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设想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设想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主题是:引领新思想和新理念,探讨新教法和新学法,打造新课堂和新特色,追求新成效和新境界!针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设想如下:
1、引领新思想和新理念。在这些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教室”变成了“学室”,是同学开展学习活动的场所,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场所,是学生施展聪明才智的场所,是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场所。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下,课堂的时间由学生自己主宰,课堂的空间由学生主宰,课堂的学习活动由学生主宰,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下,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发动者、参与者。
2、探讨新教法和新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所谓“新学法”,是与“新教法”相辅相成的,有了“新教法”,就自然有了“新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
3、打造新课堂和新特色。一是指导课堂结构、教学过程、学习活动所呈现的特色。从这个方面说,只有形成新特色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新课堂”。二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教学新风格。从这个方面来说,只有形成自身教学风格的教师,才能打造出真正的“新课堂”。
4、追求新成效和新境界。教师在新思想和新理念的指导下,老师运用新的教法和学法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就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最高、最新的教学境界。
5、培养科研型和创新型的教师。教师在牢固树立新教育理念,敢于改革创新,能够改革创新,能够打造高成效、高境界的新课堂,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第二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与设想(模版)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设想
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任何事物都是在改革中不断的发展前进。我执教至今已是十八年了,我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期间所耳闻目睹和亲自实践过的教育教学手段有很多。纵观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管怎样变,归根到底都是一个目标:让学生尽快牢固地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规定的甚至更多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那如何做到课堂上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输入式教学为指导式教学,变教师的主演位置为导演位置,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嘴、动手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呢?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是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减小班额。全面配备教师的办公设施、教学设备,为教师们提供较为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较为宽敞的学习场所。老师想查点教学资料没电脑,学生想在课堂上多发言几句,可是一节课才45分钟,平均每人不到半分钟,这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与学的互动,给课堂教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带来了障碍。
二是转变观念,合理编排班级。教师要放得开手脚,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为此,学校在分班编排上好、中、差学生应平均分配,让每个班级都有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去带动后进生进行学习,学生学有榜样,教师教有信心,上起课来就会得心应手,这样相信课堂气氛会大大“活”起来的,这样才能真正打造出高效课堂。
三是配备必要的教辅资料,为教学铺路搭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单单靠政府免费发放的那点课本就能做好教学工作那不是容易之事,我们要根据学校教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自身的现实情况有计划的订阅一定数量的教辅资料或者组织本校教学水平高、编写能力强的各学科老师为学生编印一些适合课堂导学方面的教辅资料,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事可做,不再无所事事,让学生把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在练习、讨论、交流、探究中提高各自的学习成绩。
第三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设想
经典浸润人生,读写滋养心性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设想
叶圣陶说: “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的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必罗罗嗦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读书看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教的虽是一篇一篇的课文,目的却在于使学生善于读其他的书。看书读书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 动机: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阅读文学作品是我们丰富自己体验、开拓自己视野、及至精神成长的一个最有效途径。新课标也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几乎没有什么诵读,全是老师在“深入透彻”的迭迭不休的自以为是的讲解,老师的讲解几乎完全取代了学生的自行品味,自我发展,越讲学生阅读能力越低下,以致学生“爱语文却讨厌语文课”。唯有让学生自己直接接触文章,直接品味文章,即使理解得不够深刻不够专业,那也是学生自己得来而不是别人灌输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这样不断地阅读实践生成的,而绝对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老师只需要在学生接触文章不当、品味文章不懂时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思路讲解,根据语文的发展进行知识点拨,根据考试的需要进行题型训练,才会讲解有效有用。而诵读经典,使学生广博深刻;扩大阅读,增加文化积淀;读写结合,改变课堂学习习惯;重读精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读促写,促进学生走向深刻。气质优雅源于学生丰厚的文化积淀、深入的探索钻研、不懈的阅读实践;广博知识在于学生广泛阅读、乐于思考、长于积累;学高读必广、思必深、写必勤,分高练必精、法必清、根必牢。为此,语文课堂应当转变面目:读是讲的基础和前提,读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讲不可以挠乱学生的读写,语文的课堂首先是学生读写思维的课堂,然后才是老师必要的讲析。然而长久以来,学生已经习惯于老师的讲,觉得讲得少就好像没有学,尽管听得昏昏沉沉,最起码觉得老师讲了,老师就尽职了,而自己语文阅读能力一直上不去那是自己天生不是学语文的料,是自己对语文不感兴趣,成绩差是从小就有的事。这是语文学习的最大悲哀!目标:
在自读自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要求:词句无不懂,知识无不明,佳句无不熟,义理无不通。有知识积累,有佳句摘录,有个人赏析,有大胆质疑批判,有文章主题概括评价。将读、思、写切实结合真正落实。在自读自学思辨中如遇困难可随时与老师、同学、资料交流。力争每期每人研究透一本课外经典名著,让名著浸润人生,滋养心性,博雅情怀。力争每期每人写出一本丰厚的读书笔记,读过有痕,思过有迹,学过得长,写过有成。如此,何忧成绩?而成绩一直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就是知识面太窄,语感太差,理解不准,表达不精,写作手生?求学十年,没有积淀;虽也多读,没有基础;多彩语文,兴趣渐无;人文沉沦,心智不全;功利做人,乏味困顿。这些恐怕无不是没有精读经典引发!方案: 备读书笔记本、名家经典课外书(参考推荐书)。
一、周一周二语文课:阅读课内文章。(课内依然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基础)
1、注重课文批注(不动笔墨不读,要做一个自觉自学有思想有思维活动的学生)
2、反复阅读课文(经典在于品味,品味在于反复,经典从来都不是一掠而过的,课文要反复阅读体会,不可以走马观花,扫一眼稍懂大意,读一遍略知此文,只会让自己浮躁肤浅;要做一个有内涵的学生)
3、课文主题评价(概括归纳课文主题思想,对课文进行总体评价;做有深度有洞察力的学生)
4、课文延伸联系(课文中哪些东西能触发你联系生活现实,联系曾阅读过的读书体验,进行课内外沟通,使课文内容得以延伸,阅读体会得以丰富,把这些记录下来。要做思维活跃思路开阔举一反三的学生)
5、课内知识梳理(基础知识、艺术手法知识、文章结构知识、语法知识、写作知识,立足课内,适当延伸联系,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要做基础扎实的学生)
6、课文赏析质疑(对课文中认为精彩的语段手法思想等进行赏析评价,对你认为不妥的或厌烦的如作者行为经历、语言特点、行文构思、主题观点、遣词用句等写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写出自己的理由或改法,对文章进行大胆质疑、批判、改写,与作者进行思辨、商讨等;要做有自己思想有个性思维和认识的学生)
二、周三两节语文课:阅读课外经典,读名家名著,以现当代散文、古诗文、古代经典为主
1、语段摘评(摘录精彩语段,进行精当点评)
2、主题评析(概括、评析所读内容的主题思想)
3、延伸感悟(读书的启发感悟,读书心得体会,书本对自己思想的影响,由此产生的认识,尽量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或生活经历)
4、知识积累(课外所获的词语、手法等积累)
三、周四周五两节语文课:老师主讲,课本知识精讲、重点点拨、习题讲评、读书交流引导等。
四、读书笔记格式:(见附一)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升华,唯有重视落实了写,读才会成为自己的东西,才会升华自己的思想,只读不写者常会沦于浮浅,总是博而不深,广而不精,这不是当今社会所要的人才。
五、课外阅读书目推荐:(见附二)不求书厚,不贪读多,贵在精读与研思。
附一:读书笔记格式(每周一交)课内阅读篇目:
一、课文主题评价(概括文章主题并做评析,不少于50字)
二、课文延伸联系(根据课文某一体会,进而联系到自己的生活或读书经历的点滴)
三、课文赏析评价(对课文整体或某一局部进行赏析评价,不少于300字)
四、教材批判质疑(对课文中自己不认同不喜欢的内容进行质疑批判,对文章或改写或建议)
五、课文创意解读(一句话解读、诗化解读、对联解读、改写等等)
六、课内知识梳理(基础知识、艺术手法知识、文章结构知识、语法知识、写作知识,立足课内,适当延伸联系,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有多少积累多少,眼中有重点有考点。)
课外阅读篇目:(为加大阅读量,可每二周一交)
一、语段摘评:(摘录精彩语段句,进行精当点评,点评字数最少10余字,多不封顶)
二、主题评价:(概括文章主题并做评析,不少于50字)
三、延伸感悟(读书的启发感悟,读书心得体会,书本对自己思想的影响,由此产生的认识,尽量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不少于300字)
四、知识积累(课外所获的词语积累,多少不限)
附二:课外阅读推荐:(以散文、诗词、其它篇幅相对较短类文学经典作品为主)
一、作者推荐
鲁迅、周作人、沈从文、梁实秋、林语堂、冯骥才、宗璞、汪曾祺、李国文、梁晓声、韩少功、贾平凹、铁凝、张贤亮、毕淑敏、张炜、南怀瑾、孔令东、于丹、钱文钟、杨绛、钱钟书、余华、余秋雨、柏杨、泰戈尔、鲍鹏山、朱自清、徐志摩、茨威格、苏叔阳、傅雷、施蛰存、郁达夫、周国平、王蒙
二、作品推荐: 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元曲类、诸子百家类、现当代名家散文选读类、古代文史类、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西厢记、复旦大学“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推荐书目、等等 意见征求:对以上方案你有何疑虑或意见,请思考后写下。
第四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剖析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阜阳市第六中学 刘昌龙
近几年来,我们语文教研组认真学习新课程精神理念,并将新课程改革 的精神真正贯彻到教学实践、备考实践中去。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特别是读写素养。让学生喜欢阅读掌握阅读,喜欢写作掌握写作。
一、谈谈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本次课程改革不只是课程内容的加减调整和教科书的替换,而是牵涉到 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新,牵涉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
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功或失败,在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 情感体验。成功体验能使学生产生自我满足和愉快的情绪感受,增强学习信 心,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而失败体验则会导致学生放弃努 力,特别是学困生,过多的失败使他们受到老师的冷落、同学的歧视、家长 的责备,不能成为集体中平等的一员,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消极悲观, 进而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 应该重视造就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条件。教师应该对学生怀抱期望, 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 都能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成功。所以应该设法创设民主自由、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利用暗示手段,如借用鼓励的微笑、温和的目光、亲切的话语,将自 己殷切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他们感受到充分的尊 重和信任,从而能自由表达思想,消除害怕出错的胆怯心理,树立起成功的 信心,激起更大的学习热情。的确目前中学教育的理念、内容、模式都需要转变,需要跟上时代发展 的要求,需要在中考、学生的健康、学生的品行素质、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间,寻找一种接合点、一种办学形式。普通初中新课程改革就是这种接合点, 它适应了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初步实现了由教育理念到教学内容、教学
模式的转变,是一次回归教育本质的转折性变革,可以讲这是真正推进了素 质教育。具体体现在
1、学生地位——主人化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的地位如何确定?传统的提法是“以教师为主 导,以学生为主体”,但在教学实施中不尽人意,教师主导,导得过多,导 得过细,学生总是在教师铺设好的平坦道路上接受教育,学生围绕教师转, 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而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 人”,同时新课标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 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要过多地考虑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而是 要考虑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
2、学习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学习方式单一,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即:老师讲,学生听,靠单 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 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当收音机全神贯注地听,把 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当 他们进入高中、大学或参加工作时就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缺乏创新的激情与 活力。因此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 方式”。
3、教师角色——多重化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单一的角色——知识的传授者,而新课标要 求“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即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 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 围。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 的超水平发挥。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合作关系,让学 生在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4、学生评价——全面化
新课标强调,要由传统的单纯考查学生的书面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全面发展。评价内容要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 与合作、个性与情感:要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 会有关人员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时应注意激励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差异 性原则。
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坚持做到: 1.转变观念,努力体现初中语文新课程理念。
为了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语文教师全面学习新课程,树立起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把握好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 体提高。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语文的熏 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根 据初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2.以人为本,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 学习,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首先,我们坚持对学生有爱心、细心、耐 心和一颗平常心。多想一想学生学习的处境、基础、压力,学生出现兴趣下 滑和厌学情绪,需要我们有耐心和平常心,不要产生急躁和厌烦的情绪。其 次,我们精心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教出语文的特点、语文的味道和语文的 美,把阅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得多点趣味,把课
变成师生心灵沟通的过程,张扬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的过程,展示教师 个人魅力的过程,不要把语文教得面目可憎。
事实证明,学生喜欢你和你的课,学生就会主动学习,那么你语文教学 就成功了一半。
3.语文教学的立足点是“学”,教师发挥充分的导学作用。语文课堂要 提倡积累应用,注重体验,回归生活,可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 少教、以学论教”等多种方式实施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训练 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常抓不懈,同时各种知识要学得准,理解得深,记得 牢,用得活,不应该模模糊糊,似是而非。只有牢固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 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举一反三,增强迁移能力。
5.转变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教学是提高 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道。语文课堂要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培 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从喜欢阅读到能学 会阅读享受阅读。其次,引导学生多读作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 要求教会学生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 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课堂教学就要 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提高学生迁移思维的能力。要教给学生阅读 的方法和技巧,适当进行阅读强化训练,尢其应针对阅读能力弱的学生设计 一些提高性的练习,使学生学用结合,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阅读中出 现的问题。
我们提倡“读--感--品—探”的四环节阅读教学模式。“读”即熟读课 文,每篇课文至少要读 3-5遍,使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字词,正确、流利地 朗读课文。熟读课文不仅是理解欣赏的基础,也是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感”即是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构思(结构、表达方式和主旨意蕴;“品” 是对课文的语言运用、表达技巧等进行品味、理解、鉴赏。“探”是对课文 所叙写的内容(人、事、景、物、理,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思想观点及 其构思与表达,要进行评价、借鉴与探究。并根据实际开展一些语言实践的 探究活动。
6.语文教师要自觉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语文教师走出自 己的职责范围,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有效指导。现在,《普通初中语 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课外阅读书目和课外阅读量。所以,那些单纯地认为 只要讲完课文、改完作业就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语文教师可以看作是一个不称 职的语文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高 度上驾驭语文教学,在提高课堂教
学效率的同时,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课外 阅读活动的指导,做到有读物、有时间、有场所、有指导,保证课外阅读活 动的顺利开展。
7.突出抓好语文教学的重点――作文教学。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半壁江山”。(1从七 年级开始,就把审题指导当作作文教学的重点,常抓不懈。要训练学生对各 类作文的审题。(2注重作文模式的教学。范文引导,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捷径。建议我市中等程度语文水平的学生用美文引路,按文体、结构 特点、选材特点、写作亮点归类,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去感悟优秀作文的写 作模式,提示学生该怎么开头、怎样扣题、怎样点题、怎样议论,让学生心 中有一个作文的“格”。这种注重作文模式训练的教学方式对我市绝大多数 的中下层学生是相当受用的。(3作文教学要全面“开花”。从近年各地的 中考试卷看,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多种类型的作文题主导了中 考作文的大局,这种多样化的作文命题还会继续保持下去。我们作文教学要 做到各种作文体裁、作文技法都要训练。(4狠抓作文内容――回归作文教 学的根本。现在不少学生作文追求华丽的辞藻,而作文内容实则空洞,这是
一种不良的思想倾向。中考作文评卷越来越重视作文内容的评分。学生就应 多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加深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对外界事物要有自己 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在思维方式上,学生要注重拓宽、加深,具体 表现为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刻的思维,同时运用辩证思维更加深入地认 识和分析事物,使作文真正“言之有物”。(5中考作文强调对错别字的考 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为每个错别字扣 1分,重复的不计。高考语文专家陈 佳民老师认为,会不会写错别字,变成有无学问有无文化的一大标准;是自 己写的错别字,就应该为此负起责任。陈老师还提出设想,整篇作文没有出 现错别字的, 评卷可加 2-3分。这为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6书写是作文的“第一要务”。不写潦草字,注意分段,注意书写规范, 注意文面,是我市作文教学每个年级都必须抓好的一项长期工作。
8.善于处理教材,把握教材教学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教师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教材和处理教材。教师是教材执行者,更是课程 开发者;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不贪多,不求全,可以适当调序和重组;可以 大胆取舍,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可以对教材适当补充和扩展,大胆处理模 块教材,活用教材。必修本教学课时建议:每一个必修模块在 9周以内完成;不能突破周课时;文本、读本、写作实践、积累应用兼顾。要尽力避免如下 情况的出现:人为造成时间紧,最终挤占作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新课程实施以来, 我听了不少课课, 看到了中学语文课堂发生的变化,也 发现了不少问题。我和我的同仁对我市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 行了梳理,这些问题主要是: 1.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不能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 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新课
程。如对课标要求的一些只学不考的知识,因为不考就不学。少讲成了不讲。教学中只注重迁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 品味、写法的探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2.新教材的灵活性大, 给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很大的空间, 但一些教 师教学中没有体现出对教材使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 如学生对教材的独特感受, 就是增加几种名家的感受;阅读拓展题解答方法, 就是课文理解加上几句设置好的套话;话题作文的写作, 就是编一个与话题相 关的故事,等等,又成为新的僵化的形式和教条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都是 与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的三维目标相违背的。
3.在一些地方, 教学方式依然陈旧, 教学中存在 “穿新鞋走老路” 的倾向。由于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而母语学习主要是靠习得;又由于语文课程是有 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 验,而一些教师却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淡化了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 验、探究的过程,将本应让学生自
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师 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 学生“死记硬背”。
4.对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教师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有待提 高。一些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深度不够,或大而化之,只重视整体感知,架空 分析;或文本阅读的目标设置空泛,对言语的感悟不够;或株守教师用书, 缺乏个性化的理解;或教师的讲解不精,抓不住要点,点拨不到位;或对文 本阅读中学生的探究过程不够重视。
5.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1随意性大,体现为作文命题的随意,指 导的随意, 评改的随意;(2 生活积累意识欠缺, 对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观察, 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割断了语文与生
活的链条;(3漠视学生基本的思维训练,缺乏对想像力、思维敏锐性的培 养;(4批改方式单一,效益低;(5部分教师自身写作素养差。
6.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到位, 认为可有可无。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等同于过去的活动课。
7.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能力还不能很好的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一些教师 自身的语文素养不够,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困难。一些教师只是 片面的站在语文学科的角度和考试成绩的角度看课改,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基 本素养的形成及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整体的思考。
四、下一步的打算
为保证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健康进行,我们提出如下对策:
1、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当 长的时间过程。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纲要(试行》,要明确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切实转变教 育观念,树立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
2、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的钻研教材,提高自己解读教材文本的能力。解 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解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因此,对教材的解读既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又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仅仅依 赖于《教师用书》,人云亦云,就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感受、拓展、写 作都是学生和教师个性发展的空间,教师要身体力行,追求独特,追求创新。
3、语文教学要重实践、重过程、重体验。语文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语 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 该鼓励学生多参加语言实践,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在写作中学会写作, 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口语交际。语言实践就是学习,探究、体验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是新课程的特征之一。
4、阅读教学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阅读的关键和基础都是对文本 的深入理解。阅读教学强调整体感知是针对肢解文本来说的,但光有整体感 知是不够的。“读书百遍其意自见”,阅读教学中要强调读,要重视对文本 情感的体验、内容的领悟、写法的探究、语言的品味。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 要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
5、在搞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广泛的阅读的目 的不仅在于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还在于培养自主阅读意识,养成良好 阅读习惯,通过整体把握、重点赏读、精心揣摩形成科学的阅读方法,故教 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的指导应将学生阅读喜好与学科阅 读目标相结合,引导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味;同时引导学 生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阅读材料、积累语言与思想。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 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的文学层次,按必读与选读分层推荐自成体系的 阅读内容并拟定目录,提供给学生;力求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校和 家庭,形成多层面的阅读通道;举办专题性阅读讲座,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 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组建阅读小组,通过举办课外阅读竞赛、阅读专 题讨论、书评等,搭建平台,展示他们课外阅读成果。
5、我们的老师应正确把握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新课程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创造了条件。作文教 学的重点应
放在材料、立意、情感和语言四个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感悟生 活,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在生活中去积累、筛选写作的材料。作文教 学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思维的基本方法,如:想象和联 想、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比较思维、整合思维、抽象思维等,提高学生的 立意和谋篇布局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
6、语文教师应重视开展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 内容,要给予应有的重视。实施综合性学习应注意突出它的综合性(语文学 科学习目标的综合和跨学科学习目标的综合和实践性(表现为重探究,重 应用;重过程,重参与;重方法,重体验。
第五篇: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把握了40分钟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有根本的保证。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让学生动起来”这一主题,语文科组经充分讨论,制定以下改革方案。
一、精心组织课前三分钟活动。充分利用课前3-5分钟学生尚未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组织有效的语文活动,如话题演讲、成语接龙、名句串联等,这些语文课堂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语文课堂教学,同时也将语文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寓教于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搞包办制,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要及时表扬学生的参与意识,要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愉快。
二、切实做到课堂教学的精讲多练,向40分钟要质量,要实效。传统语文教学,老师死扣课文,老师台上声嘶力竭的讲,台下学生昏昏欲睡的听,收效甚微还不算,更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学期以每次月测为一周期,出一定的知识点专项练习,精讲巧练,以此推动课堂效率,及弥补学考脱节的不足,同时初一初二将这些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打牢了,初三时只须系统地把各知识理顺,然后腾出更多时间进行总复习。与此配套的,改革月考方式,着重检测基础知识,检查课堂教学的成效,因此月考出题,就可在平时的知识点专项练习中挑题目。如此,学生也会重视课堂教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三、贯彻大语文精神,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语文课堂教学光死啃课本不行,要把课内知识和课外相结合,充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阅读和写作占有语文的半壁江山。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介绍、评价名家名著,精读时文美文,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大量阅读,可组织学生读某位作家的一系列作品,让学生研究此作家的写作风格及其写作技巧,并要求学生写读后感甚至写文学评论。还可以让学生读某类题裁文学作品,让学生掌握散文或其它作品的写作技巧。如此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刺激他们的写作灵感。真正做到“厚积薄发”,阅读和写作就迎刃而解了。学校还定期举行作文比赛或读书汇报演讲比赛。这样读写相结合,势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语文是一门知识面相当广的学科,传统的语文教学靠老师一支粉笔一张嘴实在难于满足求知欲日趋旺盛的学生。多媒体网络教学设施的配置将在语文教学中很好地派上用场,可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容量丰富。语文教师要学会并善于调用网上资源,让现代化教学设施最大限度的为课堂教学服务。用媒体体播放优秀电影电视片也是丰富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要进一步开展好语文学科竞赛和其它语文活动。要把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让语文课外活动刺激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如诗歌朗诵比赛,读书汇报演讲比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文学的无穷力量,然后比较自主自觉地学习语文。组织好文学社的正常活动,出好学生作品集这本书,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变成全校学生的范文,既鼓励了录选的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也让其他同学从中获得营养。
六、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尝试性地将语文课堂设置于课室之外,如“小记者采访”、“草地上谈人生”、社会调查等主题性语文活动,将语文的范围拉大。
语文教学的路子很长很曲折,近年来社会对语文界的批评也充斥耳鼓,作为语文老师更须自强不息,在教学中探求有效的语文教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