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语言学简介及三大流派
一 什么是文化语言学
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 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当代美国人类学家艾尔弗克罗伯也认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其核心是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
中国当代学者大多采纳《辞海》对文化的定义:“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语言学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
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
二 文化语言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1)文化语言学与结构语言学的关系
世界语言学的主流学派——结构语言学有着明显的不同。
结构语言学所依据的是符号学理论,它把语言看做是一种以声音为载体的符号系统,所关注的是语言符号系统的音义结合规律、组合与类聚规律。它以语言本身为研究对象,强调语言对象的纯洁性。它所提出的与历时相对的共时观、与言语相对的语言观,都是为了保证对象的纯洁性。
而文化语言学与结构语言学显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语言研究。它与结构语言学的关系如何取决于它本身采取的是何种研究模式。如果文化语言学采取的是交叉学科的定位,从事的是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映照式的研究,那么它与结构语言学就是互补的关系。结构语言学是对语言本体的研究,文化语言学是对语言的应用性研究;结构语言学是主流研究,文化语言学是从属式的边缘性研究。如果文化语言学采取的是语言本体研究的定位,从事的是站在文化的背景下对语言的人文性进行挖掘,并由此来观照语言状态与规律上的表现,那么它与结构语言学就是以两种不同研究范式对语言本体进行研究的学科。
(2)文化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的关系
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这两个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都强调语言与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都关注着语言与人和社会的互动关系,但它们之间仍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取向性。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在社会中的存在状况,主要关注的是社会现象中与人有密切关系的地域、职业、行业、性别、年龄、性格等因素;文化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在民族文化中的存在状态,它主要关注观念、信仰、道德、习俗、意识、思维等因素。
社会语言学更多关注的是现实性;文化语言学更多关注的是历史传承性。社会语言学关注语言使用、语言变异的研究;文化语言学则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的阐释上,同时也关注在文化背景下来考察语言的静态结构。社会语言学非常重视语言规划、语言政策的研究;文化语言学较少展开这样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社会语言学强调语言的描写与测量,运用实验与计量的方法,已形成了一套形式化、比较完整的操作系统;文化语言学则主要是用阐释的方法,更多依靠的是研究者本人的预感和历史纵深感。
(3)文化语言学与人类语言学的关系
文化语言学与人类语言学两个学科的关系非常紧密,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人身上,文化语言学对西方人类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成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继承。它们存的不同之处在于:
人类语言学的基本特征是:以活的语言为对象,以了解语言的现状为目的,以实地考察为主要方法。
而文化语言学除了活的语言外,还关注语言的历史、语言的书面形态;除了了解语言的现状外,还希望了解语言现状背后的原因;除了实地考察方法外,还使用了许多其他的方法。
(4)文化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关系
文化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这两个学科都不满足于把语言看作是一个静态的、封闭的、纯指意性的符号物,而是致力于探讨语言背后的东西,并把这一探求对象与人、与语言的生存环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两个学科的不同在于:
①观察语言的角度不同。文化语言学从文化的角度入手,人和社会在这里都是以虚化了的文化出现,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所不在,并在不知不觉中规约着人们的东西。而认知语言学是完全从人的心理认知活动来观察语言。
②依据的理论不同。文化语言学是语言学与文化学结合的产物,而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与心理学结合的产物。
③源起与发展轨迹不同。文化语言学着重对语言认识世界的模式与特征进行描述,而认知语言学则深入到了认识的形成过程。文化语言学是一门可以广泛运用于众多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而认知语言学则是以语言内部,特别是语义为主要关注对象的语言本体学科。
三 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兴起、原因及特点
中国文化语言学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并产生广泛影响的一种探求汉语文化特征、汉语与汉民族文化密切关系的新的语言学流派。
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作, 是20世纪50年代由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的罗常培著《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 1989 年重版)。在以准确的语言描写为最高学术、纯语言描写的结构派为学术主流的背景下,罗常培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上为后人开启了先河,被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中国文化语言学派尊为开山鼻祖。
陈建民与198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开设了“文化语言学”课程。
游汝杰、周振鹤在《方言与中国文化》(1985)一文中首次提出应该建立中国文化语言学。
历史原因
主要有以下四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一)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纯形式严峻的强烈反思
(二)对汉语研究的新角度切入
(三)大陆“文化热”的影响
(四)西方人文理论的影响 如:德国的洪堡特,美国的鲍厄斯、萨丕尔、沃尔夫、拉波夫,法国的梅耶,英国的帕默尔,波兰的马林诺夫斯基等
理论特点:
(一)由对语言动态变化的研究转向对语言静态结构的研究
(二)由对社会、历史、经济、政治等表层文化的关注转向对思维、观念、认知、精神等深层文化的全面追求
(三)文化学方法由辅助之用变为全面运用的研究方法
(四)人文性研究由遭到冷遇到以文化认同为最高学术准则的人文追求
(五)由信奉社会学说转而为对中国古代语言研究传统与文化学理论的全面继承与吸收
四 中国文化语言学的三个流派
20世纪80年代刊登在《语言导报》上的三篇论文,即:陈建民《文化语言学说略》,1987年第6期;游汝杰《语言学与文化学》,1987年第5—7期;申小龙《二十世纪中国语言学的历史转折》,1987年第7期。
此三篇论文反映出对文化语言学的三种不同主张,这三种主张后来成为成为文化语言学的三种流派:文化参照派、文化认同派、社会学派。
这三个学派有着许多共同的学术主张,如认为语言研究必须要与它的人文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对几乎全盘接受西方语言学理论,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规范的中国现代语言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主张要建立独立的文化语言学学科,要进行学科的理论建构和具体语言事实的描写与阐释工作,注重语言的个性研究,注重语言的功能研究,等等。
但这些学派之间又有着不同的追求与定位,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看待语言的人文属性;怎样评价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文化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如何。
文化参照派
首次倡导建立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学者游汝杰,是文化参照派的代表人物。
这一派学者认为:要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中考察中国语言的特点,从而建立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语言事实的理论。要把语言学与其它的人文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这样既可以由语言来观察文化,也可以从文化的背景下来研究语言。作为最早的文化语言学概论性著作之一的《文化语言学》(邢福义主编),就是以“语言——文化的符号”和“文化——语言的管轨”作为全书上下两编的名称。
持参照派观点的人数最多,成果也最多。他们从事了大量的具体语言文化现象的研究,对其他不同的语言研究范围持比较宽容的态度,这种研究构成了文化语言学研究的主体。
文化认同派
文化认同派的代表人物是申小龙。这一派学者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看法与个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结晶。语言是人类看待世界的一种样式,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民族看待世界的不同样式。要从事语言研究,必须与语言文化精神取得高度的一致。要研究汉语,就要在汉语与民族文化之间找到共同性。
语言有着多重属性,但本质属性是人文性。
文化语言学与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为理论指导的描写型的语言学是完全不同质的学科。文化语言学所要研究的是语言的本体,它是关于语言本体的学科。中国文化语言学才是唯一符合汉语实际的语言学学科。
社会学派
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陈建民。这个学派的观点是:
①文化的创造往往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变化和发展也离不开文化。
②文化语言学要重视语言交际价值的研究,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交际性。文化语言学应重视研究语言的变异,重视从动态的角度来观察语言。
③结构主义语言学属于描写型的研究,文化语言学属于阐释性的研究。文化语言学并不是一概否定结构语言学的作用,也不是一概反对描写,结构的描写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强化语言研究的人文性,要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④文化语言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三个学派之间的分歧逐渐淡化。原因是:
首先,文化语言学本身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影响体,又是文化的结晶;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既会体现在演变、使用上,也会体现在语言的结构、形式、生成上,这样的事实在语言系统中大量存在。这些事实就从根本取消了不同学派以对立状态存在的客观基础。
其次,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依存性已广为人们所接受,即使是结构语言学也承认这一点。更重要的是人们认识到语言是有着多重属性、极其复杂的事物,人文性是语言非常重要的一种属性,漠视它显然是不对的,但它也只是语言多重属性之一,对它的研究不能取代对语言其它属性的研究,文化语言学也不能取代其它范畴的语言研究。
再次,非常重要的是,参照派与认同派都认识到了在对方的理论与主张中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在文化语言学的后期研究中,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文化语言学的研究与周围的人文学科有着愈来愈多的相互参照借鉴的价值,同时,作为语言学下的一个分支学科,人们的目光更多的集中在语言本身。各具特色的文化语言学流派,都为丰富发展文化语言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文化语言学的发展,也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文化语言学补充说明
80年代,络绎有语言学者踏上这条道路,中国的文化语言学之路由此而生机蓬勃起来。在1985年第三期《复旦学报》上的《方言与中国文化》一文中,方言学者游汝杰首次提出了建立文化语言学的设想。出于革新语言学的目的,作者自觉地选择了这条语言与文化研究的道路,“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中考察中国语言的特点,从而建立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语言事实的理论。”“把语言学和别的学科结合起来研究,从而彻底改变语言学„不食人间烟火‟的现状。”(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他与历史地理学者周振鹤合作,于1984—1986年间联名发表了五篇论文和一部专著《方言与中国文化》,对文化语言学的创立和后来形成的研究热潮起到了感召和推动作用。80年代中期,面对中国语言学发展举步维艰的困窘,在学术界“文化热”潮流的推动下,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开始了对《马氏文通》以来的中国现代语言学传统的深刻反思,寻觅着新的语言学道路,由此投身到了文化语言学的旗号之下。其间,文化语言学由于陈建民和申小龙的加入既显示了声势和实力,也由此形成了流派的特色和分歧(戴昭铭《中国文化语言学辞典·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陈建民的研究多少循着社会语言学的路子。1987年发表的《文化语言学说略》初步提出了他对文化语言学的构想,而1989年出版的《语言文化社会新探》则集中反映了他的文化语言学观,表现出中国文化语言学研究的另一个走向。他注重语言的交际价值和变异形式,认为从结构语言学到文化语言学的诞生,标志着从语言结构系统的研究到语言应用的研究,从单一学科到综合学科的发展,从小语言学到大语言学的过渡。申小龙于1986年发表了《语言研究的文化方法》,其文化语言之路正式起步之后,亦独树一帜,并带来了一定的轰动效应。他认为中国文化语言学是历史性的反拨,反对朱晓农等人的驳难,坚持认为汉语的“人文性”与西方语言研究的“科学主义”相对立。从哲学和文化的视点,指出中国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应以语言的文化功能为对象,使汉语研究回归汉语本体,建立起真正符合汉语特性的语言学。他的理论带来了文化语言学的冲击波,人文学者一时贬褒不一。
80年代后的文化语言学已不复是一种美丽而苍白的学术姿态,而是一条充满热情与信念的大道。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文化语言学已然经历了十余载的旅程,在学者们不倦的跋涉中,结出了新的硕果,开拓了新的天地。
第二篇:语言学流派总结
Theories and Schools of Modern Linguistics
Part One: Ferdinand de Saussure:
1.Nature of the linguistic sign: linguistic unit is a sign.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e two(a concept and a sound-image)that makes up the whole of the linguistic sign.Signified(the matter)and signifier(the sound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nguistic sign:
1.The bond between the signifier and the signified is arbitrary.2.The linear nature of the signifier: the signifier is auditory and therefore is unfolded
solely in time.As a result of this, the signifier represents a time span and the span is measurable in one single dimension, the dimension of time.2.Langue and parole
3.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studies
Part Two: The Prague School:
V.Mathesius:
The main emphasis of the Prague School theory is on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as a system of functionally related units, an emphasis which shows Saussurean influence.The emphasis has led to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phonetic and phonological analysis of sounds and the analysis of phonemes into distinctive features.Phonological oppositions
Influential scholar Trubetzkoy
principles of phonology
For each abstract sound there is a range than a point in which speakers are allowed to make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it different from every other Realization by themselves and also distinct from every other realization by other people.A phoneme can be defined as the sumof these differentiating functions.It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
1.It has discriminative power
2.It can not be analysed into smaller distinctive segments
3.It can only be determinedby distinctive features.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FSP)
FSP i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nalysis which refers to an analysis of utterances or texts in terms of the information they contain.(a theory that refers to 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utterances in terms of the information they contain.)The principle is that the role of each utterance part is evaluated for its semantic contribution to the whole.From a functional point of view, some linguists believed that a sentence contains a point of departure and a goal of discourse.The point of departure is equally present to the speaker and to the hearer which it is their rallying point, the ground on which they meet.This is called the Theme.The goal of discourse presents the very information that is to be imparted to the hearer.This is called the Rheme.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ovement from the Theme to the Rheme revealsthe movement of the mind itself.Language may use different syntactic structures, but the order of ideas remains basically the same.Based on these observations, they created the notion of FSP to
describe how information is distributed in sentences.FSP deals particularly with the effect of the distribution of known information and new information in discourse.The known information refers to information that is not new to the reader or hearer, and the new information is what is to be transmitted to the reader or hearer.Sally stands on the table.(1)
On the table stands Sally.(2)
Sally is the grammatical subject in both sentences, but Sally is the Theme in(1)and the Rheme in(2).We can approach a sentence at three levels and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Grammatical Sentence Pattern(subject-berb-object), theSemantic Sentence Pattern(agent-action-goal)and the Communicative Sentence Pattern(theme-transition-rheme).This shows that there is a distinction between sentence and utterance.CD: J.Firbas developed the notion of communicative dynamism.It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is not a static but a dynamic phenomenon.CD is meant to measure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n element carries in a sentence.Eg: He was angry
He carries the lowest degree of CD, angry carries the highest degree, and was will rank between them.Normally the subject carries a lower degree of CD than the verb and the object or adverbial.This is because a known or unknown agent appears to be communicatively less important than an unknown action expressed by the finite verb, an unknown goal expressed by the object or by the adverbial element.Part Three: American structuralism
Boas/ SPIE/ Bloomfield/Fries/Chomsky
1.Structural grammar: one point is that the grammatical categories should be defined in terms of distribution.The units of the analysis are defined internally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The other point is that the sentence is seen as a sequence of immediate constituents.IC analysis: it helps to account for the ambiguities of some structures, because IC analysis not only shows sequential relations but also hierarchical relations.2.Behaviorist psychology in structuralism(Bloomfield and B.F Skinner)
1)Behaviourist holds that human beings cannot know anything they have not experienced.2)Human learn language through “stimulus-response” manner.Black box theory: put forward by Skinner.The basic position of radical behaviourism is that since we cannot observe the internal states, we cannot know anything about them.Any statements we make about internal states or processes are necessarily meaningless.Each organism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Black box that cannot be opened for observation.The only meaningful statements one can make about the organism concern what goes into it(stimuli)and what comes out of it.(response)
3)A comparison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structural grammars
Traditional grammar
Structural grammar
Part Four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
1)The development of Chomsky’s TG Grammar: five stages.The Classical Theory aims to make linguistics a science.The Standard Theory deals with how semantics should be studied in a linguistics theory.The Extended Standard focuses discussion on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universal grammar.The Revised Extended Standard Theory focuses discussion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The latest is the Minimalist Program, a further revision of the previous theory.The development of TG Grammar can be regarded as a process of constantly minimalising theories and controlling the generative powers.Although TG Grammar has involved putting forward, revising, and canceling of many specific rules, hypotheses, mechanisms, and theoretical models, its aims and purposes have been consistent to explore the nature, origin and uses of human knowledge on language.2)Chomsky’s innateness hypothesis: Chomsky believes that children comes into the world with specific innate endowment, not only with general tendencies or potentialities, but also with knowledge of the nature of the world, and specifically with knowledge of the nature of language.is strongly against Bloomfield’s behaviorist psychology and empiricism and adopts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rationalism.Chomsky’s innateness hypothesis is baded on his observations that some important facts can never be otherwise explained adequately.First, children learn their native language very fast and with little effort.Second, there are other facts that are puzzling if language is not innate.Third, the child learns the total grammar of the language during a limited period of time, from limited exposure to speech.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Chomsky believes that language is somewhat innate, and that children are born with what he calls a LAD, which is a unique kind of knowledge that fits them for language learning.He argues the child comes into the world with specific innate endowment, not only with general tendencies or potentialities, but also with knowledge of the nature of the world, and specifically with knowledge of the nature of language.According to this view, children are born with knowledge of the basic grammatical relations and categories, and this knowledge is universal.The categories and relations exist in all human languages and all human infants are born with knowledge of them.According to him, the study of language, or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can throw some light on the nature of the human mind.LAD probably consists of three elements: a hypothesis-maker, linguistic universal, and an evaluation procedure.3)TG Grammar: the starting point of Chomsky’s TG Grammar is his innateness hypothesis, based on his observations that some important facts can never be otherwise explained adequately.Chomsky’s TG Grammar has the following features.First, Chomsky defines language as a set of rules or principles.Second, Chomsky believes that the aim of linguistics is to produce a generative grammar which captures the tacit knowledge of the native speaker of his language.This concerns the question of learning theory and the question of linguistic universals.Third, Chomsky and his followers are interested in any data that can reveal the native speaker’s tacit knowledge.They seldom use what native speakers actually say;they rely on their own intuition.Fourth, Chomsky’s methodology is hypothesis-deductive, which operates at two levels:(a)the linguist formulates a hypothesis about language structure-a general linguistic theory;this is tested by grammars for particular languages, and(b)each such grammar is a hypothesis o the general linguistic theory.Finally Chomsky follows rationalism in philosophy and mentalist in psychology.London School:
Lay stress o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and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contexts of situation and the system aspect of language.It is these features that have make this school of thought known as systemic linguistics and functional linguistics.Malinowski’s theory of meaning: the meaning of an utterance does not come from the ideas of the words comprising it but from its relation to the situational context in which the utterance occurs.Malinowski distinguishes three types of context of situation:1)situations in which speech interrelates with bodily activity;2)narrative situations 3)situations in which speech is used to fill a speech vaccum—phatic cmmunion
Firth’s theory of meaning: meaning is use.He defines meaning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element at any level and its context on that level.(Malinowski distinguished three types of context of situation: situations in which speech interrelates with bodily activity, narrative situation, and phatic situations
Firth defined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as including the entire cultural setting of speech and the personal history of the participants rather than as simply the context of human activity going on at the moment.)
Halliday’s systemic grammar: 1)i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ociological aspects of language;2)it views language as a form of doing rather than as a form of knowing.3)it explains a number of aspects of language in terms of clines.4)It has as its central category the category of the system.In systemic grammar, the notion of system is make a central explanatory principle, the whole of language being conceived as a “system of systems.”
Halliday’s functional grammar: language is what it is because it has to serve certain functions.Social demands on language have helped to shape its structure.Three macrofunctions by Halliday:
1)The ideational function(意念功能): to convey new information, to communicate a
content that is unknown to the hearer.It is a meaning potential.2)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
It embodies all uses of language to express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This function is realized by mood and modality.3)The textual function(语篇功能): it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language has mechanisms to make any stretch of spoken or written discourse into a coherent and unified text and make a living message different from a random list of sentences.The relation: systemic grammar aims to explain the internal relations in language as a system network, or meaning potential.While functional grammar aims to reveal that language is a means of social interaction.
第三篇:三大数学流派简介.ppt.Convertor
第十章材料
3三大数学流派简介-----对数学基础的反思
集合论在19世纪末由康托建立后,集合概念成为最基本、应用最广的一个概念,人们曾经相信,全部数学的基础理论可用集合概念统一起来。1900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庞加莱曾满怀信心的说:“现在我们可以说,完全的严格化已经达到了。”可是这话说出后还不到3年,英国数学家罗素于1902年给德国数学家弗雷格的信中提出一个集合悖论,使数学基础发生动摇,用弗雷格的话说:“突然它的一块基石崩塌下来了。”
集合论中为什么会产生矛盾这个非常根本的问题,涉及数学逻辑推理的可信性和数学命题的真理性问题,属于数学哲学的范畴。
从1900年到1930年的30年间,许多数学家卷入了一场关于数学哲学基础的讨论,并逐渐形成不同的数学基础学派的争论,主要有逻辑主义、形式主义和直觉主义三个学派。
一、逻辑主义
1.逻辑主义的历史渊源
逻辑主义的形成究其本原可以追溯到莱布尼兹时代,他把逻辑学想象成一种普遍的科学,这种科学包括构成其它所有科学的基础的一些原则,这种逻辑学先于一切科学的观点,即是逻辑主义思想原则的萌芽。但他并未能开展这一方面的工作。到了19世纪,戴德金、弗雷格和皮亚诺等人继承莱氏先志,逐步发挥,并且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2逻辑主义的基本思想
逻辑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罗素,他与怀特海于1913年完成了逻辑主义的经典代表作---《数学原理》。作者企图在这3卷本的数学巨著中向人们说明:全部数学可以以一个逻辑公理系统严格推导出来,也就是说可以从逻辑概念出发用明显的定义得出数学概念;由逻辑命题开始用纯逻辑的演绎推得数学定理。从而,使全部数学都可以从基本的逻辑概念和逻辑规则而推导出来。这样,就可以把数学看成是逻辑学延伸或分支。所以,罗素说:“逻辑学是数学的青年时代,而数学是逻辑学的壮年时代。”“数学即逻辑。”
要从逻辑推出全部数学,就必须发展集合论,而集合论是自相矛盾的,没有相容性的,但是,在逻辑系统中是不允许有矛盾的,因此,必须排除悖论。
可后来罗素与怀特海所做的工作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进而遭遇了不少困难。
数学基础学家一般都不接受“数学就是逻辑”的观点;同样也不能接受“一切数学思维都是逻辑思维”的说法。但是,尽管如此。罗素与怀特海和著的《数学原理》一书在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影响很大。它以当时最严格的形式化的符号语言来陈述作者建立的逻辑体系、定义和定理,从而标志符号逻辑方法的成功。并显示了数学的逻辑基础研究的意义,因而进一步的显示了现代逻辑的科学意义。
《数学原理》一书成为名著。尽管逻辑主义的主张不能实现,逻辑主义的数学观不能为数学基础学者所广泛接受,但此书在方法论上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他们相当成功的把古典数学纳入了一个统一的公理系统,使之能从几个逻辑概念和公理出发,再加上集合论的无穷公理就能推出康托集合论、一般算术和大部分数学来。这把逻辑推理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人们看到,在数理逻辑演算的基础上能够推演出许多数学内容来,形成了集合论公理系统的逻辑体系,这在逻辑史上是一件大事,对数理逻辑后来的发展起了决定作用,是近代公理
方法的一个重要起点。
二、形式主义
一般认为,形式主义的奠基人是希尔伯特。.形式主义的基本思想
希尔伯特计划的主要思想就是:奠定一门数学的基础,应该严格的、数学的证明这门数学的协调性(即无矛盾性或一致性、相容性);希尔伯特计划的数学内容就是数理逻辑中的证明论。
希尔伯特与贝尔奈斯合著的两卷《数学基础》是希尔伯特计划的代表作。希尔伯特计划,将各门数学形式化,构成形式系统,然后用一种初等方法证明各个形式系统的相容性,即无矛盾性,从而导出全部数学的无矛盾性。
希尔伯特原来设想,数学的相容性证明可以限于有穷的构造性方法范围之内。但是研究表现,这个范围应当加以扩充。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说,证明一门数学的无矛盾性不可能在本门数学内做出,必须在一门较之更强的数学中才可能做出。这定理说明希尔伯特的原计划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希尔伯特的数学基础思想却发展了元数学,这就把形式心理学向前推进了一步,促进了数学的发展。现在,元数学(证明论)已发展为数理逻辑的四大分支之一。
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美国数学家鲁滨逊和柯恩等人。他们认为:数学应该被看作一种纯粹的纸上符号游戏,对这种形式的唯一要求是不会导致矛盾。
但是,这种形式主义思想显然与希尔伯特的主张是不同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形式系统的相容性在本系统内不能证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是希尔伯特的纲领受到沉重的打击。
三、直觉主义
1.直觉主义的数学观思想
直觉主义的奠基人和代表人物是荷兰数学家布劳威尔。
他的数学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他对数学对象的观点。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存在即是被构造。”他认为,人们对数学的认识不依赖于逻辑和语言经验,而是“原始直觉”(即人皆有的一种能力),纯粹数学是“心智的数学构造自身”、是“反身的构造”,它“开始于自然数”,而不是集合论。这种数学构造之成为构造,与这种构造物的性质无关,与其本身是否独立于人们的知识无关,与人们所持的哲学观点也无关。构造物应该怎样就怎样,数学判断应该是永恒的真理。
(2)对数学所用的逻辑的观点。布劳威尔对数学对象的观点直接导出了他对数学所用的逻辑观点;认为“逻辑不是发现真理的绝对可靠的工具”,并认为,在真正的数学证明中不能使用排中律,因为排中律和其他经典逻辑规律是从有穷集抽象出来的规律,因此不能无限制的使用到无穷集上去。同样不能使用反证法。
直觉主义对20世纪数学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本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歌德尔的工作,许多数学家开始重视直觉主义。数学家们纷纷尝试用构造法建立实数理论、数学分析以至全部数学,得出不少重要结果。
构造性数学已经成为数学科学中一个重要的数学学科群体,与计算机科学密切相关。1967年,美国数学家毕肖普出版《构造性分析》,开始了直觉主义学派的构造主义时期。
第四篇: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
要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读几本介绍其思想的著作:查尔斯·布伦纳所著的《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 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阐述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 关系。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弗洛伊德所著的《精神分析引论》本书能大致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无论是对精神分析一无所知的读者,还是颇有研究的学者,都可以从此书中获益。
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 华生、斯金纳
华生创 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进程。在其后,行为主义得到不断发展,以斯金纳最有影响。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
华生 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斯金纳 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的公式为:R=f(SoA)
哲学背景:20世纪初,把人当作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潮(包括笛卡尔关于人的身体机制的机械论思想、拉o美利特等把人看做机器的观点),以及以经验事实作为勾销主客观界限的工具的新实在论都对华生有很大的影响。
观点: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人本主义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罗杰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观点: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第五篇:文化语言学论文
俄、汉语言世界图景中对柏树、菩提树的差异
摘要:语言世界图景是认知的主体与客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认知过程,在此认知过程中语言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所表达的领域却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从俄,汉文化领域当中的差异来对比两国文化的异同,以及两国人民的世界图景差异。进而探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语言世界图景、柏树、菩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