟大人格的写照。

总之,此诗大气磅礴,沉郁悲壮,回漩激荡,慷慨苍凉,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坚贞的民族气节,有着不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语言浅近,属对工巧,自然流传,一气呵成,成为爱国诗作的代表。多美丽的赏析啊!同学们你们读了这首诗后也有类似感受新的吗?你能把他们述之文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吧。

二、赏析方法指导

(一)。品味词语

1.结合全句内容进行分析,即描绘了事物怎样的特点。

2.结合全诗进行赏析,说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者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结合该词对突出主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开头、结尾)进行赏析。

如: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狂”字妙趣横生,说说妙在哪里? “狂”字笼罩全篇(结构作用),形象的流露出诗人内心因被贬而郁积的情绪(内容),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之情(情感)。

(二)品味语句

1.从炼字(动词、形容词、副词)、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

2.指出诗句或词句描写的内容或者事物的特点

3.联系作者的情感、愿望

4.联系诗句蕴含的哲理

5.结合全诗或全词谈谈在结构中的作用

如:

《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后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

这题可以从修辞角度赏析: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鸟拟人,写出了国破家亡的内心痛切之深。

(三)表现手法

1,写景类:借景抒情(描绘景物,借以抒发作者的感受。),2,叙事类:托物言志(对事物或者事件的描绘,借以抒发作者的愿望、志向)

3,对比 衬托 象征 用典照应 寓情于景 起兴 渲染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4,用典。如“亲射虎,看孙郎”的典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

5,想象。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艺术效果。

6,托物言志。借富有特征的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思的一种表现手法。如“莲,花之君子者也。”

如:

《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试品析一下。

诗人运用比喻手法,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

(四),体会情感

1、结合标题

2、结合背景

3、分析意象

4、结合修辞

如:

1、《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现诗人怎样的心境?

依据题目:“春行”联想游春时的心情,一般是喜悦,欢快的。再结合原句:“最爱”、“不足”等词也表达出作者的心情。

2、《过零丁洋》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背景:文天祥于宋末兴元年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再结合诗句内容:可以感受到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五)语言特色赏析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洁洗练等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六)描绘画面

1、抓住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

2、展开合理的(符合诗歌意境、主旨)联想和想象,将景物串接成一幅画面。

3、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内容生动形象。

如:《天净沙 秋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三句所呈现的画面。

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

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前行。

(七)鉴赏古诗词的形象(意象)。

1,善于在平时学习中积累诗词意象

2,善于从作者的客观物象中把握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感。

3,把握诗文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读懂由情景关系构成的意境。

如: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

[注]蔡家亲:表亲。

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解析: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予在景物中)。

三、活动准备

1,分组

根据学生在古诗文理解能力水平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意愿进行分组。

2,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古诗文进行赏析(可以从意象、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析)。

四,布置作业

1,自主赏析自己选择的古诗文,写成赏析心得。

2,小组评选出1—2篇优秀赏析文字。

第二课时

一,学生朗诵自己选择赏析的作品。

二,小组展示,评价选出的优秀作品。

1,作品作者解读自己的赏析文字。

2,小组内自评赏析文字。

3,小组间互评。,三,教师总评

四,填写“语文实践活动评价表”。

“语文实践活动评价表”引发给学生。

五,小结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人把自己丰富的情感,独特的思想,自然景物,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都通过诗文传给我们,我们就得读好,赏析好。今天,我们通过这种形式让大家读诗文,目的是提高我赏析古诗文的能力,更近,更真实地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六,课外任务

自选一首古诗文进行赏析,并把赏析文字山传到互联网展示自己的成果。

下载对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理性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理性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文---新课标下对多媒体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

    新课标下对多媒体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 长治高新区火炬中学 杜雄丽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媒体教学通过文本、图......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走进家乡福泉地松中学:刘晓军 授课课型:综合实践活动课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文字卡片制作,提高语段写......

    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能积极地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探究过程,成为学生完成自我教育,不断改进研究方法的重要途径。 一、评价内容的多......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做法和思考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做法和思考(茅青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探索鲁中元 (甘肃省民乐县洪水小学734500) 【内容摘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活化语文课内学习,创设开放的语文实践情境;拓展语文学习渠道......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 474470河南省淅川县厚坡镇第一初级中学周江锋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近十年了。十年来,我们的教学面貌都有多大改变呢?恕我直言,没有多大改变!就拿我熟悉......

    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

    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