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读书报告
《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读书报告
——第一章至第十章浅谈
摘要:卢梭通过生动活泼的而又不失简练的语言文字向读者阐释了关于语言的起
源问题。在最基础的人类交流的方式,最初语言的特征及其嬗变过程,文
字与语言的关系,南北语言的差异及其原因等方面,作者都一一作了阐述。
关键词:语言 起源 激情 南北
《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一书,作者为〔法〕让-雅克·卢
梭,译者洪涛,由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论语言的起源》是卢梭逝世后发表的一部著作,卢梭说此文是《论人类不
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残片,由于“过于冗长,放在那里不合适”,在定稿时删
掉了。原计划与短文《论戏剧的摹仿》,散文诗《以色列的利末人》一起集结发
表。
第一章是关于思想交流之诸种方式。语言的本质在于交流思想,思想的交流
存在诸种方式。开篇第一句,卢梭讲到“言语(speech)区分了人与动物;语言
(language)区分了不同的民族;人只要一开口,就会显示出他来自何处。”关
于“言语”和“语言”,中山大学的倪良康先生认为,这里的“言语”,就是指
那一门唯一的、共同的语言,而“语言”则意味着众多个别的、具体的语言(复
数的语言、语言)。①他的这个说法与索绪尔的认知是类似的。卢梭认为既然言
语是最初的社会习俗,那么,言语的形成只能是源出自然。一个人一旦将另一人
视为与己类似的、能感知的、能思想的存在,那么,交流感觉与思想的渴望或需
要会促使他寻找交流的方式。
交流唯有基于感觉才能成为可能。作用于他人感官的基本方法是动作和声音。
文章对比了动作和声音作为交流方式的优劣,认为古人最有力的表达方式不是言
辞,而是符号(sign);他们不是去说,而是去呈现。并例举了一些古史中的事
例加以证明。比如,大流士退兵,扫罗王援救雅比人的城市,雄辩家伊帕里德斯
为妓女菲妮辩护,以色列利末人复仇等例子,表明对眼睛说话比对耳朵说话更有
效。正如贺拉斯在《诗艺》中所说:画亦是诗。但这结论不适涉及心灵之触动、情感之激发。
然而若只有自然的需要,言语或许就不会形成,因为手势语言足以使人彼此
进行完善的交流。因而言语的最初发明应归功于激情而不是需要。古老的语言不
是系统性的或理性的,而是生动的、象征性的。逼迫着人说出第一个词的不是饥
渴,而是爱、憎、怜悯、愤怒。因为吃喝无需言语,但唯有呐喊、哀叹才能表达
感情。需要造就手语,激情造就言语(voix)。文章还就社会形成,人类集合做
了解释。第一需要(the first need)的自然后果,乃是使人分离,而不是使人联
合。精神的需要(moral needs),亦即激情(passion)促使人们联合。这是语言的起源。由此也引出了最初的语言是象征性的,而本义(proper meaning)和字
面义(literal meaning)是后来才形成的论断。
最初的语言保留了原初特征,不受语词和句法的约束。所以这一语言的表达
方式必定还具有富有想像、充满情感等显著特征。它拥有丰富的强义词
(augmentatives)、小词(diminutive)、复合词和感叹词,还有大量的不规则
变化与例外。它不是说理(convince),而是说服(persuade);它不是论证
(demonstrate),而是描述(depict)。
然而只要研究语言的历史及其演化,就不难发现语言的特性在改变。通过对文字的考察可以发现,它更精确,更少激情;更观念化,而不是情感化;它诉诸人的理性,而不再诉诸人心。文章还解析了文字的三种形式。但是文字与语言是不同的。文字艺术完全不依赖言说艺术,文字以精确性取代了表现力。言语传达情意,文字传达观念。文字的出现削弱了言语。
作者又通过提出有关于“荷马能否写作?”的疑问进一步论证以上观点。作者认为希腊文字的起源要晚于史诗的诞生。如果荷马可以用文字写作,史诗就不可能也不需要被广泛传唱,因而也就无法长久地被需要并被保存下来。作者在这里还认为文字的统一会逐渐消除语言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语言的吸收和综合给各方言提供了统一的发展模式。
第七章为论现代韵律学。通过希腊语的例子说明法语中并不存在音乐性重音(musical accent),只有诗的重音与元音重音(vocal accent)以及正字法的重音(orthographic accent)。并进一步指出以法语为代表的现代欧洲语言都不再是音乐语言了。行文至此,诸语言的起源又是什么?彼此差异由什么造成?卢梭像同代许多思想家一样,把很多根本问题归结为地理差别。他说,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域性的,是人们成长并形成其行为方式于其中的气候的一种后果。人类起源于温带,然后向寒带蔓延。因此他花了大量篇幅论述南北语言的形成。
在第九章“南方语言的形成”中,卢梭充分展示了他关于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自然主义观点。人类的第一需要使人分离,第一需要以外的需要使人联合,人类在生存方面的发展需要经历狩猎、畜牧和农业。这里作者提出了在自然条件下促进人类联合的各种因素:自然灾害、季节气候变化、火的使用、水源地等等。南方的自然条件并不艰苦,人类作为个体或者一个家庭可以自足地生存,但是由于上述原因使得人类在地域上接近,共同抵御自然灾害,改造自然。在南方,促使人类开始最初的语言交际的并不是自然原因,而是人类作为高等生物的情感,超越原始的婚姻繁衍而迸发的冲动交流。这里与前面第二章,言语的最初发明应归功于激情而不是需要的观点呼应,即“最初的言语,不是需要的女儿,而是欢娱的女儿”。
相较于南方较优越的自然环境,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所以人类的语言诞生于一种必然性的忧愁。在寒冷的北方,自然是吝啬的,激情源于需要。他们的生活来源于双臂而不是心灵,人沉溺于谋生的活动中。社会基于劳作而形成,挥之不去死亡的威胁不允许一种仅仅限于姿态的语言。他们的第一句话不是爱我[aimez-moi],而是帮助我[aidez-moi]。两者表述相似,但语调完全不同。后者唤起的不是情感,而是理解,故其实质不是活力,而是明晰。这就是最初语言形成典型差别的物理根源。因而北方语言的形成以理解和寻求帮助为目标,而不是表达情感。
横向比较后,作者归纳出以下结论:南方语言生动、浑厚、雄辩、抑扬顿挫、模糊;而北方语言的特点为木讷、粗鲁、清晰、生硬单调、明确。现代的语言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重构与变革,但是仍然保留了南北方语言差异的痕迹,西方的语言具有良好的书面结构因而更加适合阅读,东方语言因为其慷慨激情的语调更适合口头的表达。
①《巴别塔之前与之后——语言哲学中的语言-哲学关系》 倪良康 《世界哲学》2007年第4期
第二篇:《论人类的不平等起源》读书报告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书报告
一、写作背景
本书为卢梭应征第戎学院题目所写的文章。当时第戎学院的征文题目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自然法则是否认可这种不平等?”卢梭为了构思这篇论文,特地到圣日耳曼的森林里,冥想七八天。关于原始人在森林中自由闲散的生活和文明人的各种痛苦的对比,就是在那里冥想的结果。这篇论文是卢梭阐发政治思想的开始,并为《社会契约论》的写作准备了基础。
二、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详述了自然状态以及在自然状态中发展起来的、导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因素;第二部分论述了社会状态中人类的不平等、政治奴役和道德堕落的发展。此外,卢梭在该书出版后有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做了附注。
卢梭在本书中假想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前曾生活在自然状态中:那时的人类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没有固定的家庭生活,没有住宅,没有财产,人没有互相攻击和掠夺的本性,只有怜悯他人和自我保存的天然感情;人的各种机能(诸如理性、语言、观念)、欲望和情感(尤其是爱慕、虚荣、贪婪)都处于低级阶段,不存在精神的、政治的不平等。但是人有独特的异于禽兽的自我完善化的能力,共同劳动、家庭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使人的潜在机能被激发起来,导致社会状态的出现。私有制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农业和冶金术的发明是导致这一巨大变革的决定性原因。从此人类产生了许多新的欲望和偏见,道德急剧堕落,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出现了,人类落入了可怕的战争状态。于是富人哄骗穷人订立社会契约,社会和法律就是这样起源的,它们保护富人欺压穷人,这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一阶段。订立了契约就需要有保障其实施的强力机构,权力的设立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二阶段,它确立强者和弱者的区别。暴君政治的出现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三阶段和顶点,它确立主人和奴隶的区别。既然暴君依仗暴力蹂躏法律,人民就有权用暴力推翻他。本书中的美好的自然状态和邪恶的文明社会对立的论点,导致了卢梭同崇尚理性和进步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决裂。
三、个人感受
伏尔泰曾在给卢梭的信中写到:“从没有人用过这么大的智慧企图把我们变成动物,读了你的书,真的想用四只脚走路了。”确实,读罢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起源》一文,确确实实可以感受到现代人相对于原始人平添了太多本不应有的烦忧与困扰。
原始社会是人类最初的乐园。可以没有管制,可以没有等级,可以很自由,也可以很随意。然而,原始人之间纯天然的生活模式已于我们渐行渐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人的生活已然没有了当初的纯净。彼与此之间的尔虞我诈,争吵、嫉妒、憎恨、虚荣、欺骗„„各种现代人所特有的情绪在今天演绎的纷扰丰富。
原始社会中,没有不平等,没有等级,也没有法律。大家在原始社会所处的地位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谁与谁争吵占了上风或是谁抢了谁的果实便证明谁比谁要强大,所有的智慧都是在人们具有了社会属性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原始社会没有财产之说,没有爱情之说,所以人们相互之间没有金钱与感情的制约,人们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依附,所以说在原始社会不存在等级之说。同样,没有财产,没有私有制,自然也不会有法律。法律的存在旨在保护实物,对于不存在自
我意识的原始人,法律于他们而言就是一种束缚。
然而,人们在衣暖食足之后并不甘于满足现状,于是开始创造利于生活的各种工具。人们渐渐开始使用各种工具,本身所具备的天赋和能力渐渐退化。欲望的萌发使得整个社会在不断进步却让人们自己丧失了更多原本便具备的优越本能。生理与智慧的差异伴随着欲望不断开创着新生活。这一切的出现助长了现代人的笨拙、懒惰,甚至让人们迷茫于各种工具之中,而遗忘了最初想要达到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得不互相关爱却又彼此伤害;由于职责,他们生来就是敌人,而由于利益,他们又相互欺骗。对比与原始社会,人们之间凭借着天然的同情心相互帮助,在尽可能获得自身利益的同时不去伤害别人。可是,科技的进步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是进步还是退化?如果说是退化了,那么我们现在所享受到的一切又怎么解释?如果说会是进步了,那我们现在每天都会在无形中感受到的压抑感与无安全感又该怎样看待?
但是,对于现代肮脏的社会,我们并非没有了任何左右的力量,而倡导大家回归原始。就算回归到之前那种天然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还是会有社会出现的那一刻。因此,针对由于现代社会的救赎,我们所能做的不应该是诋毁眼前,从无穷的美好过去中逃避现在;而应该是正视现代,积极引导现代人,唤醒其天然的同情心,不再受过多的社会束缚。愿吾国吾民身心均可获得平定安稳!
四、选文摘录
1、现在我们再也看不到哪个人自始至终坚持一种行为模式了,再也不能看到哪个人还保留着伟大的造物主赐予他的崇高而庄严的淳朴本性,我们看到的是人们仅剩下过度情欲和昏庸无知之间的可怕交锋。
更糟糕的是,人类每前进一步,他与原始状态的距离就更远一些;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我们就丢掉了更多的发现重大问题的工具。
2、由于忽视对人类本性的研究,我们难以确定自然权利的真正含义,或者界定的模糊不清。
3、自然状态中的人类并不具备各种知识;直到人类在脱离了自然状态之后才拥有有思想。
4、人类对他人尽责并非因为后天的教育使然,只要他不抗拒同情心的自然冲动,他就绝不会伤害任何其他人,甚至任何有知觉的生物,除非在正当的情况下,出于安全的考虑,他才不得不伤害别人以保护自己。
5、我认为人类中间存在两种不平等,一种是我称之为自然上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另一种,或许可称为精神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后一种不平等赋予一部分人以特权,相反,其他处于劣势的人则没有。
6、主题:指出在事物发展的进程中,权力何时取代了暴力,自然何时让位于法律,并且说明在经历了怎样的一系列奇迹之后,强者甘心为弱者服务,而人们甘心放弃已有的幸福去追求空想的安宁。
7、原始人理解并能掌握的惟一工具就是他的身体。他的身体有各种不同的用途,而我们的身体则因缺乏锻炼什么能力都没有。现代技术使我们变得柔弱而笨拙,而原始人必须使自己强壮敏健。
8、这种动荡往往是由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欲望碰撞和胡作非为引起的。
9、这种种事实表明,大多数疾病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而我们想要摆脱这些疾病,只能转而坚持那种自然赋予我们的简朴、单纯和清静的生活。
10、一旦被人驯养,它们便丧失了大半优点,好像我们所有对它们的关怀和
养育都只是对它们的损害。人类也是如此,当他具有了社会性,成为一个奴隶,他就变得虚弱胆小,奴性十足。他们萎靡安逸的生活方式完全消磨了他们的力量和勇气。
11、人类智力的发展都应该主要归功于欲望,而欲望能否被普遍满足要依靠智力的发展。
12、每个概念都是纯抽象的,只要想像一参与,概念立刻变成具体的事物了。
13、无论语言和社会是怎样产生的,但至少可以推断,在以相互需要来联结人们并使他们易于使用语言这方面来说,自然几乎没有为人们提供多少社会性,并且也几乎没有为创造这些联系而做任何努力。
14、仅就人所拥有的本能而言,就足以应付自然状态的生活了,而要在社会中生活,他就需要发展智慧了。
15、一个人从对邪恶的无知中获得的益处,要远远多于他从美德的认识中获得的益处。
16、即使是善良和友谊也不过是对某个特定对象的持久的同情,因为不希望一个人痛苦,和希望一个人幸福有什么区别呢?
17、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尽量不要伤害别人。
18、欲望越强烈,越需要法律的限制。
19、如果没有财产,人们之间怎么会有依附的关系呢?
20、只有在人们相互依赖或者有共同的需要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产生奴役关系。
21、这些享受不断败坏人的身体和思想,而且随着它们的滥用而不再是享受,它们成了人们的现实需求。
22、每个人都开始关注别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因而人们之间形成一种普遍的价值:那些最能歌善舞的人,最漂亮的人,最强壮的人,最灵巧的人或口才最好的人会受到最多的关注。这就是迈向不平等的第一步,也是迈向罪恶的第一步。在最初的差别中,虚荣和蔑视产生了,羞耻和嫉妒也产生了,新的生活所引起的混乱将原始的天真和幸福一起终结了。
23、没有私有制就没有伤害。
24、人类能力扩展的这个时期正处于自然状态的闲散和现在的强烈的自我主义的一种中间状态,这一定是人类最幸福最稳定的一个时代。
25、要保护个人财产,人们必须首先拥有一些东西。
26、“本来就是”和“看起来是”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于是从这种区别中产生了傲慢的虚荣和欺骗伎俩,数不尽的罪恶也开始相继上演。
27、难填的欲壑。对财富的热望,与其说是出于真实的需要,不如说是出于真实的需要,不如说是出于对超越别人的渴望。
28、穷人获得了一幅新的枷锁,而富人获得了一些新的权力。
29、只有对一个人有利的事物他才有可能去创造,而对一个人有害的事物,他是不可能去创造的。
30、人们选出首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而不是为了奴役自己,这是全部政治法的基本准则。
31、对于文明人毫无怨言默默忍受的奴役,原始人不会低下他们的头颅,他们鄙弃用奴役换来的和平,而选择用暴力去换取自由。
32、奴隶是不配谈论自由的。
33、父权的主要力量来源于文明社会。
34、政府不是从专制权力开始的,相反,专制权力却是政府堕落的最终形态。
35、国家存在的基础是法律而不是官员,因而当法律不存在的时候,人们就重新获得天赋的自由权利。
36、人类的政府需要一个远比理性更为坚实的根基,同时也表明对于公众的安宁来说多么需要一个神圣的意志,给最高权威赋予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品质,从而,剥夺臣民危险的弃权的权力。
37、政府组织形式的区别,取决于在创立之初人与人之间等级分化的程度的差异。
38、一旦结成社会,人们就开始互相比较,从邻居们持续不断的交往中,人们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种种差异。
39、掌权者费尽心机破坏民众的联合,在民众之间制造分裂。他们制造所有能引起分裂的争端,却又维持表面上的社会和谐,他们将各个阶层人民的利益和权力对立起来,使各阶层的人民相互敌对、彼此猜疑,以加强他们的统治。
40、在众多的哲学道理、人性、文明和高尚的道德箴言中,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剩下的就只是轻浮而虚假的表象,拥有荣誉却没有道德,会思考却没有智慧,耽于享受却没有幸福。
41、人们不得不互相关爱却又彼此伤害;由于职责,他们生来就是敌人,而由于利益,他们又相互欺骗。
第三篇:意识形态与音乐——兼论艺术的特殊性
(一)引言
关于意识形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较为祥尽,也较为客观,它解释为“ 社会 哲学 或 政治 哲学的一种形式。其中实践的因素与 理论 的因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观念体系,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最早采用‘意识形态’(ideology)这一名词是法国革命 时代 的一位名叫a.l.c.德斯图.斯.特拉西的哲学家,他用这个名词表示他所称谓的‘观念 科学 ’,与那些解释性的理论,体系或哲学是有区别的,它是一种负有使命的科学;它的目标在为人类服务,甚至拯救人类,使人们摆脱偏见,而为理性的统治作好准务。”这当然是对意识形态较为狭义的定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进而归纳出它五个方面的特点:
1、它包含一种关于人类经验和外部世界的解释性的综合理论;
2、它以概括、抽象的措词提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的纲领;
3、它认定实现这个纲领需要斗争;
4、它不仅需要说服,而且要吸收忠实的信徒,还要求人们承但义务;
5、它面向广大群众,但往往对知识分子授予某种特殊领导任务[1]。
广义说来,在 现代 社会中,任何一种社会中所盛行的、具有强势的思想形态都可泛称为意识形态,如形形色色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较之于古代、近代社会,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争端,如中东、两伊纷争,东欧的民族争端,都可归并为意识形态之争[2]。意识形态的广义定义,似可暂定为:在一个社会中占主导的、被强化的思想形态。在社会中占主导的思想形态意指已形成稳定势态,在社会上已广为推行的思想,而且具有完整的一整套理论体系表述方式。它被强化的方式包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教育 机制、或采取极端的武力形式强迫接受等。在特殊情况下,诸如战争、灾害之时,意识形态起到凝聚人心的功用,这是其他一般思想形态所望尘莫及的,这种情况之下意识形态会起到良性作用。而在通常的、一般情况之下,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强势的思想形态,负面的作用是:它也会强制渗透到社会生活,人群的意识深处等角落,从而对各类具有相对独立存在的价值体系造成极大侵害。从常识看,每一个社会中都具有相应的意识形态,它既可以来自于传统文化、思想,也可以从其他来源获得,它也是是社会赖以凝聚、团结的思想倾向、动力,但本文的意识形态除了包含这一点,更重要的是意指具有极权倾向的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在现代社会盛行的 经济 意识形态。这两种意识形态经常跨越出自身界限,侵犹进其它领域。前苏联三十年代的大清洗运动、希特勒在法国掀起的排犹狂潮、美国的麦卡锡主义、法国六十年代的**运动某种程度上都可视作这一类强化的思想形态侵蚀、渗透到各个社会领域内所造成的后果。在我国,自1958年大跃进伊始,成为强势的政治意识形态一直在各种学术思想、社会思潮和 艺术 门类中占君临地位,它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力早已有目共睹、无需多说。那么,这一类强化的意识形态必定有其 历史 的源头。
(二)意识形态的起源
英国数学、科学哲学家、罗素的老师诺斯.怀特海说过一句关于思想史极其精辟的一句话,大意是西方哲学都是一系列关于柏拉图哲学的脚注[3]。柏拉图的思想,尤其是政治思想,既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源头,又是最早而又最完整的极权主义理论[4]。对此理论的梳理远非本文所能做到,它的理论其结论可大意表述为:国家本身是至高无上的,凡于此有利的事情便可行,反之应该禁止。柏拉图据此构建了一个“理想国”,在这个完美的“理想国”中,国王,即最高统治者是什么人呢?
柏拉图的回答是“哲学家国王”,因为只有他才懂得“理念”的秘密,懂得永恒不变的原则,洞悉万物的本质。为什么在柏拉图的理想中,哲学家应做为国王?答案是:柏拉图的思想决定了这样的安排,柏拉图的思想中,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而尘世、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摹本,但在尘世之中,能够感知、洞察到真正理念世界的唯一一类人,就是哲学家,他能够看到普遍化的真理,能够知晓理念世界的存在。在这个国家中,艺术家乃至 音乐 家没有地位,如果有的话,那么它们也是用来鼓舞士气或凝聚人心的,如果只有愉悦、游戏的功用,那么就应被从国家中清除掉[5]。这种理论在现代社会中就可表述为:对占统治阶级地位的一切文化活动,必须设立审查制度,并进行有效而不断的宣传,以模造和统一他们的思想;对教育、立法和宗教的一切改变都必须加以防止或压制。以常识眼光看,这种理论当然有些走极端,但千百年,无数胸怀大志的思想家、政治家、艺术家一再受其诱惑,通过各种方式阐释它、继承它、发扬它,留下无数这种理论的摹本,必须承认,这其中有一些极粗疏,而有一些却经过精心构造,十分精致而具有极大煽动力、号召力,它们正是现代盛行的种种意识形态理论的来源[6]。黑格尔的艺术史思想渗透了柏拉图理论思想的痕迹,这种思想力图从历史的现象中推论出一种绝对的先验之物,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去把握绝对精神的流变。把某一类艺术或某一类音乐视为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的代言物、代表,这正是艺术或音乐中意识形态的表述。必须承认,这种理论对从事艺术史的人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它力图从复杂多变的艺术 发展 过程中理出清晰的线索,对于划分线索,统观整体的确不可或无,但它无助于深入理解和探索特定情境中的艺术事件和作品[7]。却衍生了许多空洞的话语。音乐美学及中外音乐史 研究 中,由于长期受制于此类意识形态,长期以来不仅导致提不出重大的原创类 问题,而且还导致了一些伪问题的提出,而从逻辑角度看,从一个假问题或伪问题是引不出真答案的,如“ 中国 音乐应走向何方”、“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应是什么”、“人民需要什么音乐”等等。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关于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在国内的许多音乐史书中、音乐欣赏类书籍中大都把此曲与列宁格勒保卫战联系起来,且绘声绘色,逐段解释,但据最近重印、首次公开发行的《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中,肖斯塔科维奇自己却回忆:“《第七交响曲》是战前设计的,所以完全不能视为在希特勒进攻下有感而发,‘侵犯的主题’与希特勒的进攻无关。我在创作这个主题时,想到的是人类的另外一些敌人„„我的交响曲大多是墓碑„„”[8]。这本据记录者伏尔科夫所说,在这本每一章都有肖斯塔科维奇签名的回忆录中披露了在斯大林时代政治意识形态重压下,音乐家的处境和所遭受的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压制,值得所有从事音乐学工作的研究者深思,但至今在中国音乐思想界却少有回响。中国情境中,尤其是音乐思想、方针中意识形态的 影响 的另一源头,便是前苏联极左艺术理论。虽然这一派的理论在今天早已被从各个方面加以批判,但其留下的影响仍存在于许多人的心中,在意识形态影响最为严重的音乐学研究领域,还极少有人触及这个“元问题”。
正象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一样,中国情境的意识形态除了有源自西方思想中的源头之外,它在中国之所以长盛不衰,也有其中国思想文化中得以生长发育的温床。这个温床的起点似应划在西汉董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后。在此之前,儒家应该说只是个松散的民间性思想流派,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中,它有时略占上峰,有时又隐没不现,还有时它甚至不是最为突出的一员。在孔子的言论记录《论语》之中,充满着各种常识性的论点,同时也带有一种怀古倾向,对音乐的态度,既有“移风易俗,其善于乐”的功利主义观,观点,又有“三月不知肉味”的个人化观点,同时还有偏激一些的如“放郑声”的论点。总之,先秦儒家在音乐趣味上倾向于正统、怀旧,儒家在其理论上偏重于强调“关系”,重群体,重阶层,轻个人。西汉之后,儒家一跃而成为官学,经过强化的儒教,原本便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入世性,成为官方的“儒教”之后,重“集体”或“集团”而轻个人或“个体”的一面得到强化,它的理论在许多方面被视为“绝对”而不能更改,孔子也一跃而成为“素王”,在此之后,儒家学说历经每一代后继者的阐释、注释、理解,从而成为中国历代知识阶层的深层意识形态,也可以称之为“文化心理”。它与西方意识形态思想的契合点基本有:
(1)整体主义-整体大于部分,整体重要性强过个体;
(2)民族或国家、“集团利益”大于个人、个体;
(3)重权术-即重权力的集中与分配秩序。
从现代的角度看,这些特点都具有传统社会思想形态特征,在传统类型的社会中,知识和利益集中于小部分人手中,他们作为既得利益的获益者,为了维护氏族、部落或城邦的整合性,必然要借助于整体性观念,并使这一观念神秘化、神圣化,拒斥任何意义上的变化,维护被神化的等级次序。当传统类型的社会面临解体的危机时,这一类整合性观念便一再得到强化„„我们已经看到,意识形态理论在历史上有其源起,这足以说明它的源远流长,但在二十世纪它竟然愈演愈烈,纳粹德国大肆屠杀犹太人,前苏联斯大林主义时期知识分子,艺术家等残酷迫害,以及中国文革之中对文化、思想的极端仇视,虽有许多揭露性、研究性文章,但大都针对意识形态的发布者、创立者,却对其具体行动的实施者-群众或人民抱以同情或开脱,并以“受人利用”“蒙蔽利用”而不予质疑,但实际上,意识形态理论形态中维护整体性的一面所笼络的正是无数社会中缺少自我意识的大众,这也正是它施以权术的秘密。正是千千万万由个人组成的“群众”“人民”具体实施了许许多多残酷的行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实践纲领,它唤起了许多人内心深处存在的原始欲望。意识形态理论对其异端的镇压,根本不输于历史上的宗教裁判所,十字军东征或焚书坑儒,由无数个体组成的大众深深受其诱惑,那么这些种种强势意识形态理论能在许多人心中激起狂热,除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因素,时间因素之外,还有超时间的心理起源。意识形态在心理上的起源,从人类学方面看就是原始部族的居民或早期人类社会中的人们对宇宙万物的神化或魔化,这其中也包括对音乐、绘画、文字等艺术的神化心理,即赋予音乐、图画等艺术以魔力[9]。
古希腊音乐理论中;尤其柏拉图理论中关于禁上某种类型音乐的说法、中国古代儒家的“放郑声”,墨子理论中的“非乐”,直至二十世纪纳粹德国和斯大林时代禁止犹太人音乐的官方规定,既有其理论形态本身的原因,更有其更普遍意义上的心理起源。人们普遍对音乐、艺术既敬畏其神奇,又仇视其力量,既兴奋它们能影响情感,又恐惧它们能麻痹斗志,意识形态理论中的艺术功能说恰好投合了这种心理,这也是现代意识形态艺术理论的重要心理起源。相对于几百万年的人类原始时代,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时间极为短暂,人类心理中存在的神化事物的情结历经宗教意识形态而至现代的思想意识形态而保存至今,甚至还要一直存在下去。
由此观之,音乐救国论与音乐亡国论起因于同一源头,正在于它们共同夸大了音乐的魔力,在古希腊神话中有塞壬王歌声的传说,在现代社会中也有“黑色星期五”和种种对音乐的神化传说,都足以作为佐证。
第四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书报告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卢梭的作品,大部分读者可能会更熟悉卢梭的另外一本书:《社会契约论》。作为启蒙时代的重要作家,卢梭为正义以及政府的合法性提供了智慧的观点。他的观点可以明显看出来对三个人产生了重要影响,德斯蒙德.莫里斯,吴思和马克思。
该书篇幅很短,使用的语言也非常平实,在该领域有一定知识的一般读者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毫不费力地读完。书名很好地概括了全书的内容。如果需要略作解释的话,可以这么说:人类的欲望使人类脱离了自然状态,政府的无效和腐坏让现代人丧失了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
作者从原始人的状态开始讲起。原始人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天真状态下,而非处在“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之中。其所需要的一切造物主都已经预备,疾病和饥饿都无法成为原始人的真正威胁。并非舒适的环境让原始人高尚而勇敢,而自从他有了社会性,就变得虚弱而庸俗起来。欲望让人类开发自己的智力,语言则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原始人无知,因而自然拥有美德。他设法满足自己的欲望,同时又尽量不对身边其他人造成伤害。
在满足欲望的过程中,原始人开发了自己的智慧,并且意识到这种智慧让他们优越于别的生物,他们的欲望越来越多,力量也越来越强,逐渐开始合作,并形成了义务的观念。
从此以后原始人的生活便不再和以前相同,当义务的思想开始蔓延,奴役的种子随之埋下。他们制造建筑物,并开始耕作,而耕作不可避免地导向了私有制,私有制是一切罪恶制度的开端。每个人都努力让自己更加完善,但是这种完善的努力缺使得我们作为一个种族更加罪恶。我们原本拥有自然的不平等,而私有制让我们这种自然不平等和社会不平等结合在了一起。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地位需要有法律进行维护,群体的无效率产生独裁,并走向奴役。
书中的思想和《通往奴役之路》有可以对比之处。当我们认为自己在往前走的时候,我们丢失了自己最需要拥有的东西。
关于作者提出的人类发展的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当我们认为时间是单一线性维度的时候,过去一定只有一种可能。而当我们用更开放的目光去审视时间的时候,可以理解过去也可以有多种可能。我们所相信的过去,来源于我们自己的判断,而所有的判断都必然带有主观的色彩。
由于书中反复提到了造物者这一概念。我有意发展一下这本书的一个次要观点。作者提到说原始的本能的力量超越了教导。因此可以得出设计比教导(干预)可以更好地完成造物主的目的。传统一神宗教认为造物主是全能的因此,可以得出
A 造物主如果希望这个世界以最佳方式运转,那么他已经这么做了,在设计我们的过程中就可以推演出来最终的结果。
或者
B 宗教教导在这种情况下显得没有意义,除非教导本身也是造物主计划的一部分。如果相信宗教教导,我们则必须在一下两个互相冲突但是都是传统教义的命题之中选择其一。
B.1.上帝是全能的B.2.宗教经典的意义并非是其字面所启示的“真理”。这些是作者思想可能的外延。就这本书而说,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可以获得的智慧会让读者觉得这个小时过的很有意义。
第五篇:论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论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摘要: 地球在宇宙中形成以后,开始是没有生命的.那生命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科学的进步,我们探索的领域不断扩大。其中,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止,也终于了解到从原始海洋到生命的产生,一直到现在的人类,经过了漫长的演化过程。那么:在原始地球早期环境下,物质是如何实现由非生物界到生物界的跨越?抑或,在地球形成早期,肯定存在没有生命这样一个时期,生命又是怎样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生命的起源及演化的过程。
关键词:生命起源、原始生命、化学演化、新生命
一、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1.上帝创造生命说
2.生命来源于宇宙-----宇宙胚胎说
生命必须的酶,像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的形成一样,需要数亿年的时间,一些化石上所记载的生命物质诞生于35亿年前.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类用天体物理的手段,在地球之外探测了近百种有机分子,像甲醛、氨基酸等.在一些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中也发现了含有组成生命的有机分子,在一些被称为“脏雪球”的慧星中不仅含有固态的水,还有氨基酸、乙醇、嘌呤、嘧啶等有机化合物,生命有可能在慧星上产生而被带到地球上.3.自然发生说
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都是从非生命的物质中突然产生的 4.生命的产生只能来自于生命
生命的产生只能来自于生命,代表人物是巴斯德.生命起源问题是自然科学界面临的几个主要的未知基础科学问题之一。几乎所有的自然历史及生物学教科书总会有几章介绍生命起源。按照大爆炸理论,大致是从亿年前大爆炸开始的宇宙起源,到约50亿年前太阳系的起源,到约45亿年前地球的起源,到大约37亿年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地球上生命体系是已知的宇宙中惟一的生命体系,也是已知的宇宙中最复杂的分子体系,更是自然演化出的最完美的分子体系。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过程是如此复杂,生命起源的过程是如此偶然,有人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一只猴子在打字机的键盘上随机跳动能打印出大英博物馆的所有图书,那么在地球上发生生命的几率比这还小。但是,在地球上的的确确自然产生了生命,而且
产生了智慧生命人类这一宇宙最美丽最灿烂的花朵。如果说生命在地球上的起源是一个奇迹,那么对地球上这一奇迹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原理的探索
当然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事业,也是自然科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显然,对生命起源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自然的奥秘,揭示生命的奥秘,而且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并无疑对人类的思想史及文明史产生重要影响。
二、人类对生命起源的探索
(一)生命进化的进程 1.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
细胞按形态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个体较小.它的主要特征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裸露的DNA分子,它们分散在细胞质里或集中在核状体部位,没有核膜和核的结构.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比较复杂,它的遗传物质除了DNA外,还有RNA和蛋白质,形成了结构复杂的染色体,并集中在由核膜包裹着的细胞核中.2.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在距离现在5亿~6亿年内,地球上出现过一次生命大爆发,有成千上万种多细胞的生物出现.由于这次生命爆发的时间是被地球学家叫作“寒武纪时代”,所以人们又称之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后2亿多年的时间里,三叶虫依然是生活得最成功的动物.3.鱼类世界的诞生
最初出现的鱼叫甲胄鱼,它们中的大多数身体的前端都包着坚硬的骨质甲胄形似鱼类,但没有成对的鳍,活动能力很差.4.植物的演化
蓝藻是海洋中最早的单细胞生物之一.5.动物登陆
距今2.3亿年前,由于地球气候温暖,食物充足,爬行类动物逐渐繁盛起来,种类越来越多.它们不断地分化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变成了今天的龟类、鳄类、蛇类、蜥蜴类、哺乳动物等.6.人类的诞生 由于劳动,手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改善,同时,也引起了身体其他器官的变化,特别是大脑得到高度的发展.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建立了社会.于是,劳动使森林古猿演变成了人.(二)生物进化的历史
经科学研究,地球在宇宙中形成以后,开始是没有生命的。地球的早期环境恶劣,到处都是火山和岩浆,地壳每天都在剧烈的运动着,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才出现了山川和河流以及海洋,才变成了一颗可以诞生生命的星球,就是说在地球最初形成的时期,表面充满着原始大气层,后来这些原始大气发散到太空中去,但地球内部不断的释放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等气体,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中,火山和雷电等巨大能量不断释放,这第二代大气又不断的变化,形成占大气99%的氧气和氮气,有了这个大气层,地球表面温度变化就可以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初步具备了形成生命的条件。大气中的有机元素氢、碳、氮、氧、硫、磷等在自然界各种能源(如闪电、紫外线、宇宙线、火山喷发等等)的作用下,合成有机分子(如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硫化氢、氨、磷酸等等)。这些有机分子进一步合成,变成生物单体(如氨基酸、糖、腺甙和核甙酸等)。这些生物单体进一步聚合作用变成生物聚合物。如蛋白质、多糖、核酸等。这一段过程叫做化学演化。蛋白质出现后,最简单的生命也随着诞生了。这是发生在距今大约36亿多年前的一件大事。从此,地球上就开始有生命了。
(三)人类的探索
启蒙运动的理性和进步理念,包括马尔萨斯的生存环境理念,是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思想基础。达尔文用科学方法证实了进化中的自然选择机制。孟德尔用试验方法弄清了遗传和变异机制,这两块知识的结合,就构成了我们今天解释生物进化机制的综合进化理论。
达尔文(Charles Darmin ,1809--1882)1859年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以下原理:第一,所有物种生育子代的能力都大于食物增长速度,即生育能力大于养育能力;第二,所有物种的个体都有变异,同一物种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个体,即同体个体独特;第三,由于要生存的个体多于能生存的个体,所以会有生存竞争;第四,竞争中,有适应性变异特质个体得到更多的生存机会,即最适者生存;第五,适者有更多机会通过生殖把特质传给子代,即受到自然选择;第六,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成功的变异时代积累,导致新物种产生并实现进化。
孟德尔发现生物的变异来自遗传,他的这项成就被称为构成现代遗传学的基石。1937年,杜布赞斯基在《遗传学与生物起源》一书中把它与进化论与遗传学整合成一体。赫胥黎称之为综合进化论。综合进化论认为进化是包括两个阶段的过程:
1、变异:不同个体得到不同的遗传材料,形成不同的表现型;
2、选择:不同个体在繁育方面表现出的差别。
学术界目前承认进化有两个层次:一是种群层次上的微观进化,主要指种群基因库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短时期内的变化。二是更高层次(物种)在较长时段中的宏观进化。对于后者,学术界又有两种理解:一是渐进累积,二是间断平衡。渐进累积论将生物进化和新种发现视为渐进积累过程。间断平衡论则将这一过程理解为长期稳定与短期骤变的交替。我们认为简短平衡论能更好地解释古人类化石和人类遗传学资料上的历时间断和却换现象,同时也与突变和选择的原理兼容。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在陆地和空中发现了大量生命基因物质。1969年澳大利亚发现了著名的默契森陨石,它的表面布满了氨基酸。中国科学家们也发现了具有原始形态的多细胞生命物质,存在的时间至少可以追溯到20亿年前。美国国家太空总署的U2高空侦察机,在10000米的高空,收取到了从大气平流层向下飘落的彗星尘埃,发现里面充满着有机物质,和漂浮着的生命分子,美国著名科学家卡尔•萨根(1934-1996)认为,生命的初始物质就是这样来到地球的。这些生命科学的成果告诉我们,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可能有两个来源,第一是从地球诞生开始,在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中,就广泛地分布着大量的各种形式的生命基因物质;第二是来自外太空的生命基因物质,伴随着外太空陨石和风雨雷电,不断的降落到地球上。但不管是来自哪里,这些生命基因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不会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必然是有高级和低级、先进和落后的区别。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高级的生命基因不断向高级人类形式过渡,低级的生命基因在相对低级的范围内获得发展,形成今天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命形式。
三、对生命的思考
生物的进化大体趋势始终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的过程,但是在生物的演化进程的某个片段,我们也会发现某些个例。它们的诞生本身就开创了一个进化奇迹,它们并不遵循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似乎它们本身的诞生就是为宇宙中生命的多样性创造其他适合的更有效率的模式。还有一些生物,当突发的宇宙环境的变化对地球环境造成影响时,由于它们的进化里程没有足够的效率,或者没有足够的防危机能力,也消逝在地球生命长河中。
反观人类社会,生命的进化规律似乎又隐隐约约在应实人类社会的种种规律,种种法则,种种悲剧,或者即将上演的喜剧。
人类也只有不断探索发现这种种规律、法则,才能避免悲剧,更好的生存繁衍。
四、结束语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经历了漫长复杂的过程,人类对起源于十几亿年前的生命演变的研究,是极其间距的一项任务。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积极主动,有目标有目的,经过科技的进步与时间的累计,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定会有更长足的进步,研究生命起源的航船也会越来越靠近真理之彼岸。
参考文献:
[1]郝守刚,马学平等.2000.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英] Andrew S.Pullin 著,贾竞波 译.2005.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郝首刚、马学平,《生命的起源与演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