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语体的传播

时间:2019-05-15 10:1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新语体的传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新语体的传播》。

第一篇:网络新语体的传播

网络新语体的传播

——以“淘宝体”、“凡客体”为例

摘要现代网络语言颇具声势,促使网络出现了形式各样的新语体,并且这些新语体展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让人不得不思考这些网络新语体是如何为群众接受并流行起来的,论文从构成新语体的语言、心理认知和传播的方式三个方面来探讨网络新语体的传播。

关键词网络新语体传播淘宝体凡客体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近几年,由于网络的发达进而促使网络语言快速的发展起来,并顽强的生长和繁衍。尤其是近来网络上流行的一种新语体——“淘宝体”,在众多网络流行语中脱颖而出,并滋生出一系列的网络语言体,这种语体的并不是凭空形成的,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并在我们生活中传播。下面就以现在网络最流行的新语体“淘宝体”和“凡客体”为例进行分析:

一、颇具“亲和力”的语言

“淘宝体”本是淘宝网上网点卖家与网购顾客之间交流用的一种语言,是网络语言的新变体。常见的字眼有:“亲”、“包邮哦”、“好评哦”。这种看似直白、口语化的简单的语言,却为人们接受并频繁使用。在2011年7月,南京理工大学向录取学生发送“淘宝体”录取短信,“亲,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亲,9月2号报到哦!录取通知书明天‘发货’哦!亲,全5分哦!给好评哦!”这条颇为另类的录取短信就是用上了时下最流行的“淘宝体”模板,到2011年8月1日上午,一则关于外交部微博“淘宝体”招人的消息在网上流传。从“淘宝体”被社会各界疯狂的模仿和使用的现象可以看出,“淘宝体”的模仿和借用,大多数是借用了“亲”和“哦”这些字眼,“亲”是由“亲爱的”略缩来的,一般用于情人和夫妻间,表示对对方的亲昵和爱意。现在“亲”成为卖家对买家的称呼语,具有亲切、可爱韵味,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在不知年龄和性别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关系是不真实的,卖家为展示诚信度和消除买家的疑心,拉近卖家和买家的距离。

“爱网络,爱自由,爱晚期,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也爱59块帆布鞋,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凡客体”原是凡客诚品(VANCL)广告文案宣传的问题,该广告本意是戏谑主流文化,彰显该品牌的个性形象。“凡客体”最为出色的是采用排比句式、自叙的方法,因为其另类的手法招致不少网友的围观,网络上出现了大批恶搞凡客体的帖子,“凡客体”传播声势浩大。“凡客体”采用排比句式,随着一句一句的铺展开,语气逐渐加强,给了一股说服力和感染力,仿佛代言人话语就是围观者自我话语,最后在脑海转换为自我彰显个性的语言,也可以说这就是“凡客体”的“魔力”。

二、“感同身受”的心理认知

“淘宝体”频繁使用“亲”、“哦”等字词,不仅是为标新立异,更多的是针对买卖平台上的种种不良记录,卖家更多的考虑买家的心理顾虑,所以,站在买家的立场上,卖家使用“亲”、“哦”这样亲密的词语,拉近两者间的距离,实际上是使用可心理战术,对顾客采取软手段,买家在糖衣炮弹的轰击下,买卖双方达到双赢的局面。“凡客体”本意是戏谑主流文化,彰显个性;这正符合了时代的要求以及80、90年代的时尚的追求,并且“凡客”的形象代言人韩寒和王珞丹正是游走在主流文化边缘的艺人和名人,现代青年人容易把代言人的形象认知为自我的形象;“凡客体”文字明显的彰显“我”的形象,并且,层层递进,一个“我”的形象屹立眼前,成为围观者竞相效仿的对象。

三、“病毒式”的营销

病毒营销原是“口碑传播”,就是信息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互动、传播,后来发展为“蜂鸣式营销”,即当一位消费者与另一位消费者谈及某件商品,这种资讯是快捷的,个人化的,也是可信的。后来因为网络的普及,“蜂鸣式营销”在网络上迅速发展为病毒营销,就是消费者在获取信息后本能地将信息传播给其他消费者,在借助网络这一载体下,信息不是简单的扩散,更像是病毒一样地爆发。“淘宝体”和“凡客体”的传播像是病毒传播一样,并且伴有网友的恶搞,具有娱乐性,更加吸引广大网友的眼球,同时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达到了“广而告之”的目的。[1]

四、结语

网络的普及使用网络新语体产生,并由于网络新语体越来越富有生活的气息,为人民生活带来利益,网络新语体得以快速发展并传播开来,这其中围观者起到推动的作用;并且,从网络新语体“淘宝体”、“凡客体”的发展趋势看,这种源于网络的语言会渐渐的生活化,也极有可能转变为新词语。

参考文献

[1]论“凡客体”的流行语病毒营销在信息传播上的差异[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10)

第二篇:胡勤议论文语体新认识

议论文语体新认识

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文体分类较为混乱。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教育界对“论述类文章”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晰。过去,课标和高考要求学生会写议论文,现在则要求会写论述类文章。同时,语文教学中又存在论说文、议论性文章、论说类文章、论述类文本等提法,这些不同的提法不仅仅是名称的差异,更反映了我们对文体与思维关系的认识,反映了中学写作教学的目的和功能的变化与发展。

一、论述类文章: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都明确规定要会写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但一直缺乏权威的说明,让很多人对文体分类产生疑问,不明白什么是“论述类文章”,为什么要改变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习惯说法。

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多年来从事教研工作的思考,我认为论述类文章是指以阐释、议论、论辩为主的说理文章。其写作目的,是针对有争议的问题、模糊不清的现象谈认识,提出自己的立场、观点,让别人接受;批评某些社会现象,否定错误的观点与看法,促使社会进步。简言之,为了阐释事理,论述主张,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社会与人。

论述类文章的语体特征主要是阐释、议论和论辩。例如: ①在“讲述”这种语式中,作家不仅可以提供事件的背景,发生发展过程和结局,而且可以对人物进行评说和判断。(格非《小说叙事研究》)

这种解释说明的语言比较客观,阐释事理条理清晰,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学术写作中常用这种语言。

②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周先慎《简笔与繁笔》)

议论性的语言要有针对性,对社会现象或者别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作者有鲜明的立场和态度,论述有理有据,逻辑严密。这种语言不仅常见于学术论文中,更多见于政论和时评中。

③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鲁迅《拿来主义》)

论辩语言与议论语言相似,只是议论时有更具体明确的对立面。如鲁迅与主张“送去”者针锋相对,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语言带着论辩的意味。

根据论述类文章的内涵和语体特征,论述类文章应该包括学术论文、政论文和时评等。从语体上说,学术论文有两种:一种以议论和论辩为主,另一种以阐释为主。以阐释为主的论述文,从内容上又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两种。过去,教学中习惯把前者归入说明文,把后者归入议论文,因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所阐述的事理建立在科学实验与量化分析的基础之上,其客观性更强;而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主要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其所阐述的事理,虽然也不乏事实和调查统计数据的支撑,但仍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它需要社会的共同认可与规约。论述类文章理应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包含在内,这样一来,其文体范围比议论文扩大了,同时意味着结合科学实验的结论和数理分析的结果,对自然界的某种现象进行阐释,也是完成一篇论述类文章的重要方法。

我们为什么会认可论述类文章这种提法呢?过去,语文教学中把文章分为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这是根据文章表达方式的特征来分类的。这种分类方式把握住了写作的主要方法,便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要素,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它脱离了生活实际对于文体的要求。比如议论文,生活中有这种文体吗?哪些文章属于议论文呢?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当然属于议论文,那么学术论文、文艺评论、政论文、时评等是不是议论文?当然也是。但它们的写法却有很大差异,即使是学术论文,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果教师统一用一种议论文的格式进行写作教学,势必陷入僵化的形式主义枯井,导致学生的文章笔法单

一、套话连篇、内容空洞。

论文写作曾经形成过这样一种套路:开头一段提出观点,中间数段展开,用例证、引证等方法,从正面或反面展开论述之后,在结尾处联系生活作总结。这是一种典型的议论结构,不管文体功能,凡是要求写议论文都用这种套路,应对高考更是如此。由于脱离写作实际,缺乏思想情怀,有人严肃批评这类文章是“新八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议论性文章”这个概念,也是为了防止把议论这种表达方式作为固化的文体来教学。

为了改变“新八股”作文现象,高考出现了不限文体的话题作文。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放宽文体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之后“文体不限”流行了十多年,产生了新的套话作文,其弊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陈建新先生全面分析了这些弊端与危害,他在主持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时,花了很大功夫去阻止这些不良现象蔓延。文体的本质在于语言,语言即思维。语言没有体式,思维就会失去规范。我用四个字概括文体不限的弊端:思维失范。

写作不能没有文体意识,又不能回到传统的文体概念中去,于是便出现了论述类文章等种种提法。

二、目的与功能:论述类文章的教学分类

现行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把文体分为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三种。论述类文章主要指专业性比较强的学术论文,其实专业性强的学术论文和论著也是实用性的文章,只不过是为了专业的发展和科研而写。如果说符合实际生活需要的就是实用类文章,那么所有文章就只能分为两类:实用类文章和非实用类文章(即文学类文章)。但是,这样的分类过于笼统,为了突出其中的学术类文章,语文教学界便把它独立出来,形成了现在的分法: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然而,实用类文章、论述类文章和文学类文章这三个概念并不是用同一个标准来划分的。实用类文章的概念是从文章的社会功能来确定的,如计划、活动方案、招聘启事、会议纪要、消息、报道、综述等,写作方法以说明(现在习称阐释)、叙述为主。论述类文章的概念是从表达方式来确定的,根据大学专业的写作需要,论述类文章主要指学术论文,包括自然学科论文和社会学科论文,它以阐释和议论为主;根据社会交往的需要,论述类文章主要包括政论文、时评等。而文学类文章的概念,从写作方式来说,较多运用想象和虚构,在具体写法上则以叙述、描写和抒情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但不能过多;从社会功能上说,则是非实用性的。可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这样三个概念的分类,没有严格按照逻辑学的同层次、同角度来划分,所以并不是十分科学。

为了便于高中作文教学与评价,我把带有论述性质的文章都归入论述类文章,包括了实用类文章中的新闻评论、时评等。根据写作的目的与功能,我将论述类文章分为以下三类:

①学术类:科学论文、文艺评论。

②社会类:政论文、社会评论、时评、新闻评论、演讲稿、杂文。

③个人生活类:学术随笔、读后感、观后感、议论性散文、随感。

这是按照写作的目的与功能来分类的。论述类文章这个概念属于表达方式范畴,在这个范畴里按照写作功能分类,从逻辑上分析会出现学理上的自洽性问题。然而,任何学理都不可能完全解释现实。教学实际情况是文体的功能分类和写法分类交织,不能单用。不能采用某一种学理逻辑分类。如果单纯以表达方式确定文体教学,就会坠入形式主义的陷阱,我们已经有过这样的教训。实际上,感受、体验、理解、阐释、分析、评论、论辩,它们之间没有完全清晰的界限。我们无法把感受、体验从理解、阐释的语言中彻底分割开来,也很难把理解、分析从评论中分离出来。实际的写作往往交织着复杂的表达方式,所以从实际教学需要的角度考虑,按照写作的目的与功能分类比较科学。

学术类论述文以求真为目的,以学术语言为规范,讲究科学性,具有客观性。社会类论述文以求正确、适合为目的,以社会共同的道德、文化价值取向为规范,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个人生活类论述文贴近生活与个人的感受,主要是作者阐述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评论所见所闻。

需要注意的是,演讲稿和杂文的归属具有不确定性。演讲稿如果是学术性内容,那就要归入学术类论述文,在上文中,我把它放入社会类论述文,是因为多数演讲稿的内容与社会政治有关。杂文也是一种很独特的文体,它属于文艺性议论文,写法却很个性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但其内容多与社会政治有关,我因此将其归入社会类论述文。值得一提的是,鲁迅的杂文从内容和写作目的看,多数属于时评和政论文,但由于时代的关系,鲁迅采用了杂文的笔法。

个人生活类论述文,在内容及写法上与学术类论述文和社会类论述文存在一定的交叉关系。我以下面的图标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个人生活类论述文属于非典型性论述文。虽然也谈学术问题或者社会问题,但写法上更加自由,没有学术写作的严格规约。如随笔、随感等,其内容可能与学术、专业有关,还可能是议论社会,却不需要像学术类文章和政论文那样规范、严肃,可以采用符合语言规范的个性化语言,带着情怀表达。但要有论述文的要素,防止感性的语言模糊了观点。

写作是复杂的思维活动。语言思维、表达方式无法按照逻辑科学整饬。文体是在发展中的,完全按照逻辑的方法整饬它,就会僵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个性,自由写作,进入古人所主张的“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境界。当然也要有一定的文体意识,这也是对思维的一种规约。认识论述类文章的不同功能,学会写不同类型的论述文,不能狭隘地只写议论性散文。

三、论述类文章写作的基本特征与原则

写论述类文章的目的在于丰富人生感悟,加深对社会的思考,科学地认知自然世界。从能力上来说,学习论述类文章的写作能够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提高思辨性表达的水平。学习论述类文章的写作不能只在空洞的形式上下功夫,而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真实的写作实践活动中提高写作能力。但是,我们长期习惯于按照表达方式进行写作教学,还不适应按照实际写作目的和文体功能的特点学习写作。我之所以按照社会功能对论述类文章进行分类,也是出于这一考虑,帮助学生学习写作科学论文、政论文、社会评论与新闻评论、演讲稿、读后感及观后感等。在真实的写作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符合专业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也是今后高中写作教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一般来说,在写论述类文章时,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论述类文章写作要思考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应该引用哪些完整全面而又有说服力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如何推论?推论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对结论的产生有怎样的作用?

实际上,不同文体的论述类文章在写法上是有区别的。下面仅就其中几种常见的论述文文体的写作要点进行说明:

写科学论文,要展现自己对相关学科的理解和探索,要利用数据、实证资料、科学原理支持自己的结论,论证推理过程做到逻辑清晰、语言准确、表述严谨。阐述道理时要思考内容是否科学、资料是否可靠、数据是否充分。可从科学观点的历史发展、社会影响、时代价值等角度,分析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思考怎样科学地去认知世界、感受世界。

写文学评论,要运用语言、文学、文化等专业知识深入研究作品,确立恰当的论题,能引用作品本身的材料,对作品的某一个或两个方面作比较深入的分析,力求视角独特、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

写读后感可以写感受、想象或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要告诉读者你读了什么作品,作品中的什么内容触动了你,让你生出怎样的想象、联想和思考,分析触动你的原因,也可以评论作品。

论述类文章包括说明事理的文章。前文已经谈到,由于阐释自然科学内容的文章相对客观,我们会把它当作传统的说明文,比如杨焕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和周晓枫的《斑纹》。而同样用阐释、说明的方法,写人文学科的内容,由于带有一定的主观判断,写作时会感觉隐含着可以论辩的内容,甚至会生出假想的论敌,比如帕斯卡尔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和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因为它们都具有说理性,都属于阐释事理的文章,所以理应都归入论述类文章的范畴。因此,论述类文章也可采用以阐释为主的写作方法。我认为,应该把相同社会功能的文章放在同一个范畴中看待,给那些擅长客观阐释事理的学生写符合他思维特点的论述文的机会。至于说明事物的科普文章,还是归属于一般的实用类文章,不应纳入论述类文章的范畴。

我曾经在《文类、文体与作文评价》(《语文学习》2015年第7-8期合刊)中讨论过优秀论述类文章的写作原则,这里略作修改,增加了一条关于语言的要求,是为六条:

1.要有明确的观点。观点之间不会留下漏洞,没有逻辑混乱。当然,优秀的论述类文章还得有独特的思想、敏锐的见解,给读者以新的认识。

2.论据确切、可信、有效。论据与观点之间有逻辑关联。论据要基于理论、事实、数据,个人的感受不能作为可靠依据。

3.要具备论证思维的基本范式。比如归纳、演绎、类比、对比、因果、比喻、归谬等,这些基本方法也是思维的基本范式。

4.整体结构严谨有序。结构安排体现作者的论证思维,指向一致;段与段之间语义连贯,过渡清晰、有逻辑性。

5.论述能有效地将观点和材料联系起来,并引领、丰富读者的思想。表明观点或者结论的语句合理出现,符合逻辑推论。

6.语言要求准确、清晰。政论文、社会评论和时评类文章的语言要具有思辨力,能鲜明有力地表达观点。

以上六条原则是从思想观点、组织结构、论据论证和语言等方面进行规范的。至于是否要有精确的细节(具体的叙述、描写或者说明)支撑观点;文气、脉络是否能引领读者自如地读完全文;真诚地还是冷漠地陈述事实,要不要尝试走近并吸引读者,与读者成功地互动交流,等等,这些与写作的个性风格有关,可以根据个性自主确定。

第三篇:网络文明传播

教育科学学院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方案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大学生上网群体的日益庞大,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大学生上网群体的日益庞大,网络在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的一个重要渠道的同时,其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广大大学生中进行行之有效的网络文明、网络安全教育已迫在眉睫。

开展此次教育活动是深入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方略的实施的一个重要举措,旨在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的精神,加强我市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从而增强大学生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在大学生中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道德规范。

一、“文明网络,从我做起”活动策划:

首先充分利用学校、学院、社团等教育阵地,在大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文明、网络安全教育。

其次建设建立健全各相关网站,利用网站达到对大学生的网络文明传播,促进网络安全,引导文明舆论。

二、“文明网络,从我做起”活动方案:

(一)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主渠道作用,将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文明、网络安全,针对当前大学生上网聊天、游戏无节制、无自律现象带来的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和一系列社会问题,教育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利用网络,积极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自觉规范网上言行。要组织大学生学习好《全国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并在学校开展大规模的《全国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宣传活动,逐步使广大大学生树立明确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

(二)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室这一教育载体对大学生开展直观、生动的教育活动,并通过组织开展征文、知识竞赛、网上论坛等内容生动活泼、形式丰富多彩的主题团队活动和主题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要号召广大大学生自觉、主动地维护网络文明,努力形成“文明上网,从我做起”的新风尚,使网络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良好平台。

(三)充分利用社团开展有关大学生网络文明、网络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各社团团长和副团长要充分利用好社团这一大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对《全国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的宣传活动,使公约深入人心,努力形成广大大学生都来学习公约,遵守公约和全社会都来关注大学生网络文明、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对学院网站的版块重新设定,加强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互动性。各专业也要建设相对应的专业性学术专题供学生平日学习讨论。并有效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进辅导员博客建设,支持学生网络社团建设。同时设立网络监督员,负责舆论引导、网络监管、网络技术,各版块设BBS版主,主要任务是管理学院网站各版块,健全强大监督员和版主队伍。

(五)对现已有的学院微博(新浪微博@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每日分话题发布微博,以及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微博评论引导、微博法制教育等。各专业、班级微博互相联系、配合学院微博,以学院微博为首,积极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争取在微博上达到对我院学生网络文明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的宣传效果。

三、“文明网络,从我做起”活动部署

(一)活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暨动员大会拟定于10月下旬伊始举行,邀请校领导和学院领导及各专业主任参加。届时仪式上将宣布以“文明网络,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启动时间及各种形式的相关活动,欢迎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共创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学习网络文明知识。

(二)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思想

多层次、多方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园广播、学院宣传栏等设施,宣传文明上网相关知识。引导大学生明是非、辨美丑,逐步形成正确的上网理念,自觉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教育学生不违规进入营业性“网吧”和在网上有违法行为,多进知名网站和中央网站,不看不健康的网站,学生不宜进的网站,不要进去。即使不小心进去了,应立刻离开。不要在微博或BBS上散布对别人有攻击性的话语,也不能传播或转发他人那些违反大学生行为规范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如果发现有人发表不正确的言论,应立刻离开,自己也不要散布不正确的言论,或攻击别人。不制作、传播非法的图片、网页或动画,危害他人和社会。网上网下都得做守法的小公民。引导他们参加学校丰富多彩文化娱乐活动,对经教育仍未改过的学生要给予纪律处分,并对他们进行跟踪管理,做好档案记录。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相关活动

1、安排学生会宣传部举办“文明网络,从我做起”的海报设计大赛,要求主题要与“文明网络”相关,对海报内容中能体现网络文明传播和网络法制教育的参赛者给予高分,优胜者获得学分奖励。

2、组建绿色上网团体。学校或班级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鼓励这些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电脑水平,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网络知识竞赛活动。

3、“我是网络文明人”主题征文活动。在学院开展主题征文活动,鼓动全院同学积极参与,查找相关资料,学习绿色上网的精神理念,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结合亲身体验,写出积极向上、有宣传倡导意义的征文。

4、“大学生上网利与弊”辩论活动。通过开展辩论活动,调动学院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以激烈的辩论形式培养绿色上网的理念,明是非、辨美丑。过程中须有老师做思想指导及评委,帮助学生正确树立网络观。

5、开展如何安全上网主题班会。各班结合专业知识,通过班会形式讨论安全上网的必要性及如何让安全上网,规范网上行为,倡导和践行文明健康的上网方式。

6、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通过在校道上宣传网络文明教育知识,鼓励同学共同参与建设文明网络来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安排人员负责活动记录和相关材料整理。

第四篇:网络新媒体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姓名:周世琴学号: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论网络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

1411424052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跨文化传播己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课题。如何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相互理解、提升全球范围的合作共赢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网络媒体在当代社会信息传播中大放异彩,全球范围的个人和团体的信息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的跨文化传播现象成为了专家和学者们研究的主要对象。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较为开放、传播过程也较为公平,但是,由于网络传播技术和传播内容等存在差异,网络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不均等现象依然存在。西方国家凭借其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技术背景、文化生产等优势进行大范围的对外传播。长久以来,网络传播呈现出一种西强东弱的现象。为了在全球交往中获得话语权,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我们需要对网络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和借鉴。

本文就将从网络跨文化传播现象入手,总结归纳网络新媒体进行跨文化传播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文化传播,文化影响力。

跨文化传播(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首次由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提出。美国跨文化传播学者萨摩瓦(Larry A.Smovar)和波特(RichardE.Porter)在其著作《跨文化传播》中明确指出,跨文化指的就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早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外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之后范围有所扩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沟通以及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方法。

跨文化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早已出现的一种文化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和掌握其传播规律。跨文化传播离不开相应媒介的支撑,在传统传播时代,跨文化传播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纸质媒介、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来完成。但是随着网络媒体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传播也进入了网络传播渠道,例如网络新闻网站、网络社交媒体、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视频等。

网络传播的出现,是以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为基础的。1969年美国军用机构最早出现网络的雏形,之后用于科研教育领域,1995年互联网进入商业化运作。1994年,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1995年中国开始向社会各界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幵始在中国蓬勃发展,并对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网络跨文化传播,顾名思义,就是指借助网络而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需要明确的是,当探讨网络跨文化传播相关论题时,网络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网络是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于一体的全新融合媒介,而网络跨文化传播也是体现在网络交流的每一个传播层面上的文化现象。网络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全球性传播媒介,给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人们的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网络跨文化传播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以及受众等多角度大大地扩展了跨文化交流的场合、人群以及范围。

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从建国之初的对外宣传时期到改革开放后全面的对外传播时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全球范围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就目前的跨文化传播发展来看,我国的跨文化传播还是以主流新闻媒体及其的新闻网络媒体为主要传播载体,以国外受众为主要传播对象,以英语为主要语言而进行的一种传播。虽然除此之外,还存在书刊、影视文化、商业往来等跨文化交流形式,但这些行为并非主流。在当前全球化进程下,西方文化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传播技术,不断加大对外传播的力度,将其文化的触角伸向各个角落。这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如何在全球范围增加受众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树立中国文化的形象,以及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国因该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态度,鼓励文化的多样性。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首先必须具备开放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态。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文化传播最明显的一个标签,各种背景的文化互相碰撞、渗透和融合已是常态。如果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时候,还不能足以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跨文化传播从一开始就不会取得成功。网络跨文化传播更是如此,网络JT?放的态度不仅在于允许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自由的交流和沟通,还在于提供了不同的传播途径允许官方的、组织的、民间的以及个人的全方位沟通。因此,网络跨文化传播更是一种全民跨文化传播。因此,跨文化传播必须是基于承认不同文化的共存性之上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进入中国的异域文化保持一种尊重的态度,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求得长远发展。要有一种幵放的态度去允许不同声音的出现。其次,我国传统的跨文化传播是以政府的官方行为为主,即使在网络时代初期也是以主流网络新闻媒体为主导和非官方的民间跨文化沟通比较少见。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网民数量与日俱增,他们身上所承载的文化传播力量不容小视。因此,鼓励草根,充分发挥和发掘他们的跨文化传播行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大网络利用率,提升新媒体跨文化传播能力。

现阶段,我国跨文化传播多通过传统新闻媒体或其网络媒体进行。例如,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以及各大主流新闻媒体网站的英语频道等。虽然已经开始使用网络,但是其利用率却十分低下。网络新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可发挥的作用远不止新闻网站,它可以提供诸如视屏网站、社交网站、聊天室、电子商务等多种沟通渠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挖掘网络新媒体的巨大潜力,将网络媒体的文化传播能力最大化。除过传统的跨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在网络上提供在线书籍、在线报刊、在线影视节目等可以为外国受众提供一种易于获取中国文化产品的途径。此外,网络除了大众传播的功能之外,还有强大的人际传播的作用,这点在社交媒体时代己经被无数次印证。一条引起大家关注的信息在社交工具上可以达到惊人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量,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因此,如果有一种可以突破国家界限的全球化社交媒体为我们所用,那么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就又获得了一条高效的途径。除此之外,微博、网络社区、聊天室等自媒体的大范围应用,将打破跨文化传播只停留在官方层面的现状,有助于网友自发地进行跨文化传播,无形中扩大跨文化传播的受众面。

3创作出具有共通性的中国文化作品络是一个公平幵放的平台。

各种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在网络上可以实现公平的竞争,网络受众会做出最公正的选择。而决定着受众喜好的往往是这些信息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因此,为了在跨文化传播中,尤其是网络跨文化传播中取得成绩,就一定要创作出高水平、接受度高的作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经过长期的演化汇集而成的。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又有着时代的气息和国际化的品质。它身上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质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自身民族文化的闪光点。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比如语言、节日、饮食、服饰等。当然,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有几面的,但是也不乏有对中国形象产生歪曲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大我们主动宣传的力度,我们需要为中国文化树立一个正确的参照标准,像西方社会传递一个真实的中国。与此同时,在跨文化传播内容的选择和制作上需要特别注意技巧。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接受能力等差异,在选择对外传播的内容时不能内外完全一致。传播同一条信息时,应内外有别,更多地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接受方式和接受心理。以影视剧为例,美剧或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制作方选择了一种各文化背景的人群都可以读得懂的方式传递信息,而无需过多的本土文化背景就可以理解。而许多中国的影视剧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点,而经常选取历史、宫廷等题材,这种剧目比较考验观众对于故事背景的了解,无疑为跨文化传播提出了障碍。因此,在内容选择上,我们应尽可能选择比较具有共通性质的文化,这样在传播过程中会比较因其共鸣,也有利于外国人的理解。4警惕文化霸权。

在全球文化传播领域,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种西强东弱的态势。西方世界利用其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对其他弱势国家进行着文化霸权。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文化传播的重要介质之一。英语文化势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承载着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不断地对非东方国家进行着文化输出。因此,在面对西方国家强势的文化攻击时,要时刻保持警惕的态度,不可一味地接受,也不可一味地抵制。对于其中先进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技术我们应该开放态度进行学习,对于低俗的文化和消极的思想要主动摒除和抵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对待西方文化输出的正确态度。

结语:文化软实力已经超越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逐渐成为各国争相努力的目标。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扩大话语权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进行跨文化传播。因此,跨文化传播在全球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网络新媒体的跨文化传播风生水起。网络新媒体技术和传播环境的优越性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天然沃土。网络跨文化传播主体、传播渠道及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和便捷性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它拥有满足跨文化传播所需的一切条件优势,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在网络跨文化传播时代,谁掌握了新媒体传播技术,谁就会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突出成绩。因此,为了实现中国跨文化传播的长足发展,我们一定要发挥网络跨文化传播的优势,保持开放的文化态度,树立经典的中国文化形象,建立中国在国际环境中的话语权。

第五篇:语体有关知识

语体有关知识

语体有关知识

一、什么叫语体?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受交际环境的影响 , 而必须运用具有不同特点的语言。这些交际环境包括:所涉及的不同领域, 如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交际的不同方式:口头或书面,独自或对话;交际者的不同方式:年龄、性别、地位以及相互关系;不同的交际目的:使人了解,使人行动,等等。例如,为了阐释某个科学原理,就要大量运用科学术语,词义要精确单一,句法要严密,句子多是完全句,有 较多的长句和复句。再如,在口头交谈 ,就要使用具有口语特点的语言:简短,省略多,词序灵活,上下意会连贯,等等。还有,写公文时应使用规范的书面语,不用口语、俚语、俗语。把这些不同的语言特点进行综合,形成各自的体系就叫语体。简单地说,语体就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运用与之相适应的具有不同特点的语言所形成的体系。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是形成语体的外因,不同特点语言的运用是形成语体的内因。

我们在说话、写文章时,除了要遵守语言规则、懂得作文的要领外, 还要有在一定场合说出恰当话语和根据一定需要写出恰当语言的能力,即善于区别、使用不同语体的能力。我们平时说的“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指的就是这种语体运用能力。

二、语体的分类及特点

根据语言交际的不同环境和不同的语言特点,语体可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书面语体又可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事务语体。这些语体还可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如诗歌语体、散文语体、外交语体、公文语体等等。在使用语言时,各种语体还常有互相渗透和交叉的情况。

1.文艺语体

文艺语体是在文学作品以及记叙文创作过程中,为了实现创作意图所使用和形成的语体。它的特征是语言的形象性和情意性。语言的形象性表现在作者用形象思维对人物、事件、环境所进行的生动刻画上。如《梅园新村之行》中,用“绿洲”总写周公馆,用“小巧玲珑”写其外观 ,用“日本风味”写其庭院特色;用“脸色苍白”、“轩昂的眉宇”、“炯炯的眼光”刻画周恩来的形象。语言的情意性是指运用语言直接或间接表达作者丰富、复杂的感情,实现以情动人的目的。如《梅园新材之行》中周恩来形象的刻画,就融注了作者对周恩来的尊敬、爱戴之情。

文艺语体在具体运用语言材料上的特点是:遣词方面,讲究动词、形容词、语气词的运用,广泛吸收口语词、成语、谚语、古词语和具有引申义的词;择句方面,讲究描写句、感叹句的运用,兼用各种形式的省略句、独语句;在构篇方面 ,讲究标题的艺术性,开头结尾的多姿多态 ,讲究波澜起伏、变化曲折;在辞格方面 ,广泛使用描绘性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2.科技语体

科技语体是记载科学知识,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的语言体式。如课文《海洋与生命》 就是用科技语体写成的文章。它的特征是语言的精确性、严整性、明晰性。它要求用精确的语言严密完整明白地体现知识的科学性,不追求语言的华美 ,不渲染、不夸张,不要求变化曲折。它的语言特点是:用词上,大量运用科学词语,要求词义准确、单一;句式上 ,句子成分一般不随意省略,多是完整句,极少是倒装句,有较多的长句、复句;经常运用公

语体有关知识

式、图表、数据来帮助表达。课文《海洋与生命》充分体现了科 技语体的特征和使用语言的特点。

科技语体中,有一种叫科技通俗语体,用于科普小品(文艺性说明文)的写作,还兼有文艺语体的某些特点。

3.政论语体

政论语体是用来论证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一种语言体式。它的特征是倾向性、逻辑性、鼓动性。它与科技语体一样,语言要精确、严密,为了宣传鼓动,又兼有文艺语体的形象和生动,所以,既精确、严密有逻辑性,又形象、生动有鼓动性,构成它的特征。它运用语言材料的特点是:广泛吸取各种专门术语、古词语、口语和成语句型丰富多样,长短句灵活运用。为了引起人们注意,往往运用设问句、反问句;为了增强说服力,常用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大家都来讲究语言的文明和健康》一文较充分体现了政论语体的这些特征和语言运用的特点。

4. 事务语体

事务语体是办理公私事务时所使用的语言体式。它的特征是明确性、简要性、程式 性。它以务实应用为标准,要求语言风格平易、朴实、庄重。它的语言特点是:用词准确规范,有明确的单义性,一般不用语气词、感叹词、儿化词,不用描绘性、形象性词语, 排斥口语词语和方言词语;句式严密,介宾短语较为常用,普遍使用陈述句、祈使句,一般不用倒装句。要求语气恰当,切合文种和对象,即要区分是给上级、平级、下级的或是给长辈、平辈、小辈的,不同对象要有不同语气。语气还要切合行文的目的,如祝贺的口气要热烈 ,哀悼的语气要沉痛 ,申请要恳切 ,商洽要委婉等;此外,事务语体还有特有的程式化语言、惯用语言,如公文各种结尾用语等。如课文《技工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较充分地体现事务语体的特征。

三、事务语体的基本特征

文体与语体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又有区别。语体,是人们根据不同的交际领域、不同的交际目的、不同的交际方式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所形成的特点的体系。文体,则是文章的体式,而文章体式的性质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组织的表现形式。因而,一定的文体 ,往往使用一定的语体。例如,《以身护法 , 正气凛然》、《向“执法英雄” 学习》、《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潮阳县工商局缉私队“执法英雄集体”称号的决定》这三篇文章,所反映的都是同一件事情,但由于作者不同,写作目的不同,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文体和不同的语体。《以身护法,正气凛然》是记叙文,采用的是文艺语体;《向“执法英雄” 学习》是议论文,采用的是政论语体;《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潮阳县工商局缉私队“执法英雄集体”称号的决定》是公文,采用的是事务语体。

为了掌握应用写作,我们必须掌握事务语体。什么是事务语体。

事务语体也称公文事务语体,是在办理公私事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是根据公私事务出现的环境、对象和目的的需要,在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上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语言运用体式。它的功能是通过文字材料沟通或处理各种事务关系,使社会生活正规化、秩序化。

事务语体适用于应用文的各个文种,它的运用极其广泛;它的特点是与应用文的性质、作用联系在一起的;而在语言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上,又与其他语体有明显的区别。由于应用文的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每个具体文种由于交际领

语体有关知识

域、交际目的、交际对象的不同而各具特点,这样,与它相对应的语体也就出现了纷纭复杂的情况。例如,作为应用文之一的书信,内容是处理事务的,一般用事务语体,但如果交际对象是至亲挚友,交际目的是要论及政事,抨击时弊,或要抒发感慨, 表达情意,就要用政论语体或文艺语体了。就是在同是处理公务的应用文中,也由于交际目的、环境、对象不同, 而形成了不同的语体分支。例如用于公文的是行政公文语体分支,用于处理机关事务的(如总结、调查报告、简报、计划等)是机关文书语体分支;而交际领域的不同,又形成外交事务语体分支、军事事务语体分支、司法事务语体分支、经济事务语体分支等。但是,它们共同 的特征则是在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上,以务实应用为准则,不追求语言的艺术化;语言风格平易、朴实、庄重,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结合叙述、议论进行综合表达 , 采用书面表达的方式。

事务语体的基本特征是:明确性、简要性、程式性。(一)明确性

明确,就是清楚明白,确切无误。要求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都明白确切地交待清楚,不引起误会,不产生歧义,使人读后就知道怎样付诸实践。这样, 在选词择句时就不能疏忽,不能含糊。明确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词准确规范

(1)所用的词语有明确的单义性,同时,为表意确切,避免歧义,而形成词语偏正化的特点。例如:“

一、成品(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 ': 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食物、药品隔离,食品与天然水隔离。

二、用(食)具实行‘四过关 ': 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卫生部,商业部《食品加工、销售、饮食业卫生五·四制)这里每个词的概念都有明确的界定含义,生与熟固然不同,食品与食物、药品也有明显区别。“洗”、“刷”、“冲”、“ 消毒”的要求更不一样。又如例文三《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潮阳县工商局缉私队“执法英雄集体” 称号的决定》,在

语体有关知识

就应分别注明是“购、销、费用、利润四项经营指标”,“ 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图加工和补偿贸易”。又如共青团中央《关于维护“三场” 秩序,扭转不良风气的通知》之中对“三场”就写明是:“运动场 ,剧场,游乐场”,这样的表述才能明白无误。2.句式严密

(1)大量运用长句。大量运用长句是事务语体表意明确的特征。长句的特点是附加成分长而复杂,具有容量大、推理严密的功能。例如,“凡在本决 定施行之日以前犯罪,而在1988 年5月1日以前投案自首,或者已被逮捕而如实坦白承认全部罪行,并如实地检举其他犯罪人员的犯罪事实的 , 一律按本决定施行以前的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全国人大《关于严惩破坏国家经济 罪犯的决定》)这个长句从各方面对被表达的对象、内容进行限定 ,从而保证了述说的内容明白准确。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 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运用长定语限制、规定中心语的意义范围,使表达更明确、更周密。

(2)普遍使用陈述句、祈使句,一般不用倒装句、省略句。事务语体在陈述事务、说明问题、提出要求或规定时,为了明于陈事、明于行止,普遍使用主谓完全句、陈述句和祈使句。如:“由原料到食品实行‘四不制度 ':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保管验收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加工人员(厨师)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营业员(服务员)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卫生部、商业部《食品加工、销售、饮食业卫生五·四制》)这里,对什么人,提出什么要求,界限清楚。事务语体中即使使用省略句也都是主语承前省略,或在主语十分明确的情况下省略,从而保证说明、判断的明确性。

(3)使用插说成分。例如:为使出版物在涉及数字(如表示时间、长度、重量 , 面积、容积和其他量值)时使用汉字和阿拉伯数字体例统一 ,特制定本规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用插说明确“数字 ” 所含的范围。又如 “考核评审了×××户省级 先进企业(其中×××户同时升为国家级)”,用插说进一步说明其中部分企业的先进级别,使表意更加明确。

3.语气恰当

公文事务语体使用词语十分讲究分寸,注意语气的运用。语气是语言交际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它可以用来达意 ,更可以用于传情。运用语气,就要求根据不同的文种、不同的受文者和不同目的来选择和组织语言材料,使语言的运用与交际目的、交际对象和交际情境取得和谐。

(1)语气的运用要切合文种和受文对象。例如“报告”和“请示”是上行文,就应体现组织观念,尊重上级,恳切陈辞,多用祈请语气,平行文如“函”,重在商洽,应注意用语委婉、谦和,下行文用语应质朴,既要明确决断,又要体恤下情,多用肯定或征询期望的语气。

(2)语气的运用要切合发文的题旨。如颁布政令的要严肃 , 贺喜祝捷的 要热烈 , 表示哀悼的要沉痛 , 提出申请的要恳切 , 批驳错误的要明断 , 商洽 问题的要诚挚 , 等等。

(3)语气的运用要切合情境。所谓情境,是指使用语言时的客观因素,如时间(大至时代,小至时刻)、地点(大至世界 ,小至居室)、场合(一定时间、地点、条件发生的情况)以及发文者和受文者其他方面的因素。这些都必须加以注意,运用与之相适应的语气,才能使发文取得应有的效果。(二)简要性

简要性是公文事务语体的基本特征。简要就是简洁和扼要。要求述事简明完备 , 简

语体有关知识

而不漏,要而不繁,说理精辟透彻,略而不失一词。简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词语精当

(1)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专业词语。如财税金融的:外汇、证券、硬通货、税收等;商业贸易的: 流通、经营、购销、利润等; 交通运输的:抢道、超员、超载、混载等; 公安司法的: 司法权、终审权、司法补救、拘捕等。

(2)大量使用通用词。通用词语是日常生活和信息交流中广泛使用的词语 , 富有概括力。例如例文三中 , 这类词的数量占了全文词语的绝大部分。

(3)适当使用单音节的文言词。例如: 兹、悉、妥、拟、治、系、尚、鉴等。

(4)经常使用介宾短语 , 使表述简洁、严密。例如表目的、原因的: 为、为了、由于等;表对象、范围的: 对、对于、将、关于等;表根据方式的: 根据、遵照、通过、在、随着等。

(5)使用一套常用的事务性词语。这些词语,反映了人际交往的关系和事务处理的程序,形成惯用的语言形式。运用这些语言形式,既使表述简洁,又呈现出事务语体特具的语言风格。在公文中这些话言形式更为鲜明。2.句式简洁

(1)普遍运用成分共同用句 , 即利用联合短语作句子成分 , 把若干个相关的意思凝聚在一个句子里 , 使句子结构紧凑 , 语言简洁。例如公文中普发 公文的主送机关“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各单位”。又如“要 动员和教育全党、全社会和全国人民关心和支持教育体制改革 , 发展教育事 业。鼓励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离休退休干部和知识分子、集体经济单位和个人,遵照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 采取各种形式和办法,积极地、自愿地为发展教育贡献力量”(《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里既有主语、谓语和宾语这些主要成分的共用 , 也有定语和状语这些附加成分的共用,明显地使表意简洁。

(2)使用“ 的 ”字短语。例如,“ 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二)为争夺财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三)遗弃被继承人的 , 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这种具有名词功能的“的”字短语省略了表客观对象的词语的中心部分,既简洁,又明确。

(3)运用无主句。公文在发文单位明确的前提下,文中的主语是普遍省略的,这也是句式简洁的表现。

3.篇章严谨

(1)主旨集中,一事一文,篇幅短小。公文的“例文”中的“印发”、“颁发”、“转发”、”批转”的”通知”, 都是一事一文,主题单一 ,内容简短 ,就是“报告” “通报”、“请示”、“批复”、“函”等也都显示出篇章的简约严谨,以适应工作处理的需要。

(2)标项撮要,分项叙述。事务语体在对事理的阐述,或对经验、做法、措施的表述时 ,普遍采用分项撮要法,即将各层次、段落用序码标明,并把每一层次或每一段落的要点写在该层次或该段之首,既使内容简洁明了,又省却了词语的过渡,显示出清晰的条理性。总结和调查报告就都是这样。

(3)结构简明,眉目清楚。事务语体在构篇上普遍采用这样的方法:开头直叙其事, 或提出行文的依据缘由,或提出要点,简要说明目的或结论。中段申述事理。结尾或总述归纳 ,

语体有关知识

或提出希望要求等。结构简明,眉目清楚,它排斥文艺语体常用的倒叙补叙、穿插呼应等结构方法。

(三)程式性

事务语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 , 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容 , 适应需要 , 使事项得以迅速传达和处理 , 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程式。这些程式我们将在应用文的各个具体文种中作介绍。

明确性、简要性、程式性是事务语体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是人们在对应用文的长期广泛使用中形成的,它是运用于应用文的事务语体的共性。运用这类语体的各个应用文种中由于文种的社会功用及体式的不同,又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个性 ”,从而形成各个文种语体的特点,这些,要在具体运用中加以比较、鉴别。

(选自张振昂、陈少夫《应用写作教程》(

下载网络新语体的传播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新语体的传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告语体修辞

    广告语体修辞 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已经成为社会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广告传递信息,联络关高主体和公众;广告......

    语体风格教案

    语体风格 教育对象:2016少数民族预科班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能分辨语体,并会运用常用语体。 教学重点:了解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和文摘语体,重点掌握公文语体特征,并能运用于实......

    网络文明传播工作总结

    网络文明传播工作总结 网络凭借强大的传播优势,已成为当前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今天,发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文明传播方案

    大悟县三里中学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方案 为扩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互联网领域的影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决定成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小组,推动网......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

    凯瑞小学关于绿色网吧推动网络文明传播活动 的实施意见为扩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互联网上的影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我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深入开展,决定在......

    网络传播工具策划

    关于人人和微博的更新、维护 一.部门:新闻中心 二.人员:王思琪、赵晓莹 三.目的:建设服装学院良好的网络形象,发布服装学院最新活动动态和重大活 动事件,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和消息发......

    网络传播正能量

    中国互联网协会关于积极传播正能量坚守“七条底线”的倡议书 新华网北京8月15日电 8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办的“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就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共......

    网络传播小结2篇

    近两月,因为家庭购车原因,经常在国内外各大汽车网站浏览。对国内汽车论坛,感触颇深。写出来,请大家来讨论。相比国外、甚至港台,国内论坛理性探讨的少,情绪发言的多;有一定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