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读书生活
我爱读书
我是个爱读书的孩子。
告诉大家吧,我其实是一个见“书”眼开的人。我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酷爱读书一个爱书的人。高士其说:“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轼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与其相反,北宋的方仲永,从小就天资聪颖,胜过很多人,但因为不学习,不读书,不懂得学无止境,最终沦为普通人这便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在我的记忆中,我很小就开始读书了。没上幼儿园之前,由于我不识字,每晚睡觉前听爸爸读书是我的必修课。上了幼儿园,我对识字特别敏感,所以不久便能自己阅读了。现在的我,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不论是在课间、还是完成作业后,甚至在家里上厕所时,都会捧着书在读。每天,我伴着书香人梦,又伴着书香醒来,非常充实。
我爱读书,因为读书让我开阔了视野,读《告诉我为什么》让我知道了为什么夏天的中午不能给花浇水,为什么驼鸟要假装受伤,为什么花生在地上开花而在地下结果,为什么刘备会战败……读《中国通史》让我了解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腐败落后……读《中国地图》中国四大海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知道了世界最高的高原是巴西高原,知道了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知道了中国在南极的两个考察站是中山站和长城站……
我为什么喜欢读书。因为妈妈曾经提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所有我和爸爸坐着飞机去浙江杭州。
早晨,我和爸爸正在去旅游胜地,忽然我看见了浙江大学,我喊爸爸,爸爸我想进去浙江大学,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爸爸同意了。我进去看了看,看见浙江大学鲜花盛开、绿树无数,感觉棒透了。
回来宁夏,我就立下了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的未来肯定是光明的!
第二篇:我的读书生活
我的读书生活
骆驼城西滩小学五年级魏国利
读书是灵感和创造的源泉。
读书一直困扰着我。我是一个从来对读书不感兴趣的人,可是到了后来,我深深爱上了读书。
从三年级开始,我就开始写作文了。那时候,写作文是我的“头疼病”。每次,老师要求写作文时,我的老毛病就犯了。写作文时,都要先打底稿。那时,我实在是无可奈何了,就开始胡编乱造,就算是完任务。
每次作文的批语,都是一句话:“作文不切实际,太夸张”。就在一次无意间,我迷恋上了读书。
那是在去年的一个星期天。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做完了,我无事可做。那时心里就想:其一现在没事,就看一下作文书;其二,老师对我的作文是“无话可说”,其三,我也是一个人,不能总被人瞧不起。看着那些好学生写的作文,老师一次次的表扬,我实是有点眼馋,我也是有自尊心的。那种强烈地感觉促使着我去看作文书。
翻开作文书,里面的内容精彩极了,我的心好像被那本书紧紧的抓住了,心也松懈不下来。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把内容里的好词好句用笔钩出来,深深地烙在心里。
啊!我最不愿做的事又发生了。当时写的作文是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的。我心里乐滋滋的想:“真是太好了,这篇作文正好
符合我在星期天看的作文。”到了第二天,作文居然得了一个优,我欣喜若狂,正应验了那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就从那一天的作文中,我清楚的明白,读是写作的基础。当然,读一本书是不够的。最后,在读书方面,我以这样两句话为座右铭: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指导教师:陈彦武)
第三篇:我的读书生活
我的读书生活
一
我的读书生活是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的。八岁那年,该上学了,母亲用一块蓝土布缝了一个长方形的布袋,请对门邻居的付先生用粉笔在袋子中央写了两个字。母亲不识字,她在昏暗的灯光下就着那白色痕迹,穿针引线,一针一针地绣呀绣„„终于绣出了 “书包”二字。那白色的“书包”二字豁然、丰满、清秀、字字千金。它永远铭刻在我的脑海里。那是母亲对我童年的梦境,幸福的祝福,是一首回肠荡气的母爱之歌。
开学了,我提着书包,书包里放着一块嵌着木框的石板还有两根石笔,在母亲的目送下走出家门,上学去了。学校在村西大庙的三间西厢房里。上课铃声响了,我随小朋友进了课堂。这时一位装束古雅的人走了进来。这个人看上去五十来岁,个儿不高胖胖的,黝黑的脸,蓄着短须。他身着一件宽大的黑色长袍,长袍外罩着古铜色锻子马褂,头上顶着青帽头,帽顶上缀着蒜瓣的红疙瘩结。一看便知他就是我们的先生。先生手里那根戒尺——杉木板子,令我望而生畏。
“起立”!大学长发出口令,同学们扑噜噜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先生也在前边的讲台旁停下脚步。定眼看,只见前方正面墙上挂着一块长方形的木制黑板,黑板上方横框上摆着孔夫子牌位。“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大家随着大学长的口令冲着孔子牌位一而再,再而三地行鞠躬礼。先生走上讲台自我介绍。他姓高,名文翰,他就是我的启蒙老师。
那时小学一年级设国文和写大字两门课。第一课是国文,打开课本,随着高先生一句一句的领读,我们高声朗读:“开学了,开学了,老师对大学说,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学生了。”这就是我读的第一课书。从此,便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了„„
高先生对学生很严厉。他那个杉木板子,督堂时须叟不离,哪个不好好写字,谁个背不下书来,他就用那杉木板子示意你伸出手来,接着教室里便回响起“叭!叭!叭!”的责打声。每当这时,我的心总是随着板子声一缩一缩的,忙低下头读书写字,写字读书。真是打一儆百呀!
1949年三年级那年,家乡解放了,我和穷人家的孩子得以留在学校里继续读书,1951年寒假前初小毕业,春节过后便到离家三里外的西马庄读高小了。那时虽说解放了,但生活还是很困难。冬天一身破棉裤棉袄,一双石纳邦鞋,顶着西北风上学,手脚冻得生疼,手脚裂了深深的口子,流着鲜血。而吃不饱饥肠辘辘的时候也是有的。当时学习条件绝比不上你们今天这些农民工子弟。在高小我的读书兴趣渐渐浓了起来,除了必学的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外,开始接触课外书。我读的第一本小说是《琼崖游击队》,写的是海南游击队抗击日寇的故事。接着又读了《新儿女英雄传》,至今书中的主人公牛大水的英雄形象还留在记忆里。在初中和后来到河北通州师范读书的那几年,课外书看得就更多了。大多是苏联的作品,如《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奥斯托拉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高尔基的《我的童年》、《母亲》等。在河北通师临近毕业时,我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班主任葛老师在我的毕业鉴定上给予了“手不释卷”的评语。我觉得过奖了,全当是一种鼓励。
1959年,河北通师毕业后,我被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由 于三年困难时期的到来,更由于父亲的去世,我终止了学业。离开师大的消息传到我的母校——河北大兴一中,学校李校长很快招我去了那里,做了一名语文教师。我自知资历不够,便很快报考了以吴晗为校长的北京电大中文系。电大的四年使我有机会更广泛的接触了文学,阅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知名作家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阅读了中国四大名著的《红楼梦》、《水浒》和《西游记》,以及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由于职业的需要,在五年的执教生涯中,精读了语文教材的全部文学作品,大体算来总在一二百篇。为给学生上课,那是字、词、句的钻研的。不少作品至今还可朗朗上口。1964年秋,我调到县委,做秘书工作,开始走上政界,又慢慢的走上基层领导岗位,这与我之前的读书学习不无关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998年退休后,以书为伴,安享晚年,读书看报已成为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藏书一千多册。我是一名关心下一代老年志愿者,坚持读书育人,先后为青少年撰写了《与祖国同行》、《心如皓月情似火》、《平凡中的美丽》等五本书,达七八十万字。2010年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和“读书之星”。
二
如果有人问我,你读书有什么感受,我觉得有以下三点:
一、读书使人快乐。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一本好书,象是在聆听一位智者的自言自语。洗耳恭听,其乐无穷,聆听时会有哑然失笑,甚至拍案叫绝;会有茅塞顿开的啧啧称道,会意的连连点头;也有慷慨激昂,热血沸 腾之时。当然还会有扼腕痛惜,捶胸顿足时候,那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家中虽无宝马,郊区虽无别墅,手中虽无黄金,国外虽无绿卡,但茫茫天地间,只需一张平静的书桌,一卷在手,读起来津津有味。可如痴为醉,废寝忘食,不亦乐乎,宋人云:饥时读之以当肉;寒时读之以当裘,孤独而读之,以当友朋;游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书中乾坤大。在爱书之人眼中,手里捧着书,就意味着拥有了世界。聆听品味着,其乐融融。
二、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北京精神,即是时代的呼唤,又是历史的传承。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积绽已做了史诗般的诠释。从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千古名言不都在激励人们的爱国精神吗?唐朝王之焕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千古绝唱不都在激励人们要勇攀高峰,登高远望,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同在异乡为异客,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是在提倡“包容”。中国是礼仪之邦,讲厚德的诗句就更多了。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由此可以看出,多读书可以增加文化知识,也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人的道德水准。
三、读书可助人成功。古往今来,人之读书不外两种目的。一是功利。靠十年寒窗改变自己的处境,住黄金屋,娶颜如玉,为千粒粟,博个一官半职跻身仕途,这是历朝历代的读书人梦 寐以求的,无可厚非,这是一种趋动。今天,为报考公务员而阅读书的人不是很多吗?即使考公务员不成,用学来的知识经商办企业,创名牌闯世界,也不失一条正途。二是消遣,闲来烦闷,取一册在手,或喜或悲或恼或恨,人生世事胸中波澜尽在一书之中,入眼入心,好不快活。“好书,可以增加我们知识的广度,可以增加我们思想的深度,可以使我们拥有一个更广大的世界,不断地超越自我,趋使人成长、进步”。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秘。我们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去藐视天下,而要永远保持一种谦和的态度,去学习去探索。读书趋使人一步步升华,以逐步接近成功。
三
如果有人问我,你读书有什么体会,我的粗浅体会有四点:
一、要坐得着。古时讲“头悬梁,锥刺骨”,讲“凿壁借光”、“萤火虫”、“映雪”,我都不信。这里提倡的是一种读书精神,提倡苦读的精神,平心而论,读书确实需要静下心来,要坐得住。因为读书时需要边读边思考。思考是消化。如同吃饭要咀嚼要品味一样,不能囫囵吞枣,那样消化不了。一个人素质的提高是多渠道的。读书是一个方面,比起家庭的熏陶,师长的言传身教、社会思潮的左右都来得迟缓。读书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是思索理解升华直至触及灵魂幡然醒悟的过程。所以浮躁不行,边读书边听耳机不行,得静下心来,坐得住,一扑纳心的钻进去。只有这样坚持下去,持之以恒,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
二、要读经典。华夏五千年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 产。经典小说、经典散文、经典诗词如群星灿烂,闪烁着五光十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读经典之作,对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质大有益处。读读中国的四大名著吧,欣赏唐诗宋词吧,翻阅古往今来的优秀散文吧,里面有挖掘不尽的宝藏。书是蛋糕,饥者可以饱肚;书是美酒,醇香令人陶醉,书是良药,疗伤去疾,能明悟人生之真谛;书也是砒霜,杀人夺命,我劝同学们千万要拒绝黄色书刊,远离黑色网吧。要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
三、要背名篇。经典不仅要读,而且要背名篇名言。名篇名言可伴随人的一生,使人受益不尽。名篇名言有三个特点:一是语言准确、精炼,生动和优美。如杜甫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是咸阳桥,牵衣顿是栏路哭,哭声直上千云霄„„这首诗开头几句描写兵车队伍即将出发的悲壮情景,语言精炼生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写得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实,壮丽景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又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头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一连串的关联词,对百草园的描写同样非常精彩。再如吴伯箫的《菜园小记》开头„„。这样的名篇名言要背下来。二名篇名句极富激励作用。如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只有那些在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科学的顶峰”。奥斯托洛夫斯基的名言:“人的一生是应该这样度过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余赏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又为雷锋日记:“人的 生命是有限的,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这些极富激励的名篇名言要背下来。三是名篇名言极富哲理,能开启人的智慧之窗。如宋朝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来说明人们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观察问题,以一概全不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如辛弃疾的《青玉案·无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先有“千百度”的寻找,才有蓦然回首的一见。告诉我们要先经过艰苦的实践,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又如鲁迅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同样启发人们要敢于实践。四要勤动笔。为巩固读书成果,要多写多练,一可做读书笔记,摘抄名言名句,写心得体会。二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如能坚持数年,定有巨大收获。三把日常读书中学到词语、警句、句式大胆在作文中使用。
四、班级、学校可开辟读书园地、刊登同学来稿,鼓励同学写作兴趣。
同学们: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如五月的鲜花,芬芳向你飘然而来。
通州区人大退休干部:王志红
2012年4月22日
第四篇:我的读书生活
我 的 读 书 生 活
知识的汪洋浩瀚无边,书本就像一叶叶扁舟,载着每一个探索者在波涛中漂流,有的人坐的只不过是几张纸,随波逐流,很快一个水花过来,便被无声地淹没在潮水之中;而有的人乘着的则是一本厚厚的书本,扬起了未知的风帆,挂起了寻底的铁锚,树起了坚强的斗志,考验着风浪的汹涌,体验着大海的博大精深我们需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样才有可能乘书本之船,扬帆驶向成功的彼岸!现当代著名作家冰心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在此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莫过于那句“读好书”。如果你不读好书,那即使你读再多的书,那也是徒劳无功的,那不会对你身心产生好的影响。所以我才会慢慢对那些世界名著感兴趣,名师名作,在我看来,无疑是绝佳的精神食粮!再读于丹的《论语心得》时,里面做人的大道理令我恍然大悟;再读《海底两万里》时,海底世界的奇妙令我叹服;再读《朱自清作品选》时,他真挚的情感把我所打动„„
好书不仅要读,更要多读,更要品。初读和多读的感觉和收获是截然不同的。你要汉英咀华,了解书中的真正意义,捕捉作者留下的细腻情思。每一次拜访这些名著,我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儿时读西游记,看到的是一只调皮的猴子,大一点了发现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现在读时才明白《西游记》是在讲一个人心路的历程。
我的读书之路,是一条无限延长的路,我在其中遭遇了挫折,收获了硕果,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慕嫉恨,了解了社会的冷暖人情。但我相信,我会离终点越来越近,而终点,就是一个叫真理的殿堂!
第五篇:我的读书生活
我的读书生活
陕西省陇县西关小学四年级四班白金
赫尔岑曾经说过:书——这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岗位的哨兵的命令。的确,书是精神粮食,可以使人智慧,使人强大。我爱读书,也喜欢和大家分享我的读书生活吧!
蜜蜂没有了翅膀就不能飞翔,牛儿没有了尾巴就不能驱赶苍蝇;鱼儿没有了鳍就不会游泳;大树没有了太阳的光照就会枯死;我没有了书就不能习作;我爱书,更爱读书。平时,我遇事总爱问个为什么,这时,只有书本才解决了我的提问。
有一次,我和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突然,乌云密布,雷鸣震天,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急奔回到教室,没过多久,天恢复了以往的晴朗,新的奇迹傲然发生:天空中架起了一道美丽无比的彩虹桥。顿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彩虹是怎么形成的?我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老师,老师送我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让我自己找答案。我仔细寻找,果真找到了答案。原来,刚下过雨,太阳用自己强烈的光把地上的雨露变成了水蒸气,蒸发到天空,水蒸气像无数个三棱镜一样把阳光折射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形成这美丽无比的彩虹桥。从此,我爱上了《十万个为什么》,爱上了读书。
通过读书,我认识了悬梁刺股的苏进、苏秦;认识了凿壁借光的匡衡;认识了程门立雪的杨时、游酢;认识了爱书如命的鲁迅先生;也认识了自强不息的张海迪……是他们让我改变了读书不认真,作业拖拖拉拉坏毛病;是他们教会我珍惜时间,多读书,读好书;是他们让书成为我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指引我走向幸福的生活;也是他们使我学会读书,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