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论重塑校园诚信文化
简论重塑校园诚信文化.txt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金钱,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
简论重塑校园诚信文化
时间:2011-04-22 11:39:49范文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因此,建设高校诚信校园文化,是塑造高校学生健全人格的客观需要,势在必行,迫在眉睫。造成了校园诚信文化的严重缺失。
关键词:诚信文化,校园,重塑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市场经济的活力,同时也发现我们身边各种假冒产品、虚假广告、坑蒙拐骗、骗税逃税,伪造假账,恶意拖欠等现象大行其道。就连一直被人们奉为一片净土,背负着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中,也存在作业抄袭、考试舞弊;伪造证件、简历注水;拖欠贷款、工作违约等弃诚信于不顾的现象,甚至蔓延到课堂、课本、老师和学校领导。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还与目前高校对德育重视不足、约束和激励机制缺失、不良学术风气的负面影响有关。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对其加强知荣辱、树诚信的道德建设意义深远。因此,建设高校诚信校园文化,是塑造高校学生健全人格的客观需要,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一、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社会的运行之规
如何理解“诚信”? 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免费论文。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会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会失去运行之规。
诚信是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如果没有诚信的品德和素质,一个人将很难塑造出表里一致的完美自我,就更难以激发自己的内在潜能,那么他通往成功的道路将是充满曲折的。程颢程颐指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诚”不仅是德、善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免费论文。“信”是一个人形象和声誉的标志,也是人所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孔子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内心有诚意,说出来的话则必定可信,那么他所做的事情就值得信任。诚信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也是个人修德达善的内在要求。不讲诚信,不仅会使自己遭遇难堪,对自己的生命存在也难以做出肯定的判断和评价。其结果,不仅是自己欺骗自己,也必然欺骗别人,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塑造健全的自我,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存在着巨大的破坏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社会共同认可且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还没有完全形成,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依然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其直接后果便是无视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存在,无视社会规则的存在以及无规则的趋利避害的心理和尔虞我诈的恶习在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蔓延。诚信,取其义即“不欺心,不欺人”。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最基本的伦理准则,代表着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它是应对社会规则无序和群体失范的利器。因此,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也是社会的运行之规。
二、校园诚信文化严重缺失
诚信作为人的立身之本,社会的运行之规,在高校中却没有得到必要的重视和有效的规范与传播。造成了校园诚信文化的严重缺失。老师和学生可以说是校园中的主体,他们的一言一行足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
“老师一做秀,学生便说慌,作文时,将校舍的破危房,写成县政府的办公楼一样,宽敞明亮,威武堂堂„„老师一做秀,全中国人都成演员了,活的不是自已的人生,做一些昧着良心的事,为头衔摇尾乞怜,在权利面前,男人做女人状,女人做风尘状„„干实事,做真人,这简单的道理,实践起来还真难„„都是不良家教的罪过,都是老师做秀惹的祸„„”这是网络上比较流行的一首打油诗,一针见血地揭露了部分教师的不诚信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以前的一个同学,现在在一家中学教书,为了教育局领导亲临的的一次公开课,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准备,试教是无数,光上课的准备材料就差不多两麻袋。提前四五天就和所选的班级进行了预演。上课时犹如放电影,多媒体、小组讨论、上台汇报、充足的表扬和鼓励、灿烂的笑脸、化解难点、重点突出,一切显得那样的完美无暇,无可挑剔。
近年来,学生作弊似乎已经被人们司空见惯,尽管也经常有人大声呼吁要改变现状,可现实中却也没有多大的改观,同时伴着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全面落实,又一个新的现象几乎成为了大学生诚信问题主流和焦点,那就是守约还贷的问题。据了解,最近几年,全国各省高校贷款学生按期还款或提前还款情况较之往年有所好转,但大部分地区还款率仍不过半数。以上只是列举当前校园诚信文化缺失的两个方面,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还有许多。客观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本人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价值取向的功利化;教育形式的表面化;教育效果的互斥性;自身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认识局限性。
三、重塑校园诚信文化
(一)建章立制,规范诚信行为。免费论文。
一是积极推行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将个人诚信档案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应从学生入学开始,为其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使其了解到诚信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充分利用信用记录,与银行、企业等展开合作,对学生拖欠贷款、工作违约等失信市场行为形成有效制约。二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不守信用的行为不仅予以道德的谴责,同时在行为上予以惩罚,比如取消其助学贷款和评优评奖资格等。
(二)德育与文化教育并重,加大诚信教育力度。
注重文化教育和技能教育,而把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作为“形式教育”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的诚信理念,就必须打破常规,把德育教育与文化教育并重,让广大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树立牢固的诚信意识。
(三)广泛开展诚信文化相关活动。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的一些诚信专题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娱晚会、团会、讲座等等,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努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正确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进而树立科学的诚信观。
(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充分利用良好的师德影响力。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也,无德者无以为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渗透性影响是难以估量的。高校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行为时有发生,这些丑恶现象的负面效果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严重破坏。因此,教师要有以身立教的社会责任感,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做诚实守信的典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学生“人一定要诚实”,用自己的为人师的模范作用和强大的影响力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
参考文献:
[1]金炳烨.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与高校诚信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6)
[2]陈大伙,张洪.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与高校诚信教育创新.[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7(4)
[3] 王伦光.高校诚信教育问题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
[4] 吕伟珊.教育者诚信是大学生诚信的关键[J].卫生职业教育,2006(16)
第二篇:重塑乡贤文化
重塑乡贤文化
端午的鼓声,让人们又一次回到了历史和乡村,念屈原,思国士,怀乡贤。
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土社会的一朵奇葩,历千百年而留芳。在社会转型时期重新建构新乡贤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乡村、破解乡土社会多重困境、推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中华文明进程中,乡贤文化在古代乡村治理结构中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方民众敬重、推崇的贤德长者,乡贤重修身,兴教化,崇善举,德行高尚,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对乡土公共事务有突出贡献,以强烈的道德文化影响力造福一方。
他们有文化见识,有奉献精神,通过宗祠、乡约、仲裁、兴学、崇孝、义赈、义庄以及修桥补路挖井筑堤等善举,涵养一方水土的文化带动力,培养引领一个地方的文明教化风尚。
他们维护乡土社会的有效运转,促进政令推行、民意上递,协调冲突,化解社会矛盾,传承地域文化传统。
他们在乡民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方面发挥着示范与规制作用,使人们行为有法度,价值有引领,操守有规范。他们是保障社会基层长期稳定与和谐的基石,推进了地域文化繁荣与发展。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乡愁”,不只是山水,更是风物与精神。要让城乡背离的态势逆转,必须重建乡土社会。而乡土社会的重建,关键是促使现代人才和现代知识输入到乡村里去。
我们欣喜地看到,新乡贤正从现代乡村社会破土而出,发芽拔节。新乡贤是一批富于奉献精神的时代精英,既有长期扎根本土泽被乡里者,也有从乡村走出去又回归乡土反哺桑梓者。无论本土威望有加的贤德长者,或是解甲归田、怀富回乡的故土游子,或是身居都市、心系乡士的鸿儒硕彦,都怀揣着浓得化不开的深深乡愁,一头扎进眷恋的土地,奉献自己,造福乡亲。他们拥有现代理念、广阔视野和成功经验,以自己的品德、学识、专长、财富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维护社会公正,凝聚人心,让现代的法律和契约精神与传统的价值和伦理得以协调;他们既传承乡贤文化的历史传统,又创新乡土文化建设,其事迹其风范都具有积极意义。
当代中国需要乡贤文化的复兴。近年来,新乡贤的培育、提倡、褒扬已得到各级党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湖南多地举行了新乡贤的推选评比活动,广大乡村正在逐渐形成良好的新乡贤文化风尚。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寻访新乡贤”系列深读报道,选择其中的一批突出者进行推介,旨在推动新乡贤形成蓬勃之势,让新乡贤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扎根开花。
第三篇:重塑文化基因
重塑文化基因
当今,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曾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无疑,这是对当今时代文化竞争新格局新形势的及时回应。
将这个理念延伸到企业中,就是——企业要充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软实力。
在当今国际竞争格局中,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越来越多的实践已经证明,企业文化在推动企业改革创新、改善管理、提高绩效、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促进企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显著的独特作用。如果忽视企业文化建设,那么企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格局便无立足之地。
坚守道德和诚信
2008年,震动一时的“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了国民信任危机。这使责任企业在检讨自身的同时,也唤起了所有企业的良知与思考——新时期下如何恪守商业道德。
“三鹿奶粉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诚信危机给社会、人民生活以及企业自身和所在行业带来的严重影响,它值得我们警醒和深刻反思”,在“第七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严肃地说,“造成这一危机的原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但更主要的是企业诚信的缺失。”
众所周知,以诚信为信条和强调道德约束的商业文化,谱写了中国商业文明千百年的辉煌历史。如今,我们已进入现代商业文明时代,诚信和道德依然需要传承下去。从商业文明的角度上讲,创新文化需要道德和诚信作为支撑。
王忠禹告诫企业,无论市场竞争有多么激烈,经营环境有多么复杂,企业都应坚守道德底线,永远让消费者享受到安全、可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做“阳光”型的企业。同时他呼吁,企业要以“三鹿”奶粉事件为鉴,切实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规范自身行为,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企业要增强市场竞争力,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企业诚信道德建设。
王忠禹说,首先要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通过打造诚信文化,不断强化企业诚信意识,形成“有信者荣、无信者忧、失信者耻”的商业文化氛围,使诚实守信真正成为企业的立业之本、兴业之道。
无独有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也从企业文化角度解读了诚信的重要性。他说,企业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将利益的着眼点从企业自身转移到更广泛的公众身上,用企业文化滋养企业的公民意识、民生意识,培养良好的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职工合法权益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此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的尊敬。
激发创新精神
很大程度上说,创新是企业文化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倘若一个创新的文化氛围在企业中建立之后,它所带来的创新活力相当于在企业内核安装了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为企业的创新和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看看国际上那些百年老店之所以长盛不衰,最大原因就在于持续的创新作支撑。
在“第七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说,企业创新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创新,要不断地培育创新意识和完善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全员的创新冲动、创新勇气和创新的活力。
实现理念上的创新,企业必须创新文化内核,把创新的基因置入到员工当中去,激发企业成员的创新精神,营造一个创新的文化氛围,才能使企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对此,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指出,企业要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和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企业依靠人的进步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依靠人的能动性激发企业的创造活力,依靠人的凝聚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同样离不开创新的推动。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企业更要以创新为突破口,创新文化内涵,不断创新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硬化”企业的软实力。正如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会长所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广大企业要立足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企业软实力,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他还说,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企业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团结广大员工,齐心协力,渡过难关。
创新文化模式
近一段时期以来,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的动荡以及由一些企业诚信缺失导致的信用危机,牵动了经济领域的每一根神经,深深触动了每一个人,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反思以往爆炸式的增长和赶超式的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让我们重新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方式。
如果说企业以往靠政策和机会获得了丰厚的资本积累,那么今后企业必须将企业文化作为制胜的法宝,才能在风起云涌中永立潮头。如今,中国企业已经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自主创新的时期,那么企业文化也必须及时跟上日程。因为创新文化是企业实现持续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以后,联想运用全球战略性新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业务模式”。据了解,这个模式可以使联想减少管理成本并提高效率。它有效地利用全球公司各个方面、各个区域的资源、创新、理念和人才,改变了联想的业务结构、运营模式。与此同时,联想在并购时就制订了以“融”致“合”、“和谐为纲”的“坦诚、尊重、妥协”沟通三原则,来指导企业内部跨文化的整合,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明确的文化框架——“联想全球新文化”。
“全球资源配置的业务模式”与“联想全球新文化”两者的互动,使联想整个组织系统自动地检查外部环境和内部工作,寻求和利用创新机会,刺激员工的自主创新。联想今天能够成功实施国际化战略,创新文化的推动功不可没。
专家指出,2009年将是考验企业内功、检验企业文化的关键一年。中国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企业文化的功能就是变压力为动力,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使企业成员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这股“精气神”共同发挥效力,足以抵御经济危机的侵袭,并使企业在逆境中屹立不倒。
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要不断地用文化来提升企业的软实力,给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文化根基,这样才能使企业做长做久。
第四篇:重塑乡村文化
重塑乡村文化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对家的依恋是所有游子共同点。可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至,许多游子有了“客舍似家家似寄”的陌生感触。传统的乡村文化在巨大的改革浪潮前,开始淡出农村的生活,拜金消费文化开始占据农村重要的空间。强化农村教育,重塑乡村文化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农村教育是维系乡村文化的重要手段。乡村文化是所有离乡游子的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不能强化农村教育,重塑乡村文化,那么必将影响社会主义新的建设,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当前部分地区却未能做好农村教育,加速了的乡村文化消逝。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上学成本增加,子女随父母打工异地就读,上学人数减少;家长不重视教育;政府教育经费紧张等。
面对乡村文化的消逝,游子“失根”的尴尬处境。我们不能消极处理,坐视不理,而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采取果断措施,切实改变这种“失根”的危险。
一是优化配置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合理并校、建设住宿制小学,以优质教育质量服务于农村。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改善农村落后的教育现状;减轻上学成本;切实强化农村教育,培育乡村文化生存的土壤,稳住离乡游子的“根”,为优秀传统文化重放光彩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提供力量源泉。
二是加大农村企业的发展,增强农村教育基础。积极鼓励农村企业发展,增强地区经济实力,吸引农民工本地就业,农民工子女就地就读,切实改变学校学生人数少的现状。以经济反哺农村教育,为重塑乡村文化的提供持续动力。
三是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各种专项宣传活动,改变农村错误的消费文化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正确引导家长的教育理念;增加人民的法律意识,改变农村地区的暴力、赌博等现象。增强社会安全感;寻回乡村生活逐渐失去的独到文化精神内涵。
四是多方式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组建村活动中心,组织丰富多彩的农村集体活动,如评选和谐家庭、模范丈夫或妻子等,改善现在淡漠和紧张的领里关系,构建新时期下和谐农村生活方式。
相信,随着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各项宣传措施的落实;农村教育定能够得到强化,乡村文化一定能够重放光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定然会跨上一个新台阶,一定会揭开和谐社会主义新的一页。
第五篇:重塑诚信1600字作文
小编导语: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重塑诚信,做一个有诚信的人。更多关于诚信的作文尽在巨人作文网。
诚信是立国之本、立业之本,一个健全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诚信。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誉,市无信不兴,企业无信不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诚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诚信是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的继承。诚信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凝聚力强大的传统文化和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永留史册并体现在实际生活中。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一个不讲诚信和没有诚信传统的国度和民族,终究会消亡。在当今,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汲取传统道德中诚信素养的精华,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重塑诚信,建立与当代经济社会相适应的诚信体系,努力建设诚信社会。
重塑诚信是践行“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不论发展先进生产力,还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根本利益,都要有诚信的保障。在市场经济体制规范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社会成员和经济主体的内心诉求和道德理念,突出诚信品质的道德自律,又要注重建设社会成员和经济主体对诚信的普遍崇尚和共同追求,突出诚信制度和规则体系对市场经济的法律约束,从而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道德与法制环境。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总是沿着诚信要素铺展的道路前进,漠视或者舍弃诚信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就会陷于混乱和停滞。诚信建设集中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攸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当成为制定政策与决策的第一信号。对此,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的政治高度,增强诚信建设的自觉性,用实际行动推进这一宏大系统工程建设。
重塑诚信是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诚信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无论发展到哪个程度,信用两个字不能丢。一个地区也好,一个企业也好,人才、资金、项目等可从外面引进,唯独信用不能引进,信用只能靠自己。一个地方、一个城市、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凝聚力、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不仅仅取决于经济结构与产品质量的优化、地理气候交通环境的优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是否具备诚信环境,诚信品级是否在竞争圈内形成共誉。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必须要有一个好看诚信环境。好的发展环境是人创造的,人的诚信至关重要。诚信是市场发展的灵魂,市场诚信已经成了一个地方经济繁荣、腾飞的必由之路。以市场为基础对社会资源配置所形成的物质流、货币流、信息流都以信用的存在为前提,一个高效率的市场必定是一个信用良好的市场,一个信用缺失的市场肯定是一个效率低下的市场。信用低下是经济的大忌,也是对外开放、合作交流的重大隐患,信用缺失导致交易成本提高,严重时还会导致交易链的中断,必然波及到并导致经济的衰退和竞争力的衰弱。
重塑诚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重塑道德理念,关键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要让所有社会成员、经济主体认识到,只有讲求信誉,不损害他人利益,才能实现“共赢”,获取长远利益和持续发展,以此推动诚信道德建设,使人际关系和谐、诚实守信,整个社会风气良好,文明程度提高。
重塑诚信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政治文明表现为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也表现出诚信这个基本要素。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并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群众更好地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使党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使国家政权机关能够更有效地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要求以诚信为基础,造就良好的诚信环境,遵循诚信原则行事,共同建设诚信社会。重塑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建设好诚信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构筑庞大力量,实现打造“诚信社会”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