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杜郎口观摩学习随感
杜郎口观摩学习随感
——英语科组 许小勤
为了推进课程改革,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和聚焦课堂,学校号召学习全国课改先进典型——山东茌平县杜郎口中学。上学期学校组织领导和骨干教师们前去“朝圣”取经,此次本人随学校组织的部分教师专程赴杜郎口实地参观考察后,感觉还是从中受到不少启发,杜郎口许多精髓还是值得学习的,最主要的是以下两点:
首先,是校长崔其升的“天胆”,他的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杜郎口这所鲁西平原上的乡村中学,在改革之前与许多学校一样因升学率低而面临撤或并的生存危机。当他为学校前途莫测而苦恼时,学生们的“老师讲的还不如我讲的好呢,有什么好听的?”一番戏语成就了他剑走偏锋的课改之路。他试着让学生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兵教兵”、“ 兵练兵”的尝试,暗合新课标精神。此后,杜郎口陆续摸索总结出的“10+35”、“0+45”、废除讲台、“三三六” 等教学模式无一不以解放学生的“生产力”为出发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升学率也在全县名列前茅。崔其升以其敏锐的判断,从乡土学情出发,靠着他不断重建的勇气和自我修复、校正、决断、取舍的能力。超越所有的理论,白刃“格斗”于鲜活而残酷的课改之上,投身于实践又超越实践。这些原生态、本土性、扎根农村的“土办法”,是对传统教育思维模式、方式方法的颠覆,是一场彻底的课堂革命,也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教学的根本反叛。(《杜郎口“旋风”》引言)崔其升有如此勇气,并取得如此成果,着实令人敬佩!
其次,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走进教室,感受课堂,让人难以置信,整个课堂怎一个“乱”字了得?在这里,见不到整齐的课桌,见不到传统的班容班貌,见到的是“三五成群”的孩子围成一堆,见到的是所有的孩子“爬黑板”。他们或坐着,或站着,或蹲着,若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这是课堂。有人形容他们的课堂就像农村集市,也有人称之为“教育超市”。我们串听了初中三个年级的课,教师的身影很难找到,他(她)夹在听课的教师中间,偶尔提出问题或点评学生的讲课。整个课堂老师讲的不到10分钟,主动权都交给了学生。这些孩子外表土气,方言浓重,却一个个充满自信,思维表达也十分清晰。“我的课堂我主宰”“If you fly , a pig can fly”“课堂因互动而精彩,课堂因自主 1
而发展”这些响亮的口号在这里一一化为真实。在学生自我主宰下,极大促进了他们的好胜心,最大程度地挖掘了他们生命的潜能。他们在课堂上张扬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在学习中自主合作,不断探究,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提升了素质——新课程的理念,在杜郎口得到了真正的贯彻和实施。
但是,任何一种教育改革或教学模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特殊背景因素,杜郎口教学模式也不例外,正如有专家所认定:杜郎口教学模式是不可复制的非典型性教改。杜郎口砸掉讲台设论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充分展示的舞台,这既是新课改的需要,更是源于杜郎口中学师资匮乏和教学条件简陋,以及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欲望的客观实际。他们最值得肯定的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取经学习的就是他们勇于改革的精神,学习他们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人的意识。倘若不是吸取其精髓,而只是照瓢画葫芦简单模仿其形式,那只能落得东施效颦的结果。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杜郎口中学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探索取得成功是难能可贵的,的确值得认真学习。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杜郎口中学的改革主要是在课堂教学层面,它有相当的局限性。因为,一方面,课堂教学只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除了课堂教学外,学校教育还应该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课程改革的实施不能以技术范式来主宰,技术范式的东西解决不了教育的根本问题。说杜郎口中学改革的局限性,并不是要批判这个变革典型,而是试图在冷思考的前提下,怎样更有效地发展自己。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我们要像杜郎口中学那样,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另一方面,更要用发展的眼光,甚至以批判的态度来学习杜郎口中学,用一位学者的话来说,就是要“学思想,用思想去学,学出自己的思想来”。
我们不能把别人成功的经验当成模式去学习,因为,别人的成功经验只不过是一种参考和借鉴,笔者在杜郎口中学这只鸡蛋里挑骨头,是因为面对杜郎口的不可复制性,我只能怀着“羡鱼情”来“坐观垂钓者”仅此而已。
第二篇:杜郎口中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杜郎口中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南大堡学校 马利娟 看到沉浸在人山人海的杜郎口中学,心想这是一所学校吗?这简直就是一处郊外旅行圣地!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安心学习吗?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进了杜郎口中学 „„
早上七点我们来到孩子们地盘——教室,在这仅属于孩子们的地盘上也被观摩学习的老师领导们给占据了,但这里朗朗的读书声并没有被如此多的“游客”所打破,孩子们的眼睛里似乎看不到任何游人,他们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课本开始晨读,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孩子们这样的学习热情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又一个疑问呈现在脑海„„
早上七点四十是杜郎口中学一日两次的反思会——早反思会,这里的老师个个激情盎然张显自己的风采,更敢于把自己的弱点暴晒在大舞台上,虚心聆听并接受每位同仁的点评。反思会结束后各年级组老师们迅速集合,还要进行工作总结,教学及常规上发现的问题和值得学习的地方相互借鉴。
杜郎口中学校园里,映入眼帘的的巨幅标语“自主、自信、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创新、探究”,让人深刻感受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理念,如:“人的成长,并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分析与解决问题,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造。”、“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自主课堂,我参与,我快乐,自主学习,我自信,我成长”„„当时看到这些标语,我们的心灵感受到从未有过的震撼!这里的每一张标语,都是一面前进的旗帜,每一句妙语都是杜郎口学子奋进的号角,无不演绎着孩子们在激情澎湃的教改浪潮中自信向上的精彩篇章。杜郎口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润物无声,把自信的雨露浇灌入学生的心灵。极大关注学生的存在与成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体,学校的主人。孩子们自己的励志豪言似乎比校园里经常能读到的伟人之言或名人名言更让人振奋,更催人奋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了让每一面墙说话,让每一个台阶说话。
上课铃声敲响,来到课堂上,我发现这里的老师仅仅是一个角落里的观众,课堂上有小主持人,他有序的引导着每位同学,同学们争着上“舞台”来展示自己的风采,当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很完美的进行“表演”,这个舞台就是让学生尽力暴晒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用一位老师的话说“我们的课堂不能进行的这么顺利,否则我们将没有太大的收获,他人的错误也是对自己的警告”。因此这里的学生在抢着上“舞台”回答问题的同时也树起着认真聆听的耳朵,细心发现着需要纠正的错误,并及时有序的给予纠正,在需要那位角落里的观众时,他会及时给予学生们归纳总结,整节课简直就是一个大舞台表演,学生个个尽显风情,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郎诵,或诗歌、或快板、或歌曲、或三句半、或墓志词等小组展示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真是难以置信。课堂的气氛热烈而不失和谐,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另一个接着说,但是由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时候,这时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在展示环节中,几乎全部学生都有板演的机会;教室内的黑板不够,连地板、走廊都利用起来。“学生是课堂的主宰,是学习的主体”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诠释。这么精彩的一节课到底是如何生成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继续沉浸在这个神奇的杜郎口中学„„
杜郎口中学逐步形成的“三三六”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这种模式的每个环节无不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主体要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是为了自己会学”,“要无限相信孩子的潜能”,这一理论在“杜郎口中学”得到了诠释。在这里学生是学习主体,把课堂归还给了学生,真正地把“讲堂”变成了“学堂”。具体表现如下:
1、团结互助的小组合作
课堂上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和积极消除了成员间的等思想。在转班中无论是哪个年级,无论是什么课,在课堂上随处可见的不光有小组内的交流和协助,也有小组外的交流和协助。小组成员在研讨问题,或是在课堂上的展示,都体现出集体荣誉高于个人荣誉的团队精神。在小组内组员之间团结的如同一个人,相互间的协作和补充没有一个是在他人的催促下走向展示的板面。有的小组能同一时间一下子站起来两三位同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展示和对展示进行补充。集体荣誉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小组建设和班级建设目标。
2、课堂展示活而有序
课堂氛围更能体现杜郎口中学的内在品质,尤其是在展示中每位同学就像一位位小老师,那种神情和自信,那种大度和姿态就像一位指挥者千军万马的将军一样,镇定而又从容。展示中虽然寥寥数语然而学生们却认真对待,说者严肃,听着认真,即便是有小小的口误,听讲的同学也会及时补充和更正,没有笑场和起哄的现象。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又不失小小的善意的笑声。看着同学们的展示,一个个胸有成竹的那么的自信,让我不得不佩服的五体投地。那种自信和专注,那种严肃和认真,完完全全体现出杜郎口中学自主自信,探求创新的校本文化内涵。
3:三头并进高低搭配
在杜郎口中学还有一个令人折服的学习程序,那就是高低搭配,多层次的合作,结对子学习,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参与学习之中,必须在小组内有所作为,必须在组长和中等以上的学生带领下完成本节或本日的学习任务。展示的学生在语言和表述上都有一点不足,回答问题都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而随后的补充就让人感到比前者有所进步,当展示进入高潮时,最后学生的回答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杜郎口中学又一个以人为本的体现,这就是“差生展示,中等生补充,优生等拔高”。这种高低搭配有机结合,即顾及到差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也顾及到中等生的进步,同时也彰显了优等生的风采。虽然在学习中基本上没有看到优等生的展示,但是中等学生的补充,已经基本完善了问题的回答,优等生自然而然的就得到学习中的休息,并为下一个问题的拔高提供了思考上的空间。
在这样一个乡村初中的教室里,真是生气勃勃,活力四射,令人震撼!如此开放的课堂,学生成了课堂的主宰,成了真正的主人。他们的课堂怎么能有很高的教学效率,怎么能取得很高的课堂教学质量的呢?
如何结合我校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的教改之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焕发出课堂的勃勃生机?这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需要全体老师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共同努力,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能转变为现实。心动不如行动,回来后我结合我班实际和学科情况进行如下尝试:
首先,召开主题班会,向学生介绍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组织学生观看课堂实录,向学生提出课堂表现要求:举手积极,声音宏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抢答,欢呼跳跃;多种角度,创新实践;笑逐颜开,热闹非凡。其次,在班内营造新课改的文化氛围,如张贴标语进行语言激励,以小部分带动全班学生,先培养小组长做全班引导,激发小组长的参与高涨,带动全班积极主动参与课题表现。第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指导学习方法。第四,以小组为单位实行资源共享。把教室后的黑板报充分利用起来,没有板面的学生以纸做板来训练,增加学生的展示空间。第五,个人结合语文课的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尝试,让学生动起来,还课堂与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篇:杜郎口中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杜郎口中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南大堡学校马利娟 看到沉浸在人山人海的杜郎口中学,心想这是一所学校吗?这简直就是一处郊外旅行圣地!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安心学习吗?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进了杜郎口中学 „„
早上七点我们来到孩子们地盘——教室,在这仅属于孩子们的地盘上也被观摩学习的老师领导们给占据了,但这里朗朗的读书声并没有被如此多的“游客”所打破,孩子们的眼睛里似乎看不到任何游人,他们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课本开始晨读,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孩子们这样的学习热情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又一个疑问呈现在脑海„„
早上七点四十是杜郎口中学一日两次的反思会——早反思会,这里的老师个个激情盎然张显自己的风采,更敢于把自己的弱点暴晒在大舞台上,虚心聆听并接受每位同仁的点评。反思会结束后各年级组老师们迅速集合,还要进行工作总结,教学及常规上发现的问题和值得学习的地方相互借鉴。
杜郎口中学校园里,映入眼帘的的巨幅标语“自主、自信、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创新、探究”,让人深刻感受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理念,如:“人的成长,并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分析与解决问题,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造。”、“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自主课堂,我参与,我快乐,自主学习,我自信,我成长”„„当时看到这些标语,我们的心灵感受到从未有过的震撼!这里的每一张标语,都是一面前进的旗帜,每一句妙语都是杜郎口学子奋进的号角,无不演绎着孩子们在激情澎湃的教改浪潮中自信向上的精彩篇章。杜郎口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润物无声,把自信的雨露浇灌入学生的心灵。极大关注学生的存在与成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体,学校的主人。孩子们自己的励志豪言似乎比校园里经常能读到的伟人之言或名人名言更让人振奋,更催人奋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了让每一面墙说话,让每一个台阶说话。
上课铃声敲响,来到课堂上,我发现这里的老师仅仅是一个角落里的观众,课堂上有小主持人,他有序的引导着每位同学,同学们争着上“舞台”来展示自
己的风采,当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很完美的进行“表演”,这个舞台就是让学生尽力暴晒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用一位老师的话说“我们的课堂不能进行的这么顺利,否则我们将没有太大的收获,他人的错误也是对自己的警告”。因此这里的学生在抢着上“舞台”回答问题的同时也树起着认真聆听的耳朵,细心发现着需要纠正的错误,并及时有序的给予纠正,在需要那位角落里的观众时,他会及时给予学生们归纳总结,整节课简直就是一个大舞台表演,学生个个尽显风情,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郎诵,或诗歌、或快板、或歌曲、或三句半、或墓志词等小组展示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真是难以置信。课堂的气氛热烈而不失和谐,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另一个接着说,但是由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时候,这时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在展示环节中,几乎全部学生都有板演的机会;教室内的黑板不够,连地板、走廊都利用起来。“学生是课堂的主宰,是学习的主体”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诠释。这么精彩的一节课到底是如何生成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继续沉浸在这个神奇的杜郎口中学„„
杜郎口中学逐步形成的“三三六”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这种模式的每个环节无不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主体要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是为了自己会学”,“要无限相信孩子的潜能”,这一理论在“杜郎口中学”得到了诠释。在这里学生是学习主体,把课堂归还给了学生,真正地把“讲堂”变成了“学堂”。具体表现如下:
1、团结互助的小组合作
课堂上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和积极消除了成员间的等思想。在转班中无论是哪个年级,无论是什么课,在课堂上随处可见的不光有小组内的交流和协助,也有小组外的交流和协助。小组成员在研讨问题,或是在课堂上的展示,都体现出集体荣誉高于个人荣誉的团队精神。在小组内组员之间团结的如同一个人,相互间的协作和补充没有一个是在他人的催促下走向展示的板面。有的小组能同一时间一下子站起来两三位同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展示和对展示进行补充。集体荣誉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小组建设和班级建设目标。
2、课堂展示活而有序
课堂氛围更能体现杜郎口中学的内在品质,尤其是在展示中每位同学就像一位位小老师,那种神情和自信,那种大度和姿态就像一位指挥者千军万马的将军一样,镇定而又从容。展示中虽然寥寥数语然而学生们却认真对待,说者严肃,听着认真,即便是有小小的口误,听讲的同学也会及时补充和更正,没有笑场和起哄的现象。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又不失小小的善意的笑声。看着同学们的展示,一个个胸有成竹的那么的自信,让我不得不佩服的五体投地。那种自信和专注,那种严肃和认真,完完全全体现出杜郎口中学自主自信,探求创新的校本文化内涵。
3:三头并进高低搭配
在杜郎口中学还有一个令人折服的学习程序,那就是高低搭配,多层次的合作,结对子学习,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参与学习之中,必须在小组内有所作为,必须在组长和中等以上的学生带领下完成本节或本日的学习任务。展示的学生在语言和表述上都有一点不足,回答问题都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而随后的补充就让人感到比前者有所进步,当展示进入高潮时,最后学生的回答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杜郎口中学又一个以人为本的体现,这就是“差生展示,中等生补充,优生等拔高”。这种高低搭配有机结合,即顾及到差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也顾及到中等生的进步,同时也彰显了优等生的风采。虽然在学习中基本上没有看到优等生的展示,但是中等学生的补充,已经基本完善了问题的回答,优等生自然而然的就得到学习中的休息,并为下一个问题的拔高提供了思考上的空间。
在这样一个乡村初中的教室里,真是生气勃勃,活力四射,令人震撼!如此开放的课堂,学生成了课堂的主宰,成了真正的主人。他们的课堂怎么能有很高的教学效率,怎么能取得很高的课堂教学质量的呢?
如何结合我校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的教改之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焕发出课堂的勃勃生机?这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需要全体老师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共同努力,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
作,才能转变为现实。心动不如行动,回来后我结合我班实际和学科情况进行如下尝试:
首先,召开主题班会,向学生介绍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组织学生观看课堂实录,向学生提出课堂表现要求:举手积极,声音宏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抢答,欢呼跳跃;多种角度,创新实践;笑逐颜开,热闹非凡。其次,在班内营造新课改的文化氛围,如张贴标语进行语言激励,以小部分带动全班学生,先培养小组长做全班引导,激发小组长的参与高涨,带动全班积极主动参与课题表现。第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指导学习方法。第四,以小组为单位实行资源共享。把教室后的黑板报充分利用起来,没有板面的学生以纸做板来训练,增加学生的展示空间。第五,个人结合语文课的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尝试,让学生动起来,还课堂与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四篇:杜郎口学习
刘汉乡深入学习探讨杜郎口之模式经验
2012年11月4日星期日下午三点,在刘汉乡刘固联校召开了本月例会。本次会议的重点是:号召本乡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和探讨杜郎口中学的模式及经验。在此会议中,前赴杜郎口中学学习的校长及教师代表作了发言。
白塔联校刘伯阳校长,作为校长代表向大家具体介绍了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管理模式、课堂学习模式及教师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并深入谈论了自己的深刻体会;刘固联校李建增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则针对自己听得某堂课,向全体教师具体产述了杜郎口中学的上课流程,全体教师身临其境仿佛已置身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之中。
总校刘洪良校长非常重视此次的杜郎口学习之行。他指出:当前创建新课堂是大势所趋,是遵循了科学的发展观,这正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集中体现。他号召各个学校务必将创建新课堂落到实处,组织本校全体教师统一观看拍摄的杜郎口中学课堂实录,并强调各学校要认真搞好教研组活动,多听课,多评课,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从而一步步实现传统课堂向新型课堂的转变。
此会当天天气十分寒冷,但丝毫没有影响全体领导、校长和教师们的学习热情,大家都认真听会,领会会议精神,并作了详细的会议记录。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相信我们刘汉乡的教育事业明天会更美好!
第五篇:学习杜郎口
参观杜朗口所感
2012年5月25日,校领导带领我校部分教师带山东省杜朗口中学进行参观学习,我们在报告厅观摩了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给我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印象一:是民主。在这里没有师道尊严,也没有教师善意的“呵护”、“关爱”、“题海战术”等,一改过去课堂上老师“满堂灌”的现象。也一改过去要求学生认真听课、作笔记、做作业、考试、服从、听话、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给家长个满意的分数的传统常规管理方式。有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智慧启迪,更有的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灵放飞,无所顾忌。像出笼的小鸟,没有约束,没有羁绊,回归了天性。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心灵之门不再封闭,身心不再倦怠,创意得到了苏醒,灵感得到了萌发。
印象二:是尊重。在这里师生相互尊重,生生相互尊重,师与生、生与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互相倾听、互相点评、互相容纳,令人耳目一新。使得这里的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也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教室里没有讲台和教师专用的黑板,黑板成为学生学习和交流的场所,是学生表演和展示的舞台。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没有挖苦、嘲讽。更多的是及时、客观、真诚、欣赏的分析评价,充分挖掘、发现其亮点,既鼓励学生,又取悦自身。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感受成功、体验快乐中学习、成长。
印象三:是归还。即把学习的空间、时间、机会全部还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的动起来,陶醉于学习的快乐中。课堂上学生敢说、会说、能说、能写、会作;会讲解、分析、点评、辩论。使得课堂真正成为了孩子们的课堂,同时也正是“归还”造就了学生,课堂才变得如此精彩。
学习杜郎口中学必须学习其本质,学习杜郎口,而不是简单照办其形式,分分学习小组就行,不是学生乱起来就行,我们要探索的还有很多很多,学习杜郎口中学,要结合我校实际创造性地学习借鉴,力争创出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