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论文:放下复杂,回归简约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新课改论文:放下复杂,回归简约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 黄世忠课改之初,在接受培训时,培训者为了让广大教师重视并践行新课程理念,说道:谁都不要把课堂教学简单化!其潜台词是课堂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是不能简单而为的。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有这样一部分教师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力争在每一节课中体现新课程倡导的所有理念,做到全面兼顾,期盼获得尽善尽美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有意无意地变得复杂化:目标定位复杂化、情境引入复杂化、过程推进复杂化乃至结束呈现都复杂化了,教师显得有些忙乱,学生深感无所适从,课堂成了包罗万象的大染缸,原来相对简单的课堂变得千头万绪,枝繁叶茂却不见树干。这种表面上看似完整、完美的课堂,实际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大家都能看出“虚假的浮华”,其主导地位根本无法真正得到确立。在这种情况下,又有专家呼吁:谁都不要把课堂教学复杂化!于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当下的课堂教学到底是简单了?还是复杂了?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从辩证的角度来说,既不能简单化,又不应复杂化,可在实践中,要执行起来还是有难度的,或许由于理解的偏差,或许由于跟上潮流的影响,课堂教学中存在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
一、人为复杂化现象面面观1.复杂化的目标设置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系统化、具体化,是教学活动每一阶段所要实现的教学结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就成了成了教学设计的依据,其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前提,教学目标应当全面、合理,要体现个性差异。不难理解,这是对总体目标而言的,但具体到谋一节课,我们有些老师往往把会把教学目标定得太大,过于复杂,与数学教学目的、与课程目标混为一谈。【案例1】有一位教师把三年级上册“认识简单的分数” 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1)知识技能目标:能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认识分子、分母、分数线;会读、写分数;会用分数表示相应的操作结果,或用适当的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会利用图形或操作来比较分子都是1的简单的分数的大小。(2)数学思考目标:对具体情境中出现的分数能用自己的语言作出解释;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3)解决问题目标:会用简单的分数表达一些简单事物的信息;能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解决问题的想法。(4)情感态度目标:主动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能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信心。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规定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领域的目标,这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可期待的、可量化的、可操作的标准。然而,这并不是说实现这样的目标,可以“毕其功于一节课”,可以“集诸目标之大成”于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根据教材的编排序列和小学生数学认知活动的特点,做到有轻重缓急,有所为有所不为。案例中这位教师确定的课时教学目标可以说既全面又具体,但细细分析又觉得琐碎繁杂、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似乎有“人为割裂肢解”之嫌疑。教师果真依此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极有可能导致教学活动的浅尝辄止、无序零乱,效果只会“欲速则不达”。再如,《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确定和安排,对其教学要求进行序列目标化,可有些老师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超越了教材规定的阶段性教学要求,增大教学容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案例2】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课标里的教学要求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与闰年以及各月的天数。但有些老师却设计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能灵活计算事情发生的经过时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有甚者让全班学生大量练习类似这样的题目“5月1日是星期四,老师去北京出差,6月1日回来是星期几?”大多数学生往往摸不着边际。殊不知,这样拔高难度,结果是学生学得吃力,还会产生厌学情绪。达不成教学目标就不是学生的能力问题,二是目标设计本身的问题了。其实,教学目标的设置是有基本层级的要求的,并不复杂。第一层级,主成分以记忆因素为主要标志,培养的是以记忆为主的基本能力,目标测试应当看基本事实、方法的记忆水平,标准是:获得的知识量以及掌握的准确性。第二层级,主成分以理解因素为主要标志,培养的是以理解为主的基本能力,目标测试看能否顺利地解决常规性、通用性问题,包括能否满意地解决综合性问题。这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理解,是对知识的实质性领会以及经过自己的检验因而具有广泛迁移性的领会。标准是:运用知识的水平,如正确性、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等。第三层级,主成分以探究因素为主要标志,培养的是以评判为主的基本能力,目标测试看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即检验过程的正确性、合理性及其优劣。标准是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全面性、独创性。2.复杂化的情境引入 纵观目前课堂教学,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导入一般是通过一些教学情境来实现的,“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但是,教学情境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正确利用,锦上添花;利用不当,适得其反。课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整堂课教学质量,而我们有些课的导入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案例3】如一教师在上《人民币的认识》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导入情境,“小熊超市”。好多小动物购物,画面非常漂亮。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买什么呀?”“想不想当售货员?”……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忙得不亦乐乎。十几分钟的课堂黄金时间过去了,却还没有切入正题。看得出来,上课老师是精心设计的,课件也是精心制作的,却万万没有想到,老师这么煞费苦心的设计、制作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呢?【案例4】案例 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的《6和7的认识》导入片段: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生: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生:图上有7人。师:你是怎么数的?生1:我是2个2个数的。生2:我是3个3个数的。生3:我是先数女生,再数男生的。生4:我是先数近的,再数远的。生5:我先数扫地的同学,再数摆凳的,然后数捧水的、擦桌的和擦黑板的。……学生时有新的数法,老师在不断地肯定中不知怎么才能把学生引导到6和7的过度上,显得有些尴尬。课堂导入的方式很多,形式多样,只有运用恰当才能够起到,承上启下或是引人入胜的作用。恰当的课堂导入,就像是一位好导游,引领你进入风景胜地饱览自然人文风光;不恰当的课堂导入,就像是人迷了路,有没有找到一正确的指路人,结果是,迷迷糊糊破费周折,难免让学生在知识 探究中产生倦怠。教学有方,导无定法。好的导入需要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挖掘、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对教法灵活掌握的基础之上。课堂导入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创造。因此,我们每位教师要精心设置课堂导入,做到导得精,导得实,导得巧,导出学生的活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3.复杂化的过程推进课改后,抛弃只重结果的思想,树立注重过程的观念是大力提倡的。教学就在于要把构造知识的过程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和有教师指导的条件下重建知识。但在实践中,我们不能片面地为了“过程”而“展示过程”,将“过程”无限放大。【案例5】一位教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口算乘法》,课堂中出现了这样的教学片段。师: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你会列算式解决吗?生:300×10。师:(板书算式后)像这样的算式如何进行口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师:(板书课题:口算乘法)你能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吗?生:10个300是多少?师:你能口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先自己口算,然后和同桌进行交流。(师指名汇报口算方法)生1:300×10=3000,因为300×1=300,10后面还有1个0,所以再添上一个0是3000。生2:300×10=3000,先算3×1=3,因为300和10后面一共有3个0,所以添上3个0是3000。生3:30×10=3000,因为10个100是1000,10个300是3000。师:大家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算法?(课堂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学生面面相觑)师:大家想一想,10能不能分成9和1呢?生:能。师:9个300是多少?生:2700。师:再加上1个300呢?生:3000。课堂气氛马上又活跃起来了,有同学立即发言,10还可以分成8和2,8个300是2400,2个300是600,加在一起是3000。于是接着又出现了下面几种算法:生2:把10分成3和7,300×3=900,300×7=2100,900+2100=3000。生3:把10分成4和6,300×4=1200,300×6=1800,1200+1800=3000。生4:把10分成5和5,300×5=1500,1500×2=3000。又有同学接着说,把10还可以分成6和4,老师打断了学生的话,说分成6和4,与分成4和6计算方法是一样的,所以就不用再说了。同样,在下面处理300×30时,这位老师还是启发学生把30分成20和10,以期待得到更多的算法。与过去相比,这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但在欣喜之余,我们却明显感受到,这课似乎又走进了一个新的烦琐化技术主义误区。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简单地认为提倡“算法多样化”,算法就应越多越好,越多越体现课改精神。殊不知,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案例中,除了前面几种方法,后面的学生都知道太麻烦,常态下也不会使用。算法多样化只是一种理念,是尊重学生个性化思考的一种体现。这位老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的。但一味地让学生寻求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去寻求麻烦的算法,本来是为了体现课改精神,其实恰恰是和课改精神背道而驰的。引导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从事充满数学味道的学习过程,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体验数学学习本身的乐趣。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必须的,是富有实效的,它充分展示出了授课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对教学组织过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反之,就会成为“伪过程”,也必将失去生机和活力。
四、复杂化的结束艺术课堂总结对于加深学生理解、巩固当堂所学知识、掌握规律和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下,教师为了力避传统意义上简单总结方式:“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总想设计精心设计一个总结,追求其新颖有趣,扣人心弦,于是动了不少脑筋,但其方式无法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以及课堂教学艺术融合起来。【案例6】一位教师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设计了“找朋友,离教室”这样的结尾:教师出示带有数字的卡片说:“你们可以为我出示的这些数字‘找朋友’。如果你的座位号是卡片上数的倍数,你就找到了‘朋友’并可以离开教室了。在离开以前,你要走上讲台,为你的座位号再找出两个‘朋友’并大声说出来,才能走出教室。这两个‘朋友’,一个是它的约数、一个是它的倍数。”学生顿时倍添兴趣。1.教师出示卡片2,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学生一个个走上讲台,分别说出了自己座位号的倍数和约数,然后离开了教室。2.教师出示卡片3、5时,座位号是3、5的倍数的学生,也用同样的方式走出了教室。3.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座位号是1、7、11、13、19、23、29、31、37、41、43、47的学生。师问:“你们怎么还不出去玩呢?”生答:“因为我们的座位号都不是老师拿的卡片上数的倍数。”师问:“那出什么数时,你们就都可以出去了呢?”生答:“1。”教师出示卡片“1”。剩下的同学们飞一般跑出教室,整堂课的好感随着教师占用学生有限的课间休息时间而荡然无存。【案例7】《认识人民币》)课堂小结。师:现在,我们的课快要结束了,最后来看课本62页“想想做做”中的第4 题。(投影动画)小明写了一封信,需要付8角钱买邮票,他有哪几种付法呢?请小朋友们用算式表示出来。学生自由思考、交流。师:小明在信中想向表哥汇报一下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如果你是小明,你想写些什么内容呢?生:亲爱的表哥,你好!师:哟,多懂礼貌的孩子!生:表哥,人民币分为纸币和硬币,还有新版和旧版的呢!生:表哥,1元=10角,1角=10分。生:表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拾到人民币要交给老师……师:小明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投影显示信中的内容)亲爱的表哥:你好!今天我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知道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还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表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从小要爱护人民币,要勤俭节约。…… 课堂小结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因此小结要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地把教学内容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
二、化繁为简的行动建议完美的课堂教学,是每个教师所追求的,在实践教学中,课堂应回归简约。简约的课堂以学生为本,教师和学生生活在简约、轻松而又深刻、自由的精神生活,体验思考带来的快乐,发展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新课改倡导的课堂应该是简单而真实,简单而实用。教师应把课上得简单一点,实在一点,深刻一点,让课堂回归真实。到底如何做到简约呢?先来看一个颇具幽默的故事。英国一家报纸曾举办了一项高额奖金的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人类兴亡的科学家。第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以拯救很多生命,帮助人们摆脱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的噩运。第二位是原子能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原子战争,使地球免于陷入被毁灭的境地。第三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的种植谷物,使几千人脱离因饥荒而被饿死的命运。此时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使其余两人得以生存,请问该丢下哪位科学家?问题刊登后,因为奖金的数额相当庞大,各地答复的信件如雪片飞来,络绎不绝。在这些答复的信件中,每个人皆尽其所能,极尽其想象,甚至还有人海阔天空的阐述他们认为必须要丢下哪位科学家的见解。但最后结果揭晓,巨额奖金的得住竟然是一个小男孩。他的答案是——将最胖的那位科学家丢出去。小男孩睿智而幽默的答案,令许多人愕然,也使那些大人们顿开毛塞。正是由于我们用成人的眼光、固守的思想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才没有获得成功,数学课堂教学也如此。简约是一种深刻的表现。首先,简约的课堂要求教学内容的“精”,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做到“读懂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从知识的学习能提炼出学习的方法,从方法的感悟中领略思想的火花。内容的简约是独具匠心的艺术表现,从知识的源头揭示思维活动的过程。其次,简约的课堂要求教学环节的“简”,注重学习的整体性,简化教学内容,简化学习过程的细节。再次,教学教学方法的“活”,“活”的教学方法首先表现在“活用”教材、“活化”教学内容。简约的数学课堂追求的是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以及对数学美的鉴赏。简约是一种智慧。简约不等于简单,它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只有在简约的课堂中,我们才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才能给自己更多的释放,把自己从繁琐的教学步骤中解脱出来,才能让我们在课堂中有“闲暇”去琢磨学生的所思所想,简约是一种教育智慧。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第二篇:【读后感】放下所有复杂刘佳惠
我一直以为穷人是最缺钱的,【读后感】放下所有复杂刘佳惠。然而,在看到富有的表舅的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表情和穷人表叔无忧无喜的表情时,我又觉得:富人看起来比穷人更缺钱。说起富人,在现实中,有的人假的一本正经,装的海枯石烂,假的扑朔迷离。也有真正有爱心的人,譬如姚明,成龙,比尔盖茨等。也有一些本质不坏,但在人海沉浮中变得晕头转向。有一天,我看一个人,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我问他,你怎么了?他愣了,说,没怎么啊!走近了才发现,他没戴眼镜。他还是他,不过是没戴眼镜,为什么怎么看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呢?我摘下眼镜,照自己。妈呀,吓了一跳,原来,自己比别人还不顺眼。后来,与人相处,即使觉得对方说话做事别扭,我也赶紧原谅了别人,读后感《【读后感】放下所有复杂刘佳惠》。因为,在原谅之前,我先想到了自己的别扭。所以,在你厌烦或看不惯任何事情时,请先想一想你自己。前几年,在北京碰到一大哥。他说,你挺好,活得简单。我不知道什么意思。我以为,他说我只会教书,干不了别的。后来,我懂了,他那是在夸我呢。原因是这些年我有了一些欲望,欲望让我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人一复杂,就痛苦连连。现在,我恨不得能把所有让我复杂的事都放下。人要想快乐,不用求签,不用敬神,你放下一点,就快乐一点。想来,作者是喜欢这种简单的生活的吧,正如那位大哥说的“你挺好,活得简单。”人若想快乐,不用求签,不用拜佛,放下所有复杂,放下一点,快乐一点。
第三篇:新课改论文
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周晓莹 内容摘要:新课标和教材的启用使我们每个美术教师从新的角度重新探索教学。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是许多教师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实践中,教师要善于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思考教学,使学生在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同时,个性得到发展,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主题词:新课程
素质教育
评价
以往改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美术教育的改革之所以步履艰难,之所以始终不能跳出传统专业美术教育模式的控制,不能摆脱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究其原因就是对学校美术课程和美术教育本身的认识的错误与观念的陈旧。一次美术教育思想观念的 “ 启蒙运动 ”,使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真正统一到美术新课程的方向上来。
新课标和教材的启用使我们每个美术教师从新的角度重新探索教学。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是许多教师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要善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思考教学,并运用巧妙的教学艺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融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个性得到发展,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下面几点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重新认识美术课程,建设新的课程文化。
传统课程观念突出地表现为以知识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由于小学美术教学受成人美术教学模式的影响,缺乏创造性、诱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一些美术教师违背儿童绘画自身的规律,往往以造型、比例是否准确的标准来引导学生,至少在挖掘和发挥学生内部机能上下工夫。导致小学高年级学生画面拘谨。一些具有创造思维的学生,由于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而渐渐对绘画失去了兴趣。新美术课程打破了长期以来以美术门类为主线的纯美术学科知识体系,重新建构综合的美术课程的知识结构。从促进学生综合性素质发展出发,“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新美术课程以“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方面的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
淡化美术学科中心是本次美术课程改革最突出的一个亮点。这一改革的基本理念已不再是仅仅停留在过去的降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和量的要求层面上,而是上升为新的课程观念的高度,立足于全新的课程文化的建设与创造,重新认识美术课程,改革美术课程。如何在教学中做好呢?
小学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其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或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就象游戏一样。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在这两年的美术教学中,我认为教师本身除了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最重要的是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方法好比船和桥,是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满堂灌,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如老师就是这样讲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如教低年级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感到要用一般的抽象的讲话,孩子们是很难接受的。于是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试管内,再拿三个空试管,一齐放在试管架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试管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试管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学生边拍手边喊出声来。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形式较为新颖,孩子们象看魔术一样看老师演示,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红色+黄色=?色,红色+蓝色=?色,蓝色+黄色=?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调色方法。,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挖掘教材的求异因素,特别是图案装饰、工艺美术等教材,从不同角度去展开、去强化,创设情景。善于从联想中求异。求异思维训练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方法。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人们惯于用“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传统理念激励学生为了拿高分、进好的学校而苦学、死练,从而导致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个性,乃至人性的不断销蚀,使学习成为有悖于人性的、扼杀个性的、扭曲人格的凶手。这种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训练,关注应试教育功利的教学已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极大障碍。
现代美术教育不仅强调教学应关注人,还强调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人的存在及其发展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最基本的原则要求。我国几千年前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著名论述。美术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取向性,要求更多地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待美术教育。为此,美术课程也将自身的目标价值追求定位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三、改变对儿童作品评价机制。
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有别于其他学科,传统的儿童作品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很多局限性。过去我们一般采用打分制的方法去评价儿童作品,使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对贺卡制作的成败就不能用分数来衡量赏评,学生才会有可能真正搞清楚问题的来源。另外在师生情感上也有所顾虑,打百分制相同的作业,有得85分的,有得88分的,也有得90分的。学生之间总会相互询问别人得多少分,当他们各自都知道别人的得分时,分数低的学生就会想:老师给我打了85分,他们的分数比我的高,老师大概不喜欢我了。学生从情感上不太愿意接收,这样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便会对美术失去兴趣,严重的甚至会打击到学生自尊心,当然就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了。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方式应有所改进。学生的绘画过程及评价结果都在课堂内进行,这种方法称为“面述法”。具体实施如下:离下课还有5分钟左右的时间,美术科代表把作业收齐放到讲桌上,教师以最快速度将学生作业分为很好、好、一般三类,还可以把突出的作业专列成一类,让他们自己用简短的几句话说出自己作品的意义。最后,学生集中精力,看自己的作业被选入哪一类,从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与精诚的专业思想。师生共同赏评作业,很快就能找出自己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师生在评价学生作业的互动环节中,教师只能是一个引导者,学生作业中的失误与成功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来说,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误,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是思维方式或观察方法失误,还是表现方法不对),以后应该怎样去做。但对于那些较差的作品也要由教师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及时予以鼓励,并加以引导,尤其对那些儿童稚趣浓有自己独特想法和个性的学生作品,更应加以保护和肯定。这样再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学生对自己作业中的问题一下子全明白了,也为下一节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以上只是我对美术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进行美术教学的个人之见,但是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有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只有这样才能把美术教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第四篇:回归简约语文教学的应然取向
回归简约语文教学的应然取向
摘 要: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回归简约,是语文教学的应然取向。如何回归“简约”的语文课堂?可以从精简教学环节开始;从减少不必要的“补白”开始;从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始;从停止违背编者意图的挖掘开始。
关键词:语文课堂;回归简约;补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5-0041-05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先生指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但审视当下的语文课堂发现,语文教学越来越“不简单”,越来越纷繁复杂。回归简约,是阅读教学的应然取向。如何回归“简约”的语文课堂?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回归简约,从精简教学环节开始
教学环节,也叫教学步骤。每节语文课究竟该由几个环节构成,并没有固定的标准。长期以来,教育行政部门以及许多教育专家从未停止过这方面的研究。这几年,教育界有倡导“六模块建构式生态课堂”之说。它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地把握教材,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个板块,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培养协同发展的课堂。这里要强调的是,这六个模块不是每节课都必须经历的,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择运用。而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很多教师曲解了“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内涵,认为无论什么类型的课文,都要按照上面的六个模块进行。
下面以一位教师执教吴伯箫的《早》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首先这位教师先让学生自学质疑,学生自学不到三分钟,他就让学生放下课本:“同学们,课文读懂了吗?说说课文写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谁来大胆地说一说?”学生先是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继而是一个个又低下了头。试想,学生连课文都没有读完一遍,能读懂什么呢?何疑之有呢?“教学是‘慢’的艺术”,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慢慢地读,慢慢地咀嚼,慢慢地品味,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那样学生才能有所思,有所悟。
接下来是交流展示环节。这位老师先请两三位优秀学生读读生词,说说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之后,进行合作探究环节,老师大屏幕投示探究题:(1)三味书屋有哪些陈设?作者是怎样介绍的?(2)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这两个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拿出来探究很有必要,但为了凸显“合作”的特点,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于是整个教室叽叽喳喳,场面看似很“热闹”。实质上,小组讨论缺乏明确分工,无组织,无纪律,教师或站在讲台前,或行间走动,像是一位旁观者。从后来的交流发言看,先前的讨论几乎无效果。由于小组建设没搞好,此种小组合作讨论已沦为形式。
进入精讲点拨环节,教师围绕“三味书屋有哪些陈设”“从哪里看出梅花很多、很美、很香”这些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读懂的内容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讲解、导说、导读、导练,而“方位顺序”一词只字未提,教师未能适时地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以花喻人”也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至于如何以花喻人,教师并未加以点拨,本课的难点并未在教师的精讲点拨中得以化解。
接下来教师又按部就班地进行“矫正反馈”、“迁移运用”模块,六个环节走完了,这节课似乎也就完成了。满满的一堂课,各个环节一个不少,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设计都很精彩,整个教学过程看起来是环环相扣,可实际上是哪个环节操作都没有到位。“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往关系。”可是,从上面的课上我们发现教学成了一种控制过程,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匆匆忙忙地奔跑,他们来不及享受那“青草的芬芳”、“阳光的灿烂”,更没有时间停下来“与蚯蚓谈天说地”,当然体会不到学语文的乐趣,教学效果不言自明。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鲜明地指出,教师要“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发展儿童”,语文课上,我们要陪伴孩子咀嚼、品味、欣赏、运用,而不是“在前面牵着孩子跑”,或“在后面推着孩子走”。
事实上,无论是哪一种课堂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环节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取舍。片面追求教学环节的面面俱到,课堂势必呈现师生风风火火、匆匆忙忙走过场的状态。相反,师生像散步一样,悠闲一点,从容一点,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散步是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行为”,“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宗白华语)
二、回归简约,从减少不必要的“补白”开始
课文中,根据表达的需要,作者往往会留下一些空白,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些空白,有时是一个标点,有时是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补白,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如一教师导读《孔子游春》第二自然段时,根据文本的特点及时启发:“文末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仿照前面的句式说一句话,来赞美一下你心中的大自然吗?”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仿照前面的比喻句接二连三地说开了:
连绵的青山是她强健的筋骨;
奔腾的长江是她流淌的血液;
火红的晚霞是她灿烂的笑脸;
洁白的云朵是她神秘的面纱……
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补白,既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感受到了大自然景色的美好,又习得了语言,可谓是“得意又得言”。
但是,有的课文就不太适宜补白,补白过多会破坏文本的独特魅力,实属画蛇添足之举。如某教师执教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这是一篇童话,课文用及其简洁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短小的故事,叙述了鸟儿与树的友情,蕴含了“信守承诺”这一价值观。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这是课文开头的三句话,每句话都很简单,每个学生都理解句子的意思。面对这样干净、简约的文本,老师抓住“天天”一词,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补白式的场景描述:
师:正是这个“天天”给了我们多少想象的空间!(配乐声起)
师:看哪,当太阳升起时――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师:当月亮挂在树梢时――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师:当雪都融化时――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师:当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
本来这三句话文字简约,意思简单,学生通过读就能体会出简单的文字中蕴含的鸟和树之间的深情,但这位教师却用那么多华丽的语言大肆补白,为了什么?是为了给这堂课增加“看点”吗?近90分钟的课,老师这种奢华的补白语言一直贯穿始终,俯拾皆是。再如:
故事近结尾处有这么一句话――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老师又一次抓住鸟儿“怎样问”这一空白,极力渲染补白:
师:鸟儿忐忑不安地问女孩――
生: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鸟儿心如刀绞地问女孩――
生: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鸟儿近乎绝望地问女孩――
生: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从开始到结课,老师一直徜徉于恣意铺排和观点呈现中。他用自己的情感影响学生,少有给学生独自与文本交流、与同学交流的机会。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品读、体会文本,只能被老师牵引着为文本补白,并为了协助老师完成复沓回环的展示效果,被指定在老师精心铺排的优美语句后,反复朗读那几个固定句式。
其实,这么简约的文本,教师只需组织引导学生自己去品读,学生一定会从鸟儿与树的约定中,从鸟儿与根、与门、与小女孩的三次对话中,从“睁大眼睛”、“盯着火”、“看了一会儿”、“对着火又看了一会儿”、“轻轻摇晃”、“很开心”这些简单明白的动作、神态描写中,读出鸟与树之间的深厚友情,领悟到“人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这一朴素的人生道理。哪里需要那么多补白!哪里需要那么多奢华的排比句!儿童阅读生命的自由成长,需要的是教师的“唤醒”、“激活”,而不是教师一味地恣意铺排,一味地展示自我。虽然教师的“补白”语言极富诗意,极富感染力,但剥夺了儿童与文本交流的机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回归简约,从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始
新课标指出:“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要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但是,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不能过于频繁,否则就会挤占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影响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如一教师公开执教《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课文讲述彭德怀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为了战士的生存,不得不痛杀心爱的坐骑大黑骡子的故事,作者通过对彭德怀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他爱骡子但更爱战士的革命情怀。这篇课文语言的基调是凝重的,可这位教师不顾文本的特点,教学中频繁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先是展示了一组长征的图片:有连绵的雪山,有茫茫的草地,有奔腾的大渡河,有湍急的金沙江。课中还插入了毛泽东《七律?长征》的配乐朗诵,真是气势磅礴,令人荡气回肠。还先后三次播放了《长征》《飞夺泸定桥》的电影片段和红军过草地的一段视频,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艰苦卓绝的环境,最后在合唱《长征组歌》的乐声中宣布下课。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心潮澎湃,下课了,一个个还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惊心动魄的场景中,都忘了这是在学习课文。
这一课上得热热闹闹,情意浓浓,教师文采飞扬、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句式整齐的排比句,描摹准确的形容词脱口而出,尽情挥洒,很有“舞台效果”。可是这堂课中学生的训练和发展的空间被频繁的音视频文件挤占了,学生只是当听众,在配合教师的“激情表演”;学生只是在当观众,欣赏应接不暇的音视频文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滥用那些有趣的、形象的、鲜明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导致学生过于兴奋,这种兴奋可能使学生一连几节课安不下心来。”可见,音视频文件可以用,但绝不能滥用。教师不要总想着展示自己,要尊重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朗读。“文字中的音乐、画面、情感、动作、形象,完全可以通过朗读来表现,不必用太多媒介。与其目迷五色、耳乱八音,不如潜心读书。”学生读成段成篇的文字,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诚如尼采所言:“语文学是一门让人尊敬的艺术,要求其崇拜者最重要的是:走到一边,闲下来,静下来和慢下来。”这一课我们应该极力营造一种静穆的氛围,让学生以从容的姿态去行走,到“语言本质处交谈”,去品味彭德怀“痛”的心理,“爱”的情怀。
学习语文与想象是分不开的,有的时候运用图片、视频反而会限制学生的理解与想象。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完全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诗句想象瀑布之长,感受瀑布之壮美,但一位教师展示了一组庐山瀑布的图片、视频,这样虽然直观形象,但学生怎么也看不出“瀑布三千尺”“银河落九天”之壮美。
我们经常看到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本上的内容都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学生读书就是看屏幕,几乎不用或完全不用课本,这样剥夺了学生阅读课本、静心思考的权利。课堂上需要板书的重点内容,仍然要在黑板上用粉笔书写,这样一方面学生根据板书易于在头脑中建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直接欣赏到教师书写汉字之美,激发学生动手模仿、学习书写的欲望。
因此,当我们使用多媒体之前要想想“为什么用,不用行不行”,要摒弃语文课堂上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让先进的教学手段真正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
四、回归简约,从停止违背编者意图的挖掘开始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教授曾说:“作为一个讲课者,其责任绝非仅限于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还要阐释和引申课文,使文本得到升华,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但挖掘太深,拓展太宽,就容易导致“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的结果,也容易影响学生对编者意图的把握,阻碍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一位老师上人教版教材《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完课文后,屏幕出示:“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后,周围村庄的老百姓便趁火打劫,哄抢了圆明园里的珍宝,比英法联军抢的还要多。”接下来让学生结合资料谈体会。
编者编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受昔日圆明园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我们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们的教材,我们的老师承载着这样的重任。可在上面这一课例中,教师对价值观做出了错误的导向,使学生误认为比英法联军更坏的是中国人自己,从而感受到中国人的劣根性,这与作者的写作目的背道而驰。这种挖掘,偏离了编者意图,搅乱了学生的正常思维,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判断,也不符合新课标指出的“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防止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的要求。
那么,避免这种现象的策略是什么呢?那就是“适度引申,考虑编者”。编者把一篇文章编到教科书中是有一定意图的,单元主题正是编者意图的体现。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学对话增加了编者的维度,可以减少对话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便于引导学生与文本发生深层的对话,提升对话的质量,实现课程目标。挖掘、引申不能过度,更不能偏离方向。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潜心会文,解读文本要全面,要正确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了解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主题,考虑编者的编排意图。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特点、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来制定课时教学目标,进行适度引申。贾志敏老师认为,语文课上老师无限地拔高,拔得高不可攀,不断地挖掘,挖得深不可测,把语文课上“肿”讲“胖”,不是真语文,应当像于永正老师那样简简单单教语文。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我深为目前的语文课过于纷繁复杂的现状担忧!让语文课回归简约刻不容缓!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应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为前提。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那么,语文课堂一定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语文课回归简约将指日可待也!
参考文献:
[1]【德】尼采.朝霞[M].田立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张 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江洪春.语文不可以这样教[J].小学语文教师,2012,(9).[7]邱凤莲.《去年的树》教学的三重错位[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3,(4).
第五篇:台湾回归问题论文
台湾回归问题之我见
在学习了《新中国军事与外交》这门辅修课后,我对本来就很感兴趣台湾问题有了新的看法,课上老师从多个方面为我们分析了台湾回归问题的复杂性,然后我进一步认识到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所产生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其实我以前一直和许多同学一样持武力回归的看法,这主要是基于我们中华民族实在是遭受了太久太深重的压迫和剥削,而我们这代年轻人又是在不断地爱国主义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就像老师上课讲的,我们学的历史课本其实很多都是不全面不客观的事实,因此我首先有必要阐释一下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对台湾问题激进派思想的起源和发展。我们似乎在不断地被强化这样一种思想,就是台湾早晚是会回归的,我们自己(中国大陆)只需要不断发展经济,只要我们的经济实力达到一定水平了,台湾肯定愿意回归了。于是当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不断在媒体上看到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时就按捺不住了,中国收回台湾的时候就要到了!为什么我们政府还是一直保持这种遇到令国人愤怒的事情后仅仅只是“表示强烈谴责”?就不会拿出一点实际行动来?进而网上就出现了各种咆哮体,骂中国政府软弱、外交能力差,很多激进言论也就出来了,在这种环境和氛围的烘托下,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思想活跃,血气方刚,自然很容易成为这里面的主力军,武力统一台湾的想法也就这样逐渐蔓延。
然而,我最近在看了很多台湾本土文人、学者和老百姓的说法后觉得也许真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记得有一位台湾学者曾说过:“我宁愿经济不那么发达,国家不那么强大,但是不能接受我、我的孩子,生活在有限自由的环境里。公平、公正的社会是我的追求,更甚于财富。”我们曾一厢情愿的认为经济的发达是吸引台湾的手段,可是自由和平等才是人家追求的生活方式,而大陆如今的体制无论怎么看远达不到人家所说的公平和自由。“我是一个台湾人民。我的立场是偏蓝的,我乐见两岸的统一,但是不是现在。台湾与大陆血脉,文化,语言文字相通,具有统一的基础。台湾地小人少,市场小,物资少,经济无法达到好的规模,与大陆统一是有益的。但是这个统一有一个前提,就是大陆必须先实现了自由,民主与法制。”台湾学者认为,美国式的民主与法治不是不可能在东方开花结果的,你尽可以说这些都是假民主假法制,然而至少人民大众在这种体制下真正参与了政治,真正以各种方式了解和主宰了国家的前途和发展,自由的思想可以说是真正渗透在了人民的心中。
再说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其实使用武力的严重后果是不言自明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会插手不说,台湾本土人民也会强烈反抗。就算最后把台湾攻陷了,大陆也捞不到什么好处,自我损失先不计算,台湾肯定是一片废墟了,重建起一个现在的台湾哪的需要多少年?最重要还不是这个,把台湾攻陷了就算台湾统一了吗?显然不是,引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你尽可以把我打倒,但你绝不可能把我征服”台湾人民会毁灭自己家远的大陆有好感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总的来说我现在是不支持使用武力的。
然而,如果真的要问我该怎么解决台湾问题呢?我其实也不知道,我只能说经济是必须要发展的,这是大前提,但更重要的是体制也是要改革的。怎么改,何时改,这都需要一步一步来,不可能说一晚上过去早上醒来中国体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台湾就回归了,所以作为年青一代的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尽管如今所谓的“深化体制改革”口号显得是那么的苍白……
最后借用一下教科书式的话,“本着“一个中国”的原则,以两岸人民的利益为基础,以和平的 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增进互信,加大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 合作,通过实质性的谈判,商讨出各方面都基本能接受的方案,改善 和发展两岸关系,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祖国的统一、团结、繁荣。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所有华夏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啊,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希望祖国统一,我也不例外,至于用什么方法统一什么时候统一,我们翘首以盼。
李畅
100155092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