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

时间:2019-05-15 10:4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

第一篇: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

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

1、加强校园“书香”环境的建设,在校园中设置了读书标语,增设了读书橱窗,让校园处处充满书香。利用板报、教室、走廊布置读书名言,展示学生作品,从而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完善管理。我们不断投入添置图书,合理安全师生借阅图书,提高图书使用率。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通过向学校图书室借阅及“献一本,读百本”活动,充实班级图书角。

2、阅读时间落实。每周每班安排一节阅读课,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读过的新书、好书、好文章,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利用每天早读、午间的时间让同学们自由朗读经典诗文,或教材精彩片段。

3、抓好常规管理。学校把建设书香校园当作常规工作来抓,要求每个学生都有一本读书笔记,摘录优美词句和百科小知识,适当写写读后感。语文老师经常检查批改,培养“不动笔不读书”的好习惯。抓好经典诵读。每个学期学校组织一次阅读经验交流会,一次手抄报制作或读书征文比赛。

四、举办“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1、开展读书讲座及交流活动。今秋我们打算邀请辛集市教研员张伟老师来我校进行一次读书讲座。每学期各班也要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以互动的形式探讨读书问题。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竞赛活动。、“读书明星”评比。每学期能读书5本以上,并能精读其中5篇的学生,在该班级读书活动管理小组考核中可申报评为“读书明星”。凡是坚持读书并作好记录的孩子都有可能得到加星的奖励。

3、充分发挥红领巾的作用:利用队会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等栏目;让所有学生都“爱书”、“读书”、“以书为伴”,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在成长中阅读,从小分享读书的快乐。总之,为师生打造一个书香校园是我们的追求和理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一段时间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校园充满了书香气息。读好书,好读书,多读书的氛围初步形成。师生通过阅读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认识水平和综合素养。

第二篇: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

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

草场小学 吴广亮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当今许多家庭,添置了现代化的家具,购进了高档乐器和丰富多采的玩具,其目的不就是为孩子创设一个温馨舒适、文明高雅的家庭环境吗?但许多父母往往每想到为自己的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可见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读书可以获取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而一个人的良好读书习惯需要从小抓起。因此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十分必要。

新课改环境下的学习,仅仅从课堂上和课本中获取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必须把孩子的兴趣吸引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中。孩子或取知识的途径,除了亲自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外,就是进行课外阅读。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的视野,帮助人融入广阔的社会空间;阅读能够沟通人与人类的心灵,使人获得以高尚的心灵对话,吸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丰富文化的积累,发展思维和智慧,接受美的陶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人的修养和品味;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家长要积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正确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

首先,家中要有书,有的家庭摆设有高贵的电器,却缺少书籍。有的家庭虽然经济一般,但书架上摆满了书,尽管好多书孩子一时还看不懂它们,但这许许多多书本身就是一种熏陶在家里,家长应为孩子专门准备一张书桌、一张凳子、一盏台灯。条件许可的,可以为孩子设立单独的书房兼卧室。孩子在阅读时,家长尽量不要打扰孩子。孩子过生日时,取得进步时,逢年过节时,家长可以买好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有条件的家长应坚持给孩子添置图书,及时给孩子订阅报刊。阅读专家说,所有的阅读从选择开始。因此在开始阅读前,必须有足够的图书储备可供选择。但光有储备也是不行的,图书应该是举手可拿伸手可触的;图书还应该进行展示,让书的颜色书的质地书的形状书的气味吸引孩子们的眼球。选择本身就是阅读活动非常重要的部分。建议设立家庭图书架,坚持每月拿出固定的钱来买书、藏书。如果从孩子出生开始,每月为孩子买一本好书,到十八岁上大学前,他的书架上将有200本好书。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个精神宝库。书香世家首先要有好书代代相传啊。

家长要经常和孩子到书店或图书馆去感受浓浓的读书氛围。在充满书香的环境中,孩子会感受到一种神圣的感觉,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

家长的阅读示范对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重要。在一个热爱读书的家庭里,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喜欢读书。家长要为孩子精

心挑选读物,所选读物要注意广泛性、多样性、健康性、同步性。对学生来说,最好能结合所学课本,选择相应的课外读物。家长最好与孩子一起阅读,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多用书本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孩子感觉读书的好处,知识的神奇力量,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你阅读了,孩子会学着做的;孩子读到了困难体会到了快乐,会和你说个不停。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他们听的能力比看的能力强,他们听到了丰富的词汇和大人对书的理解。这样,在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词语和句子后,他会自动地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要经常给孩子朗读,为了调动朗读的积极性,还何以丰富朗读的形式,比如说分角色读,配乐朗读,对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找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读给爸爸妈妈听,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

要持之以恒地阅读。可能和孩子一起读一两天,我们是能做到的,但读一个月读一年,我们就做不到了。可能消闲的时候,阅读的兴致很高,但工作太多身体疲劳时候,我们就不想读了。其实,你和孩子一起持之以恒地读,不仅是阅读积累、阅读习惯的需要(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要21天),关键是一个阅读姿态,是一个生活理念。坚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活理念。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奥斯勒的十五分钟读书法。奥斯勒是加拿大著名的医师、医学教育家。由于他对事业的热爱和兼任多种社会工作,除了睡觉、吃饭外,他的日程表安排得满满的,甚至连读书的时间都没有。为了挤出时间,他规定自己必须在睡觉前抽出15分钟来阅读喜欢的书。因此,无论他忙碌到多晚进卧室,他也一定要读15分钟的书后才入睡。许多年以后,奥斯勒对睡

前15分钟阅读的效果进行过计算。就一般的阅读速度而言,1分钟可以读300个字,15分钟就能读4500个字,一星期可以读3.15万字左右。一个月读完12.6万字没有问题。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阅读151.2万字了。如果一本书平均以7.5万字计算,一年就可阅读20本书。奥斯勒坚持睡前读书15分钟达半个多世纪,共读了8235万字,约1098本书。“睡前15分钟”的阅读,不但使奥斯勒博学广闻,医学研究更加硕果累累,还让他这个医学专家成了文学研究家。

家庭生活是少年儿童走向社会,走向人生的第一起跑点,他们对家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和依赖。儿童具有好模仿,辨别能力差的特点,所以家长要注意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新课改需要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的支持。让孩子与书结缘吧!

第三篇: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环境。近年来,在国家教委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园所的园容园貌有了较大的改观,现代化的设施一应俱全,物质环境的创设已经相当丰富。精神领域的创设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重视。我们幼教工作者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心理的健康。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呢?通过学习《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实际教学实践结合,我积累了一些经验,愿与同行们一起分享。

一、创设良好的师幼关系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幼儿与教师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氛围,其中最主要的幼儿与教师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氛围,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因素,因为幼儿期幼儿的情感是十分脆弱的,容易受到伤害,所以,教师应从尊重、关爱、理解、帮助等多种角度去感化幼儿、教育幼儿,努力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例如,小班幼儿刚入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会出现焦虑和哭闹现象,内心充满恐惧和不安,这时教师就要从生活照料入手,同时为幼儿准备色彩鲜艳,材料轻软、安全的布娃娃,毛绒小动物等玩具,在教室里贴上幼儿与家长的照片,开设多个“娃娃家”活动区等,将教室装扮成家的样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给予幼儿无限的关怀,帮幼儿穿衣服,拍幼儿睡觉,以动作、表情等各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爱抚,向幼儿传递爱的信息,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使她们感受到妈妈般的爱和温暖。

二、帮助幼儿创设良好的同伴关系

良好的同伴关系,在于教师如何引导。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的总是霸道、自私、不懂谦让。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教育内容,引导幼儿学会与人交往,例如:发放玩具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就开始争先恐后地去抢,这时老师要及时的教育幼儿和同伴一起玩;小朋友进洗手间时教育幼儿不争先、不推挤,要排队等候。小朋友间有了矛盾,老师要教育小朋友要友好相处,幼儿园是一个大集体,是我们小朋友的另一个家,我们在一起是好朋友,好伙伴,在这个家庭里我们要互相帮助,有困难一起解决,有玩具一起玩……教师要深入孩子中间,亲密接触与交流,引导幼儿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创设适合幼儿成长的心理环境。

三、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

成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

1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教师与幼儿的接触只是在校方面,教师在校注意自己对孩子的情绪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最主要的方面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因为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最多,父母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孩子。教师要求家长在家做到:

(1)坚持要求孩子用语言而不是用动作来表达愤怒。当孩子生气时,鼓励他大声讲出来,并尽可能说出原因。

(2)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3)禁止孩子在发怒时打人。一旦出现这种行为,家长应立即给予惩罚。

(4)鼓励孩子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而不是用委屈和抱怨的消极态度。如孩子告状说:“他打我……”家长可以回答说:“大声告诉他别再打你。”再比如孩子告状说:“小丽拿走了我的玩具车!”家长可以说:“你去问问她,现在能否把车还回来。告诉她那车是你的,你想把它要回来。” 教师或父母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大人分享自己的情绪。

3教师或父母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教师或父母发现幼儿情绪不对时,可转移幼儿注意力,玩幼儿喜欢的游戏等,设法让幼儿开心,教育幼儿不要总想不愉快的事。

四、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给予合理评价

在一个班里,由于先天素质和家庭环境的差异,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特点,有的热情大方,善于言辞;有的孤僻沉默,整天不语;有的活泼敏捷,活蹦乱跳,教师应了解其产生的根源,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使其纵向发展有所提高,慎用横向比较。如果对幼儿的活动及活动结果要求过严,指责过多,评价不公正,甚至挖苦的口气或不合理的惩罚,必然会挫伤幼儿的心灵,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对自己和周围环境发生怀疑,对自己的行动或自身产生羞怯感,进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友好、亲切、尊重、充满社会情感的关系,才能使幼儿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指导,敞开心扉地表达自己的心理动态。

总之,我们幼教教育工作者应该为每一位幼儿提供安全、快乐、自尊、自信的心理环境,让每一位幼儿在幼儿园这片净土里健康成长

第四篇:关于环境创设的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读《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七连问”》有感

抽空读了学前教育第九期《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七连问”》这篇文章,最大的感觉就是——写的真好!环创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环创过程中,我们有疑惑,有问题,有困难,可是该怎样解决?就像文中所说:环境为谁的发展提供机会?究竟谁是环境的主人?

我们一直都在强调“环境是不说话的老师”,“让孩子在环境中成长„„”可是我们费尽心机创设的环境,真正是孩子想要的吗?这让我想起很久之前看过的一篇介绍德国幼儿园环境的一篇文章。和德国幼儿园相比,我们中国的幼儿园真是堪比高大上,因为在他们的幼儿园里没有宽敞明亮的大厅,没有五颜六色的跑道,没有精心布置的墙壁,甚至很多幼儿园都没有在每个班都放一架钢琴„„他们有什么?有枯矮的树枝、弯曲的水管、零散的轮胎,板条,树桩„„;有大大的沙池,里面有孩子需要塑造造型应有尽有的模具„„戏水池里并没有色彩艳丽的玩水工具,水槽、水管、能灌水的木箱,孩子们在这里能亲自体验到水的流动,器皿的存水,流动等自然状态。我想,孩子在这样的状态下玩水得到的经验一定比我们用鱼缸,水盆让孩子玩水得到的经验丰富,感受会更深。这才是最原始,最自然状态下孩子的探索和发现吧!在孩子眼中,自然环境下的游戏永远比人为创造的环境有趣的多。

在创设环境中,我们往往会按照我们的想法创设,却忽视了孩子的需要。例如每个区域的文字标识,孩子真的能看懂吗?如果孩子看不懂,这个文字标识有什么用呢?老师每天都在为创设环境而忙碌着,可是孩子真正得到了什么?我们创设的主题环境体现了老师和孩子的学习过程,这种老师做的环境,对孩子真的有影响么?就像文中所说:环境被外在的原因绑架了。老师们被各种专家指导、被各种检查扫描。环境在老师们的手中不断变换,却没有真的和孩子交流。环境在要求和告诉孩子们应该“这样做”,却很少能激发孩子的自主探索。环境的价值应该体现在真正是孩子需要的,并且能促进孩子的发展。教师的遐想并不能代表孩子的期待。教师所做的,应该是真正去观察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需要的过程,为孩子提供思考的创造的条件,这才是真正让孩子自主发展。

我们现在的误区就在于束缚孩子太多,施加了太多的人为因素,不能真正放手让孩子去做。所以孩子们只能在老师创设的环境中被复制、粘贴。而作为我,孩子们的老师,该怎样改变现在的状态?该怎样去寻找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环境创设?我只能悄悄尝试,慢慢改变了„„我相信,答案就在我的摸索中!

杨珊娜 2015年10月

第五篇:环境创设

环境创设计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而这里所说的良好环境又是实现教育目标、保证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根据这一条例,幼儿园应积极开拓空间,为幼儿创设出适合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环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许多相关研究也表明:只有能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才能被称得上是有价值的环境,才能成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环境就像一位默默无闻地老师,静静地发挥着他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可见环境对幼儿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创设良好的环境应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和教育相适应。

一、创设安全、和谐的家庭化环境,努力营造另一个“家”。

2—3岁的幼儿情绪发展的明显特征是易感性和易变性。他们的情绪外露,易受环境的影响,有强烈的情感依靠,动作发展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为了给幼儿营造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让幼儿产生安全感、信赖感。我们在教室这一有限的空间里,利用书架、操作台等划分出一个个既独立又方便,又源于幼儿生活的活动区域。如舒适休闲的阅读区,里面的地板上铺上了色彩鲜艳的垫子;幼儿随手能拿到书的小书架和挂在墙上的小书袋里装满了适合他们看的各种图书,软软的玩具靠垫让幼儿看书时更舒服,同时这些大小不同的绒布玩具靠垫也可以满足幼儿搂抱的需要。又如娃娃家和电话亭,总能吸引很多刚入园的幼儿,他们一边玩一边还自言自语,留有眼泪的小脸上又露出了甜甜的笑容。还有孩子们自带玩具布置成的玩具角,里面有男孩们喜欢的奥特曼、天线宝宝、汽车、枪、也有女孩子们喜欢的洋娃娃、长毛绒小动物……这些区角把教室划分成了一个个自由的游戏空间,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由游戏。随着活动的开展和幼儿发展的需要,我们不断改变这些设施,使每一个空间里的活动具有多样性,材料具有丰富性,不断给孩子新的刺激,使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环境教育作用。

1、爱的教育,建立浓浓“师生亲子依恋情”。

进入幼儿园,孩子们第一次离开他依恋的家人和熟悉的环境,出现哭闹现象是比较普遍的。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心理上就会出现不安全感,对离开父母产生分离焦虑,所以往往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此时,让幼儿感受老师的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家”是温馨的港湾,我们可以营造家庭式的氛围,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教师应多与幼儿肌肤相亲,如摸摸幼儿的小脸,拉拉幼儿的小手,抱抱他们,亲亲他们,说说悄悄话,让幼儿充分感受你对他的爱,感受到老师就象妈妈一样,让幼儿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老师的依恋上,从而产生安全感,从而再慢慢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给每个孩子“家”的感觉。我们把幼儿园设计成“家”的布局,有宝宝餐厅、宝宝卧室、宝宝厨房、宝宝客厅等。把墙面“刷”上淡粉色、淡绿色等温馨、和谐的“涂料”;挂上有卡通图案、色彩鲜艳的窗帘;贴一张“宝宝全家福”的照片;摆几处小方桌、小沙发、小床,再放上几只柔软的小靠垫……看:孩子们在小厨房里“切切茄子、洗洗干净,炒呀炒呀,饭菜香香”;在小卧室里抱抱、哄哄“宝宝”;在客厅里拉开拉链、解开纽扣,打开老师制作的布艺小包,掏出心爱的玩具;累了在小沙发上休息,乏了在地毯上躺躺……一个个俨然象小爸爸、小妈妈,一副悠闲、自在的画面,孩子真正地感受到了"幼儿园象我家。

2、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学会“理解”幼儿。

幼儿来自各种不同的家庭,而不同的家庭又有不同的教养方式,使每个幼儿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托班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行为表现大都是真实流露,没有虚掩。在教育实际中,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和天性往往因主观和客观等原因而不能得到落实。因此我们尝试使用“理解幼儿”的教育策略,力求走进幼儿的世界,真正的了解他们。孩子的适应能力有强有弱,有时比较外露,老师往往给他们以更多的观注;而忽视了那些不声不响、十分听话的孩子,看上去他们的适应能力似乎很强,没有任何的不适应,但他们的内心却有着对外界环境的恐惧感,这些孩子的心理是最需要关爱的。我们要尊重幼儿的差异,学会理解幼儿,并从内心接纳幼儿的各种习惯。如:抱着熟悉的玩具睡觉;用奶瓶喝水;趴着睡……,教师不用一个标准要求孩子。对托班孩子来说,教师的“理解”是他们成长中的甘露和阳光。

影响和制约幼儿入园适应能力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仅从环境创设这点入手简单阐述了我的观点。只要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相信幼儿都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并以此为起点,走好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

二、创设引发幼儿活动的环境。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几乎对任何动态的环境都感兴趣,他们总是喜欢通过自身的活动了解环境,并参与环境。因此幼儿园环境应是引发幼儿活动的环境。如:在区域活动的各个区角中张贴各种标志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在结构建筑区贴上大厦、道路、房屋等图片,并配备齐全的积木,可激发幼儿建构的欲望。幼儿对环境中那些可操作的、通过自己的行为能加以改变的或处于半成品状态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探索的愿望。所以,教师应多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具有多功能的玩具材料。如,在活动室布置剪贴角、小制作角等,让幼儿用碎布、树叶、旧饮料瓶、贝壳等废旧材料,进行剪、贴、画、拼、印等。幼儿在玩玩做做中随意创作,促进了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同时让幼儿参与活动室与活动区域的布置。

三、从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眼光来创设环境。

墙面布置平面图、立体图、实物相互搭配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幼儿对认识事物的直观作用,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在愉快、自主的情绪下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幼儿园的墙面布置,老师可结合教育目标,老师与幼儿一起利用彩纸等,经过剪、贴、涂色、拼、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春天》主题图。

四、把空间还给孩子,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让他们自己去布置,使孩子们置身于环境之中,把活动室多余的物品搬出去,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放进去。给孩子自己支配的空间,并能利用自由的时间去整理、布置。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是蕴含在环境之中,而且蕴含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如果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并请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发展动手操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愿望,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在幼儿生活中渗透科学。

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科技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未来的世界将是科技现代化的世界,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建设的生力军。他们天生具有好奇心,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注视、跟踪、观察、操作、提问等。因此,环境是幼儿学科学、进行科技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前提。幼儿园的科技教育除了可利用客观的环境,使幼儿在接触广阔的大自然、大社会中接受教育外,还应尽可能地创造幼儿园的微观环境。如:园地、自然角、科学发现室等,并充分发挥它们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在我们幼儿园种植了各种树木、花卉(如:竹子、紫薇、桂花、梧桐等,常绿树、落叶树、乔木、灌木、藤本……)有不同生长期和不同体形、色彩的花叶果、还有大片的绿荫草坪。真正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在户外活动时,孩子常常被这些花草树木所吸引。孩子们通过幼儿园丰富的环境,体验了自然科学带给他们的快乐,同时,他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奇妙,也培养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植物的热情。

六、创设墙面环境,让幼儿在与墙饰的对话中感知科技知识。

对幼儿来说,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而在幼儿园更多的时间是在活动室里。因此,墙饰就成为幼儿耳濡目染、形影不离地朋友,让幼儿与墙饰对话,给幼儿带来科技知识就显得极为重要。

七、创造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敢于探索。

心理环境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前提。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气氛中,在心理上有安全感的环境中,能使他们集中精力去尝试和探索。

环境是幼儿情感上可以依赖的环境,是幼儿通过多样化的材料获得适宜发展的环境,是幼儿充分发挥自主性的环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环境。当幼儿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能积极自主地参与游戏,满足情感的需要、动作发展的需要和认知发展的需要,能获得更为丰富的有益经验,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在安全、温馨、动态的环境中和谐、愉快地成长着,作为托班老师,我们将不断研究、探索,创设与幼儿发展、需要相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

下载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空气清新。孩子学习的地方不拘大小,但空气必须保持清新。因为孩子学习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和能量。清新的空气能够为孩......

    创设良好家庭学习气氛与环境(写写帮整理)

    创设良好家庭学习气氛与环境据中华教育资讯网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在小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最强大的、无所不能的权威,所以日常生活之中当孩子遇到其认......

    为幼儿创设一个健康良好的教育环境

    文章标题:为幼儿创设一个健康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乐园,幼儿园提供的环境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环境,满足他......

    用责任方法细心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用责任方法细心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教子有方家庭”事迹材料 作者:徐秀芝 我有两个女儿,她们是自信、进取,积极向上的孩子。生活中的她们喜欢运动,热爱读书,尊敬长辈,团结同学......

    环境创设方案

    环境创设方案(一) 整体创设分为五大块:主题墙的布置、区域活动的创设、幼儿作品的展示、幼儿评价、家园联系栏主题墙的布置存在的问题: ①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 ②墙......

    创设优良环境

    创设优良环境,精育茁壮幼苗 宁阳县东庄镇山阴幼儿园创建于1980年2月,占地1681平方米,建筑面积520平方米,现有3个教学班,在园幼儿134名,教职工11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我园有独立......

    环境创设 教案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概念、主要内容和注意点。 2.掌握班级环境布置的理论基础。 3.对班级环境创设产生兴趣,体验环境创设的乐趣。 ◎......

    环境创设总结

    环境创设总结 大一班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我班的幼儿年龄均在5——6岁之间,在这时候的孩子表现为好奇、好问、好学,有意注意开始占明显优势。凡事都爱围着讨论,问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