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作文(精选)

时间:2019-05-15 10:4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破万卷作文(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破万卷作文(精选)》。

第一篇:读书破万卷作文(精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人人都有自己最喜欢的名言;人人都会把自己喜欢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人人都会用自己最喜欢的名言来激励自己前进。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欢的座右铭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

有神。”这句话的意思是:读许多书后,写作文时像得到神仙的帮助一样,语句十分优美。

以前我只知道玩,怎么好玩就怎么玩。写作文时,若是在家里就让妈妈告诉我写;若在教室里,就拿出作文书来抄。

可是,有一次妈妈说再也不告诉我写作文了,并且也不允许我抄作文书了。还说如果我再抄作文,她就把作文撕了,让我重写。这可把我吓坏了,因为这次的作文我重来没写过,妈妈又不告诉我写,又不允许我抄作文。紧要关头,我只好乞求妈妈的帮助。最后,妈妈终于松口了,但是妈妈同时有一个附加条件——规定我每天都要读书,并且还要背诵好词、好句、好段。开始的几天,我把读书当成任务去完成。后来几天,我认识到了读书的好处,天天主动去读书。后来,老师让我们写《第一次学骑车》,我看到题目后,很高兴。因为我在作文书上看过许多篇《第一次学骑车》。当我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时,老师看了,一会儿说这处描写的好,一会儿说那段描写的细致。还给我打了A+,并且当范文在班上朗读。这下真正让我尝到了读书的甜头,以后我就更爱读书了,从此作文也不再是我最头疼的事了,并且总有写不完的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将永远刻在我心中,并伴随我一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名言,有的名言飘逸别致,有的含蓄浑厚,那一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言是我最喜欢的。有一次,我的作文怎么也写不好,就去房间里闷闷不乐的看书。当我看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名言时,我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我平时看的书太少了?从那以后,我跟书成了好伙伴,渐渐的提高了写作水平,我永远不能忘记那句名言,是那句名言教会了我如何写出好的文章,每当我遇到不懂不会的作文题目时,我便会用这句名言来鼓励自己。这句名言让我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让我体会到了写作的奥妙,也是这句名言使我热爱上了写作。这句名言让我感受到了想要写好作文要多看书,多品书,了解这本书的精华与妙点。也让我明白了要积累书中的妙词奇句。懂得书上句段的难句的意思,了解这句话为什么要这样写,它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不仅要会,而且还要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还要写出自己的风格。多读书就像是一场艰苦卓越的旅行,旅途中既有风也有雨,既有阴也有晴,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只有下定决心启程才会达到理想和目的地。如同一棵小树,只有播种,才会发芽,才会茁壮成长,才会有收获。我觉得这才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真正境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前苏联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的意思是说:读书是非常重要的。我喜欢这句名言,因为它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读书。

记得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暑假里,爸爸从书店给我买回来一大堆书,有《白雪公主》、《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三百六十五夜故事》„„让我在暑假期间看。没想到,我随意拿了一本《三百六十五夜故事》一看,我就被书中的动人故事迷住了,其中:一只老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老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我觉得乌鸦可笑又可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来,二零零六年的高考结束,爸爸问我:“你知道今年考大学的作文是什么?”我回答说:“不知道”爸爸告诉我:“是乌鸦老鹰的故事,根据故事自拟作文题。”接着,爸爸给我讲这个故事,爸爸还没有讲完,我就说:“最后牧羊人把乌鸦抓住了”.爸爸吃了一惊,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说:“我早就看过,是乌鸦不自量力”.我一边说一边去取书,给爸爸看。爸爸看了拍拍我的肩膀连连称赞,说我爱读书,将来一定能成才。从那以后,我更爱看书了。看书多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都有了明显地提高,这使我尝到了读书的甜头,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书籍,可以讲述许多有趣的故事,给我们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书籍,可以打开灿烂多姿的知识宝库,引领我们走进辉煌的科学殿堂。书籍是智慧的矿藏,给我们强壮的营养,让我们领悟更多做人的道理。我爱读书,它是我永远的老师,是我最快乐的天使„„让我们多读书吧,读书会让你获得很大的进步。

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伟大的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错,在我的书柜里,放着不通的书,有童话类,故事类,想象类,侦查类,古诗文,成语故事等等等等„„当我寂寞的时候,我会忍不住拿出一本书来津津有味的读出来,这些书,我看过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但是,无论怎么看我都不会厌倦。散文吧原创

我的姥爷也是非常喜好读书的人,所以他知识渊博,让爸爸妈妈都非常尊敬他,只要我一去姥爷家,不管是肚子痛还是怎么了,我都会先取出一本是来看,慢慢的品着,读着,看着。我渐渐的也成了一个“小书虫”了。

姥爷家的书也有很多,例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也多有名的书籍„„。

有一天,爸爸妈妈姥爷出去了,让我自己在家中玩耍、嬉戏,他们说会很晚回家,姥爷明白我的心意,给我留了一些有趣的书籍在家中看,我这个人,一看书,就会忘记时间、忘记姓名、忘记了痛苦,什么都忘记了,但是,唯一没有忘记的就是知识,时间飞逝的很快,让我感觉只过了几个钟头而已,我从早上8:00看到了13:00肚子的声音才使我醒来,从那个书的梦中醒来。我去买了东西,然后继续看、继续读„„的确,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最喜欢的一句读书名言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因为它激起了我读书的兴趣。

每当下课同学们都出去玩儿了,我的脑子里刚有这种念头,但刹那间,我想起了这句读书名言,心中涌上一股强烈的求知欲,便埋头读书,同学们都说我读书时专心致志、一丝不苟。

长时间的读书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从寥寥无知变得见多识广,在考阅读理解题的时候,这些文章大部分都曾是我读过的,所以这些试题对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许多次考试我都得了满分,在年级中突出,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尖子生”。

同学们都十分羡慕地问我:“你考试怎么得满分的呀?是不是有什么诀窍?”接着,全班人接二连三地问我,我依然沉默不语。

我走到讲台上,说:“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想知道我是怎么考满分的,又有什么诀窍。”同学们齐刷刷地点了点头。“同学们,因为我保持了一种良好地心态,只有这样才是考高分的保障,如果骄傲或垂头丧气,那么,肯定不会有好成绩。”讲到这儿时,同学们早已一头雾水。“我的诀窍在于我常常读书,善于积累,这样日积月累就会懂得许多知识,才能考满分。如果单凭一是空想肯定会是——徒劳无功。

这句读书名言时时刻刻鞭策着我要多读书,所以我喜欢这句读书名言!

第二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谈写字教学中的读帖

郑利(教师 小教高级)

电话:***

邮编:223336

江苏省淮安市渔沟镇韩圩九年制学校

前人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来阐述写文章的道理。而这一点对于学习书法(软笔或硬笔)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学好书法,除了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外,还必须广泛的读帖。下面就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小学书法教学中的读帖。

首先,应搞清“读帖”的含义。“读”就是阅读,包括观察、分析、比较、理性的思考、品读;“帖”我们可以理解为一切书法艺术作品,包括古今名人墨迹碑帖等。读帖的目的在于揣摩书法作品中的书写技巧及其精神,以提高自身的书法水平。作为小学生来说,往往注重的是临摹,尤其缺乏读帖的习惯,势必不利于学生长远学习书法的成长。教师在书法教学中就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善于激发、引导学生去读帖,从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良好的思考习惯。我们可以尝试:

一、先讲后读

“讲”什么?讲方法,读帖的方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帖”,但是他们不知道怎样读帖,教师应当给予正确指导。目前,绝大部分学生练 1的是颜、柳、隶体,无论学生习的是哪种字体,读帖的方法是通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书法的作者、成就、字体艺术风格等方面去了解、品读。更细一点,要去揣摩所学字体的笔画、结体、布局特点,把握书写规则。

在老师正确方法的指导下,学生去尝试读帖,去发现、感悟欧体的刚劲清秀,颜体的庄重宽厚,柳体的方劲刚健,赵体的圆润洒脱等等。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学习中能够逐步体会到各体的书写技巧。长期的读帖让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同时也培养起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我想,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读帖,多了解一些书法规则、常识、故事等,不断丰富自身书法知识,显然是有益地。

二、边读边思

学而不思则罔,读得目的是学。读帖过程中,静心思考很重要,这是内化提升的过程。如读到写的姿势时,要求学生应做到“头正、臂开、身正、脚稳”八字,与自己比较一下,是否做对了,这样做的好处;再如:点有方、圆之分,横有垂露、悬针之别,什么情况下写什么笔画皆有书写规则。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去思考、方能感悟其中的书写技巧。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一次骑马外出,在野外荒草丛中见一石碑,走近一看,碑上有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字,他觉得字写得好极了,就回过马来认真地看,仔细琢磨,天黑了,干脆躺在碑前过夜,这样一直过了三天他才离开。可见,欧阳询很注意广泛读帖,研习他人优秀法帖,难怪他能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三、读练结合无疑,读帖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习书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欣赏等诸方面能力,丰富学生的书法知识。学生的眼界高了,欣赏水平提升了,自然促进学生书法水平的成长,所谓功夫在字外不无道理。当然,光靠读帖是不行的,刻苦的练习必不可少,我们要认识到读来的理论对于书法学习的指导意义。读思结合,读练结合,一定可以更好、更快地帮助学生提高书法水平。

四、读帖与修养

字如其人,字体现书者的功底、性格和修养,教学生习字也就是教孩子做人。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帖,自己就必须先“读帖”,除了读书法一类的帖外,还应广泛涉猎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从中汲取有益营养,丰富知识,提高修养,以渊博的知识和端正的品行去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明确写字的目的,不仅仅是要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会堂堂正正做人。

和读文章一样,“书”的神韵需要你去用心揣摩、感悟,作为写字教学的重要环节“读帖”作用尤显重要。因此,要想在书法教学中有所突破或是发展,就必须学会引领学生走进读帖的境地。

第三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语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浅谈小学阅读与作文的联系

岳阳市君山区西城九公里小学 杨冬杰 ***

大家都知道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结果却差强人意.学生畏之如虎,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和写作水平.成了一直以来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难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与大家进行一些交流,权当抛砖引玉.大纲中指出 “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通过文本的学习来积蓄知识。作文的目的是为把获取到得信息记录并传播,从而叙事、言物抒发感情。但是现在的现状是:大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没有兴趣,他们喜欢通过电视以及电脑互联网来获得信息,学习的功利性强,阅读成为了应付,根本就静不下心来认真阅读。而写作文时由于缺乏了阅读的积累,习作起来感觉吃力,没有内容可写,没有办法抒发自己情感的,阅读能力明显不足。

叶圣陶先生说:“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何谓兴奋点?即文本中的描写动情处、词句优美处、生动有趣处、思维创新处。这些兴奋处可以成为读写训练点。就怎样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提高学生的读写兴趣简单谈几点:

一,个性批注,抒发己见

批注是读写结合最随意的形式,一边读一边在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思之处写上所得,可以是疑问,可以是感悟,可以是提示…….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便于读完后整理自己的思路。这既是一种读书方式,也是—种学习工作的能力。此时读是在理解、比较、质疑、联想、创造中的读,是较高层次的读,批注则是充满思辨的写。

二,趣味小标题,锤炼归纳能力

拟小标题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实践活动——小标题既要紧扣课文内容,又要推敲用语的表现力。在结合课文实际的前提下,在给文章分段的基础上,来编写趣味小标题,做到言简意赅,既能概括内容又富有趣味性.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拟的小标题被大家欣赏,所以在用字上煞费苦心,讨论时都据理力争。比如教学《晏子使楚》时,大家争相用优美的标题展现,这样既完成 2

了本课的教学,同时也告诉孩子们如何使用小标题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三,激情仿写,潜移默化长水平

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句式、立意、构思、结构或写法等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仿写有两个层次:1低级仿写——模仿阶段比如在写云时,让孩子们先仿写,理清该如何去写。主要适合低年级学生刚学写作文时入门打基础.2高级仿写,从仿到创。中高年级仿写就应该从低级仿写提高到自己创新。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上的创造意识,是使读写结合从根本上得以实现和超越的一个转折点。

四,续写课文,展开想象的翅膀。

课文中,有些句子后面留有空白,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填补,在后面续写,同时对学生的理解也是一个考察。如学《桥》时除了课文上的片段以外,我让孩子们继续写老支书在临死前的心理活动和还有什么话要交代家人.让他们展开想象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到老支书的崇高品质.五,综合习作,提高实效

综合习作是一个单元的大作文。在单元的每一篇课文阅读教学中都可带着指导性。有的课文在理解文题时,可以指导作文审题及自己拟题;有的课文在总结主要内容时,可以指导学 3

生选材;有的课文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时,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抒发真情实感,有的文章词句优美,可以指导学生积累词语并学习遣词造句……在单元作文时,我们只要带领学生把平时所学串成串,学生便会忆起所学写作知识并进一步熟悉,乃至运用。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比习作时教师一股脑倒给学生一系列方法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和认可,体现了平时教与学的积累。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只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积累.想写好一篇作文,就应该鼓励学生认真阅读,认真积累.做到读写结合.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4

第四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定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高三一轮复习指导

【课程介绍】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要想在高考中语文取得好成绩,学习就不宜太过功利,功利让人浮躁,浮躁让人心乱,心乱则难以沉潜下去,只知做题,不知读书,最终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不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也不强,还会影响到今后的发展。因此,端正学习态度才是最重要的。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赵秋盈同学,从她的读书和写作心得来体会读书的重要性,并从中借鉴一些好的读书和写作方法。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赵秋盈高三(2)班

(赵秋盈,语文高考成绩134分,其中作文54分,考入香港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写作可以很难,我们紧握钢笔,听着时钟的滴答,在考场上焦急万分,没有任何头绪,脸色和试卷一样惨白;写作也可以很简单,当我们心中有故事、有笔墨、有倾诉的冲动时,一切难题便迎刃而解。

写作,我们需要一个触发点与落脚点,也就是写什么,为什么写。有了针对性,写出来的作文便不再是泛泛空谈的政治论述,而是具体、细腻、融入个体情感的生命缩影。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与关注点也就不同,因此每个人关注的领域、选择的出发点各异。于我而言,我非常喜欢看书,写作的内容经常与文学有关,故在此强调一下阅读的重要性。

文学这个领域非常宽泛,相比于经济政治可写的内容要多很多。作家坎坷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小说人物的人性与信条,时代背景下的社会认知与准则,散文中的人生哲理与处世态度,诗歌中的经典意象与充沛情感,甚至写作手法与技巧都可以是我们的素材。高中三年我写过许多有关文学的作文,《有我无我》写的是写作的两种态度,《和而不同》写的是文学的丰富与各异,《一枝一叶总关情》写的是诗歌中枝叶这一意象,《春来草自青》写的是作家以及其作品的坎坷经历。饱读诗书让我在任何题目下有的写,而且能找到最合适的点,写得轻松自在、游刃有余。

由于高中学习生活非常紧张,我们读书的时间极其有限,选择合适的书籍阅读便成为重要的任务。我觉得我们需要读两种书——经典的与热点的。

经典名著对我们写作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不知何时就能用的到。对于我这种经常纯粹以文学为例的学生,涉猎必须广泛,方能有的写,还不显牵强。有足够深的积淀,文字才能不干瘪、苍白。我在阅读时有一个原则:可以不喜欢,不可以不了解。再不喜欢的书,也要把前言通读个明白,了解作者生平、社会背景与作品主旨,必要时要记些细节。文章讲究详略得当,不喜欢的书略写时也会用的上,有上述知识储备才能在讲述时避免贴标签之嫌。

拿我自己举例,我非常不喜欢福楼拜冷静、客观的零度写作,《包法利夫人》也没有读完,但由于我了解故事的情节与脉络,作者的写作手法,我依然可以在《有我无我》中以这本书为例,细致分析文学中的无我之境。

当然,我们不可能对所有名著都不感兴趣。每个人总会有一两本视如珍宝的枕边书,它早就嵌在我们的生命中了。这种书对我们而言是非常宝贵的,因为我们往往从众多书中读出一本书,却很少能从一本书中读出许多书。我是个简·奥斯汀迷,最爱《傲慢与偏见》,这可以是一本反映十七世纪英国乡村的社会小说,也可以是一本反映恋爱青年心理的爱情小说,也可以是一部尖刻幽默的讽刺小说。它就像是一颗钻石,八箭八心,各个侧面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种书就是你写作的百变素材、万能杀手锏。但其实想把它运用好也很难。因为我们太了解它了,一提起便刹不住笔,洋洋洒洒,写着写着可能就偏离了作文的要求。这时候,我们一定要意志坚定,只取与文章主旨相关的,其他无关内容一定要忍痛割爱。就算是相关内容,写时也要精当,我不建议平淡叙述,我更偏爱细节描写,这样更有画面感与感染力,文章才绵里藏针,有力道。下笔时,要选择最典型的画面,将人物定格于各自经典的生活状态,借此反映当时的社会心理。

饱读经典名著,我们的文章便有了充实的内容,但有时还缺少议论的点睛之笔。我们自己能想出当然是好的,但在考场上,有限时间内我们很难想出令人叫绝的议论。提前看些热点的杂文、散文,说不定其中精辟的评论就能用上。去年西城区模拟的一篇范文中有这样一句议论: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我当时特别佩服文章的作者竟能写出如此有哲理的议论,膜拜了好久。后来当我读到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时,我才知道这原来是句抄袭。《自由在高处》这本书中有很多精辟的议论,也适合于我们的写作内容,比如:“当作家拿不住笔时,这个时代没有谁比谁更幸运,只有谁比谁更不幸”,“人应该有第六种基本权利——不被告知权”,当然用的时候,我建议

注明出处,这时它还能增强论证力度。这种精辟的议论不仅仅是拿来锦上添花的,它有时也能雪中送炭。它更大的作用在于引发我们的思考。当我们一头雾水时,可能就因为这一句话而豁然开朗,知道要对谁讲,讲些什么了,我们因此而明确了自己写作的主旨。

我个人的写作素材基本上都是从上述两类课外阅读中获得的,我有自己的阅读范畴。但在写作时纯粹运用课外素材无疑是把自己逼上了绝路。当你用课下读的诗歌讲述枝叶这一意象,凑成八百字的作文时,你就知道这有多痛苦了。这样的写作很见功力,同时难度系数也太大。只有结合好课内阅读才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不费劲。

我们往往会忽视课内阅读,认为阅读就应该是放学回家坐在窗台上,配一盏淡茶干的事。其实如果你细细翻阅我们的课本,就会发现从古至今,各个领域的例子都在其中,语文课本很实用。运用课本上的例子有一个好处就是这特别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而且更易博取青睐。

课内阅读不仅仅指课本,老师添加的资料也占很大一部分。潘老师经常会在课后发二十多页的补充材料,或者推荐一些书籍,介绍韩愈、鲁迅、史铁生、穆旦、莫言等等写作时绕不开的人物。这种资料非常宝贵,因为老师教了这么多年书,总归知道什么有用,什么没有,他们传授给学生的一定是精华。这就节省我们找资料的时间,也避免我们“误入歧途”。还是那个原则,喜欢就要做深入了解,不喜欢也要知道,长知识嘛,就当看《十万个为什么》。功利点来讲,这些东西都有用,哪有把宝贝往外丢的人呢?

但这些材料只是些raw material,要想把它弄熟,成为能下肚的还要做精简与摘录。摘录不要只摘抄,最好把事例都写成二百字左右的议论小片段,加入自己的思考,写作时可以直接用,又省时,又省力。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是多面的,我们可以尝试不同角度整理手中的材料,写成多个小片段,将它可用范围变广。这些都是潘老师告诉我们的诀窍,我觉得很实用,就拿来跟大家分享。

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以上内容都将阅读讲的很功利,但这其实是违背我的的心意的。如果你真的想要用阅读来提高写作,你就必须真正地爱上阅读,让它成为你生命中无法割舍地一部分。爱上它,潜意识中有它,用它时才自如、自在。不爱它,只是有求于它,难免会忽视它,因而吃了大亏。

阅读改变你文章的内容,那是它最明显的疗效,但其实它最大的成就在于它可以改变你的心性,滋润你的生活。潘老师总说我们的心灵都板结了,确实如此,我们长期住校,很难通过外界环境与这个世界保持联系,如若再不读书,便真的不能称之为活着了。我总觉得人生若没有了诗意,便只剩失意。坚持读书,才能守住生命中的诗意,才能在字里行间让人看到你流淌的血,跳动的心。没有比真实更伟大的文字。

请恕我再啰嗦一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是最理想的状态,对于普通人来说,光读书其实也不管用,想要写出好文章还要多写,多摸索,多历练。我承认,写作是极其枯燥无聊的,尤其是写一些应试作文。但我们不就是在一次次摸索中学会了分段,学会了句式,学会了取题目,学会了人称转变吗?哪一次成功不是诞生于无数次失败?任何一篇文章都要不断地改下去,直到自己满意。被火烧过,才能出现凤凰,若每一次都半途而废,那么我们将永远停留在麻雀阶段。

我承认,我也在写作的道路上无助过,迷茫过,受辱过,绝望过。多少次看着自己的新意与构思,被别人视如粪土,我恨不得一头撞死。后来我渐渐明白,别人的否定算不了什么,我需要的不是全盘推翻,而是改进,让别人渐渐接受我,读懂我。

还有一个人的支持让我无法放弃写作,这份支持来自潘老师。潘老师腿不能受凉还经常晚自习在教室外判作文,找同学面批时从不顾忌时间,经常误了自己吃饭或者回家,满篇的批注,将文章重新构思、整合,比我们自己写的都多。我想如果我在此时放弃,我会羞愧的。

真的,当你感觉到老师比你还重视你的作文时,你别无选择,只能坚持写下去。而我在此祝你好运!

2.“无我”还是“有我”

赵秋盈高三(2)班

记得语文老师上课曾经讲过王国维先生说的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相比,“有我之境”要下乘些,同是写“黄叶、白头”,“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就要比“树初黄叶日,人与白头时”要好得多。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诗作是写给读者的,诗评并不能代表读者的感受。文学创作的境界很难用“有我”还是“无我”去衡量高下。

“无我”无疑是好的,能把思考的权力完全交给读者。对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福楼拜创作的“无我”之作《包法利夫人》。十几万字的小说,几乎看不到一丝作者的影子。包法利夫人从清纯烂漫的少女,堕落为爱慕虚荣的放荡少妇,直至在痛苦与悔恨中结束自己的生命,作者始终躲在幕后,没有为她发出哪怕是一声叹息,甚至也没有借别人之口流露出丁点儿斥责或惋惜。福楼拜是一个冷面写手,他的内心是火热的,可是在创作时,他坚持零度写作,把评判

权留给读者,让读者拥有自己的是非判断,留给读者更自由的思想空间。这就是“无我”的魅力——让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不是受作者评价的影响,哪怕他是一个写作的高手。

不过,我有时还是不免觉得“无我”的零度写作未免太过冷静,缺乏激情;看不到作者的影子,读者有时会因找不到潜在的对话者而备感寂寞。相比“无我” 的零度写法,我更偏爱“有我”之作。

“有我”之作,因为有了作者生命的灌注而显得更真切感人,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道出了多少沦落之人对命运的慨叹?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多少有志之士的期盼?写民间疾苦,就须“有我”,这样做不仅是在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表达自己的社会立场,也是在呼唤良知,唤起他人的响应。

还有很多作家以自身的经历为创作的原型,写作就不免更带有作家自己的影子。这并不是坏事,相反,因为有自己情感的介入,反而显得更动人。《红楼梦》里,贾家便是曹家,你可以从“元迎探惜”中听到曹雪芹“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慨叹;简·爱便是勃朗特,你可以从简的身上看到勃朗特追求女性尊严、平等的身影;聂赫留朵夫身上何尝没有托尔斯泰的影子,聂赫留朵夫精神上的复活何尝不是托尔斯泰自身对“重生”的叩问„„一部部文学作品,因为有了作者的立场和情感,读者不仅能随着作品人物角色的命运沉浮而或喜或悲,更会感受到这些人物就像他们的作者一样真实——他们的的确确存在着,痛苦过,欢笑过,落魄过,绚烂过„„我们在读鲁迅的小说时之所以有痛感和奋起,不正是因为鲁迅对他笔下的小人物“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吗,不正是因为鲁迅用他“鸱鸮”般的呼号唤醒麻木的人们去“毁坏这铁屋”吗?

“无我”还是“有我”,这是千百年来文坛争论不休的话题。“无我”显得客观理性,“有我”富有艺术的感染力;太过“无我”则显得残酷,太过“有我”则让人觉得有强加之嫌。一个好的作者,懂得在“无我”和“有我”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用他的理性去控制感情,用他的感情去感染读者。

这个度把握好了,写手就成了“作家”。

3.和而不同,成就文学之美

赵秋盈高三(2)班

一双手,因为有长短不一的手指,用时才灵活轻巧;一桌菜,因为有各种口味的佳肴,品来才觉美味可口;半亩花田,因为有五彩缤纷的鲜花,游赏时才感到生机盎然。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文学亦是如此。正是和而不同,成就了文学之美。

打开一部文学作品,你便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那里有山、有水、有村落、有集市,更有行色各异的人物,穿梭其中,演绎着不同的人生。一部文学作品拥有了性格不同、遭遇不同、结局不同的人物,便拥有了无限的生命力。在《红楼梦》中有宁荣二府、贾王史薛四大家族、金陵十二钗,有姓名者七百多人,还有二百多无称谓的人。一条宝黛爱情悲剧的主线串联了无数人物的命运——宝玉出家、黛玉焚稿、探春远嫁、凤姐反算了卿卿性命——映射了一个大家族的没落之路,封建礼教的残酷黑暗。而正是宝钗的麻木、王夫人的冷酷才映衬出宝黛爱情的美好。人物有好有坏、有主有次,便是文学精彩而伟大的秘密。

行色各异的人物如文学作品中的颗颗明珠,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则像是文学天空中璀璨的繁星。每一位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个人气质造就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作品。有人如罗曼·罗兰擅长做传,写《约翰克里斯朵夫》也带着贝多芬的影子;有人如林语堂热爱写小品文,悠然闲适的生活在他笔下焕发无限光彩;有人如徐志摩钟情于诗歌创作,也只有他才能作别康桥的云彩。如若让徐志摩去写长篇巨著,恐怕他耗费半生经历,也交不出令人满意的作品。而同样是诗歌也有新月派、朦胧派,就连朦胧派也须分出舒婷体、北岛体、顾城体。同样抚慰人心、启人心智的文学作品,以不同姿态绽放着,吸引一代代读者感受文学和而不同的美。

只有将百家争鸣的思想裸裎于各式文学作品之中,文学作品才能开启读者的心智,推动时代的发展。可如今的文学创作失去了这份百花齐放的美。大批作家开始放弃思考、相互抄袭。文革的样板戏已是前车之鉴,整齐划一非但不美,而且截流了京剧创作的新鲜血液。难道如今的文坛还要步样板戏的后尘吗?要真若如此,每个人物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嬉笑怒骂皆是同步,每个作品都表达同一思想,不是一派光明就是一边黑暗,恐怕我们的文学便走到了尽头,真实的世界也没了个性。

和而不同造就了万事万物的美。一双手,正因其和而不同才创造出世界的精彩!

4.一枝一叶总关情

赵秋盈高三(2)班

寒风肆虐,大地一片衰败。枯黄的草叶上覆盖着冰雪,光秃秃的枝杈在风中颤栗。每到荒芜的冬季,我都会翻开诗集去寻找嫩枝绿叶的影子。

一枝一叶,向来是诗人偏爱的意象,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它们总能牵动诗人的无限情

思,引发读者的无穷想象。在多情的诗人笔下,它们不再是冰冷的风景,而是可触可感的鲜活生命。

在寂寞的冬天里,一定要读《咏柳》,忘却一切的衰败,感知春的气息,想象一下,万千条柳枝在空中如丝绦般飘拂,如碧玉般温润。二月春风拂过诗人的面,不知这一枝一叶中寄寓了他对柳枝、对春天多少喜爱?只觉着这满纸扑面的春风是冬日里一剂抚慰心灵的良药。

在诗词中,枝叶并非只是温暖的代名词,它们还常被用来营造凄冷的氛围,烘托诗人内心的孤苦。如苏轼写到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凤凰只栖梧桐的枝条,不肯放低姿态,委屈自己,随便拣一根枝条,选一处安身之所,勉强过夜。苏轼不就是这样一只凤凰吗?他多次被贬,伴着怀才不遇的苦闷,仍旧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去栖地上的寒枝,可见这寒枝上也蕴涵了多少人世的凄苦与无奈!

枝叶不仅是古典诗词中的经典意象,它们也时常出现在现代诗歌中。还记得舒婷的《致橡树》,木棉要与自己深爱的橡树根相握在地里,叶相触在云间。木棉的枝叶不攀高,不炫耀,默默地守护着爱人。还记得泰戈尔的《新月集》中,小孩子化为一片树叶,在母亲阅读的书页上投下斑驳的树影,这是一片浓得化不开的亲情。还记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油绿的水草在康桥的柔波里舞动、招摇,似乎搅乱了诗人惆怅的心境。还有华兹华斯笔下如流云般闪耀的水仙,何其芳笔下藏匿预言的树林,还有里尔克笔下果园里的枝叶,“大地从未像在你的枝叶间这般真实”„„承蒙诗人笔下枝叶灵光的抚照,我们才能感知到,再伟大的人类创造也不及自然中的枝叶能蕴藏如此远古的春天,再杰出的艺术创作也不及晚风拨弄枝叶,影子弄出的花边那般飘逸。诗中的枝叶滋养着我们,让我们在寒冬里也能在林间相遇,心里是无尽的温存。

(原稿)冬日微弱的阳光投在了《草叶集》的扉页上。我愿化作一枝一叶,生长在诗里,逃离这严酷的冬天,感受惠特曼所崇尚的自由、平等,感受一枝一叶总关的深情。

(修改稿)如果你还有幸在冬日微弱的阳光里,把眼光投向惠特曼的《草叶集》,你的心里一定会吹起绿的号角。惠特曼,这位毕生鄙视陈规,最坦率、最强健、最执著于自由的人,也会与你一样有脆弱的时候,甚至因其诗人的敏感,比你还脆弱,但他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以怯懦的方式,所做的依然是抗争,而不是乞求和屈服。“这里是我最脆弱的草叶,然而也是我能够长期维持的最茁壮的草叶。”在他的《草叶集》中,即便有怯懦的时刻,也依然是坦率的,是有自尊的。

我愿化作一枝一叶,生长在诗里,在这严酷的冬天,体会惠特曼所崇尚的自由的真理,跟他一起唱一首“赞美我自己”的歌,感受一枝一叶总关的深情。

5.春来草自青

赵秋盈高三(2)班

寒风肆虐,冰雪覆盖了大地,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无论我们多么热切地盼望绿草返青,但如果春风不来,一切的期盼都只能化为泡影。冬天,生命是沉睡的;只待春风一吹,小草就苏醒过来,在明媚的春光下泛着油油的绿光。

穆旦曾说:“人生是个悲凉的冬天”,这确实是对许多文学家生命的真实写照。他们笔耕不辍,惨淡经营了一生,换来的却是世人的冷漠与白眼。“政治意识闷死了同情心”,也熄灭了技巧的明灯。而穆旦是少数能够保留住良知和技巧的香火的诗人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一个。时间不一定能把所有的劣质作家都淘汰掉,每一个时代都有劣质读者,他们使那些劣质作家得以维持下去 ——要么冲着他们的名气,要么就冲着他们的劣质。但时间肯定能够把所有优秀的作家都凸现出来,理由很简单,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有优秀的读者,那怕他们的数量非常少,也足以把那些优秀作家重新发掘出来。

我们无法阻止冬天寒风的侵袭,但请相信,终有一天,青草们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到那时,他们的文字会被人们重新捧起,他们的思想会被人重新被挖掘,他们艺术的田野上将一碧万顷。

还记得魏晋时期最落魄的文学家陶渊明吗?他守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低吟着“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感受着田园的自然美与人情美,但他优美恬淡的诗句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他将农耕引入诗歌是不被主流接受的。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努力经营着自己的田野,辞去彭泽的县令,全身心地投入到田园诗的创作中,吟咏那份纯真质朴的美。在东晋那样的乱世,陶渊明注定默默地生,默默地死,直到他去世500年后的宋代,才由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人推崇至很高的地位。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从此走进了中国文学史的长卷,迎来了这迟到的春天。

春天姗姗来迟,凛冽的寒风摧折了多少本应返青的花木。历史上被埋没的文学家远不止陶渊明一个。司汤达,作为一个穷酸小职员从未有机会给别人读自己的作品,卡夫卡临终前还要烧毁所有的手稿,索尔仁尼琴更是因为“离经叛道”的文字而在长期忍受流放的折磨。他们或由于自身地位的卑微而被人歧视,或由于思想的超前而被同时代的人误解,或由于政治追求与统治者背道而驰而无法享受春雨的滋润,但历史的春风不会错过他们。只要文字有穿越时代的价值,他们终有一天会找到跨越时空的回应。春风不会错过任何一位有实力返青的作家,它能拨开历史的睫毛,把

优秀的作品展读在智者面前——今天的人们读着《红与黑》,读着《城堡》,读着《古拉格群岛》,读着经历过冬天的心灵的絮语或呐喊,从中获得了心灵上的净化和思想上的启迪。

春天会来的,作为一位出色的文学家,你只需不断锤炼自己的思想,撰写有价值的著作;春天总会到来,等到那一天,你们终会得到人们的认可。

草木不生的冬天,不仅仅是对文学家个人的考验,更是对整个民族文学的考验。由于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暴虐统治与权力争斗,文学家们往往会集体经受严冬的摧残。文革时期,全民哑然,涉及平等自由思想的报刊都不能出版,多少作家被打成右派,吴晗夫妇自杀,傅雷夫妇自杀,老舍投湖„„严冬逼退了人们心中仅存的一丝热情。但总有人笔耕不辍,他们在狱中、在牛棚中隐忍着,他们坚信挨过这漫长的冬天,便会迎来春光一片。事实也如此,文革结束,思想解冻,《今天》《黄河》《十月》《收获》《当代》《花城》等各种文学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华文学迎来了它的新生。

如今,中国文坛看似热闹,实则寒风凛冽。外表的热闹不过印证了人内心的浮躁,包装、炒作、抄袭之风席卷而来,甚至连“腰风(封)”也要刮一阵,职场潜规则、清宫穿越剧,抢占了大半个市场。但请那些致力于创作的文学爱好者们,不要灰心,“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只要辛勤耕耘,春天总会到来,草木自会返青。爱好文学的你,握紧手中的笔,书写心中的情。春来草自青,纵使今天还荒原一片,明天你的文学田野终会迎来春花烂漫、草木芬芳。

6.应该这样读书

赵秋盈高二(2)班

书是有魔力的,没有人会不爱读书。小孩子把书当成认字工具,老人则把它当成回忆的途径。世界上有无数人在读书,世界上也有无数种阅读方法。很难说哪一种是正确的,每个人的喜好毕竟不同,当我想每一个正确的方法都一定遵循一个相同的原则——爱你的书,就如同爱你自己一般。

如果说我是文艺青年,这倒是抬举我了,但我想我还算是天性就爱看书。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血液中流淌着某些与文字恰巧配对的物质,所以每一次阅读,我与书之间总能擦出最绚烂的火花。因此,如果让我违心地宣扬做读书笔记、画好词好句等等刻板的阅读方法,我是会很愧疚的。

我唯一能劝告你的就是读书是需要耐心的,因为你的故事很可能还没有上演呢,一旦你在书中看见了自己,你就属于这本书,这本书也属于你了。你一定很不解,我为什么说书中有你呢?其实每本书中都会有你的生命片段。你真的以为自己像简爱那样自强,却不像爱玛那样虚荣吗?你真的以为自己想哈姆雷特那样忧郁,却不像堂吉诃德那样轻狂吗?人是各种性格、各种矛盾的集合体,而书往往是抓住人的一个特性并将其放大,所以我们的灵魂已经散落到各个字符间,在我们死后随书长存,只是后人需要再拼凑一番罢了。

如此看来,把书当成自己来爱并不是痴人说梦,因为它本来就是我们的一部分。

也许,你现在就在回想那些与你有着惊人相似度的主人公们。也许,你想到了《红与黑》中的于连。有谁在年轻时不是像于连一样好似一个凌云壮志的野心家?有谁不像他敬佩拿破仑一样崇拜着自己的偶像?即使你将他冷冰冰地定论为法国大革命的产物,你也不能否认他与我们的灵魂有着持久的共性。在读《红与黑》时,你或多或少都会从于连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有一点真诚,有一点骄傲,有一点机灵,有一点愚钝,他是属于你的人物,这也就是为什么世世代代的读者都会为了于连的起起落落欢笑或哭泣。

自私是人的本性,爱自己是不需要方法的,那么爱那些记录自己生命历程的书也不需要特别的方法。你需要的只是一个宽宽的窗台,一杯清茶,一缕阳光,还有一颗渴望探寻自己的心。每次翻开书,你的灵魂就在路上了,在另一个世界找寻着你自己,找寻着本是你的却散失在外的精神。你在最初的找寻中可能会迷茫,因为你找不到自己的影子,我的诀窍就是把不属于你的人物当成情人来爱,欣赏他们,理解他们,甚至以恨的方式爱上他们。我就是以这样的方式阅读《呼啸山庄》的,我记得自己最开始恨不得把整本书都撕成碎片,后来我渐渐尝试理解书中那畸形的爱恋,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其实也如同凯瑟琳与希思克利夫一样,有一丝邪恶——得不到就想毁灭,我甚至渴望一份希斯克利夫式的爱情。这时的我在向灵魂更深处挖掘,发现一些令人吃惊的想法。这时的我在与自己谈一场梦幻的恋爱。

书是用来读、用来爱的,爱你自己,爱你的情人,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有的人硬说要从书中尽可能地获取知识,他们总是在强调一些读书技巧。我想这也许对历史、传记类书籍还算实用,但在读小说时我总是对这样的方法嗤之以鼻,这并不是说我有多孤高,我只是觉得当你爱上书之后,你的文字和思想就会喷薄欲出。读书本就是随性之为,何苦用条条框框来约束自己呢?

我总是很喜欢整理自己的书柜,翻开每一本书,瞧瞧哪里的自己,每一处褶皱都洋溢着我的欢笑与泪水。

其实,读书是一次个人体验,只有你和书,只有你和自己在墨迹间谈着一场恋爱。

从现在开始带着爱去读书吧,另一个你或许在转角焦急地等着你呢!

7.这是不能忽略的赵秋盈高一(2)班

“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一个个新名词如雨后春笋遍地而起,随之而起得还有一座座辉煌壮丽的摩天大楼,北京早已不是那个京腔京调的老北京了,如今,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好似来到了纽约,到处是麦当劳、肯德基,连左安门的中华老字号都鲜有人知了。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渐渐迷失了自己。若是去掉那仅有的一点文化古迹,不去博物馆,哪里还能觅得一点五千年文化的味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飞速发展,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们太急功近利,只忙着赚钱,与国际接轨,却忽视了本土文化的保护。

保护本土文化,不容忽略!

南锣鼓巷的拆迁,最近闹得沸沸扬扬。南锣鼓巷作为北京知名的老胡同,里面不仅有僧格林沁王府、荣禄宅邸、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承恩公府、蒋介石行辕、齐白石旧居、茅盾故居等这样的名人宅邸,也封印了许多普通的老北京人童年的记忆,但这些都很难阻挡得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解放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在“要把北京旧城由纯消费城市改造成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的号召下,在毛主席“远眺东单一带,都是高耸的烟囱”的希望中,在梁思成“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的呼吁声中,北京城的丧日来临了。“五十年后,会有人后悔的。”这句悲伤的预言不幸言中,城墙、城楼拆了,牌楼、牌坊也都拆了,北京城重蹈莫斯科覆辙,交通和污染目前成为最令市民头痛的问题。

然而,毁坏的行径并没有因此结束。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导致成片的胡同民居被拆除,北京旧城的传统风貌,已损毁殆尽,特别是筹备奥运会期间,随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宣南一带,大量的名人故居被毁,蕴涵凝聚老北京市井生活的所谓“宣南文化”,就此消失。古都风貌不存,除去故宫和天坛外,几个所谓“地标性建筑”孤零零地立着,因失去了整体的文化环境,成了没家的孩子,何况是老外,连北京人都叫不出它们的名,它们被我们遗忘了。

然而,文化是不能忽略的。在大量的真古迹被毁的同时,一些仿真古迹却遍地开花。文化被当做赚钱的由头,一时间伪文化铺天盖地,小到各种工艺品,大到亭台楼阁,一幢幢仿古建筑的设计像影城一样散发着虚假的气息,建在无锡灵山的梵宫即为一例,这座据说作为东方佛教艺术荟萃载体堪称东方的卢浮宫的梵宫,除了钱财的堆叠,文化的意义可谓寥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在被改造得浅显粗陋,而历史文化的浅薄,危及的恐怕不只是文化本身,也不只是让大家都患上历史的失忆症,它还将败坏我们的精神——让我们进一步走向浅尝辄止、粗糙浮泛、不求精深,甚至跟着造假——在伪文化的熏染下,国民的素质不会提高,只会下滑得更快。

我们总说洋人怎样倾倒于中国文化,可是他们的城里除了个别华人聚居区富有中国特色外,根本见不到诸如“龙城”“长城别墅”“飞天公寓”等这样的名称,全然不像咱们国内到处是“罗马花园”“巴黎广场”“格林小镇”“西班牙城堡”“香榭丽舍别墅”。不仅地名,连各种各样的店名,商品名称,乃至人名,也常常以起一个洋名以为时尚。在这样的弱势乃至劣势的文化环境中,赵薇着日本军旗裙招摇过市便不足为怪了。事后,赵薇对自己的无知做过公开的道歉。无知者不为过,可怕的是有的人有知而强以为不知。大家都贱视历史的学习,认同、逢迎西方的强势文化,我们的孩子在如此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哪里去找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自尊与自信??

一个没有历史和文化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有了历史和文化而不懂得尊重的民族是可悲的。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把自己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的义务,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愧于我们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灿烂的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今后的世界上赢得自己应有的地位。

保护本土文化,不容忽略!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怀鲁迅》郁达夫

第五篇:读书破万卷

读书破万卷

三十年代的一天,南京国学图书馆的馆长办公室来了一位少年。馆长听完少年很有礼貌的诉说后,非常吃惊。原来,他请求馆长允许他在图书馆里用一年的时间,把图书馆收藏的中国历代典籍通读一遍。馆长同意了,但对这位文弱的少年一年之内要读完数万卷书,他的心里不免有些怀疑。

在人们质疑的目光下,少年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始了紧张的读书生活。从这以后,每天第一个走进阅览室的人是他,最后一个走出阅览室的还是他。他读了一册又一册,而且边读边记。有一天,他竟来回借阅了30多部古代文集,就连十分热心的管理员也被他频繁地借书搞得有些不耐烦了。

就这样,每天读书达十几个小时的他,终于用一年的时间,奇迹般地把数万卷书读完了,而且还搜集到数百万字的资料。几年以后,一本有名的《中国思想史》从他的笔下诞生了。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正是他从苦读中得来的。

这位有志少年便是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的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老先生。1.听了少年的请求,馆长为什么非常吃惊?(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馆长同意了少年的请求后,为什么心里又有所怀疑?(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年读书的方法是什么?写出描写少年刻苦读书的语句。(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天,他竟来回借阅了30多部古代文集,就连十分热心的管理员也被他频繁地借书搞得有些不耐烦了。”这句话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读书破万卷作文(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破万卷作文(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读书的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关于读书的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我的记忆里,对我有最大的启发的是诗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记得我读四年级的时候,老师突然接到了校长的一条消息,然后在全......

    语文演讲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会使一个人一生受用。因此我们要勤于读书。书是人类的朋友,陪伴我们度过最快乐的时光。书是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知识宝库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合集五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色彩斑斓的童年里,没个人都干过傻事。我也不例外。 我有个姐姐,4岁时,我不经意间听到了姐姐在说;“读书破万卷,下比如有神,”小时候的我不知道这句话的意......

    作文指津:读书破万卷,源头活水来——名人读书趣谈

    【作文指津】 读书破万卷,源头活水来 ——名人读书趣谈 编写者: 射阳实验初中杨正春 知识点击 师: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句话把书对人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浅谈语文学习中的积累与运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浅谈语文学习中的积累与运用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说明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形成技能的过程......

    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五篇)

    浅谈如何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无锡市堰桥中学惠蕙诗圣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读尽万卷书,那么写文章时就会才思泉涌,就像有神仙相助一样。事实证明这是千真万确......

    作文

    选五篇优秀作文,有的侧重文采,有的侧重议论,有的侧重结构,请同学们分析体会!或学习,或模仿! 一、精彩的配合 所谓孤掌难鸣,是说只有两手配合才会发出声响。 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作文

    石梅小学 三(6)班 陈纳川 星期天,妈妈说:“今天,我们包饺子吃吧!”“好呀,好呀!”我高兴极了。 开始做了,我先拿起一张饺子皮,摊在左手心里,舀一勺馅儿,放在皮子上,折几下,两边捏紧,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