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作文:上语文课
上语文课
今天第一节是语文课。
现在,我已经喜欢上语文课了。语文课的上课铃声响了,这时,我还在外面走廊上玩。听到铃声,我想到这是语文课,是我最喜欢的语文课。我马上告诉同学,不能再玩了,应该立刻走进教室等待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我转身冲进教室,拿出语文书,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着老师来给我们上课。
过了一会儿,老师就来了。这时,我们整个教室安静得连蚊子的叫声都听得见。前几年,老师即使在教室里给我们上课,我们也会在下面随便说话。只有很少几个人不说话。老师背过身去在黑板上写字,那就更加不得了。我也是喜欢吵闹的一个。
老师开始上课了,我们全神贯注地听着,思考着,争着回答老师的提问,围绕着老师的话题发着言,讨论着……
在不知不觉中,一节快乐的语文课迅速上完了。咦,又要下课了,唉,但愿语文课上课的时间长一点!
下课了,我们只好走出教室去玩耍了。
第二篇:小学作文:特别的语文课
特别的语文课
上课,本没什么特别。可这节语文课却让我记忆犹新。“丁铃铃,丁铃铃。”
上课了。
张老师像往常一样慢慢地走进教室,可她说的话却十分惊人。她说,她今天不上课,让我们班的龚嘉玲同学代替她上第四十课——天才之路。“Oh my gad!”龚嘉玲目瞪口呆。
她从书包里拿出U盘。用那双发颤的脚走向讲台,打开PPT,开始讲课。“今天,我们学习第四是课——
天才之路。请大家跟我一起朗读课文。”龚嘉玲严肃地说道。“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我们一个接着一个,大声地,有感情的朗读着这篇文章。“请问为什么说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也有天才自己的一颗?”龚嘉玲问道。全班人没有一个举手的。龚嘉玲把答案告诉了我们还耐心地给我们讲解,直到我们把题目弄懂为止。最后,她问了我们一声:“请问大家还有没有不会的地方?”然后才算讲完了整篇课文,安静地走下讲台。
这节课,龚嘉玲给我们当了一回小老师。她上的这节课得到了张老师和同学们认可。
这真是一节难忘的语文课。
第三篇:小学作文:快乐的语文课
快乐的语文课
二(2)班徐峻天
今天胡老师让我们吃东西,我头上打满了问号,为什么呢?上课吃东西是不好的行为,而且我们没有带呀?老师说袋子里有东西,我们议论纷纷,都在想,袋子里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呢?有的说汉堡包、有的说苹果、有的还说石榴,真不知道老师卖的是什么关子?
老师拿出袋子里的东西,原来是花生啊!我的花生像小蚯蚓,它的大小正好我的小指那么长,颜色是土黄色的,花纹像一张鱼网。我们剥开了花生,有一件“红外衣”,“红外衣”里面有白白胖胖的花生米,吃起来有一股浓浓的牛奶香。
我心里想以后每节语文课都是吃东西课,那该有多好呀!这节语文课真快乐。
第四篇:(教研室推荐)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怎么上
怎么上小学高年级语文课
教研室
我们知道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但是语文课让学生学什么?用什么方法学?怎样才能上好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呢?这学期我们通过不断地研读课标、查阅资料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对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高年级语文应该让孩子从以下方面有所收获:
1、积累。(积累语言,积累表达的方法等等);
2、习惯。(观察、分析、思考、倾听等习惯);
3、表达。(口语表达,书面写作)。
4、掌握阅读的方法。
针对以上培养目标,我们认为,一般讲读课文分三课时完成.每课时的学习内容分别是: 第一课时
学习字词,积累词句,读熟课文,理清脉络。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体会感悟,读懂课文,学习写法。
第三课时
拓展阅读,说写练习。
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我们把第一课时的预习安排在课下完成,独立充分地预习是完成课时目标的前提。因此在安排预习内容的时候不但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且预习的内容要明确,可操作性强,让学生学的有趣味。这里只对第一、二课时进行说明。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是:
1.学习生字生词,积累词语和句子; 2.正确书写本课要求写的字; 3.读通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我们把这一课时的预习任务分成四个环节,并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预习四环节:
一
识字扩词
二
习字展评
三
析词造句
四
读通课文
理清脉络 每一环节的具体做法和要求是:
识字扩词:
1.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规范地写对。
2.生字扩词,写的词越多越好。
3.多音字,要求能读对本课的读音,并能用至少两个音组词。
习字展评:
1.正确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方法
看:看清字的结构和什么笔画在什么位置 记:把看到的记一记 写:规范地地写一写 比:与课本上的字比一比,看哪一笔写的不像,圈出来。改:把写得不对的字改正。
2.评(课堂上小组内在对子互查改错后,评出本组的小小书法家)3.展:小小书法家在全班各小组展示。(2、3在课上进行)
析词造句:
1.找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试着想办法解决词意。并写出这个词的近义词、反义词。
2.找出文中带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在句子中表达的是什么意思。3.试着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通读课文
理清脉络: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正确标准:不丢字,不加字,不重读,不错读。流利标准:不拉音,不顿读,能快速熟练地读。2.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串联段意法
串联文章关键词法 丰富题目法
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法等
3.说说课文是什么体裁?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小学常见的体裁有:说明文、应用文、古诗、词、现代诗、记叙文(写人的、写事的、写景物的)、文言文。)
(常见的叙述顺序有:事情发展顺序
时间顺序
地点转换顺序
方位顺序
总分总的结构)
课下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课上主要是对子检查完成情况,小组分问题预展和展示,修改补充完善预习内容。
这种设计,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获取知识。既重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即字词句子的积累,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总目标是:研读课文,体会感悟,读懂课文,学习写法。
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走近文本:说出课文在什么地方,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好在哪里;二是走进文本:朗读感受。
学生的预习内容一般这样设计:
1.找出能体现人物品质、感情(景物特点)的句子或关键词,标出读重音的地方,读出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和标点符号的意思。在书上或练习本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批注。
(重音的读法:要突出其读音,如快、慢、轻、重、低、扬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堂上一般分四步:
1.出示学习目标 2.明确学路导航
3.展示总结提升 4.归纳梳理完善
出示学习目标这个环节,先出示学每节课都用的总目标,在出示根据本节内容制定的具体目标,让学生明白无论学那一课都要解决这些问题。明确学路导航,是引导学生按怎样的流程进行对学、群学、预展、全班展示,各环节时间安排,及交流展示要注意的情况如:小组分工、记录、发言顺序等。展示总结提示,是小组学生就某一方面展示完毕后教师进行的总结,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的理解感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学生的认识理解更深刻全面。归纳梳理完善,是学生阅读感悟课文后谈本节课的收获,然后整理预习本的一个环节,对知识进行梳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让学生清楚这节课的收获。
第五篇:语文课应该这样上
语文课应该这样上
今天听了张雁老师执教的《海底世界》一课,收获颇多。
《海底世界》是一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课文。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并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课文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行动和迁徙、海底地貌和植物、海底矿藏等几个方面,有详有略地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张雁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挖掘语言文字,处理教材得当,讲课诗情画意,语言规范流畅,设计与众不同。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兴趣为起点、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探索、读中拓展,丰富语言积累。
一、解读教材,目标明确
教师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师饱满的情绪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师真挚的情感源于教师与文本的深层对话。师生只有与文本作深层次的对话,教学才能入情入境。因此“语文教师最好的备课方法就是读书。”张老师执教本节课,老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充分的,对教材目标把握准确。课堂上,教师的情感是真挚的。
《海底世界》许多地方都可以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训练点。张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目标明确,能抓住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通过清晰的板书引领学生理清楚文章脉络:课文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介绍海底的动物,另一部分是介绍海底植物、地貌、矿藏等。对海底动物的介绍,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有趣写具体的方法是学习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对文章中部分段落采用引读的方式作略处理,实现了长文短教,对我们教学篇幅长的文章很有借鉴意义。
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这节课中,张老师巧妙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1.情境教学法:张老师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伊始,“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以一段海底录象把学生带进海底美丽的景色情境中。在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后,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读读,问问,这样过渡自然得体。
2.媒体演示法:张老师修改了教学与多媒体课件,那缤纷直观的画面,再配以柔和的音乐,“100米,200米,500米……”把学生带入了奇异的海底世界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3.朗读感悟法: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本节课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将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张老师精心设计朗读,很有创造性。课堂中以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选择读、分角色读、引读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与文本作充分的对话,引导学生反反复复地读,实实在在地品,品字、品词、品句,品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品出写法之巧、构思之妙。落实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例如:关联词的学习在中年级要渗透,教师就是以引读法不着痕迹地教学,这是句子训练和内涵理解通过朗读的有机整合。又如,中年级词语教学是重点,课堂中运用了换词、朗读等方法辨析、积累近义词。
三、实践活动、拓展运用
张老师为学生精心设计了运用语言,实践语言的平台。学生们读写结合,展开联想,写一写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还以“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为开头写段,以小小探究卡的形式延伸课堂,拓展了思维,培养了语言能力。
总之,这节课,让我看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而不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张老师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在推进二期课改,深化课堂改革的今天,这样的课给我很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