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客服录音数据标注规范(完整版)
客服录音数据标注规范(完整版)
用谷歌浏览器(至少32.0以上版本)来标注。其他浏览器或低版本谷歌浏览器可能出现部分文件播放不了的问题。
质量要求:
文字错误率:3%以内
注:文字错误率指语音内容标注错误,只要有一个字错,该条语音就算错。
其他错误率:5%以内
注:综合错误率指:除了语音内容以外的其他标注项错误,只要有一项错,该条语音就算错。
客服语音内容说明:
都是鲜百味公司和客户的电话语音,公司主营业务是卖海鲜,所以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海鲜(如大闸蟹)的购买、礼品券、配送等方面。
1.当前语音是否包含有效语音
无效语音(即不包含有效语音)的类型:
文件播放不了;
音频全部是静音或噪音;
许多地方听不清或者听不懂,例如,方言太重、噪音太大、音量过低等。 两个人同时说话超过3个字(包括3个字)并且听内容不清楚的或者噪音声音盖住说话人声大于3个字(包括3个字)导致内容听不清楚的2.当前语音的噪声情况
如果能听到明显的噪音(噪音指说话人正常说话外的其他声音),则选择“含噪音”,否则选“安静”。
常见噪音举例(但不限以下):
其他人说话声
背景音乐声
动物叫声
汽车滴滴声
咳嗽声
明显的电流声
3.说话人数量(即标注的语音内容是几个人说的)
一人说话(主体说话人):只有一个人说话
多人说话:有多个人说话(因为是客服语音,一般是两个人)
4.说话人性别
如果有多个人说话,则标第一个说话人的性别。
标注项:
男
女
5.是否包含口音
如果有多个人说话,则标第一个说话人是否有口音。
标注项:
否:无口音
是:有口音
有口音是指说话人发音的拼音或声调和正确发音的不一致。常见情形
包括:l和n不分,h和f不分,n和ng不分,e和uo不分,前后鼻音,平翘舌,以及其他情况。
6.语音内容
如果两个人同时说话,以主体说话人声音大的为准来转写文字。
如果一条语音中,低于3个字有两个人同时说话,并听不清楚的,将听不清的部分用“[d]”表示。
如果一条语音中,低于3个字部分噪音太大,盖住说话人声音导致听不清的,将听不清的部分用“[n]”表示。
文字转写具体要求:
语音内容必须和听到的语音完全一致,不能多字、少字、错字。
阿拉伯数字要写成汉字形式,如“一二三”,而不是“123”。注意区分“一”
和“幺”。“二”和“两”
语气词: 音频中说话人清楚地讲出的语气词,如 “呃 啊 嗯 哦 唉 呐”
等,要按照正确发音进行转写。语气词除了“了 不 ”没有口字旁,其他基本上都有口字旁。
转写内容的完整性要与实际发音一致,不得删减;
如发音为:我是北 北京人;“北”字有重复现象,那转写的时候要
写成:我是北,北京人。
英文比较复杂,转写的原则是:按字母读的情况(如缩写词,网址等)
一律大写,按词读的则小写,例如“APPLE”表示用户是逐个字母念的,“apple”表示用户按单词念的。
明显的儿化音必须标注出来
第二篇:引用标注规范
引用标注规范
一、引用规范
引用有两种情况,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即是直接摘抄他人文句,一般需要用“”标出引用语句并且注释来源;间接引用是化用,此种情况并非完全照搬他人语句,而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但这同样是引用,必须标出来源。
二、引用标注常见有三种形式:尾注、脚注和夹注。
1.尾注:尾注即在全文后注释,适用于篇幅较短的文章(比如此次作业),可以通过word自带“引用——插入尾注”功能实现。
2.脚注:脚注是在每页纸页脚注释,可以通过word自带的“引用——插入脚注”功能实现。无论文章长短都可以用脚注标注。
3.夹注:夹注常见于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使用夹注往往是因为引用文献过多,如果条条脚注会占用页面的大半。夹注常用于间接应用。夹注的常见方式是 期刊文章:(作者姓名,发表年)书:(作者姓名,出版年:页码)如果多于一篇(本)用“;”分割。如示例:
三、引用标注应该包括哪些内容?(1)脚注和尾注:
脚注和尾注注释方法相同。
1)期刊文章需要包括作者姓名、文章题目、期刊名、出版年及期号 示例:
周飞舟、王绍琛:《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2)书籍需要包括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版号,页码 示例:
彼得·伯格:《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Pxx-xx(2)夹注:
文中夹注格式如二(3),夹注因为所注简略,需要在文后列“参考文献”列表以供查阅,如示例:
参考文献列表是论文必须有的,如果使用了夹注也需要提供参考文献列表以供读者查阅原文。对于本次作业而言,如果在脚注或尾注中已经标识清楚文献来源,可以不附参考文献。
本次作业因为篇幅短小建议使用脚注或尾注。
需要注意的是:对期刊文章和书籍的注释法存在不同的格式,以上示例只是提供一种参考。具体格式需要看具体要求,例如北大本科生毕业论文就有一套特定的格式。本次作业对注释格式没有强制要求,可以模仿文中范例,也可以模仿比如《社会学研究》上的论文。作业看重的是遵守学术规范的意识!
邮件附两篇论文供参考。
第三篇:CAD标注规范(定稿)
装修的CAD图纸没有国标的约束
一般都是以自己公司的一套制图标准为标准
家装更没有太多要求了,都是自己以自己的一套方法来出图
这个没有特别规定的,最多就是公司为了统一管理而约束一下
装饰的施工图没有规范的,所谓规范都是以国标为规范,也就是说有国家规定 只要你能把你设计的东西详细准确的表现在图纸上,让施工的人可以理解,那就达到目的了
至于线体颜色那更没有要求了,现在CAD成熟的做法,线体的颜色都是用来控制出图时的线宽的你喜欢用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除非公司特别规定,只要你能区分打印线宽就好了
标注倒是有行业内的一些标准,一般是这样:
数字尺寸的标注,字体大小为当前图纸比例的3倍
材料标注的汉字,字体大小为当前图纸比例的3倍
轴线号的标注,字体大小为当前图纸比例的2-3倍
图纸名称的汉字,字体大小为当前图纸的5倍。
例如当前图纸比例为1:100那么你的尺寸标注字体大小就设为300的字高。如果你在是布局空间里做图,那所有字的大小都为1,不过布局这个东西要是没用过,光靠这样讲是讲不清楚的,不好意思。
第四篇:“签发人”标注成规范
“签发人”标注成规范
口胡嘉辰
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恪式》),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首页的两种版面样式,其中带有“签发人”标识的首页版式习惯上称为上报公文的首页版式,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上行文格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于“签发人”的使用作了明确要求,《格式》也对“签发人”的标注作了详细的说明。但一些基层单位在“签发人”的使用上出现了一些本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滥用“签发人”的现象较为普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文处理的混乱。针对这一现象有必要谈谈“签发人”的规范使用问题。
“签发人”的滥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一些基层单位在行文时,不管什么文种都出现“签发人”字样及“签发人”姓名。也就是说,不管是请示、报告还是常用的通知,都采用首页带有“签发人”标识区域的版式;无论是上行文、下行文还是平行文,只要发文都要求使用上行文格式,眉首部分出现“签发人”标识区域,并标注“签发人”姓名。一些基层单位的文件,“下行文标注签发人姓名者有之”,“平行文标注签发人姓名者有之”,“把平行文当作上行文而标注签发人姓名者亦有之”。
二是“签发人”姓名的使用缺乏严格规范,一些本不应该作为“签发人”的姓名错误地出现在了“签发人”标识区域内。在上报的公文中,单位的一些副职领导的姓名被作为“签发人”标注;一些业务部门的内部文件,负责人的姓名也被标注为“签发人”;更有甚者,将文件的拟稿者标注为“签发人”。
造成“签发人”滥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混淆了“签发”与“签发人”的概念,错把“签发”行为当作“签发人”使用。
“签发”是发文处理过程中的一道必备程序,同时也是单位领导人加强对文件的控制、把握文件走向的一种重要手段。“签发是决定文稿最后定稿与批准发出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是机关领导人参与和掌握公文处理的具体行动,也是领导人行使职权,代表领导机关或部门对文稿负责的具体体现”。“签发”是公文生效的标志性要素,公文一经领导人“签发”,就意味着该公文已经产生法定效力。国家行政机关的所有文种都必须经过“签发”程序才能最终发出。“签发”不需要区别对待公文的行文方向,不论是上行文、下行文还是平行文,发出时都必须履行“签发”的相关程序和手续。“签发”不仅要求领导人亲笔签署自己的姓名、注明签发的时间,还要求领导人注明具体的签发意见,它是单位制发文件的重要依据。不管是“签发”还是联合行文中的“会签”,它都是在公文的发文稿纸上进行的,领导者的亲笔签名只会在公文的发文稿纸上出现。
“签发人”是上行文文面中的结构要素之一。“签发人”标识区域内的领导人姓名不是领导者的亲笔签名,也不能采用加盖签名章的方式,“签发人”姓名是在缮印时打印到文件上的。“签发(会签)人”的标注仅对上行文适用。《办法》规定“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格式》也要求“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这说明文件在缮印时标注“签发人”及其“签发人”姓名只针对上行文。之所以规定“上行文”、“上报的公文”必须标注“签发人”姓名,目的在于“表明公文的具体负责者,督促有关领导人认真严肃地履行权利义务,强化公文质量;同时让上级单位的领导人了解下级单位谁对上报事项负责,为直接联系工作、迅速有效地询问和答复有关问题提供方便”。国家行政机关的文种中,请示、报告以及按请示性公文程序和要求办理的意见,应该采用上行文首页的版式,在“签发人”标识区域标注“签发人”及领导人姓名。下行文、平行文中的文种,如通知、函等,属于非“上报的公文”,不适合使用上行文格式,不应该出现“签发人”标识区域,自然也就不应该标注“签发人”字样及其姓名。
“签发”以及“签发人”都与单位的领导人有关。“签发”是领导人行使职权的一种行为,是发文处理的一道程序和必备环节。“签发人”是上行文的必备格式要素,它是单位领导人对文件负责、对上级负责的一种体现。所有公文都必须“签发”,而标注“签发人”仅适用于上行文。文稿在“签发”时领导的署名,是上行文格式中标注“签发人”姓名的前提条件。但标注“签发人”姓名只限于上行文,并非像一些基层单位那样,制发的所有公文都采用上行文的样式,只要单位发文都要求标注“签发人”姓名。
二是未严格按照“签发人”的标注规范办理,出现了不宜出现在“签发人”标识区域内的领导者姓名。
《办法》规定:“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公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下行文或平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由主要负责人授权的其他负责人签发。”这一规定是对公文签发的要求,也是对“签发人”标注的一种要求。就上行文而言,“签发人”标识区域内出现的姓名,应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是“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按照我国现行行政体制,应是单位的正职领导,对上级负责任的也应该是单位的正职领导。因特殊原因,副职领导主持单位工作的应视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即通常意义上的单位“一把手”,“签发人’’标识区域内应标注单位“一把手”的姓名。“上行文设置签发人格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明对公文内容负责,而能对公文内容负全责的在行政机关只有主要负责人一人。”所以,在公文中标注“签发人”姓名时,只能标注单位“一把手”的姓名。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因特殊原因需授权某位副职领导签发文件并上报,这时能否将副职领导的姓名标注在“签发人”标识区域内呢?按照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副职领导的姓名出现在“签发人”标识区域内是不合适的。副职领导人签发上报文件,只是一种接受授权的行为,而真正对签发文件负责的依旧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
另外一些基层单位制发的内部文件,出于职权分工的考虑,也错误使用上行文的首页样式;如是部门负责人签发的,还将其姓名标注在“签发人”标识区域内:这是对“签发人”使用要求的误解。至于将拟稿人作为文件“签发人”标注,更是不懂公文处理常识的一种表现。
总之,公文都须签发,它是制发公文的一道必经程序;而“签发人”的标注仅针对上行文而言,它的标注《办法》和《格式》都作了明确规定。滥
第五篇:客服规范用语
开头语以及问候语 客服规范用语
1、问候语:“您好,欢迎致电XX客户服务热线,客服代表YYY很高兴为您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不可以说:“喂,说话呀!”
2、客户问候客户代表:“小姐(先生),您好。”时,客户代表应礼貌回应:“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不可以说:“喂,说吧!”
2、当已经了解了客户的姓名的时候,客户代表应在以下的通话过程中,用客户的姓加上“先生/小姐”保持礼貌回应称呼:“某先生/小姐,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不可以无动于衷,无视客户的姓名
3、遇到无声电话时:客户代表:“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稍停5秒还是无声,“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稍停5秒,对方无反映,则说:“对不起,您的电话没有声音,请您换一部电话再次打来,好吗?再见!”再稍停5秒,挂机。不可以说:“喂,说话呀!再不说话我就挂了啊!”
礼貌用语
4、(因用户使用免提而)无法听清楚时:客户代表:“对不起,您的声音太小,请您拿起话筒说话好吗?”不可以说:“喂,大声一点儿!”遇到客户音小听不清楚时:客户代表保持自己的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对不起!请您大声一点,好吗?”若仍听不清楚,客户代表:“对不起!您的电话声音太小,请您换一部电话打来,好吗?”,然后过5秒挂机。不可以现行挂机
遇到电话杂音太大听不清楚时:客户代表:“对不起,您的电话杂音太大,听不清,请您换一部电话再次打来好吗?再见!”稍停5秒,挂机。不可以直接挂机遇到客户讲方言客户代表却听不懂时:客户代表:“对不起,请您讲普通话,好吗?谢谢!”当客户继续讲方言,不讲普通话时,客户代表:“对不起,请您找一个可以讲普通话的人来,好吗?谢谢!”。
不可以转换成客户的方言
遇到客户讲方言,客户能听懂客户代表的普通话时:客户代表应该在听懂客户所用方言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普通话的表达。
不可以直接挂机
遇到客户抱怨客户代表声音小或听不清楚时:客户代表:“对不起,(稍微提高音量),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