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黔东南州小学教师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10:2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9年黔东南州小学教师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9年黔东南州小学教师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2009年黔东南州小学教师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2009年黔东南州小学教师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

3、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4、新课程标准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5、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6、第一学段,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7、第二学段,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8、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9、第二学段,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10、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又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

11、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五、六年级在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12、新课程评价要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赠别)和选拔的功能。

二、选择(每小题4分,共20分)

1、词的分类有(B)

A、主语、谓语、宾语等B、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C、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B)的能力。

A、感受、理解、欣赏B、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C、感知、理解、了解、欣赏

3、语文教学应在(C)的过程中进行。

A、以教师为主体B、以学生为主体C、师生平等对话

三、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对于1、2年级学生,课标规定应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2、《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

3、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4、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5、“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6、“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四、把下列名句、谚语等补充完整。(4分)

1、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五、填字成成语

(左)顾(右)盼(南)辕(北)辙(求)同存(异)惊(天)动(地)自己写出以上形势的成语2个:大惊小怪、眼高手低、六、简答

1、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

答: 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课程目标提出了如下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将学习目标定位在拼读音节而不特别强调直呼音节,书写音节而不是默写音节上。

2、新课程标准根据哪三个维度设计的。

答:新课程标准根据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

3、简要举例九年义务教育第一、二阶段语文必背诗文作者篇目的具体内容至少两首。答: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七、论述题。

《语文课程标准》有哪四条基本理念?请选择其中的一条加以简要论述。

答:(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论述第一条如下: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八、作文任选一题。

题目:

1、扩写诗句《一枝红杏出墙来》

要求:①展开想象,符合诗歌内容,健康;②字数在600字左右;

答:自己准备,答案略(对不起了,我的作文不好)

2、写一篇简短关于语文的教育教学论文

答:自己搞。

第二篇:2009年黔东南州小学教师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2009年黔东南州小学教师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41分)

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变化和发展)。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

(三)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

(三)步。

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解释)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统计思想和方法,逐步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10、7cm=(70)mm4km=(4000)m

8kg =(8000)g150m3=(150000000)ml=(150000)L1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42,那么这个数的最大约数是(42),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42﹦2×3×7)。

12、1.29090„„保留三位小数是(1.291)。

13、圆的半径是4cm,圆的周长是(25.12)cm,面积是(50.24)cm2。

14、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特征,会计算他们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二、判断(每题2分)

1、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2、在0.3和0.4之间有无数个两位小数。(×)

3、量与计量,采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4、一个体积1立方分米的木块,占地面积是1平方分米。(×)

5、在低年级教学基本口算的基础上,中高年级要适当加强口算训练。(×)

三、选择(每小题4分)

1、随意从放有4个红球和1个黑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出(B)。

A、黑球的可能性大B、红球的可能性大C、一样大

2、一条直线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有(D)种分法。

A、2种B、4种C、8种D、无数

3、联欢会上,按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绿气球的顺序装饰教室,你知道第16个气球是(B)颜色的吗?

A、红B、黄C、绿

4、在下面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3、5、7、、、。

A、11、17、27B、8、12、14C、16、20、2

5四、应用题(每题10分)

1、某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 1/5,节约了多少吨?

2、一件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8天,乙的工效是甲的2倍,两人同时合作,几天能完成这件工作?1÷(1÷8+1÷4)

五、简答(13分)

1、《标准》对各学校的内容从哪几个方面做了阐述?(5分)

先进的办学思想,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水平。一流的社会影响。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看看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阅读教学中,怎样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主动式阅读-开放性质疑-合作式讨论-自主性扩展。

(一)主动式阅读——自主体验,自主感悟

培养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直觉感知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作品的价值也只有经由读者的阅读才能体现出来。

自主体验,自主感悟的阅读过程就是一种“品味式”探究过程。可用三个字概括:就是“读、悟、点”。

(二)开放性质疑——提出问题,鼓励创新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种“寻疑式”的探究过程。

首先,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允许学生提“三类问题”:一类是提出自己已经懂了,但用来考别人,看别人是否也懂了的问题;另一类是自己不理解,不懂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背景材料与知识基础相关;还有一类是有不同看法的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是学生读了不少课外读物,形成了不同于教科书的答案,是学生独立思考的产物。这“三类问题”的提出,可使学生解除了最初发现不了问题的苦恼,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从教材中提出自己已经懂的问题。这样,它往往会带来积极的效应:有的学生为提出问题而积极主动地先把问题弄懂;有的则努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而每人提出的不同问题又激活了大家的思考。

其次,应指导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路径:如由课题质疑;在矛盾处寻疑;于言尽而意未尽处寻疑;在比较联想中寻疑;在平淡细微处寻疑;在内容反复处寻疑等等。

(三)合作式讨论——激活思维,探究解疑

对学生在质疑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区别对待,分类解决,进行“释疑式”探究。

另外,对于学生质疑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可采用小组讨论法,提倡各抒其见,讨论结果后,由小组选派代表上台陈述讨论的意见,最后教师根据情况作出总结,这样学生既动脑又动嘴,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四)自主性拓展——延伸拓展,提升能力

构造一个语文学习的网络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将学习的时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将学习的空间由教室延伸到图书馆,对课文中涉及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社会风俗、文化现象、生活态度等进行适当的延伸,进行“延伸式”探究,可使学生获得自主阅读的能力。

探究式阅读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是否发展,参与多少,发展多少来决定的。探究式阅读教学,不仅重结果而且更重过程,它要求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见解,形成人人善问、人人求新的学习习惯,实践证明,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在掌握科学而又灵活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就能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地进行探索,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想学、乐学、会学了。

2、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8分)

答:教学目的:(一)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二)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第三篇:2011年黔东南州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汇总)1

2009年黔东南州小学教师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41分)

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变化和发展)。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

(三)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

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解释)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统计思想和方法,逐步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10、7cm=(70)mm4km=(4000)m

8kg =(8000)g150m3=(150000000)ml=(150000)L1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42,那么这个数的最大约数是(42),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42﹦2×3×7)。

12、1.29090„„保留三位小数是(1.291)。

13、圆的半径是4cm,圆的周长是(25.12)cm,面积是(50.24)cm2。

14、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特征,会计算他们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二、判断(每题2分)

1、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2、在0.3和0.4之间有无数个两位小数。(×)

3、量与计量,采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4、一个体积1立方分米的木块,占地面积是1平方分米。(×)

5、在低年级教学基本口算的基础上,中高年级要适当加强口算训练。(×)

三、选择(每小题4分)

1、随意从放有4个红球和1个黑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出(B)。

A、黑球的可能性大B、红球的可能性大C、一样大

2、一条直线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有(D)种分法。

A、2种B、4种C、8种D、无数

3、联欢会上,按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绿气球的顺序装饰教室,你知道第16个气球是(B)颜色的吗?

A、红B、黄C、绿

4、在下面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3、5、7、、、。

A、11、17、27B、8、12、14C、16、20、2

5四、应用题(每题10分)

1、某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 1/5,节约了多少吨?

2、一件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8天,乙的工效是甲的2倍,两人同时合作,几天能完成这件工作?

1÷(1÷8+1÷4)

3、用橡皮泥做一个圆柱形的学具,做出的圆柱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6厘米。如果再做个长方体纸盒,使橡皮泥圆柱能正好装进去,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

4、学校买来315本科普书,按3:4的比借给五、六年级的学生,那么五年级比六年级少的多少本?

5、新庄苗圃今年培育了880棵松树苗,比原计划多培育了10%。原计划培育松树苗多少棵?

6、希望小学要买60个足球,现有甲、乙、丙三个商店可以选择,三个商店足球的价格都是25元,但各商店的优惠办法不同。

甲:买10个足球免费送2个,不足10个不送。

乙:每个足球优惠5元。

丙:购物每满200元,返现金30元。

为了节省费用,希望小学应到那个商店购买?(请写出计算过程)

五、简答(13分)

1、《标准》对各学校的内容从哪几个方面做了阐述?(5分)

先进的办学思想,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水平。一流的社会影响。

2、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8分)

答:(一)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二)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

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3、新课程标准有哪些特点?

答:(1)、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强调操作性。

(4)、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5)、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答:教师是组织者、教师是参与者、教师是引导者、教师是促进者、教师是行动研究者、教师是课程开发者、教师是反思者。

5、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有什么不同?

答:算法多样化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在一个群体中会出现不同的算法;一题多解是一个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一个题目。

七、讨论题:算法多样化是不是方法越多越全面越好呢?学生想不到的算法是不是必须要提或掌握呢?

答:提倡算法多样化并非让学生掌握每一种算法,而是通过反馈交流、评价沟通、求同存异,让学生体验、学习别人的思维活动成果,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方法。这样才能呵护学生的主题意识、创新意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过关考试数学模拟试卷

2一、填空。(33分)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 6)年级,第三学段(7 -9)年级。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2、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使学生掌握其笔算方法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掌握乘的顺序),二是(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方程的本质属性有两点:一是方程是(未知性);二是方程(可解性)。

5、2/3即是表示(把2平均分成3份),也可以表示(把1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

6、3.8,4.5,9.7,4.7,4.5,4.6左面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7、在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使得“3”朝上的可能性为1/3这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的数字可以分别为()。

8、a、b均不为零,如果a/b=12-15之间并且a与b的和是275。b是()。

9、测量中得到的“0.4米”和“0.40”米,“0.4米”的精确度为(0.1米),0.40米的精确度为(0.01米)。

10、掌握好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加强口算教学,理解算法,掌握试商)。

11、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自然数(最左端的一个数字不是0)所占的数位个数,叫做(位数)。

12、取近似数的方法有多种。如,有14吨煤,用载重4吨的汽车运,需要运几次?解决此问题需用到(进一)法。再如,有29米,3米布可以做一套衣服,29米布可以做几套衣服?解决此问题需用到(去尾)法。

13、课标实验教材中“时间单位”与“质量单位”属于(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内容;“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属于(统计与概率)学习领域的内容;“正比例反比例”属于(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内容;“比例尺”属于(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的内容。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最小的自然数是1。(×)

2、课标实验教材中,关于“除法”不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

3、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4、评价学生时,评价结果需要用定时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量评价为主。()

5、2+22+222+--------+22---------22结果的末两位是66。13个2。()

6、小亮身高150CM,小丽身高1M,小亮和小丽身高的比是150:1。(×)

7、课标实验教材中要求学生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8、电梯的上下移动是一种平移现象。(√)

9、“本次教材教法考试,有人可能考满分”,这个事件是确定事件。(×)

10、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有三组线段,长度分别如下,第(③)组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①、3cm、2cm和1 cm②、4cm、5cm和10cm③、6cm、7cm和8cm。

2、“―――能用各种方法来表示数;―――能用数来表达和新的题-------”是()的主要表现。

①、数感②、、符号感③、应用定位

3、课标要求,下面的方程()不属于第一、二学段要求学生掌握的。

①、X—2.8=6和X/6=21②、18/X=9和9.8-X=7③、X×1.5=12和87+X=105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数是十进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②、0.5和1/2相等,意义相同③、a/b=a/b

5、下面的(①)不是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①、灵活运用②、经历(感受)③、探索④、体验(体会)

6、课标指出,第一学段结束时,“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学生应达到每分()题. ①、20―30②、10―20③、8―10

四、请你至少用两种方法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6分)

学校买来50张电影票,一部分是4元一张的学生票,一部分是6元一张的成人票,总票价是270元。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

五、简答题。(20分)

1、①请写出“20以内的进位加减中9+12”的教学目标。

②请写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目标。(两小题任选一题)

2、《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3、试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4、请归纳并写出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法则。

六、论述题。(10分)

关于算法多样化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你是如何体现与处理算法多样化与落实“双基”关系的?

七、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请你写出以下教学内容的教学片断。(两题任选一题,15分)

1、“三角形的内角和”。(人教版四下)

2、笔算“64÷2”。(人教版三下)

第四篇: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及答案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一填空

(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 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 过程。

(4)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

(5)《标准》中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二、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总体目标。答: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简述:

(1)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特点。

答:

1、教学内容综合化;

2、教学内容过程化;3教学内容现代化。

(2)选择、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与标准。

答:

1、科学标准

2、可行性标准,3、社会作用标准,4、教育作用标准

2、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谈谈你对数学新课程所提倡的评价方式与方法的认识。

(1)评价的内容由重结果转向结果与过程的并重,由重认知转向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

《标准》指出:“及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评价的主体方式由单元化转向多元化。

《标准》指出:“评价的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改变单一的书面测试模式。

(3)评价主体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

(4)评价结果的出现不再是单纯的分数或等级,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写出“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一课的教学设计简案。

(主要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题引入及教学策略)

第五篇:2011黔东南州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小学语文(2011.7.30早上)(答案)

2011黔东南州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

小学语文试卷((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 课标知识(10分)

一、填空。(每空0.5分,共5分)

1、《新课程标准》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体系分为“识字写字”、“ 阅读 ”、“写作”、“ 口语交际 ”和“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

2、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五、六年级在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 字的习作。

3、在汉语拼音中,字母表上的字母一共有 26 个,声母 23 个,韵母24个,整体认读音节 16 个。除轻声音节外,使用的声调符号有 四 种。

4、《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 学生 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5分。)

1、语文教学应该在(C)的过程中进行。

A、以学生为主体B、以教师为主体C、师生平等对话

2、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新课程标准》规定应认识常用汉字(B)个,其中(E)个会写。

A、1500-2000B、1600-1800C、1800-2500D、400-800E、800-1000F、800-1200

3、《新课程标准》倡导(D)的学习方式。

A、传授、探究、合作B、课内、课外、自修 C、自主、创新、实践D、自主、合作、探究

4、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的观点是(C)。

A、工具性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二部份学科知识(70分)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3分)A、半亩(bàn mǔ)哺育(bǔ yù)

触动(chù dîng)校对(jiàoduì)B、摘果子(zhāiguǒ zi)一点儿(yì diánr)在一起(zài yì qǐ)轻轻的(qīngqīng)C、毁灭(fěimiâ)高兴(gāo xìng)

登山(dēngshān)诧异(chàyì)

2、按要求完成(每小题1分,共8分)①写出“ㄋ”的笔画名称: 横折折折钩

③请按音序排列“花、鸟、鱼、虫”四个字:虫、花、鸟、鱼④写两个AABC式词语: 栩栩如生、翩翩起舞⑤写两个带的反义词的词语:出生入死、南辕北辙⑥《草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老舍。

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出自王维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⑧写一句您知道的名言、警句或歇后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3、在错别字后面画横线,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每空0.5分,共4分)

各书已见(抒)千均一以(钧)目不瑕接(暇)危峰雾立(兀)②《景阳冈》节选自 《水浒传》 第二十三回,该小说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南源北辙(辕)和颜月色(悦)迫不急待(及)呕心厉血(沥)宋江为首的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施耐庵。

4、在下面的一句话中,按顺序填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B)(1分)干革命工作,要有的要求,的组织,的态度,的纪律。

A、严肃、严格、严密、严明B、严格、严密、严肃、严明 C、严密、严明、严格、严肃D、严明、严密、严肃、严格

5、句子加工(每小题2分,共8分)①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改为引述句: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7、判断下面语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每小题1分,共3分)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②一阵风吹来,沉甸甸的稻穗在向我们点头。(拟人)

③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比喻)

四、阅读[其中

(一)、(二)为选作题,(三)为必作题。共25分]

(一)七步诗(12分)

(注:此题中心校、城区学校教师必做,村小、教学点教师不做。)

煮豆持作羹(gēngēng),漉菽(sūshū)以为汁。

②她不敢回家。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萁(qíjí)在釜(fǔhǔ)下燃, 豆在釜中泣(jì qì)。(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不改变句子的顺序。)

之所以她不敢回家。是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本自同根生, 相煎(jiānjián)何太急?

1、划去诗句中括号内的错误读音。(每上0.5分,共3分)

2、解释下列各字。(每空0.5分,共2分)

③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的儿子的学校。持: 用来漉:过滤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缩句:爸爸冲向学校。

3、在这首诗里,曹植用 豆秆 比喻曹丕,用 豆子 比喻自己,用萁和④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是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的。

豆 来比喻同父母生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曹丕对曹植的迫害。(2改为反问句: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吗?分)

6、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填空。(每空0.5分,共3分)

①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作了 为人民服务 的演讲。为了说明死的意义有所不同,他引用了古代文学家 司马迁 说过的一句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位古代文化巨人的历史名著名称是 史记。

4、中国文学流派将曹操、曹丕和曹植合称为三曹。(2分)

5、品读这首诗,写下自己的感言。(3分)

答:兄弟之间应该和睦相处。

(二)《荷花》片断(12分)

(注:此题村小、教学点教师必做,中心校、城区学校教师不做。)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列裂似的。

1、文中画“”的句子中,“挨挨挤挤”写出了荷叶长得 密 的特点,这句话把 荷叶 比作大圆盘,突出了荷叶既密又圆 的特点。(2.5分)

2、文中加点的“冒”是什么意思?“冒”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分)

答:“冒”字的意思是:向外透,往上升;“冒”字用得好;因为“冒”

写出荷花的动态美,还让人感受到荷花奋发向上的精神美。

3、语段中描写了几种颜色?请写下来。(1.5分)

答:碧绿、白色、嫩黄色。

4、用“﹏﹏ ”画出描写荷花姿态的语句。(3分)

5、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2分)

答:略。

(三)竹(13分)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杆既是建筑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制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藏”。然而,竹子是(伟大)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以来,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代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寒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冻土,脱下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来寒往,迎风斗寒,经霜雪而

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难、不惧压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得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给这篇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一对反义词,并且能和上下文意思相吻

合。(2分)

3、“息”字的解释有:①停止;②消息;③呼息时进出的气息;④利息。

文中“息息相关”的“息”应属于(③)种的解释。(1分)

4、“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1.5分)

5、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1分)

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排比)

6、作者从竹杆、竹皮、竹沥和竹茹、竹笋 四个方面写了竹子

“全身是宝”。(2分)

7、短文写了竹子的 用途 和 品格 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品格。

8、竹子最突出的品格是不畏难、不惧压,象征的精神是自强不息、不屈不饶。(2分)

五、写一写(15分)

1、简要写出下列成语或寓言的主要内容(选作两个,每个5分,共10分)

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买椟还株邯郸学步亡羊补牢

拔苗助长: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枯萎了。

守株待兔: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

2、选择下列两处设计广告语,可以用合适的(分)音乐教室学校操场学校花圃 学生阅览室本班教室教学楼梯道

学校花圃:爱护花草树木,人人有责!

本班教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20分)

六、教学技巧。(10分)

1、选您最喜欢的一篇课文,在第一教时设计一段饱含深情,引人入胜,富有儿童气息的创设情境的导入语,并简要写出这样设计的原因和依据。(5分)

答:如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的导入:1976年1月8日,为人民劳累一生的周总理去世了,他静静地躺在鲜花翠柏中,五星红旗覆盖着他的身躯。1月11日,周总理的遗体要送到八宝山火化。披着黑纱的灵车,缓缓地开过来了,那年冬天特别冷,寒风猛烈地吹着,但是首都几十万人涌上了街头,默默地站在人行道两旁,等待着,等待着灵车开来,他们要向敬爱的周总理告别。因为从今以后,我们再也看不到

周总理慈祥的面容,再也听不到总理那亲切的声音了。十里长街到处是白花,就像铺

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在低低地哭泣„„同学们,这是32年前的事情,你们没有经历那让人心碎的时候,但是《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会让我们了解当年的情景„„

原因和依据:这段导入语采用的是激情渲染导入法。“激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俗话说: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学习新课时,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答案仅供参考)

2、请举一例课堂上你常用的鼓励学生的方法,并说说其适用性。(5分)答:其实鼓励学生的方法很多,有:“好,你真聪明。”、“太棒了!这一点你

都能思考出来。”、“好,这次的发言抓住要害了,说明你捕捉信息的能力提高了。”、“你真有眼光,连老师忽略的一个问题你都能够发现”,除了这些,还有奖给学生一些智慧星、小红旗、大红花等。

适用性: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

上,教师是引导者,是点拨者,是鼓舞者,是激励者,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某一特定过程或特定结果,以正确鼓励的话语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恰当地表扬、赞许,可以强化学生自信、自爱、自尊、自持的信念,增强成就动机,激发学习积极主动性。学生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体验,会产生通过积极学习获得成功并再次体验成功的需要。教师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发挥激励的教学效应。(答案仅供参考)

七、解决问题(选作题,共10分)

1、结合自己的教学环境,说说你在作文教学中遇到哪些困惑?(5分)你期待得到哪些帮助、或你准备怎样去解决这些困难?(5分)(注:此题村小、教学点教师必做,中心校,城区学校教师不做。)

答:困惑:

1、拿起笔不知道写什么;

2、找不到素材;

3、有素材不会利用;

4、写作的内容空洞。

5、语言贫乏,且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差。

6、缺乏想象力。

7、假话、空话多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等等。

要解决这些困难:

1、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想写;

2、将习作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亲身体历,使学生有话好写;

3、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把写作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变成一种乐趣;

4、重视学习动机的激发;

5、作文教学要生活化等。(答案仅供参考)

2、教学点评(10分)

(注:此题中心校、城区学校教师必做,村小、教学点教师不做。)

《捞铁牛》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学完这一课后,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静了片刻,一名学生举手)

生:课文中说,铁牛陷在河底的淤呢里,古代人即使水性再好也很难在淤呢中发现铁牛,那么他们是怎么发现铁牛的?

师:这位同学提问的问题很好。是呀,铁牛不但沉在河底下,而且陷于淤泥里,这对于古代人来说,找到他们具体沉在什么地方是很困难的,这些熟悉水性的人是如何找到铁牛的呢?同学们之间可以讨论一下。(热烈讨论)

生:可能淤泥不够深,铁牛还有一部分露在上面。

师:你非常聪明。这个解释也是合理,还有没有其它的答案?(没有人举手)这个问题同学们在课下继续讨论。还有没有其它问题?(许多同学举起手)

生:既然铁牛在淤泥里,人是怎样把绳子拴在它身上的? 生:为什么把两条船并排拴住,在两条船中间搭一个架子? 生:拉铁牛的绳子会不全绷断?

师:很好,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有一些问题老师也没有考虑过,老师也一时很难做出回答。这说明同学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这样,我们把这几个问题放到课下,同学们在课下分组讨论,看哪个组、哪位同学想出的答案最合理。下一节课我们再解决。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请你对这个教学片段进行点评。

点评要点:

1、引发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2、学生主动地发现并探索问题;

3、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创新精神。

4、体现师生之间是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双方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5、教师充分运用对话策略,促进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形象比较,智慧启迪;

6、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性化解读;

7、学生彼此之间在交流之中相互启发,等方面去进行点评就可以了。(仅供参考)

下载2009年黔东南州小学教师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9年黔东南州小学教师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一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工具性与 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

    教材教法公共知识考试题

    1理想的课堂应当具备的参照条件是什么? 答:一是参与度、二是亲和度、三是自由度、四是练习度、五是延展度。 2你是怎样理解新课程教学中关于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 答:新课......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模拟试题及答案11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模拟试题及答案 1楼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 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精选)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 一、填空题(10分) 1.唐宋以后, 出现了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等流传了 1000 多年的语文启蒙教材。 2.癸卯学制规定的中小......

    2015年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模拟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材教法--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 )性是渗透于它的内涵并体现于它的实施过程的。 【教师释疑】 正确答案:【工具 】2、语文课程内容主要是通过( )以及学习活动设计等去体现 【教师释疑】 正确答案......

    语文教材教法试题

    语文教材教法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34分) 1、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 )姿势和良好的( )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第一学段,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 )、( )、( )和( )。 3、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

    初中美术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初中美术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1.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结尾的时候说:“好的,同学们,我们这节水彩课就讲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一幅关于水果的水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